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0 18:21:5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層建筑施工,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工藝;工藝要點
中圖分類號:TU9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8937(2012)08-0132-02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發展,城市建設用地越來越緊張,這就使得城市高層建筑越來越普及,同時,現代建筑理念也以“高”為美,以“高度”不僅成為了城市的標志,也成為了現代人對居住的一種追求,更成為許多企業選擇辦公場所的標準。這也就意味著在現代社會,高層建筑無處不在,但同時也意味著人們對高層建筑的質量和實用性有了更多的要求。正是如此,對高層建筑的施工工藝的探索,是當前建筑行業所共同面臨的話題。文章將就高層建筑的施工工藝要點進行相關的探討。
1高層建筑的施工特點
高層建筑的施工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工程量大、工序多、配合復雜
一般而言,高層建筑的施工工程量大,諸如土方、混凝土、模板、鋼筋、砌筑、設備管線等環節多,數量大,以一座20層的住宅樓為例,混凝土量常約達5 000 m3、鋼筋750 t、鋼模板400 t、土方1.2萬m3、墻體2 000 m2。
1.2施工準備工作量大
由于高層建筑體積、面積大,因此在施工中會需要大量材料、構配件和機具設備等,而且品種繁多,采購量和運輸量很大。在具體的施工中,還需用大量的專業工種、勞動力,要對人力、物力以及施工技術進行充分的準備,以保證工程順利進行。
1.3施工周期長、工期緊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高層建筑單棟工期一般要經歷2~4 a;結構工期一般為5~l0 d一層,短則3 d一層,而且通常是兩班或三班作業,工期不僅長,而且緊,而且還需要經歷冬、雨期施工,所以,為保證質量,需要準備特殊的施工技術措施,同時合理安排工序。
1.4基礎深、基坑支護和地基處理復雜
通常來說,高層建筑基礎較深,同時會有l~4層地下室,這就決定了在施工中,基坑支護、土方開挖、地基處理以及深層降水等環節,在技術上會存在很多困難,其會直接影響工期和造價。
1.5結構裝修、防水質量要求高,技術復雜
現代建筑對結構的耐久性,以及城市美化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會對高層建筑主體結構和建筑物立面裝飾標準,有更高的要求;,同時,對基礎和地下室墻面、廚房、衛生間的管道和防水等各方面,也會相應的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就需要在土建、水、電、通、暖、燃氣、消防的材質和施工質量等,提出更高要求。
1.6平行流水、立體交叉作業多,機械化程度高
由于高層建筑標準層較多,而在施工中我們又想擴大施工面,以便能夠加快工程進度,因此,都會選擇多專業工種、多工序平行流水立體交叉作業的方式。而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般都會采用機械化施工,這就會比普通建筑施工配合復雜很多,就需要施工管理部門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解決多工種、多工序的立體交叉配合及縱橫向各方面的問題。
2高層建筑施工工藝方法綜述
鋼筋混凝土的成型方法,影響著建筑體系的選用,反過來建筑結構體系也影響著施工方法和施工機具設備的選擇,影響著施工組織和技術經濟效果,不同的建筑體系其施工方法也有所不同。下面就高層建筑基本結構體系所常用的施工方法,作簡要綜述。
2.1框架結構體系施工方法
①現澆框架法。柱、梁、板全部在現場澆筑,采用散裝散拆式定型組合模板支模、綁鋼筋澆筑;亦可柱子采用組裝成整體式的柱模,梁、板采用臺模、早拆式體系模板等工具式模板澆筑。
②預制裝配框架法。柱、梁、板、樓梯段在工廠或現場附近預制,運到現場,用塔吊進行吊裝就位。柱與柱的接頭有榫接、插入式、漿錨式等,要能傳遞軸力、剪力和彎矩;柱與梁的接頭有明牛腿式、暗牛腿式、齒槽式、整澆式等,可做成剛接(承受剪力和彎矩)或鉸接(只承受豎向剪力)。柱梁接頭鋼筋采取焊接,并有防焊接應力過大和焊接變形措施。本法工業化程度高,現場工作量小,效率高,施工速度快;但結構抗震性較差;構件的種類、型號、規格、尺寸繁多,焊接量大,吊裝組織配合工作復雜,1976年唐山地震后,應用漸少。
③現澆柱、預制梁板框架法。在框架結構中,將支模簡易的框架柱采用現澆工藝,而將較復雜的水平梁、板采取在工廠或現場預制,用塔吊吊裝就位,形成了現澆柱、預制梁、板框架。本法結構整體性較全預制裝配的好,吊裝工作量減少。適合于符合標準化系列參數,且當地有商品梁、板構件供應的高層建筑,層高可達20層。
④升板法。對高層無梁樓蓋,可在施工現場就地重疊生產各層樓板,柱子采用預制或現澆,然后利用安裝在柱頭上的提升設備,將各層樓板由下而上逐層提升到設計位置。也可在準備升板的樓板上,將外墻和豎向構件安裝上,然后整層一起提升,稱為升層法。本法可節約95%的模板,減少高空作業,減輕勞動強度,不需要大型起重設備,節約施工場地,可在狹窄場地施工,能有效縮短工期;但由于有大量預埋件和提升環,柱子剛度需加強,鋼材用量比現澆法略多,還要特別注意整體穩定性和施工程序。適宜用于18層以下的高層倉庫、商場建筑。
⑤整體預應力板柱框架法。采用預應力方法將預制的柱子和樓板構件拼接起來,并與剪力墻結合,現澆連接成為整體空間結構體系,國內已應用于開間15 m旅館建筑。
2.2剪力墻結構體系施工方法
剪力墻結構有現場澆筑,裝配式大板和砌塊等型式,施工方法也有所不同。
2.2.1現場澆筑方法
①工具式組合鋼模板法。采用組合式鋼模板散裝散拆,或組裝成大塊整體安裝模板澆筑。本法為常規施工方法,通過精心施工,質量可以保證,但支模費工費時,工效較低。
②大模板法。內承重墻均用整間的大模板支?,F澆;護墻用現澆,或預制(稱內澆外掛),或砌筑三種做法。樓板可根據不同情況,采用預制、現澆或預制與現澆相結合的方法。本法大模板裝、拆快,施工快速,墻面平整,質量好,可減少現場裝修工作量,在高層建筑中應用較普遍。
③爬模法。大模板自爬,借助自身的提升工具逐層上爬,不需要塔式起重機提升,每澆筑一層墻體隨后澆一層樓板。上海已用于48層高層建筑。
④隧道模法。承重墻體和樓板,采用隧道式模板同時澆筑,做到一次支模一次澆筑成型。本法結構整體性好,墻面和頂面平整。采用這種方法已建成70層的高層建筑。
⑤滑升模板法?;0澹ê喎Q滑模)是在建筑物的基礎上按照平面圖,沿結構周邊一次組裝一段高度的模板,隨著模板內不斷澆筑混凝土和綁扎鋼筋,不斷用小型液壓千斤頂提升模板來完成整個高層建筑物的澆筑和成型。這種方法亦適用于高層剪力墻結構建筑,如高層住宅、高層賓館。
2.2.2裝配式方法
①裝配式大板法。內外承重墻均采用預制大板,樓板及樓梯段采用預制,用塔吊逐層進行安裝。本法預制裝配化程度高,現場工作量少,勞動強度低,施工速度快,造價增加不多,技術經濟效果較好,但要有可靠的抗震措施。我國曾用于10~18層住宅,國外最高的達25層。
②盒子建筑法。在工廠預制成盒子狀空間構件,運到施工現場逐層進行組裝,每個盒子重8~30 t。
本法預制裝配化程度較裝配式大板建筑更高,現場用工少,勞動強度低,工期更短;但一次性投資較大,需要解決大噸位運輸和吊裝設備,受到一定限制。
2.3筒體結構體系施工法
筒體結構體系,常用于超高層建筑。筒體的承重梁、柱和承重墻均采用現澆工藝,以確保高聳建筑物的整體性。核心筒的內筒多為現澆鋼筋混凝土墻板結構,高度很大時多采用滑升模板施工,也有用大模板爬模施工的,亦收到良好的技術經濟效果。核心簡體系的框架部分,當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多用組合鋼模板施工;當為鋼結構,則采取工廠預制,現場安裝。為保持施工中的結構穩定性,多采取鋼結構框架與鋼筋混凝土內筒同時施工。
筒中筒結構體系,當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通常高度均很大,多采用滑升模板或爬模施工,施工速度快,質量好;當采用鋼結構,多在內筒中設爬升或塔式起重機,逐層進行安裝,起重機隨著結構的升高而不斷爬升。當缺乏爬升式塔式起重機時,亦可用附著式塔式起重機進行安裝。內筒和外筒(柱)之間的樓板,跨度常達到8~12m,一般采用現澆樓板,或用壓型鋼板、預應力混凝土薄板作永久性模板,在其上現澆疊合樓板等,也有采用預制肋梁、現澆疊合樓板。一般情況下,樓板應保證自身平面內的剛度,使能可靠地傳遞水平力。
3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層建筑項目中,施工人員必須要對高層施工的特點有充分的了解,必須要對施工工藝的各部分有清晰的認識,同時,也需要施工人員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和工作需要,進行技術的調整和改革,相關技術監督部門需要進行合理有效的監督。
參考文獻:
[1] 李社漢.結合工程實例分析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特點[J]. 廣東科技,2009,(12).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特點;施工管理;
一、高層建筑的施工特點
由于高層建筑施工所需要的勞動力、工種數量多,各工種配合復雜,參與建設各方關系密切,施工管理及協調控制復雜,從施工準備到竣工交付使用,復雜多變,涉及縱橫方面的關系較多(設計、總包、分包、材料、設備)加強與主各相關單位之間的協調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施工組織管理工作。在高層建筑施工中,要建立一體化的施工管理組織協調機構,以實現施工系統內部各方的協調和外界環境的協調。高層建筑由于建設規模龐大,工期一般需要2、3年及其以上。由于建設周期長,在施工期間有可能遇到各種風險,特別是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在高層建筑中的廣泛應用,用量大、品種多,增強了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復雜性。由于高空作業多、垂直運輸量大,工序交錯復雜,且多在城市中心地段施工而施工現場狹小,非常容易造成各類安全事故。在高層建筑施工中,大量使用復雜的施工工藝技術,對高層建筑施工質量要求更為嚴格,特別是基礎工程、主體結構工程的施工質量,一旦出現質量問題,處理較為困難。
二、施工組織管理基本措施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一份好的施工組織管計劃往往能指引該工程施工過程的順利進行。在施工前必須合理安排施工,充分利用時間和空間,合理地安排平行流水、立體交叉作業,盡量擴大施工面,妥善安排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季節,做到常年均衡施工;統籌安排標準層施工,施工中應盡量采用新材料、新機具、新工藝,科學地組織施工,努力提高標準化、機械化和工廠化水平,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積極推行工程監理制度,高層建筑施工中的設計變更和材料的代換多,推行工程監理制度有利于發揮綜合監督、管理工秩序;合理選擇垂直運輸機械;加強現場施工管理、加強安全防護工作(高處作業、防火、防毒、防雷、防觸電等)、加強施工用水和用電管理、加強施工現場環境管理;合理確定施工方案;嚴格堅持基本建設程序等。
三、高層建筑施工設計與技術要求
高層建筑施工設計要保證高層建筑工程施工設計圖紙的完整性。高層建筑工程施工設計圖紙的完整性,一方面要求設計圖紙數量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要求設計圖紙內容的完整性。例如涵蓋建筑工程主體施工、電氣工程施工、給排水工程施工、防雷消防工程施工等方面。在電氣工程施工平面圖、給排水及防雷消防設備工程公共平面圖中,都要標出與土建工程施工的相關內容。例如墻、柱間尺寸、柱的編號;還應說明各房間的各名稱及屋內層高、開門的位置、開門的方向等,以便施工時的協調配套和方便。
高層建筑工程施工設計圖紙,要充分體現施工設計圖的系統性、協調性和有效性。高層建筑工程施工設計圖的系統性,要求圖紙是系統的圖紙,系統的圖紙能概略表明各項工程施工的組成系統及聯系關系。高層建筑工程施工圖的協調性,要求各項工程圖紙之間能相互說明,互為解釋。說明各種設備、設施的平面位置、說明各種設備的工作原理、說明各種原材料的特性、參數的設備材料表。各圖紙的標注重復是允許的,但必須保證這些標注的協調一致,保證各圖紙之間的協調一致是高層建筑工程施工設計的重要方面。高層建筑工程施工圖紙的有效性,必須在設計單位的資格證書允許范圍內的設計,這樣才是有效合法的設計施工圖紙,才可成為施工結算的有效依據。
施工技術是完成高層建筑的重要保障之一。對高層建筑全盤及施工個階段進行認真切實的技術管理,全面科學組織施工,依據設計和國家施工規范技術標準,完成高層建筑的施工任務,需要做好以下工作:施工組織設計分基礎部、主體部和裝飾部三大部分獨立設計,指導施工全過程。認真做好圖紙會審和復核工作,認真按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要求施工,程序銜接科學化。高新技術認真把握,重要新技術項目要制定相應的有效技術措施:如采用高強度混泥土現場拌制、現場泵送,就要采用相應的新標準以確保高強度混泥土的強度和質量。做好測量工作。測量工作是確保建筑產品按圖施工的基礎性工作,在高層建筑施工中尤為突出。因此,必須配備經過專門訓練的專職測量人員和高精度的測量儀器,為施工階段提供完整可靠的資料保證。制定完整的技術措施,從標準上、工藝上知道施工,以確保工程質量和工期要求。
四、高層建筑施工管理要求
計劃管理(進度控制)。計劃管理是一項全面的和綜合性的管理工作,具有系統性,全過程和全員管理的特點,即全面計劃管理。結合高層建筑規模大、基礎深、層數高和間距較密的特點,做好計劃管理能更有效地推進高層項目的順利施工。
質量管理。質量管理是為了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所進行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各項工作的總稱,由于市場建筑施工存在著復雜的縱橫關系,非一個施工單位能夠保證整個建筑物全部功能的質量,從設計、施工一直到竣工使用,必須將參加建設的所有單位組織起來,統一協調,分工合作,才能建立起保證體系,確保建筑產品的全部功能質量。一方面,提高全體施工人員素質,從全面質量管理角度對工程質量明確目標,按照國家規范、標準進行質量管理。另一方面,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做好工程質量檢查和驗收工作,堅持分項、分部工程質量和驗收,及時評定,保證分項工程質量,建立完善的質量檔案。材料管理(成本管理)。所有進場材料及時驗收。經項目部技術員、材料員共同檢查驗收,嚴格控制、保證所有進場材料數量足、質量好。
對進入場地原材料及時復試檢測,原材料只有合格方能在市場建筑工程中使用,對有特殊要求的原材料還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設備選用塔吊、混凝土泵等先進設備要有專業人員操作,并定期檢查,以確保工程按時開工以及施工質量要求。選用合格標準的配套機電設備,配件和供應商的原材料,保證施工質量和順利完工。
五、高層建筑施工安全要求
高層建筑作業是存在危險源較多、風險較大的工序,作好高處作業的安全防護工作及安全管理、安全監護工作極為重要。高處作業應結合工程特點,以及在建工程周邊的環境,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并嚴格執行。
深基礎施工。由于高層建筑的地基是整個建筑體的基礎,所有要根據上質情況,采取有效的支護措施,所有措施要進行設計計算,對已挖完成部分基坑,在雨后、解凍或復工前,均要觀察土的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排除險情后方可施工。
高空作業。高空作業涉及的安全技術范圍較為廣泛,既有一般要求,如設置安全標志,張掛安全立網、安全平網等,也有各種專項安全防護措施。施工時應嚴格執行安全防護措施,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確保施工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方可作業。
總之,建筑高出作業是一項風險較大的作業,除了以上的一些要求以外,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在施工現場,只有做好高處作業的安全管理、安全監護,安全防范等工作,才能大大降低事故的發生,給工人提供一個安全的作業環境,從而提高效益,確保安全生產。
