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4 08:01:3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數字環保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英文名稱:Environmental Chemistry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0254-6108
國內刊號:11-1844/X
郵發代號:82-394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2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環境化學》(月刊)創刊于1982年,是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性刊物,為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范圍包括大氣、水體、土壤、生態、工程和人體健康等各個層面,包括大氣、水和土壤環境化學、環境分析化學、污染生態化學、污染控制和綠色化學等方面;主要涉及行業有:科研、教育、環境保護、環境監測、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市政、印染、化工、造紙、煤炭、食品、醫療、農業等。
英文名稱:Journal of Image and Graphics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6-8961
國內刊號:11-3758/TB
郵發代號:82-831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6
期刊收錄: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中國圖象圖形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中國圖象圖形學會、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共同創辦,是集計算機圖像圖形高科技理論、技術方法與應用研究成果產業化于一體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中國圖象圖形學報》是被國內主要檢索系統收錄的核心中文期刊,是圖像圖形學及相關領域的權威性雜志。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的應用日益廣泛。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稀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但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資源、能源和環境代價。稀土資源開發主要涉及稀土開采、提煉和加工,其中稀土開采會導致土地和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等生態破壞問題,稀土提煉、加工過程中排放的有害廢水、廢渣和廢氣污染會造成環境污染問題。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逐漸增強,“節能減排”、“環保”等相關文字在企業的信息披露載體上出現的頻率增加,有必要對環境破換和污染嚴重的稀土類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現狀做揭示,以期促使整個稀土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目前,國家僅對該類問題較為突出的中小企業實行了整頓,而稀土類企業的優秀代表――稀土類上市公司卻因為其對國民經濟的重要貢獻,而忽視其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相對于設備較為落后的小型稀土企業,稀土類上市公司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程度相對較小,但發展稀土產業會不可避免帶來環境問題,關鍵是企業如何讓發展稀土產業所付出的環境代價降到最低是不可忽視的問題。2011年國家出臺了多項有關稀土的政策,如稀土出口配額、稀土礦開采權等,并于2011年《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等,體現出國家在督促企業環境改善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稀土類上市公司應做好環境改善的先鋒,應承擔充分披露環境信息的重任,讓利益相關者明朗,讓公眾信服。
二、研究對象確定
本文對稀土上市公司范圍的界定采用《稀土上市公司債務融資效率評價》一文中的方法:首先以《行業分類指引》為基礎;然后考慮該上市公司的稀土經營業務在整個稀土業中是否具有代表性,如果是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同樣納入本文的研究范圍。根據以上原則,確定的稀土上市公司為 24 家,其中稀土資源上市公司 7 家,稀土加工、應用上市公司 17 家(見表1)。由于津濱發展、中大股份和首鋼股份3家企業在定性及定量方面基本沒有環境信息的披露數據,因此剔除該3家企業,最后確定的研究對象為21家。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形式已由最初年度財務報告階段,經過獨立環境報告階段,進而發展到今天的可持續發展報告階段,通過在巨潮資訊網對該21家企業2011年的對外公告中查詢,沒有企業獨立的環境報告和可持續發展報告,盡管有15家企業了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但有關環境信息的披露不夠全面,環境信息的主要披露載體仍然是年度財務報告。本文以21家稀土上市公司在巨潮資訊網披露的2011年年度財務報告作為依據,分析在國家環保意識增強、相關環保文件約束之前,該類企業履行環保責任的程度。
三、稀土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分析
(一)對環境消極影響的披露 目前稀土行業共有企業300多家,2011年11月24日環保部首批15家符合環保要求的稀土企業名單,占所有企業的5%。21家上市企業于2011年的21份年度財務報告中,“公司及其子公司是否列入環保部門公布的污染嚴重企業名單”部分所列示信息均為“否”,但工信部點名批評包鋼稀土污染嚴重、五礦稀土上市環評被指存疑點等事件的存在,說明年度報告中的信息與事實是否一致,有待進一步考證。
21家稀土上市公司中僅有4家企業對環境消極影響信息進行披露(見表2),包鋼稀土、橫店東磁和中科三環均主動提出對環境的消極影響,即使包鋼稀土沒有明確指出企業對環境的消極影響,但仍對較差的環保工作給出了正面的說明。安泰科技雖披露了重金屬“超標”一事,但可以看出是通過當地村民揭發才被動反映該事件,并非企業主動承認并披露該信息。由此可見,正面詳細披露對環境消極影響的企業僅為2家,占研究對象的8%。
(二)董事會報告部分有關定性披露的分析 對環境信息的定性披露分布在公司治理結構和董事會報告部分,除辰州礦業和中國鋁業2家企業在公司治理結構部分有涉及外,絕大部分企業選擇在董事會報告部分披露。一般來說,企業均會選擇采用定性的方式對某一問題進行披露,定性披露不會涉及企業關于環境的實質性問題,對國家倡導的環境理念進行“口號”式的宣傳,籠統的介紹在主導理念下所開展的工作,所提及的均是較為宏觀的工作,具體細節很少披露。即使是采用該種方式,仍屬披露情況較好的企業,已經體現出該類企業對環保的重視程度。根據以上的分析,將21家企業在定性披露部分的內容分為既提及與環境有關的理念又介紹本企業開展的與環境有關的工作、寥寥數字僅提及與環境有關的理念而不介紹本企業開展的與環境有關的工作及與環境有關的內容無提及3種情況,具體分析見表3。21家企業中選擇定性披露環境信息的企業有19家,占總體的90%,但對環境信息選擇較為詳盡披露的有8家企業,占總體的38%,總體水平偏低。
(三)年度財務報告附注部分有關定量披露的分析
(1)固定資產與在建工程中與環境改善有關項目的披露。節能減排是指節約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減少廢棄物和環境有害物(包括三廢和噪聲等)排放。通過節能行為,既減少能源的消耗又到達有害物排放的減少,而減排可以通過兩種途徑實現:一種是通過節能,即采用項目的技術改造完成;另一種是通過運用專門的環境保護設備、手段等實現減排。該部分的信息采用在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項目中分析,21家企業在固定資產部分的披露均采用按照土地資產,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和運輸設備等給出資產分類信息的綜合性披露,有關節能與環保的詳細信息在該部分無法獲得,僅有廈門鎢業1家企業在固定資產的產權信息中披露有污水處理項目已投入使用,未辦妥產權證書。
在在建工程部分除廣東風華1家企業無詳細披露具體的工程項目外,其他20家企業在該部分均進行詳細披露,將工程項目中與環境改善有關的項目選出來,分為技術改造項目和環境改造項目,有關環境改造項目在在建工程明細表中的甄選較為簡單明了,但技術改造項目的甄選較為困難,有些披露的項目沒有明顯的“技改”文字描述,在分析處理時作為“未披露”。在這里只分析企業在這兩類項目中有無項目,不分析項目數量的多少及金額的大小,具體情況見表4。
廣東風華在建工程中無具體工程項目的披露,技改與環保項目均以無披露進行統計。四項統計指標得到的數據占樣本數的比例均不高,對技改和環保項目均無披露的企業為4家,無論何種原因導致在此處沒有顯示該項信息,至少看出該4家企業對環境信息的披露不夠重視。單獨對技改和環保某一項指標的情況披露比兩項指標均披露的情況好很多,至少高出近20個百分點,而單一對技改項目的披露要比單一對環保項目的披露高出近20個百分點,說明企業偏向于對技改項目進行投資,在達到企業技術升級的同時實現環保的目的。
(2)管理費用中有關環境支出的披露。管理費用代表企業在組織和管理企業全盤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開支,稀土類上市公司將在該項目中列示的與環境有關的支出體現在排污費、環保費和綠化費等明細科目上,體現了企業在使用環境的過程中所需付出的成本。如果管理費用明細表中沒有排污費、環保費等明確的環保費用支出項目,即使該項目可能被包含于“其他”項目中披露,均視為對該項支出披露的重視程度較差,該項支出均以“0”取值分析。21家企業中有10家企業項目支出取值為零,剩下的11家企業在該項目均有支出,將該項支出與當年管理費用總額做比值分析可知,該項百分比均不超出3%,且有7家企業的該項比值均不超過1%,整個稀土上市公司為國家繳納的環境使用費用極其低,但并不能說明該類企業對環境的破換和污染程度是極低的。
(3)政府補助明細中體現對企業環境改善支持的披露。國家在某些特殊項目上對企業進行扶持,表現在實行特殊的政策,或直接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結合其他非流動負債、專項應付款和遞延收益等信息,通過對21家企業政府補助明細項目分析,政府在稀土上市公司在環境改善方面給予了一定的資金支持,該項支持資金分為對特定環保設施支出(如有“環保改造”、“污染治理”等描述)的資金支持和對企業設施、設備的技術改造(其他不包括在第一類中、但與環境改善有關)資金支持兩方面,以上兩種情況分別用1和2代表,在數字1下的企業共有10家,在數字2下的企業共有11家,在數字1和數字2下均無披露的企業為4家,18家企業至少獲得了其中一種資金支持,占樣本數的86%,說明政府在稀土類企業環境改善方面給予了較大的資金支持。
四、結論
企業在節能和環保上所做的工作,最終目的是為改善環境作出努力。通過節能可以達到環保的目的,但以環保為前提未必能達到節能的效果,很多企業選擇在“節能”上下功夫,有些企業如包鋼稀土、辰州礦業、江西銅業等披露的技術改造項目均很多,該做法不但可以提高產效,最終達到了環保的目的。但對于稀土類企業,其專業技術性較強,有些項目是否屬于節能項目,有些項目是否能明確劃分為節能和環保項目,有些項目是否既屬于節能項目又屬于環保項目,單憑年度報表中給出的信息無法準確判別,但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業仍偏向于在節能技改項目上給予較大力度的投資。稀土類上市公司在環境改善的支出重點仍然是長期受益的資本性支出,費用性支出的金額很小,體現出企業并不愿意將資金交付國家來治理其對環境的消極影響。為國家提供新能源、新技術、新材料,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稀土上市公司,政府給予了明顯的資金幫扶,幫助該類企業治理環境、改善環境。
企業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才能有所改善,本文分析的對象是2011年披露的環境信息,而2011年國家出臺了約束稀土企業環境改善的若干政策,經過2012年以及今后的若干年,稀土上市公司披露的環境信息是否更加真實,是否與2011年及之前年度所披露的信息有很大程度的改進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關鍵詞:環境專業英語;教學;實踐
