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花生栽培技術與管理方法

花生栽培技術與管理方法

時間:2023-09-25 18:00:2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花生栽培技術與管理方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關鍵詞:春花生;夏玉米;間作;研究與推廣

中圖分類號:S344 文獻標識碼:A

1 花生玉米間作主要栽培技術

1.1 花生要適期早播

結合當地氣候情況,以4月20~30日為宜。花生播種前,要精選無病蟲害的飽滿種子,播前3~5d曬種,播種前用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及粉銹寧拌種。花生播種密度與春花生單純種植一致。

1.2 花生控旺要早

花生如前期長勢過旺,將嚴重影響玉米的生長及產量,甚至造成玉米不能正常成穗。一般于6月10日前后,噴施一遍戊唑醇,隔10~15d再噴施1次,達到控旺防病的效果。結合噴藥,可加入5.7%的甲維鹽水分散粒劑防治病蟲害。如果花生長勢過旺可于7月1日前后,噴施1遍多效唑控制花生長勢。

1.3 玉米播種要稀

為盡量減少玉米對花生的遮陰影響,玉米要稀植播種,一般行距在1.6m左右(隔1溝花生種1行玉米),株距0.8~1.0m。玉米品種要選擇單穗產量高的中熟品種,如金海5號。播種時每穴播種4~5粒精選的玉米種子,出苗后每穴留苗3株,每667m2播種415~520穴,留苗1250~1560株。播種時每666.7m2使用三元復合肥10kg作種肥,大喇叭口期每667m2追施15kg尿素。

1.4 玉米要晚播、晚收

為盡量減少花生與玉米的共生期,玉米要適期晚播,一般于7月1日前后播種。9月上旬花生收獲后,充分利用秋季充足的光熱資源,玉米應盡量晚收。10月中下旬,當玉米粒乳腺消失后,即可收獲。

2 夏玉米播期試驗

花生玉米間作模式中,確定玉米的播期非常重要。因為玉米的播種時間直接關系到兩種作物的共生時間,為探索花生玉米間作模式中玉米的適宜播種期,設置了夏玉米播期試驗。

2.1 材料與方法

2.1.1 供試材料

花生品種為山花9號,玉米品種為金海5號。肥料為“中化”牌15-15-15硫酸鉀復合肥及“森博”有機肥。

2.1.2 試驗地點及條件

本試驗設在龍山鎮東樓村袁洪勝春花生田內,質地為壤土,土層60cm左右,有機質含量為0.6%,堿解氮為82.6mg/kg,速效磷為14.8mg/kg,速效鉀為45.3mg/kg,pH值為6.8。花生于2013年4月20日播種,高壟雙行栽培,壟高38cm,壟距80cm,株距0.23m,每穴播2粒種子。每667m2使用復合肥50kg+有機肥40kg。

2.1.3 試驗設計

本試驗共設5個處理:播種日期分別為6月15日、6月20日、6月25日、6月30日、7月5日。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共計15個小區,小區面積64m2,以春花生單純種植為對照,試驗地四周設置保護行。

2.1.4 日期及方法

玉米分別于6月15日、20日、25日、30日和7月5日播種,行距1.6m(隔1溝花生種1行玉米)、株距0.8m,每穴播4~5粒種子(每穴留苗3株),每667m2留苗1560株。每667m2使用復合肥10kg做種肥,大喇叭口期追施15kg尿素。花生于6月10日噴1次助壯素。其他管理方法同常規花生、玉米田間管理。

2.1.5 效益考察

各小區花生、玉米分別收獲后,稱重計算出小區實際產量。

2.2 結果與分析

具體產量情況見表1。

從表1看出,玉米播種越早,花生產量越低,播種越晚,花生產量越高;玉米產量與之相反,播種越早產量越高,播種越晚產量越低,各處理中6月30日的產量最高,6月25日的次之。

