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家庭收入調查報告

家庭收入調查報告

時間:2022-03-04 22:20:1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家庭收入調查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市場需求調查報告

主要內容包括產品銷售對象的數量與構成,消費者家庭收入水平,實際購買力,潛在需求量及其購買意向,如消費者收入增加額度、需求層次變化情況,消費者對商品需求程度的變化、消費心理等。

市場供給調查報告

主要內容包括商品資源總量及構成,商品生產廠家有關情況,產品更新換代情況,不同商品市場生命周期的階段,商品供給前景等。

商品銷售渠道調查報告

主要內容包括渠道種類與各渠道銷售商品的數量、潛力,商品流轉環節、路線、倉儲情況等。

商品價格調查報告

主要內容包括商品成本、稅金、市場價格變動情況,消費者對價格變動情況的反映等。

市場競爭情況調查報告

主要內容包括競爭對手情況,競爭手段,競爭產品質量、性能、價格等。

寫法和要求

1。標題。一般來說,市場調查報告的標題沒有嚴格的格式。它要求與文章的內容溶為一體.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用精練簡潔的文字去表現文章的中心思想。市場調查的標題有:在標題里直接寫明市場調查的地區、調查的項目和“市場調查”這一文種;在標題里直接提出某一種商品在市場上的問題,點明文章的中心,如《×牌冰箱被冷落》;用主標題點明文章的中心,再用副標題說明市場調查的項目、地區和文種;用大標題點明市場調查的項目、范圍、內容和情況,用小標題說明全文的主要內容。

2。前言。前言部分用簡明扼要的文字寫出調查報告撰寫的依據,報告的研究目的或主旨,調查的范圍、時間、地點及所采用的調查方法、方式。

第2篇

趙哲晟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班級里出現了一陣不良的“攀比之風”。今天他買了新型的玩具,明天她又買了漂亮的掛件。那么,同學們的零花錢是從什么地方來的?零花錢的數量又有多少,是怎樣使用的?我們幾位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展開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在老師的指導下制定調查問卷,進行全班性調查。

2.采訪個別同學,請他們談談零花錢的使用方法。

3.在網上查找有關同齡人使用零花錢的資料。

4.詢問家人,了解他們對孩子消費的建議。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父母每月收入。據統計,父母每月收入在2000—4000元的占了35%,4000元以上的占65%。

零花錢的來源。/fanwen.chazidian.com) 據統計,同學們的零花錢是父母給的占了80%,從早餐節省的零花錢占了10%,自己賺的占了10%。

零花錢的用處據統計,零花錢主要用來購買零食的占了45%左右,買書的也占了40%左右,用來買玩具和游戲卡的約占15%。

壓歲錢的處理。據統計,同學中把壓歲錢交給父母保管的占35%,存入銀行的約為40%,用于買學習用品的約占25%。

零花錢使用是否合理。據統計,認為自己零花錢用得合理的占了92.5%。認為用得不合理的用了7.5%。

是否想過合理使用零花錢。據統計,想過合理使用的占了92.5%,沒有想過合理使用的占了7.5%。

四、結論。

1.班級中的同學父母收入屬于中等偏上,生活條件也很不錯。因此,父母給孩子的零花錢較多。

2.同學們的零花錢數量有些偏多,大部分同學的零花錢每周在15元左右。

3.同學們手中的零花錢大多是父母給的,在家里,我們是純消費者。也有部分同學通過勞動來“賺取”零花錢,這一點很好。

五、建議。

1.有些父母認為給孩子零花錢很有面子。但是,由于家庭收入不同,父母也應該根據孩子的消費量及用途適當增加或減少零花錢的數量,或讓孩子通過家務勞動獲得零花錢。

2.調查報告還顯示.同學們的零花錢大部分是父母給的,所以,同學們應該珍惜父母辛苦賺來的每一分錢,不應該胡亂花錢。

3.也有同學會從早餐中節省零花錢,這是不正確的。早餐的營養在一天中占了重要的位置,早飯一定要吃好。所以零花錢不可以從早餐中節省。

4.雖然大部分同學認為自己的零花錢花得合理,但是,據統計,有部分同學會在學校禁止消費的小店中買零食。這樣做,不僅會浪費零花錢,而且有可能損害健康。零花錢應該多用在購買學習用品上。如果還有剩余,可以適當選擇一些公益捐款。

(指導老師:徐華軍)

第3篇

一、調查背景:

社會發展到今天經歷了很多的曲折,但是總體的趨向是向大型的城市化進化,城市周圍的鄉鎮村的行政體制在日益規模化的城市擴大的進程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居住目的為整體的社區。農民和城市人的名詞概念在模糊,現在比較科學的名詞叫“居民”,所以城市,社區,居民可以給出的關系定義就是城市提供了工作的場所,社區是城市的配套設施提供了可場所,而其中的居民就是城市的勞動力,是社區的主體。所以,關注社區居民生活層面成為必然趨勢。

二、調查主題:

居民生活水平及對社區管理情況

三、調查地點:

成都高新區合作街道所轄社區;

四、調查目的:

收集合作街道居民信息,為日后基層政府制定方案提供數據依據

五、調查對象:

社區居民;社區工作人員

六、調查人員: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10年高新區掛職公務員實踐團隊

七、調查時間:

7.13—7.17:制定調查擬定方案,審核;

7.20—7.31:制定調查正式方案,實施調查,回收調查數據;

8.1—8.13:整理調查數據,進行調查總結,完成調查報告。

八、調查方法:

觀察法、訪談法、一對一問卷式調查法。

九、調查原則:

客觀性、主動性、靈活性

十、要求:每位團隊成員需完成調查20份以上,每個小組交一份調查報告。

十一、調查內容:見附1

高新區合作街道調查報告

時間:2010年7月20日—2010年7月31日

地點:高新西區合作街道轄區內各社區

主題:高新區合作街道居民生活水平及社區管理評價調查分析

職責分配:

羅靜——擬定調查策劃、協調街道管理部門

王東——調查居民收入情況李慧川——調查社區治安環境

付文堯——調查社區公共設施情況楊沁——咨詢醫療衛生現狀

單端芬——總結、錄入調查情況進行數據分析

調查對象:

人數:181人

年齡:20——30歲階段54人;30——50歲階段113人

學歷:小學:11人;中學:82人;大專:66人;本科及以上:22人

問題設置:

共25項,以選擇題為主要形式,問答為輔。前部分關于被調查人基本

況、生活方式及社區的總體滿意度;后部分為居民對社區活動參與度及公共設施使用情況。

調查實錄:

分布合作街道順江、檬梓、清江、獨柏四個社區進行調查,口頭咨詢約200名社區居民、30位社區管理人員,完成近120份調查問卷。

針對公共設施、衛生、綠化、交通、文體、醫療保障、科普法制宣傳、未成年人及老年人權益保障、住房保障、治安管理等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進行了調查。得到了居民們的評價,也從居民自身的家庭收入、精神消費支出、教育成本認同程度、娛樂方式等內容,反映出該轄區居民的生活狀況及消費方式。以下抽樣調查對象為30人,共25項內容中具有代表性的10項問題,起一管中窺豹之效。

1.對居住的社區滿意度:

非常滿意6人(占被調查總人數20%)

基本滿意24人(占被調查總人數80%)

不滿意0人

2.對社區公共設施情況滿意度:

普遍且滿意9人(占被調查總人數30%)

較少需增加21人(占被調查總人數70%)

3對公共場所衛生狀況滿意度:

很好6人(占被調查總人數20%);

需改進12人(占被調查總人數40%)

可以接受12人(占被調查總人數40%)

4對社區綠化帶及綠化面積滿意程度:

滿意21人(占被調查總人數70%)

不滿意3人(占被調查總人數20%);

不在乎3人(占被調查總人數10%)

5對社區公共交通滿意度:

非常便捷0人

可以接受21人(占被調查總人數70%)

不方便9人(占被調查總人數30%)

6.對社區舉辦活動愿意參與哪一類:

娛樂、休閑聯誼類21人(占被調查總人數70%)

體育競技類9人(占被調查總人數30%)

7.社區組織大型全民族娛樂活動次數情況:

一年三次或以上21人(占被調查總人數70%)

一年兩次6人(占被調查總人數20%)

一年一次3人(占被調查總人數10%)

8.家庭全年平均醫療費用約為:

1000元以下9人(占被調查總人數30%)

1000——3000元15人(占被調查總人數50%)

3000元以上6人(占被調查總人數20%)

9.對子女教育成本認同程度:

收費過高6人(占被調查總人數20%)

適中15人(占被調查總人數50%)

可以接受9人(占被調查總人數30%)

10對社區治安管理滿意度:

第4篇

為了更好的實施國家信貸政策,防止不良貸款的發生,特制定本檢查措施:

一.農戶小額信用貸款

1有無戶主的身份證、戶口簿等復印件,審查是否為非農貸款、跨區貸款

2是否為已入股社員,并持有股金證(有無股金證復印件)

3有無綠色貸款證,并審查是否超信用發放貸款

4查看其有無不良貸款記錄

5登陸信貸管理系統,查看其信用等級和實際是否一致

6有無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和協管員的介紹及推薦意見

7是否存在借新還舊貸款(查看以前貸款記錄,是還后貸,還是貸后還)

8貸款利率是否符合規定

9核對綜合門柜系統檢查日1246科目的數據與信貸管理系統是否一致

10貸款合同有關事項是否完整,有無涂改遺漏的重要事項

二、農戶貸款

1貸款資料是否齊全(有無借款申請書、借款人家庭財產證明、借款人身份證明、借款人提供的抵(質)押物產權證明)

2是否存在借新還舊貸款(查看以前貸款記錄,是還后貸,還是貸后還)

3貸款利率是否符合規定

4核對綜合門柜系統檢查日貸款科目的數據與信貸管理系統相應科目的數字是否一致

5貸款合同有關事項是否完整,有無涂改遺漏的重要事項

6有關信用社評級資料是否完整

7保證人提供的資料是否完整合規(身份證明,營業執照,特殊行業生產經營許可證,企業資質等級證書,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同意保證意見書》、財務報告等)。

8抵押人提供的資料是否完整合規(身份證明,抵押物權利證書,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或董事會的《同意抵押意見書》,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同意抵押函等。)

9質押人提供的資料提供的資料是否完整合規(身份證明身份證明,質物鑒定和價值評估報告,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或董事會的《同意質押意見書》等。)

10審查調查報告是否合規有無未調查事項(抵質物的所有權是否進行了調查、抵質物的變現能力及價值是否進行了調查,并發表了調查意見)

115萬以上的農戶貸款是否執行了按季收息對于未按季收回的貸款利息是否執行了相關掛賬制度是否進行利息催收對于以后收回的掛賬利息是否按規定記收復利復核利息計算是否正確?