作者簡介:湯春芳(1970-),女,湖南長沙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學院,副教授;張日清(1959-),男,湖南長沙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學院,教授。(湖南長沙410004)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教改項目與環境科學學科基金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7-0147-03
專業英語是培養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文獻查閱、翻譯、寫作與聽、說能力的一門課程。本文通過中國知網文獻調研與電話調研,概述了我國高等院校環境專業英語的教學現狀與存在的問題,介紹了筆者所在學校環境專業英語的教學實踐過程,旨在為提高環境專業英語的教學效果提供參考。
一、教學現狀與存在問題
自1999年《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提倡專業英語課以來,我國高等院校已在環境專業英語教材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實踐與改革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教師英語表達能力整體欠缺
專業英語教師多為專業教師,除有國外進修經歷的教師外,口語表達一般都不地道,因此課堂組織教學能力大打折扣,即使教學內容豐富,方法與手段多樣化,也難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沒有材與教學內容
專業英語教材主要有馬毅、鐘理、羌寧主編的、國外原版教材的縮影本等。任課老師選擇其中的部分內容作為教學內容,或是根據多年教學經驗自行編制教材,同時補充相關環保網站資料以及英文文獻等。
3.課程設置不一
課程開設課時從36-72學時不等,與大綱要求的100課時相距甚遠,學期從第5到第7學期。總體而言,課時較少,教學任務難以完成。
4.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對專業英語的興趣不一
一本與二本學校學生英語基礎與學習氛圍差異明顯,二本學校學生對專業英語的重視不如一本學校,同為二本學校,考研學生與非考研學生對專業英語的重視程度也有明顯差異。
二、我校環境專業英語教學實踐
針對環境專業英語教學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結合本校的具體情況,我們在專業英語教學實踐與改革中做了以下嘗試。
1.師資培訓
通過文獻與電話調研,結合本校幾年的專業英語教學,筆者深有感觸的是師資是影響專業英語教學成敗的首要因素。因此,加強專業英語師資培訓是提高專業英語教學效果的首要任務。我校專業英語教師熱愛英語教學,具有一定的專業論文寫作能力,發表過相關英文論文,但口語能力不能滿足教學需要。為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參加過美國基督教所贊助的LDI英語培訓中心的系統培訓,包括語法、聽、說、翻譯、寫作技巧、上課常用的過渡語言等方面的全面學習。短短四個月的培訓,加上之后的錄音自學,可以說收獲匪淺,影響深遠。
2.課程設置與教材、教學內容的選擇
要提高專業英語教學效果,教材與教學內容的選擇至關重要。我校環境專業英語教學始于2005年,課程設置在第五學期,之前已修完環境學、環境工程概論、環境生物學、環境化學等專業基礎課,學時32。教材選擇經歷了從羌寧主編的環境工程專業英語為主,到與國外原版教材相結合,再到目前自編的短小精煉的內部教材等幾個階段。這種調整是在對本專業學生就教學效果等方面的問卷調查,任課教師自身進修與多方面查閱資料、課程設置以及學生英語基礎的基礎上做出的。教學內容是以實現專業英語教學目的而選擇的,涵蓋水、氣、聲以及固廢引起的環境問題及其防治技術,主要有詞匯、閱讀、翻譯、論文查詢、寫作(摘要、簡歷、求職信),并穿插少量考研或四六級英語知識,以滿足學生英語學習多方面的需要。
3.教學方法與手段盡量多樣化
(1)專業詞匯的學習。有位語言學家曾經說過:“Without grammar,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nothing can be conveyed。”沒有語法不能表達很多東西,沒有詞匯就不能表達任何東西。一定量專業詞匯的累積是專業英語學習的基礎,因此,專業詞匯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對本科專業英語而言,基礎專業詞匯的學習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對每個章節的相關詞匯進行了歸納整理,共總結了近400個詞匯,并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將專業詞匯與其專業背景聯系的習慣,便于學生理解專業詞匯的構成和涵義。通過課前預習、課堂聽寫與課后作業的方式鞏固學習效果。
1)注意基礎詞義與專業詞義的靈活轉化。如在baghouse fabric filter,trickling filter,filter membrane,filter medium,filter cake中,filter有“過濾器、篩選、濾波器”的基礎詞義,在專業背景下,就很容易理解其為袋式除塵器、滴濾池、濾膜、過濾介質和粉塵層的意思。基礎詞中的“池、盆、室、澄清器”,在專業英語中都是“池”的意思,如grit chamber沉沙池,primary clarifier or tank初沉池,aeration tank曝氣池,secondary settling basin or clarifier二沉池。基礎英語中的“沉淀、分離、洗滌”的專業意思都可用“除塵器”來表示,如gravity settler重力除塵器,cyclone separator旋風除塵器,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靜電除塵器,wet scrubber濕式除塵器,spray chamber噴霧除塵器。Stress在基礎英語中為壓力之意,專業英語中卻為脅迫之意。
2)近似詞、反義詞與形似詞的總結。近似或同義詞,如表示污染以及污染物的動詞與名詞pollute or contaminate,pollution or contamination,pollutant or contaminant;表濃度的詞concentration,content,level,quantity,amount;表影響的詞impact,influence,effect;treatment or removal efficiency都表去除率;污染源的相關詞stationary/mobile/point/fugitive/area sources;專業英語相關詞professional English,subject-based English,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 or academic English and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論文相關詞paper,article,thesis,dissertation。反義詞,如biodegradable/nonbiodegradable,renewable/non-renewable or exhaustible resources,putrescible/nonputrescibale,aerobic/anaerobic digestion,organic/inorganic,effluent/influent,input/outlet pollution control污染預防/污染治理。形似詞,如absorb,adsorbate,absorption,absorber與adsorb,adsorbent,adsorption,adsorber;表圈層的詞,如troposphere,stratosphere,mesosphere,biosphere,hydrosphere,lithosphere;pesticide,insecticide,herbicide等。
3)合成詞與縮略詞的總結。如photosynthesis,ecosystem;overuse,overgraze,overflow;degradation,deforestation,desertification;biophysical,biochemical,biodiversity;hydrogen sulfide,hydrogen fluoride,co-composting,counterflow scrubber,co-flow scrubber,excess/return sludge等合成詞。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CFCs(chloro-fluorocarbons),TSS(total suspended solids),F/M(food-to microorganism ratio),SVI(sludge volume index),MLSS(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DO(dissolved oxygen)等縮寫詞。
4)數字與單位詞匯的學習。表數字的詞,如carbon monoxide or dioxide(一氧化碳/二氧化碳),sulfur dioxide or trioxide(二氧化硫/三氧化硫),nitrogen oxides or dioxide(氮氧化物或二氧化氮),nitric oxide(氧化一氮),tetroxide(四氧化物),hexavalent(六價),decameter(10 m),pretreatment(預處理),primary/secondary/tertiary/advanced treatment(一級或二級或三級或深度處理),ten to the fourth power(104);milligram per cubic meter(mg/m3),part per million or billion(ppm,ppb),micromete(μm),millimeter(mm),centimeter(cm),decimeter(dm),kilometer(km),square metre(m2),milligram(mg),kilogram(kg),還有年份,年代,世紀,小數、分數、假分數的詞的歸類。
大量專業詞匯有時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放松學生緊繃的神經,調劑課堂氛圍,教學過程中,筆者結合自己考研和平時瀏覽網絡新聞的知識積累,穿插考研詞匯、報刊新聞熱點詞匯的學習,比如各種各樣的前置定語構詞法,名詞+現在分詞、形容詞+現在分詞、名詞+過去分詞、形容詞+過去分詞、副詞+過去分詞、名詞+形容詞、名詞+名詞、形容詞+名詞、數詞+名詞、名詞+to+名詞、綜合性詞組或短語等,以滿足學生英語考級與考研的需要。
(2)翻譯能力培養。專業英語的特點是句子長,多使用被動語態多,因此應注重翻譯能力的培養。我們會挑選有代表性的句子或段落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比如,The general objectives(goals,aims)of composting are to transform the biodegradable organic materials into a biologically stable material,and in the process reduce the original volume of waste;to destroy pathogens,insect eggs,and other unwanted organisms and weed seeds that may present in MSW;to retain the maximum nutrient(nitrogen,phosphorus,and potassium)content;and to produce a product that can be used to support plant growth and as a soil amendment. 堆肥的目的一般是:將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轉化成生物穩定物質,在這個過程中廢物的體積減少了;破壞病原體,昆蟲卵,其他不需要的有機體,以及存在于MSW中的雜草種子;最大限度保留氮,磷和鉀營養物的濃度;生產能促進植物生長和土壤改良劑的堆肥產品。這個句子長,但如果理解了句子結構,翻譯就容易了。從這個句子,學生可學到幾個知識點:一是“目的”表達法―The general objectives of something are to do...;to do…;二是可以學會英語標點的打法,一個長句只有一個句號,句號前可有幾個分號引導的并列成分,分號中的并列內容由逗號隔開,為英語寫作怎樣標點打下了基礎;三是通過長句的練習打消學生英語學習中的畏難情緒。又如Nitric oxide(NO)is readily oxidized to nitrogen dioxide(NO +O22 NO2);in the present of sunlight,nitrogen dioxide breaks down to nitric oxide and oxygen atom(NO2 NO+O);and oxygen atom is extremely reactive and will react with oxygen molecule in the air to form ozone(O+O2O3). 從這個句子的翻譯可以學會多種化學反應(氧化、分解、合成)的英語表達法。