3 結語

第2篇

園藝技術專業是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所設立的一個專業,旨在培養具備園藝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聾人大學生。鑒于聾人大學生與正常園藝專業大學生的差異,也為了讓聾人大學生更好的掌握園藝職業技能,畢業后能夠從事園林樹木、蔬菜、觀賞園藝、設施園藝等方向的栽培與管理,以及園藝產品采后處理與保鮮等方面的技術工作和經營管理等工作,本專業從教師隊伍、課程設置和教育方法這三個方面進行了初步的探索。聾人大學生的教師首先是教師,其次才是針對特殊群體的特別教師。為了出色的開展聾生教育,專業教師必須首先了解聾人大學生的特殊心理、生理特點、掌握聾人大學生的溝通方式,獲得聾人大學生的認同;其次必須掌握熟練的手語,并深入詳細地研究專業詞匯的手語,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高質量的聾人大學生。對于聾人大學生來說,盡量多設置一些專業實踐課來加強對聾人大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對聾人大學生進行系統的園藝作物栽培、養護、管理等基本訓練。針對聾生的特殊性,以愉快式教學為主,堅持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學主要以多媒體為主,配合相應的圖片及動態效果圖。教師邊講邊使用熟練的手語,注重講練結合,加強與聾人大學生的互動交流,深入了解聾生接受知識的能力,適時調整教學計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加深聾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目前,國內外對于花卉和切花生產實踐的研究不在少數,但基于聾人設計專業學生的花卉生產創新教學還沒有,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全國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特殊教育學院,在聾人的教育和研究上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在此基礎上聾人大學生對花卉和切花生產實踐的研究對今后的教學以及其成果都有重要的意義。聾人大學生運用自己所掌握的園藝技術專業知識,借助學校提供的完善設備,應用設施栽培技術來滿足不同品種一、二年生花卉不同發育階段對環境條件的不同要求,進行花卉的繁育、栽培管理、上盆、采收和保鮮等設計與試驗,以期生產出高質量的花卉和切花。

2聾人大學生對一、二年生花卉的生產實踐探索

一、二年生花卉是園林花卉中重要的種類,其種類多樣、花色鮮艷、馥郁馨香,深受大眾的喜愛。一、二年生花卉具有生長周期短,適應性強,栽培管理容易而被廣泛應用于園林、庭院等地綠化、美化及香化。花卉生產包括花卉品種繁育、栽植、播種期的確定、育苗方式、(育苗基質、播種過程及方法、澆水、施肥)、花期調控(利用溫度、光照、土壤等條件來延遲開花或提早開花)、采收、保鮮等一系列環節,每一環節所采取的措施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花卉產品的質量。為了滿足不同品種切花植物不同發育階段對環境條件的不同要求,設施栽培技術被貫穿使用于花卉發育的各個階段來保證其產品的質量。一、二年生花卉多采用有性繁殖即種子繁殖法,聾人大學生通過對不同一、二年生花卉生態習性的研究,確定其繁殖、栽培與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培養土的配制:培養土的總體要求: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性能好,酸堿度適宜。根據要求,本大棚培養土配制按黃土:營養土:沙子=2:2:1進行。(2)整地作畦:翻地約30cm,細碎土塊,去除雜質,作畦,要求苗床平、直、細、凈。(3)播種時期:一年生花卉春季播種(南京地區在3月下旬大棚內播種),二年生花卉秋季播種(南京地區在9月下旬大棚內播種)。(4)穴盤育苗:每穴1-2粒種子,保證發芽率,播種后覆蓋一層肥沃的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宜。用細孔灑水壺澆水,澆透苗床。(5)移栽:待花卉長出2-3片真葉時,帶土塊移栽到營養缽。移栽前苗床澆透水,起苗時用小鐵鏟鏟起,注意保護根系,葉片和莖。(6)定植:既可以定植于苗床,株行距20cm*20cm;也可以上盆,上盆時先填土至花盆總體積的1/3左右,將花苗立于花盆中央,保持根系完全伸展,澆透水,置陰涼處緩苗。(7)摘心:根據不同花卉的要求,進行摘心處理。花卉“摘心”就是摘去植株主枝頂端的生長部位(生長點),使側枝快快速生長,產生“叢生”的效果,達到最佳觀賞效果。(8)栽培管理:在栽培過程中要進行灌水、追肥、中耕除草和降溫越夏、防寒越冬。(9)病蟲害防治:了解切花病蟲害的種類、發生規律,掌握各種防治方法,經濟有效地控制病蟲害發生,保證花卉的質量。聾人大學生通過認真學習專業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一、二年生花卉的栽培與管理進行生產實踐,生產出高質量的花卉(圖1),并用自己種植的花卉設計了“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日”小花壇。