12抵押物是否進行公證表外入賬是否正確是否視同現金管理

13貸款審批程序是否合規對于超權限貸款是否進行了上報審批

三、自然人貸款

1是否超限額發放(30萬,20**年新增)

2貸款資料是否齊全?(有無借款申請書、借款人家庭財產證明、借款人身份證明、借款人提供的抵(質)押物產權證明),對于貸款資料復印件是否進行了核對?(由核對人注明的與原件核對一致字樣)

3貸款主體資格是否為具有完全民事能力的自然人?擔保人的主體資格是否合規?有無60歲以上無經濟能力人的貸款人或擔保人

4是否執行了審貸分離制度貸款的審批程序是否合規貸款的用途是否符合國家政策

5有無貸前調查報告貸前調查報告是否規范(是否按68號文件要求調查)

6貸后管理是否到位(進否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貸后調查,有無首次跟蹤貸后調查,有五級分類認定表及工作底稿)

7貸后檢查的內容是否包括貸款的使用情況,借款人的經營情況和償債能力的變動情況

8每次檢查是否有文字報告或記錄

9貸款利率是否符合規定

10貸款合同是否完整(68號文件)

合同是否采用鋼筆或碳素筆書寫,內容填制必須完整,不得涂改

相關條款是否與貸款業務審批的內容一致

客戶部門是否當場監督客戶、擔保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權委托人在信貸合同上簽字、蓋章或蓋指模,核對預留印鑒,確保簽訂的合同真實、有效(檢查借款合的筆跡和印跡等)

11抵押、質押是否合規抵押、質押物權憑證是否按規定進行登記和保管抵押物是否進行公證

12貸款的主體是否合適有無借名、冒名貸款

13對于及將到期的貸款是否發出了到期貸款通知書

14貸款利利率應用是否正確?對于按季收息貸款未按時收回的是否進行了催收利息計算是否正確?未按時付息等到其異常情況是否作了貸后檢查分析

15對于大額自然人貸款,有無人民銀行核準發放并經過年檢的貸款卡?

16貸款程序是否合規?有無逆程序發放貸款?

17貸款展期是否合規(展期期限是否符合規定有無展期貸款申請書抵、質押人是否在貸款展期申請書上簽署“同意展期”的意見有無展期調查報告與貸款人、擔保人是否簽訂了《貸款展期協議書》

四、農戶聯保貸款

1貸款資料是否齊全(聯保協議、聯保貸款人的身份證復印件、戶口簿復印件,各聯保農戶近三年的家庭收入證明、其他證明材料)

2通過各聯保農戶近三年的收入證明,計算年均收入,確認該成員的最高貸款額度,看是否存在超信用發放貸款

3是否根據單個聯保小組成員貸款實際需求、生產經營情況、還款能力、信用記錄等核定其信用額度聯保小組的貸款額是否超過各成員的信用額之和的50%

4檢查各聯保戶成員有無不良記錄聯保小組是否為直系親屬是否在5戶以上是否單獨立戶有無固定住所有無本地戶口最高貸款期限是否超過3年

5農戶聯保貸款是否實行按季收息有無貸款臺賬

6對種養專業戶、多種經營戶的聯保貸款,每季度是否有一份貸后檢查報告

五、企業貸款

1檢查借款人提供的資料是否齊全借款人身份是否真實并符合申請貸款的條件

有無注冊登記或批準成立的有關文件復印件,會(審)計事務所出具的驗資報告,特殊行業的生產經營許可證、企業資質等級證書或專營證件。相關復印件是否經有關信貸調查人員核實

有無客戶的經濟或財務狀況資料有無近三年經審計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業益變動表以及銷量情況,成立不足三年的客戶,提交自成立以來年度的報表,申請借款前一期的財務報告

有無企(事)業法人單位的章程,或個人合伙企業的合同或協議復印件

有無法定代表人或授權委托人身份證明

有無開戶許可證、預留印鑒卡和有效貸款卡

有無法人營業執照,特殊行業的企業須提供有權部門頒發的特殊行業生產經營許可證或企業資質等級證書,及其年檢證明

有無合資、合作的合同和驗資證明

有無人民銀行頒發的有效貸款卡,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組織機構代碼證

有無公司制企業法人的公司章程,董事會成員和主要負責人、財務負責人名單和簽字樣本,若為有限責任客戶、股份有限客戶、合資合作客戶或承包經營客戶,要求提供董事會或發包人同意申請授信業務的決議、文件或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文件或證明,股東大會關于利潤分配的決議

有無本年度及最近月份存借款及對外擔保情況(指的是貸款申報時)

有無現金流量預測及營運計劃

有無稅務部門年檢合格的稅務登記證明和近二年稅務部門納稅證明資料復印件

有無中長期貸款項目,必須提供各類合格、有效的相關批準文件,預計資金來源及使用情況、預計的資產負債情況、損益情況、項目建設進度及營運計劃

有無中長期貸款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有無客戶的印鑒卡、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人)簽字式樣

有無保證人公司章程對法定代表人提供借款擔保業務有限制的,需提供董事會決議、文件或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證明

有無保證人提供的資料(身份證明,營業執照,特殊行業生產經營許可證,企業資質等級證書,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同意保證意見書》、財務報告等。)

有無抵押人提供的資料(身份證明,抵押物權利證書,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或董事會的《同意抵押意見書》,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同意抵押函等。)

有無質押人提供的資料(身份證明身份證明,質物鑒定和價值評估報告,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或董事會的《同意質押意見書》等)

2有無貸前調查報告貸前調查報告是否規范(是否按68號文件要求調查)

3有無首次跟蹤檢查表首次跟蹤檢查表的是否在規定的時間內(15日)作出

4檢查借款人提供的財務報告是否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5檢查借款人各項資料的相關性和一致性,判斷其真實程度

6檢查擔保人是否符合擔保條件、具備擔保能力

7檢查對借款人的信用評級是否符合規定程序

8貸款程序是否合規?有無逆程序發放貸款?對于需報備的貸款是否進行了報備

9檢查《保證合同》是否與《借款合同》中的保證條款相一致,是否合法有效

10檢查《抵押合同》中的抵押物是否經過評估,最高可貸額是否在規定的折扣比例內,抵押物是否經過有關部門登記,抵押物有無《擔保法》中禁止的抵押擔保物;

11抽查貸后檢查報告及記錄,測試貸后檢查制度的執行情況

檢查貸后檢查報告是否及時、全面客觀地反映了借款人及保證人的信用狀況,充分反映借款人信用風險的預警信息;

檢查是否對借款人因改組、改制造成貸款變化情況進行詳細檢查和落實;

檢查展期原因是否真實,展期是否符合規定;

檢查“借新還舊”是否符合區聯社的條件和標準,有無自定標準情況。

12檢查貸前報告和記錄

①檢查調查報告質量,包括了解信貸員政策水平、業務水平和道德水準,報告內容是否客觀真實、內容充足、條理清晰、觀點鮮明、結論準確;

②了解貸前調查報告是否實地考察借款人的經營狀況;

③了解信貸人員是否對借款人資產、負債及投入資本進行實質性審查。

13檢查貸款的審貸分離情況。有無初審、復審人員簽字,對貸款風險是否進行了復測并提出明確意見;

14貸后檢查是否到位有無定期的貸后檢查報告

15對于出現逾期、欠息、信用等級降級或按五級分類貸款形態降級等風險預警信號的客戶,客戶經理、信貸員是否在當期及時進行了跟蹤檢查

五、不良貸款的檢查

1檢查新增不良貸款貸款資料的有無缺失

2檢查新增不良貸款的貸后管理情況。

3有無《信貸業務發生后定期檢查表》或《項目貸款檢查表》

4在不良貸款出現逾期、欠息時是否在當期作了跟蹤檢查并發出風險預警報告

5檢查其貸后檢查報告及貸后檢查提供的資料,看有無風險預警情況貸后檢查人是否發現了風險預警信號是否填制了《風險預警信號處理表》

6對于成為不良貸款前發現填制的風險預警信號是否采取了措施并向有關部門報告

7有無信貸管理部門填制的《貸后管理檢查表(按單位)》

8有無到期貸款通知書和《貸款逾期催收通知書》

9有無新的催收措施措施的落實情況

10借款人有無異議原貸款手續上有無漏洞

11看以前有不良記錄

12核對綜合門柜系統檢查日貸款科目的數據與信貸管理系統相應科目的數字是否一致

六、貸款總的方面

1是否建立貸款臺賬

2是否按要求劃分并如實反映貸款形態

3查有無化整為零貸款有無一戶多貸情況

4計算分析不良貸款占比、新增不良貸款占比,對于新增不良貸款較多,不良貸款占比較高的信用社加大抽查量,分析不良原因(并作出合適評價、建議)

5檢查有無相互擔保、連環擔保現象(聯保貸款除外)

6對大企業、大項目是否建立了貸款專管員制度

7對去年的不良貸款是否進行了對賬(到期貸款催收書、貸款人簽字的貸后檢查表也算對賬),其簽字是否與預留印鑒相符(進行了法律訴訟的除外)

8借款憑證的借款日期是否在信貸業務合同生效日期之后?借款憑證與借款合同的簽章是否一致?