(3)專業論文查詢。如何查詢英文專業文獻,首先我們會告訴學生幾種方法:1)從本校圖書館購買的英文數據庫查找,從輸入論文作者名及其所屬機構、關鍵詞(在標題,摘要或者論文的任何地方輸入)、刊物名稱與出版時間多方面查找;2)在省略,省略,省略,省略等搜索引擎輸入關鍵詞+pdf,可以檢索到一些免費英文論文;3)從省略等英文數據庫免費查找摘要;4)通過網絡或者郵局向中國國家圖書館,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等購買;5)如果知道論文作者的郵箱,誠懇的給對方發郵件索取。然后通過網絡課堂演示論文檢索過程。最后分組布置論文查找作業,通過郵箱提交老師批閱。
(4)寫作能力的培養。本科專業英語學習的第一次應用是寫作畢業論文英文摘要。摘要是論文的靈魂,為了讓學生快速有效掌握摘要寫作的要領,我們首先根據SCI檢索論文的摘要分析其組分、主要內容、語態與時態,然后講解授課老師發表的英文論文的摘要,以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并深化對英文摘要寫作的理解。
摘要字數一般300左右,其寫作看似簡單,但技巧卻不少。講授這部分內容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任課教師如果有發表過幾篇英文論文的經歷,授課時就能駕輕就熟,同時,學生也可以從學習中了解本專業老師的研究成果,無形中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具體教學過程中,筆者會通過多媒體對著自己發表過的論文先講授摘要的幾個組成部分:title,authors’s affiliation,abstract(非summary),key words。然后一一說明各部分的具體寫作方法。如標題常用on,of,in,to等介詞連接的名詞結構,一般不用句子、動名詞結構等,標題單詞首字母除介詞外其他一般大寫(也有些刊物不要求),一般有字數要求。摘要主要包括研究的目的(goals,aims,or objectives)、實驗材料與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內容(content)、主要結果(main results)、有些刊物要求有推論(suggestion or propose)、結論(conclusions)、目的等。摘要中除推論用一般現在時態,實驗結果一般用一般過去式。摘要的語態多為被動,也有主動,這是中英文論文的差別之一。同時舉例說明摘要的寫法,常用的單詞等。如標題Effects(influences,affect)of Heavy Metal on Antioxidant System of Radish Plant,摘要中常用類似句型Effects(influences,affect)of Heavy Metal on Antioxidant System of Radish were investigated(studied)in this paper(study,article),The results indicated(shown)that SOD activity was enhanced(strengthed,elavated)by heavy metal stress。最后通過摘要寫作作業的批改、課堂講解,收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另外,我們會增加英文簡歷、求職信寫作的授課內容,雖然這與專業學習關聯不是很大,但對即將進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非常實用,因為本科生畢業生到外企或者從事外貿相關工作的機會越來越多。通過在LDI學習,筆者積累了很多這方面的素材,所以能很好地應用于教學實踐中。
(5)注重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同時,適時適量穿插環保方面帶有文字的音頻、視頻以及網絡資料,活躍教學氛圍的同時,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定程度提高了專業英語的聽、說能力。同時提供給學生諸如“走遍美國,美國之音(VOA,http://省略/),美國環保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http://epa.gov/),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BBC,省略),滬江英語網(省略),旺旺英語學習網(省略),CCTV9”等帶有視頻、音頻、文字、MP3等學習網站,以備英語基礎好,學習興趣濃的學生課后學習。
(6)課堂討論與課外準備相結合,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專業英語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要使學生扎扎實實地提高聽說、閱讀和翻譯能力,經常進行寫作和聽說練習是必不可少的。為此,我們采用了每周一次的課堂討論與課外準備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一次性將教學資料發給學生,一結束,便布置下堂課需預習的內容,要求提前閱讀,根據教學內容和資料后面所給題目用自己的話寫出what,why and how,下堂課前作為作業上交,這點很重要,這樣才能確認學生確實預習了,而且思維了。每周一次課堂討論,老師授課后,讓學生不看資料用自己語言講述所學內容,然后留10分鐘供學生3-4人分組討論所寫作業,然后抽查一兩個組,讓A同學將B同學所寫的what,why and how不看原稿說給班上所有同學聽,然后由教師進行歸納和分析。
采用這一教學方式既符合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教學原則,還能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這是因為:1)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動口,鞏固了已學的知識,熟悉和增加了應掌握的專業詞匯,并在筆譯實踐中摸索出專業英語的翻譯特點和規律;2)通過與其他同學的討論和教師的總結,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認識,并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明確努力的方向;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主導地位,采用啟發式和比較式教學,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符合青年學生的心理特點,有利于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4)教師在參與討論和解答學生的疑問時,也將獲得不少寶貴的啟示,改進和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參考文獻:
[1]趙華.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8,(6).
[2]李英華,王麗敏,魏薇.環境科學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嘗試與研究[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1,(2).
2005-2006學年,擔任班級組織委員;
2005-2006學年,參與市場營銷活動,并且業績良好;
2006-2007學年,參與市場營銷活動,并且業績良好;
2006-2007學年,擔任學院體育部部長;
2006-2007學年,單位學校計算機協會會長;
2006-2007學年,負責學校校園網站二期工程
2007-2008學年,在微軟中國實習體驗
專業課程
無機及分析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生物化學實驗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微生物學實驗遺傳學植物生理學解剖生理學解剖生理學實驗現代生物技術概論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多媒體課件制作電子商務專業英語等
公共課程
體育大學英語高等數學A線性代數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A計算機文化基礎C語言軍事理論思想品德修養法律基礎科技寫作等
選修課程
C語言、C++、數據庫技術原理與SQLServer2000、數據結構、軟件技術基礎、微機原理與匯編語言、電工、電子技術(數電、模電)、計算機圖形學、數字圖像處理、視頻技術及運用、計算機網絡與數字通信、多媒體技術及運用、Web技術及網絡出版、色彩學、信息論與編碼技術、信號與系統等。
技能專長
繪畫:國畫、水粉、素描、油畫等。
擅長寫作,曾在院學生會新聞部、晨帆詩社編輯部工作。
熟練運用Word、Excel、Authorware、Powerpoint等軟件,能使用C語言編輯基本程序。
課外曾協助老師和獨立作過研究工作,熟悉部分生物技術藥品、儀器、基本原理及流程。論文《關于黑曲霉產纖維素酶能力的研究》獲得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二等獎。畢業論文《產堿性果膠酶細菌的分離純化及其酶活測定》獲得優秀。
個人愛好
讀書、繪畫、下棋、辯論、聽音樂、看電影、講故事等
自我鑒定
性格:沉著穩重,勤學好問,樂觀自信,做事仔細認真,表達能力、適應能力強,有責任心和極強的親和力,具有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
自我評價
誠實守信、塌實肯干、肯吃苦、做事細心、責任心強、有較強的團隊精神;上進心強、性格開朗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適應能力;年輕的我希望點燃自身的熱情來使貴公司發光發熱,一定會實現自身價值并在工作中為企業創造更大的財富。我真誠的向您提出求職的懇求,以我拳拳寸草心,濃濃赤子情期待與貴公司共呼吸,共命運,同發展,求進步。
工作態度:
誠實守信,敬業樂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榮獲獎勵
2004年11月院大學生辯論賽最佳風度獎
2005年5月院環保征文二等獎
2005年3月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二等獎
社會實踐
課余時間從事家教工作,受到家長和學生的好評。
有教師資格證。普通話二級甲等。英語四級。計算機一級。
工作及實習經歷
2003.7青島野外實習
2006.2-2006.6畢業實習
2006.7中國水產煙臺海洋漁業分公司家工廠實習一周
2006.8-2007.2煙臺好利潔水性涂料有限公司化驗員
外語水平
大學期間進行德語基礎學習,后自學英語并以532分通過了英語四級
探索研究未來汽車展示設計的發展變化趨勢以及在當今信息時代的特征變顯得尤為重要.綜上所述,為了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以及迅猛發展的科學技術,對汽車設計展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設計思路的更新也為現在展示創造了更寬廣的上升空間,同時也豐富了其手段和技術.
關鍵詞:
汽車設計;新媒體;動態化展示
1研究背景
新技術的發展促使出現了新的設計方式,原因有很多,大致總結如下:第一,隨著眾人對視覺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有時候更希望看見對自己有益而且能使自己身心愉悅的正能量,而忽視那些無關緊要的信息.新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的載體是廣大設計師能展示汽車動態,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適應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第二,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品牌的建設顯得越來越重要,而此時新媒體作為一種新的載體模式推動了汽車的動態化展示.隨著新媒體、互動傳播等新興名詞在人們之間流行傳播,企業也開始研發新的方式來傳播正能量,為創造和維護品牌形象增添光彩.第三,一些動態展示成功案例引起了設計師的重新思考,他們認為,應該在汽車設計中增加更多的動態模式,這樣,品牌的內容才會更加豐富多彩.本篇文章就是在設計師和公司都能對新媒體熟練運用的情況下,綜合分析了如何對汽車動態化展示進行合理運用,所以設計出了一種新的方法,這種設計將會綜合運用新舊媒體.
2汽車設計概述
1934年由克萊斯勒公司所生產的“氣流”型的小型汽車已然成為了汽車發展史里面的第三個時期的重要性標志,“氣流”型小汽車是布里爾(CarlBreer)主任工程師從1927年參照空氣動力學的原理所設計出來的一款小汽車,使用流線型設計出來的形狀可以有效的降低汽車在高速運轉時遇到的風阻,因為它的科學基礎在飛機火車和輪船以及汽車等等交通工具上得到廣泛的運用,為了保證它的舒適性和可靠性在產品的機械性能以及產品的結構方面都加以精心的設計.設計者耗費了大量的精力為的就是能夠達到車身的一致統一使汽車的造型不斷的往前推進,經由光滑的車身和后傾的擋風玻璃使發動機罩的雙曲線很好的相關聯起來整體感的加強也是借由腳踏板與擋泥板的流暢線條來完成的,不過這種型號的汽車在銷售方面遭到了失敗,即使耗費了將近七年的時間采納使用了很多的新成果同時發動了極大規模的廣告來宣傳都無疾而終,廣大消費者認為太過標新立異根本沒有辦法接受,也正是由于這款汽車的設計失敗對德國后來的“大眾”牌汽車外觀形成了極大的影響.
