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勞動保障團支部工作

勞動保障團支部工作

時間:2022-06-10 00:52:2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勞動保障團支部工作,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勞動保障團支部工作

第1篇

為豐富和發展新時期學雷鋒活動的內涵和形式,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大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在團員青年、少先隊員中積極倡導團結友愛、文明禮貌、勤儉節約、無私奉獻的新風尚,鎮團委結合市團委的《關于在全市深入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月"活動的通知》的精神,根據本鎮實際情況,確定三月份團委工作的主題為:弘揚雷鋒精神,參與志愿服務。

一、動員階段

三月初,鎮團委首先向全體鎮村干部、企事業單位、初中的團員青年,以及中心小學的全體師生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開展學雷鋒活動的倡議。希望團員青年、少先隊員繼續繼承和發揚雷鋒精神,學習雷鋒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作風,甘于奉獻精神、助人為樂和集體主義精神。

二、實踐階段

3月5日上午由警務、計生、衛生、司法、勞動保障、工商和個協組成的10多名志愿者在正余鎮街道開展"3·5學雷鋒為民服務"活動,為多過往行人提供內科義診、口腔義診、計生政策咨詢、生殖健康咨詢、警務咨詢、防盜防騙知識宣傳、勞動保障政策咨詢、法律咨詢、工商法規咨詢、免費理發、免費家電維修、免費修理鐘表、免費修理自行車等服務。機關的團員青年通過這次學雷鋒服務活動認識到學雷鋒不僅表現在3月5日這一天,還要在平常的工作中繼續發揚雷鋒精神,為正余鎮的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正余中學的學生志愿者在城管隊的協助下,對正余鎮的主要道路路面衛生、綠化帶衛生、城市牛皮癬等進行清潔。他們不僅使集鎮環境面貌煥然一新,還感染了社區群眾共同參與義務勞動。

正余中心小學的少先隊員以中隊為單位建立學雷鋒活動小分隊,在校園內外開展清掃衛生死角、清潔墻壁腳印的美化校園、美化社區的活動,他們在勞動中體會到了雷鋒精神的深刻意義。有的小分隊還去敬老院慰問老人,為他們提供服務,用實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

三、提高階段

三月底,鎮團委要求各村、企事業單位團支部認真收集本單位的學雷鋒活動情況,對亮點的好人好事要有詳細記錄,通過各種形式做好學雷鋒總結工作,形成書面文字的學雷鋒活動總結。

"學雷鋒志愿服務月"活動的開展,在全鎮范圍內營造了良好的學雷鋒活動氛圍,樹立了團員青年的良好形象,進一步增強了團組織的凝聚力。

第2篇

課題題目:濱州市未就業畢業生3、關于高校未就業畢業生基層團支部的成立,40%同學希望它能提供考研信息咨詢,35%的同學希望它能提供推薦考研學校的幫助,20%的人希望它能提供住宿等生活幫助和心理壓力疏導。此外,同學們建議基層團支部應分布在大中城市的人才交流中心附近,并加強對未就業畢業生的信息管理,隨時了解未就業畢業生存在的困難,能夠及時和提供良好的工作機會。

4、大部分未就業畢業生面對未來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通過找朋友傾訴和記日記、網絡日志的方式緩解未就業帶來的壓力,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找到自己傾心的工作。

5、經調查統計,自己的性格和興趣、薪酬與福利、個人發展機會是畢業生擇業時考慮的前三位因素。對于自主創業,被采訪者普遍認為最大的困難是財力不夠和缺乏經驗。關于造成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擴招造成的應屆畢業生供給過多的客觀因素,另一方面是畢業生自身的主觀因素,如50%的同學認為是自身專業專業知識不足,另外各有35%同學認為工作經驗欠缺和無社會背景造成自身就業困難。

6、大部分未就業畢業生的生活水平處于中等,月消費在500元左右,由家里供給,主要作為基本生活費。

(二)面對面采訪部分:

下面將逐個分析了解到的濱州醫學院、濱州職業學院、濱州學院和濱州技師學院的就業情況及未就業畢業生的思想現狀。

通過與這些大五的學生進行交談,我們了解到,醫學類院校中普遍存在著應屆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原因已經在前文中分析過了),大部分人選擇考研。如該校一個70人的臨床醫學專業的班級會有50-60人選擇考研,最終大約能考上20-30人,除此之外,還會有4-5人選擇從事醫藥代表的行業,2-3人選擇與公立醫院簽訂五年工作合同的合同工(每月工資800-1000元),4-5人在個人診所等地臨時就業以及3-5人其它選擇,也就是說未就業畢業生大約占45%的比率。這些未就業畢業生還會有一半選擇繼續考研,另外一半的同學通過降低對工作環境、薪水的要求(如選擇在鄉鎮醫院就業等)臨時就業。據了解,私立醫院對醫學類畢業的同學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但考慮到其不穩定性且沒有五險一費的勞動保障,因此,幾乎沒有同學選擇去私立醫院工作。擇業時大部分人選擇回家鄉就業。就該校來說,影像專業和護理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率高,能達到50%-60%。總的來說,與其他幾所學校相比,濱州醫學院的同學承受的就業壓力最大。