9檢查貸后管理。有無貸款到期通知書、逾期催收通知書、貸款展期協議書、貸款展期申請書、客戶財務報表(月季)、貸后檢查報告、經辦信貸員的日常貸后檢查記錄、處分抵押物通知書、貸款呆滯、呆賬認定表、有價單證止付、查詢書等資料

第5篇

許多網友表示自己拖了工作所在地的后腿。事實上,每逢公布跟收入有關的“平均數”時,總有很多人感覺自己拿到手的工資沒這么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為什么每次公布平均收入,大多數人都感覺自己在拖后腿?

平均值與中位數的PK

正常情況下提到一個事情的平均情況,我們很容易就想到平均值,把所有的值加起來再除以總數,比如一群人的平均身高,平均每人讀幾本書,又或者平均每人在熟睡中能吃進多少只蟲子……

用到工資上,這個算法也成立。如果人的工資分布比較均勻,用平均值體現出來的收入就比較能反應現實情況的“平均”收入。什么叫均勻分布呢?我們拿2007年地區農民收入的分布情況來舉個例子:

這是一條漂亮的正態分布曲線:中等收入群體比例趨高,高收入和低收入趨少,也是一種被廣泛認同為結構趨向合理的收入格局。但是世界并不總是如此美好。實際上,當今世界主要大國的收入分布均屬于左偏分布,長成下面這樣:

美國肯塔基州的平均工資為39,520美元,而實際情況是工資在平均值以下的人,要比在平均值以上的人多很多。這種情況下,少數有錢人把平均值生生捧了起來。如果有一天比爾?蓋茨來到了我們的辦公室,那么我們辦公室全體人員工資的平均值,呵呵,那就不知道會高到哪里去了。

所以,這時候用平均數,就跟大家的感受相差甚遠,而用中位數來體現該地區的平均工資更為合適。中位數保證了有一半的人工資低于這個數,而另一半的人高于這個數,幾乎不受高低兩端收入變化的影響。實際上,肯塔基州的工資中位數為31,220美元,比工資平均值低了8,300美元。

這在當今其實是很普遍的現象,人們工資的平均值比中位數高出個百分之二三四十都是經常的事兒。如果媒體想讓讀者高興點,就多公布工資中位數,如果看讀者不爽想讓讀者受點打擊(本人發誓我從來沒有這種不良動機),就在平均工資的問題上多下工夫。

2005年,英國的媒體關于國民平均工資到底是升了還是降了的問題就展開了很大的一場爭論。英國財政研究所了一份報告表明,2003年到2004年間國民的實際家庭收入比上一年下降了0.2%,這里取的是平均值。這份報告也同樣指出,實際家庭收入的中位數增長了0.5%。

當這件事情在媒體上表現出來的時候,一些評論員便把明顯的“平均收入下降”這一問題拿出來大書特書,作為批評政府的有力證據。當時英國的財政大臣,也是后來的首相戈登?布朗迎著炮火解釋:“咳咳,當我們談論收入時我們談論中位數,因為收入分布不均勻。”

不過確實,平均值和中位數比較起來,人們對前者更熟悉,反應也更敏感,在人們心中,“平均”二字幾乎就和“平均值”劃了等號,以至于我們在面對像收入這種分布不均勻的東西時,也會忘掉兩者的區別。直到某一天,當你把“平均工資”和自己的工資一對比,驚訝得想讓它去開個介紹信來證明它真的是平均工資。這時候,我們建議你去看看工資中位數,安撫自己受傷的心靈。

不過壞消息是,有關部門在公布中位數這件事上,并沒有什么積極的動作。原因嘛,你懂的。

“被平均”了的美國同胞

這種沒問過你意見就把你平均了的情況,不止在中國有,美國人民也在不斷地被打擊中開始清醒認識到平均值和中位數的區別。

2014年9月,美聯儲了連續三年的消費金融調查報告:2010年到2013年間平均家庭收入增長了4%至87,200美元,而這三年間家庭收入中位數則下降了5%至46,700美元。

正如魯迅《故鄉》中的楊二嫂指出的,“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錢”。平均值的增長是因為有著最高收入的那群人,所得收入在這三年間增加了10%。而收入本來就一般般的人,收入繼續停滯不前,最窮的那部分人則持續掉隊。

這種情況同樣發生在美國人民的家庭資產凈值(房屋、股票及其他投資價值減去所有負債后的金額)上。這三年間家庭資產凈值的平均值屬于持平狀態,在535,000美元,但這背后其實是兩股力量的角力:最有錢的那10%的人,他們的資產凈值增長了2%,而其余那90%的人,他們的平均資產凈值是下降的――這三年間的家庭資產凈值中位數下降了2%。

這種平均值高于真實平均水平的情況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對于美國來說,1950年到1980年間,情況是完全相反的,拿著較低工資的那一半人的收入增長比另一半人要快。

1950年美國平均家庭收入比中位數高15%,到了1958年,這個比例降到9%,這8年間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長了2.5%,而低收入的那一半人群增長了3.1%。80年代以后,平均值就力壓中位數一直走高。過去三十年的美國是收入分布變得越來越糟糕的三十年,而過去十五年間的經濟增長主要是讓最有錢的那部分人受益。

平均值就算不準確又能怎樣?

在歐美等國,收入分配的統計早就開始用“中位數”來反映收入分配狀況,中國香港和澳門也都有相應的指標。2012年,國家統計局首次公布了城鄉居民收入中位數,中位數也小于平均數。

總體來說,我們國家還是比較依仗平均工資,比如五險一金、殘疾就業人保障金、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優撫救濟標準、基本養老金和退休費發放數額、最低工資標準等,都是以平均工資作為重要參考。

國家司法部門確定人身損害司法賠償主要依據的也是平均工資。此外,平均工資還是計算GDP 的重要依據,因為對于那些提供服務的、非物質生產部門來講,由于它們沒有提品,所以統計部門通常只能用工資來作為該部門的增加值的表現。

如此多的政策措施的制定都參照了平均工資,如果平均工資不能反映真實的大多數人的情況,將使很多政策在制定時發生偏差。

不管怎么說,在平均工資仍獨占鰲頭的時候,各位不妨學本人的樣子,把它當成鞭策自己的機會,一看見平均工資公布了,就安安靜靜地回到辦公桌前好好碼字了,比領導揮舞小皮鞭還管用。

第6篇

關鍵詞:大學生 家庭收入 經濟來源 消費水平 消費結構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2-112-02

隨著時代的進步,當代大學生早已成為社會的特殊消費群體,他們的經濟收入來源與主要生活消費有著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部分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卻與自身實際收入情況相比,表現出了非理性的傾向。很多大學生沒有一個正確合理的消費觀念和理財方法,甚至存在不少大學生盲目攀比,揮霍無度,不切實際地追求物質享受。雖然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但大多數還不能讓自己的經濟獨立或完全獨立,仍然需要依靠父母的經濟支持。面對經濟和社會的飛速發展,這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將直接關系著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養成良好的品德行為。因此,了解當代大學生的經濟收入與生活消費的具體情況,分析大學生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成為我們組共同關注的課題。

一、資料收集

2010年11月―2011年3月,本小組成員在王娟老師的指導下采用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收集好相關資料,充分做好前期準備。

2011年4月―2011年6月,本小組成員根據前期小組分工安排與時間情況相結合,對之前收集的問題材料進行篩選、分析、匯總,最終形成了針對四川文理學院在校大學生的調查問卷。緊接著在學院內開展了一次充分考慮年級、宿舍類型(空調房、普通房)、專業(藝術類、非藝術類)等變量的抽樣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050份,回收1000份,有效率95.24%。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家庭月平均收入狀況

調查表明被調查的大學生家庭月平均收入狀況如下:家庭月收入在1999元以下的同學人數占有效問卷總人數的23%,家庭月收入在2000~2999元的同學人數占有效問卷總人數的25%,家庭月收入在3000~3999元的同學人數占有效問卷總人數的38%,家庭月收入在4000~4999元以上的同學人數占有效問卷總人數的9%,有5%的同學家庭收入在5000元以上。由此可見,月收入在3000~3999元的家庭所占比例最多,這一數值基本代表了我院大多數學生家庭的經濟收入水平。

(二)經濟來源

調查表明在有效的調查問卷中有43%的同學主要經濟來源選擇的是“家庭供給”,有12%的同學選擇的是“獎助學金”,有27%的同學選擇的是“銀行貸款”,有10%的同學選擇的是“自己賺錢”,而其他剩余8%的同學,主要經濟來源依靠的是“家庭負債”。

(三)調查所得大學生月消費水平情況匯總如表1所示。

從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情況表(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月消費水平由700~899元向兩邊遞減。而500~899元這一區間的人數占總人數的76%。我們把這一項與家庭收入相對照,幾乎完全吻合,所以我們可以得出學生消費水平和家庭收入幾乎成正比例的同方向增減。而且通過調查可以看出,主要收入來源仍是家庭供給,雖然有很多大學生通過兼職之類的經濟活動得到生活補助,但較之高昂的學費和生活開支,并沒有能夠真正獲得經濟獨立。