3汽車設計展示
為了達到人們對汽車設計的要求就要將設計給人性化了在需要展示的空間上的使用就得擁有一份保障,在通常情況下在需要確定展示的空間的尺度最重要的根據就是明確的處理好汽車和環境以及我們人類這三者之間的內在關系,經由對數據的綜合統計與測量得出的一個具體的數值,尺度關乎著可以容納的空間的大小通常以所測量出的比較大的數值來作為汽車設計的重要根據,在給汽車設計展示的過程中最基本的就是先要對在某個環境展示空間中人們所處的位置的行為和狀態是設計者在最先需要了解的.隨著工業革命的來到汽車類產品的銷售已經從它的出現到發展被用作是汽車產品銷售的重要手段之中的一個,而有關汽車的設計展示歷史則已經有了上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個行業的生存與各個行業的發展把工業設計認作是一種較為基本的方法,在隨著經濟不斷的全球化發展的今天工業設計已經占據了尤為重要的位置了,幾乎全部所有的汽車公司把汽車產品的設計以及研究開發用作是一項頗為有著關鍵性的任務同時也是為了讓汽車在維持著健康發展和穩定發展的決定性的意義.假如設計展示形式和色彩的利用在不具備照明光源的情況下一切的努力都會付諸東流,在有照明光源可使用時便可以讓展示的汽車更加具有魅力利用不同的燈光打造出各異的環境氛圍,同時把照明光源加以利用還可以把陰影部分處理的更好,合適的照射角度可以讓立體視覺效果達到更好,不過在展示照明的過程中燈光的亮度和燈光的照明度以及光源的角度和光源的投射方向都在立體感的塑造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4國內外研究現狀
4.1國內外研究成果
然而相關研究也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而逐步深入研究.大量有關動態展示的文獻資料和書籍中的論文顯示,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開始關注動態展示的發展.據統計,自2007至2013年不斷出現一些關于動態研究設計的優秀學術論文,比如:2009年4月《包裝工程》中,作者為朱琪穎,標題為“標志設計的動態化發展研究”文章中寫道:隨著新的技術手段以及藝術觀念的變更,一些企業經營手段的變換、數字媒體的應用和品牌意識的增強,現代標志展示設計的設計理念、視覺語言、變形手法等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開始由平面化、靜態化向多元化、靜態化轉變.動態設計是一個綜合了多媒體、多手段、多形態的整體,而不是一個孤立獨存的數字制圖中的點、線、面狀要素.隨著一些國外動態展示成功的案例的呈現,為我們創造了更多的實踐資料和實習經驗.下面舉個例子來說明:日本某設計師為當地廣播電視臺設計標志,他的設計的整體是個六邊形的元素,而且這個六邊形可以根據不同的場合、節日、慶典隨意的組成各種各樣的樣式、形狀,但是萬變不離其綜,雖然外表千變萬化,但其核心形狀不變而便于識別,所以人們不會因看到形狀改變而感到困惑.這種設計就像兒時我們玩的七巧板一樣,那七塊板可拼成許多圖形,體物肖形,隨手變幻,深受世人喜愛.另外,音樂博物館的動態標志設計,將流動的音樂形象的表現出來,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4.2動態化展示概述
動態化展示主要通過產品部件、產生原料合成的動態展示,這主要是通過計算機的動畫技術為基礎再結合了具體產品的特點進行設計的.計算機動畫主要通過畫面實現一定形式的旋轉、縮放、移動、律動、層動等形成圖形動態的展示,這能夠直接的展示產品的主要內容,也能夠表展產品的生產使用流程,豐富大眾對產品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效果的認識,提高受眾群體了解的趣味性.動態化展示主要是通過數字化、多媒體技術,通過最新的動畫技術,結合產品的特殊圖形數字,通過多種技術吸引參觀者,最后實現人機相互的展示形式.這種動態的展示系統主要是一個綜合型的平臺,一般主要包括了大型環幕、弧度屏幕、球形屏幕、互動鏡面以及觸屏等,這里融合聲音、視頻、動畫等媒體組合,通過被展示對象的特有背景、價值,通過動態化得科技展示實現品牌的價值提升,還能帶給觀展者視覺、聽覺方面的震撼.
4.3動態化展示的優勢
具體來說當前汽車動態化展示中的環保主要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實現,第一就是通過高科技的生態化建筑支持的汽車展示,整個展示空間的設計就是以環保為主題,所以的空間材料都是由環保材料所構建的,充分利用周圍的自然能量.例如,世界上最開始產生的生態化展示廳就是福特公司設立的.動態化展示主要體現環保特點是第二個,因為展示主要通過數字化、多媒體的方式進行展示,對展示空間的設計要求更為簡單,還有通過3D技術實現汽車內部構建的三維圖動態展示,也可以減少使用實際成品進行靜態展示所帶來的成本消耗,而且很多結構展示都是損毀了本來車輛,展示后并沒有進行再利用的價值,所以動態化得展示可以減少實物展示所造成的不環保性.最后,通過交互體驗技術,客戶能夠通過互動展示平臺進行汽車外貌的觀賞,能夠更好的方便客戶進行選擇.
5新媒體技術在汽車設計動態化展示的應用
第一,通過AutoCAD進行平面圖的設計,汽車展示的二位平面圖是最為開始的階段,這里需要考慮到汽車展示的主題感官能動性、技術功能等需求.繪圖的時候把非主要結構通過使用AUTOCAD進行刪除,同時考慮到具體的展示的規劃路線,汽車展示需要盡量的體現其中的裝飾設計圖、立面圖、截面圖、平面圖、細節部分的詳圖等.第二,通過3DMax作為汽車實景的搭建系統,一般的汽車銷售展館都會進行三維模型的搭建,這也就是汽車體驗的可視化技術,通過與3DMAX的相使用的GO程序渲染,通過進一步的適用V-Ray渲染器,可視化的效果得到更大的增強,這些技術一般運用在建筑表現圖、人體肌肉骨骼的、室內效果圖、室內汽車模型等展示有著獨特的作用.第三,就是把Unity3D適用于進行汽車展示的實際場景漫游設計,這里通過3DMax以FBX的文件格式導入到其中,再進行下步的貼圖工作,可以增加產品闡釋的打光效果,以實現汽車動態展示的實景漫游交互設計,這里主要包括了界面的規劃設計、汽車漫游行走.交互設計分析以及視頻導入等.這里的初期基于GUI的插件進行交互體驗界面的設計,這里相互設計包括了用戶體驗情感的交互、體驗行為的交互以及背景界面的交互;還可以通過汽車展覽廳中的設置專門的開啟按鈕來進行視頻介紹的開機,通過視頻程序性的介紹具體車輛的功能信息與配置信息,為潛在購買者或是已經購買車輛的消費者進行資訊的分享與相關維修保養知識的普及,這里還能夠融入不同汽車品牌的獨有設計創意,可以通過對虛擬汽車4S點的虛擬體驗作為更為專業、細化的設計.第四,基于Kinect進行具體運動實感的設計分析,一般新款車輛進行展示的過程中,這個設備可以結合手勢動作,例如,體驗用戶舉起右手車輛就可以向右邊形式,左手運用對應左面形式,身體的前傾和向后都會讓模擬車體的前進與后退.因為具體的虛擬體驗當中,動態展示設計都會根據目標設計對象進行較為精確的估算參數值,設計具體的運動情況以及位置坐標信息,不會出現設計目標產生相互干擾的情況,例如增加的手勢交互功能,能夠通過體驗著的動作進行系統的映射,讓體驗者的手勢替代鼠標鍵盤.一些動態展示成功案例引起了設計師的重新思考,他們認為,應該在汽車設計中增加更多的動態模式,這樣,品牌的內容才會更加豐富多彩.本篇文章就是在設計師和公司都能對新媒體熟練運用的情況下,綜合分析了如何對汽車動態化展示進行合理運用,所以設計出了一種新的方法,這種設計將會綜合運用新舊媒體.
作者:柳永春 李娟 單位:阜陽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AlanDix,等.人機交互[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2〕趙云川.展示設計[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3〕朱慧.中國元素在汽車展示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包裝工程,2011(22).