關鍵詞:高層建筑 施工管理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高層建筑在城市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城市用地愈來愈少,而且土地本身的稀缺性導致地價飛漲,因此城市高層住宅、寫字樓等高層建筑層出不窮。通常意義上的高層建筑一般是指20層以上的建筑體,具有層數高、形體大、基礎埋置深等特點,具有落地面積小,作業鹽場地受限等情況。而且高層建筑結構要抵抗豎向和水平荷載,在地震區還要有抗震作用,因此探討高層建筑施工中注意事項具有深刻意義。以下本文將主要從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施工管理、施工安全等幾個方面對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注意事項作簡要的探討。
1、高層建筑施工設計與技術要求
高層建筑施工設計要保證高層建筑工程施工設計圖紙的完整性。高層建筑工程施工設計圖紙的完整性,一方面要求設計圖紙數量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要求設計圖紙內容的完整性。例如涵蓋建筑工程主體施工、電氣工程施工、給排水工程施工、防雷消防工程施工等方面。在電氣工程施工平面圖、給排水及防雷消防設備工程公共平面圖中,都要標出與土建工程施工的相關內容。例如墻、柱間尺寸、柱的編號;還應說明各房間的各名稱及屋內層高、開門的位置、開門的方向等,以便施工時的協調配套和方便。
高層建筑工程施工設計圖紙,要充分體現施工設計圖的系統性、協調性和有效性。高層建筑工程施工設計圖的系統性,要求圖紙是系統的圖紙,系統的圖紙能概略表明各項工程施工的組成系統及聯系關系。高層建筑工程施工圖的協調性,要求各項工程圖紙之間能相互說明,互為解釋。說明各種設備、設施的平面位置、說明各種設備的工作原理、說明各種原材料的特性、參數的設備材料表。各圖紙的標注重復是允許的,但必須保證這些標注的協調一致,保證各圖紙之間的協調一致是高層建筑工程施工設計的重要方面。高層建筑工程施工圖紙的有效性,必須在設計單位的資格證書允許范圍內的設計,這樣才是有效合法的設計施工圖紙,才可成為施工結算的有效依據。
施工技術是完成高層建筑的重要保障之一。對高層建筑全盤及施工個階段進行認真切實的技術管理,全面科學組織施工,依據設計和國家施工規范技術標準,完成高層建筑的施工任務,需要做好以下工作:施工組織設計分基礎部、主體部和裝飾部三大部分獨立設計,指導施工全過程。認真做好圖紙會審和復核工作,認真按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要求施工,程序銜接科學化。高新技術認真把握,重要新技術項目要制定相應的有效技術措施:如采用高強度混泥土現場拌制、現場泵送,就要采用相應的新標準以確保高強度混泥土的強度和質量。做好測量工作。測量工作是確保建筑產品按圖施工的基礎性工作,在高層建筑施工中尤為突出。因此,必須配備經過專門訓練的專職測量人員和高精度的測量儀器,為施工階段提供完整可靠的資料保證。制定完整的技術措施,從標準上、工藝上知道施工,以確保工程質量和工期要求。
2、高層建筑施工管理要求
計劃管理(進度控制)。計劃管理是一項全面的和綜合性的管理工作,具有系統性,全過程和全員管理的特點,即全面計劃管理。結合高層建筑規模大、基礎深、層數高和間距較密的特點,做好計劃管理能更有效地推進高層項目的順利施工。
質量管理。質量管理是為了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所進行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各項工作的總稱,由于市場建筑施工存在著復雜的縱橫關系,非一個施工單位能夠保證整個建筑物全部功能的質量,從設計、施工一直到竣工使用,必須將參加建設的所有單位組織起來,統一協調,分工合作,才能建立起保證體系,確保建筑產品的全部功能質量。一方面,提高全體施工人員素質,從全面質量管理角度對工程質量明確目標,按照國家規范、標準進行質量管理。另一方面,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做好工程質量檢查和驗收工作,堅持分項、分部工程質量和驗收,及時評定,保證分項工程質量,建立完善的質量檔案。
材料管理(成本管理)。所有進場材料及時驗收。經項目部技術員、材料員共同檢查驗收,嚴格控制、保證所有進場材料數量足、質量好。 對進入場地原材料及時復試檢測,原材料只有合格方能在市場建筑工程中使用,對有特殊要求的原材料還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選用合格標準的配套機電設備,配件和供應商的原材料,保證施工質量和順利完工。
3、高層建筑施工安全要求
高層建筑作業是存在危險源較多、風險較大的工序,作好高處作業的安全防護工作及安全管理、安全監護工作極為重要。高處作業應結合工程特點,以及在建工程周邊的環境,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并嚴格執行。
深基礎施工。由于高層建筑的地基是整個建筑體的基礎,所有要根據上質情況,采取有效的支護措施,所有措施要進行設計計算,對已挖完成部分基坑,在雨后、解凍或復工前,均要觀察土的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排除險情后方可施工。
高空作業。高空作業涉及的安全技術范圍較為廣泛,既有一般要求,如設置安全標志,張掛安全立網、安全平網等,也有各種專項安全防護措施。施工時應嚴格執行安全防護措施,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確保施工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方可作業。
4高層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4.1 做好施工預案。施工單位應針對高層建筑的特點編制嚴謹、詳盡的施工組織和管理方案。用來指導整個施工過程。內容包括:施工工序的安排,各工種進入工地的時間,關鍵部位的施工方法,對易出現的質量問題提出預控措施,制定出成品保護措施等。
4.2 做好施工階段的進度控制。由于現代高層建筑具有規模龐大,工程結構與工藝復雜,建設周期長及相關單位多等特點,決定了工程進度將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要想有效地控制工程進度,就必須對影響進度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進度全面、細致的分析和預測。這樣一方面可以促進對有利因素的充分利用和對不利因素的預防;另一方面也便于來制定預防措施,事中采取有效對策,事后進度妥善補救,以縮小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的偏差,實現對高層建筑進度的靜態控制和動態控制。高層建筑施工進度是一個動態實施過程。施工進度計劃在實施過程中,會因為新情況的產生,各種干擾因素和風險因素的作用面發生變化,使人們難以在執行過程中檢查工程項目實際進度發展情況,并將實際狀況與計劃安排進度做一對比,從中得出偏離計劃的信息,然后在分析偏差及其產生原因的基礎上,通過采取組織、技術、經濟等措施維待原計劃的正常實施。如果采取措施后不能維待原計劃,則需要對原計劃進度調整和修正,再按照新的進度計劃實施。
4.3 嚴格控制高層建筑的工程變更。由于建筑設計與工程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一致,設計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使設計圖紙未達到開發商的要求和施工的深度,開發商根據實際情況對工程的修改或補充等原因致使工程變更和設計變更在所難免。而這些變更必然會帶來工程量的增減和工程造價的變化,極端情況下會出現工程造價難于控制的局面。
4.4 做好高層建筑施工監理工作。高層建筑施工監理十分重要,它是監督工程質量、確保工程進度、控制工程造價的重要環節。監理工程師在施工階段關系到是否要設計變更和工程變更的決定時,他們往往能根據自身的技術優勢做出合理正確的選擇,這一點許多建設方代表因其經驗、閱歷及技術受各方面的條件制約而無法做到。再者,在施工過程中,甲、乙兩方因各自的立場、觀點不同,有時會出現一些影響施工正常進行的情況,監理單位作為公正的第三方,在施工過程中協調雙方關系,確保工程施工正常進行,這樣能為完成工程造價控制提供有利條件。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現狀;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在當前的施工建設中,人們對質量的關注程度日益提高,加強建筑施工技術是質量保障的前提和基礎,對于建筑活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尤其對于復雜程度高、技術要求嚴格的高層建筑來說,強化施工技術管理更加重要。
二、高層建筑的概念
此處講高層,是說那些建筑自身的高度或是它的層數大于一定區間的建筑體。而具體的區間,很多國家都有著不一樣的定義。總體上講,它的出現是時展的必然結果。在城市相關的生產和消費發展到一定層次的時候,都會將提升層數當成是工作的關鍵點。對于此類建筑來講,它有著非常多的優勢。第一,它可以使人口密集,而且通過建筑體自身的水平和豎直方向的交通來縮減各個組織間的間距,進而提升功效。其次,能夠縮減建筑的占地規模。確保它可以處在市中心區域。最后,它使得投資變少了,有著非常好的利潤。
三、高層建筑施工的現狀分析
近些年來,伴隨著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得到了極大地提高,并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隨著施工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建筑結構日趨復雜,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必然要進行不斷地革新與優化。就目前而言,我們應當依據施工中的技術要點而選擇合理的優化方案。具體而言,首先,要依據高層建筑逐層施工的特點,不斷提高施工作業時間與空間的綜合效率,加強施工各工序間的銜接,強化總承包管理的強度;其次,要依據高層建筑垂直發展以及作業面窄與施工進度緊的特點,不斷提高垂直運輸體系的施工效率;最后,要依據高層建筑作業環境差的特點,不斷提高優化結構施工工藝,增強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四、高層建筑施工難點與關鍵
1、深基坑支護。深基坑支護是指為保證地下結構施工及基坑周邊環境安全,對深基坑側壁及周邊環境采用支檔、加固與保護措施。根據目前形勢,深基坑工程施工事故頻發,而且事故一旦發生,極易造成群死群傷,后果相當嚴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方案及施工過程中各種安全預控措施不到位。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要求,深基坑工程施工必須編制監理細則,明確深基坑工程技術要求和施工現場檢查要點。
2、垂直運輸。建筑高度不斷提高,因此,必然會給混凝土垂直運輸帶來很大困難,同時針對不同混凝土組成,運輸高度也有一定限制,總體經驗是混凝土顆粒越是細小垂直運輸高度就越高。
五、關于高層建筑施工特點
1、高空活動量很大
關鍵是由其自身的特征來決定的。因為它的層數非常多,進而導致數值運輸的活動量很大。高空活動要處理非常多的設備和物料等相關的活動,建設時期要認真的分析這個步驟的安全事項,防止不安全現象發生。
2、活動總量非常大
因為此類建筑活動量高,而且分項多,此時就出現了多項活動一起開展的局面。特別是那些結構繁瑣的建筑,其總包和分包牽扯到很多的機構,這些機構間的關聯很是繁瑣。進而在一定的層次上提升了組織規劃和協調管控的困難性,所以在建設的時候要強化管控的力度。
3、基礎埋深很深
因為這類建筑的體量非常大,而且高度很高。所以它的穩定性意義很關鍵。為了保證此類建筑的穩定性合乎相關的規定,其深度要超過具體高度的 1/12。
4、建設時間非常久
通過相關的分析我們得知,常見建筑的建設時間一般是兩年。在總的建設活動中,主體構造和裝飾項目的建設時間是最久的,要設置合理的方法來縮減時間。
5、建設規定很是嚴苛
在很多的高層建設工作中,關鍵結構物質使用的是現澆混凝土,此時就要分析相關的連接和模板制作等等的技術內容。而且要保證消防等等規定合理。
六、 高層建筑施工關鍵技術分析
1、高層建筑的三線控制
對高層建筑軸線、標高、垂直度來說,這點非常重要,也非常關鍵。由于涉及層面廣,操作難度較大,常常會發生錯位或不準現象。“三線”控制則是高層建筑一個重大難點。
(1)垂直度控制
垂直度控制是保證高層建筑質量關鍵環節之一。為控制建筑大樓垂直度,首先根據大樓柱列布置情況,先確定建筑大樓四個邊角柱位置。待四角柱拆模后,其它各列柱以該四柱為基線,拉條鋼線,控制正面平整度與垂直度。過程中垂直度控制,應用激光儀加重錘進行雙重較驗,這樣更能增添垂直度準確性。同時加上內、外雙控使高層建筑豎向投測,誤差能減小到最低限度。
(2) 軸線控制
軸線傳遞。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腳手架與施工層同步向上,導致從一些基準點無法引測。二層及以上施工時,以一層樓面為基準在每層樓面相應位置留設 200×200mm 的方洞,采用大線錘引測下層樓面控制點,再用經緯儀及鋼卷尺進行軸線校正,放出各層軸線與細部尺寸線。
過程線控制。掛起兩條線,澆好剪力墻,這是過程線控制關鍵。這樣可使墻體平整度得到保證,但更要注意的是墻體垂直度。模板支撐時嚴格控制好剪力墻四角,保證四個角垂直度偏差在最小范圍內。澆筑混凝上時,在剪力墻外平面腰部與頂部掛雙線,保證線與模板始終保持一致。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從而達到線性控制目。
(3)標高控制
建筑每層預控軸線不少于四個洞口,往往高層建筑至少由 3 個處向上引測進行標高定位測量,同時對建筑多層標高總和復核。然后用水準儀進行抄平控制每一層的標高,為保證標高準確性,必須復核四個投測點是否在同一個水平面上。但是因施工過程中模板、混凝土澆筑、加載等原因,造成洞口標高失去基準作用。因此對四個洞口標高準確性要求非常高,這樣就可以準確進行高層建筑標高控制。
2、高層建筑安全管理
由于高層建筑施工周期一般比較長、露天高空作業較多、外界工作條件較差以及在有限空間內集中大量人員進行密集工作,因此相互之間的干擾大,安全問題非常突出,對安全管理必須該注意一下幾個控制點。
(1)基坑支護。高層建筑基坑開挖前,要根據當時的土質以及地質情況、基坑深度及周圍環境確定基坑支護方案。深基坑周邊必須有安全防護措施,且坑槽一定范圍內是不允許堆放重物?;舆吪c基坑內必須有排水措施,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基坑坑壁與周圍環境監測,隨時掌握土層與支護結構內力的變化規律,注意鄰近建筑物、地下管線與道路路面變形情況。如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以保證在不造成危害的條件下,進行安全地施工。
(2)腳手架。高層建筑腳手架必須經過充分計算分析,根據建筑工程特點與施工工藝,編制腳手架方案同時附有計算設計書。腳手架架體與建筑物結構之間采用剛性連接或柔性硬頂拉結。腳手架與防護欄桿,施工作業層必須滿鋪。在鋪腳手板操作層上必須設兩道護欄與擋腳板,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
(3)建筑模板。建筑施工方案包括支撐結構設計、模板制作、安裝與拆模等施工程序,同時還必須針對混凝土泵送、季節性施工等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模板支撐系統必須經過嚴密充分地計算,并繪制施工詳圖。模板安裝必須符合施工設計方案,安裝過程必須有保持模板臨時穩定措施。拆除模板必須按方案規定先支撐的模板后,拆除程序,先拆非承重部分模板。拆除前要設警戒線,設專人監護。
七、結束語
在當前高層建筑建設十分興盛的時期,我們更不能一味追求數量,而要重視建筑的質量。要想把這類項目開展好,就要認真的關注如下的內容。第一,要對其有一個大致的分析。第二要對其建設的狀態有非常深入的理解。第三,要對其技術關鍵點認真的論述。此時,才可以切實的提升該項建設工作的實效性,才可以保證該項建設活動朝著積極有效的方向發展??傮w上講。要按照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理念,切實的提升建設技術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寧,淺析高層建筑施工技術[J]工程管理,2012
[2]李巖龍,高層建筑施工創新技術的應用[J]建筑工程,2012
關鍵詞:高層建筑 施工技術 特點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in our country, our country modern architecture of high-rise building especially moder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gress fully showing the our country building, the level of ascent, how in the mature technology has already formed continue the improved, i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from personnel should think about important issues.