3聾人大學生對一、二年生切花的生產技術實踐探索

切花是指從植物體上剪取的具有觀賞價值并帶有一定長度莖枝的花朵,既有觀花、觀葉、觀枝、觀果的,也有賞其姿聞其香的。世界各國花卉商品生產的歷史都不很長,比較早的有荷蘭、比利時,大約有二三百年的歷史,但大多數國家的花卉業僅有五六十年的生產歷史。節日期間切花消費量的增加,拉動了花卉生產和經營,在一定范圍內提升了花卉市場的價格,從而增加經濟效益。鮮切花一經離開母體,就斷絕了水分與養分的供給,卻仍要不斷地消耗養分,從自然規律上講,必然走向衰老與生命的枯竭莖直立,有剛毛。花為頭狀花序,單生于枝條頂端。花色有白、黃、粉紅、玫紅、深紅、橙色等,十分艷麗。百日草喜溫暖不耐寒,生長適溫在20度左右。切花采收在盛開時切取,早采則花頸中空容易折斷,且不耐插。切花后,浸水濕貯,并利用不同的花色進行插花設計(圖2)。

4聾人大學生掌握園藝作物生產技術的意義

通過一、二年生花卉的栽培與管理以及鮮切花的采收、保鮮和插花設計的生產實踐,不僅可以讓聾人大學生掌握園藝職業技能,還可以使他們的以下幾個方面得到改善:

4.1消除不安心理與急躁情緒,增加活力,張揚氣氛,抑制沖動

在自然環境中進行整地、挖坑、培養土的配制、播種以及澆水施肥,在消耗體力的同時,還可消除不安心理與急躁情緒,增加活力,張揚氣氛,抑制沖動,久而久之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

4.2培養創作激情

花卉栽培與管理、鮮切花采收以及插花制作等園藝活動,是把具有自然美的植物材料按照自己的想象進行布置處理,使其成為藝術品,可以激發聾人大學生的創作激情。

4.3培養忍耐力與注意力

園藝的對象是有生命的植物,播種、移栽、定植、整形修剪、澆水施肥都有一定的季節性,聾人大學生在進行園藝活動時要求慎重小心且有持續性,因此長期進行園藝活動會培養學生具備忍耐力與注意力。

4.4增強責任感,樹立自信心

第3篇

【關鍵詞】:套種間作;防風;種植技術

1、間作套種技術的優勢及相關實例分析

間作套種能夠合理配置作物群體,使作物高矮成層,相間成行,既能減少抗風大損失,也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發揮邊行優勢的增產作用。如玉米與大豆或綠豆的間作。

間作套種的作物對病蟲害要能起到相互制約作用,例如:大蒜套種玉米,大蒜分泌的大蒜素能驅散玉米蚜蟲,使玉米菌核病發病率下降。

根系應深淺不一,即深根系作物與淺根系喜光作物搭配在土壤中各取所需,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促進作物生長發育,達到降耗增產的目的。如小麥和豆科綠肥作物的間作。

圓葉形作物宜與尖葉形作物套作,這樣可避免互相擋風遮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如玉米與花生的間作,主副作物成熟時間要錯開,這樣晚收的作物在生長后期可充分地吸收養分和光能,促進高產,同時錯開收獲期,既可以避免勞力緊張又有利于套作下茬作物。例如:玉米間作紅薯,主作物玉米先收,副作物紅薯后收。

枝葉類型宜一橫一縱,株形枝葉橫向發展與縱向發展間套作,可形成通風透光的復合群體,達到提高光合作用效益的目的,例如玉米和南瓜的間作。

品種雙方要一互一利,既要有利于雙方發育生長、互利共生或有利于一方,與此同時不會損害另一方的生長。例如玉米套種大豆;大豆的根瘤菌可為玉米提供氮肥。而玉米分泌的無氮酸類則是大豆根瘤菌所喜歡的基質。

種植密度要一寬一窄,即一種作物種寬行,另一種作物種窄行,這樣便于通風,保證增產優勢,例如玉米套種蠶豆,蠶豆窄行,玉米寬行。

纏繞型作物與稈型作物有機套作時能節約架條、省工省錢。例如玉米和黃瓜間作,可用玉米秸稈替黃瓜架條,讓黃瓜纏繞在玉米秸上,還能減輕或抑制黃瓜花葉病。

2、作業計劃

1.1 韭菜、薺菜、秋葵間作套種模式

韭菜生長期為3月―10月,薺菜生長期為11月―翌年3月,秋葵生長期為3月―11月,韭菜壟上十月份撒薺菜種子,薺菜與韭菜混種,既能減少薺菜上的蚜蟲發生率,也極大抑制了韭菜根線蟲的發生。秋葵桿粗壯葉寬大,種植在韭菜壟兩邊能大大減小風力。