論文關鍵詞:水環境,污染,囚徒困境,博弈
水環境是構成環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重要場所,也是受人類影響和破壞最嚴重的地域,水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已成為當今的主要環境問題之一。當前, 我國人均占有水資源為2200立方米, 僅為世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屬于世界上13個貧水國之一。近20年來, 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水資源短缺、洪澇災害頻發、水環境惡化等問題日趨嚴重。特別是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更為突出。近幾年來,我國水體污染形式嚴峻,治理速度趕不上污染增長速度,水污染正從城市擴展到農村,從局部河段擴展到整個流域,全國江河湖泊及近岸海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環境質量呈繼續惡化的趨勢。如去年爆發的的無錫太湖藍藻事件等,嚴重影響了用戶的生活,同時也對經濟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因而,加強水環境管理的研究勢在必行。
2水環境污染管理問題博弈分析
2.1用戶與用戶之間的博弈[1]
隨著環境污染的加重,用戶的環保意識有所加強,對危及自己身心健康的污染也開始采取積極的態度加以制止。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仍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假設在一家造紙廠附近有兩家用戶,對排放的廢水出面干涉上訴,所付代價為T,兩家同時參與保護,每家支付的成本為T/2,而兩家的收益為增加的總福利W的1/N,即W/N;其中W/ N - T < 0,若兩家都持無所謂態度,則每家得益為0,其收益距陣如圖2所示。在此博弈中,若用戶甲采取行動防治廢水污染,則用戶乙的最優選擇同樣是不行動,因為W/N - T < 0。即不管用戶甲采取哪種行動,用戶乙的最優選擇均為不行動,這是一個占優策略,反之,無視用戶乙的選擇如何,用戶甲的最優策略是不理睬,不行動。因此,納什均衡是(不理睬,不理睬),雙方都不會出面防治廢水污染。
用戶乙
理睬 不理睬
W/N-T/2, W/N-T/2
W/N-T, W/N
W/N, W/N-T
0,0
圖1 用戶之間的博弈
2.2廠商與廠商之間的博弈
假設有甲、乙兩個規模不大的廠商,他們對排污有兩種選擇:排污和不排污。如果都排污,則他們的收益分別是R1和R2 。當投資于環保不排污時,則收益為T1和T2 。其中R1 >T1,R2 > T2。收益矩陣如圖1所示,其中第一個數字為廠商甲的得益,第二個數字為廠商乙的得益,以下方法類同。很明顯,雙方的最優選擇都是排污(R1 > T1,R2 > T2),結果為納什均衡(排污,排污),也即達到了”囚徒困境”。于是就有企業為了經濟利益千方百計的以各種方式偷排污、暗排污。
廠商甲
不排污 排污
T1,T2
T1,R2
R1,T2
R1,R2
圖2 廠商之間的“囚徒困境”
2.3廠商與用戶之間的博弈
假定有廠商和用戶兩個參與人。廠商從事生產活動時有污染水資源和不污染水資源兩種戰略選擇,當其選擇污染時,可以不考慮產量限制和治理成本等問題,收益為R;當其采取措施不污染時,正常收益為N(容易判斷R > N)。用戶也有兩種選擇,要么向有關部門投訴參與污染治理,要么聽之任之,不參與環境保護。假設環境改善后給人們帶來的總福利為W,附近共有n個用戶,每個用戶分得的利益為W/ n,參與保護需付出T 單位的成本,則收益矩陣如圖3所示:
用戶
參與保護 不保護
N, W/n
N, W/n
R, W/n-T
R,[W-(R-N)]/n
圖3 廠商與用戶之間的博弈
由于用戶制止廠商污染或直接參與保護付出的代價往往大于從中得到的直接收益,即W/n - T < 0;而R - N 單個廠商轉移的外部成本一般而言小于環境總福利[2],即[W- (R - N) ] > 0。因為[W- (R - N) /n] > [W/ n - T],故用戶的最優選擇是不保護。同時有R > N,N≥N,即廠商的最優策略是污染。因此,博弈的納什均衡為(污染,不保護)。
2.4廠商與政府之間的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
廠商對政府各次制定頒布的環境標準和法規比較清楚,但政府很難或很少了解廠商的成本、效益、執行環境標準情況及是否履行其它環境保護義務,這時往往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即信息不對稱。此外,短期內環境改善或污染的損益不易表現并很難計量。因此,廠商與政府就形成了一個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或動態貝葉斯博弈)。將所有有關的廠商看作廠商A,而政府為B,就構成了兩個博弈方的動態博弈。圖4表示政府與廠商之間博弈的一個子博弈,p1 、p2 、p′1 、p′2 、q1 、q2 指博弈方選擇對應策略的概率,對方很難準確把握,(W、U) 指A、B博弈方的得益。在此博弈中,如果p1 = 1,p2 = 0,那么博弈提前結束,等到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環境質量有更高的要求時,政府又開始制定新的環境標準,博弈又開始,環境質量將得到不斷改善,即虛線以上部分就成為動態博弈的一個子博弈。但政府的“行政干預、經濟調控法律”等手段對于廠商來說是一種威脅,如果q1 > q2,則它是可信的威脅,那么廠商在上階段很可能選擇執行標準,履行環保義務,即p1 > p2;反之q2 > q1,博弈繼續向下進行,形勢將越演越烈,環境向著惡性方向發展。目前,我國的環保法規不夠十分嚴厲,罰款金額還不能致使嚴重排污企業傾家蕩產,甚至對他們來講,環保論文即使上交罰金,但仍有高額暴利,因此,政府的干預、法規只是一種不可信的“威脅”。
圖4政府與廠商之間的動態子博弈
3結論與建議
從博弈分析可以看出,在無政府干預下的廠商、用戶等博弈方因受理性的支配,趨于不合作的結果,博弈的納什均衡結果對水資源保護是不利的或低效率的,這正是目前實際存在的問題。廠商與政府的動態博弈說明,雖然政府參與,可是沒有發揮其權威性和強制性等特點,所以這方面的政府失靈才使得動態博弈無限次地進行下去。所以我們得出以下的結論和建議:
(1)對于企業偷排廢水的行為不應僅僅進行簡單的行政罰款,企業還應承擔
因自己的排污行為所帶來的后果。
(2)政府相關部門應負有對轄區內相關企業進行監督檢查的責任,應定期對這些企業及其附近的水質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受到污染或企業有排污行為應及時制止并處以相應的處罰。
(3)建議政府應收集污染源企業的周邊有可能受到污染區域的水源的分布情況,并根據企業生產所產生的工業廢水的化學成分分析其對河流的污染狀況,以及企業偷排廢水將會給下游造成的污染狀況和可能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政府應將這些信息告知企業和下游的用戶,并制定執行“誰污染誰負責”的懲處機制,同時加強群眾的環保意識和保護自身利益的意識,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對這些企業進行監督,鼓勵他們對企業的污染行為進行舉報。除此之外,政府也應進行定期的檢查和抽查,如果政府由于疏于監管而造成相關企業嚴重污染河流的,應承擔相應的部分責任。
總之,要改變廠商之間、用戶之間以及廠商與用戶之間的博弈結果,關鍵因素是要改變各博弈方的收益,即使投資于水資源保護的博弈方和先投資于水資源保護的博弈方得到更大的收益,從而使博弈達到新的有利于水資源保護的均衡。而在廠商與政府的動態博弈中,盡量避免或減少政府失靈,制定高額罰款標準,嚴厲的法律制裁及嚴格的執行程序,同時減少水資源管理中的租尋行為[3],使之成為該博弈中的可信威脅。
參考文獻
[1] 韓貴鋒,馬乃喜.環境保護低效率的博弈分析[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1, (1):45-49
[2] 李芮遐.中國環境資源低效率配置的原因分析[D].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0.32
關鍵詞 環保教育 生物教學 環保實踐活動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該怎樣滲透環保教育呢?我認為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環保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新教材的使用為環保教育提供了契機。如在第4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的教學中,可結合有關知識的學習,聯系在生活中有人隨地大小便,隨地吐痰、亂丟雜物、不節約用水、吸煙、不注意飲食衛生、吃野生動物、獵殺野生動物等不良習慣甚至違法的行為,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影響、人類傳染病與環境污染的關系、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等一系列與環保有關的問題。又如在第四章開始部分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大海龜在藍藍的大海暢游的畫面,然而這種古老的象征長壽的海上運動者現發現有許多死亡,解剖結果死于廢塑料袋堵塞食管,它是因饑餓而亡.通過此例的舉出,使學生不僅認識到學習生物學知識的重要性,而且在腦中樹立環保的意識.這里就不一一詳述。總之教師要以高度的環保責任感,抓住有利時機,注重啟發和引導。教師積極利用各種新聞媒介報導途徑,及時讓學生了解最新的環境保護手段、進程。并觀看錄像:1998年波濤滾滾的洪水,造成山體滑坡,房屋倒塌;2000—2002年春季北方漫天飛舞的沙塵暴;草原上成群的牛羊與斑禿的草地;黃土高原縱橫的荒山禿嶺及干涸的河床;餐桌上的野生動物……”這一幕幕令人震驚的現象,都與人類的活動有關。人類的衣食住行都依賴于生物圈,人類要生存必然要向生物圈索取,生物圈能承載多少人的生存呢?教師制造這樣的情境導入新課,并適時板書課題,大大激起學生強烈的使命感。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適時出示一組組數字、一幅幅畫面……學生熱烈討論發言,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教育;再通過模擬實驗(如模擬酸雨對植物種子的萌發的影響)的介紹,并布置同學們分小組探究。一節課的時間有限。教師總結:“我們的生物圈已敲響了警鐘。我們已經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環境問題,請大家課后通過多種途徑收集和調查有關環境問題的資料或進行模擬試驗。下節課我們相互交流。”在第二課時教師引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中國和世界人口的增長及人們的活動給生物圈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最大的問題就是環境問題。同學們,在我們的周圍有不少環境被污染的例子,請大家說說。”同學們踴躍交流課前所收集的資料或匯報實驗過程和結果。有的是關于“溫室效應”、 有的是關于“水體污染” 、有的是關于“噪聲污染”、 有的是關于“土壤污染”、有的是匯報“模擬酸雨對植物種子的萌發的影響”的實驗過程和結果等。教師適時進行評價。同學們深受啟迪。在這節課結束時,教師總結:感謝各位同學提供了如此豐富的資料,通過這一次的調查和交流,我們每個同學對環境污染問題都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但是我們的宣傳不應該僅僅在這一堂課上,在我們的教室內,還應在學校、社會上進行更廣泛的宣傳,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讓所有的人都來關愛我們的生物圈—我們共有的家園!參與保護我們的家園的活動中來。
在教材其他章節雖然沒有以環保作為主題,但教師可把環保教育滲透于課堂教學之中,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環境問題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
二、在課外活動中進行環保教育
課堂教學固然是進行環保教育的重要一環。但課外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豐富多彩,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而且可以培養其環保技能,所以還應在課外活動中進行環保教育。隨著新一輪課程的實施,我們要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并努力創造條件,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益的環保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從身邊事做起,激發他們對周圍環境的關注,培養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和能力。如結合校園綠化設計和“3.12植樹節”,發動學生參與校園綠化設計和植樹護花活動;結合“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組織學生開展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演講、征文、辯論等活動;發動學生參加“你丟我撿”和清除衛生死角等校內外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開展“保護環境隨手可做的100件小事”活動。課外活動的重要特點就是實踐性、直觀性、以具體事實讓學生自己去了解、認識環境被破壞的危害,讓學生自己動手開展有益于環保的活動。以達到深入人心的教育效果,比如讓學生去參觀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讓他們了解到保護森林植被對人類的重要,讓學生自己動手修建小型自然生物池塘,營造生物垃圾,將垃圾按化學、金屬、生物各自分類處理,以達到立竿見影的教學目的。波利亞說過:“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同時指導學生認真討論,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撰寫環保小論文等.