Keywords: high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高層建筑作為現代社會中的新型的建筑形式,其建筑施工水平綜合反映了科技發展水平,是展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成果的有力體現,也是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隨著我國社會生產生活的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大中型城市的人口已經出現爆發性增長的跡象,土地資源也日益緊缺,因此,適當合理地開展高層建筑的建設的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
一、高層建筑的發展及其施工特點
過去的五十年是高層建筑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隨著現代建筑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高層建筑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從起始的單一框架結構轉變為復雜結構形式,從單一鋼混結構轉變為包括鋼結構、鋼混組合結構在內的多元化建筑形式,已經逐步向建筑的規?;c安全化,功能化與智能化的方向飛速發展。
而鑒于高層建筑的自身特點,與普通建筑施工應用技術有所差異,其施工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1)高層建筑一般基礎較深,這主要是由于建筑高,體量大,因此支撐高層建筑的地基必須達到足夠的強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礎,持力層嵌入微風化巖層。(2)高層建筑地下室深面積大。這主要是由于需要滿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 ,也要解決在施工過程中的結構抗浮問題。(3)高層建筑功能復雜,子系統多安裝工程工程量大, 要求精度高。(4) 高層建筑的結構形式多為混合型。具有施工簡便 、工期短、結構性能好的特點。(5)高層建筑裝飾工程富于變化,具有工程量大,技術含量高、的特點。同時,裝飾工程的安全功能尤其重要,要求較高的抗風性和密閉性。
二、高層建筑關鍵施工技術及其要求
2.1 基礎施工技術
高層建筑的基礎施工主要有土方開挖、基坑的支護、基礎混凝土澆筑等工作。高層建筑中的基礎是整個房屋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造價和工期分別約占建筑物土建總造價的20%―30%、總工期30%~ 40%左右。根據《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規定,基礎埋置深度,天然地基時應為建筑高度的1/12;樁基時應為建筑高度的1/15,樁長不計在埋置深度以內。為此深基礎工程已成為建造高層建筑的條件。
由于高層建筑在城市建筑密集區,施工場地狹窄。對鄰近建筑及四周市政工程設施的安全和保護,對基坑工程的穩定和位移要求很嚴,而基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大部分是臨時工程。深基坑的開挖與支護,施工風險較大。它涉及到土力學強度與穩定問題、位移變形問題、土與支護結構相互作用問題以及環境巖土工程問題。這些問題隨著巖土性質不同而差異很大。設計施工不當,極易發生基坑工程事故?;由疃瘸^5 m以上的項目,其邊坡支護和基坑開挖、地下降水等均應有專項施工方案,且該方案應請富有專業知識和施工經驗的專家組進行可行性論證,由項目總監審核后才能實施。
高層建筑常用的基礎形式有:十字交叉條形基礎、筏板基礎、箱形基礎、樁基礎和復合基礎。為了保證基礎的穩定性,防止基礎滑移,高層建筑基礎工程施工時,必須解決人工地基、降低地下水位、支護工程、基礎混凝土澆筑以及防止基礎施工影響鄰近建筑和地下管道等問題。
2.2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
混凝土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是壓強?;炷量箟簭姸扰c混凝土用水及水泥 的強度成正比,當水灰比相等時,高標水比泥低標號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高許多,所以,凝土施工時切勿用錯了水泥標號。另外,水灰比也與混凝土的強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強度就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強度就低。因此,水灰比不變時,企圖用增加水泥用量來提高混凝土強度是錯誤的,此時只能增大 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縮和變形。綜上所述,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強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質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 土的水灰比兩個主要環節。在滿足設計要求的質量指標前提下,盡量降低成本,這兩條要求實際上是盡量降低混凝土的標準差?;炷恋膹姸扔幸欢x散性,這是客觀的,但通過科學管理可以控制其達到最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標準差能反映施工單位的時間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標準差越小??梢哉f,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實質上是標準差的控制。
2.3 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
高層建筑從建筑的功能上一般上部要求小空間的軸線布置,而下班則需要大空間的軸線布置,而這一要求與結構力學、自然布置正好相反。由于高層建筑結構下部樓層受力很大,上部受力較小,正常布置時應當是下部剛度大,墻多、柱網密,到上面逐漸減少墻、柱,擴大軸線間距。為了滿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結構必須以與常規相反的方式布置。是上布置小空間,下部布置大空間;上部布置剛度大的剪力墻,下部布置剛度小的框架柱。為了實現這種結構布置,就必須在結構轉換的樓層設置轉換層。不管采用何種轉換形式,帶轉換層的剪力墻結構仍是目前工程應用的主要結構形式。隨著轉換層位置上移,應設計帶轉換層的筒體結構。對帶轉換層筒體結構其主要影響因素表現為轉換層上部外筒的剛度、轉換層設置高度和內筒剛度。
對這兩類轉換結構,轉換層高度是影響其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轉換層商度越高轉換層上下層間位移角及內力突變越明顯,設計時應限制轉換層設置高度。轉換層與其上層的側向剛度比對結構抗震性能有一定影響。對轉換層位置較低的帶轉換層的剪力墻結構,控制側向剛度比可以控制轉換層附近的層問位移角及內力突變。對于帶轉換層的剪力墻結構或簡體結構,可采取以下措施強化下部結構:加大簡體及落地墻厚度,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必要時可在房屋周邊增置部分剪力墻、壁式框架或樓梯間筒體,提高抗震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弱化上部:不落地剪力墻開洞、開口、減小墻厚等。
三、現代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
3.1預制模板
在高層建筑的標準層建設中,結構施工的重復性高。同時,高層建筑采用的豎向結構是控制構筑物工期進度與結構質量的重點內容。綜上,在施工采用的滑模法能有效保障主體結構的整體性,減少高空交叉作業,有助于控制施工工期,保障作業安全,綜合效益顯著;爬模法主要適用于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和鋼筋筒壁結構,通過在沿構筑物底部構件的周邊組裝滑升模板,分層澆筑,并以液壓提升設備使其滑升至需要澆筑的高度。通過滑模法與其他施工技術的有機組合,可有效地簡化施工過程,創造更好的綜合經濟效益?;7ㄅc爬模法具有以下相同點 :( 1 )機械化程度高,節約模板和勞動力,結構整體性好;( 2 )只需將預制的模板進行組裝,可有效縮短工期;( 3 )組織管理要求高,結構物立面造型存在限制。隨著建筑施工勞動成本的上漲,工期要求的提高,高層建筑施工在工程施工進度與工程成本控制上都面臨著更為迫切的需求。因此,在不影響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應用預制模板法可有效地縮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3.2 逆向施工
逆向施工的施工內容主要包括在建筑物內部澆筑中間支承樁柱,并沿地下室軸線修筑地下連續墻等支護結構,同時向上逐層建設地上結構。與傳統的順作施工相比,高層建筑應用逆向施工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 1 )相較于臨時支撐,以逐層澆筑的地下室結構、中間支承柱作為支護結構的內部支撐剛度較大,可有效減少基坑變形,能明顯減弱對于相鄰地下管線 、道路及構筑物的沉降影響。
( 2 )逆向施工時澆筑的地下連續墻在滿足構筑物、管線布置的前提下,可緊靠或規劃紅線構筑地下連續墻并將其作為地下室永久性外墻,進而達到擴展建筑面積的目的。
( 3 )逆向施工可縮短帶多層地下室的高層建筑的總工期,不存在結構的地下地上的施工工期差別,可保障地上結構與地下結構的同時施工。
3.3高層建筑的泵送技術
一般來講,高層建筑施工大都采用泵送混凝土技術。由于高層建筑工程所需的混凝土的總量大、強度高。因此,為確保澆筑施工的工期,不僅需要配備相當數量的土泵機和布料機,同時對混凝土的配比也有相當高的要求。目前,國內的高泵程混凝土采用的摻粉煤灰和化學外加劑的雙滲技術,保證了高層建筑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要求以及泵送設備等相關設備的要求,混凝土的泵送高度也隨 之升高,現在所采用的泵送到頂技術可將混凝土直接泵送到預設澆筑高度,使高層建筑的施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四、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優化
一般而言,隨著高層建筑工程規模日益擴大、建筑結構日趨復雜,高層建筑施工技術也隨施工難度與環節的變化不斷革新,應根據實際施工中的技術路線進行優化,本人認為主要應包括以下幾點 :(1)高層建筑物具有垂直發展的特性,針對其高空作業環境差、作業面狹窄、施工進度緊等特征,以高效的垂直運輸體系為支撐,應廣泛的采用建筑科技的新技術,以提高機械化設備尤其是垂直運輸體系的施工效率;(2) 結合高層建筑作業環境和特征,以建筑安全和穩定性為核心,著力于優化基礎和結構施工工藝,為縮短工程總工期創造條件;(3) 結合超高層建筑逐層施工的作業面特點,強化總承包管理,重點提升施工作業空間和時間的利用效率,實現建筑施工空間的立體流水作業,使工程工序緊密銜接,削弱作業面狹窄對建設工期產生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崔曉強.超高層建筑鋼結構施工的關鍵技術和措施[J].建筑機械化.2009.
2、陳輝.淺析超高層建筑樁基的設計與施工要點[J].建筑施工.201 0 .
