0
首頁 精品范文 婚禮調查報告

婚禮調查報告

時間:2022-10-10 14:42:5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婚禮調查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婚禮調查報告

第1篇

從2012各大春夏時裝周上,我們不難發現,2012春季婚宴禮服有四大流行趨勢:透視與蕾絲兩大元素在這一季聯手,那尊貴高端的手工繡制,呼應了這一季節花的元素主題,搭配透視薄紗若隱若現的性感展示,突出了時尚人群的至上品位;橘色成為引領主流的色調,靚麗奪目的高純度暖色,是在告別刺骨寒冬、迎來明媚溫暖的春之大地;單肩禮服曲線流暢,材質輕盈飄逸,如果想表現嫵媚風情的鎖骨,那么單肩的款式是不二之選;露肩禮服在視覺上讓腰與肩的比例更加協調完美,也是今春婚宴禮服的一大時尚風向標。

宮廷風新娘長耳環正流行

婚禮上,光有美輪美奐的婚紗、精致的頭紗當然不夠,一位完美新娘怎能忘記耳畔晶瑩閃爍的那一對?凱特王妃在婚禮上佩戴的梨形鑲鉆長款耳環,款式經典簡約,獨具復古宮廷風格。不僅能完美襯托出新娘的臉型,更可與精致盤發完美搭配。各大品牌都推出了宮廷風鉆石長耳環,如Faberge梨形鑲鉆耳環、Tiffany黃鉆及白鉆鑲嵌耳環、De Beers梨形鉆石耳環、Louis Vuitton鉆石耳環、Harry Winston鉆石長耳環等。

另類婚紗照顛覆傳統

比起東方人對婚禮的莊重要求,美國新人對婚禮的態度顯然活潑得多,最近在美國流行的婚紗照就特別另類。新人們會顛覆過去婚紗照浪漫典雅的傳統,改選一些意想不到的場景,比如沼澤地、火車鐵軌邊、洗車廠,更瘋狂的還會將全身涂上油漆,或是濺得滿身泥漿,不一樣的場景,不一樣的動作,但歡樂卻是永遠的。當然,拍攝的時間會改在婚禮之后,這樣就可以盡情“糟蹋”那襲白紗了。

浪漫風琴褶點亮伴娘禮服

你聽說過風琴褶嗎?也許你覺得它很陌生,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許多復古風格禮服都有它的蹤影,特別適合伴娘穿著。含蓄的圓領風琴褶伴娘服,別具大家閨秀的端莊氣質,令伴娘靈秀不古板;小露性感的透視風琴褶伴娘服,清新不,圣潔而華麗有度;朦朧中性的風琴褶伴娘服,明艷動人,唯美至極;個性十足的拼接款風琴褶伴娘服,能凸顯伴娘不俗的個性品味。

“蜜月志工”成為2012年最潮蜜月方式

2012年最流行的蜜月方式是什么?探險旅行、生態旅游等蜜月方式越來越受到新人的青睞,而參加社區服務的“蜜月志工”能讓你的蜜月之行更有價值。很多旅行團都會提供一些包含志愿服務的蜜月旅行。你可以參加一些由地球觀察研究所組織的可靠項目,比如哥斯達黎加棱皮龜考察、希臘海豚保護等。如果對重建加勒比群島上那些被颶風摧毀的小鎮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相關網站查詢更多信息。

第2篇

新房占了開銷大頭

中國婚博會組委會制作的2006-2007《全國結婚消費調查問卷》,共回收了近6萬份有效問卷。該調查問卷的統計數據表明,在我國城鎮,結婚平均要花費56萬元。與結婚相關的消費包括:婚紗攝影、婚慶服務、婚宴、婚紗禮服、珠寶首飾、買房、新居裝修、新居家電、新居家具、蜜月旅游、新車等。

以全國平均水平來看,新人在買房一項上就花費了33萬元。其中西北地區新居消費最少,為15萬元;華北地區最多,為36萬元。新居裝修平均為5萬元,而家電、家具消費的平均水平都在1萬元以上。

除新建家庭所必須添置的新居用品及新居裝修外,新人結婚選擇的服務和產品順序依次為:婚紗攝影(85.63%的新人拍攝婚紗照)、婚宴服務(78.74%的新人在酒樓舉辦婚宴)、婚禮服務、蜜月旅游和購買婚紗。

統計顯示,如果發生該項消費的話,每對新人的消費結構大致如下:一是新婚消費,共計139557元。具體包括拍攝婚紗照3484元、結婚珠寶首飾5577元、婚紗禮服2007元、婚慶禮儀7610元、喜宴(不含酒水)20480元、新居裝修56998元、蜜月旅游9227元、家用電器16680元、家具17494元等。二是家用轎車消費,平均為9.48萬元。三是購買一套新居,以平均3858元/m2、新居面積80m2計算,共需花費30.86萬元。面對高達56萬元的結婚成本,一家門戶網站作了“你是否認為在中國的很多城市結婚成本太高”的調查。共有8054人參與調查,結果顯示:81.62%的人認為“結婚成本太高”,16.07%認為“還算可以,結婚本來就是個花費高的事”,只有2.31%的人覺得“不高,我完全可以承受”。

結婚費用多由父母掏

據悉,在《全國結婚消費調查問卷》的被調查者中,86.59%具有高等教育的背景。其中大學本科畢業生占46.22%,大專畢業生占29.42%,研究生學歷占10.95%;在他們的工資收入方面,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群占61.57%,5000元~8000元占23.64%,8000元~12000元占7.93%,12000元以上者占6.86%。

調查顯示,中國當代青年的結婚消費,81.6%的人需要父母不同程度的財力支持。據中國婚博會數據中心主任廖俊國介紹,“結婚錢父母出”是時下很多新婚夫婦應對巨額花銷時的首選。其中,父母支持程度為20%~60%的新人居首位,達到47.47%,還有14%的新婚青年結婚消費的80%~100%是由父母資助的。

上海人結婚成本趕超美國

《中國結婚產業發展調查報告2006-2007》顯示,以上海為代表的華東地區,是全國結婚成本最高的地區。

據上海市婚慶行業協會“2006年全國新婚調查問卷”統計顯示,上海平均每對新人的結婚花費約為18.7萬元(不包括購置新房和新車),超前消費年數達到7年,高居中國結婚成本榜首,比第二名的廣州要多出5萬元,比墊底的哈爾濱要高出2倍。調查顯示,上海平均每對新人結婚費用中的最大支出是新居裝潢費用,為近6萬元。其次是買家具約2萬元,家電近2萬元,婚紗照至少3500元,珠寶首飾6000元左右,禮服開銷超過2000元,“蜜月游”平均也要近萬元。

法國《歐洲時報》據此報道說:上海新人人均結婚成本已與美國人的結婚成本不相上下。據CNN2006年2月報道,美國一家結婚書籍出版社對1619名新婚女性進行的調查表明,美國新人結婚平均要花費27852美元,其項目大體上和中國人結婚相同。如果以購買力評價計算,中國人結婚的花費甚至已遠遠超過美國人,即使按匯率計算,兩者也大體相當。

據2002年上海市婚慶行業協會的調查,當時操辦一次婚禮,平均花費為5萬元左右。短短幾年間,結婚費用居然漲了近14萬元。

第3篇

2006年12月14日,前倫敦警察局長史蒂文斯發表調查報告指出,1997年8月31日,戴安娜王妃與男友多迪在巴黎遭遇車禍身亡,純粹是“悲劇的意外”,絕非傳言中被情報單位謀殺,戴安娜當時也沒有懷孕,更沒有和多迪訂婚。這份報告的出爐歷時三年,全長近九百頁。

2004年元月,當時擔任倫敦警察局長的史蒂文斯開始負責調查戴安娜車禍案,隔年他退休后繼續調查工作,他和調查人員與上千名證人面談,并獲得英國秘密保安局、秘密情報局甚至美國情報單位的充分合作,調閱許多機密檔案資料。調查戴妃之死,牽扯到太多錯綜復雜的關系和利益,既要保證不對英國王室造成太多尷尬,也要照顧到警方的面子,還要顧及多迪父親的苛刻要求,這絕不是普通案件所能比的。

史蒂文斯領導的調查小組對王妃和她男友的400多名朋友、親戚和證人質詢查問,包括戴妃的前夫查爾斯王子、戴妃的前管家保羅?伯勒爾以及英國情報部門人員。此外,調查小組還對兩萬多份官方文件進行調查和取證,運用了多種高新科技的調查手段,才完成了這項史無前例的任務。

自戴安娜王妃死后,關于她的死亡原因的猜測有多個版本,在這近十年的時間里從來沒有間斷過。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戴妃死于英國情報機構所策劃的暗殺行動。現在這些無端猜測也許可以告一段落了。

“勿忘我”:音樂盛典紀念亡母

為紀念戴安娜逝世10周年,威廉王子與哈里王子將于2007年7月1日在翻修后的溫布利體育場組織一場流行音樂會。演唱會受邀演員將由兩位王子親自選定,同時兼顧戴妃生前的欣賞品位,威廉王子推崇女歌手碧昂絲,而哈里王子首推嘻哈男歌手法瑞爾。曾任戴安娜葬禮上演唱《風中之燭》的埃爾頓?約翰也已俑認將出席。

演出將通過電視現場直播,演唱會主要收入將捐贈給英國援助無家可歸青年的慈善組織“中心點”,以及戴妃生前支持過的其他慈善項目。《星期日郵報》稱,演唱會一部分收入將用于哈里王子與萊索托王國塞伊索王子共同建立的“勿忘我”慈善基金。此前,兩國王子的母親都曾致力于幫助非洲孤兒預防艾滋病。據悉,哈里王子認為,“勿忘我”的名字讓他想起母親。

英國政府已經在海德公園內修建了一座噴泉以紀念戴妃。這座噴泉建在瑟彭泰恩湖邊一個原有自的泵房上。負責修建噴泉的委員會主席蒙克頓說,戴安娜生前喜歡在這里散步。噴泉耗資420萬美元,修建費用來自公共基金和政府紀念幣銷售所得。據負責設計的古斯特遜稱,瀑布的大小為260英尺×150英尺,每一個細節部分都體現著對戴妃的,悼念之情。例如,瀑布的一邊會建一個斜坡,讓流水在上面濺起水花,代表戴妃的喜悅;另一邊則放上一些亂石,形成小瀑布,代表戴妃一生中經歷的波折;兩股泉水合流進一個平靜的橢圓小池塘中。在最近的“未來英國象征”評選中,這座噴泉位列第二。

“戴妃童話”:依然在大眾的心中

第4篇

比鄰而居本是福氣,可王永秀老家周邊的這三家鄰居卻不是這樣想的。他們認為和一個法院副院長的老家為鄰,才有了關于老宅基地之爭,這是他們開始雞犬不寧生活的根源。

近日,本刊接到幾戶村民聯名的舉報信,反映王永秀家北、西、南三鄰的老宅基地相繼被其強占和強拆的事情。

王永秀,現任莒南縣人民法院副院長兼黨委書記。其老家就在莒南縣相溝鄉董家溝村,如今這里由其父親王學普居住。事情的起因就是王永秀的弟弟王永貴在這里申請下一塊宅基地(原“五保戶”王作貴的住宅,現為空閑地),需要往后延長四米而和其他幾家鄰居發生了糾葛。

村民反映:王永秀曾在當地和外地請了多個風水先生,為其老宅基地觀看風水,風水先生說:“要想飛黃騰達,必須拆除你周邊相鄰的住戶。” 在董家溝村,不止一個村民聽說過這件事。王家要把這前后三戶拆掉,將三排房屋并為一排,據為己有,門前留18米的大街。現在,王永貴的房子還沒蓋起來,老百姓就聽王永秀的父親王學普講已經辦了房產證。村民認為,這三家的宅基地被強拆和強占,幕后指使就是王永秀。

村民們說:我們莒南縣人民法院曾因一個“上管天,下管地,中間還管空氣”的“三管”院長而聞名全國,如今又出來一個迷信“風水”院長。事后,村民將王永秀戲稱為“風水院長”。

幾十年的老宅基地橫生事端

王永保是王永秀老家的北鄰。

61年前,即1947年,第一批時政府分給王永保的父親老革命王學廷一塊宅基地,包括三間屋,一個炮樓子,還有一張桌子。這塊宅基地東西長35米,南北15米。

由于院子較大,王永保的家人就在院子及其四周栽上了一些樹木。1981年12月21日,莒南縣人民政府為王學廷頒發了《林權證》,并制定了四至界限。2004年,由于老屋破損得無法居住,王永保將老屋拆除,翻建了兩間正房和一間西屋,并在院子的東側建了6個豬圈。

對此,包括時工作組成員王家石河村的王世信老人、董家溝村支部書記董自法等在內的當地數10個村民都提供了證明。從1947年起,一直至今,王永保家共四代人在此已經住了60余年。

2006年年底,董家溝村和張家石河村、胡家石河村、王家石河村、甄家溝村等共五個村合并成立了石河社區。

王永保的老伴藏治花說,2007年5月20日,他們家突然收到落款為石河社區村民委員會的通知。說他們這個地方是非法占用村集體的土地,社區要強制收回,要求他們在5月23日前拆除,否則,社區將。5月25日,石河社區書記胡順鎮來到他家,以人少房子大為由,要求王永保讓出一部分宅基地。王永保答應了,小心翼翼地向胡順鎮提出能否給點補償,胡沒有表態,談話不歡而散。由于當時正是麥收季節,王永保一家人也沒有理會這事,就去地里收麥子了。結果,就在當天,鄉里和社區的干部就把他家的院墻和豬圈給推倒了。

藏治花說,從2007年至今,趁王永保一家下地農忙時,他家一共被相溝鄉副書記劉希照和石河社區兩委帶領幾十名工作人員在沒有任何手續和憑證的情況下前后推了四次,時間分別為2007年5月25日、5月31日、9月12日及2008年1月25日。直到變成一堆瓦礫。

中間藏治花先后多次找胡順鎮說理,胡說她家違法在先,而她家的林權證也失效了。六個豬欄、三面院墻、三棵一人抱粗的大樹、200多顆樹苗、房子等相繼被砸被推。藏治花心疼地說:那三棵大樹,每棵都是有1人抱粗,他們不僅把樹拔了根,還從中間把樹砍成幾半,真是太可惜了,僅這幾棵樹就損失了近6000塊錢。

拆除前,王永保小屋內1個衣櫥、1張書桌、1張飯桌、1口瓷缸及一些零散物品被搬了出來,但床和被褥等生活用品都被砸在里面。

居住了60多年的老宅基地被當地政府說成是非法強占,現在本是老革命家庭的這一家也成了“特權戶”,這讓老兩口怎么也想不明白。在那次事件后,已經50歲的王永保看著難受,一氣之下在年后就去了東北打工。藏治花氣得打了好幾天針,一家人被迫只能在臨沂市的女兒家暫住。

藏治花說,全村的老房子都沒有房產證,但我們有《林權證》,《林權證》上明明規定:劃定的土地歸持證者長期使用,現有和今后栽植的樹木歸己所有,允許繼承,并受法律保護,怎么就被強拆了呢?