綜上所述,環境保護教育,只有上下一致,通力合作,從小抓起,從我做起,使每一位社會成員都樹立起強烈的環境意識,人人愛護環境,保護環境、防止環境污染,才能創建一個美好的勞動生活環境,才能擁有一個充滿生機的地球。
參考文獻:
[1]中國大百科全書《環境科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年12月
關鍵詞:中國象棋 數字造型 三維打印技術
檢 索:.cn
Abstract :In February 2011,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technology(3DP)was published on "The economist" journal, The impact of 3DP is equivalent to 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technology in 1450,steam engine in 1750 and the transistor in 1950, 3DP technology has a very broad application in industrial molding, character molding, gifts design, jewelry design and concept sculpturing and so on,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techniques of digital Chinese chess model to real chess pieces , based on 3DP technology,3D scanning, digital molding and other related technology .The paper concluded with a new manufacture process of molding art.
Keywords :Chinese Chess, Digital Molding,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Technology
Internet :.cn
運用先進的計算機造型軟件能非常快速的實現各種數字造型,中國象棋數字造型經過縝密細致的前期設計,順利完成數字造型制作,盡管這些數字造型方案的展示非常直觀和全面,但始終只是通過顯示屏幕留下的“視覺印象”。三維打印技術與數字造型技術相結合,為設計者與用戶之間提供了一種可測量、可觸摸的新手段。[1]借助三維打印技術能夠自動、快速、直接、精確地將中國象棋數字造型轉化為真實物理實體,提供直觀樣品參照,有效地縮短產品的研發周期,提高產品質量、縮減產品成本。
一、中國象棋
英國人威廉?瓊斯曾僅憑中國不產大象為由,在其所著《象棋史》中定義中國象棋由印度傳入,足見武斷結果的粗淺可笑。早在兩千四百多年前的《楚辭?招魂》中便有象棋一詞的出現,說明中國象棋具有自身悠久的起源,并歷經不斷演化發展至今,成為群眾基礎非常廣泛的益智體育運動。
二、數字造型
受到制作材質和生產數量等因素的限制,至今仍未有立體造型的中國象棋文物出土,但是,借此而唐代牛僧孺《玄怪錄》中所述“寶應象棋”立體造型純屬子虛烏有,未免會犯下與英國人威廉?瓊斯類似的錯誤,至少可以說,對于中國象棋數字造型的再設計動機來源,絕非模仿國際象棋立體造型而作出純外觀方式的改變,更多是對中國象棋內蘊傳統文化的沿襲,從而引發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再設計的思考與嘗試。
(一)數字造型的概念與特性
隨著數字造型軟件和硬件的發展,數字造型的概念在不斷的動態外延,僅憑視覺維度上的劃分方式已經遠遠不夠說明其全貌,因此,現階段要給數字造型概念作一個靜態描述很困難,但可以肯定的是數字造型與雕塑、建筑、繪畫等一樣,屬于造型藝術的范疇,所以,暫定義數字造型概念為:按照各種視覺藝術原理和設計規律,運用數字技術作為實踐手段,創建可視靜態空間形象。
以數字造型軟件為工具,設計者利用程序和模塊,進行二維圖像繪制,三維模型搭建等工序,從而獲得直觀、逼真的造型視覺呈現效果,當然,這并不會對其數學方式描述下的抽象性實質產生任何改變。另外,與其他傳統的造型藝術以實物作為材料不同,數字造型建立在數字造型軟件程式化構筑形象的基礎上,這使得數字造型具有鮮明的虛擬性表象,通俗些說,就是看得見,摸不著。
(二)數字造型的優勢
正是數字造型在視覺上僅能“看得見”的虛擬特性,方便設計者只需利用數字造型軟件就能夠快速對造型參數進行實時調整,獲得更為完善的造型成品數據,較之傳統造型方式繁瑣的工藝流程而言,具有明顯的降低制作成本而獲得的高效性;一張普通的DVD容量數據光碟能保存成百上千個高精度數字造型文件,抽象實質的數據和代碼存儲方式不僅帶來便捷,還能增強數字造型的恒定性和持久性;數字造型通過互聯網或其他傳輸方式進行數據交換,使其具有迅速而廣泛的傳播性,以上都是數字造型相對于其他傳統造型藝術無法比擬的優勢。
(三)中國象棋數字造型
通過前期對于中國象棋相關歷史和文化的資料收集、整理,通過二維數字造型軟件繪制雛形并逐步完善,最后運用三維數字造型軟件進行制作,完成中國象棋的數字造型(帥方),如圖1所示,這些模型的表面多邊形網格數量不多,細節表現也并不豐富,卻具有良好的整體外觀比例和布線,將模型導入ZBrush、Mudbox等高精度三維造型雕刻軟件中,通過多邊形網格的細分增加表面細節,結合各種特殊筆刷雕刻復雜表面起伏、轉折以及后續表面質感附著,直到完成三維數字造型成品,如圖2所示。
三、三維打印技術
三維打印(Three Dimesional Printing,3DP)技術是當今最具生命力的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RP)技術,3DP技術同其他RP相比,具有設備價格便宜、運行和維護成本低、操作簡單、成形速度快、制件精度高、成形過程無污染,適合辦公室環境使用等優點,[2]通過三維打印機對數字造型信息數據進行識別,完成三角網格數據轉換,3DP技術將虛擬的數字造型轉變為現實的物理實體,這種能將數字造型的虛擬性、抽象性轉化為真實存在的物理性、具象性的三維打印技術,不愧被2011年2月10日出版的英國《經濟學人》冠以三維打印技術改變世界的標題。
(一)三維打印機基本工作原理和方式簡述
常見三維打印方式可分為噴墨粘粉式和熔融擠壓式兩種,隨著3DP技術的持續發展,目前還有先進的壓電噴墨式、氣動式、電動式以及混合式等(最新還有激光液態成型式)。三維打印機工作的成型原理相對簡單,即3DP實際是斷層掃描的逆過程,斷層掃描是把部件切成大量疊加的片,3DP逐片打印(片越薄精度越高,耗費的打印時間也相應增加),最后片累加到一起,完成實體,如圖3所示。以熔融擠壓式打印機工作方式為例,三維打印機分析數字造型數據后,結合切層模塊確定擺放方位和切層路徑,并進行切層工作和相關支撐材料的構造,接著,使用噴頭將固態成型材料加熱至半熔融狀態之后擠出來(擠出半徑越小精度越高,耗費的打印時間也相應增加),沿著支撐材料自下而上逐層構鑄成最終實體。
(二)噴墨粘粉式和熔融擠壓式打印樣品結果比對分析
選用中國象棋“仕”數字造型成品作為源文件,在進行三維打印之前,還必須對“仕”數字造型進行數據格式轉換、生成實體物理尺寸控制、多邊形減面數量控制、打印精度設置等一系列前期處理,然后分別采用噴墨粘粉Z Corporation 450型打印機和熔融擠壓式Objet24型打印機兩種方式進行三維打印,獲得三個樣品(左、中、右),如圖4所示,由于Z Corporation 450型配置彩墨噴頭,樣品可以直接附著顏色(左);而熔融擠壓則不能直接上色(中、右),這是三個樣品在視覺直觀上最大的區別;噴墨粘粉樣品質地脆硬類似石膏,表面觸摸有細微顆粒感,呈色效果比原有數字方案顏色整體暗沉,由于打印樣品只有高7cm尺寸大小,漸變顏色效果不太明顯,且外觀色彩受外力容易剝落,隨時間推移還會出現褪色現象,需要在表面噴刷專用透明漆加以固化;熔融擠壓使用ABS材料0.3毫米精度(中),打印尺寸高為10cm,樣品構造尤其面部細節表現很粗糙,其他部位需要進行二次打磨;熔融擠壓光敏樹脂材料0.1毫米精度(右),僅高5cm,樣品質地堅固,表面順滑,細節清晰可見。顯而易見,相對中國象棋常規尺寸和造型細節表現而言,光敏樹脂樣品的效果是最佳選擇,此外,中國象棋不同于純粹的工藝品,噴墨粘粉存在不進行漆化會褪色的缺陷外,其太過易碎的質地也不適合實現中國象棋的游戲功能,所以采用最后一個樣品(右)作為批量打印成型方案,再通過對樣品的后期手工上色,完成整個中國象棋數字造型實體。
(三)三維打印技術對于數字造型的影響
數字造型和物理實體,不論是形成過程,還是體驗方式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虛擬再現與現實再造的必然差異對于造型設計方案會產生相應影響,這意味著中國象棋數字造型成品不再只是通過顯示器“可供觀看”的圖像,而是可以放在用戶手中“可供把玩”的實體物件,所以,不可避免存在對某些造型局部的修正:比如纖細結構需要適當的加粗增厚,避免生成的實體不抗力而斷裂;細微的數字造型間隔結構需要合理填充或密閉,避免實體在后期不易于人工上色操作等等,正是根據對三維打印實體樣品的直觀判斷和量化考量,才能逆推到數字造型上做更為合理、有效的調整,將數字造型方案達到最佳狀態。
四、依托三維打印技術的新型工藝制作流程展望
傳統造型藝術的價值毋庸置疑,其耗費的材料、繁瑣的工序和人工的投入,積淀成內化在藝術品中,可以滿足精英文化在意識形態上的享受,然而,不能否定大眾文化在信息時代疾速而龐大的需求,加之高效生產還須兼顧節能環保的限制,無疑對現有傳統工藝流程提出更高的要求。依托三維打印技術,將數字造型通過三維打印機直接轉化成物理實體,整個生產流程快捷、環保,如圖5所示,在時間、效率、能耗和產量之間獲得良好的平衡。
數字科技的不斷進步,使得三維打印技術在打印速度、尺寸、精度等性能方面大大提升,而高數據處理能力三維掃描儀的出現,完美的銜接了傳統造型藝術與數字造型,形成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型工藝制作流程,提出由傳統造型藝術-三維掃描技術-數字造型-三維打印技術的新構想,能把甚至不懂任何計算機操作的造型藝術家與數字造型實體之間建立的無縫的對接。在未來,硬件設備將更加先進并逐步達到普及性價格,擁有完整新型工藝制作流程的藝術工作室、科研實驗室和商業公司會大量出現,這將極大的促進數字造型的發展,從而對整個造型藝術的產生深遠的影響。
五、結論
中國古代造型藝術有“鑄鼎象物”和“觸象而構”之說,兩者都是中國獨特的造型意識和創作方式,[3]中國象棋數字造型借鑒傳統造型思維和方法,通過計算機造型技術進行全新的數字造型設計,再運用先進的三維打印技術,實現中國象棋由數字造型向物理實體的轉化,使數字造型從虛擬圖示快速轉變為現實產品,經由這個轉化的過程,探索對于改善傳統造型藝術制作流程的新方式,即依托終端三維打印技術以及前端三維掃描、中期數字造型技術而構建的快速高效、經濟環保的新型工藝制作流程,為數字造型藝術在科技時代的飛躍式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持。
該論文為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校級科研課題《中國象棋基于三維數字技術再設計應用研究》結題成果
注釋
[1] 張文毓.快速成形技術及其應用[j].航空制造技術,2011(9):53.