關鍵詞:高層建筑;建筑施工;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 TU208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發展,帶動了建筑投資規模的逐步擴大,但是國家對土地資源進行嚴格的控制,土地資源不夠用的矛盾凸顯,高層建筑脫穎而出,這無疑是解決土地資源的矛盾的絕佳的方式。但是,高層建筑對施工質量有嚴格的要求,高質量的施工是高層建筑的基本的保證,不斷提高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對于高層建筑在未來發展有著相當大的意義。
一、高層建筑特點與要求
高層建筑的特點就是高空施工作業非常多,因為建筑物的高度,使得電梯變成了其不可缺少的運行設備,電梯的質量必須要有較好的保障,否則會嚴重破壞高層建筑的結構。又因建筑物過于高,一旦引發火災事故時,會給逃生和救援帶來很大的阻礙,所以,在現今這種建筑較高的工程施工時,都會在相應樓層安裝設備層,在樓房頂端安置電梯間以及水箱間,從而完善高層防火避難不足的缺點,并達到相關規定標準。高層建筑為了確保整個建筑物的穩定性能,地基通常都較深,普遍來說地基的深度至少需達到建筑物高度的1/12,所以至少要有一層的地下室,地下室能夠成為設備層或是車庫等其他用途。由于地基深度較深,地基在施工時較為繁復,軟土地的設計種類就有很多,對工期和資金都有著一定的影響,所以,對于這種地基較深的施工技術屬于是高層建筑工程中的一個重點。
二、高層建筑施工技術
1、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技術要點
首先,混凝土的施工就要對原材料進行合理的選擇,而且要對混凝土分配比例進行合理調節。只有這樣才能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凝固性和抗裂性,可以保證混凝土達到高層建筑的施工標準。
(2)泵送混凝土技術
通常情況下,混凝土泵送流程如下:在施工現場不止混凝土泵送機一裝備相應的混凝土輸送管道一固定輸送管道一通過泵送水泥砂漿一泵送混凝土。由于高層建筑工程對混凝土強度有著較高的要求,同時混凝土的體量過大,因此在施工中必須泵送混凝土,而上述流程則是當前我國應用最為廣泛,最能保證澆筑成功率的泵送混凝土流程,通過這種方法能夠有效的確?;炷僚浜媳葟秃蠂蚁嚓P要求規范。目前,我國泵送混凝土主要采用添加化學外加劑與粉煤灰的“雙摻技術”。這種方式能夠對混凝土的參合料技術、外加劑技術、泵送設備及操作技術、配合比設計技術以及泵管布置技術進行全面綜合的反映,從而有效的確保混凝土的泵送高度。
2、高層建筑的鉆孔樁基技術
鉆孔樁基技術是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種基礎施工技術,因其樁基承載力大、相鄰干擾小、占地面積小而被廣泛的應用于房屋建筑的基礎施工中。鉆孔樁基的施工工程的種類繁多,包括數據測量、機械操作、混凝土灌注和鋼筋加工等等多項作業,因而所受的影響因素也較多。在施工中,容易出現鋼筋籠上浮、孔底沉渣偏多、樁位偏差過大、夾泥、斷樁、樁體混凝土離析等質量問題,造成鉆孔樁基的成樁不能到達工程設計的標準和要求,并且補救工作困難,不能完全的通過事后檢測來進行問題的判斷。因此,必須加強施工的前期準備、測量、成孔、清孔、鋼筋籠、混凝土灌注及竣工驗收等全程施工中各個環節的質量控制,才能保證鉆孔灌注樁施工的質量,確保一次成樁。
3、鋼筋工程施工技術要點
我們都知道高層建筑的施工,需要復雜的結構構造,那就與鋼筋工程息息相關,因此它在高層建筑的施工中占據著相當關鍵的位置。因此,要不斷對鋼筋施工技術進行創新,運用先進而又穩定可靠的鋼筋施工技術,對于提高鋼筋工程的施工質量有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還要注意細節問題:首先在施工的前期,施工人員要對施工的鋼筋結構要充分的熟悉,并對鋼筋圖紙有充分的了解,而且要提醒具體的技術施工人員注意的細節問題。其次,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要進行全程的監管,對施工與鋼筋結構的設計圖紙不相符的地方,要及時準確的找出來,對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
4、高層建筑施工運輸設備與腳手架
在高層建筑施工中,垂直運輸設備是主導施工機械,施工需要使用的建筑材料、施工設備、施工人員等都需要利用垂直運輸設備進行運輸。在我國,一般包括塔式起重機、混凝土泵、施工電梯等垂直運輸設備。在選擇塔式起重機時,要對塔吊的主要參數進行檢查確認,各項指標要滿足施工要求,尤其是選擇塔吊的幅度、最大起重量等因素要進行檢查。同時要根據高層建筑的平面尺寸和面積,確定塔吊應具有的基本幅度和高度參數。在進行多臺塔吊作業時,要錯開相鄰作業塔吊的高度,避免施工時相互干擾。
腳手架分為鋼管扣件腳手架和懸挑式外腳手架。高層建筑鋼管扣件腳手架的材料性能和一般多層腳手架相同,不同的是在不同搭設高度時,對單根立桿縱距要求有所限制。當鋼管扣件腳手架的搭設高度超過30米時,要采用鋼制的可調解的連接桿,連接桿承受拉力要超過6.8KN,在垂直方向上,每隔3.6米,水平方向上每隔5.4米要設置一道連墻桿,與高層建筑物保持連接。懸挑式外腳手架是在建筑結構外邊緣制作伸出的懸挑結構用于支承腳手架,在高層建筑中,要將腳手架分段進行設置,每段腳手架的支承都要在建筑結構上外懸的懸挑結構上。
5、預制模板技術
眾所周知,高層建筑施工中的結構構造相對比較重復,而且普遍以縱向結構為主,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實際工程的質量以及進度?;7ㄊ窃诟邔咏ㄖ┕ぶ兄饕椒ǎ驗樗軌蜻\用建筑結構的統一性,而且還可以減少高層建筑在高空中的作業,這樣就為安全施工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在高層建筑的施工中,還可以以滑模法為主,同時運用其他施工方法,這樣就能夠大大的降低施工的工程量,促使施工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6、給排水和通風工程的施工要點
高層房屋的給排水和通風性能的好壞是判定該建筑是否優秀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在高層建筑的給排水施工過程中,施工方首先需要考慮到該層建筑的人口密度,然后設計出優異的給排水方案。如何優化上下水結構顯得特別的重要,施工方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選擇壓力適中的水泵,并且合理優化供水系統的網狀布置系統,這樣會大大降低后期的維護費用。最后施工方還需要考慮一旦出現漏水狀況時,如何有效的進行搶修工作。由于,現在高層建筑的公攤面積較小,并且不適合開窗。所以,施工方需要建立一套既穩定又實用的通風系統。當前很多高層建筑都安裝了中央空調。施工單位在中央空調的安裝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每個角落避免出現死角,并且嚴格把好空調的質量關。
結束語
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建設工程的施工質量和使用安全,關系著國家社會經濟的穩定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建設企業和施工單位必須加強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規范和操作水平,積極的探索和尋求提高施工技術的途徑和措施,從而有效的提高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質量水平,保證高層建筑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舒適性。
參考文獻
[1]張濤.關于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年.
[2]袁玉蓮.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年.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測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U97文獻標識碼: A
隨著經濟的發展,復雜的高層建筑不斷增多,建筑工程不僅要求滿足使用功能,還要著重考慮建筑物外觀造型,這就給建筑施工測量帶來了―定的難度。施工測量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環節并貫穿于建筑工程的始終,是各種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各施工階段中的先導性工序,也是工程檢查和竣工驗收的主要內容,直接關系到工程建設的速度和質量。
一、關于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測量的特點
1.影響因素多,高層建筑施工測量精度影響因素除包括測量儀器精度和測量技術人員素質外,還包括建筑設計、施工工藝和施工環境等方面的因素?;A剛度越小施工過程中超高層建筑沉降越大,差異沉降也越顯著。建筑高度越大、造型越復雜,施工過程中高層建筑變形越顯著。建筑側向剛度越小,施工過程中超高層建筑受施工環境和施工荷載影響就越大。
2.精度要求高,隨著我國現代化城市的發展,高層建筑日益增多,高層建筑設計和施工都對施工測量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層建筑結構超高,結構受力受施工測量精度影響比較大,過大的施工測量誤差不但會影響建筑功能正常發揮,而且會惡化高層建筑結構受力,因此必須嚴格控制施工測量誤差。另外,為加快施工速度,高層建筑大多采用階梯狀流水施工流程,大量采用工廠預制、現場裝配的施工工藝,如鋼結構工程、幕墻工程,工業化生產也對施工測量精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3.技術難度大,由于高層建筑結構超高,平面控制網和高程垂直傳遞距離長,測站轉換多,測量累計誤差較大。加之高層建筑高度大,側向剛度小,特別是體形奇特時,施工過程中受環境影響極為顯著,且空間位置不斷變化,高空測量控制網的穩定性也較差。特別是高層建筑施工高空作業多,作業條件差,測量通視困難,高空架設儀器和接收裝置也比較困難,常需設計特殊裝置以滿足觀測條件,以致增加了高層建筑施工測量的技術難度。
二、關于高層建筑樓層的軸線測量工作
1.激光鉛垂儀,激光鉛垂儀主要用于高層建筑、高煙囪、高塔架等的鉛垂定位測量。激光器固定在套筒內,豎軸為一空心筒軸,兩端有螺扣,用來連接激光器套筒和發射望遠鏡。激光器套筒裝在豎軸下端,發射望遠鏡裝在上端,既構成向上發射的激光鉛垂儀,也可倒過來安裝,構成向下發射的激光鉛垂儀。儀器裝有兩個互相垂直的高靈敏度水準管,并配有專用的激光電源。儀器可利用激光器底端(全反射鏡端)所發射的激光束進行對中,利用基座整平螺旋使水準管氣泡嚴格居中,接通電源起輝激光器,便可發射出桔紅色鉛直激光束。儀器使用前應進行檢校,使水準管軸垂直于豎軸、激光束光軸與豎軸線一致。前一項檢校方法與經緯儀相同,后一項檢??衫酶呓ㄖ镞M行。將儀器安置在高建筑物近旁并向上發射激光束,在高建筑上部支出一固定白紙板作接收靶。儀器進行調焦,直至在靶上得到最小直徑的光斑為止,并標出其點位。然后儀器水平轉動每90°即在靶上標記一點,旋轉一周后,如靶上四個標點不重合,則需校正。校正時,先標出四個標點的中央位置,然后調整激光器套筒上兩組固定螺絲,使光斑與中央標點重合。
2.軸線投設,地下室施工完畢后,利用地面固定控制樁,將房屋平面主軸線復測到地下室頂板上,然后選取四個距離較遠,又不在同一直線上的縱橫軸線交叉點做為樓層放線基準點,四個點最好能構成一個矩形。點位選好后,注意做好標記并妥善保護。一層頂板施工時,在相應位置預留空洞,大小200mm 左右,待砼強度滿足上人放線的要求時,可進行二層施工定位放線,將激光鉛垂儀安置在地下室頂板(一層地面)的一個基準點上,調平,對中后,用光靶在放線樓層接收光斑,利用前面所講檢校儀器的方法,調整光斑達到要求,在放線洞四邊各標兩點,使兩條線交點與光斑重合,用相同方法測出另外三點。然后,用鋼尺經緯儀對四點進行復核,檢查角度,距離是否正確。最后利用校核后的這四個設射點測設出整個樓層軸線。用相同方法測設各施工樓層軸線,但當建筑高度超過50m 后,需將控制點上移,重新布設。
三、關于高層建筑施工測量質量的措施
1.加強建筑物的沉降與垂直度觀測
(1)建筑物的形狀和結構荷重等特點布設觀測點的位置與數量,但具體布置應根據設計要求??傊?,觀測點上必須有突出的半球形狀或有明顯的突出之處,與柱身或墻身保持一定的距離;觀測點本身應牢固穩定,確保點位安全能長期保存;要保證要點上能垂直置尺及具備良好的通視條件。
(2)沉降觀測點的形式與埋設,沉降觀測點要埋設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觀測的位置,一般是埋設在外墻面,高出清水面1 m 左右,以便能夠反映出高層建筑的準確沉降情況。
(3)沉降觀測的方法,一是沉降觀測應固定人員觀測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水準儀及水準尺,使用固定的水準點,按規定的日期、方法和路線進行觀測,以保證觀測成果的正確性。二是進行沉降觀測時,由于受施工或生產的影響,造成通視困難,往往為尋找設置儀器的適當位置而花費時間,故要確定沉降觀測線路并編制觀測路線圖;在觀測面,根據現場進行規劃,確定安置儀器的位置,選定若干較穩定的沉降觀測點或其他固定點作為臨時水準點(轉點),并與水準點組成環路,最后根據選定的水準點,設置儀器的位置以及觀測路線,編制沉降觀測路線圖,且以后每點都按固定的路線觀測。但觀測其他沉降觀測點的時間,必須在測定臨時水準點高程的同一天內。三是觀測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觀測用以比較的依據,如初測精度不夠或存在錯誤,不僅無法補測,而且會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現象。因此,首次測定應采用N2 類型的精密水準儀進行,以提高初測的精度。
2.垂直度觀測,一是工程的八個大角和十個小角都需要進行垂直度觀測。二是在施工過程中,利用經緯儀觀測每層在外墻墻角側面軸應彈出軸線的垂直線。
3.控制測量精度,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對于竣工測量的平面控制精度要求非常高,一般要求不低于撥地測量的控制精度,以便能使竣工測量圖與撥地測量圖進行同精度比較,利于規劃正確地開展執法管理。如《城市測量規范》規定:撥地測量應按三級導線的技術要求執行,在控制布設困難的情況下,允許同級附合一次,布設三級補導線,相對于起算點的最弱點點位中誤差不得大于5 cm,竣工測量的平面控制精度按上述技術要求執行。根據實踐經驗,為了確保控制測量精度,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由于客觀條件的不同,我們很難正確地計算出施工誤差和測量放樣誤差在綜合誤差中所占的份額,故需要合理分析綜合誤差。如工程竣工驗收時,在對現場各類項目的檢查中,建筑物軸線位置的檢查頻率是最高的,而建筑物軸線點一經測量放樣在現場標定以后,繼之的各項施工就是以它為基準了,因此在這類檢查項目中發生的偏差,應該主要歸結為測量放樣方面的誤差。
(2)在控制點的布設和使用率受到限制時,為了避免由于不通視所帶來的困擾,免除控制點間聯測等工作,從而一步定點,確保點位精度,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可采用GPS進行控制點的隨機布設,每定一點時間不超過40 min,點位精度可達到±3 mm,但使用GPS 定點應確保有一個同定點做為永久性控制點用于相對定點。
總之,施工測量在施工中相當重要,尤其是在高層建筑施工之中。我們必須把施工測量放在一個高位,重視它,認真的干好這項工作。
參考文獻:
1 蘇亞軍、駱 江.淺議GPS 在高層建筑測量施工中的應用[J].中國西部科技,2008(07)。
關鍵詞:高層建筑 混凝土施工 鋼筋施工
