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超市企業調查報告

超市企業調查報告

時間:2022-11-02 08:54:5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超市企業調查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超市企業調查報告

第1篇

關鍵詞:信息不對稱;單身消費市場;商機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1-0238-03

近年來,由于在信息不對稱下對另一半的超值期望較難實現,中國“剩男剩女”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據國家民政局信息顯示,2011年在中國有近1.8億的人處于單身狀態[1]。然而,中國許多企業在過去只專注于普遍的、多人家庭形態的市場,很少考慮到單身人群的特殊需求,因此,在國內針對單身人士的市場還未被完全開拓。在過去,人們認為未婚只是結婚之前的短暫過渡,而在今天的社會中未婚的狀態可能保持的時間比想象中的還要長,從畢業開始也許在十年或更長的時間里依舊單身,所以單身族的消費市場非常值得研究[2]。

一、中國“剩男剩女”現狀及其消費特點

(一)中國“剩男剩女”現狀

2010年,根據全國婦聯與百合網聯合的《2010年全國婚戀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有1.8億單身人士,其中23.8%的單身者父母積極地為子女尋找另一半,這說明,全國有大約有2.6億人十分關注擇偶問題[3]。其中中國上海與北京有突破100萬的單身男女;香港有超過85萬的“三高”單身女性;臺灣約有280萬還未結婚的女性。單身女性的平均年齡在世界上是39歲,中國內陸為36歲,香港41歲[4]。除此之外,根據國家有關社會研究機構的統計,由于受離婚的年輕化和未婚的老齡化兩大社會發展趨勢的共同作用下,中國目前的單身總人數已超過人口總數的30%,預計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穩定在30%左右,所以有專家認為,中國已進入第四次“單身浪潮”[5]。

(二)中國“剩男剩女”的消費特點

截至2011年1月,中國最大的幾個婚戀網站中,世紀佳緣網的注冊會員就高達3 200萬人次,珍愛網和百合網都分別擁有約2 600萬的成員。中國近半數單身者都被包括在內,這說明龐大的婚戀需求在與網絡的結合中,迸發出了巨大的商業能量。根據搜智調查機構針對單身族的調查報告顯示,在上海、北京等16個有代表性的城市,超過1 000的抽樣調查中,購買奢侈品約占28.6%;每個月在自我娛樂消費或者是聚會等社交消費為最大支出的有31.6%;去夜生活場所每周至少一次的占16%;只有5.4%的人為將來做儲蓄保險的投資[5]。因此通過調查可看出,單身族主要集中在有文化、經濟實力的年輕人。他們與傳統觀念里因經濟較困難,或因外表問題,或由于身體和精神有缺陷的“被動單身者”來比較,更多的是為了享受單身帶來的優勢選擇自主單身。他們多數人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喜歡消費,對儲蓄報以忽視態度,覺得目前的單身狀態良好。企業應對這種消費者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創造新的商業機會。

二、“剩男剩女”劇增引發的問題及深層次原因

隨著單身族人數的逐年上升,單身商業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推上經濟的舞臺,這使得單身產品進入了市場化運作,單身產業正在蓬勃興起,它會逐步成為國民經濟中新的增長點,但隨之帶來的一些問題也逐漸出現。

(一)婚姻觀相沖突,社會輿論壓力大

在傳統的社會價值觀中,婚姻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它與家族的興衰和社會的穩定密切相關。在長久形成的道德觀念中,組建家庭、贍養老人與撫養小孩是每個人應該盡的孝道。但現今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文化的不斷融合與發展,生活的安定富足使得人們對于幸福的追求程度越來越高。大家希望持續擁有單身所帶來的一些優點而選擇繼續單身的態度與老一輩家長的觀念不符,從而產生矛盾,使得單身人士面臨著來自社會、家庭的多重壓力。例如現代的女性,已經不再只是呆在家里照顧家人的起居,更多的人開始追求事業上的成就,而有些職業的特點使得一部分女性被動單身,如公關廣告、會計師、演藝人員、記者等職業。這些職位流動性強,而且高學歷層次人集中、個體獨立性和事業成就感明顯,讓單身成為一種既必然又無奈的選擇。

(二)相親行業良秀不齊,品質廣受質疑

網絡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交友的空間限制,通過網絡拓展自己的交際圈,尋覓合適的交往對象已經成為當代單身人士青睞的一種新方式。單身現象為婚戀網站的發展提供了市場空間。但是由于網絡自身存在的缺陷,使得單身人士不能夠完全了解網站的真實性以及相親對象的真實情況,容易遭詐騙。依照百合網的CEO田范江介紹,在中國每年有近2 000萬的單身男女為婚戀網站的潛在客戶,2010年在婚戀網站付費的人數高達300多萬 [3]。但是由于相親節目自身的質量參差不齊,網上普遍報以缺乏信心,懷疑其真實性的流言。網友引發的負面信息也時常出現在新聞頭條,使得網絡交友的安全性越來越引起社會的廣泛討論。面對越來越參與其中的人群,如何規范管理,不讓相親節目成為只是表面好看、實質為鬧劇的噱頭,成為了下一個階段性目標。