和王永保家有相同遭遇的還有董鳳存及董鳳貴兩家。

70歲的董鳳存說,之前村委領導也找過他,讓他騰出兩間屋的地方,讓給王永秀。期間,王永秀甚至帶了一箱酒,來找他說:“已經辦好了房產證,塞空12米不夠長,你得拆兩間屋的地皮給我。”董鳳存說,“扒兩間屋讓給你,我就一間了,也沒錢蓋,咋辦?”王永秀還告訴藏治花,地皮是國家的,叫拆就得拆。

董鳳存說,王永秀走后,胡順鎮就天天來要董鳳存無條件拆房,甚至多次手指著董鳳存要打他,并說要規治他。董鳳存就這樣被脅迫了四個多月,身心交瘁。去年農歷的正月十五,王永貴帶人拆毀與其相鄰的院墻,并欲推倒房屋,董鳳存兩口因沒地居住,死活不出來,房子才暫時沒被推倒。如今因房子漏雨,這段時間老兩口一直住山上看自留山的屋子里。

80歲的董鳳貴一家住王永秀家南鄰,20年前,村里修橋時原屬于老宅基地的8間房子被拆,村里另建了五家屋子作為補償。老兩口后來搬到了臨沂的兒女家里,在他們走后的幾年,這所老宅子由于年久失修就塌了。這兩年,思鄉心切的老兩口要回家再蓋房子去住時,才發現他們的宅基地已經要不回來了。

董鳳貴的老伴袁君芬說,早在2004年,王永秀就指使其父親王學普將董鳳貴家老宅子占為己有。并在其上開出菜地,栽上楊樹。董鳳貴多次找到王永秀及父親討要宅基地,王學普說:你家的房子沒有了,這地就不是你的了。

新農村社區規劃

董鳳貴的老伴袁君芬已經記不清多少次去找村鎮干部協調,村鎮干部都說是王學普借用董鳳貴的,但董鳳貴本人和袁君芬都沒有看到過任何借據,后來村鎮干部又說這塊地是在建設新農村社區規劃的范圍之內。

12月8日上午,在董家溝村委會,剛上任不到一年的社區委員董自法說,目前已經有20多戶村民申請了宅基地,其中包括王永秀的弟弟王永貴也申請到了2分多的宅基地。王永貴說兄弟都不在家要再蓋房子服侍老人。董自法說村委會一直都承認這三處老宅基地都是各自的合法的財產。但現在社區要規劃那一塊地方,具體情況村委會并不

了解。

12月8日上午,石河社區的辦公地點,房門緊鎖,處于無人的狀態。

王永保等人的情況曾被反映到莒南縣紀委,在2008年4月,并形成一份調查報告。在這份調查報告中,關于社區規劃有這樣的字樣:董家溝村有一大批適齡青年急需建房,因受自來水吃水限制,不能繼續往北規劃。經石河社區兩委會研究,決定對董家溝村前半部的老住宅區進行規劃重建。

調查報告并形成四點處理建議,但關于董鳳存等三人規劃宅基地和賠償王永保家砍伐楊樹等林業作物的經濟補償至今沒有到位。

報告中還稱社區規劃已得到莒南政府的批復同意,但在當地村委會和鄉政府,都未見到這份社區規劃和批復意見。

在莒南縣相溝鄉鄉政府,書記趙軍開門見山地說:這事和王院長沒有任何關系。他一再強調這三戶是非法強占集體土地,并說,現在國家有政策,只要是拆遷非法強建的房屋可以什么程序都不用走。說著,趙軍讓工作人員去找這一政策的文件,但忙了一個多小時,也未見到趙軍所說的這個政策。

對于社區規劃的相關問題,趙軍說,在新農村建設中,農村中出現了許多“空殼村”和“空殼家庭”,鄉鎮不可能再無限擴張下去,只能是在現有基礎上重新規劃。在相溝鄉規定宅基地面積每戶只享受216平方米,而王永保一家就占有大量宅基地,是特權戶,這本身就是屬于違法的。對于林權證的效用問題,趙軍說早在2007年,鄉政府就向縣里建議取消林權證,理由是現在許多擁有林權證的地塊都已經退林種地了,但一直沒有得到縣里的答復。而更多的問題,趙軍推脫說,去縣紀委可以查到更詳細的東西。

“我弟弟是受害者”

12月8日下午,在莒南縣法院,辦公室工作人員稱王永秀去開會了,因此記者并沒有見到這位傳說中的院長。

12月12日,王永秀在電話中,否認了自己迷信風水強占農民宅基地一事,他說:“那是胡說八道,完全是誣陷,我從來沒有找過任何風水先生。是我弟弟要蓋房子,和我沒有任何關系。我弟弟是受害者,他已經申請了宅基地,但由于需往后延長四米,至今無法和幾位村民達成協議,始終沒有蓋成房子,一直耽擱到現在。”

王永秀并不承認占了董鳳貴的宅基地,他說:他認為那塊地自董鳳貴走后,將住宅的石頭和地賣給了本村的王永國,一直處于閑置狀態,屬于集體土地,其父王學普因在其門前吃菜方便,對其進行了整理,種了菜。

第5篇

關鍵詞:現代婚慶用品設計狀況消費心理

Abstract: As people’s life quality improved and the lifestyle changes,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the consumer investment for marriage also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nd it also brought the huge potential for Chinese marriage market. Wedding consumption also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eople’s tot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The kinds of modern wedding supplies emerge endlessly, and the design forms also diverse. New people’s pursuit of the wedding which is decorous, festive, individual character, vogue, time-saving and effort-saving, reveals the prospect of wedding supplies market and Consumers’ new demand for consumer psychological about modern wedding supplies.

Keywords: modern, wedding supplies, design conditions, consumer psychology

一、現代婚慶用品消費狀況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對結婚的投資也在逐年增加,新婚消費項目和總額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從而構成中國結婚產業的巨大潛在消費市場。從中國結婚產業發展調查報告統計數字上看,全國婚慶消費屢創新高。

中國現代婚慶服務業在保持與傳承傳統婚禮和婚俗文化的基礎上,還廣泛吸收世界許多國家、民族和地區優秀的婚禮文化,多元化、多樣性、個性化、主題婚禮成為都市婚禮的主流趨向。不僅如此,婚慶服務產品也日益豐富,婚慶消費市場呈現出注重婚禮精神層面的感受、更加注重婚禮過程中的情感線索、更加追求婚禮內涵的人文要素這一趨勢。婚慶用品作為婚慶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和婚慶經濟的亮點地位已得到進一步凸顯,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并已成為當今中國最具前景的產業之一,同時婚慶用品的優劣直接體現婚慶文化的品質。

二、現代婚慶用品設計類型及變化

在現代的婚慶活動中,婚慶用品種類繁多,形式多樣, 涉及到相關的幾十大類品種的產品,如家居用品、服裝、攝影器材、餐飲、旅游、珠寶、禮品、服務等等,現代婚慶用品設計主要涉及到以下七大系列中:場景系列、 婚宴系列 、紀念品系列、婚禮禮品系列、迎親工具系列、服飾類系列、家居用品類。

受傳統婚慶用品的影響,現代婚慶用品還有許多形式被沿用下來,比如雙喜剪紙、喜幛、喜聯、交杯酒、花燭等等。 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文化的變革,現代人在婚慶用品選擇和使用上,相對于舊時人們對婚慶用品的選擇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也顯現了現代婚慶用品消費者的不同于傳統消費者的心理特征和文化需求。

這種變化表現在現代婚慶的場地布置尤為突出,現代婚禮現場大多數摒棄掉原先的龍鳳喜帳,更多地會運用鮮花、紗幔、珠燈等去營造喜慶、大方雅致的婚禮氛圍。場地布置花樣繁多,有西式的、中式的,還有特色場景的,場景色彩也由傳統純紅色演變為各種各樣的顏色。

對于婚禮服飾的選配上現代婚慶服飾,除了保留敬酒時傳統的紅色禮服外,在結婚典禮上多采用西方婚紗形式,其色彩多為白色,也有些是菲紅色或香檳色,少有紅色婚紗,這和傳統婚慶純一色紅色的著衣習俗大相庭進。體現出中國當代文化混雜性特點。而傳統婚禮中使用的喜餅則由設計個性的西式結婚蛋糕替代。

“洞房”是人們對新人完婚的新房的稱作。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里更有“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的傳世佳句來描寫洞房的美好情景。在現代洞房的設計中,婚慶用品形式和內容也有較大的變化,傳統的雕花大床變成現代席夢思床,掛在床頭的新人照片代替傳統喜花剪紙和木板畫,照明的蠟燭也讓位于形式多樣的現代燈具。

三、現代婚慶用品設計表現形式

婚慶市場中婚慶用品風格主要有復古式、浪漫式、奢華式三大設計形式,復古式滿足一些追求傳統婚俗文化新人的夢想,浪漫式則是追求時尚新人們的選擇,而奢華式則滿足了一些婚慶高消費人群的需要,奢華式婚慶用品在設計和材料的表現上都比較講究,相對于其他婚慶用品設計要更精美,但由于其本身制作成本較大,價格也高,使這一類婚慶用品限定在有限的消費人群。根據婚慶用品設計方向又可分為:中式婚慶用品、中西結合式兩大設計方向。

1.中式婚慶用品設計形式

“中式”在中國人的婚禮中更多的時候體現于思想層面,婚禮象征著一個“家”的誕生,“家”這個詞匯在中國人心目中,指向“所有親人的總和”感念,不同于西方“兩個人結合成一個人”的家庭感念。

在設計方法上,常常使用喜花剪紙進行裝飾,借助某種具有豐富創造力的圖形來進行表達,賦予傳統圖像某些意象和象征的意義,來體現中國傳統的婚禮文化和人文思想。這類設計形式注重格調、情趣和內涵,強調傳統文化的知性和唯美,淡化典禮的程序和世俗的形式。中式婚慶用品設計色彩上繼承了中國婚慶吉祥色紅色、金色,材料上也多以紙質、絲絹質類為主,造型結構較豐富。

2.中西結合婚慶用品設計形式

受全球化經濟和多元化文化的影響,中國現代婚慶用品,越來越呈現出中西合璧的趨勢,傳統與現代相互滲透的特色。新娘和新郎既追求中式婚禮禮服的喜慶,又向往西式婚禮禮服的浪漫,所以在選擇結婚用品的時候,除了保留了一些中國傳統婚慶用品之外,許多別具特色的新式婚禮用品也相繼出現,更加增添了婚禮歡樂喜慶的氣氛。一些設計師將中國結、盤花鈕、流蘇、古錢、玉佩等中國特色的配件,嘗試著和經典的西式請柬搭配,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婚慶用品造型也多種多樣,有宮燈型、花籃型、花轎型、雞心型等, 色彩上也加入了除紅色以外的其他顏色。這些婚慶用品設計一個主要的特點是以現代新人的不同心理需要進行個性化設計。

四、現代婚慶用品消費心理特征

在現代中式婚禮上,婚慶用品在形式和內容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一變化體現出當代文化的更新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特點。同時由于受西方文化與科技的影響,現代婚慶用品消費者在選擇婚慶用品選擇心理上也和傳統的婚慶消費觀念有很大的不同。

這種心理變化主要反映在以下五點:

1.求樂心理

以獲得精神愉悅、快樂為主要消費心理。作為人生中最重要的婚禮儀式中所使用的用品也體現著人們追求生活中快樂幸福的理念。現代人把結婚作為追求快樂,展示自己幸福觀的一種舉動。另外,婚禮是否能夠給來賓們留下快樂的記憶也是舉行婚禮的一個目的,要達到這個目的,決定于婚慶用品設計相應的形式、材料、色彩,以及在使用過程中持續的時間長短、時距的遠近等因素,以求婚慶活動及婚慶用品帶給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快樂。

2.求新心理

主要針對青年人追求時髦的心理。這種心態主要反映在消費者對現代婚慶用品的選擇上,現代新人在設計婚慶用品時,更是挖空心思尋找新鮮有趣有獨特的元素,用其表達與眾不同的想法和喜悅的心情。具有這種心理的消費者有著崇尚個性化的獨特風格,作為經營者來說,就只有去滿足消費者這種心理需求,而不是去違背它。

3.求美心理

以獲得商品的欣賞價值為目的,追求商品的藝術性和美學要求。這種心理歸根到底是生命的一種內在的自然的需要。消費者在購買婚慶用品時往往會被精美的用品外觀所吸引,而不由自主地買下來,事實上,現代的婚慶用品消費者,早已按照自己的審美意識去審識商品、挑選婚慶用品。那種純粹以婚慶用品的性能來滿足消費者需要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

4.求情心理

以發展社會關系和人情往來為目的的消費心理。婚慶感情消費是當今比較普遍的消費現象,它更加注重婚慶消費者個性的滿足,精神的愉悅、舒適及優越感。婚慶感情消費不同于理性消費,它擺脫了對于婚慶商品本身的滿足,而是轉向了對商品形象的認知,重視婚慶商品的精神價值和情感意義,而經過設計的婚慶用品裝飾細節是制造婚禮浪漫感覺的重要元素,同時能夠通過這些巧妙的細節讓在場賓客的都能感染到婚禮的種種快樂和諧的情感,也是新人們最盼望的。

5.求異心理

特別是年輕人,喜歡與眾不同,喜歡求異、求奇、求新,極力尋找機會表現自我。

人們的這種求新、求異心理的作用下,導致了婚慶用品流行的新奇性特征,即流行的樣式不同于傳統,是能夠反映和表現時代特點的新奇樣式。、個性化婚禮交通工具、個性化婚禮儀式、個性化喜貼、飾品、喜慶禮品、小擺設等系列產品的銷售。體現著現在的年輕人具有追求個性的心理。

小 結:

了解和掌握現代婚慶消費者的心理需求特點和現代婚慶用品市場的變化,能夠幫助婚慶用品經營者更快的掌握婚慶市場的變化,從而在婚慶用品商業競爭中獲利。而對于婚慶用品設計者,則更多的提供一種設計思路,設計出具有中國民族特色且符合現代人審美觀的婚慶用品。婚慶用品設計是否能夠彰顯文化性及時代個性,拉近消費者與婚慶用品之間的感情,也成為消費者購買現代婚慶用品的一種導向。

參考文獻:

[1]周海東.傳統婚慶文化在婚慶產業中的傳承與創新[D]:[碩士學位論文].北京: 對外經貿大學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

[2]胡業福,劉萍.論我國婚慶產業的發展與規范[J]. 商場現代化,2007(5):350―351.