中圖分類號:TU9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現代高層建筑施工特點
(一)高空作業多
由于高層建筑物的自身高度大,垂直運輸工作量大。高空作業要處理大量的材料、制品、機具設備和人員的垂直運輸。在施工全過程中,要認真做好高空安全保護、防火、用水、用電、通訊、臨時廁所等同題,防止物體墜落打擊事故。
(二)基礎埋置深度深
高層建筑為了保證其整體穩定性,地基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2;采用樁基時,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樁的長度不計算在埋置深度內),至少應有一層地下室。因此,一般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5m。超高層建筑的基礎埋置深度甚至達20m以上。深基礎施工,地基處理復雜。尤其是在軟土地基,基礎施工方案有多種選擇,對造價和工期影響很大。研究解決各種深基礎開挖支護技術,是高層建筑施工的重點之一。
(三)高層建筑體量大、工程量大
高層建筑由于工程量大,工程項目多。涉及單位多、工種多。特別是一些大型復雜的高層建筑,往往是邊設計、邊準備、邊施工,總、分包涉及許多單位,協作關系涉及眾多部門。這就帶來了高層建筑施工計劃、組織、管理、協調的難度大。必須精心施工,加強集中管理。當然,由于高層建筑層數多、工作面大,就可充分利用時間和空間,進行平行流水立體交叉作業。
(四)高層建筑施工周期長
一般高層建筑的施工周期平均為兩年左右。要縮短施工周期,主要是縮短結構和裝飾施工周期。各種高層結構體系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而現澆混凝土是高層建筑施工的主導工序,合理的選擇模板體系是縮短主體結構工期,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徑之一。
二、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分析
(1)高層建筑的鋼結構施工技術
在高層建筑的鋼結構施工中,往往根據建筑自身的特點來進行安裝施工的。在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中,鋼結構的焊接、吊裝、測控、安裝、拆除等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對于較高的高層建筑,外框都是以全鋼結構為框架,通過鋼梁、斜撐與核心墻的連接達到建筑結構的穩定,并通過樓面鋼板的鋪設和混凝土的澆筑來加固整體的建筑結構。一般高層建筑的核心墻內均有鋼結構柱,其數量應在二十四根以上且高寬要達到一定的比例,以保障整體結構的穩定。鋼結構的吊裝過程也要按著一定的方法來進行,這決定了整體工程的施工速度和施工質量,通過一機多吊和分區吊裝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鋼結構的焊接技術也是十分重要的,高層建筑的鋼結構焊接技術內容相對復雜,施工任務重,質量要求較高,所在施工過程中必須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藝才能保證工程的質量,工程一般采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采用立焊、斜立焊的方法進行焊接,焊接時要注意焊絲的伸出長度、焊縫層間清理、焊槍的施焊角度,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焊接的操作方法,以完成工程鋼結構的焊接工作。
(二)高層建筑地下室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目前,在我國大部分高層建筑中均帶有地下室,而地下室工程主要采用的是人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下面簡要介紹一下地下室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1)澆筑和振搗
①混凝土澆筑。地下室大體積混凝土可采取分層連續澆筑的施工方法進行,在進行澆筑時,應盡可能縮短各層間澆筑的間隔時間,并確保在上一層混凝土達到初凝之前澆筑完成下一層混凝土,這樣能夠有效地降低混凝土裂縫的產生,提高其密實性。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高層建筑地下室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嚴禁隨意留有施工縫。
②振搗。應在每條澆筑帶上布置最少3條振搗棒,位置可選在澆筑帶的前、中、后這三個部位上,并且要確保前道振搗棒位置處于最底排鋼筋與混凝土的坡腳位置上,這樣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下部的密實性。
(2)混凝土養護
由于大體積混凝土本身具有澆筑量大的特點,并且地下室對混凝土的整體性要求也相對較高,故此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強混凝土養護。由于大體積混凝土在養護過程中會產生出發亮的水化熱現象,這部分水化熱因混凝土體積過大,很難得到及時釋放,這樣則會使混凝土內外形成較大的溫度應力,最終會使混凝土過早的出現裂縫。為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在進行養護時,應盡可能使混凝土保持在適宜的溫度及濕度中,可通過在混凝土表面上鋪蓋塑料薄膜或是草袋等方法,控制混凝土的內外溫差。
(3)后澆帶施工技術
① 后澆帶處預應力筋施工
在高層建筑地下室施工中,應重視后澆帶處預應力筋施工,采取各自張拉錨固的施工措施,在跨內的后澆帶處配備預應力筋,并根據實際施工情況,計算所應增加的預應力筋數量。為了防止地下室施工中模板出現積壓問題,應在后澆帶兩側的預應力束張拉錨固后再對其模板進行拆除。此外,在施工中還應運用預應力束分塊錨固的施工技術,避免由于災害性荷載所導致的建筑物結構遭受連續性破壞。
②預應力張拉順序
就預應力無梁樓蓋而言,控制預應力張拉順利顯得尤為重要。在高層建筑地下室施工中,預應力鋼筋在張拉時應嚴格遵循短向張應力板帶、長向預應力板帶、短向跨中預應力束、長向跨中預應力束的順序進行張拉。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三孔扁管內的預應力筋,其張拉順序應是由中間向后兩側進行,這樣能夠有效降低側向彎曲時由于摩擦所造成的預應力筋損失。
③ 張拉、灌漿施工技術
在高層建筑地下室施工中,為了防止由于局部壓力不足而造成錨墊板后面混凝土出現裂縫現象,應當在混凝土強度達到C35以上時方可張拉。在張拉的過程中,應當采用張拉力與伸長量這兩項參數為張拉的控制變量,對其實施張拉力控制,并采取伸長值進行校對。需注意的是,在實際工程中應當嚴格控制理論伸長值與實際張拉伸長值的偏離范圍,力求降低每端鋼絞線的回縮量。
(4)地下室防水施工技術
這部分是整個高層建筑地下室施工的重點環節,一旦地下室發生滲漏,輕則影響使用功能,重則會破壞建筑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影響其使用壽命。根據高層建筑地下室的防水等級不同,所采取的施工技術也不相同,但在大體上基本都是采用防水材料或鋼筋混凝土結構白防水。若是選擇防水材料進行地下室防水的,應在施工時嚴格控制施工質量,并優選防水材料,如果采用的結構自防水則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增強其本身防水性能。
三、高層建筑框架結構施工技術
(1)全現澆框架結構的施工技術
該施工技術是框架結構中應用較早也是較為常用的一種施工方法,其特點是結構抗震性能高、整體穩定性強、鋼材用量少。
① 鋼筋工程施工技術要點
對于超密集區域的鋼筋施工應合理安排鋼筋就位的次序,可采取先放樣再安裝的方式進行,墊塊可采用較為堅硬的花崗石,應在骨架就位前放置好,間距應控制1.0m為宜,并統一墊在箍筋下;由于高層建筑中轉換層的梁截面較大、鋼筋比較密集,從而使得鋼筋本身自重較大,為此梁鋼筋的綁扎應在底模施工完成后進行,并在梁底縱筋位置上鋪設一排鋼筋墊鐵,其間距應以1.5m左右為宜;必須在主筋鋪設完成后,方可進行套箍筋及放吊筋的施工;對于擱架下的橫桿應自上而下按順序逐根拆除,然后在將箍筋與下部鋼筋進行綁扎;梁側模的安裝應在鋼筋綁扎完成并驗收合格后進行;在進行梁柱節點箍筋安裝時,必須按預先確定好的數量及位置進行施工,避免發生不放或漏放的情況;對于較大直徑的鋼筋在進行連接時可采用機械連接技術,但需注意的是采用該技術進行鋼筋連接必須控制好鋼筋接頭的質量,否則會影響整個結構的穩定性;應確保轉換梁上下幾排的鋼筋在綁扎就位后形成垂直的鋼筋間隙,這樣便于混凝土澆筑施工。
(2)鋼結構施工
①鋼柱安裝
在固定好掛藍和扶梯等臨時設施的前提下,在柱基臨時的標高支撐塊上安裝第一節鋼柱。在吊起鋼柱后,與準中心線對準并將腳螺絲固定住,對其垂直度進行校正。在鋼柱兩側設置臨時用的連接板,將其他鋼柱均安裝在下節鋼柱的柱頂,當上下節鋼柱對準后,用螺栓將其固定好。在所有鋼柱全部安裝完畢后,必須對其軸線、垂直度、牛腿面標高等事項進行初次校正,而后再安裝固定螺栓、拆除吊索。需注意,在鋼柱起吊運行的過程中必須防止與其他固定好的構件相接觸,保證吊索具備有效高度。
②框架鋼梁安裝
在吊裝鋼筋之前,應仔細檢查牛腿處的標高與柱子間距。通常情況下,根據鋼梁的跨度,將鋼梁翼緣處的某個點作為吊點。為了提高吊裝鋼梁的效率,對于小型鋼梁和次粱應利用多頭吊索的方式一次性完成數根吊裝。但是必須要保證起吊后處于平直狀態,方便安裝,禁止隨意擴孔作為螺栓安裝連接點,且一定保證連接板平整。
③垂直度校正
在整個鋼結構框架施工中,垂直度是較為環節之一,必須做好垂直度的校正工作。一般可采用激光經緯儀對標準柱的垂直度進行測定,在測定時若偏差超過實際允許值則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對鋼柱進行校正,以確保鋼結構的穩定性。
四、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高層建筑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國建筑行業起步晚,但發展迅速??焖侔l展之中難免存在著施工技術的不足之處。在此,還希望各位同行在建筑行業不斷發展的同時,不斷的總結出更加科學的施工技術,并積極的吸取國外先進的施工技術,以為我國高層建筑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危道軍, 建筑施工工藝,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姚剛,華建民,鐘漢華, 董偉建筑施工技術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
[3]侯君偉,張玉明, 鋼筋工程實用手冊,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4]姜學詩著建筑結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常見問題分析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結構轉換層施工
1 引言
目前建筑市場中,高層建筑占的比重較大,高層建筑與多層建筑相比,對施工技術要求更高,本文將對高層建筑的施工特點進行分析,并對高層建筑施工中的要點技術進行了探討。
2 高層建筑施工特點分析
(1)高層建筑施工周期長。一般多層住宅每棟平均工期在10個月左右,而高層建筑的施工周期平均為2年左右。要縮短施工周期,主要是縮短結構和裝飾施工周期。各種高層結構體系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而現澆混凝土是高層建筑施工的主導工序,合理的選擇模板體系是縮短主體結構工期,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徑之一。
(2)基礎埋置深度深。高層建筑為了保證其整體穩定性,地基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2; 采用樁基時,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5(樁的長度不計算在埋置深度內),至少應有一層地下室。因此,一般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5m。超高層建筑的基礎埋置深度甚至達20m 以上。深基礎施工,地基處理復雜。尤其是在軟土地基,基礎施工方案有多種選擇,對造價和工期影響很大。研究解決各種深基礎開挖支護技術,是高層建筑施工的重點之一。
(3)高層建筑體量大,工程量大。據統計,我國目前高層建筑平均建筑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由于工程量大,工程項目多,涉及單位多、工種多。特別是一些大型復雜的高層建筑,往往是邊設計、邊準備、邊施工,總、分包涉及許多單位,協作關系涉及眾多部門。這就帶來了高層建筑施工計劃、組織、管理、協調的難度大。必須精心施工,加強集中管理。當然,由于高層建筑層數多、工作面大,就可充分利用時間和空間,進行平行流水立體交叉作業。
(4)施工技術要求高。高層建筑施工技術主要以鋼筋混凝土和鋼材為主要結構材料及相關的施工技術構成,而鋼筋混凝土又以現澆為主,需要著重研究解決各種工業化模板、鋼筋連接、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制品、結構安裝等施工技術。其次是裝飾、消防、防水、設備等要求較高。平面類型的多樣化、立面造型的個性化、立面色彩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和諧,已經成為時代潮流; 消防設施要求高,深基礎、地下室、墻面、屋面、廚房、衛生間的防水,甚至管道冷凝水的處理,都比多層建筑要求高; 高層建筑的設備繁多,高級裝修裝飾多這些都給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質量和技術要求。
3 建筑施工中的關鍵技術問題
3.1 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
高層建筑從建筑的功能上一般上部要求小空間的軸線布置,而下部則需要大空間的軸線布置,而這一要求與結構力學、自然布置正好相反。由于高層建筑結構下部樓層受力很大,上部受力較小,正常布置時應當是下部剛度大、墻多、柱網密,到上部逐漸減少墻、柱,擴大軸線間距。為了滿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結構必須以和常規相反的方式進行布置。上部布置小空間,下部布置大空間。上部布置剛度大的剪力墻,下部布置剛度小的框架柱。為了實現這種結構布置,就必須在結構轉換的樓層設置轉換層。不管采用何種轉換形式,帶轉換層的剪力墻結構仍是目前工程應用的主要結構形式。隨著轉換層位置上移,應設計帶轉換層的筒體結構。對帶轉換層筒體結構其主要影響因素表現為轉換層上部外筒的剛度、轉換層設置高度和內筒剛度。對這兩類轉換結構,轉換層高度是影響其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轉換層高度越高,轉換層上下層間位移角及內力突變越明顯,設計時應限制轉換層設置高度。轉換層與其上層的側向剛度比對結構抗震性能有一定影響。對轉換層位置較低的帶轉換層的剪力墻結構,控制側向剛度比可以控制轉換層附近的層間位移角及內力突變。對于帶轉換層的剪力墻結構或筒體結構,可采取以下措施強化下部結構:加大筒體及落地墻厚度,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必要時可在房屋周邊增置部分剪力墻、壁式框架或樓梯間筒體,提高抗震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弱化上部:不落地剪力墻開洞、開口、減小墻厚等。
3.2 高層建筑的鉆孔樁基技術