(四)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結構

當代大學生的消費形式多種多樣,消費結構也各有不同。通過調查我們可以大致分為日常生活消費、學習消費、休閑娛樂消費、人情世故消費等幾個方面。

日常生活消費:主要指生活所必須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開支。由于學校所處的城市地區發展水平不同,家庭經濟條件和自身消費觀念與消費習慣不同,使大學生在日常生活消費的開支數額上存在很大的差距。有學生大手大腳一個月能花掉幾千元,也有學生能省則省,每月生活費不超過400元。

學習消費:主要指學費、書報費、文具費、考試費用等。其中,大學生的學費因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會存在一定差異。另外,日益增多的考試項目讓考試費用在學習消費中所占的比例也有所增加。為了畢業后能更好地融入社會,為事業打好基礎,報考各類從業資格證、各類職稱等級考試、各類語言水平等級測試、計算機等級考試,公務員、研究生等等考試的大學生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考試報名費、書本資料費甚至培訓費也跟著增加。

休閑娛樂消費: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大學生的休閑娛樂生活也日益豐富多樣化。這使得休閑娛樂消費在大學生的總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也越來越大。筆記本電腦、品牌手機、數碼相機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漸漸普及,泡網吧、唱KTV、溜旱冰、打桌球甚至打麻將等項目成為大學生休閑娛樂的方式。休閑娛樂消費無論是從比例還是從總量上看,都呈現出了逐年上漲的趨勢。

人情世故消費:主要指人情消費和戀愛消費。在校大學生在大學中為適應社會努力學習著各種社交技能,離開父母渴望被理解的心態,讓他們喜歡結交朋友,所以用于增進友誼請客吃飯的費用也日益增多。現在很多大學生為慶祝生日、慶祝得獎、獲得獎學金等都會請朋友娛樂吃飯。另外,如果是在談戀愛的大學生,用于約會、送禮等的戀愛消費也在人情世故消費中占了很大一部分。

三、大學生消費存在的問題及危害

(一)當代大學生有著自己對于生活的理解和追求,然而由于思想的不成熟,往往會在消費中表現出許多問題

1.缺乏對自己經濟狀況和經濟來源的正確認識。不少來自普通家庭的大學生無視父母掙錢的辛苦,自己也沒有理財觀念和意識,養成了盲目、趕潮流的非理性消費習慣。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考慮實際就買,為和同學攀比名牌手機、服飾,不惜節衣縮食。此外為了和朋友搞好關系,有個好人緣,有的大學生出手闊綽,常常向父母編造一些子虛烏有的借口要求增加生活費,這無疑是給并不富裕的家庭增加更多壓力。

2.娛樂性消費多,發展性消費少。從大多數大學生的消費結構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們多是從個人興趣愛好出發,很少考慮到社會的發展或者是未來的職業所要求具備的綜合素質,片面追求暫時的休閑享樂。你可以發現去網吧的同學比去圖書館的多,上網娛樂比上網學習的多。他們沉溺在低層次、帶有攀比性、炫耀性的消費中, 而對于高層次的精神文化消費,特別是對于發展性的精神文化消費重視不足、投入較少,有的同學甚至連上課用的教材也一省了之。

(二)如果上述問題的出現得不到足夠重視,并任其發展,那么帶給大學生乃至整個社會的危害是可以預見的

1.影響大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加大學生犯罪現象的出現。有的大學生在形成錯誤的消費觀念后,養成了錯誤的消費習慣,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往往不惜采取各種手段,當欲望得不到滿足時,便會向同學借錢甚至打起自己學費的主意。更有甚者還染上了賭癮,輸掉了自己的學費,為了維持生活和還債,一些大學生受社會犯罪分子影響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了犯罪道路。因為揮霍學費而自動退學的也大有人在,與其說他們揮霍掉的是鈔票,不如說是自己的大好前程。

2.不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形成健康的心理。一方面,部分學生存在的攀比性、炫耀性消費會在一定程度上給貧困學生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面對自身的經濟貧困,許多貧困生會承受相當的經濟壓力,從而出現明顯的抑郁自卑的心理;另一方面,消費中部分學生攀比、炫耀心理的滿足也不利于他們人格的完善和心理的成熟。

四、對大學生消費的建議

(一)培養合理的消費觀念

首先,必須充分發揮社會和家庭的監督作用。其實現在大學生的消費很多是受社會的影響,因此必須下大力氣整治和凈化學校周圍的社會環境,努力消除那些不健康、低趣味的文化娛樂場所給大學生帶來的不良影響,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提供一個健康的消費環境。家長還要加強與子女的溝通交流,關心子女的思想心理變化,了解其在校的消費情況,及時進行教育和正確的引導,不能只重視滿足子女的物質消費和生長需要,必須要更多地關注子女的精神消費和成長需要。其次,應培養大學生自覺養成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堅決抵制不良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的影響,提高自身合理適度的消費能力。

(二)合理引導大學生的消費行為

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絕大部分都是在學校里度過的,他們每天都需要獨自消費,而多種類、多層次的消費行為,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們的身心成長。首先,學校應加強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傳統教育、感恩教育和理財教育。通過進行國情教育,大力宣傳我們的基本國情,旨在提倡生活消費要與國力相適應;通過進行傳統教育,旨在宣揚我們必須繼承“勤儉節約”傳統美德;通過進行感恩教育,旨在引導大學生正確認知自己,體諒父母賺錢的艱辛,感受祖國對他們培養的重視和寄予的殷切希望,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時代使命和責任,從而能在消費方面不辜負期望,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通過進行理財教育,增強大學生的理財意識,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財價值觀,了解理財相關的基本知識,從而掌握理財的基本技能,重視發展性消費。其次,提高大學生校園生活的質量。由于大學的學習較之中學相比,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上課的時間比中學少,供學生自己支配的時間比較多這一特點,學校可以加大對學生精神文化生活建設的投入,利用學生空余時間開展一些能夠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活動。如學術報告講座、青年志愿者活動、各類社團文化活動等等。努力提高大學生的校園生活質量,從而保持精神生活的健康和充實。

(三)大學生要自覺培養自身的綜合素質

一是要注意利用好課余的時間,在閑暇時間多看書讀報、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參與各類體育文藝活動,這有助于學有所長、閑有所樂,避免自己浪費大量的時間去追求物質享樂。二是要努力加強自律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克服盲從、攀比等錯誤心理。避免為了趕潮流、炫耀、攀比,把時間和金錢消耗在無休止的消遣娛樂中。大學生必須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必須自覺培養思想觀點能自辨的能力、行為情緒能自控的能力、工作學習能自主的能力和生活服務能自理的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受到錯誤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的影響。

[本文為四川文理學院院級科研項目(編號:X2010R032)]

參考文獻:

1.張進輔.我國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特點的調查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3(2)

2.李明娟.透視大學生貧富差距現象[P].山東青年報,2003.2.18

3.余展洪.關注大學生的健康消費――南華工商學院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P].

4.鄒剛.當代城市大學生社會人格狀況調查報告[P].蘭州大學

5.玉華.武漢大學生消費調查分析[w].新消費網(省略)2004.4.8

第7篇

一、對讀書無用論的看法

首先分析原因1.存在即是合理,這樣思想的出現是有一定的現實土壤的。現在社會上就業難,就好業更難與教育費用的高昂支出之間嚴重不平衡,導致了這樣的思想產生。

分析:一個普通工薪家庭培養一個大學生困難,更不用說農村和低薪階層的人等等

2.但是這樣的思想不是正確的(批判),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科學是第一生產力,不掌握科學知識和工作技能,連自己的生存都會是問題,更談不上發展和報效國家了,那種不靠知識一夜之間暴富的年代早就過區了!如果任這種思想蔓延會危害整個社會,整個國家和名族。

3.解決:這種思想與崇尚科學的和諧社會不協調,一定要解決。首先解決亂收費和天價收費的現象,政府采用宏觀手段進行調控,不能將教育產業化發展,不能將教育當成搖錢樹!其次全社會開展榮辱觀的教育知道崇尚科學為榮!最后建立社會保障和救濟體制,再窮不能窮教育不能讓一個孩子以為窮而失學!

二、一間學校高一的時候有xxx名學生,到了高三只剩下xx名學生,讓你對此事展開調查

還沒讀懂題,是不是回答如何進行調查或是進行調查的步驟?還是其他?