[3]江林.消費者心理與行為[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61―195.

[4]劉麗麗,田曉冬.民間剪紙在現代藝術里的視覺延伸[J].藝術與設計2007 (10):189―191.

第6篇

瞌睡眼、撓墻、暈倒甚至掀桌子……這只不睜眼睛的呆兔子正風靡網絡。以這個卡通兔子角色為標志性的系列“耍怪”動作,迅速霸占了MSN、QQ對話框以及各大論壇,在百度上搜索一下“兔斯基”,可以獲得近160萬個搜索結果。

“這個卡通形象從誕生至今,已經給我帶來了十幾萬元的收益。”兔斯基形象的創造者王卯卯抿嘴一笑。這個還在讀大四的女生并沒想到,當初無心的隨手幾筆能夠在日后創造出這么多財富。

兔斯基的生日是2006年9月6日。當時學動畫的王卯卯在網上開設了自己的博客,她決定創造一個兔子的形象代表博客上的自己,兔斯基就這么誕生了。

剛剛誕生的兔斯基形象只是在有限的朋友圈里流傳,真正讓兔斯基大紅大紫的,還是王卯卯無意中制作的QQ、MSN表情圖標。

兔斯基幾乎在一夜之間俘獲了眾多網友的心,來自網友們的好評,讓王卯卯萌生了“或許可以將兔斯基印在商品上”的想法。王卯卯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支持。一個設計公司看中了兔斯基的商業潛力,將這個形象印到筆記本上。王卯卯第一次從兔斯基身上獲得了1000多元的純利潤。

隨后,王卯卯又與朋友合作推出了5元一張的兔斯基海報、6元一套的兔斯基明信片等產品,市場反響同樣火爆。半年后,不再滿足于生產紙制商品的王卯卯推出了印有兔斯基形象的T恤衫,銷售額超過了5萬元。

去年7月,王卯卯終止了與設計公司的生意合作,這也為她打開了一扇更廣闊的大門。自己單干之后,王卯卯不再像以前一樣做撒手掌柜,只管畫畫不管經營,而是開始學習有關品牌方面的知識,目前,僅僅通過兔斯基形象授權,她已經拿到了數萬元的預付款。

但是,王卯卯的小算盤還不止于此。“我要自己創辦平面設計公司,用兔斯基的形象作品牌LOGO。” ■

不再依賴傳統門店

喜慶行業紛紛借力互聯網

影樓:依托互聯網宣傳優良性價比引來外地客

“我們選了一個湖景套餐,整個色調和造型搭配不錯,而且只要四五千元,蠻劃算的,在上海這個檔次的婚紗攝影至少要1萬元。”28歲的上海人小陸和女友小沈從上海趕到杭州,他們在網上看中了杭州百合影樓的一個婚紗攝影套餐。

近年來,去杭州拍婚紗照的外地人越來越多。由于婚紗攝影費用不小,有的年輕人事先通過網絡比較一番,最后選擇了性價比最高的杭州影樓。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全面到來,原本更多依賴于門店銷售的婚慶行業,也紛紛加入網絡銷售的競爭中來。

“2006年中期,我們公司成立網絡銷售部,我們是杭州第一家成立網絡銷售部的影樓,在國內可能也是最早的。”杭州佳麗婚紗攝影的李經理說,最初成立網絡銷售部只是作為一種嘗試,讓顧客多一條了解信息的渠道,但半年多來的網絡銷售狀況,讓公司領導層感到意外。“2006年我們大概做了幾百對網絡客戶,這個比例在整個影樓的銷售額中占比不算大,但上升趨勢非常明顯,一開始我們把網絡銷售定位于門店銷售的輔助手段,現在看來,過不了幾年這個格局就會有變化。”

繼佳麗婚紗攝影之后,杭州百合影樓隨即成立了專門的網絡銷售部。“以前我們對網絡銷售不大重視,畢竟影樓一直以門店為主體,但近年來,我們公司的營銷戰略把網絡放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客人有一半是外地人,尤其上海人特別多。在上海,影樓婚紗照價位多在1萬-2萬元之間,杭州影樓的價位多在3000元-6000元,通過網絡對比,很多上海人覺得還是來杭州拍照劃算。

影樓網絡銷售,除了建設自己的網站外,QQ平臺和網絡團購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我們2006年網絡銷售最大的一單生意,是一位網友發起的,后來他建了QQ群發起團購,那一次我們做了近200單,幾乎占去年網絡銷售的四成。”目前他們已經在網站上建立了在線QQ咨詢和訂臺,網友可以直接在線交流并下訂單。

婚慶公司:服務項目多信息雜互聯網更利于詳細宣傳

婚慶公司和影樓有本質區別,影樓基本上已經實現規模化經營,他們更依賴于門店銷售。相比之下,婚慶公司相對都比較小,門店銷售需要大額的前期投入,這方面多數杭州婚慶公司都沒有實力。正是婚慶公司由于先天不足,使得誕生之初就更依賴于網絡銷售。

對此,一家婚慶公司的負責人表示,年輕人選擇婚慶公司,除了親戚朋友之間口耳相傳,最主要的營銷途徑就是網絡。“婚慶公司的項目比影樓多得多,包括婚禮策劃、婚禮司儀、婚禮攝影、婚禮攝像、婚禮用花、婚禮用車等等,項目一多,推廣起來就比較麻煩,一般情況下很難通過傳統媒體詳細宣傳,而借助網絡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由于現在結婚的人基本上都上網,婚慶公司的網絡銷售可以說正對口。除了建網站外,婚慶公司的網絡銷售還有很多方法,比如策劃集體婚禮、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上讓公司有個好位置、利用友情鏈接等等。

由于節省了很多中間成本,網絡銷售價會比門店價更便宜。同時,由于網絡銷售價格透明、統一,更符合現代人的消費心理,因此從整個婚慶行業的發展來看,網絡銷售將是大勢所趨。

有道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可要把“天上掉餡餅”做成商業模式,

會怎樣?

網上推廣新產品試用網創造“免費”商機

有個地方,它完全顛覆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條定律,反其道而行之,讓你真真切切地享受免費大餐。

這個地方叫做試用網,在這家網站上,任何人只要提出申請,就能得到企業提供的試用產品,從化妝品到食品再到日用品,試用產品五花八門,琳瑯滿目。

網站創辦人徐樂,年僅23歲。兩年前的一天正在收看電視的他,被一則新聞抓住了眼球:“報道的是臺灣地區的一家特別的網站,每一位員工貼著面膜上班,面對別人的不解,他們解釋為這是他們的新產品,親身試用后才能知道消費者的感受。”平時愛動腦筋的徐樂似乎看到了商機。

三個月后,一個名叫“試用網”的網站新鮮出爐。可是網站投入使用了半個月,還沒有見到任何試用品,徐樂靈機一動,跑進了一家電影院。網站剛剛上線,還沒有多少人知道,只能自己掏錢買票造勢。

徐樂把買來的幾十張電影票放到了試用網上,網民只要花幾塊錢就能得到價值幾十塊錢的電影票,短短幾分鐘電影票就被點擊者一搶而空,試用網擁有了第一批用戶。徐樂明白,用這種方法來獲取點擊率并不是長久之計,于是他雇傭了幾個業務員,主動出擊尋找有產品推廣需求的商家,讓他們提供免費的試用品。

“我讓他們在北京城內跑,去談一些KTV券、餐飲券、美容美發券、去痘產品等。”說起當初的套路,徐樂嘿嘿一笑。經過業務員的不懈努力,幾個月后,試用網上達到了十多個商家數十種產品,消費者只要在網上提出申請,并且付出很小的代價,就能獲得超值的產品。“有一次我們跟某品牌合作推廣洗面奶,當時市場價是每瓶200元,而消費者在我們網上的體驗價只要29元,企業提供的1000瓶洗面奶很快被搶購一空。”對于當時的火爆場面,徐樂津津樂道。

免費午餐人人愛吃,徐樂通過向網民們收費也獲利不少。可沒過多久,他就發現靠這種方法讓網站贏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網民們申請試用品的速度很快,但是能夠提品的企業卻十分有限:“一個禮拜能進來十幾家企業已經不錯,但對網站而言,十幾場活動一上線,可能幾分鐘就沒了。”徐樂很無奈地說。

屋漏偏逢連夜雨,企業對這種活動的參與積極性與日俱減。企業方面認為,雖然產品通過試用網派發了出去,但因為不知道是給什么樣的消費群使用,也看不到消費者試用之后的反饋,很快企業對這種推廣模式失去了興趣。找不到企業持續地提品,網站的收入就無法保證。在慘淡經營中,徐樂從來沒有想過放棄,畢竟這個網站是他走出人生困境的一個契機。

面對夭折的危險,徐樂招募了新的團隊,希望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天,徐樂跟他的合作伙伴李真一起到餐廳吃飯。結賬的時候,服務員拿出了一張表格。希望他們能夠填寫對餐廳就餐環境、服務的評價,然后留下聯系姓名和電話。試用網副總裁李真快人快語地說道,“無非是希望消費者幫助他們改善服務,今后更好地體驗到他們的服務。” “這一點恰恰是我們曾經做得不夠的環節!”沒過幾天,徐樂就跟合作伙伴們制定出了一套新的網站運營模式。“企業把產品放到試用網,需要申請的用戶必須填寫資料信息,企業審批合格后,用戶才能得到想要的產品。”

與以前跟企業要東西,然后向消費者收錢的模式完全不一樣,現在的新模式是由企業選擇派發的對象,消費者免費得到自己想要的產品。而且網站還可以把消費者的信息整理之后,編成報告賣給企業,再向企業收費。

新的運營模式剛一上線,商機就來了。有個朋友告訴徐樂,一種新的洗面奶產品正要投入市場,而商家正在為推廣的事情發愁。上海百潤有限公司的產品經理王欣說道:“我們之前也嘗試過一些投遞,但效果都不太好。因為我們沒法了解客戶的基本情況,也就不能控制試用這個產品的人群。”徐樂和李真親自登門,向這家企業介紹試用網新的營銷模式,“我說我們到時會給你一份報告,告訴你用戶用了你的產品之后的想法,而這是在大街上派發做不到的。”就是這短短的兩句話打動了王欣,她馬上和試用網達成了合作協議,并送來了試用品。

在這以后,更多的企業紛紛跟試用網達成了合作協定。試用網上的產品也從最初的十多個品牌幾百種產品發展到近百個品牌上千種產品,包括了吃、穿、住、用、玩各個方面。

年輕的徐樂,曾經缺乏社會經驗被騙得身無分文,也曾經因為自己的年齡被風險投資公司拒之門外。但正是因為年輕,讓他充滿了激情,充滿了奇思妙想,最終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網絡創富快 慎重挑選服務商最關鍵

機遇,挑戰,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己創業。苦于沒有資金,產品自然成了不錯的選擇。而網絡作為一種投資少、起步快的創富模式,成為創業者最喜愛的創業模式之一。但專家指出,創業需要激情但也需要冷靜的頭腦,尤其是選擇服務商時更要理智慎重。

據CNNIC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網民已達1.62億,位居世界第二,而且還在以每1分鐘100個網民的速度增長。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域名、虛擬主機、服務器之類的互聯網基礎產需求量增大。據預計,2008年中國域名市場規模可以達到7.2億元。所以選擇互聯網基礎產品的市場是非常巨大的。

做選擇市場大的產品很重要,沒有市場就不會有盈利。選擇網絡更關鍵的是不需要場地,在家里就可以辦公,只需要宣傳;不需要技術,只要找到很好的合作商,把客戶吸引過來,剩下就不需要多操心了。

不過,在選擇服務商時一定要慎重。一般建議找那些規模大、有實力、信譽較好的企業。信譽好,服務好,可以讓客戶信任,市場也較容易打開,而且經營時間長的企業更具優勢,畢竟能夠在某一行業中存活并發展長久,肯定有自己的優勢。選擇這樣的企業風險就會小很多。

第7篇

摘要:BOPPPS教學模式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的教師與學生之間全方位參與式的互動教學。為了有效提高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本研究將BOPPPS教學模式引入跨文化交際英語課程中,并基于該教學模式的6個具體環節對課程教學活動設計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BOPPPS教學模式;跨文化交際;課程設計

一、引言

跨文化交際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信息發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間的交際[1]。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傳播通信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的高度全球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距離縮短,跨文化交際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對其研究也蓬勃興起。由于語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與文化教育是無法分割的,因此跨文化交際作為外語教育研究熱門課題引起了眾多學者的普遍關注。在近年來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中對于英語專業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也有明確的規定和強調:“注重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寬容性及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在外語學習中,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關于學習者自主(learnerautonomy)的問題就得到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Lit-tle把學習者自主界定為“本質上來說,自主是一種能夠進行公正而具有評判性反思的能力,做出決策的能力,以及采取獨立行動的能力”[2]。研究者還注意到了雖然自主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對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挑戰,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主觀能動作用的弱化。相反,作為學習者自主的前提,教師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在自主學習模式中,教師通過教學調控、教學活動、激發學習者的興趣及情感交流等多種手段充當引導者和顧問的角色,對學習者自主的促進仍然起到決定性的作用。BOPPPS教學模式比之以教師為中心的繼往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在基于教師的主體引導作用上以學生為中心,更有效地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本文試圖在跨文化交際英語課程中引入BOPPPS教學模型設計教學活動,既使學習者通過參與式學習充分發揮主動性,又通過實現學習目標及課堂教學互動化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BOPPPS模型理念