鉆孔樁基技術是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種基礎施工技術,因其樁基承載力大、相鄰干擾小、占地面積小而被廣泛的應用于房屋建筑的基礎施工中。鉆孔樁基的施工工程的種類繁多,包括數據測量、機械操作、混凝土灌注和鋼筋加工等等多項作業,因而所受的影響因素也較多。在施工中,容易出現鋼筋籠上浮、孔底沉渣偏多、樁位偏差過大、夾泥、斷樁、樁體混凝土離析等質量問題,造成鉆孔樁基的成樁不能到達工程設計的標準和要求,并且補救工作困難,不能完全的通過事后檢測來進行問題的判斷。因此,必須加強施工的前期準備、測量、成孔、清孔、鋼筋籠、混凝土灌注及竣工驗收等全程施工中各個環節的質量控制,才能保證鉆孔灌注樁施工的質量,確保一次成樁。
3.3 高層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術
(1)混凝土的配比。在實際施工中,施工單位要依據試驗室提供的混凝土的相關配合比例準確的進行混泥土的配置。保證混凝土的結構強度符合施工標準的要求。在攪拌混凝土時,要確保骨料與水泥充分均勻的混合,避免麻面、蜂窩等現象的出現??刂坪脭嚢璧捻樞?、時間和攪拌方法,確?;炷嗤恋囊仔院蛷姸冗_到工程技術的標準。(2)混凝土的澆筑施工。施工單位在進行混凝土的澆筑施工時,主要是注重加強對澆筑技術和澆筑流程的施工技術控制。施工單位加大對混凝土灌筑創新技術的研究和運用,加強對灌筑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加強對灌筑用水、用電等環節的控制和研究;加強對混凝土灌筑前提條件的控制,做好材料細節等輔助施工的研究;加強對能夠有效解決突發事件的灌筑技術的開發和研究,不斷完善混凝土的灌筑技術,提高混凝土的在強度等級、抗裂防滲等方面的質量,確保建筑工程的順利施工。同時,還要加強混凝土澆筑流程的控制?;炷凉嘀牧鞒桃话闶窍葘摻罨\對準鉆孔的中心,再加固對應模板,將模板牢固的固定在建筑物上,而后再進行混凝土的相關灌筑施工工作。在灌筑施工中,一定要控制好澆灌的質量和時間,在二次振搗時保持好模板等建筑框架的結構固定,掌控好振搗的時間。(3)混凝土的護養?;炷恋酿B護主要是指在混凝土灌注之后通過控制其溫度、濕度等條件,保證混凝土硬化后的強度和易性??刂坪没炷恋臏囟?,可以減小混凝土的表層溫差,避免開裂。在夏季時,要做好混凝土表層的降溫工作,對混凝土進行表層的敷設,通過灑水等措施降低溫度,減小溫差,防止表層的開裂。在冬季,要通過覆蓋塑料膜、保溫布等措施加強混凝土表層的保溫工作,防止寒潮的侵襲。同時,還要確保混凝土的濕度,及時的進行灑水并覆蓋濕潤的麻袋和草簾等,增加混凝土的護養時間,確保混凝土的強度質量和防滲性能,減緩混凝土的老化。
4 總結
建筑企業的基本控制體系就是施工技術控制,它直接關系到投資方或者企業的效益和長期發展資本。所以,在施工技術中,管理人員應在實際工作中采用強力而有效的措施完善施工技術控制。雖然施工技術控制對管理人員要求較高,但是通過多年實踐經驗和對施工技術控制是一個建筑企業的基本控制體系,它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效益以及企業的長期發展,因此,工程管理者應該在實際工程中有效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把施工技術控制完善好。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20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高層建筑施工技術
1.1高層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強度控制。高層建筑由于混凝土需求量大,施工時間長,各種作條件的影響因素多,有時會發生混凝土強度離散性大,甚至不合格,控制好混凝土強度,應做好以下工作。
1.1.1配合比的選定。工程開工前,一般均要按設計要求配制強度等級不同的混凝土,待級配報告出來后,根據級配做配合比試驗(實驗室配比),在實際施工時照此執行。但問題就在于級配與現場施工過程中是否相符,故尚需進行試驗試配調整和現場砂石實際含水率調整方能確定砂的配合比。有資料統計顯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3%,混凝土強度將下降15%~20%,而水泥數量的影響為5%~20%,石子及砂土的級配影響為5%~20%;水灰比影響為多增1%,強度降低5%~10%,故應該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控制,嚴格執行初步配合比計算和基準配合比的試配調整與確定。
1.1.2嚴格養護制度。高層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且應采用分段、分層連續作業的合理澆筑方法。泵送混凝土不僅能縮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搗控制嚴格的情況下,仍出現混凝土強度不足。
1.1.3加強混凝土強度評定。一個驗收批的混凝土應由強度等級相同、齡期相同以及生產工藝條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組成。試塊的制作應在澆筑地點隨機抽取,不能弄虛作假,保證試塊的真實性。
1.2高層建筑裂縫的控制。
1.2.1設計措施。(1)“放”的措施。設置永久性伸縮縫;外墻面適當位置留分隔縫等(;2)“抗”的措施。避免結構斷面突變帶來的應力集中,重視對構造鋼筋的配置;對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等輕質墻體,增設間距不大于3m的構造柱,每層墻高的中部增設厚度120mm與墻等寬的混凝土腰梁;砌體無約束端增設構造柱;預留的門窗洞口采用鋼筋混凝土框加強;兩種不同基體交接處,用鋼絲網(每邊搭接不小于150mm)進行處理;特別注意梁底的砌筑要求;屋面保溫層與隔氣層的合理設置等;(3)“放”、“抗”相結合的措施。合理設置后澆帶,采取相應補償收縮混凝土技術,混凝土中多摻纖維素類等。
1.2.2施工措施。“放”、“抗”相結合的措施。在混凝土裂縫預防中,對新澆混凝土的早期養護尤為重要。為使早期盡可能減少收縮,要控制好構件的濕潤養護,避免表面水分蒸發過快,產生較大收縮的同時,受到內部約束而易開裂。大體積混凝土,應著重在控制砂的溫升,延緩砂的降溫速率,減少砂的收縮,提高砼的極限拉伸值,改善約束和完善構造設計等方面采取措施。如選用中低水化熱的水泥,充分利用砼的后期強度,摻加減水劑粉煤灰等,選擇良好級配的粗細骨料,控制砼的出機溫度和澆筑溫度,埋設散熱孔、通水排熱,避免水化熱高峰的集中出現;同時在養護過程中對表面、中間、底部溫度進行跟蹤監測。對混凝土澆筑后的內部最高溫度與氣溫溫差宜控制在25℃以內,否則因溫差過大產生混凝土裂縫。
1.2.3高層建筑的施工測量控制。由于高層建筑的層數多,高度高,對施工測量精度要求較高,故在工程開工前應制定好施測方案,確定好測量儀器,根據施工方案建立好施工控制網;將高層建筑控制軸線及時投影到建筑面層上,然后根據控制軸線作柱列線等細部放樣,以備綁扎鋼筋,立模板和澆筑砼之用;高層建筑施工測量一般采用外控法和內控法相結合。
1.3鋼筋的技術控制。(1)鋼筋進場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書或實驗報告,并按照品種、批號及直徑分批驗收,每批熱軋鋼筋重量不超過60t,鋼絞線為20t,驗收內容包括鋼筋標牌和外觀檢查,并按照有關規定取樣,進行機械性能實驗;(2)受力鋼筋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當采用綁扎接頭時在任一搭接長度的區域內或采用焊接和機械連接接頭時在35d(d為鋼筋直徑),且不小于500mm的區段內,有接頭的鋼筋截面積占鋼筋總截面積的百分率應嚴格遵守規定。
1.4模板工程技術控制。(1)要保證構件的形狀尺寸及相互位置的正確;(2)要使模板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夠承受新澆混凝土的重量和側壓力,以及各種施工荷載,變形不大于2mm;(3)力求構造簡單、裝拆方便,不妨礙鋼筋綁扎,保證混凝土澆筑時不漏漿不漲模(;4)對拉螺栓和扣件應根據計算配置,并應采取措施減少模板上的鉆孔。
2、國內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
2.1高層建筑的建筑體系。高層建筑的建筑體系涉及結構材料、結構類型和施工工藝的選擇問題,既取決于不同建筑產品的功能要求和建筑層數的高低,也決定于物質技術基礎和施工條件。
2.2高層建筑的施工機具。高層建筑施工機具的選擇必須滿足工期,機械費用低和綜合經濟效益好要求,合理進行起重運輸體系的組合。高層建筑要著重解決好垂直運輸和吊裝的施工機械。塔式起重機既能垂直運輸,又能水平運輸,工作范圍大,是高層建筑的關鍵施工設備。最近國內一些廠家與國外合作,生產一些新的機型,并已開始國產化。目前采用的有鋼管扣件腳手、門型腳手架、橋式腳手架、懸挑架和各種吊籃等。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測量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的推進,各個城市在建或者擬建高層建筑逐漸增多。高層建筑層數多,相應的需要克服和解決的技術環節就多,其高度高,整個建筑的結構控制直接影響到結構受力狀況。從適應現代化城市環境需求的角度考慮,建筑設計需要既能滿足使用的功能要求,有需要注重建筑的整體外觀與城市規劃的和諧。由此,一大批皆具技術含量和藝術含量的高層建筑進入人們視野。在這些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環節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測量工作開展的效果。測量方案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建筑物的整體質量,而且測量的內容和方面也越來越多。因此,高層建筑施工測量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本文就高層建筑施工測量的技術進行簡單探討。
一、高層建筑施工測量特點以及測量準則
高層建筑顧名思義就是樓宇層數較多,高度較高。由于其高度高、層數多,結構在豎立方向上的些許偏差對整個建筑物的受力情況影響重大。一般對建筑物的平面定位采用精度高的全站儀或者是全球定位儀,避免兩點間距離因丈量尺寸本身和外界風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誤差。豎直方向測量主要采用激光鉛垂儀、經緯儀等儀器,而高程控制以及沉降控制觀測時采用水準儀。這些儀器的選用,可以保證建筑能夠在結構類型、施工方法和場地方面的良好精度。
在進行測量時,應該嚴格遵守測量準則。主要有:(1)遵守國家法令、法規、政策和規范,明確工程施工服務;(2)遵守先整體后局部以及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工作的工作準則;(3)嚴格、科學的審核制度,確保工程質量過關;(4)建立一切定位工作、放線工作經過自檢、互檢合格之后報審主管部門驗收,驗收通過再進行施工。
二、高層建筑施工測量的主要技術
科學、嚴謹的測量時確保建筑物正常良好施工的關鍵之一,而施工前得準備工作則是確保施工測量順利進行的關鍵。施工測量前得準備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熟悉、校隊施工圖軸線尺寸、結構尺寸和各層各個部位的標高變化其相互關系;(2)在現場,對照設計圖實地勘測建筑地的紅線樁點、坐標、高程是否符合;(3)準備合適、科學、精度符合要求的測量儀器,同時對測量儀器進行測量前的運行檢查;(4)配備測量人員,根據具體情況配置人數,配置的測量人員必須保證具有測量的專業素質和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
建筑物的施工測量主要內容包括:建筑物定位放線技術、基礎施工測量技術、主體施工測量技術、裝飾施工測量技術。
(1)建筑物定位放線技術。
由于定位放線都是根據設計部門所給圖紙進行的,所以需要進入施工地之后進行認真的,驗線人在復核確認之后報于工程監理驗收。在進行軸線定位的時候,主要根據規劃部門所提供的用地紅線點坐標和總平圖建筑地外軸線交點坐標進行。之后,根據工程的定位和高程點,遵循由總體向局部的規則建立本工程軸線的控制網和相對高程控制網。控制網的建立采用極坐標法進行,對每個單體方格控制,準確定出建筑物的各個軸線交點,提高測量的精度和進度。也可以采用經緯儀進行測量,經緯儀觀測采用正倒鏡取中定點、水準儀測量采用往返閉合測量方法,要求測量的誤差小于等于1.5mm。下面就極坐標測定法進行簡單介紹。
極坐標法測定主要是根據:在測定一點的平面位置時,根據定點與控制點的坐標,計算出他們之間的夾角與距離,按夾角與距離之值給出定位點。上圖中:已知控制點坐標(即M點坐標)和坐標方位角。根據公式αMP=tg(yP-yM/xP-xM),S= yP- xM/cosαMP,β=αMN-αMP.
(2)基礎施工測量技術
在高層建筑物基礎施工測量時,需要測設基坑、開挖邊線。一般高層建筑物都會有地下室,因此需要開挖基坑。在開挖基坑前,需要根據建筑物軸線控制樁確定角樁以及建筑物的邊線,然后考慮坡度和基礎施工所需工作面的寬度。高層建筑物為了更加安全堅固,因此開挖的基坑都比較深,在基坑挖掘過程中應該使用水準儀控制開挖深度采用經緯儀控制邊坡位置。
在基坑開完成功后,可以先做墊層,然后測設基坑的各條邊界線、梁軸線、墻寬線和柱位線等;也可以先打孔做樁基礎,這時需要測設各條軸線和樁孔的定位線,樁完成后測設樁承臺和承重梁的中心線。
施工基礎測量中,基坑完成后應該及時使用水準儀在地面水平線將高程引測到坑底,并做好標高線。
(3)主題施工測量技術
主題施工測量技術需要關注建筑物的豎向傳遞、高程控制以及沉降觀測。
豎向傳遞。豎向傳遞采用激光鉛垂直儀,在首層的控制點上架設一臺激光鉛垂儀,調整儀器對正,整平后開啟電源進行工作。通過調整使得激光鉛垂儀射出可見的紅色的光束并投射于上層預留下來的孔接收靶,這個點為第二層的一個控制點。以此類推,其余控制點采用相同的步驟進行標示,最后需要確保這些控制點,點與點之間應該在一條直線上。
建筑物的高程控制技術,主要在基坑開挖后進行的。當基坑開挖即將到設計的標高時,應該在基坑的四壁或者是基坑底邊沿以及中央打木樁,在木樁上引測同一高程的標高,這樣一邊后續進行的混凝土層的澆筑找到基點,精確完成。在基礎樁、墻鋼筋接駁安裝完后,將水準點引測到建筑物的豎向鋼筋上,根據施工圖在墻、主筋等位置標注承臺面等各個標高。
沉降點一般設置于外墻面高出清水面1米得地方,為了保證觀測的正確性,沉降點應該注意一下幾點:固定人員觀測和整理觀測結果;固定使用水準儀以及水準尺;使用固定的水準點;嚴格按照規定日期和方法線路進行觀測。沉降觀測時,格局現場進行規劃,確定好安置儀器的位置,選擇幾個穩定的沉降觀測點與水準點組成觀測環路,最后根據選定的水準點設置觀測路線,編制沉降觀測圖,以后每次都按照固定的路線進行觀測,這樣有利于觀測沉降的準確性。沉降點觀測時應該注意儀器精度,采用精度較高的儀器進行首次觀測,同時需要在固定點進行。同時進行的兩次觀測后決定,以后施工一層需要觀測一次,直至建筑物竣工??⒐ず笠残枰芮嘘P注建筑物的沉降,第一年觀測四次,第二年觀測兩次,第三年一次,到沉降穩定后停止觀測。
(4)裝飾施工測量技術
裝飾施工不僅關系到建筑物得使用質量也關系到建筑物的整體美觀,因此,而是重要的一個環節。裝飾施工測量技術主要依據的是結構柱上面上軸線的尺寸,按照設計圖紙尺寸,應該區分去窗戶口兩側控制線以及外墻的分格控制線。窗戶口控制線主要依據首層外±50mm為控制線,該線允許的誤差為±3mm左右,相對較為精確。外墻分格控制線,用于控制裝飾時外墻的垂直度和平整度,使得其裝飾完成后外表面美觀平整。
三、結束語
隨著外觀造型復雜而測量精度要求越來越高的高層建筑的增多,施工測量的重要性就更加不言而喻。測量數據的準確與否,關系到高層建筑的整體質量,因此更加科學合理的施工測量技術顯得尤為重要。相信,在施工測量單位和施工監理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采用合理的施工測量技術,必將為我國高層建筑的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毛淑杰. 淺談工程測量新技術的應用[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09, 04.