1.2 玉米、南瓜、花菜間作套種模式

在同一土地上,玉米4月―10月,南瓜4―7月,散花菜8月―翌年4月,玉米南瓜間作,株形枝葉橫向發展與縱向發展互不影響,玉米能為南瓜擋風,從而減少南瓜葉子破損而導致的減產;南瓜采摘后種植花菜,一部分玉米桿子可鋪地面,另一部分玉米桿子可繼續留著,可大大減少花菜苗早期因風大而搖根死亡。

1.3 玉米、大蒜、紅薯間作套種模式

此模式利用的是大蒜分泌的大蒜素能驅散玉米蚜蟲,使玉米菌核病發病率下降,而且有玉米的遮擋,大蒜的成品率也大大提高。

1.4 大棚內瓠瓜、蠶豆、土豆間作套種模式

大棚早春瓠瓜在冬季定植,冬季生長緩慢,在離壟1米可種植一壟10月―翌年2月的土豆,并且還可在大棚內兩邊種植蠶豆或豌豆,大棚內采取間作套種模式的優點在于充分利用了大棚薄膜保溫效果,在主作物未覆蓋大棚內地面時,合理的間作能大大減少雜草叢生現象,也提高了大棚的產值。

3、預期效果及應用前景

3.1 經濟及社會效益分析

該技術想通過試驗基地現有的基礎全面推廣實施蔬菜間作套種防風技術,圍繞綠色安全要求,全面推行種植茬口科學安排,減少自然災害損失,減少農藥使用量,提高生產管理、采摘、出場檢驗、包裝銷售標準,提高蔬菜的品質,單位價格明顯提高,示范區每畝產值增加0.1萬元以上,社員戶均增收0.5萬元。

3.2社會及生態效益分析

不同蔬菜的間作套種模式,能有效充分吸收前茬作物種植后的剩余肥料,防止因作物的偏向性吸收肥料而導致的土壤板結,促進土壤結構的優化,改善土壤墑情。多品種蔬菜的種植豐富了市場本土蔬菜品種,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

Y束語:

由于該技術具有很大的栽培條件優勢及推廣意義,特別在舟山缺乏土地、風大的島嶼地區,不僅可以緩解土壤鹽漬化、板結化問題,而且可以通過我社示范種植,及時更新間作、輪作、套種新品種,通過我社與社員、農戶相互學習、探討生產、推廣應用,充分利于時間茬口安排,將土地的利用率完全發揮出來。這種種植模式對提高經濟效益,解決農業用地少的難題,促進舟山群島新區農業的發展具有必然的發展前景。

【作者簡介】:姓名:蘇輝

第4篇

主題詞:盆栽花卉;分類;管理基本方法

盆栽花卉是以盆栽形式,裝飾室內及庭園的盆花。花卉能夠美化生活環境,豐富精神生活,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建設,因此為人民所喜愛。隨著經濟的發展,對花卉的需求量將進一步迅速增長,因此,對花卉栽培技術的普及就更顯重要。

1 盆栽花卉設施

花卉引種絕大多數源于全國各地,少數品種由國外引進,它們生活習性各有不同,必須根據花卉品種的特性進行科學管理。一般盆栽花卉需要相應的設施,為培養花卉創造好的條件。

1.1 盆花園地和花用生產面積要相互適應

一般要求盆花園地與生產面積比為1:2才能有利于發展盆景花卉。在園地選擇上,必須地勢平坦,水源、肥源、交通運輸都比較方便的地方。

1.2 必須有溫室設備

日光溫室適合家庭養花使用。最好東西延長,坐南朝北,跨度5.5~8m,脊高2.2~3.5m,長度以栽培盆花規模而定。前屋面用鋼結構屋架和塑料薄膜面,后屋面用秸稈、稻草等防寒保溫材料,后墻用磚,基礎用石砌,同時設計好防寒溝、通風口、門、不透明覆蓋物等。

1.3 遮蔭設備

為了夏季擺放喜陰花卉,必須在溫室外部建筑適當的蔭棚設備,要求用水泥鋼筋混凝土或木材作 2.5~3 m高的平頂屋架,上蓋遮陽網或其它簾子,內設梯形花架,既便于管理,又整齊美觀。