作為加拿大教師技能培訓機構InstructionalSkillsWork-shop(ISW)推廣的“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BOPPPS教學模型是一種有效的將教學實踐與教學理論相融合的課程設計模式。BOPPPS教學模式可以劃分為六個階段:導入(Bridge-in)、目標(Objective)、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Learning)、后測(Post-assessment)和總結(Summary)[3]。這六個階段的具體意義與主要任務如下:1.導入(Bridge-in)作為第一階段,其主要任務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于將要學習的課程內容。這一階段的教學策略包括介紹課程的目標,指出即將學習的課程內容的重要性,提出與主題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教師可以分享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個人經驗或故事,提供一個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介紹,將學生已經所學的內容與將要所學的內容聯系在一起,從而激發學生的動機。2.目標(Objective)作為第二個階段,包括認知、情感和心智運動技能等各方面。教師應當明確學習目標,即在學習過程結束時,學習者應當了解什么內容,重視什么內容、學到什么內容及他們能夠獲得的能力。通常說來,對于學習者而言,一個清楚的目標可以概括為誰(Who)將學到什么(DoWhat)、在什么情況條件下(UnderWhatCondition)和學習的程度如何(HowWell)。明確理解課程目標有助于激發學習者的學習渴望,使他們養成自發學習的習慣。3.前測(Pre-assessment)作為第三階段,主旨在于讓教師了解學習者的情況,確定學習者的興趣和能力,并據此調節學習內容的深度與速度更好地適應特定的學習者。測試、家庭作業和非正式的問答都可以達到這一目的。教師通過預測分析估計學習者的興趣和能力,并以此調節課程的深度和進度。學生可能通過這個評測專注于明確的目標并表達自我。4.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Learning)作為第四階段,主要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應當鼓勵積極學生參與,將學生分組討論相關學習問題并在授課時注意學生的思考。5.后測(Post-assessment)作為第五階段,重點在于通過各種檢驗手段評估是否實現了教學目標,學生是否掌握了已教授的內容。教師可以采用評價表、技術評價及學生設計的展示等多種評價方式,了解是否實現了教學目標,從而可以對授課方法進行相應調整。通常來說,對于基礎知識內容課程可以采用多項選擇或是簡答題測試;對于應用分析的課程,可以通過問題解決任務檢查;對于技術課程可以采用檢查表測試;對于態度價值類的課程可以采用態度量表或是個人反思。由于測評與目標或是結果直接相關,因此測評方式隨著課程學習內容而變化。6.總結(Summary)作為最后一階段,旨在總結授課內容,整理并綜合所學內容重點,布置課后任務,并宣布下次的課程內容。教師應當表揚學習者的努力并指出他們作業中需要應用的要點所在。

三、基于BOPPPS模型的跨文化交際英語課程的設計和應用

為了將BOPPPS模型理念有效地應用于跨文化交際英語的課堂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我們將根據BOPPPS的6個階段將整個教學活動設計為以下幾個活動:主題講座(ThemeLecture)、研討會(Workshop)和課外實踐調查(PracticeandSurvey)。1.主題講座(ThemeLecture)跨文化交際英語課程在教材選擇上以許立新的《新編跨文化交際英語教程》為主,并輔以林奈爾戴維斯的《中西文化之鑒》及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際學概論》等論著。在上述教材的基礎上,本課程將相關內容分別劃分成“文化與理解文化”(CultureandUnderstandingCulture)、“交際與跨文化交際”(Communicationand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全球化與全球化思考”(GlobalizationandThinkingGlobally)、“文化差異的認識”(BecomingAwareofCulturalDifference)、“世界觀”(WorldViews)、“文化價值觀”(CulturalValues)、“語言與文化”(LanguageandCulture)、“文化與非語言交際”(CultureandNonverbalCommunication)“泛化與文化定勢”(General-izationandCulturalStereotypes)、“文化身份”(CulturalIdenti-ty)等若干主題的講座。由于主題講座是一種開放性的模式,因此將課程內容細分為各個主題講座可以有效地通過與學生的互動引出并梳理主題確定目標和學習內容。這一設計涵蓋BOPPPS模型的前三個階段,即導入、目標和前測。主題式教學是基于課程文本內容展開探究的一種教學設計。講座在確定主題過程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根據教學目標向學生明確將要學習的內容,收集學生所提的問題和看法,從而了解學生的基礎和興趣所在,整理匯總學生的反饋信息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探究發現、重助整合確定主題。學生在閱讀文本時,通過獨立思考提出問題,相互交流,通過思想的碰撞而梳理出有價值的關鍵點,并將重點內容凝練成大的話題。主題講座這種設計既通過引導、梳理并確定主題保證了教師作為引導者與伴隨者的主導作用,又使得學生明確了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點,圍繞主題對所要學的內容展開自主探究,在建構知識架構的過程中充分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文化差異的認識”這一主題講座為例,教師首先通過播放電影《刮痧》中關于孫悟空形象爭論的片斷導入課程主題。孫悟空作為中國文化中著名的英雄形象是學生所熟知和喜愛的,但這一著名的英雄形象在美國文化中卻有完全不同的理解,然后就其中對孫悟空形象理解的文化差異引出學生要學習的目標和內容。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是否知曉孫悟空這一形象在西方文化語境中有著不同的形象,學生通過對于這種文化差異的討論、沉思和交流啟動話題,在教師的引導下結合文本內容提煉出主題:對于文化差異的認識有四個不同的階段。在通過與學生的有效互動而確定主題之后,教師再介紹講解相關專題知識,這種方式保證了在教學過程中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2.研討會(Workshop)由于本跨文化交際英語課程是面向大四英語專業學生開設的,因此學習者具有良好的思考和學習能力及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由于BIPPPOS模式的教學理念強調的是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在發揮教師作用的情況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因此參與式學習是其中的重要環節,研討會(Workshop)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加強教師與學生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充分實現參與式學習。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每組三四人的若干小組分工協作完成研究任務。在研討會可以展開諸如主題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活動。就主題研究而言,即在基于“主題講座”的主題上,要求學生獨立查找收集相關資料,通過小組開放性的研討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學生根據教師在主題講座中提供的主題,分工查閱相文獻資料,撰寫論文,并制作成PPT在課堂上展示。以“泛化與文化定勢”為例,學生選擇迪士尼電影《花木蘭》和中國傳奇中的花木蘭進行了跨文化的對比,從花木蘭的形象和性格、龍及中國功夫等諸多元素分析文化定勢的問題。研討會作為一種互動式的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習小組充分發揮自主學習能力,根據研究任務收集參考資料,然后小組內成員通過積極的互動和討論撰寫相關研究報告,然后在課堂上以PPT的形式展開相關主題陳述,其他學生可以就此主題提出問題,與陳述者進行開放性的討論,教師則根據研究報告和PPT的陳述進行評講并指出存在的問題,與學生就陳述主題展開有深度的互動,并在討論過程中擔當監督的任務。除了主題研究陳述之外,研討會還可以經常對跨文化交際遇到的問題進行案例分析。跨文化交際作為一門要發展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課程,需要將文化知識應用到跨文化交流的實踐之中,案例分析由于其生動具體的可感性、啟發性和突出的實踐性可以讓學生從分析實際問題入手,發展具有批判性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應用能力。一般說來,研討會選取的跨文化交際的案例應當與跨文化交際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相結合,如中國婆婆與洋媳婦在家庭觀念上的沖突,中方商務代表團與加拿大公司在晚宴上的不愉快,中國人與西方人不同的餐桌禮儀,電影《喜福會》中家庭倫理觀、社交觀和“面子”觀的問題,等等。研討會上的案例分析可以讓學生以理論聯系實際,在討論分析問題中開拓思路并積極思考,加強學生之間及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互動,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3.實踐與調查(PracticeandSurvey)BOPPPS教學模型的最后兩個階段是后測與總結,希望檢測學生是否實現了學習目標,因此在跨文化交際英語課程中就相應地設計為調查與實踐活動。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總結所學主題和內容之后,給學生布置調查或實踐作業。實踐活動主要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活動主題,通過與外教和留學生的接觸對跨文化交際進行社會實踐,如了解他們對中國的飲食及對于人情往來的看法,感受雙方之間的文化差異。調查研究作為一種有目的和計劃的系統活動,可以讓學生通過課堂所學知識選擇課題,設計調查研究方案,分析整理資料,得出研究結果。以文化的多樣性為例,學生就可以自主設計問卷調查友誼當中哪些要素是最重要的,并將調查結果與其他國家的調查研究結果進行對比;以文化身份認同為例,學生就美國與中國的家庭結構和婚禮禮儀進行實證調查研究兩種文化在這一領域的差異;或就社會中的文化現象展開調查,如研究百事可樂在中國的本土化過程及比較中美兩國在征兵廣告上所反映的文化差異。在調查研究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運用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解釋現象或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撰寫調查報告分析問題并深化所學知識。教師通過對調查報告的評閱引導學生掌握和理解所學知識。

四、結語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所面臨的是一個多元文化的時代,現代傳播技術發展極大地縮小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跨文化交際已成為常態事物,因此跨文化交際能力成為人們必備的素質之一。BOPPPS教學模式作為一種先進的有效教學模式既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積極的參與和互動,從而發展學生的自主能力,又能以教師為核心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將BOPPPS教學模式引入跨文化交際英語課程教學中不但可以革新傳統的教學模式,而且通過基于BOPPPS的六個環節的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更使得跨文化交際英語課程的教學設計具有創新性、理論性、開放性和實踐性,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研究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作者:柏愔 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

第8篇

戀愛小白不再搶手 愛過更受歡迎

談過幾次戀愛、有幾個前任這幾乎是單身男女每次相親都避免不了的問題,隱瞞到底、留給對方感情史一片空白的印象?還是從實招來、坦誠相待?世紀佳緣最新的婚戀觀調查報告顯示,昔日的戀愛小白已不再受歡迎,有戀愛經驗更加搶手。

在一項針對配偶戀愛史看法的調查中,離異人群和未婚人群、男性和女性的看法都有很大的差異。數據顯示,相對于未婚男女來說,離異人群更不在意另一半的情史,且男性比女性更看得開。

對此,世紀佳緣情感專家張佳芮表示,對于另一半戀愛經驗的態度反映了國人戀愛觀的逐漸開放,以前男性可能都會有一種初戀情結,總是希望自己是對方的初戀,戀愛對象越單純越好,但初戀成功的概率很低,張佳芮說,戀愛也是一種自我成長的過程,大部分男女,只有經歷過一兩次戀愛,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理想中伴侶是什么樣子的,特別是對于離異人群來說,他們更加需要找能彼此體諒包容的對象。

談過戀愛的人才會知道怎樣去愛別人,才會吸取以前戀愛的經驗,在以后的戀愛和婚姻中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懂得去呵護和珍惜另一半,來自江蘇的張先生表示,自己跟女朋友在遇見彼此之前都經歷過幾段感情,我們彼此并不介意對方的感情史,現在感情很好,準備年內結婚。

離異女不care房車 未婚女公然要聘禮

來自福建的林先生跟女友相戀三年了,今年準備結婚,但談起即將到來的婚禮,林先生卻一臉惆悵, 本來去年就想結婚的,結果因為聘禮的問題耽擱了,女方不僅要求買房買車,還得按照老家的風俗,出一筆聘金和價格不菲的金銀首飾作為陪嫁,我自己的經濟能力無法擔負這些,最后只能由父母出一部分錢,林先生無奈的告訴記者。

女方向男方要聘禮是中國的傳統習俗,像林先生這樣的情況在中國很常見,但據世紀佳緣最新的婚戀觀報告顯示,對于聘禮的問題,未婚女和離異女的態度卻大不相同。

數據顯示,在對待結婚是否需要父母出錢的問題上離異人群和未婚人群的看法大不相同,大部分離異男女覺得結婚是自己的事,自己就可以搞定,其中94%的離異男性和84%的離異女性不關心或者不需要對方父母的補貼,但有近一半的未婚女性認為結婚這件事公婆當然要出錢,有13%的未婚女性覺得結婚需要公婆大放血。

離異女不care房車,未婚女卻公然要聘禮?對此,張佳芮表示,這與雙方的經濟條件和情感的經歷有關。離異女經歷過一次婚姻,相比于未婚女,她們更加懂得婚姻的重要性,對于再一次的選擇,她們對物質的要求不會那么高,相反的,會更加注重其他的軟性條件,比如對方的性格、雙方的興趣愛好等,而對于未婚女來說,房子車子是婚姻安全感的來源之一,特別是在高壓的生活和同齡人的相互比較之下,結婚買房買車已經成了一種潮流,這讓很多未婚女性在潛意識會認為,結婚找公婆要聘禮是理所當然的事。

我們自己掙的錢根本就擔負不起一個家庭的支出,公婆一直在催婚,那就只能由他們出錢來辦婚禮了,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王小姐說道。

婚前同居不再新鮮 再婚要求先試婚

隨著人們性觀念的逐漸開放,婚前同居已不再是件新鮮事,但離異人群和未婚人群對婚前同居的態度卻大不相同,特別是對于離異男來說,在婚前試婚卻是必不可少的課程。

據世紀佳緣婚戀報告顯示,離異女性比未婚妹子更能接受婚前同居,77%的離異女性愿意嘗試婚前同居試婚,未婚女性的這一比例只有64%,還有34%的未婚女性表示沒結婚怎么能住到一起而堅持婚前試婚的離異女性和未婚女性只占到3%和2%,婚前同居這件事,普遍來說,女性比男性更謹慎、接受程度更低。