某學校的在校學生劇減,這一現象反映的問題比較嚴重。對這種現象必須從方方面面調查處導致學生退學的深層次原因,才可以避免繼續出現這種情況。我將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深入調查:調查分為校方調查,在校學生調查,家庭調查三個渠道,準備調查之前,擬好調查的計劃以及調查問卷的問題,報領導批準后著手開展。

校方調查,即到該學校,找學生領導了解情況,了解的情況包括學校的生源,升學率等方面的相關內容,以及退學學生的名單,退學的原因,聯系方式等;在校學生調查可采取抽樣問卷調查方式,問卷的內容包括學生家庭收入狀況,對于學校收費的意見,對學校教育方式以及升學率是否滿意,對自己將來的設想,是否有退學打算,以及同學退學的可能原因等;

然后,根據拿到的退學學生聯系方式,到幾個有代表性的學生家中,對其家庭狀況,現狀,退學原因,對原來學校教育的意見,等等方面進行調查。

這三種調查結束后,再根據調查的問卷,筆錄,進行統計分析,寫出一份詳細的調查報告,上報上級領導。

三、對多讀書,讀好書你有什么建議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隨便說句什么話都好)我們不僅要多讀書,更要讀好書。我的建議如下:

1、制定好詳細的讀書計劃,讀書必須持之以恒,因此我們有必要確定好固定的讀書時間;

2、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好要讀的書籍;

3、多做讀書筆記,記下心得體會;

4、多與他人交流,交換讀書的心得。

四、一間企業招了xx名大學生,見習期沒有工資,見習期滿后全部辭退了,大學生情緒非常激動,讓你處理此事你怎么處理(沒要求演講)

如果發生這種事情交由我來處理的話,我會采取如下措施:

1、首先安撫好這些學生的情緒,防止因為情緒激烈導致過激行為,并向學生和企業雙方了解情況;

第8篇

主題詞:單親貧困 救助機制 對策 建議

1、__x街道單親貧困家庭狀況

1、1__x街道單親家庭概況

據2011年人口普查數據反映,單親家庭468戶。單親家庭絕大多數由離婚或喪偶者構成。近年的離婚率增長速度驚人,形成的單親家庭無疑呈上升趨勢,加上因一方喪偶形成的單親家庭,數量就更多。

1、2__x街道單親貧困家庭基本情況

生活狀況:月均收入在300元以下的有37戶單親家庭;月均收入在300-800元的家庭共124戶。其中以女性為家長的單親家庭收入又比以男性為家長的單親家庭為低。經濟狀況:收入來源方面,調查顯示家庭成員的主要微薄收入、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幫困卡、親友資助、社會援助排在家庭收入主要來源的前四位,分別為57.5%、41.4%、14、7%。支出方面,96戶家庭認為基本可以支付一些日常生活必要的開支;61戶家庭認為家庭收入用于日常生活必要開支完全不夠。住房狀況:調查表明,單親貧困家庭擁有自有住房的有103戶,其中仍居住在以前老房子的有69戶,一次性付款購買房子的25戶,租住房屋的家庭有81戶,其中收入支付房租有些困難,只能租一般性的房子的有56戶;勉強能夠支付房租的有19戶,完全可以支付房租的只有6戶。醫療保障情況:由于單親貧困家庭成員的生活大多處于貧困之中,生存壓力大,患病率也往往高于其他家庭,尤其是承受大病風險的能力則更為脆弱。從身體健康狀況看,單親貧困人群的確是一個弱勢群體。這種狀況既是家庭致貧的重要原因,也是妨礙家庭脫貧解困的重要原因。家庭從業人員的狀況:從職業構成看,調查顯示,48%的單親家庭主要勞動力是普通工人,技術工人只占1%。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教師和公務員比例很低。

2、單親家庭貧困成因

2、1經濟體制轉軌帶來的影響

國企改革滯后,對單親家庭貧困化特別是以女性為戶主的單親貧困家庭產生深刻影響。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化,技術進步和經濟結構調整,人員流動和職工下崗是難以避免的。在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計劃經濟逐步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低收入、高就業”平均主義分配的后遺癥日益顯現出來,一些企業破產、停產、半停產、轉產或被兼并收購,職工收入下降,下崗、失業劇增,部分職工特別是女職工下崗成為必然。

2、2現行婚姻法律制度保護不完善。

我國的法律制度,包括《婚姻法》、《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繼承法》、《婦女權益保護法》以及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出臺的《婦女權益保護法》實施辦法中,都有保障婦女平等享有夫妻財產權利的許多配套性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曾多次做出處理夫妻財產男女平等方面的司法解釋。但在實際中,女性的財產權益并不能得到切實的保障。

2、3社會保障與社會支持不完善

目前,城市相對貧困的人口中,單身母親及其未成年子女構成了特殊的一群,這一群體的人數還在逐年增長,但目前政府的福利政策和傳統的社會保障系統都遠未顧及到他們,沒有特殊的、專門的優惠政策,單親家庭所產生的經濟問題、子女撫養、教育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必須依靠單親家庭自身的努力來解決。

2、4單親貧困人員自身素質有待提高

勞動者素質的高低,決定其競爭就業崗位的能力

和機會。在經濟體制轉軌中之所以產生大批的下崗、失業人員,市場競爭的失敗者往往是低素質者。我市單親貧困人員素質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文化程度低。調查顯示,單親貧困家庭適齡就業者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僅占2.3,初中及以下的占83.3。二是勞動技能低,缺乏就業能力。缺乏從事生產經營的基本素質,或靠做零工為生,或靠政府救濟。下崗職工中40歲以上的下崗職工,年齡大、體力差,無特殊技能,再就業困難,加之贍養父母、撫養子女,不僅生活困難,精神壓力也很大。3、__x街道現有單親貧困家庭救助政策措施及發揮效用狀況

3、1單親貧困群體享受政策性社會保障的狀況

“三條保障線”不斷完善。“三條保障線”即最低工資標準線(包括退休金)、失業和養老保險金、最低生活保障線。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失業保險、離退休職工養老保險實現100按時足額發放。加大“低保”工作力度,做到單親困難群眾應保盡保。

幫扶活動成為風尚。政府、社會攜手救助困難群體,開展“結對幫扶”、“春風行動”等活動形成文明互助、友愛相幫的良好氛圍,各有關部門拿出巨額資金幫助單親困難群眾解決就業、就醫、就學、住房等困難。

形成多層次幫困機構和網絡。全市現在己有市、區(縣)、街道、社區的三級機構、四級服務信息網絡。社區全面完成了基層勞動保障服務機構,每個街道配備1名專職工作人員,每個社區配備2名專職工作人員,人員經費和信息網絡建設經費全由市和區兩級財政配套解決,就近、就地服務把幫困就業落到了實處。

3、2單親貧困群體享受其他社會保障的狀況

單親貧困家庭獲得社會援助狀況。調查顯示,除去政府援助外,父母救助是單親貧困家庭社會救助的主要來源,其次是兄弟姐妹的救助。這說明目前家庭親情關系的幫助仍是解困濟貧的重要途徑;其他親友和鄰居對單親貧困家庭的援助作用微乎其微,此外,社會慈善機構、社會民間公共救助機構提供的救助也是單親貧困家庭社會援助的來源之一,但其作用有待進一步充分發揮。

4、影響單親貧困家庭救助政策措施充分發揮效用的因素

4、1仍未形成完整獨立的城市單親貧困家庭救助體系。

城市單親貧困家庭救助體系是城市扶貧幫困體系的一部分,包含在各種經濟改革與發展政策之中,其最終目的在于促進經濟改革與發展的順利進行,而不是以反貧困為專門目標。由于現有機制對反貧困的現狀考慮較多,而對于城市單親貧困問題的相對性和長期性認識不足,從而缺乏對于城市單親貧困問題的系統考慮,以致現行的救助政策政策具有明顯的對策性、應急性特點。

4、2現行“低保”等政策在執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目前的低保是一種絕對平均的低保,這就必然存在著不公平。從理論上講,低保應和積蓄等隱性收系起來,但由于國家對隱性收入還缺乏評估手段,所以“低保”也會存在漏洞。主要有:一是低保含金量很高,養了一批懶漢。一些低保對象不愿就業,情愿在家里打麻將,也不愿從事低工資職業。二是如實核查低保對象的真實收入十分困難。人戶分離,由戶籍所在地居委會承擔核實工作難以操作;一些企業為了本單位職工利益不如實提供情況;對核查對象的隱形收入無法查實。

4、3優惠政策難落實。

如前所述,政府為救助單親貧困家庭已經制定了很多優惠政策,對于幫助單親貧困家庭擺脫貧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實踐中有些出臺的政策不具有實際效用,只是留于文件和會議,給基層工作人員造成工作中的許多無奈。社區建設的推進和行政區劃的重新調整,規模大,基層干部、社區工作者相對少,對單親貧困狀況的了解、動態管理的力度有所削弱,使得優惠政策形同虛設。

5、完善單親貧困家庭救助機制的建議對策

5、1提高對單親貧困家庭救助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加大宣傳力度,將單親貧困家庭的救助工作擺到重要位置,把單親貧困家庭救助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關心他們的生活,傾聽他們的呼聲,及時解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單親男女大多處于中年階段,又有未成年子女,在社會轉型期產業結構調整中下崗、失業、內退者明顯較多,加上浩劫年代造成他們教育、技能、信息等自身資源的不足,往往缺乏市場競爭的資本。加上單親者須獨自撫養子女,承受著職業、家庭和社會的多重壓力,生活狀態明顯差于雙親男女,再就業難度也更大,是弱勢中的弱勢。

5、2政府制度保障與社會援助支持有效結合

認真落實現有的各項救助措施和優惠政策。切實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提供優惠和扶持,對單親貧困家庭提供幫助。我們在提供幫扶時也應充分考慮單親當事人的特殊困難,在技能培訓、職業介紹、貸款、收費和稅收的優惠政策等方面,政府在同等條件下應對撫養未成年子女的單親家庭有所傾斜。

充分發揮社會群團、非政府組織及社區特殊優勢。借鑒發達國家資金籌資方式變現收現付制為基金制,即將所征資金存入基金會,用于直接投資,使其增值,到需用時再支付。通過設立"單親特困家庭專項援助資金"等形式,廣泛發動社會力量籌集善款,為單親特困家庭獻愛心。

爭取家人及親朋好友的物質幫助。父母及親朋好友是最原始的、也是關系最密切的群體之一,是單親家庭獲得資助的另一主要途徑。因此,單親家庭要善于處理與家人及親朋好友的關系,爭取從他們那里得到物質上的幫助。

5、3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完善救助機制

適當放寬審核單親貧困家庭救助標準。單親家庭由于成員少,維持其基本生活所需要的人均費用也相對較多。因此,對其享受的救助標準做相應的調整,體現救助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完善“低保”運行體系。加強低保工作機構和工作隊伍建設,健全現有低保工作機構,配備專門工作人員,切實解決工作和人員經費,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提高低保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政策業務水平,規范工作程序,完善配套政策,增加最低生活保障金發放過程透明度和公正性,做好低保工作。