談到未就業畢業生,歷史與社會學系的一名輔導員老師這樣說:就業目標偏高是造成畢業生不能及時就業的一個重要因素,如通過與濱州交運集團的積極溝通,起初社會學專業的九名同學與此單位簽訂了有養老保險等就業保障的正式的就業合同,后來一名同學專升本成功,還有一名同學覺得在大廳工作比較底層也比較累就放棄了。還有幾名在魯濱金店工作的同學也是因為覺得工作不能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而離開。另外,畢業生的動手和實踐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進入工作單位后不能盡快適應工作環境、進入工作角色慢也是制約畢業生就業的一大因素。還有一名英語系的輔導員老師說:專科學生的就業要求低,反而比本科的同學更好就業。該系中分為商務英語(專科)和英語師范類(本科)兩部分,據該老師說,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的學生大都在本地普通的外貿出口企業工作,就業率能達到95%,而英語師范類畢業生未就業率超過50%,這些同學大都因為本科學歷對自己定位偏高,對一些普通的外貿公司看不上眼,中小學教師編制又基本處于飽和,少數同學因此選擇在一些不知名的私立學校任教。

3、濱州職業學院和濱州技師學院:很遺憾沒能聯系到這兩所學校的輔導員老師和未就業畢業生,我們僅通過該校就業處的老師了解到一些畢業生就業情況。作為技術類和高職類院校,這兩所學校的就業率在這四所高校中位于前列,特別是濱州技師學院,未就業率最低,僅為4%-5%。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學校進行定向培養、訂單培養,專門面向有招工需求的企業工廠培養所需數量的技術人才且專門培訓相關技術,基本做到畢業即就業;另一方面,畢業生實踐能力強,上崗后很快能適應環境完成相關工作,且這些畢業生就業目標要求較低,基本符合社會的實際需要。如濱職的家紡專業、濱州技師學院的電氣專業等。

二、反映出的問題及提出的建議

1、未就業畢業生普遍反映自身工作經驗不足,動手實踐能力不強。因此建議學校或者基層團支部與各地區人才服務中心或大型企業單位聯合成立就業見習基地。如濱州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就與北京神州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了就業實踐基地,讓畢業生就業前有機會根據需要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工作素養,以達到上手快的目的。

2、若要減少未就業畢業生的數量特別是解決應屆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學校的教育機制也有待于進一步改善。第一是學校開設的課程、專業與社會需求差別大,許多交叉學科師資不夠,如據濱州學院計算機系的一名輔導員介紹說,工科類專業大都只是按照傳統的培養模式畢業生數量夠質量不夠。去年中卡通公司來我校招聘同時具有卡通繪畫基礎和計算機軟件操作能力的畢業生,結果沒能招到。這也是需要學校思考和改進的地方。二是不同學校間重復設置相同的專業,比如說山大和濱州學院都設有計算機科學系,那相比較來說當然是山大的同學更容易就業。因此學校要根據自身特點面向社會需求多設置一些特色專業提高就業率,如濱州學院設置的航空專業,該專業的學生未畢業就被一搶而光,就業率高達100%。三是學校只是單純的講述理論知識,同學們缺少實踐機會,到工作單位后上手慢,因此學校應該爭取讓教學實踐相結合。

3、對于未就業畢業生來說,他們最關心的是各地的就業招聘信息,因此基層團支部不僅要對本區域內的未就業團員進行檔案化管理,跟蹤了解他們的就業情況,還要在網上及時提供各類有價值的招聘信息,還可以多舉辦幾場可操作性強的招聘會。

4、未就業畢業生中幾乎沒有人選擇自主創業,除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外,資金不夠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基層團支部可以加強對未就業團員的政策扶持,如提供小額貸款擔保等,鼓勵同學們通過自主創業的方式解決就業問題。

5、基層團支部要加大對三支一扶計劃、一村一名大學生、入伍預征、招考士官、支援西部等工作的號召力度,引導未就業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

第3篇

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不斷深化思想道德建設

1、扎實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開展公民道德宣傳日、誠信教育、文明交通勸導、全民閱讀、讀書月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結合人社工作實際,利用窗口服務大廳LED顯示屏、黨務政務公開欄、戶外廣告等平臺,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親切服務”質量規范、生態文明等內容,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