而超80%的男性接受婚前同居試婚,而經歷過一次婚姻失敗的男性則認為婚前試婚很有必要,有12%的離異男表示不試婚怎么行,試婚成許多離異男再婚的必修課。

世紀佳緣情感專家張佳芮表示,在情侶雙方自愿的情況下,婚前同居試婚有一定的必要,因為戀愛不像婚姻,戀愛時,雙方都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在對方面前,但愛情最終都要走進婚姻,婚姻遠遠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的結合,婚姻更多的是兩人在柴米油鹽的生活中磨合,戀愛中覺得是小問題,當上升為兩個家庭時就是大問題了,所以情侶在婚前同居試婚有一定的必要,提前模擬婚后生活有助于情侶更清楚彼此到底適不適合一起生活。特別是對于離異人群來說,因為他們已經經歷過一次婚姻的失敗,所以再婚會比未婚男女更加謹慎,顧慮也會比較多,婚期試婚對于離異人群來說顯得更為必要,張佳芮說。

第一次婚姻的失敗就是因為結婚之后發現兩人在生活習慣各方面很難調和,小矛盾慢慢積累,最終導致了離婚,32歲的王女士說道,現在再找結婚對象會考慮婚前試婚,一起生活一段時間,這樣會比較放心。

單身男女梯度擇偶 男人愛小個性 女神不吃香

光彩照人的女神和有點小個性的可愛女孩,誰才是最受歡迎的結婚對象?世紀佳緣最新的婚戀觀報告顯示,在對結婚對象的選擇上,男女的差異很大。

48%的未婚男性希望找到有點小個性的女朋友,38% 的則表示普普通通就好,離異男性在擇偶上與未婚男有一定的差異,找個有個性的女朋友和普通的女朋友的比例,離異男均占比38%,相反的,選擇各方面都優秀的女神做女朋友的比例卻最低,未婚男僅有9%,離異男占比10%。在擇偶上,男人普遍青睞有點小個性的異性,女神反倒不吃香。

張佳芮表示,在中國,男女擇偶都是梯度擇偶,差異大是很常見的事情,這與男女的角色分工不同有關,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女性的地位有很大的提升,但女性仍然是家庭生活的主導,所以男性傾向于選擇小個性的普通女孩,這樣婚姻生活既不乏味也能有一個靠譜、穩定的后方。女性則相反,女性普遍缺乏安全感,總希望在戀愛和婚姻中找到安全感,所以有閃光點、各方面優秀的男士更受女孩的歡迎。

女神適合遠遠的欣賞,真正一起生活的還是希望找一個比較靠譜和穩定的女孩,當然性格好,有點個性、有點可愛的女孩更好,28歲沈陽小伙在談到對結婚對象的選擇時說道。

單親家庭擇偶難? 女性比男性更介意對象是單親家庭

據世紀佳緣婚戀觀報告顯示,在對待另一半是單親家庭的問題上,男女的觀點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女性比男性更介意對方是單親家庭,且離異人群對單親家庭的接受程度普遍高于未婚人群。

有87%的離異男和74%的未婚男能夠接受另一半來自單親家庭,但女性的這一比例要低于男性,僅有74%的離異女和50%的未婚女可以接受另一半來自單親家庭,近一半的女性介意另一半來自單親家庭。

男朋友是單親家庭的話,我們結婚以后就需要跟婆婆在一起生活,我很擔心處理不好婆媳關系,來自山西的陳女士告訴記者,不接受單親家庭的女性主要是不想跟婆婆一塊住。

婆媳關系是個亙古不變的話題,來自世紀佳緣的一份調查顯示,在結婚后是否愿意跟對方父母住一起的問題上,有超過60%的女性直接拒絕,有80%的女性表示這個問題需要慎重的考慮,可見婆媳相處之道的確是一門學問。

第9篇

2010年11月,一樁奇特的重婚案在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審理。讓人意想不到并且深感震驚的是,卷入這起重婚案的受害者竟達三人,且都是畢業于名牌大學的女博士,她們無一例外地與被告相戀、同居、假“結婚”,還無一例外地為被告生兒育女。

該案曝光后,在上海引起極大的關注和轟動,人們在為受騙女博士和她們的孩子痛心之余,也紛紛質疑:是什么蒙蔽了這些智商一流的女博士們的慧眼,讓她們淪落至“未婚媽媽”的境地?

急嫁女博士用孩子也拽不住婚姻

“媽媽,我的爸爸在哪里?他怎么不跟我們一起回來?”2009年6月的一個晚上,2歲的男孩子諸揚問母親魏蓮。面對兒子單純的目光,魏蓮一時之間竟不知如何回答。

魏蓮1980年出生于廣西玉林,她以學校文科第一的成績考入了上海復旦大學,后又因成績優秀被保送本校研究生,再于2006年考上本校的博士生。

考上博士時,魏蓮26歲,還沒有男朋友。好友提醒她:“女博士的代名詞就是剩女,你可別把自己剩下了。”魏蓮自己也希望趁著年輕,把感情的事情定下來。

這年10月,一個叫“真情以待”的男子主動在一個QQ群里與魏蓮打招呼,得知她是一名博士時,他說:“我只是大學畢業,以后請你多多指教。”兩人就此在QQ上開始聊天,慢慢地,魏蓮知道了“真情以待”的真實情況:諸順忠,1976年出生于北京,父親是一位官員,但他與父母關系不好,自己在上海開了一家投資公司,年收入30多萬,由于忙事業沒有女友。

網聊一周后,諸順忠提出了見面的請求,魏蓮同意了。11月,在淮海路上島咖啡店,魏蓮與諸順忠相約見面。諸順忠看上去不止30歲,眉間甚至有細紋,但他的身高和體型卻很魁梧。一見面,諸順忠就特意拿出身份證讓魏蓮看,出生年份是1976年,但姓名卻是“諸大奎”。諸順忠解釋:“這是我出生時報戶口用的名字,上大學后感覺太土了,就自己改成了諸順忠。在你面前,我不想有秘密……”諸順忠的話語里充滿感情,魏蓮的心也忍不住隨之起伏。

這次見面后,諸順忠對魏蓮展開了熱烈的追求。相識半個月后,魏蓮就與諸順忠發生了性關系,此后,兩人經常幽會,魏蓮對沉穩多金、出手大方的諸順忠非常滿意。

2007年1月,諸順忠從北京出差回上海,為了給他一個驚喜,魏蓮特意到浦東機場接機,結果撞見諸順忠同一個身材高挑的美女有說有笑。諸順忠與美女道別后對魏蓮解釋:這只是他在開會時認識的同行。可在回程的路上,諸順忠又接到了美女打來的電話。諸順忠看出了魏蓮的不快,反復解釋他與美女只是萍水相逢,他的心全在魏蓮身上。

那次之后,魏蓮便留意起諸順忠的電話和聊天記錄,結果發現,諸順忠的女朋友和女網友非常多,魏蓮開始懷疑起來。

這年4月,魏蓮發現自己竟有了兩個多月身孕。諸順忠硬讓魏蓮把孩子打掉,可幼小的生命把魏蓮的母性激蕩了起來,她還希望以這個孩子為契機,把她和諸順忠的感情穩定下來。她懇求諸順忠讓她生下孩子,最后,諸順忠也點頭同意了。

肚子一天天大起來,魏蓮就把自己即將結婚生子的消息告訴了父母、同學和老師。父母還專程到上海考查了一下諸順忠,也認可女兒的決定。于是,魏蓮便在離學校不遠的徐匯區龍川路租了一套二室一廳的房子,與諸順忠正式同居,同時,催促諸順忠趕快把結婚證辦了。諸順忠經常找各種借口,辦證的事情一直拖了下來。后來,魏蓮的肚子慢慢顯現出來,諸順忠又說不好意思讓她拖著大肚子去辦結婚證,說干脆等孩子生下來后再補辦,魏蓮點頭答應。

這年10月,魏蓮在清理諸順忠的衣服時發現了諸順忠的駕駛證,打開一看,頓時驚呆了:駕駛證上清楚地記載了諸順忠1967年出生于遼寧省錦州市。魏蓮質問諸順忠這是怎么回事,諸順忠解釋說,他實在是太喜歡魏蓮,擔心她看不上自己,才謊報了自己的年齡和出生地。魏蓮追問道:“你這么大年紀了,難道沒有結過婚?”諸順忠說,他大學時的初戀女友后來到美國讀書,為了等她,他多年來都沒有與別人談戀愛,可三年前,女友卻提出了分手。諸順忠說得誠懇,魏蓮想到自己有孕在身,也就沒有再追究。

2007年12月,魏蓮在復旦大學附屬醫院生下了兒子諸揚。諸順忠讓魏蓮搬進自己在麗園路租住的一套三居室住房,同時,諸順忠付了首付,在高青路買下一套二居室的預售房,房產證上寫上了諸順忠的母親、諸順忠、魏蓮和諸揚四個人的名字。生下孩子后,魏蓮又提起領結婚證的事情,諸順忠每次都有借口,被催煩了,諸順忠便抱怨:“孩子有了,房子也買了,你還有什么不放心的?”此時,魏蓮一面照料諸揚,一面要完成學業,辦證的事情也就擱了下來。

雖然沒領證,2008年春節后,魏蓮還是帶著諸順忠在廣西玉林舉辦了一場隆重的婚禮,諸順忠以與父母關系不和為由,沒有邀請親朋到場。

回到上海后,魏蓮全身心投入到學習和照顧兒子中,可2009年1月后,諸順忠回家的次數卻越來越少,兩人為此開始爭吵。

2009年3月,諸順忠回家一直在網上聊天,魏蓮湊過去一看,他竟與一位女網友打情罵俏。魏蓮問他這是什么意思。諸順忠滿不在乎地回答:“你要是認為我與你不合適,你可以離開。”魏蓮氣得離家出走,而令她心寒的是,諸順忠并沒有出來追她。第二天一早,因為不放心孩子,她回到家,保姆告訴她:諸順忠又出差去了。

這次出差,諸順忠一走就是一個月。魏蓮給他打電話,他不接;給他寫郵件,也不回。5月,諸順忠回了一趟家,魏蓮流淚問他到底出了什么事,諸順忠說:“沒出什么事,可能是我倆不合適吧!”然后,任魏蓮怎么追問,諸順忠都不再說話。

萬分悲痛之下,已經聯系好工作的魏蓮帶著孩子回玉林寫論文,抱著最后一線希望,希望諸順忠能回來尋找她和兒子。休假時,魏蓮反復思考過自己與諸順忠的交往過程,這才發現,除了諸順忠的姓名、出生地和他所說的公司,魏蓮對他的其他真實情況竟一無所知。一種不祥的預感攪得魏蓮心里發慌,她感覺自己可能被騙了!

一個多月過去了,諸順忠都沒再與魏蓮聯系,魏蓮不再奢望任何奇跡。

三個女博士的哭泣痛徹心扉

2009年6月,魏蓮流淚告訴了父母自己的經歷,兩位老人痛心疾首,堅持要到法院去諸順忠。魏蓮勸阻了父母:這件事已經是她的奇恥大辱了,她寧可平靜分手也不想再鬧得滿城風雨。魏蓮把孩子留在廣西,自己獨自返回了上海。

回上海后,魏蓮又與諸順忠見了一面,諸順忠依舊冷漠。為給自己保留住最后一絲尊嚴,魏蓮向諸順忠提出分手,并主動放棄諸順忠為她買的那套房子的產權,決定獨自撫養兒子。

魏蓮搬回學校宿舍住,與諸順忠從此陌路。但在內心,與諸順忠的這段情傷成為魏蓮心中無法愈合的傷口。她關閉了感情的大門,上班后一邊教學,一邊承接些研究課題賺錢養家。

2010年4月,一個自稱是諸順忠妻子的中年女子突然找到了她,中年女子傷心地說道:“我想告諸順忠重婚,但我需要你的支持!”

來找魏蓮的女人名叫陳英鶯,是諸順忠在錦州師范大學的同學,年長諸順忠兩歲。1992年,諸順忠與剛剛考上博士的陳英鶯登記結婚。一年后,兒子諸剛出生;三年后,陳英鶯博士畢業留校任教,后又升任學校的副教授。2002年,諸順忠到上海開公司,陳英鶯則在家照顧兒子,伺奉公婆。

因為錦州的業務是諸順忠的根基,諸順忠幾乎每月都要回一趟錦州。可2010年2月的一個周末,諸順忠出去接兒子時,陳英鶯的手提電腦出了點問題,她就用諸順忠的手提電腦上QQ接收文件。無意間,陳英鶯竟在電腦的F盤里找到了一個資料文件,里面有一個電子賬本,按時間順序,從2005年至2010年,分為秀、蓮、穎三個對象,支出項目都是長長的一排,有房租、電器、婚禮、醫院產女、醫院產子等字樣。

這是誰的賬本?為何會在丈夫的電腦里?陳英鶯滿腹狐疑。諸順忠回來后,陳英鶯問他。諸順忠說那個賬本是一個朋友傳給他的文件,讓他幫忙保存。

諸順忠回上海后,陳英鶯與閨蜜提起了賬本的事情,閨蜜提醒陳英鶯:“你老公的收支情況,你知道不?”陳英鶯搖搖頭。“你問過他在上海的事情沒?”陳英鶯又搖頭。“這樣可不行,要不,我找人了解一下你老公的情況……”閨蜜向陳英鶯建議道。為了解開疑團,陳英鶯隨后拿出1萬元錢,讓閨蜜找了家調查公司。

半個月后,調查公司給出了一份調查報告,結果讓閨蜜和陳英鶯都目瞪口呆:從2005年開始,諸順忠在上海先后與三個女人同居,這三個女人都是博士,而且都為他生了孩子,與其中一人舉行了婚禮,與其中兩人購買了房屋。

陳英鶯徹底崩潰。這年3月,諸順忠回家后,陳英鶯向丈夫攤牌,面對妻子手上的證據,諸順忠也坦白了自己的經歷――

到上海后,諸順忠的投資公司如魚得水,看著一些老板左擁右抱的生活,諸順忠產生了在上海找情人的想法。2005年,諸順忠與浦東一家銀行的職員鄭美嬌相識。鄭美嬌31歲,華東理工大學博士畢業生,單身。鄭美嬌的容貌和氣質讓諸順忠頗為動心,他謊報自己是1976年出生,以單身身份對她展開了追求。兩人相識不到一個月就住到了一起。同居半年后,鄭美嬌懷孕,并提出結婚。諸順忠嚇壞了,因為他從來沒有想過離婚。諸順忠拿出5萬元讓鄭美嬌打掉孩子,鄭美嬌卻說什么也不同意。諸順忠擔心惹火燒身,以不打掉孩子為由提出分手。