(三)單身產品急缺,消費期望難滿足

雖然單身者的規模、增長率和購買力展現出這個群體極大的研究價值,但是以單身者為對象的研究還是很少,而且主要集中于社會學等少數學術領域,對該群體的廣告、營銷或心理學領域的研究寥寥無幾。因此商家在對單身族進行宣傳時,由于企業在品牌態度、廣告態度和購買意圖方面沒有且很難借鑒經驗,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無法令單身消費者滿意。而且當代青年有一部分人是由于忙于工作而錯過婚姻,社會的急劇變遷以及對人個性張揚的改觀,人們逐漸注重自我感覺和追求生活精致化等等都與單身人數的上升有直接的聯系。所以單身人士出于對生活品質的新要求,是企業應該關注的重點。當今,針對單身人士的需求,市場上的產品仍然急缺,不能了解單身人士與家庭環境下的需求的不同之處,是現今單身經濟并未蓬勃發展的原因之一。

(四)心理疏導不夠,厭惡和逃避情緒上升

首先是心理疏導不夠。當單身者受到家庭方面的施壓時,會將注意力轉移到工作與學習中,更加遠離對自身婚姻的考慮,從而導致雙方的相互不滿意加劇,使得單身者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這樣的不良狀態也會帶入工作與生活,造成極其消極的影響,使得單身人士在工作中缺乏激情與上進心,不能更有效地體現自身價值[6];其次是厭惡和逃避情緒上升。對于被動的單身人士來說,他們面臨的是來自外界與自身雙重的壓力,當家庭對其期望過激時,當身旁朋友對其關注度過高時,會使單身人士厭惡情緒與逃避情緒升級,導致其潛意識地減少社交活動,造成交際能力的退化以及自信心的打擊,從而降低其生活和工作質量。

(五)房價攀升難回頭,被動單身比重增大

首先是經濟條件的限制。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物質基礎已成為生活安定的重點考慮內容之一,選擇婚姻的同時所面臨的經濟壓力是導致被動單身的一大關鍵。人常說“成家立業”,而近年受房價年年高漲的影響,要想靠自己在“三十而立”時擁有自己的房產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不現實的。在結婚必備條件缺乏的狀況下單身成為了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

其次是限購不合理。2012年上半年,總理多次指出穩定與嚴格實施房地產調控政策,同時也有相關條例進一步限制了單身人士購房,特別是非本地居民的購房面積限制[9]。例如,廣西南寧市住房保障部門近日以來調整了經濟適用房的申購標準,規定了單身人士購房面積在70m2以下,70m2~80m2的住房主要用于解決多人戶家庭,以此來確保經濟適用住房的分配的合理化[8]。但是沒有針對單身群體進行細分的管理措施而是統一的限制,這就使得越來越多單身人士的購房需求與現有的經濟政策方向相違背,單身人士的需求得不到滿足而選擇被動單身。

第三是房產稅政策有問題。為穩定和調控房價,國家出臺了相關二手房稅收政策,由于不合理,導致離婚潮,造成部分人口被動單身。

三、針對“剩男剩女” 的商機解決方案

(一)營造寬容環境,提供培訓服務

首先,“剩男剩女”近年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未婚已經被逐漸淡化了與家庭責任之間的關系,成功職業女性人數的逐年攀升就是一個最好的實例。所以社會應該對單身人士報以一種理解的態度,不應將其婚姻狀況與是否孝順混為一談。特別是老一輩人對年輕人的思想應予以機會進行溝通,理解年輕人所承受的壓力以及壓力給年輕人帶來的負面影響,共同營造一個寬容的環境。

其次,“剩男剩女” 閑暇時間較多,他們對精神文化不斷汲取的意愿較為強烈,若能在其住址或辦公場所附近開設有針對性的書籍零售、音像等小店,滿足其休閑時間的精神需求,也不失為一個好的的創業選擇。而且單身人士大多關注于事業,熱衷于“充電”學習。如上海約3 300家,北京約2 000家,廣州約1 000家英語、計算機、會計、建筑等方向的培訓機構,在提供服務,創造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同時,也由于提供了社交學習、信息溝通的場所,成就了不少人的婚姻。