2、繼續推進道德講堂建設。一是規范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實現道德講堂活動常態化,按照“唱歌曲、學模范、談感悟、誦經典、習禮儀、送吉祥”的形式,3月份精心組織一期道德講堂參加縣展播活動。二是注重主持人和宣講員隊伍建設。在系統內部挖掘一批優秀的主持人和宣講員,參加縣文明辦組織的各類培訓,提升主持人和宣講員隊伍素質,展現我局干部職工良好的精神風貌。

3、做好道德模范評選和宣傳工作。以道德講堂、專題欄目、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以學習宣傳中國好人、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江城好市民等道德典范為動力,大力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做好“好人”、“好人”以及“好人”、道德模范、十大杰出青年、尋找“最美家庭”等推薦上報工作。不斷挖掘人社系統道德模范和先進事跡,以身邊的先進典型事跡教育身邊人,營造崇尚模范、學習模范、關愛模范、爭當模范的良好氛圍。

4、開展“做一名文明有禮的人”活動。繼續以“五在”(即文明在腳下、文明在手中、文明在口中、文明在眼里、文明在心間)為主要內容,大力開展“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不斷提升全縣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開展文明交通、文明引導、文明餐桌和文明傳播四項行動,推動良好社會風尚形成。

5、深化“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充分利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五一節、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等節日,以經典誦讀、節日民俗、文化娛樂為途徑,組織開展重溫入黨宣誓、中華經典誦讀等豐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動,突出文化內涵,宣傳節日知識、節日習俗,引導干部職工自覺認知、繼承、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

二、突出人社特色,不斷提升文明創建工作水平

6、圍繞中心工作開展創建活動。突出人社工作特點,切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擴大就業促進創業,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全力維護社會穩定,扎實推進各項為民惠民政策的落實。為精神文明建設營造良好氛圍。

7、積極推進和諧機關、和諧單位建設。要把和諧機關創建活動與勞動保障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把創建任務要求落實到每個工作崗位、每個工作環節,擴大創建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8、扎實抓好文明單位創建工作。一是以創建第十二屆市級“文明單位標兵”為契機,各事業單位和各科室要按照創建文明單位的具體要求,進一步增強爭創意識,突出創建主題,突出人社特色,扎實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創建活動。二是抓好一堂、一隊、一牌、一傳播“四個一”重點工作(一堂:建好用好道德講堂;一隊:建立常態化的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一牌:設置與環境相融合的道德守禮提示牌;一傳播:建立有效發揮作用的網絡文明傳播志愿服務小組)。

9、全力開展文明窗口創建活動。繼續深入開展創建優質服務窗動,努力打造一批誠信、規范、優質服務的文明行業示范窗口。深化“微笑、真情、文明、敬業、滿意”為主題的“親切服務”活動,繼續推進“窗口服務之星”評選活動,進一步強化窗口隊伍建設和效能建設,爭取打造創建“溫馨”典型,提高群眾滿意度。

三、深入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學雷鋒”和“志愿服務”等活動,提高文明素質、樹立良好形象

10、大力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各部門要結合實際積極開展內容健康、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不斷滿足干部職工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積極培育健康向上、團結和諧的人文環境。繼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保持機關和服務窗口的環境衛生整潔。

11、積極開展各類公益幫扶活動。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慈善捐助和無償獻血、助殘等公益活動,對結對點共建村(社區)進行幫扶,為基層單位送溫暖,獻愛心。

12、廣泛開展“學雷鋒”活動。在單位普及“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服務理念,推動“學雷鋒”活動的廣泛開展。積極參與“學雷鋒”、“弘揚志愿精神,爭當文明使者”主題活動,開展“尋找身邊的活雷鋒”等特色品牌活動,推動形成踐行雷鋒精神、爭當新時期雷鋒的輿論氛圍。

13、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充分發揮局關工委的平臺作用,組織人社系統員工未成年子女參加文體活動,開展學雷鋒道德教育和道德實踐,讓未成年人成為踐行雷鋒精神的主要力量。突出開展“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主題教育活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教育活動。

四、以社區志愿服務為重點,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14、推動志愿服務組織建設。發展壯大已建立的志愿活動組織,推進人社局學雷鋒志愿服務分隊、志愿服務直屬分隊、人社局團支部服務分隊等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完善登記招募、培訓管理、考核激勵制度,推動志愿服務規范化、制度化和常態化。發展壯大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隊伍,打造志愿服務品牌。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婷婷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 | 一本正道久久网综合久久88 | 日韩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二三区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