醫療保險制度改革要考慮單親貧困群體的特殊性。一是應多建社會福利醫院,以較低的治療成本(不以盈利為目的),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線的傷病殘單親貧困人口提供康復和醫療救助。二是在醫療制度改革中,應把城市單親貧困人群的醫療保障問題考慮進去。制訂相關的措施,保障他們也能享受醫療保障或福利。

5、4單親貧困家庭自身要積極努力

單親貧困家庭是社會的一個弱勢群體,政府、社會等給予多方面資助是應該的,這是社會文明與進步的體現。但是,單親家庭在接受外界幫助的同時,自身的努力必不可少。克服困難最根本的途徑還是單親家庭的自助行為。

5、5關注單親貧困人群心理健康。

調查顯示,單親貧困人群生活面窄

、社會交際貧乏、存在一些自卑、精神壓抑等心理問題,他們的挫折經歷和多重角色身份,除了需要社會的尊重和理解外,更需要親屬和社區網絡的支持和援手,希望有交流接觸、重組新家的機會。為此,社區和社會公益性社團組織可以成立單親家庭俱樂部或類似的互助網絡,為他們提供一個交流、互助、交友、職業介紹、心理咨詢及其他幫助的平臺。參考文獻:

1、《單親家庭貧困問題》作者王世軍,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2、《國外社會保障制度研究》(《社會保障制度》第1998.2)

3、《擊碎貧困不要城市貧民窟》關信平

4、《我國社區就業狀況及對策建議》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人力資源研究室主任楊宜勇

5、《城市婦女社會保障情況調查》(重慶市婦聯)

6.《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問題與對策》(摘自《安康經濟》)

7、《北京市城市居民貧困問題調查報告》

8、《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唐鈞)

第9篇

關鍵詞:高中教育;高中致貧;資助

中圖分類號:G639.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4-20

一、“高中致貧”概念的界定

目前,雖學術界研究高中教育的文獻相對較多,但明確提出“高中致貧”概念的研究就更少了。本文主要通過學者們對有關教育致貧的研究來理解“高中致貧”的含義。

比較早對教育導致家庭貧困進行討論的是王成新和王格芳,他們在研究關于我國農村新的致貧因素中提到了教育導致貧困,在農村因為教育所產生的消費成本是導致家庭貧困的因素之一,但是沒有明確界定“教育致貧”的含義。隨后,學者們對這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余世華在“因教致貧”原因探析的研究中,解釋了“教育致貧”的含義。他指出,教育所導致的貧困表現為教育成本的投入與家庭經濟收入不協調所造成的經濟貧困。

本文所研究的“高中致貧”屬于因教成貧,是指經濟狀況一般的家庭,為了使子女能夠接受高中教育,把有限的收入投入到教育中去,由此造成的家庭貧困現象。

二、“高中致貧”原因探析

造成“高中致貧”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從家庭層面、學校層面和政府層面進行討論。

1.家庭層面

家庭既是“因教致貧”的直接受害者,也是造成“高中致貧”的推動因素,這些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收入低、家庭受教育子女多以及家庭父母的教育觀念落后等。

家庭收入低是造成高中貧困的最根本原因。查海波對安徽省的一個貧困縣進行了調查,他指出2004年一個學生完成一般高中或職業高中三年的學業需要支付9000元~11000元的費用,這相當于一個農民兩年半的全部收入。王善邁等人的研究也指出,對于收入最低的5%和10%的城鎮家庭而言,供養一個普通高中階段的學生所需學雜費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70%和31%~56%。這些數據都可以表明高中階段的學費對有些家庭來說是一個比較沉重的負擔。

家庭多子女現象與家庭貧困有著最為直接的關系。在落后貧困地區,大部分人還沒有完全從封建思想的禁錮中解脫出來,受一些傳統思想比如“多子多福”思想的影響,有些地區家庭多子女現象非常普遍。他們在這種落后貧困文化的影響下,又受到了當今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影響,有些家庭為了改變子女貧窮的命運,砸鍋賣鐵也要讓他們上學讀書,需要支付的教育費用隨著子女受教育數量的增加必然增多。

家長對子女受教育的觀念落后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一般來說,觀念是行動的先導,行動受主體價值觀念的支配。古語有“寒門出貴子”“鯉魚跳龍門”的說法,如今社會也提倡“知識改變命運”,這說明教育對于貧困家庭來說意義重大,是貧困子女改變命運的關鍵途徑。有些家庭存在著對優質資源盲目追求的現象,同時對教育的預期收益抱有過高的期待,這種思想上的貧瘠強化了教育致貧的根基。

2.學校層面

學校層面主要是學校收取過高的教育費用以及其他一些亂收費的現象等。

學校教育的全部費用構成其成本, 根據成本分擔的原則和教育的特殊屬性, 教育服務的消費者必須部分地分擔成本。高中教育作為非義務教育,其不斷上漲的學雜費和上萬元的高額擇校費, 導致一些家庭陷入經濟貧困。

同時,高中學費支出只是高中學生家庭教育支出的一部分,很多家庭還要支付雜費、食宿費、擇校費和交通費等,有些學校還出現了一些亂收費現象,這些費用成為家庭的沉重負擔,所以,高額的教育費用成為“高中致貧”的潛在因素。

3.政府層面

政府不是導致貧困的直接原因,但是由于一些政策上的原因,也是造成“高中致貧”現象難以回避的因素之一,這些因素包括政府對資助資金投入總額不足、資助制度不健全、資助標準偏低等。

高中階段學生資助政策方面的進展緩慢,到目前為止,全國性的普通高中學生資助制度才剛剛建立。

當前普通高中的貧困生資助主要還是依賴政府財政資金、學校和社會的資助。政府財政資金、學校和社會資助是提供資助的三大主體。其中政府是學校的舉辦者,應當是實施資助的主力,這幾年雖然加大了力度,但其投入遠遠不足以解決貧困學生的學費需求。

現有的學生資助制度也存在問題,比如王善邁等人在其研究中就提到了高中學生資助制度存在的問題,調查組通過對甘肅、湖南以及江蘇三省的高中資助政策進行分析,發現高中資助比例比較低,政府并沒有拿出額外的資金來建立高中學生的獎助貸學金,而且各省的資助政策在設計上存在問題,有些資助與學生的實際經濟情況不相符。

三、政策與建議

1.提高政府投入比例,加強政府財政責任

政府在高中階段的教育財政應保持充足性和公平性,努力提高高中階段教育經費中政府投入的比例。適當增大對高中學校的扶持力度,增加對高中貧困生的資助額度,從而盡量保證學生可以享受到有質量的高中教育,真正實現政府有力提供教育服務的財政責任。

2.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學生資助政策

在經費的籌集上,真正實現籌資渠道多元化,使教育投入得到保障。特別是要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投資中去,逐步建立健全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公民個人捐贈的高中學生助學基金。加快建立高中學費減免制度,健全高中助學貸款和延期支付學費的制度。

3.收費標準保持穩定

市、縣各類示范學校、實驗學校應嚴格執行省市物價部門核定的收費標準,不得擅自增加收費項目或提高收費標準,把讀書交費的“門檻”降低,禁止亂收費現象,讓相對貧困家庭的子女讀得起書。

4.做好貧困生認定工作,提高助學金使用效益

在實際工作中做好貧困生認定工作,可有效避免一些家庭經濟并不困難但拿著鄉鎮出具的貧困證明向學校申請困難補助的現象。一是學生自己寫申請,說明家庭基本情況;二是通過班主任和學生干部對學生日常生活的觀察、審 核;三是學校做好貧困生家訪工作,實地調查,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溝通;四是及時發現那些性格內向、需要幫助但不愿申請資助的同學,以免因為貧困影響了他們的學業。

5.重視并做好貧困學生及家庭的精神疏導工作

在給予貧困生物質資助的同時,要幫助家庭貧困學生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走出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的陰影,全面提升家庭貧困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家庭困難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參考文獻:

[1]王成新,王格芳.我國農村新的致貧因素與根治對策[J].農業現代化研究, 2003,24(5).

第10篇

關鍵詞 精神分裂癥 免費治療 療效分析

我市民政局及殘聯在3年前開始實施免費門診治療包括免費給藥及檢查。效果如何,本文將對此做相關的研究。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09年7月~2009年12月持有市民政局及殘聯和我院的相關同意免費治療證明,共96例為研究組,同時期普通門診的就醫患者94例為對照組。入組標準:①符合CCMD-3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②病程5年以上;③患者和家屬知情同意參加本次研究;④至少有1名監護人和患者共同生活。排除標準:排除器質性精神障礙,及精神活性物質和非成癮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1年的研究,如果病情復發或再住院則停止研究。

兩組病例一般臨床資料在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病程、用藥情況、家族史、診斷分型等方面均無統計學方面的差異。

方法:兩組患者均在我院門診由副主任醫師及主任醫師負責治療,包括物調整,不良反應的處理,講授相關的精神衛生知識及康復干預措施。

療效評定:所有量表均有心理測驗室評定,包括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社會功能缺陷篩查量表(SDSS)。并統計復發、再住院、就醫及服藥依從情況。

評定標準如下:復發標準:BPRS中精神分裂癥的核心癥狀(第4、7、11、12和15項)中任何1項評分≥5分,或任何2項每項評分≥4分;或嚴重的自殺、自傷行為,或具有殺人沖動或自殺;或暴力行為導致他人傷害或嚴重財產損失。SDSS總分≥2分即為社會功能缺陷。就業包括恢復原工作及再就業≥3個月。停藥或自行減量為服藥依從性差。

統計分析:采用統計軟SPSS12.0件進行統計分析,脫落者不進行統計分析。

結 果

入組時和最后結束時兩組間各指標評分比較:兩組間BPRS、SDSS在開始時無差異,結束時免費治療組比較入組時有統計學意義;兩組在結束時比較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兩組間復發再住院再就業及服藥依從性比較:免費治療組在復發率再住院率及就業服藥依從性要優于對照組。見表2。

討 論

本研究由于是政府提供的免費治療,但不是對所有精神分裂癥病人的,因此獲得免費治療的患者及其家屬都很重視這個機會。通過免費的門診維持治療,確實提高了患者對治療的重視程度,提高了治療的依從性,從而提高治療效率,降低復發率(6.3%)和再住院率(4.2%)。精神疾病又是負擔最重,對社會和家庭產生嚴重影響的疾病之一。本研究顯示,通過免費的門診治療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癥病人的治療率、降低復發率;而且由于是免費的供藥和相關輔助檢查,使患者及其家屬在治病方面無任何經濟壓力,反而由于就業率的提高而增加家庭收入,這對于困難家庭就顯得格外有意義。同時患者社會功能的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降低了對社會和家庭的危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2,3]。

本次研究是由市民政局、市殘聯提供的福利彩票公益金為基礎,在有限的范圍內進行的,但結果確實有效。

參考文獻

1 李征.對精神病人免費投藥調查分析.社區醫學雜志,2006,4(1):6-7.