(二)制定相關法規,規范婚介行業

為保護消費者權益,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制定相關法規來加強管理,同時提供良好的企業調查登記、評估報告以加大信息的透明度來保證民眾的利益。規范婚介行業,應該從三方面考慮:一是針對相親類節目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國家廣電總局早已下發通知,要求各電視臺對相親類節目中存在的信息不透明、作假等問題進行整治,但是效果甚微。所以相關部門應加大管理的力度,并出臺相關清楚全面,條理分明的法規;二是傳媒行業應該樹立起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意識,起到對公眾進行正確引導的作用,防止相親類節目低俗化;三是保證市場的自主選擇性,積極地推動媒介生態環境的改造,督促媒體自主規范自身職業道德準則,建立行業的自律組織;四是支持公眾對媒體的內容做出自我評判,利用優勝劣汰地選擇方式,使得不好的媒體逐漸退出市場,從而達到政府、企業、社會三者共同作用凈化婚介行業的目的。

(三)調整限購政策,扶持民營資本進入公租房建設

首先,雖然現在的住房緊張,但是限制單身人士的購房并不能根本解決住房的緊張問題,并且一刀切地以單身為限制有失偏頗。相對來說,政府應該重視“單身”這一逐漸龐大新族群的需求,使得各單身人士能夠在其經濟承受范圍內,擁有自己的住所。

其次,在土地、資金上扶持民營資本進入公租房建設,對處于事業退休期仍無力購房的年長單身人士,政府用購買服務的方式,來幫助他們實現在晚年的一個安居的要求[2]。所以,應該提供更多的選擇才能分流不同單身人士的需求,而不是限制所有單身人群的購房。

(四)和諧工作氛圍,強化服務意識

一是和諧工作氛圍。單位或企業可通過定期舉行具有針對性和可實際操作性的員工內部交流會、集體旅游等活動,達到構建企業內部和諧精神文明建設的目的,幫助職員增進理解與加強溝通,相互認識了解并最終走進婚姻的殿堂,建立幸福的家庭;二是強化服務意識。一些單身人士為了保持健康的身體和積極開朗的心態,愿意加入相關舞蹈、健身等場所,可以以此為契機,根據自己的財力情況進行投資,例如美容中心、健身中心、服飾搭配咨詢店等等;也可根據現代單身人士多為獨生子女,生活技能不強,如在廚藝方面相對欠缺等特點,定制相關套餐,提供免費送餐或凈菜服務等。

(五)加強單身商品開發,滿足個體需求

由于單身人士一人生活,所以他們的生活形態就有區別于普通多人家庭的生活形態。(1)在生活用品中,出產針對單身人士食用量的食物,例如生食、小分量的衛生用具、簡單小容量的廚具等來滿足人數少時的節約生活理念。例如一家英國超市為招攬獨自生活的單身顧客,推出了只有普通生菜四分之一大小的小生菜。(2)適合小房而設計的家具:小型電視機、小容量冰箱以及達到空間的合理布置利用的其他家具等。例如日本三洋集團自2009年末就開始推出針對單身消費群體生活使用的電器,已經陸續有12款面市[9]。(3)單身公寓是一種面積在20~60平米左右,一般情況下只隔出廚房、衛生間以及起居室的小戶型住宅。針對單身人士的家居設計,要注重創新與實際相結合,最大程度滿足需求者的空間最完美利用與個性化的展示,以滿足單身族群優化生活的現實需求。

參考文獻:

[1] 李鳳桃.調查稱中國有1.8億單身人士 催生婚戀市場發展[EB/OL].中國經濟周刊,http://.cn/c/sd/2011-02-15/

003821953293.shtml,2011-02-15.

[2] Yoon,S.Y.對單身群體的時間使用與閑暇利用的探索性研究:以未婚與已婚群體的比較為主[J].韓國家庭管理學會志,2002,(6):

209-217.

[3] 李鳳桃.1.8億單身男女的生意[J].中國經濟周刊,2011,(5,6合刊):58.

[4] 于彥北.香港女單身生活狀態實錄[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5).

[5] 楊信.“單身經濟”成創業藍海[J].光彩雜志,2010,(12):57.

[6] TOM.長期單身的人需學會調整心理狀態[N].久久女性,2009-08-15.

[7] 新浪房產.2012年房地產調控政策匯總[EB/OL].新浪網,http://.cn,2012-08-16.

[8] 南寧經濟適用房銷售實行新規:限制單身人員購房面積[EB/OL].人民網—廣西頻道,http://.cn/GB/179430/15304256.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五月天制服丝袜在线 | 网址你懂的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污污污 | 日本一道本精品一区二区手机版 |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