拋棄鄭美嬌后,諸順忠心驚膽顫,害怕她會與自己糾纏不休,可他沒想到,鄭美嬌不久就從單位辭職,獨自生下了孩子,取名鄭依,并從此沒與他再聯系。

諸順忠心中暗喜,與鄭美嬌的這次艷遇在他心里打開了另外一扇門。與鄭美嬌的交往,讓他深切感受到了大齡高知女博士們急嫁的心態。他一直以為,這群人智商超群,高高在上,走近鄭美嬌,他才知道這群女人其實高不成低不就、孤獨,對婚姻更加渴求。而且,這些人有經濟實力,自尊心強,即使分手,也不會與他糾纏。諸順忠決定把目標鎖定于未婚的高齡博士女。

2006年,諸順忠主動認識了魏蓮。一開始,他對這位年輕的情人充滿喜愛,當她懷孕執意想生下孩子時,諸順忠為了不讓她起疑,也就聽之任之,還與她舉行婚禮,給她買房。可新鮮感過后,諸順忠對魏蓮失去了興趣,2008年底,他在一個聚會上認識了海歸女博士殷穎藍。殷穎藍34歲,歸國后在華東師范大學任教。認識她之后,諸順忠對殷穎藍展開追求,同時與魏蓮分手。2009年5月,殷穎藍懷孕,也是執意要生下孩子,并要求結婚,諸順忠知道以她的經濟能力和學識完全能獨立養孩子,便沒有反對,還與她拍了婚紗照,在徐匯區買了一套二手房作婚房同居,2010年2月,殷穎藍生下兒子諸明……

聽著丈夫的敘述,陳英鶯當即提出離婚!諸順忠淡淡地說:“我現在是搶手貨,你離婚了會后悔的。”當天就回了上海。

晚上,兒子諸剛回家看到暗自垂淚的母親,追問出了什么事,陳英鶯嘆息著講了丈夫的一些行徑。不想,16歲的兒子堅定地說:“媽媽,這樣的爸爸我也不想要了!以后我陪你。”

是的,這種人還有什么值得留戀的呢!隨即,陳英鶯到法院提起離婚,并提供了調查公司了解到的諸順忠在上海與人同居甚至結婚生子的事實。接案法官認為他已涉嫌重婚罪,建議陳英鶯先去上海報案,而重婚罪一旦認定,對她離婚案很有利。但報案需要證據,2010年4月,她請假來到上海,首先找到了魏蓮。

四博士聯手為尊嚴而戰

與諸順忠分手后,魏蓮一直被深深的懊悔與自責淹沒,陳英鶯的話讓她知道:對諸順忠這樣的人不能姑息,必須給他一個深刻教訓。

魏蓮把能證明兩人有事實婚姻的所有證明,包括兩人婚禮現場的DV、她生育孩子時諸順忠在孩子父親一欄的簽字、包括諸順忠為她買房時的合同等等交給陳英鶯。

接著,陳英鶯又找到了鄭美嬌和殷穎藍。聽了陳英鶯的來歷,鄭美嬌氣憤難耐,把她與諸順忠交往的所有證明材料都交給了陳英鶯。

陳英鶯找到殷穎藍時,這個正在做著與諸順忠結婚夢的海歸女還不相信她說的語,直到看到魏蓮、鄭美嬌提供的證據,她才如夢初醒。

極度憤怒之下,殷穎藍找到諸順忠對質。諸順忠這才知道,陳英鶯竟在聯合幾名女子要告自己,他一面向殷穎藍表白自己的真情,發誓離婚會娶她;一面與陳英鶯聯系,同意離婚,甚至凈身出戶,只希望她不要報案。殷穎藍狠狠地扇了他一記耳光,含淚離開了諸順忠的住處。而面對諸順忠的懇求,陳英鶯也斷然回絕。

第10篇

所有數據都在昭示,現代人對待離婚的態度,已經從父輩們遮遮掩掩的聞虎色變,變成了拿來自黑的玩意兒:80后已經成為離婚的主力軍;閃婚閃離現象大量出現;離婚事件中,80%由女性提出……

是的,在所有離婚案件與訴訟中,女性提出離婚的比率高達70%至80%。

這個數字,顛覆了我們之前對于傳統婚姻中女性逆來順受的幻想。城市女性特別是京滬粵等發達地區的都市女性,是如今推高離婚率的主力軍。其中女性離婚率最高的是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事業單位負責人。比如在廣東,這一職業群體的女性離婚率達到28.67‰,是男性同類職業離婚率的3.83倍。

和我們的曾祖母、祖母和母親相比,今天的女人更容易選擇離婚。

婚姻制度,曾經的生存保障,現世的美學追求

在人類初期,婚姻制度并不存在。人類像其他大自然的動物一樣,以最大限度的繁衍后代、生存下來作為首要目標。母系社會以前,人類社群類似于獅群,一頭公獅子通過打敗其他公獅子維護和數頭母獅子的組合,就像是社群中較高地位的男性可以獲得絕大多數的權,讓自己的基因得到遺傳。于是最具有威力的男性頭領,擁有族群中的大多女性。

由于牧業的發展,人類主要依靠女性擅長的采集生存,人類社會進入母系社會,類似于象群,以女性掌握繁殖的控制權并掌握財富和分配。古老的走婚出現了,男人成為小集團的流浪人士,他們流浪、遠走,沒有財產,他們繁衍后代都需要爬墻翻窗到女孩子的房間里,交歡后馬上離開,生下的孩子由女方撫養,成為母親娘家的家族成員,并不跟隨父親。

當人類進入農耕時代,男人強壯的體力使其再次成為生產力的主力,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團體產生,男性重回權力中心。一個父親想要把擁有的田地分給自己的兒子們,壯大自己的家族,就必須保證這些兒子都是親生的,是屬于自己基因的。因此一夫制產生了――一個丈夫,當然,越多妻子越好。從一開始,婚姻就是社會財富的象征,是少數人的特權,諷刺的是,如同現代社會一樣,有財富的人可以多生超生,而沒有財富的人可能連孩子都生不起。當生產力進步,那些窮人也要趕時髦向富人學習,迎娶女人作為私有財產,當然,大部分只能娶得起一個――一夫一妻制才終于慢慢確立。

所以女人一直都被視為是男人的財產,搶婚、買賣妻妾等現象也源于此。由于土地是按照父親的血緣關系分配的,就必須保證血緣的純凈,這就是有“處女情結”“對女子的嚴苛管理”。女人沒有財產沒有分配能力的情況下,結婚,成為“吃飯穿衣”的唯一保障。

然而,當人類進入多元化的現代社會,現代婚姻制度的基石正在瓦解。女人經濟能力的改善,使得可以不再需要婚姻來保證自己的生存,繁衍后代也不再是婚姻的重要使命。她們對婚姻也賦予了更大的期待:感情依附,愛情希冀,志同道合,靈魂伴侶……當這些美學意義上的追求不能得到滿足時,現代女性則選擇離婚。

婚姻的定義

20世紀英國著名人類學家埃德蒙?李區爵士是這樣定義婚姻的法律效力的:

1.為某婦女所生子嗣確立一位合法父親;

2.為某男子所生子嗣確立一位合法母親;

3.授予丈夫對妻子的專有權;

4.授予妻子對丈夫的專有權;

5.授予丈夫部分或完全享有妻子的家庭及其他勞動成果的權利;

6.授予妻子部分或完全享有丈夫的家庭及其他勞動成果的權利;

7.授予丈夫部分或完全占有并支配妻子的實際及潛在財物;

8.授予妻子部分或完全占有并支配丈夫的實際及潛在財物;

9.為婚姻產生的后代的福祉,確立財產合并及合作撫養關系;

10.為丈夫和妻子的家族成員之間確立一種具社會認同性的“親密關系”。

人們千方百計阻止離婚的發生

當你被鱷魚咬住胳膊時,是狠下心舍棄胳膊保住性命?還是期待發生小概率奇跡來個鱷口保全?經濟學的“鱷魚效應”對婚姻同樣適用。是忍過“七年之癢”迎來一個相濡以沫的夕陽紅?還是好聚好散,從此相見不如懷念?

一切取決于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婚姻成本。

把婚姻成本粗暴等同于夫妻財產或者子女的撫養是不科學的。除了看得見的財富和前程,每個人內心深處都在爭取一樣的東西――時間。

時間是夫妻雙方在婚姻中為彼此付出的最珍貴的東西。當雙方失去了共同生活下去的信心,把時間花在對方身上就變成對自己極為殘忍的事:明明可以跟閨蜜去旅行,明明可以再加一會兒班,明明可以一個人好好看書,明明可以去跟真正喜歡的人在一起……離婚,就能盡早脫離這種不情愿的義務,把時間花在自己認為更值得的事情上。

所以為了防止離婚的發生,人們增加了結婚的成本。

正如女人喜歡用買禮物試探男人對自己的著迷程度――越是買一堆貴而無用的東西(比如鉆石),越說明男人的理智已被壓倒。如果女人整天正氣凜然不去要求這些東西,反過來男人也會懷疑自己的魅力。

感情的這種物化也反映在結婚儀式上。典禮越繁瑣、耗費財力越高的社會,對婚姻要求越嚴格,越是不允許離婚行為。比如在中東和印度,結一次婚可能耗盡新婚夫婦父母的半生積蓄,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強大壓力,離婚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中國和日韓等東亞國家雖然相對開明,但傳統輿論仍是不待見離婚行為的,因此一個婚禮如果顯得簡陋,難免會招來賓客們的閑話,這是人們潛意識里對這樁婚姻“成本”投入不足的憂慮。

所以,婚禮越簡陋,越容易離婚嗎?也許。不過別忘了一句俗話:“賠本的買賣沒人干,殺頭的買賣有人干。”

婚姻關系的破壞,本質上是夫妻雙方還愿意信任對方幾成的問題。豪華的婚禮和物質基礎也許會令你在領取離婚書之前考慮更長的時間,也許會更偏向選擇繼續強顏歡笑,但是你對個人價值的訴求,一定會通過途徑來實現:比如事業、比如子女,比如地下情……

自古以來,各個民族都將離婚視為禁忌。各種文化用各種方式防止家庭分裂,西方用宗教約束,東方則施以道德譴責。結果婚后成為西方中古社會的常態,女性地位低下的東方則采取休妻和納妾的方式進行調節。試想當年如果潘金蓮可以輕松離婚,那武大郎也就不必死了。從這個邏輯看,結婚本身就是為了預防離婚而采取的契約行為。

女人選擇離婚,最本質的原因只有一個

在我們往常的理解里,幸福的婚姻只有一種,然而不幸卻有千百種。看起來好像真的是這樣,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的,有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由女性提出的離婚事件中,有很多是風花雪月被柴米油鹽腐蝕的,或表面歌舞升平其實暗度陳倉撕破臉那一刻就不再遮掩的,也有“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

有人說現在社會進步了,離婚女性已經不再受歧視,不想在一起了就離婚唄。但人們都知道,現代離婚女性再找到合適對象的可能性依然小于離婚男性。人都趨向于穩定、安樂,如果真的可以隨意選擇,誰都不想要有波折的人生。

可為什么還要選擇離婚?趨利避害。

之所以離婚,是因為這段婚姻里再也沒有值得留戀的東西,是因為這段婚姻再也不能讓我們共同享受安定平和的生活。

如果可以為夫妻離婚理由做一份調查,那么“感情不合”一定當仁不讓位居好面子中國人的離婚理由榜榜首。

不過,既然結婚是一樁看似隱私其實面向社會的公共行為,那么“感情不合”這種冠冕堂皇的話還是寫給民政局的辦事員做記錄好了。下面,請你接受這個事實:離婚是因為雙方對彼此信用破產。

因為不再喜歡另一半,開始變得不愿意與他分享財富和時間;因為無法從二人相處中獲得樂趣,導致心理負擔加重,生活質量下降。

女人提出離婚:為了止隕

眉眉說,你給我取個好聽的的化名吧。她31歲,離婚不到半年,現單身。

眉眉與前夫是大學同學,那一年眉眉從成都到上海去念大學,認識了來自江蘇的前夫。如同大多數校園愛情故事一般,兩人感情在校園里發酵,畢業季,因為眉眉想回成都而丈夫想回江蘇經歷了第一次感情危機,最終以兩人各自讓步、拼命留在上海而結束。

28歲,他們結婚了,沒辦酒席。只回各自的家鄉辦了兩場答謝宴。還記得那年去參加時她笑著說:“婚禮太麻煩了,我們得辦三場呢,嫁給他不在形式,自己心里知道就好了。”然而時過境遷,之后“不辦婚禮”也成了她選擇離婚的一條罪狀。

29歲眉眉升職,做了個小主管,前夫開始了創業。一切都在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結婚后,包括眉眉媽媽在內的家長,都開始催起這對小兩口生孩子。兩人事業都在上升期,她打算將生孩子的事再推兩三年,但丈夫卻希望眉眉辭職在家,由他來養家。

“我們之間本來就有矛盾,或大或小,我們都想依著自己的心意。即便退讓協調了,內心深處仍覺得這是我在付出,不公平。”而這是眉眉離婚的真正原因。

眉眉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連自己媽媽也火上澆油地數落她,她開始吃葉酸備孕,卻一直沒懷上。小夫妻開始懷疑是不是身體機能的問題,開始經常為了懷孕吵架,為了未來吵架。在那段時間,她經常找朋友傾訴、抱怨,很少約會、看電影、聊天,一旦親熱接觸也只有一個目的:造人。眉眉開始懷疑這是不是就是她要的婚姻,懷疑是否對丈夫還懷有“愛”這一種情愫。

直到今年3月,眉眉依舊沒有懷上,而盤旋在眉眉心中的“退讓、不公平”陰影越來越大,終于提出了離婚,出乎意料,丈夫也沒有挽留,結束了兩年多的婚姻,也結束了11年的相戀。