1.4 育苗床

在溫室外面必須有育苗床,要求用磚砌水泥粉面,床寬1.2~1.5m,長5~7m,深1m左右,底層鋪煤渣厚30cm,中間鋪30cm厚的農家肥,上層鋪30~40cm細沙,保持排水良好,夏季要搭蔭棚,以便早春育苗。

2 盆花的擺放

根據花卉生長的不同特征,夏季和冬季有不同的擺放要求,否則會引起花卉干枯或死亡。

2.1 夏秋擺花

即5~10月,此階段正是氣溫較高時期,根據花卉對光照的要求不同,把花卉中喜陽性和喜陰性的品種分別擺放。喜陰性的盆花放入蔭棚內進行培育,喜陽性的盆花放在日光下直射。在此期間不要隨便移動,以免影響盆花生長。

2.1.1 適宜擺放蔭棚的盆花有:魚尾葵、杜鵑、橡皮樹、七葉樹、紅背桂花、玉簪花、馬蹄蓮、繡球花、秋海棠、四季海棠、麻葉海棠、吊鐘花、百合、文竹、君子蘭、蘭草、珠蘭、米蘭、吊蘭、獅子草、龜背竹、曇花、令箭荷花、傘竹、萬年青、茶花、紅楓、天竺葵、含笑、夜合、南洋杉、七彩朱蕉(七彩鐵樹)、鳳尾竹、棕竹等。

2.1.2 適宜擺放在陽光下的盆花有:月季花、白蘭花、茉莉花、夜來香、桂花、臘梅、翠松、金錢松、黑松、羅漢松、黃楊、金心黃楊、銀邊黃楊、豆瓣黃楊、雪松、花柏、龍柏、珍珠柏、塔柏、孔雀柏、鳳尾柏、爬地柏、千頭柏、四季桔、金桔、柚子、竹桔、佛手、佛桃、檸檬、香圓、夾竹桃、金絲梅、三色茉莉、女貞、石楠、海桐、花石榴、壽星桃、碧桃、紅梅、綠梅、扶桑、木本繡球、麻葉繡球、地棠、迎春、迎夏、黃金柳、珍珠梅、榆葉梅、鐵角海棠、丁香、櫻花、梨花海棠、象牙紅、紫玉蘭、三角梅、四季果、牡丹、芍藥、木槿、芙蓉、紫莉花、紫薇、萬壽菊、百日草、、銀邊翠、鳳仙花、含羞草、千日紅、雞冠花、半枝蓮、波斯菊、金盞菊、蝴蝶梅、雛菊、金魚草、石竹、花葉甘藍、瓜葉菊、蜀葵、美女櫻、非洲菊、一串紅、仙人掌類等,按雙行擺放整齊,走道行距60~80cm,以便管理。

2.2 冬季擺放

從11月到第2年4月,此階段正是氣溫下降寒冷時期,來源于南方熱帶植物或不耐寒植物,需要擺放在溫室內越冬的有:魚尾葵、杜鵑、橡皮樹、七葉樹、紅背桂花、玉簪花、馬蹄蓮、繡球花、秋海棠、四季海棠、麻葉海棠、吊鐘花、百合、文竹、君子蘭、蘭草、珠蘭、米蘭、吊蘭、獅子草、龜背竹、曇花、令箭荷花、傘竹、萬年青、茶花、天竺葵、含笑、夜合、南洋杉、七彩朱蕉(七彩鐵樹)、鳳尾竹、棕竹、白蘭、茉莉、夜來香、四季桔、金桔、萬壽桔、柚子、佛桃、檸檬、香圓、美麗珍葵、鐵樹、三色茉莉、四季果、龍頭花、扶桑、象牙紅、三角梅、美女櫻(四季繡球)、瓜葉菊、一串紅、仙客來、仙人掌類等品種,其它耐寒品種,可擺放在溫室外面越冬。

3 上盆、換盆

栽培盆花一般用素燒泥土盆,素燒泥土盆降雨后盆里積水過多,可以幫助植物蒸發水分;天旱可以幫助植物吸收地面的水分,因此,土盆對花卉生長有利。

3.1 上盆

當花圃和苗床培養的幼苗有了全根或已生長出分枝,就可以上盆。根據花苗的大小,可選擇不同型號的花盆。先按園土、腐葉土、細砂各1份的比例混勻配成培養土,栽時先將盆底排水口蓋上瓦片,然后填入少量培養土,厚度為3~5cm,將花苗放到中間,裝滿培養土用手壓緊,澆透水放入棚,10多天后,移到陽光充足的地方。栽植大苗,必須帶土球,疏枝除葉,促使成活。