2 陸雪娟,趙姣文,徐艷華,等.上海市嘉定區貧困精神病人藥物治療情況調查報告.上海精神醫學,2006,18(6):342-343.

第11篇

[關鍵詞] 孕婦;早產;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 R71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1(a)-0137-04

早產是圍生期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對于自發早產的病因尚不清楚,給早產的預防和治療帶來一定困難。早產發生率地域差異大,西方發達國家報道,5.9%~13%的新生兒死亡與早產有關[2-3],我國2005年中國城市早產兒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為7.8%[4]。

早產的發生除受到相關病理、生理的影響[5]外,還受到人種、社會因素和健康保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6],盡管國內有對早產的相關因素研究的報道[7-8],但對特定地區和特定人群的早產相關危險因素分析仍有重要意義。

廣東流動人口較多,孕產婦社會經濟情況和衛生保健意識差異較大,為制訂有針對性的產前保健制度帶來巨大困難,不利于早產的預防和治療。本科是本地區孕產婦診療中心,可為本研究的實施提供病例保證。本研究通過回顧我科收治的5000例孕產婦的臨床和社會經濟信息,分析本地區孕婦早產相關危險因素,以期為早產的預防和治療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9月~2011年12月在我科就診的5000例孕婦,其中早產120例,年齡18~40歲,中位數27.5歲,孕周為35~37周。用于研究的相關資料均得到患者的知情同意。通過問卷調查方式采集相關資料:懷孕前后身高及體重、入院前2周的癥狀、過去疾病史、產前檢查次數、健康狀態、抗生素使用情況、近兩周飲食情況、是否吸煙、文化程度及家庭收入。同時,對患者的病歷進行對照記錄:懷孕相關并發癥、分娩方式、破膜情況及時間。

1.2 相關定義

妊娠次數指懷孕總數,包括流產。吸煙定義為孕期每天吸煙至少1支,總時間>1周;二手煙定義為孕期每天在有他人吸煙環境中停留至少1 h,總時間>3個月;不接觸指不吸煙和非二手煙。飲酒定義為孕期每天飲用含酒精飲料至少30 ml,總時間>3個月。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0進行數據分析和統計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早產與風險因素的相關性采用χ2檢驗及趨勢檢驗,對單因素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再進行多因素分析(采用邏輯回歸模型),以P

2 結果

2.1 早產孕婦人口學特征分析

本組早產孕婦120例,總發病率為2.4%(120/5000)。

2.2 早產孕婦產科相關因素分析

流產兩次以上孕婦早產發生率明顯降低(P=0.040),但經產婦早產發生率明顯增高(P=0.010)。有絨毛膜羊膜炎及胎膜早破的孕婦早產率明顯增高(P=0.008,P=0.003)。產前2周抗生素使用、產檢次數和分娩方式與早產發生率無明顯相關性(表2)。

2.3 早產孕婦疾病因素分析

有膀胱炎及陰道炎病史患者的早產率均明顯增高(P

2.4 多因素分析明確早產風險

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均納入多因素回顧模型。在對年齡、妊娠次數、絨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和陰道炎進行修正后,受教育情況、流產次數和膀胱炎因素不再有統計學意義。通過修正,妊娠次數(OR:2.25;95%CI:1.22~5.08),絨毛膜羊膜炎(OR:1.78;95%CI:1.23~3.08), 胎膜早破(OR:4.12;95%CI:2.23~8.45)及陰道炎(OR:1.98;95%CI:1.04~2.65)明顯與早產相關。0.05)。只有25~29歲組的早產發生率明顯高于≥35歲組(P

3 討論

在本組研究的5000名35~37周孕產婦中,經產婦、絨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及陰道炎患者早產風險明顯增高。盡管25~29歲組孕產婦早產率高于≥35歲組,但早產率與年齡并不成線性關系,而且經過校正,

細菌性陰道病是孕齡婦女最常見的下生殖道綜合征[9-10],它與陰道菌群失調有關,癥狀包括陰道異常分泌物、瘙癢或惡臭。許多研究均報道細菌性陰道病與不良妊娠結局相關,并證實細菌性陰道病與早產有關[11-12]。目前,關于細菌性陰道病與早產的關系在不同社會經濟條件下的相關性分析尚不夠透徹。國外文獻顯示,細菌性陰道病在未成年、社會經濟地位較低和有生產低體重兒病史的孕婦較常見[13-14]。在這一點上,本組研究結果與這些研究結果不完全一致。通過多因素校正后,

絨毛膜羊膜炎是指絨毛膜羊膜甚至羊水受到感染引發的炎癥[17]。該病變可導致胎膜發育不良、早產或胎膜早破,甚至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或感染等[18]。本組數據顯示,絨毛膜羊膜炎和胎膜早破是早產的獨立危險因素,支持上述文獻結果,因而,妊娠期間預防絨毛膜羊膜炎的發生對本地區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有重要意義。

目前尚無早產的預測方法,對于確診病例治療措施也因人而異[19-20]。本地區外來人口逐年增多,流動人口比例高。本組人群,產婦以外來務工人員家屬及非固定職業者為主,雖然吸煙及家庭月收入并非早產的獨立影響因素,但孕婦吸二手煙病例較多,占67.0%, 收入

本組研究的不足之處是對于孕產婦的既往資料均來自患者自述,孕產婦的社會經濟狀況、既往病史可能不真實而造成研究結果的偏倚,但本組資料是本地區樣本量較大的研究,能較真實地反映該人群的特征,對早產的預防和診療有重要意義。

4 小結

絨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及陰道炎孕產婦早產風險明顯增高,積極治療相關疾病及規范產檢對早產預防和診療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Blondel B,Bréat G,du Mazaubun C,et al.The perinatal situation in France.Trends between 1981 and 1995[J].J Gynecol Obstel Biol Reprod (Paris),1997,26(8):770-780.

[2] Kiss H,Petricevic L,Martina S,et al.Reducing the rate of preterm birth through a simple antenatal screen-and-treat programme: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10,153(1):38-42.

[3] Hamilton BE,Mini?ko AM,Martin JA,et al.Annual summary of vital statistics:2005[J].Pediatrics,2007,119(2):345-360.

[4]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中國城市早產兒流行病學初步調查報告[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5,7(1):25-28.

[5] 解亞斌,宋迎春,田雪梅,等.圍生期下生殖道感染與妊娠結局的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8):509-511.

[6] Demissie K,Rhoads GG,Ananth CV,et al.Trends in preterm birth and neonatal mortality among blacks and whi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89 to 1997[J].Am J Epidemiol,2001,154(4):307-315.

[7] 秦寶玲,張文穎,黨艷麗,等.北京部分郊區279例孕產婦早產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11,91(5):2340-2342.

[8] 鄭小東,郝卓芳.高危妊娠與胎盤炎病理的關系[J].實用醫學雜志,2006,22(3):2375-2376.

[9] Yudin MH.Bacterial vaginosis in pregnancy:diagnosis,screening,and management[J].Clin Perinatol,2005,32(3):617-627.

[10] Seong HS,Lee SE,Kang JH,et al.The frequency of microbial invasion of the amniotic cavity and histologic chorioamnionitis in women at term with intact membranes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labor[J].Am J Obstet Gynecol,2008,199(4):375.e1-375.e5

[11] Hillier SL,Martius J,Krohn M,et al.A case-control study of chorioamnionic infection and histologic chorioamnionitis inprematurity[J].N Engl J Med,1988,319(15):972-978.

[12] Guerra B,Ghi T,Quarta S,et al.Pregnancy outcome after early detection of bacterial vaginosis[J].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06,128(1-2):40-45.

[13] Hillier SL,Nugent RP,Eschenbach DA,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bacterial vaginosis and preterm delivery of a low-birth-weight infant.The Vaginal Infections and Prematurity Study Group[J].N Engl J Med,1995,333(26):1737-1742.

[14] French JI,McGregor JA,Parker R.Readily treatable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 and preterm birth among black women[J].Am J Obstet Gynecol,2006,194(6):1717-1726.

[15] Yoon BH,Romero R,Moon JB,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ntra-amniotic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preterm labor and intact membranes[J].Am J Obstet Gynecol,2001,185(5):1130-1136.

[16] Leitich H,Bodner-Adler B,Brunbauer M,et al.Bacterial vaginosisi as a risk for preterm delivery:a meta-analysis[J].Am J Obstet Gynecol,2003,189(1):139-147.