“我一點也不后悔離婚,其實我前夫也不后悔,我們唯一后悔的是,沒有及早止損,勉強與心甘情愿的付出是不一樣的,勉強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我不想說類似于‘我們性格不合適’這樣的鬼話,事實是,習慣、慣性、遷就維持的婚姻遲早會觸礁,不如及早止損。”

女人提出離婚:為了心安和自在

小冬告訴我,在得知丈夫出軌之后,從腦海里鉆出來的第一個想法“竟然是太好了,他是過錯方。”我問小冬,難道你沒有一點點傷心、難過、被背叛的感覺嗎?小冬說:“其實,在知道他出軌之前,我就覺得這種回家之后沒有交流、帶孩子出去游玩都湊不齊一家三口的生活,沒什么可留戀的了,他的出軌,無非是個導火線罷了。”

女性出軌也不再是一個稀有名詞。Tara是個傳奇的女性,歷經兩段婚姻,擁有兩個孩子,分屬于不同的丈夫。第二段婚姻的丈夫就是她出軌的對象。天雷勾地火,她覺得自己遇到了人生摯愛,毅然決然地與前夫離了婚再嫁。然而三年過去,前夫成了前前夫,人生摯愛變成了前夫――無他,Tara又找到了人生的摯愛,并再次毅然決然地要離婚。前夫不同意,兩人冷戰、大吵、甚至大打出手,終于 Tara如愿以償第三次進入婚姻的殿堂。雖然小三、唯愛至上之類的觀念難免遭到很多人唾棄,不過Tara說,至少我每次出軌都勇于承擔責任并走向婚姻。

Tara的案例過于極端,但離婚的本質卻與小冬、甚至眉眉都是一樣:在現在的這段婚姻中,再也找不到值得我留戀的東西了,于是我決定舍棄。只不過Tara追求的是另一段婚姻,小冬追求的是心安,眉眉追求的是自在。

離婚后,有些女人選擇不再結婚

離婚后的一類人選擇進入“不婚主義者”群體。他們將全部精力奉獻給自己的事業,有的終身未婚,有的在晚年才步入婚姻。比如阿根廷文豪博爾赫斯,68歲才第一次結婚。發達國家中,許多“不婚主義者”往往是知識水平較高、收入穩定的精英人士,職業多半是自由職業或是高級白領,他們更多奉行著及時行樂的想法,認為婚姻是自由和快樂的牢籠,所以寧愿和心愛的人戀情說愛,寧愿承擔失去愛人的風險,也不愿意讓一個固定的婚姻契約來約束自己。

我們身邊的不婚主義者往往被人誤解是受到了上一次失敗婚姻(戀愛)傷害的退縮表現。主流文化依然認為女性得到幸福只有一條路:建立安穩家庭,現代社會對女人打拼事業持有較公正的態度,但對于婚姻方面的評估,仍舊未能擺脫男權主流文化的影響。

第11篇

美國作為世界上互聯網技術領先的國家之一,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傳統媒體受互聯網沖擊也最大,最直接。在這種背景下,傳統報紙為求生存和發展,必須直面網絡的挑戰,在互聯網上拓展新的天地。

2006年,是美國傳統報紙的網絡化進程關鍵的一年,大幅推進了Web2.0的進程。可以說2007年是美國傳統報紙從Web1.0轉化到Web2.0的一年。12個月前,美國咨詢公司TheBivingsReport的調查顯示,美國報紙的網站,主要還是報紙的復制品,把報紙的內容搬上網絡。一年后,這家公司的跟進調查表示,情況已大為改觀。該公司分析了銷量排名前100位的美國報紙,報告說,“相比2006年,2007年有96家報紙網站使用RSS技術,增長21%。在這96家里面,有93家提供部分內容的RSS,其他3家提供全部文本,還沒有報紙在他們的RSS‘種子’(feeds)里植入廣告。”

92%的報紙在網站上提供視頻,比2006年增長了61%。在這里面,39%的報紙采用原創的視頻,26%使用美聯社的流媒體視頻,13%使用本地新聞提供的視頻。

2007年,記者博客的數量和質量都有大幅提高。95%的報紙開出了至少一個記者博客,這其中的93%(88家報紙)允許讀者跟貼評論記者的博客。在2006年,這兩個數字分別是80%和83%(67家報紙)三分之一的報紙允許讀者在網上留言、評論。比2006年的14%翻了一倍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報紙面臨著空前的挑戰。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眾多報紙已經加入了Web2.0時代的社交網絡socialnetwork功能,傳統媒體和社會媒體結合。

特別是幾家大報先后完成網站的大改版。2007年,是傳統報紙轉型的一年,其方向可總結為:

從編輯、記者中心到讀者受眾為中心;

從精英辦報到精英結合社會辦報;

從平面媒體主導到網絡主導;

從報網互動到網絡驅動;

從文本到多媒體;

從報紙編采的封閉系統到開放系統。

轉化還在起步,但2007年是大幅改革,飛躍性的一年。

The Biving Report總結說,“這些Web2.省略每年發表年度傳媒業的調查報告,2007年綜合了六個指標評估和分析報紙網站的數字化制作質量與水平,值得借鑒,作為國內網站評估的參考:

受眾定制化

這方面的內容包括允許用戶自己定制主頁,自行進行搜索功能,并使用RSS閱讀器訂閱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同時也允許使用移動電話閱讀信息。一切以用戶個人的偏好與愉悅體驗為中心,用多方位的形式方便受眾接收信息。

互動性

這方面的內容包括是否提供留言、論壇、評論、投票,有無“最受歡迎”統計顯示等,以各種形式對用戶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整合和二次編輯(比如將點擊量最多的新聞推上頭條,或者由用戶決定頭條)。同時,用戶之間還可以通過IM(即時通訊系統,如MSN\SKYPE等)、BBS等方式結成某些興趣組群,這也直接影響到媒體的營銷考慮。

多媒體制作,包括用音頻、視頻、網友播客、幻燈片、FLASH動畫、互動圖示(intera ctivegraphics)、Googlemap地圖等多媒體技術,豐富報道方法,擺脫平面媒體只能依賴文字和圖片的局限性,提供更大的視覺沖擊力。

品牌化

這方面包括資料來源廣度,編輯程序規范,作者與出處,內鏈接與外鏈接狀況等。網絡媒體是否要求編輯水平和平面母報一樣,網絡媒體延伸了平面媒體的品牌。

深度性

傳統報紙沒有足夠的版面來提供海量的數據和分析,但是在網絡上,數據庫的調用非常方便,用戶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各種搜索和組合分析。這種應用在財經類媒體網站上比較常見,比如用戶可以查閱所有股票信息,并進行投資組合模擬測算。這一點是平面媒體無法實現的,單單登載全部的股市當日行情便要花上好幾個版面了。同樣,對即時新聞或者股市行情的反映速度,也無法像網絡一樣做到第一時間同步。另外,在文本方面,網絡信息可以隨意使用超鏈接引用相關內容,豐富所傳遞信息的內涵,而報紙則無法達到。

收入來源

2007年的趨勢是,網站傾向于開放內容,內容免費,而從吸引人氣流量上來增加廣告收入。《紐約時報》就剛剛宣布取消內容收費;買下《華爾街日報》后,傳媒大亨默多克也透露將取消收費。《金融時報》從2007年10月起,容許讀者每月免費下載或閱讀30篇文章或數據。研究顯示,人們越來越多使用Google等閱讀內容的今天,不愿意對網上一般的綜合內容付費,除非是特別的、定制式的內容服務。

二、案例:《紐約時報》的突破性嘗試

《紐約時報》網站的改版,得到好評,它的特色是《紐約時報》+Web 2.0。它沒有試圖創造全新的網絡品牌,而是將傳統報紙媒體增值,有意識地延伸報紙品牌,通過網絡來推廣和強化它的自有品牌。它的網站上保持了報紙的“內容優勢”,有超過75%的內容來自《紐約時報》的記者之手,包括專欄作家和名牌記者。即使是突發性新聞報道,也通常由《時報》記者執筆。網站的設計保留很強的報紙感覺,包括使用白色的背景和報紙獨具特色的古典英語報頭。

《紐約時報》過去被稱為“銀灰色老太太”,意指其設計和版樣保守,過去幾年來,它的網站開發也比較漸進,但過去一年中《時報》引進了Web2.0的工具,有獨特個性的網絡版開始成型。這一系列動作包括:2006年12月,首次踏進社交網絡領域。讀者們如果是Digg、FaceBook或Newsvine這些網上社區的注冊用戶,就可以直接將任一條新聞傳送到這些社區上展開辯論。

2007年2月,開放“婚禮頁”,邀請讀者上傳自己制作的視頻錄像。這是該報首次由用戶提供的錄像。第一批錄像由訂婚了的伴侶講述“我們是如何相遇的”,視頻以3分鐘為限。

2007年9月,在社交網絡領域再跨了一步,在Face鄄Book了一個叫做“紐約時報新聞測驗”的應用程序。

2007年10月,推出“我的時報”(MyTime),用戶可以自己設計網站首頁,訂制內容、選用合適自己的欄目。

加上這些功能后《紐約時報》網站已經不再是一份單純的早報電子版。網頁的內容是不斷更新的,瀏覽者也會為滾動新聞所吸引。《時報》的記者現在可以即時傳播突發性新聞,實時進行追蹤報道。網頁的內容不斷隨著事件的進展而更新。它提供RSS復制,網站也提升受眾的參與性。瀏覽者可以給作者發送電子郵件,對新聞報道或博客文章發表評論。

2006年的《時報》網絡版,多媒體的鏈接多不是自自己原創。到了2007年后,《時報》在多媒體的使用上呈現非常顯著的變化,不僅增加了視頻報道,而且很多是由《時報》記者出鏡,制作深度報道。網站另為報道提供有關原始資料、背景資料、圖表等的鏈接。

《紐約時報》不久前整合了上述技術,應用在一個有關中國環保問題的系列報道《增長中的困局(Chokin g on Growth)中。這組報道也運用了多媒體手法,包括文字、照片、帶有出鏡記者的影像、互動圖示、帶音樂的幻燈片演示等,全面體現網絡時代專題的操作方式。讀者還可以下載一份該報道中文翻譯的PDF文件,也可以在線收聽中文版的音頻。同時還可以向線上的專家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問題。這些文章隨時可以用Email、Del.icio.ous、Face鄄Bo ok等多種方式由讀者發送給更多讀者和用戶分享。

三、報紙媒體的出路與未來:無限的空間、積極的探索

Web2.0是相對于Web1.0的概念,也即是第二代互聯網。相對于Web1.0,Web2.0種種工具,可以歸納為兩個特征:“眾包”(crowdsourcing)以及社交網絡(social network)。實現的具體技術手段有博客、RSS、Wik i、Tag等,采用xm l、Ajax等語言代替傳統的Htm l語言。

這兩個基本概念相比web1.0更加直接擊中了傳統報紙的軟肋。傳統報紙強調編輯中心制,從編輯的概念出發,主導先行。在平面媒體中,編輯與讀者的互動只能通過信件方式體現,無法保證即時性,更不用說用戶之間的彼此交流。Web1.0仍然堅持了編輯中心制,像雅虎、新浪等門戶網站仍然全面依賴自身的編輯來實現內容的呈現,不過相比傳統報紙,它增加了一些即時的反饋功能,比如通過BBS論壇等方式實現互動,建立社會網絡,但這種互動比較單線,形式也比較單一。

Web2.0的“眾包”概念無疑是革命性的,它將內容的主導權從網站編輯手里分離出來,幾乎完全依賴于用戶自覺不自覺的貢獻。網站大量使用“用戶生產內容”(User-g eneratedonten t,UGC),受眾在網上的內容,透過報業網站這個互動平臺得到廣泛傳播。

傳統媒體的資訊來源限于報紙的記者,“眾包”提供了鮮活的資訊,網絡報紙也為受眾提供傳播渠道,Web2.0型的小型網站因之飛躍發展,擁有幾百萬乃至幾千萬用戶的可能。像在中國非常流行的讀書網站“豆瓣”(douban.c om),其工作人員只有9人,但注冊用戶已近百萬。更不用說像YouTub e這樣的世界著名Web2.0網站。

在Web2.0時代,用戶互動也達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衍生了大量的社交網絡網站。這些網站幾乎全面模擬了人在真實世界里的社交網絡,又在網絡平臺上擴展了新的社交功能。以Fa c eBo ok、MySpace為代表的社交型網站幾乎在網上建立了一個全新的人類社會。FaceBo ok讓每個用戶創建自己的檔案,在上面更新自己日常的生活,并利用“六度人際空間”的概念建立起一個龐大的網上社會鏈。在這個平臺上,可以實現人在社會上的大部分聯系功能。

在這兩個概念上演化的各種網絡形式,更是威力巨大。在過去的三四年間,博客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發展成一種生活方式。它對媒體行業最大的沖擊在于,它直接和傳統報紙搶奪作者源,越來越多的專業直接用博客的方式寫作,他們已經開始傾向于先建設好個人的網站或者博客,然后再把作品販賣給各家媒體,改變以往向媒體投稿完全由媒體操控的方式。而眾多的社會名流,以前往往對在大眾傳媒上發表正式言論比較謹慎,現在也開始用博客這種個性化方式來有意無意地傳遞他們想要表達的信息。更不要說廣大的“草根”博客了,他們中經常涌現出一些“草根英雄”,成為大眾和媒體的新寵兒。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報紙已經非常被動,往往需要從博客網站上獲取文章和消息來源(盡管部分消息來源并不足夠安全),原來的供求關系已經開始顛倒。

第12篇

美麗情緣

始于幫“洋妹子”尋親

2011年暮春四月的一天清晨,東北地區乍暖還寒。沈陽師范大學外語學院的大三學生費孝民正走在去學校餐廳的路上,一個白皙豐腴、容貌可人的外國女孩迎面走過來沖他燦爛一笑,用蹩腳的中文說:“同學你好!可以幫我個忙嗎?”