[2] 劉厚才:機械科學與技術[M].27卷,2008:1186.
[3] 胥建國 著:中國彩塑藝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5.
參考文獻
1 陸君玖著.彩塑[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2 胥建國著.中國彩塑藝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3 白庚勝,于法鳴著.中國民間泥塑技法[M]. 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9.
【關鍵詞】智能電網;電力市場;產業化;可再生資源
1引言
在新的社會環境下,電網的運行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網絡的促進下,智能電網應運而生。在新能源的運用成為主流的今天,智能電網很好地解決了傳統電網耗能嚴重的問題。智能電網可謂是新世紀的一項重要的科技創新。
2智能電網建設
2.1智能電網的本質
智能電網的建設普遍以原有的物理電網為建設基礎,打好底子,再輔以“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傳感技術”等對傳統電網的各個環節進行聯通,從而建立起結構優化的智能電網系統[1]。智能電網的建設,對電網運作輸送的電量及電能質量等都能有所保障,對提高電網運作的安全性、可靠性更是功不可沒。
2.2智能電網的優勢
智能電網擁有實時在線監測系統,能及時發現故障隱患,并將故障進行隔離,從而將故障控制在最小范圍,隨后在較短時間內通過自我修復處理故障,使系統恢復正常運作。智能電網運用了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將原有的系統進行了優化,在運行中,有效提高了電網的工作效率,并降低了運營成本。
2.3我國智能電網的建設
我國智能電網的建設主要由國家電網公司主持進行,以建設“堅強的智能電網”為口號,聯合各級電網協同發展,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基礎的、數字化、全自動化、人機交互的高科技堅強智能電網,從而從基礎上改變現有的電網供電系統存在的問題,為社會的發展需要,以及居民用戶等提供優質、高效并且節能的電力資源。智能電網整體規劃如圖1所示。
3智能電網建設與電力市場的關系
3.1智能電網建設增加電力網絡的可靠性
智能電網運用了新的電力技術,彌補了現有電網技術的漏洞,對電網的運作運行能夠進行準確的監督,從而減少設備的故障機率,也就降低了效能損失。因此,智能電網的應用對電力市場的發展是一種強有力的支撐,對電力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智能電網的建設對當下電力市場的革新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促進了我國電力事業的快速發展[2]。
3.2智能電網建設提高電力市場改革效益
通過智能電網信息的實時傳遞,能及時地反饋給電力市場中的各方,對維護市場各方的利益有著積極的作用。智能電網系統能實時監控電力系統內用電量的“峰、平、谷”各個時期,電量控制更加便捷,從而合理安排各時段的用電量。智能電網利用新型可再生資源進行發電,在電能傳輸方面又能降低能耗,因此,在環保節能方面智能電網更勝一籌,從長遠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上看,智能電網的建設對電力市場的改革存在積極的作用[2]。
3.3智能電網建設增進電力市場的產業化進程
智能電網的建設改變了傳統電力行業的模式,同時也集合了不同的行業。智能電網的建設是需要各方的積極參與的,智能電網集合了“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新型設備”等,不論技術方面,還是電網所用的設施設備,都需要其他行業的支持,使電力市場的產業鏈逐漸向其他方向延伸和拓展。智能電網的建設,使電網內的電能從輸送到入戶,形成了高效快捷的產業鏈。鏈條上整合了“互聯網產業”“新能源產業”“家電業”“交通運輸業”等行業,使電力市場在縱深上進行發展,促進了智能電網產業的發展進程,促進電力市場逐步走向市場化和產業化。
3.4智能電網建設為電力市場帶來發展新方向
智能電網的建設目標是“低碳、環保”,改變了傳統的電力行業的產業路子,在原本只追求經濟效益的發展道路上,增加了對環保效益的追求。今后的電力市場將向綠色環保方面逐步轉變,不斷向建設綠色的電力市場方向發展。
4我國電力市場的發展方向
我國國家電網在主持進行電力行業改革工作時,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以建設“堅強的智能電網”為口號,聯合各級電網協同發展,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基礎的、數字化、全自動化、人機交互的高科技堅強智能電網,從而從基礎上改變現有的電網供電系統存在的問題,為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居民用戶等提供優質、高效并且節能的電力資源。具體來說,我國電力市場的發展方向包括以下幾點:(1)通過智能電網的建設,完成提高電網運作效率和傳輸能力的任務,增加電網運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不斷完善電網的設施設備,提升電能源的利用率,使電網在運作過程中保持穩定高效的狀態,增加經濟效益;(3)對于新能源的開發力度要進一步加大,整合新能源資源,盡一切可能高效地運用新能源進行電力生產,逐步形成綠色環保的新型電力市場。
5結語
電力市場始于傳統的電力行業,智能電網的產生為電力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隨著智能電網的普及應用,電力市場也逐步走向市場化,電力市場的改革隨之穩步向前。電力行業有其固有的自身特點,依靠這些特點,在今后的發展中與智能電網逐步融合,二者必將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共同為電力行業帶來新的氣象。
作者:張宏宇 單位:國網吉林大安供電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計算機技術在文件與檔案管理中應用的意義
1.1促進檔案管理的科學化
在檔案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運用計算機技術可以促進檔案管理的自動化、規范化、科學化,提高檔案管理的質量與效率。計算機技術可以將檔案數據進行快速的分類,避免人工管理的緩慢問題,對信息進行自動化的整合,提升檔案管理的整體性、準確性,保證檔案管理的工作質量,促進檔案管理的簡單化,促進檔案管理的優化,最大程度的保證檔案管理的安全性。
1.2提高檔案管理的利用效率
在傳統檔案管理的過程中,由于大部分都是紙質檔案,攜帶、整理、查詢都比較困難,檔案信息沒有辦法實現信息共享,這給檔案管理的綜合利用帶來不便。通過計算機技術,檔案信息能夠隨時隨地的更改、查詢、共享,提升檔案管理的整體水平,讓檔案管理的質量與效率都逐漸提升,在信息化背景下,完善檔案管理的保存方式,讓檔案管理的質量水平更高,有效的增強資源的利用,促進事業單位的進步與發展。
2計算機技術在文件與檔案管理應用階段
2.1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階段
計算機技術應用階段,就是將計算機技術融入到事業單位文件與檔案管理工作中,對文件檔案管理進行編輯、統計、借閱等,利用計算機編制歸檔技術,建立文檔的數據庫,按照不同的管理要求,對單位的數據、文件、文檔進行分類與管理,還可以利用計算機檢索技術,加強對文檔的識別能力,讓員工能夠快速的檢索文件,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計算機技術對數據庫的文件出入庫、庫存空間的占有率、歸還等進行記錄與統計,方便管理者對其進行管理與用。
2.2計算機技術運用的綜合階段
計算機技術的綜合運用階段,是指在計算機文件檔案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管理人員依據應用效果轉變自身的工作狀態與工作模式,改變工作方式。因此,對計算機信息處理進行大量的研究,結合本單位工作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軟件,構建平臺與系統,滿足日常工作中的計算機要求。
2.3電子文件應用階段
電子文件應用階段,改變了傳統檔案管理技術,利用電子對文件進行處理,在工作形式與管理方式上有了很大的轉變。首先,在生成環境上,文件管理的工作人員,將文檔的關鍵信息與數據錄入到計算機程序中,然后形成電子文件,這些電子文件可以在形式、格局上進行改變,可以高效存儲、輸入,可以更好地進行保密工作,讓生成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3計算機技術在文件與檔案管理中的應用
3.1明確應用策略
為了提升計算機的應用水平,需要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在開展檔案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對管理人員進行全面升級。檔案管理人員需要具備專業的檔案管理素質,加強對計算機技術的熟練運用,掌握現代化的檔案處理模式,促進檔案管理的不斷創新,加強檔案計算機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3.2建立檔案信息數據庫
在檔案數據庫的建設中,需要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數字檔案進行及時保存。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電子文檔數據系統也應該不斷安全、優化,要不斷的研發、建立科學的計算機技術與防火墻的技術,對事業單位重要數據與文件進行全面保護與升級。事業單位內部要加檔案安全管理,注重自主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網絡環境是開放的,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事業單位在建立數字庫的時候,要選擇適當的、值得信賴的生產商,建立多重保護系統,加強對病毒、網絡黑客的防范,在硬件設施上要反復檢測,定期維護,全面提升數字化檔案管理系統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3.3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計算機水平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運用,事業單位相關領導應該認識到計算機信息管理的高效性。不僅僅重視行政工作的有效進行,更要重視檔案管理人員的計算機運用水平,加強人力、物力、財力的合理運用。因此,我們必須改變檔案管理人員的思想,定期開展合理的培訓,讓工作人員熟悉計算機文檔的管理流程,完善計算機操作技術,推行獎懲制度,對于那些積極配合、完善自身的員工給予獎勵,對于那些沒有辦法跟上時代步伐的員工給予淘汰。單位也要改善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待遇與編制問題,多多的吸收相關的專業人才,提高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3.4重視文檔資源的標準化建設
隨著計算機在文件與檔案管理工作中運用范圍越來越廣,很多單位高度重視對先進設備的采買,忽視文檔資源的標準化建設,導致采購的先進設備長期閑置,浪費資金,新型的計算機檔案系統沒有辦法滿足單位的真實需求,事業單位必須高度重視文檔資源的標準化建設,建立有效的數字化管理系統,管理系統中要包括檔案管理、系統管理、查詢管理、安全措施等等,確保為檔案管理工作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總而言之,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加強計算機與文件檔案管理的結合,促進檔案管理的信息化、科學化,加強檔案管理工作的水平,促進檔案管理的共享,讓檔案管理創新與發展。
計算機碩士論文參考文獻
[1]杜鵬遠.淺談計算機技術在文件與檔案管理中的應用[J].科技經濟導刊,2017.