[17] Holzman C,Lin X,Senagore P,et al.Histologic chorioamnionitis and preterm delivery[J].Am J Epidemiol,2007, 166(7):786-794.

[18] Wu YW,Colford JM Jr.Chorioanmionitis as a risk factor for cerebral palsy:a meta-analysis[J].JAMA,2000,284(6):1417-1424.

[19]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58-1361.

第12篇

本次調查的對象以農戶為基本單位,調查所選取的樣本涉及湖北省的10個縣(市)的100個農戶。樣本的選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有經濟較發達的平原地區如天門市、仙桃市,也有經濟一般的丘陵地區如咸寧市,也有經濟較落后的山區如竹山縣、英山縣,還有武漢市的郊區如新洲區、江夏區。這種樣本的選擇方式和結構有利于比較全面了解情況,以得出比較合理的研究結論。調查資料的收集采取以下程序:一是設計基本問卷表,由被調查的農戶進行填寫;二是按照收集調查表的10%的比例隨機抽樣到農戶家中核實,最后確定有效樣本為96戶;三是設計專門表格將有關定量性數據進行分類統計和分析;最后,由課題組成員根據有關資料撰寫調查報告。

二、調查結果的分析

(一)農戶的基本情況

1戶主年齡。對戶主年齡進行調查的目的在于與第二項文化程度相結合,共同分析年齡與文化程度對農戶投資決策的影響。調查發現戶主以男性為主,占85.4%,平均年齡在40.5歲,最小為24歲,最大為62歲;24-30歲的占22.9%,31~40歲的占37.5%,41歲以上的占39.6%。調查中還發現24~30歲的戶主,80%以上外出打工,31-40歲的戶主外出打工因受年齡和文化技能限制,只有30%外出打工。41歲以上的戶主基本上都沒有外出打工的經歷。

2戶主文化程度。在被調查的戶主中,文盲占21.9%,全部集中在41歲以上的戶主;小學文化的占52.1%,主要集中在31歲以上的戶主;初中文化的占18.6%,主要集中在31~40歲的戶主,24-30歲的戶主有一部分,高中(中專)文化的占7.4%,全部集中在24~30歲的戶主。由此可以看出,戶主年齡越年輕,文化水平越高,戶主年齡越大,文化水平越低。戶主的年齡和文化程度對家庭的投資行為有很大的影響,一般來說年輕人和文化程度較高的戶主接受新興事物要快些,具有一定的進取和冒險精神。

32007年全年家庭純收入。2007年湖北省農村人均純收入為3997元,調查戶人均純收入為37896.76元,與湖北省農村人均純收人大致相當。但是,如果按調查戶所處地理環境分為平原區、丘陵區和山區,則他們之間的純收入的差距是比較明顯的。平原區的調查戶人均純收入為3396.70元。丘陵區的調查戶人均純收入為3201.83元,山區的調查戶人均純收入為2873.65元,這說明地理環境對農戶的投資行為以及收入有重要的影響。

(二)投資行為分析

1投資意愿和投資計劃。當問及調查戶是否有投資意愿時,回答有的占87.5%,這說明廣大農戶還是很渴望進行投資的,希望得到投資援助的占44.8%。為什么有87.5%的農戶有投資意愿,而希望得到投資援助的只占44.8%。調查發現,除了少數農戶有自身積累外,大部分并不具有現實的投資能力,自身沒有投資能力而又不希望得到援助的原因有二,一是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投資計劃,這類農戶達76%,或者有明確的投資計劃,但不能預測投資期及投資的成本和收益,怕萬一投資失敗,難以還債,所以穩健起見,想依靠自身的積累;二是有意愿不一定有機會,83%的農戶想拓寬增收渠道,但就是苦于難以發現和利用機會,部分農戶說,如果有機會,只要有把握賺錢,他們還是愿意得到投資援助的。

2在目前的農產品價格下,對土地投資的意愿。愿意對土地投資的占26%,將減少對土地投資的占37.5%,保持現狀的占36.5%。上述調查結果表明,有74%的農戶不愿對土地增加投資。原因之一是土地調整比較頻繁;對土地的投資一般在當年很難見成效,土地調整頻繁使農戶對土地經營的短期化行為嚴重,不愿意增加對土地的投資。二是目前農戶對土地的投資已經處于臨界點了,再增加投資,產出并不一定會相應增加。三是農業的比較效益低,同樣的投入如果用在其他方面,可能效益更大。四是農村中的“四荒”地已經不多,剩下的“四荒”地投資的成本很高,更何況“四荒”地目前的產權不明晰,投資后怕收不回來。調查還發現,2007年與2006年相比,投入到土地上的勞動數量普遍減少,減少的農戶占92.7%,增加的為0,不增不減的占7.3%,減少的勞動力大部分是外出打工,其余的在本地或外地經商和跑運輸。

3對糧食生產方面的物質投資。認為種糧有利的占2.1%,認為種糧無利可圖,盡量少投入的占26%,認為別無門路,只能投向糧食的占52.1%,認為生產資料價格太高,資金有限,無力投入的占19.8%。第一類情況的農戶只有2戶,他們都是子女在城鎮上班或務工經商,老人在農村種糧供他們的口糧,所以他們愿意在種糧方面多投入,而且他們也有實力投入;而第二類的農戶,一旦有其他投資機會,也必然會減少對糧食生產的投資;第三類和第四類農戶的情況也正好說明農業的比較效益低下,挫傷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而且兼業化現象也多發生在他們身上。

42007年家庭總投資的變化。回答增加的占26%,回答減少的占52.4%,回答不增不減的占19.8%。調查發現,在增加投資的原因中,認為消費減少的占71.9%,認為是貸款增加的占11.5%,認為是收入增加的占16.6%;這說明大部分農戶是在勒緊褲帶增加投資。增加投資的目的中,用于解決吃、穿、住問題的占19.8%,此類農戶一般是剛剛解決溫飽問題或者正在努力解決;用于應付開支的占47.9%,此類農戶一般溫飽問題已經解決,但子女較多,家庭開支大,必須有不斷增加的收入來源來應付;用于增加財富的占32.3%,這類農戶一般已經步入小康,或正在奔小康。在影響投資的因素中,把“不了解行情,不知投向何處”放在第一的占23.9%,把“不愿增加投資,怕風險”放在第一的占25.3%,把“農產品價格較低,農用工業品價格高”放在第一的占22.5%,把“無資金可投和缺乏技術指導”放在第一的占28.2%。其實大多數農戶認為這四種因素都會影響投資。很難對他們進行排序。

5家庭收入來源和用途。家庭收入的來源反映了農戶的就業結構和投資結構;而收入的用途可以反映農戶的支出結構和投資意識。調查發現,收入主要來源于種植業的占51%,主要來源于畜牧業的占7.29%,主要來源于林業的占3%,主要來源于漁業的占11.5%,主要來源于工業和建筑業的占6.25%,主要來源于服務業的占11.5%,主要來源于打工的占9.37%。這說明除了部分年輕的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于打工外,大部分農戶的收入主要還是來源于農業。

三、調查后的思考

1大力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農民的文化素質不僅直接影響農民的投資行為,還會對其他經濟行為產生重要影響。文化層次較高的農戶,其投資意識一般較強,而那些文盲和半文盲的農民,有了收入就用來改善生活,投資意識不強。而且文化素質的高低還會影響農民的消費習慣和休閑時光的打發,而這些也會影響農戶的投資行為。同時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也易于接受和掌握新技術,培養一定專長,為農戶從事兼業行為,開辟增收渠道創造條件。

2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培育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的實質是土地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土地兩權分離后的關鍵是農戶是否真正擁有使用權,因為這是農民能否對土地具有長期經營思想和對土地進行中長期投入的重要前提。然而,盡管中央明確提出農村土地家庭承包經營權三十年不變,但實際上在不少地方,農戶承包的土地經常處于變動之中。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的做法使農戶不愿也不能對土地的經營進行長期規劃和穩定投入。所以,目前必須明確農戶對土地擁有經營決策權、收益分配權和必要的處置權。通過承包、租賃、股份等形式,來確定集體和農戶之間的契約關系,盡量避免土地使用權的頻繁變動;其次就是培育農村土地流轉市場,是土地逐步向種田能手和專業戶集中,并盡可能延長使用期限,以加深農戶對國家土地制度相對穩定的預期,從而樹立長期經營的思想,對土地進行合理投入。

3提高農業的比較利益,增強農戶積累。要使農業部門和農戶自身的積累成為農業投資的主要資金來源,有兩個條件必不可少:(1)農產品銷售收入高于農業生產成本;(2)農業投資的收益率必須高于至少不低于社會平均的投資收益率。在這兩個條件中,第一個條件是根本的。因為農產品銷售收入高于農業生產成本,是保證農業投資收益率達到較高水平的基本條件。但在中國目前的GDP分配格局下,工農產品價格之間存在著不利于農業部門的剪刀差。

4大力發展農村中介組織和信息市場。實行以后,單個農戶缺乏獲取信息的有效渠道,缺乏對信息進行分析、過濾、判斷和選擇的能力,往往是“跟著感覺走”,其“風險概率”較高,使得農戶進行投資決策時畏首畏尾,要么是喪失良好的投資機會,要么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信息不靈是制約農戶投資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要大力發展農村中介組織和信息市場。同時,還可以發揮農產品加工和經銷企業在市場信息方面的優勢,與農民簽訂農產品生產和銷售合同,減少農民投資風險,為農民的生產提供信息。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成a人片在线免费观看 午夜色福利久久免费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有码 | 亚洲日韩欧美视频 | 亚洲日韩久热中文字幕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不卡三区 | 新国产福精品利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