1工程實例
1.1高層寫字樓
1.1.1深圳國際商會中心(圖1)
深圳國際商會中心位于深圳市商務中心區,建筑面積134081.38m2,建筑高度214.5m,地下3層,地上55層,是一幢超高層寫字樓。立面設計獨特,造型簡潔,地下室設有停車庫和設備用房以及人防,裙樓設置了商業設施,標準層為高檔辦公區。外墻裝飾主要采用玻璃幕墻、干掛花崗巖和復合鋁板。結構型式:主樓為內筒外框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柱、筒均采用了SRC鋼骨混凝土,鋼結構采用H型、十字型等斷面形式。按7度地震烈度設防,塔樓及裙房框架和筒體的抗震等級為一級。核心筒設計為井字型筒體,增強了結構的豎向剛度和抗震能力,在第17層、32層和47層設計有避難層,屋頂設有14.9m半徑的直升機停機坪?;炷磷罡邚姸鹊燃塁60,抗滲混凝土等級S12和S8,地下室底板厚1000mm和600mm,承臺部分最厚達8.4m。先后被評為“2004年度深圳市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和“江蘇省第八批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2005年獲深圳市優“金牛獎”、廣東省優“金匠獎”、江蘇省優“揚子杯”,2007年初獲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
1.1.2深圳世貿中心大廈(圖2)
深圳世貿中心大廈位于福田區農科中心內,是一幢超高層商業金融建筑,建筑面積119000平方米,地下室3層,地上53層,裙樓5層,建筑高度237.2米,是深圳市目前第三高度建筑。立面設計獨特,由塔樓六層正四邊形平面四邊四角逐漸向內收縮至49層為正八邊形平面,立面四邊傾斜角度1.498°,呈梯形,四角呈倒三角形,傾斜角度4.666°,從51層向上至屋面又從正八邊形恢復成與六層平面相同的正四邊形平面,六層以上外墻為單元式全玻璃幕墻,裙樓外墻為干掛花崗巖,屋頂設有直升機停機坪,塔樓頂部懸挑部位為網架結構。整個立面形式為一頂碩大的“博士帽”。結構設計為鋼骨混凝土框架—筒體結構,人工挖孔灌注樁基礎,布置有16個電梯井構成核心筒,周圍26根鋼骨混凝土SRC柱構成框架,塔樓鋼骨混凝土柱鋼骨截面形式為方管型,裙樓鋼骨混凝土柱鋼骨截面形式有方管型和十字型兩種,鋼骨混凝土型鋼暗梁、型鋼暗柱和剪力墻構成核心筒。6層是鋼結構桁架轉換層,22層、38層是鋼結構桁架剛性層,鋼構件中方管型構件最大截面尺寸1200mm×1200mm,壁厚50mm,其中6層鋼結構轉換桁架最為復雜,轉換桁架有64段鋼柱、96節桁架構件,中間節點連接13根桿件,由13個牛腿組成,單個最重節點46.45T,總重約1544T,該節點的制作與安裝是桁架施工中的重點、難點。裙樓由鋼骨混凝土梁、柱形成底層25.8米跨度的大廳。混凝土最高強度等級C60,鋼筋最大直徑ф36,鋼板最大厚度60mm,樓面板鋼筋為冷軋帶肋鋼筋焊接網,鋼結構用量8800噸,鋼筋用量11000噸。該工程于1998年6月18日開工,三層地下室結構僅用了95天就完成,主體結構工程在99年12月1日封頂,比計劃提前近一個月。2002年評定為深圳市優質樣板工程、“金牛獎”(市優第一名)、廣東省優良樣板工程、江蘇省優質樣板工程、“揚子杯”,全國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2003年榮獲國家建筑工程“魯班獎”。
1.1.3深圳深業中心大廈(圖3)
深圳市深業中心大廈,框剪結構,建筑面積73542m2,38層,其中地下4層,總高143.2m。4層地下室和7層裙房的平面布置基本相同,從30.8m高轉換層起,塔樓向內縮小,塔吊預主樓之間距離增大,使得附墻桿件最長大19.2m,超長附墻的設計與施工成為工程的難點。
1.2高層商住樓
1.2.1深圳俊園(圖4)
深圳俊園工程地下室3層,深12.3m,地上47層,高161m,建筑面積75900m2,在建時為國內最高的住宅樓。1~5層為商場,功能要求為大開間,柱距為9.3m,采用鋼筋混凝土外框內筒結構;7~10層為酒店客房小開間,柱距為3.1m,采用筒中筒結構;11層以上為住宅,要求大空間,易于組合、分隔,采用無粘結預應力結構。由于功能、結構和平面的變更,分別在6層、11層、43層結構平面設置轉換,6層為勁性混凝土門架轉換層,11層為梁式轉換層,梁高2500mm,43層為板式轉換層,板厚650mm。本工程新技術應用水平高,在深基坑支護、大體積混凝土“三摻”技術、樁墻合一體、勁性混凝土結構、梁式、板式轉換層以及無粘結預應力施工技術等方面都達到20世紀末國內領先水平,被評為“全國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獲得國家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
1.3高層酒店
1.3.1深圳彭年酒店(圖5)彭年廣場工程位于深圳市羅湖商業中心區,地下室4層,埋深16.1,局部深21m,地上由1幢57層,高222m,及3幢38層的超高層建筑組成,總建筑面積17.93萬m2?;A采用大直徑人工挖孔樁,上部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筒體結構體系,抗震等級為一級。工程主樓為酒店,頂部設計為旋轉餐廳。
1.4高層辦公、住宅綜合樓
1.4.1深圳星河世紀大廈(圖6)深圳市星河世紀位于深圳市深南大道與彩田路的交匯處,以A、B、C三棟塔樓為主體與四層裙房及三層地下室相連成為一個整體建筑,是集住宅、辦公、商業為一體的綜合樓。A棟為辦公樓,總高度173.17米;B、C棟為住宅樓,高度為99.82米。該工程總建筑面積為156679.66平方米,其中地下室總建筑面積為29928.78平方米,地下室埋深為14.5m,局部最深處達18.35m,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耐火等級為一級,抗震烈度為7度,地下室為地下車庫及設備用房,總共停車640輛,防火分類為Ⅰ類。先后被評為“2006年度深圳市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和“2007年江蘇省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2007年獲深圳市優“金牛獎”(第一名)、廣東省優、江蘇省優“揚子杯”。
1.5高層住宅群
1.5.1華僑城高層住宅群(圖7)
二十多年來,深圳華僑城片區內的高層建筑基本為江蘇華建承建,包括住宅、公寓、商業、寫字樓、酒店、創意產業園,如東方花園、海景花園、湖濱花園、中旅廣場、錦繡花園、波托菲諾、曦城、新浦江城、華僑城沃爾瑪購物廣場、波托菲諾商業街、漢唐大廈、威尼斯酒店、海景酒店、城市客棧、華僑城國際青年旅舍、OCT-LOFT華僑城創意文化園等,承建面積近300萬m2,其中多項工程獲省、市優質工程獎,獲國優一項、魯班獎兩項。
1.5.2百仕達花園高層住宅群(圖8)
百仕達花園共分5期開發,于1996年開發至今,已開發了近百萬平方米的高尚居住小區,其中高層住宅約60萬m2,曾先后獲建設部優秀建筑設計一等獎、國家優質工程獎等多項殊榮。2000年深圳被評為國際花園城市,百仕達花園被指定為深圳唯一的商品住宅接待單位,迄今仍是引領深圳的地產潮流,深獲置業人士好評的高尚物業的領先代表。
1.6高智能化濱海休閑高層住宅區
1.6.1深圳紅樹西岸(圖9)
深圳紅樹西岸位于深圳市南山填海區西南,南面可推窗見海,紅樹林濕地和香港天水圍盡收眼底,戶戶見海,獨瞰絕佳自然海景景觀,碧水藍天融于紅樹灣綠色生態區,大視野、全景觀,投入巨資與世界著名企業LG、霍尼韋爾(Honeywell)及日訊合力打造中國第一智能家居社區,運用多項全國首創高科技智能系統及材料,開創現代住宅居家理念。工程占地面積75101.8㎡,總建筑面積334069.68㎡,總建筑高度105.7m。地下室兩層建筑面積82959.9㎡,為車庫和設備用房,局部兼作五、六級人防;3棟31層住宅,平面呈折線形布置。主樓和裙樓分別采用擴底灌注樁及預應力管樁承載,整個工程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采用核心筒—剪力墻—板柱結構體系,地下室連為一體,上部塔樓為各自獨立的結構體系。各棟塔樓局部下開洞,洞頂大截面梁實現結構轉換,洞兩側設勁性剪力墻結構,下開洞頂高位轉換連體梁最大截面達3500×3240mm,采用鋼桁架作為模板支撐體系。外墻采用Window-wall窗墻系統,局部貼面磚,電梯廳墻面采用微晶石裝飾板飾面,戶內地面采用復合隔聲樓板。整個項目采用了亞洲最先進的住宅智能化系統,包括通信網絡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建筑設備監控系統、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系統、安全防范系統、綜合布線系統、智能化系統集成及住宅小區智能化。智能化系統服務周到、快捷,資源共享,適應發展需求,整個區域建成為一個集家居自動化、通訊自動化、生活自動化以及物業管理自動化等等于一個有機整體的高尚住宅小區,體現住宅高新技術的科技含量和居住環境水平,代表了當今住宅小區智能化發展的新趨勢。于2003年10月20日開工,2006年3月28日竣工驗收。施工中推廣應用了大量新技術,進行了嚴格的科學管理,先后獲得了深圳市優金牛獎、江蘇省優揚子杯獎,被評為“全國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
2.施工技術的發展
2.1深基坑支護
深圳市改革開放之初,百業待興,施工場地開闊,深基坑開挖時周邊采用大放坡,不失是一種經濟安全的施工方法。隨著基本建設的發展和施工現場的條件變化,護壁樁,內支撐,土釘墻,預應力錨桿,應運而生。深層攪拌樁,止水帷幕,劈裂注漿,高壓噴射注漿等止水措施得到長足發展,在城市中心區場地狹小,周邊地下環境復雜時,還應用了地下連續墻和逆作法施工,目前正在施工的廣州商業廣場,地下三層,位于市中心的越秀區的商貿中心,由于與地鐵站相通并同期施工,就采用了地下連續墻和逆作法施工技術。
2.2基礎工程
高層建筑對地基處理的要求,不僅需要達到設計的承載力,而且還要保證基礎具有一定的埋置深度。樁基的選型,應綜合考慮到地質條件,上部結構類型,荷載特征,施工條件與環境,檢測條件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可行,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等。在深圳地區較廣泛應用的有灌注樁和預制樁兩大類型,其中人工挖孔樁施工質量控制比較直觀,但勞動強度大,生產工人工作環境艱苦,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目前香港地區已禁止使用人工挖孔樁,廣州市政府已發文限制使用該項技術,預測深圳地區,不久也會將其列入限制或禁用的施工方法。鉆孔灌注樁、鉆孔擴底灌注樁等新樁型由于承載能力高,質量可靠施工文明而獲得廣泛的應用,目前最大樁長已做到140M,最大樁徑3.0m承載力,單樁最大50000KN。巖石基礎的天然地基,為了保證地下室箱形基礎的抗漂浮,尚需要在巖層中設置預應力錨桿。如深圳經貿大廈,在巖石基礎與地下室底板之間設置了預應力錨桿,在巖石基礎與混凝土墊層之間設置了水泥石粉渣墊層,減少巖石地基對地下室底板的約束,預防了地下室底板大體積混凝土的裂縫產生。為了滿足高層建筑的使用功能,高層建筑地下室的設備用房,地下停車場,人防設施等是重要的配套設施之一,而深圳華僑城的僑城花園卻巧妙地在高層住宅群的中心位置,單獨設置單建式地下室,頂部的屋頂花園,成為小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3鋼筋的機械連接和焊接技術
鋼筋連接是高層建筑施工中,保證主體結構施工質量是最關鍵的工序之一。八十年代初鋼筋連接主要為閃光對焊和電弧焊,在條件許可下,通常采用綁扎的搭接方式,后基于節約鋼材,減少搭接長度,開始出現了電渣壓力焊,氣壓焊。由于電渣壓力焊對大直徑鋼筋或進口鋼材,可焊性不太理想的鋼筋,合格率不易保證達到100%,而氣壓焊除工藝復雜外,受天氣和環境的影響較大現已逐步被淘汰。九十年代機械連接技術得到飛快發展,先后出現了錐螺紋接頭,冷擠壓接頭,直螺紋接頭。隨著國家行業標準的出臺,機械連接技術日趨成熟,目前鋼筋加工過程中,通常采用閃光對焊。豎向鋼筋小于φ20的采用電渣壓力焊,大于φ20的通常采用直螺紋鋼筋機械連接技術。