[2]楊卉.計算機技術在檔案管理應用中意義研究論述[J].綠色環保建材,2018(7):254-255.
[3]孫歡.計算機技術在檔案管理現代化中的運用研究[J].電腦迷,2018(7):7-8.
論文摘要:通過對高等林業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現狀的調查,分析了各館數字資源的建設情況,指出了數字資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作者的解決辦法。
數字資源是指圖書館引進(包括購買、租用和受贈)或自建(包括掃描、轉換和錄人)的,擁有磁、光介質或網絡使用權的數字形態的文獻資源。數字資源具有內容豐富、檢索快捷、獲取方便等特點,已經成為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教學科研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越來越為各館所重視。數字資源建設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圖書館服務水平的高低。目前,關于高等農業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研究很多,而對高等林業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研究相對較少。鑒于此,筆者通過因特網訪問全國高等林業院校的圖書館,對各館數字資源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
森林是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是人類的天然氧吧。發展林業產業,既能提供支持經濟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又能提供綠色環保的可再生資源,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內在要求,有著廣闊的前景。發展林業,關鍵是人才。
1、調查情況說明
1.1調查范圍
由于本科層次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建設情況相對較好,圖書館網站的管理和維護水平較高,便于網上調查工作的開展。因此,本次調查選取國內本科層次的高等林業院校圖書館進行調查分析。
1.2調查時間
2009年8月。
1.3調查方法
通過訪問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edu. cn/,選擇該網站“中國大學”頁面列表中的各省區市的林業高校網站,由各高校主頁分別訪問各館主頁進行調查。
1.4調查結果
目前,全國共有8所以林業命名的本科層次院校,遍布祖國各地。其中3所為“211工程”院校(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占總數的37.5%。據調查,8所林業院校的圖書館網站都可以直接訪問,能夠代表國內高等林業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建設水平。
2、林業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情況
林業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總體情況如表1所示。
2. 1館藏書目數據庫建設情況
調查顯示,8所高校圖書館都建有自己的館藏書目數據庫,都能在校園網或互聯網上提供圖書查詢、新書通報、圖書續借等OPAC服務。8所高校圖書館共引進了4種不同的圖書館管理系統,使用最多的是江蘇匯文圖書館管理系統,共有4家圖書館采用,占調查總數的50%,其次是深圳朗思管理系統(ILAS ),共有2家圖書館采用,占總數的25%,其他為重慶圖騰管理系統1家,清華大學新洋圖書管理系統的1家。8家圖書館中,在互聯網上提供OPAC服務的共有5家,占62.5 %。其他3所院校只對校園網提供OPAL服務。
2. 2中文數字資源建設情況
調查的8所院校共引進中文數據庫130個,館均引進中文數據庫16個。除西南林學院外,其他7所院校引進的中文數據庫都超過了10種。引進數量最多的三個中文數據庫分別為:中國知網、重慶維普和超星電子書。
2. 3外文數字資源建設情況
8所院校共引進外文數據庫123個,館均引進外文數據庫16個。由此可見,各館希望通過引進外文資源,緊跟國際林業科學的發展步伐,提高本校的科研學術水平。其中三所“211工程”院校引進的外文庫都超過了20個,顯示了三所院校雄厚的資金實力和科研能力。
2. 4試用數字資源情況
各館共引進試用數據庫158個,館均引進試用資源20個。從表1來看,各館都很重視試用資源的引人,將其作為一種拓寬采購范圍,滿足讀者需求的重要手段。引進的試用數字資源種類豐富,囊括了專業數據庫、電子圖書、音視頻資源等。
2. 5網絡資源使用情況
通過調查,6所院校提供了網絡導航服務,占調查總數的75% ,3所院校提供學科導航服務,占總數的37.5%。在提供網絡免費資源的院校中,沒有對網絡資源再加工,多數院校只是簡單地列出了部分常用網址的鏈接,對教學科研幫助不大,沒有發揮因特網的優勢。
2. 6自建特色數據庫
特色數據庫是衡量一個圖書館信息服務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由表1可以看到,各館都自建了特色數據庫,但數量相差較多。其中,自建研究生論文數據庫的院校6所,占總數的75 %,自建隨書光盤數據庫的院校7所,占87.5%。自建數據庫的質量不高,具有專業特色的數據庫更少。其中,北京林業大學的花卉蝴蝶數據庫、福建農林大學的亞熱帶果樹病蟲害數據庫令人印象深刻。
3、調查發現的問題及對策
3. 1開放與合作意識巫待加強
林業院校是專業性院校,與綜合性院校相比,無論是辦學規模、軟硬件設施還是資金都存在相當的差距。因此,林業院校圖書館之間加強開放與合作就顯得至關重要。林業院校可以參考CAI,IS農學中心的有益經驗,與國家林業部和各省市林業科學院合作,聯合組建一個全國性的林業數字圖書館。林業數字圖書館可以在館際互借、圖書編目、專業數據庫建設等方面進行探索,將林學數字資源更好地整合起來。同時,還應進一步發揮全國林業院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的組織協調作用,在購買數據庫(特別是外文數據庫)和學術交流方面多下功夫,將有限的資源充分利用,避免重復建設。以現有的條件為基礎,實實在在地建立起一個可操作性強、可持續發展的高校信息資源共享體系。通過這種共建共享體系,對電子資源實現總體規劃和協調發展。
3. 2異構數字資源缺乏統一檢索平臺
許多被調查的院校引人了大量的數字資源,但缺乏對這些資源的加工整合。讀者面對數量眾多的數據庫,要找到自己需要的資源,顯得力不從心。因此,建立異構數字資源的統一檢索平臺就尤為重要。高等林業院校圖書館可以先購買相對成熟的異構資源檢索軟件,再逐步摸索,掌握關鍵的技術環節,不斷完善檢索系統功能。這樣一方面節約了讀者的檢索時間,擴大了檢索范圍,提高了檢索效率,另一方面,促進了圖書館服務方式的轉變,由簡單的引人數字資源轉變為加工整合數字資源,提升了圖書館的服務層次,有利于圖書館未來發展。
3. 3缺乏一套科學的數字資源評價機制
在此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共有7所圖書館提供數據庫介紹,5所圖書館提供數據庫計數(反饋)功能,其中東北林業大學圖書館還提供了數據庫的點評功能。各館對數據庫的背景知識和使用方法介紹較多,對數據庫收錄文獻的范圍特點和使用技巧介紹的很少。如何對數字資源進行科學的評價,是圖書情報工作者研究的熱點問題,也直接關系到圖書館經費的使用效率,因此各館應給予高度重視。可以說,為每個數據庫添加訪問計數功能是最簡單直觀的評價辦法,但還應結合讀者座談、網上點評或問卷調查的方法進一步加以了解。這樣就能即時剔除使用率較低的外購數據庫,引人讀者反響較好的試用數據庫,不斷完善自建數據庫,動態地管理數字資源。
3. 4未能有效地加工整合非書資源
這里所說的非書資源包括隨書隨刊資源、教學課件、網絡課堂、外語學習資源、其他音頻視頻資源等。這些資源散落在院校的各個地方,毫不起眼,如果能夠將它們整合起來,加工整理出我們需要的數據,將對教學科研產生極大的幫助。圖書館對非書資源的加工整合具有先天的優勢,可以利用現有的人員和設備開展工作。例如我們可以按照文獻類型建立光盤庫、課件庫、圖片庫、視頻庫等,也可以按照特定的主題來建庫,如林業生態庫可以包涵與林業生態有關的光盤、圖片、視音頻、課件等。如果能夠真正將非書資源有效的加工整合,那么各館的自建數據庫也就有了取之不盡的信息來源。我們欣喜地看到,某些圖書館已經在這個方面進行了有益地探索,如南京林業大學圖書館就引進了暢想之星非書資源管理平臺。
3. 5對網絡資源缺乏深度挖掘
因特網雖然蘊藏著豐富的信息,但是缺乏組織和管理,檢索效率低。這就要求圖書館員善于捕捉因特網中的專業資源,通過規類、整合,彌補館藏資源的不足,最大限度的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例如我們可以建立學科導航,與專業院系合作建立專業學科網站,甚至可以利用互聯網開展一些相對簡單的定題等專業服務。針對外文文獻的不足,我們還可以羅列一些網上免費的開放存取(OA)資源,方便讀者獲取。在開發利用時,應積極與用戶交流,從用戶的需求出發搜集、整理并及時對這部分信息進行分析、評價,有鑒別地加以選擇和利用,盡可能選擇那些學術性、權威性、可信度高的信息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