原來,這個名叫凱瑟琳的美國籍校友,在做一項有關中國古典文化認知的調查報告。費孝民欣然答應,并提議說外面太冷,不如兩人一起共進早餐,邊吃邊聊。其間,從詩詞書法到京劇藝術,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侃侃而談,聽得女孩兩眼放光。當得知凱瑟琳來自美國費城時,費孝民幽默地說:“真是有緣,竟來自‘我的城市’!”說著掏出學生證,上面赫然寫著“費孝民”。女孩愣怔半天,才悟出了這個比當日天氣都冷的笑話,兩人相視而笑。一頓飯下來,費孝民和凱瑟琳儼然成了好朋友,于是互留了聯系方式。

隨著交往的增多,費孝民了解到,凱瑟琳是一名90后妹子。早在1999年,其父應邀到沈陽師范大學教書時,他們4兄妹就隨父母第一次來到中國。雖然作為訪問學者的爸爸只在中國教書半年多,但那段童年時光卻成了凱瑟琳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那時,她和家人住在北陵公園附近的沈師大專家公寓。活潑好動的凱瑟琳天天和兄弟姐妹在院子里瘋跑,金發在風中飄舞,那張小臉像小貓一樣可愛。同住一個院里的大學教授董翠、負責院里保安的退休警察馬希光疼愛地稱她為“黃小貓”,凱瑟琳則親昵地稱兩人為董媽媽、馬爺爺。

馬爺爺愛唱京戲愛說相聲,愛和孩子瘋鬧;董媽媽的古代仕女畫,更讓凱瑟琳著迷。平時,身為語言學教授的父母工作忙,會將凱瑟琳兄妹委托給董媽媽和馬爺爺照顧。兩位老人就像對待自己家的孩子一樣呵護他們。凱瑟琳過10歲生日那天,馬爺爺還親手為她做了一件木質紅漆的小玩偶,董媽媽則送她一部少兒版《紅樓夢》。

快樂的日子轉瞬而逝,爸爸8個月的任教期很快過去,隨父母離開中國時,凱瑟琳含淚與馬爺爺和董媽媽告別:“我會想你們的,我還會回來看你們。”回到美國后,她時常夢見馬爺爺和董媽媽,醒來后就呆呆地躺在床上,默默懷念董媽媽那些講不完的古典故事,以及她做的美味包子;大雪天,馬爺爺蹬著三輪車拉她游沈陽的幸福場景……遙遠的中國,留給凱瑟琳的回憶溫暖而美好。漸漸地,她心中萌生一個念頭:好好學習中文,將來一定要再去中國!

十幾年后,凱瑟琳在美國上了孔子學院,并獲得獎學金和到中國高校學習的機會。她毫不猶豫選擇了父親當年教書的沈師大國際教育學院,并將自己的中文名字定為“黃小貓”。

重返沈陽,凱瑟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尋找馬爺爺和董媽媽,可時隔13年,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兩位老人身影難覓。有人告訴她,董媽媽去了國外,而馬爺爺當年就已年逾花甲,這么多年過去,很可能已不在人世。凱瑟琳的心如墜冰窖,難過極了。

得知這些情況后,費孝民也感動于女孩的重情重義,安慰她說:“念念不忘,必有回響,讓我再試試吧!”此后,他開始喑暗尋找兩位老人,還跑了數個派出所找戶籍民警。

2011年7月初的一天,凱瑟琳接到費孝民的電話,跑下了學校宿舍樓。費孝民笑瞇瞇地將手里的電話遞給她:“有人要跟你說話。”電話的另一端傳來久違了的熟悉聲音:“黃小貓,是你嗎?馬爺爺可想你了!”凱瑟琳頓時傻了,放下電話,她和費孝民騎著自行車,直奔馬爺爺的家。馬爺爺早已等在院門口,雖然白發蒼蒼,脊背也不再那么挺直,但凱瑟琳一眼就認了出來,一把抱住了老人……不久,費孝民又將剛從國外回來的董媽媽,帶到了凱瑟琳的面前。這次與兩位老人重逢,凱瑟琳感到自己在中國找到了家,找到了親人,她看著費孝民,心里充滿了感激和感動。

此后兩人頻頻見面,費孝民教凱瑟琳漢語,給她講解《紅樓夢》;凱瑟琳教費孝民英語,練習口語。在凱瑟琳眼中,費孝民雖稱不上多么英俊,但高高大大的他充滿溫情,還很有趣。而費孝民也從她身上,看到了難得的純樸真誠。

癡心不改

情深不覺天涯遠

兩個年輕人心中都燃起了愛的火苗,但這時費孝民卻退縮了,他出生在遼寧最北部的昌圖縣農村,父母都是農民,之前談過的兩任女朋友,都因為嫌他家太窮而與他分手。面對凱瑟琳這個來自發達國家高知家庭的美女,費孝民一度非常自卑,覺得他和她不會有結果。

有一次,兩人在費孝民的宿舍看電視,當看到劇中女主角嫁入豪門,過上了養尊處優的生活時,費孝民故意旁敲側擊地對凱瑟琳說:“看來物質基礎才是幸福婚姻的保障。”不料,凱瑟琳卻嚴肅地對他說:“我不認同你的觀點,真正的愛情應該是純粹快樂的,彼此相愛,縱苦亦甘,只要兩顆心交融到了一起,別的都可以忽略。”費孝文聽了,心里暗自歡喜,并夸她的中文進步很快,都出口成章了!凱瑟琳用她那雙漂亮的大眼睛望著他說:“多虧有了你啊!”

聰敏的凱瑟琳仿佛洞悉一切,為了照顧費孝民的感受,幫他擺脫“愛情自卑”心理,她在生活中處處低調,不攀比,不炫富,相反還每每向人“炫耀”自己只值2元錢的耳墜,她背的包包也從不超過20元,這讓費孝民感到很踏實。

時光如水流逝,愛情尚未綻放,費孝民和凱瑟琳卻面臨離別。2012年8月,作為交換生的凱瑟琳在沈師大讀完了大三,就要回美國去讀大四了。那天,送她前往沈陽桃仙機場的路上,費孝民一直強裝歡顏。他知道,此次分別,也許兩人將天各一方,今生再難相見。眼看凱瑟琳就要出關,費孝民終于忍不住大聲對她說:“如果有緣分再見,我一定把你留下來!”凱瑟琳眼睛紅紅地看著他,突然撲到費孝民懷中,動情地說道:“我還要回來讀研究生。我相信中國有我一輩子的緣分。”“我等你!”費孝民將凱瑟琳緊緊擁在了懷里。

活潑開朗的凱瑟琳走了,費孝民的心也仿佛被掏空了。難眠的長夜里,他開始給凱瑟琳寫信:“離別三天,我卻感覺像捱過了三年那般漫長。我已經習慣你燦若桃花的笑臉,分別之后,才知道你對我有多么重要。”就這樣,費孝民給凱瑟琳寫了一封又一封情書,卻因不知道對方在美國的住址而沒有寄出去,他只是用信封裝好,安放箱底,以此緩解對凱瑟琳濃烈的思念。

兩位同鄉校友知道此事后,都笑費孝民犯花癡,說人家凱瑟琳堪稱白富美,在美國肯定不乏追求者,她未必真會再來中國。“你看,你倆都分別半個多月了,你發的電子郵件她卻從沒回復過,這分明就是已經拒絕了你,快別做白日夢了!”他們勸告費孝民,并先后介紹了兩個女同學給他認識,但孝民拒絕去“相親”,依然給凱瑟琳默默寫情書,并不安地連發幾封E-mail給她,想知道她的近況。

直到離別20多天后,凱瑟琳才用她在美國新辦的手機號碼打來電話,向他傾訴思念之情。原來,她剛回國就病倒了,高燒不斷,嗓子發炎,住院治療期間她也非常想念費孝民,卻因不想讓他擔心自己,而沒有與他聯絡。病愈出院后,凱瑟琳撥通的第一個電話就是他的。

當晚,兩人在網上視頻時,發現對方都消瘦了,費孝民一陣心疼。凱瑟琳眨眨眼,笑著用中文說:“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讓孝民心里暖流涌動。

捅破愛情的那層窗戶紙后,這對跨國戀人情深意濃。2012年12月,是凱瑟琳22歲的生日,費孝民精心制作了一個幻燈片,將記錄兩人校園往事、一同尋親、四處游玩的照片,都收集了進去,并配上深情的文字。末了屏幕上出現一句:“生日快樂!我的愛人。”看得凱瑟琳幸福落淚。

2013年4月,費孝民考完英語專業八級后回到了家鄉。這天早上吃過飯,他正想和母親下地干農活,手機突然響了,是凱瑟琳打來的越洋電話,讓他上電腦打開視頻。費孝民一上線,只見凱瑟琳和她的家人全都出現在視頻中,一見他,網絡那端的一家人開始用中文大喊:“費孝民生日快樂!”原來,當天是他的23歲生日。但此時的美國已是深夜了啊,女友和她的家人對自己的重視,讓費孝民感動極了。

當天,凱瑟琳的父母在視頻中感謝孝民在中國對他們女兒的關照,并幫她找到了馬爺爺和董媽媽。當他們表示想看看費孝民生活的地方時,孝民的媽媽手足無措了:“家里又破又亂的,這咋好意思讓人家參觀呢?”但費孝民還是硬著頭皮,抱起筆記本電腦在家里家外轉了一圈:這個農家小院沒有自來水,只有壓水井;沒有暖氣,只有燒火的土坑;沒有衛生間……但出人意料,凱瑟琳和父母看過后并沒有大皺眉頭,而是開心地表示,他們看到的一切都富有中國元素,就像費孝民一家人的笑容那樣樸實親切。

“凱瑟琳因為心里有了孝民,每天都特別幸福和快樂,真的感謝你們!”凱瑟琳的父母真誠地說。他們不問家境,不計貧富,只關注女兒是否愛和幸福。費孝民被女友一家純粹的情感深深感動了!

裸婚嫁他

孝心洋媳婦感人至深

2013年6月,凱瑟琳從美國東斯特勞斯堡大學本科畢業,并以優異的成績申請到了中國政府獎學金。她再次回到沈陽師大,攻讀語言學碩士。女友的如約而歸,讓費孝民感到幸福無比。去機場接她時,孝民手捧鮮花和一個神秘的箱子。當得知箱子里裝的竟是男友一年多來寫給自己的300多封情書,凱瑟琳再次流下了幸福的眼淚。

2014年,凱瑟琳的父母來了一趟中國,費孝民家人的善良厚道,以及馬爺爺和董媽媽對費孝民的贊不絕口,讓他們對女兒的選擇放心了。聽說孝民的父親愛喝酒,夫妻倆還特意在美國釀了一壇杏子酒,帶來中國。費孝民的媽媽和親戚得知未來親家要來,幾個人熬了十多個晝夜,繡了一幅《清明上河圖》十字繡,送給他們。

2015年情人節這天,費孝民和凱瑟琳去爬長白山。當兩人攀上白雪皚皚的山巔,孝民忽然單膝跪地,掏出一枚戒指對凱瑟琳深情地說:“親愛的,我沒有房,沒有車,也拿不出鉆戒,但我有一顆深深愛你的心。希望幾年之后,咱倆能帶著我們的孩子,再登此山!凱瑟琳,嫁給我吧!” 凱瑟琳指著腳下的長白山說:“愿我們的愛情,能像這座四季積雪的高山一樣脫俗和純凈,我答應你!”繼而,兩人在寒風凜冽的山頂緊緊相擁……

2015年8月8日,在親友們的見證下,費孝民與凱瑟琳舉辦了簡約而不簡單的婚禮。兩人雖無房無車,沒有積蓄,但這場純情“裸婚”感動了無數人。為了省錢,凱瑟琳借來投影儀,自己動手制作了婚禮VCR。馬爺爺和董媽媽作為證婚人,都在婚禮上激動得眼含淚光:“我們就說,這倆好孩子是天生的一對!”費孝民和凱瑟琳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小房子,開始了他們甜蜜的新婚生活。

“洋媳婦”凱瑟琳不但細心照顧費孝民的生活起居,還把公公婆婆當成自己的父母一樣對待。婚后的第一個春節,她主動提出把公公婆婆接來沈陽,畢竟城里條件好一些,并親手為他們準備了新年禮物――一本手工制作的掛歷,上面貼滿了全家人的照片。

春節那天,凱瑟琳還親手為老人做了一桌子團圓飯――糖醋魚、鍋包肉、燉雞翅、干煸豆角,菜單里都是公公婆婆愛吃的菜。為了學到這些中國菜,她事先還拜了一位開餐館的中國朋友為師呢。這份細膩的孝心,讓公婆十分感動。

更難能可貴的是,晚上臨睡前,凱瑟琳還給公婆打好洗腳水,并執意要幫婆婆洗腳。費孝民的母親慌了:“別,孩子,使不得!”凱瑟琳卻真誠地說:“媽媽,我要按中國的傳統盡孝心,謝謝您養育了孝民。以后,只要咱娘兒倆在一起,無論是沈陽、昌圖、還是美國,我每天都為您洗腳。”說著,她幫婆婆脫去了鞋襪,一邊洗,一邊注意老人腳底的水溫,涼了又添熱水。婆婆幸福地不停抹眼淚,十里八村,孝順的媳婦不少,可像凱瑟琳這樣賢良、孝敬又講中國傳統規矩的媳婦,簡直絕無僅有啊!

凱瑟琳努力學習做中國媳婦,但她畢竟是西方人,新婚生活中,她與費孝民也時有矛盾出現。比如費孝民說話語氣不夠柔和,用詞不太入耳,沒說“請”和“謝謝”等等的時候,凱瑟琳就會認真地望著他的臉說:“親愛的,你要尊重我,疼愛我啊。”費孝民一臉茫然,繼而恍然解釋道:“老夫老妻間還需要這些客套嗎?再說,中國人一向感情內斂。”凱瑟琳卻不依不僥:“你愛別人,卻不表達出來,別人怎么能感受得到愛和尊重呢?再說浪漫又不分年齡,老年夫妻也同樣可以浪漫恩愛呀……”類似的“摩擦”多了,費孝民和凱瑟琳終于都悟出了一個道理:彼此尊重和適應,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日本久久一区一本高清 | 中文字幕电影亚洲精品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动漫 |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 亚洲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人妇乱系列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