2.4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一般約占鋼筋混凝土結構總造價的25%,但勞動量卻占到35%,工期占到50%~60%,對加快施工速度,保證施工質量和降低施工成本,具有較大的影響。高層建筑的模板利用率一般比多層建筑要高一些,特別是標準層,只要做局部修補,逐步更換,就能夠做到重復周轉利用。小鋼模雖然周轉次數多,但勞動強度大,高空作業安全性要求高,“以鋼代木”的產業政策已逐步淡出了施工現場。木模的靈活性更適用于施工現場的需求。特別是隨著我國膠合板工業的迅速發展,使用多層木膠合板作模板面板日益增多,其優點是自重輕,投資少,可減少模板拼縫,效率高,混凝土成形質量好。后來又出現了竹膠合板,由于受資源限制,質地堅硬,不利于定釘等原因,未能得到更普遍的推廣。為了滿足高層建筑特定的建筑要求,如圓形柱,曲面陽臺,弧形墻等構件,應用了定形鋼模板,局部加工定做了玻璃鋼模板,塑料模殼等,電梯井道內應用了組合式鉸接筒模,對于大跨度或預應力結構,還采用了早拆體系技術,以減少模板的投入量。清水混凝土技術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也有很大的發展。我公司在深圳市華僑城的錦繡苑、僑城花園等20余幢100米以上剪力墻結構的高層建筑,其外墻全部為清水混凝土,成型后不用抹灰找平僅批膩子,而后刷涂料。我公司走過了先引進大鋼模板技術,在此基礎上自行研制、改進、開發和推廣應用的道路,成功的編制了企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工法。模板支撐系統的施工技術也日趨成熟,轉換層的厚板、深梁,采用組合鋼管柱、型鋼桁架梁、格構柱,分層卸荷、逐層傳遞等措施,解決了以上的幾種難題。目前三米以上的厚板結構轉換層,6米高的深梁,都能不再采用分層澆筑,而能實現一次澆筑成型,百米以上的臨空面、數十米的懸挑結構,也都能不用搭設滿堂腳手架支撐。如深圳紅樹西岸兩塔樓的連體部位,深圳會展中心6米高60米長的預應力魚腹梁,新洲嘉園100米高的懸挑圓弧的構架梁等。
2.5混凝土施工技術
生產:九十年代以前一般為現場攪拌混凝土,采用的是半自動配料機,目前大中城市都已逐步限制或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推廣了便于質量控制,性能穩定的預拌混凝土,現場的文明施工條件得到改善。運輸:泵送混凝土的設備和施工工藝已非常成熟,我公司施工的世貿大廈等高層建筑采用HBT80輸送泵,237米高也能一次泵送到位。過去那種車輪滾滾,人海戰術,快速井架等勞動強度大的混凝土運輸方法已成為歷史。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在高層建筑的地下室底板、結構轉換層等部位,對控制溫度和收縮裂縫有較高的要求,優化配合比、加強施工中的溫度控制、改善約束條件、削弱溫度應力、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強度,已形成共識。深圳國際商會中心,地下室底板的承臺局部厚度達8.4米,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加40Kg/m3的冰,替代自由水,降低入模溫度,采用電子測溫,電腦監控,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高性能混凝土:基于耐久性要求的防水混凝土、纖維混凝土、高強混凝土、補償收縮混凝土在高層建筑中逐步得到推廣應用,對混凝土的塌落度、和易性、擴展度、流速等工作性能指標提出更高的要求。深圳南方國際廣場,采用了C100自密實高強混凝土,C80高空免振搗鋼管混凝土,充分利用鋼管和混凝土兩種材料在受力過程中相互之間的組合作用,充分發揮這兩種材料的優勢,提高了結構構件的承載力,改善了塑性和韌性。
2.6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施工技術
近年來,隨著高層建筑的不斷發展,普通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已不能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而單純的鋼結構又在耐火性、造價等方面存在缺陷,因此,越來越多的高層結構采用了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由于在鋼筋混凝土中增加了型鋼,型鋼以其固有的強度和延性,以及型鋼、鋼筋、混凝土三為一體地使型鋼混凝土結構具備了比傳統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承載力大、剛度大、抗震性能好的優點,與鋼結構相比,具有防火性能好,結構局部和整體穩定性好,節省鋼材的優點。目前,國內高層建筑工程中,都是有針對性的在需要發揮型鋼混凝土承載力大、延性好、剛度大的特點的部位采用,如在框架-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框支剪力墻結構中的框支層采用型鋼混凝土框架柱;在跨度較大的框架結構中采用型鋼混凝土梁;根據受力要求,在一般剪力墻和筒體剪力墻中采用型鋼混凝土剪力墻。
2.7垂直運輸
高層建筑施工期間垂直運輸的特點是:行程高、運輸量大、運流密集、組織指揮工作繁重,勞動安全防護問題突出。合理選擇、配備垂直運輸機械是保證高層建筑施工順利進行并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必要條件之一。常用的運輸機械有:塔式起重機、井架式起重機、垂直運輸塔架、混凝土輸送泵、混凝土布料桿、施工電梯等。九十年代前、常選用塔式起重機+施工電梯+井架式起重機的配備模式,隨著商品混凝土的推廣應用,混凝土泵送技術的發展,目前我國高層建筑施工垂直運輸的配備主要為塔式起重機+施工電梯+混凝土輸送泵的模式。其特點是可一次連續完成混凝土的垂直和水平運輸,通常還配套布料桿,將混凝土定點、定位、定量地輸送到位。同時還要根據工程的特點,選擇上回轉自升塔式起重機或內爬塔式起重機,在深圳深業大廈、深房廣場和皇達東方雅苑工程施工中,還解決了非常規超長附墻,利用單排護壁樁設計塔吊基礎的難題,研制了內爬式塔吊拆除用的專用扒桿,在215m國際商會中心、206m經貿大廈上得到應用,已申請了專利。
2.8腳手架工程
腳手架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是保證作業安全必不可少的施工工具。它的主要使用功能有:保證上架人員安全地進行施工作業,阻止人員和物料從架上墜落,防護作業人員不受外來作用的傷害,作為上下樓層的輔助交通通道。落地式腳手架最大搭設高度一般都不得超過50m,要滿足高層、超高層建筑的施工要求,就必須從建筑物上向外挑出型鋼架,實現腳手架的分段搭設。型鋼梁的型式主要有:用工字鋼或槽鋼作為挑梁、以型鋼為托梁,用鋼絲繩為吊桿組成上掛式支承架、以型鋼為托梁,用鋼管或角鋼為斜撐組成下撐式,或三角形桁架結構的支撐架。我公司目前常用工字鋼做懸挑梁,再用鋼絲繩吊桿作為安全儲備,驗算時要求型鋼和鋼絲繩各自按照靜定結構驗算,都要保證安全可靠。當搭設高度超過40m時,還要防止風渦流作用,應采用鋼絲繩反拉和連墻措施,預防上升風渦流作用力對架體的破壞。我公司結合自身特點及當地市場和氣候特點,一般都采用了型鋼挑梁、鋼管扣件搭設的懸挑式腳手架,其特點是不受建筑高度限制,可分段搭設、分段拆除,分段周轉,可以節省材料,比采用附著升降腳手架更經濟、更安全和更具有市場競爭力。
2.9施工測量
高層建筑施工測量的主要任務有抄平放線、軸線投測、平面控制、高層傳遞和變形觀測等工作。傳統的吊線墜、內吊外掛、水準儀抄平、經緯儀投測、鋼卷尺引測,已不能滿足施工現場環境因素、氣候變化、施工進度及高層建筑復雜平面的測量精度要求。隨著計算機技術、測量軟件的開發,測量設備的不斷更新,精密水準儀、電子經緯儀、激光鉛垂儀、光電測距儀、全站儀等的應用,高層建筑施工測量的速度、精度,空間的定位能力等得到提高?,F代高層建筑的立面造型,在建筑師的想象和發揮下,更加豐富多彩。不論建筑立面造型如何扭曲、旋轉、舒展、飄逸,測量工程師都能將弧形曲面上的控制點,準確地在三維空間上給予定位。
2.10外墻裝飾
高層建筑裙樓是物流、人流最集中的部位,用戶常依靠不同的裝飾風格,盡力張顯功能,標志特征,該部位外墻的裝飾是最多樣化、個性化的。高層住宅樓的陽臺、遮陽板、雨蓬、挑板等構件是造就立面豐富多彩,有序變幻的要素。其外墻裝飾一般常以涂飾和飾面磚為主。不易清洗、容易積灰的水刷石,斬假石和干粘石,已極少應用在高層建筑外墻的大面裝飾上。為了預防外墻涂飾面的龜裂和滲漏現象,在不同材料交界處都要鋪訂鋼絲網,廣東省、深圳市的地方標準還要求24m以上的高層建筑、砌體或混凝土結構的外墻表面還要滿掛鋼絲網,而后才進行抹灰找平。深圳地區從2008年元月起,全面限制現場攪拌砂漿,這樣更有利于外墻飾面層的施工質量和耐久性。飾面磚工程質量控制,已從過去按比例抽樣進行粘結強度檢測,改為施工前在現場先做樣板件,進行粘結強度檢測,合格后方準許展開大面積施工。高層寫字樓主要以玻璃幕墻為主導地位。清水混凝土技術也有長足發展,當建筑物外立面較為對稱,適合大鋼模施工時,就可采用清水混凝土技術。我公司在深圳華僑城施工的20多幢高層住宅就采用了大鋼模清水混凝土外墻,百米高的建筑外墻沒有抹一鏟灰,僅批膩子而后刷涂料,成為了僑城地產的銷售亮點。
2.11玻璃幕墻
我國從1983年起開始使用幕墻,迄今共有20余年的歷史。幕墻的品種已從簡單的明框玻璃幕墻,發展到了隱框、半隱框及全玻璃幕墻和各種金屬板、石材及各種人造板材幕墻;幕墻的結構已從簡單的框架式發展成了現在的單元式、點支式、雙層通風式、遮陽板式、膜結構式等,而更為先進的生態幕墻、光電幕墻、智能幕墻也正在發展中。目前,隱框玻璃幕墻仍是幕墻發展的主流,由于單元式幕墻可從樓層下方向上方安裝,能夠和土建配合同步施工,大大縮短了工程周期,能很好地解決漏水問題,其技術性和造價均較高,在大城市中將會有新的發展;單層鋁板幕墻逐漸取代了鋁塑板;而點駁接式幕墻在高層建筑中一般用于建筑物的大堂及入口天棚。智能幕墻、氣循環幕墻又稱雙層幕墻,兩層玻璃幕墻中間有20~50mm的空間,利用空間“煙囪”效應,氣流在兩個玻璃幕墻中間由下向上循環,帶走外面一層玻璃幕墻太陽照射的熱量。光電幕墻是把光電板安裝在幕墻上,利用光電板工作來供給室內用電,因光電在幕墻上的應用技術還不太成熟,性價比不太高,目前采用的較少,但是隨著節能要求的提高,將是幕墻發展的一個方向。
2.12建筑節能
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深入,“節能優先”已經成為高層建筑設計、施工的重要理念之一,采用建筑節能技術降低建筑能量損耗,是我國能源戰略的一個重要領域,建筑能耗約占我國能源消耗的35%(見能耗餅圖)。夏熱冬暖的深圳地區,高層建筑的全年能耗中,大約50%~60%消耗于空調制冷系統,20%~30%用于照明,而空調制冷這部分的能耗中,大約20%~50%由護結構傳熱所消耗,高層建筑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是節約能源的潛力所在。高層住宅開始推廣應用外墻外保溫系統,加氣混凝土砌體自保溫系統,斷熱鋁合金節能門窗,Low-E中窗節能玻璃等。超高層寫字樓的玻璃幕墻采用了熱鏡和智能玻璃、Low-E中空玻璃來減少護結構的傳熱能耗。如深圳市國際商會中心,采用VRV分體空調,計量到戶,就比傳統的中央空調系統節能達10%~20%。光熱技術一體化的高層建筑,如光伏發電供地下室白天的照明,住宅建筑的太陽能熱水器等。深圳市中航33#34#公寓設置了中水系統,并收集利用屋面雨水,在屋頂花園和小區綠化的人工濕地中回用中水,節約水資源。超高層建筑的樓梯、走道等公共場所采用聲光、延時開關控制照明,屋頂的航空標志和對空信號燈,采用的是光控開關等技術,節約照明電耗。施工現場正在開展材料和設備的循環利用、建筑垃圾開發應用的攻關和研究,發達國家已限制施工現場的垃圾外運,甚至達到再利用后的零外運。
3.施工技術管理的改革
3.1工程造價管理和高層建筑概算指標
50年代初我國政府引進了前蘇聯的概預算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了各省市的單位估價表,到80年代末全面推行的是全國統一綜合定額。是以子分部工程為子目,給出單位工程量的綜合單價,而后針對材料含量增減進行調整,得到直接費用,按政府規定的系數計算間接的管理費和稅金。改革開放以來,深圳市先后頒布了《深圳建筑工程綜合價格》-1998年。2000年,2003年兩次修訂,《深圳市建筑工程消耗量標準》,2006年頒布了《廣東省工程消耗量標準》,細化了高層建筑超高費用,分段計價的標準,超高增加費按建筑物不同高度分段測算人工機械降效系數,增加了“后澆帶模板”、“磚胎?!毙滦头浪牧系茸幽?,并每月《深圳市建設工程價格信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逐步建立了以市場形成價格為主的價格機制,實行量價分離,施工企業面對著劇烈的市場競爭,是以工程定額作為指導,通過競爭形成工程造價,政府僅對消耗標準作宏觀管理,制定了施工單位現場安全文明措施費費率,規定作為非競爭性費用。近年來建筑業的經濟過熱,在人民幣升值的帶動下,大部分建筑材料均出現上漲趨勢,勞務市場的人工單價也不斷上調,影響到高層建筑的造價增加。以下是我公司統計的高層住宅樓和高層寫字樓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匯總表。
3.2項目管理機制
具有標志性特征的高層建筑,施工過程倍受各方面的關注,施工企業應根據自身條件和工程特點做出決策,采用職能組織結構或線形組織法來組建項目組織管理網絡,有公司工程處項目部,以及公司項目部兩種管理模式。項目經理代表企業對項目的施工進度、產量質量、成本核算進行控制,對施工合同和信息傳遞進行管理,對施工現場進行組織協調。
改革開放以來,項目管理法,逐步取代了施工企業的三級管理模式,承包責任制解決了大鍋飯的粗獷管理。目前建筑企業項目經理資質管理制度正向建造師執業制度過渡。專一性強,分包單位多是高層建筑施工的特點之一,交叉作業、界面重疊、相互制約、協調量大而廣,總承包單位要依靠組措施、技術措施和經濟措施,實施總承包管理和指揮協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