3.2 換盆

當盆花生長3~4年以后,植株長大,根系布滿盆內,盆里漏水緩慢,雨后容易積水,如不及時倒水,就會造成根部腐爛。因此必須進行換盆,每次換盆不能過大,每2~3年換盆1次。換盆時間一般在4~6月進行。

4 澆水

澆水時必須根據盆花的大小、生長的快慢而決定澆水量。特別在夏季,有些花草生長過盛,每天澆水2次。冬季花草處于休眠期,要觀察選擇土壤干的澆水,每天澆水時間宜在下午進行。澆水后必須檢查,如有積水要及時倒掉,如沒有澆透的盆花要補澆,以免干枯。

5 施肥

盆花施肥一般采用麻餅、豆餅肥料。施肥時間大都在5~10月植物生長期間進行,采用干施和液施兩種方法。干施是把壓碎的餅末,根據盆花大小適量均勻撒在土面上,撒后用小鏟松土將餅肥覆蓋。每年春季、秋季各施1次,施肥量不易過多。液施是把餅塊放入水缸,再加少量的硫酸亞鐵,通過發酵后用肥水澆施,每星期澆肥水2~3次,注意不能過濃,以免燒根腐爛。

6 修枝整形

修枝整形是花卉栽培一項常年不斷的重要工作,可以保持盆花枝條分布均勻,節省養分,控制高度,達到形狀優美。

6.1 修剪

一是剪截。對生長力強的花木,為控制高度,每年春秋兩季可進行短截,能促使開花,其剪掉的枝條可作扦插繁殖材料,如月季花、茉莉、夾竹桃、扶桑、芙蓉等品種。二是摘心剪梢。如、大葉黃楊、小葉女貞、松柏等品種,可以整出圓錐形、球狀形、寶塔等各種形狀。

6.2 綁扎整形

如藤本類的金銀花、木香花、十姊妹、鐵線蓮、蔦蘿、萬字茉莉,干莖軟弱的、文竹等,都需要進行綁扎整形,先要利用竹片鐵絲綁扎出各種形狀的模型,如球狀、傘狀、圓筒狀、扇面狀;精細的有仙鶴、獅子、猴子、大熊貓、孔雀等形狀。模型綁好后用支架插入盆中,再用軟藤從模型外部進行攀綁,嫩稍要分配均勻,開花時整齊美觀,可供庭園綠化、展覽。

6.3 古樁整形

盆景古樁景是我國傳統藝術之一,每種成形古樁盆景,需要花費10多年的時間。如五針松、梅花、桃花,羅漢松、銀杏、榆樹、紫藤等品種,都可以進行整形,其式樣大致有直干式、雙干式、鷹爪式、懸崖式。具體作法用鐵絲纏繞主干、主枝,用棕繩牽引、綁束捏彎主干、主枝、側枝,數年成形后除掉鐵絲、棕繩,逐年通過修剪,培育成各種不同形狀的盆景。

7 病蟲害防治

花卉的幼苗比較嫩,對蟲害抵抗力很差,在管理中常發生吹棉蚧、蚜蟲、風蝶、紅蜘蛛、地老虎等危害,必須立即采取措施進行防治。

7.1 吹棉蚧

吹棉蚧初孵幼蚧多群集葉背葉脈兩側為害,以后轉移到主枝及枝干,誘發煤煙病,引起落葉、枯枝。防治方法:用樂果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用洗衣粉稀釋100~500倍液連續噴射幾次效果良好。還可利用澳洲瓢蟲防治。

7.2 蚜蟲

蚜蟲危害花木的嫩稍生長,重的枯萎,引起落葉。防治方法:用樂果1500~2000倍液或敵敵畏1000~1500倍液噴霧進行防治。

7.3 鳳蝶

鳳蝶幼蟲危害花卉的嫩葉,嚴重的吃掉葉片僅剩葉柄。防治方法:人工捕捉,或用90%敵百蟲晶體800~1000倍液、80%敵敵畏或50%殺螟松或馬拉硫磷乳油等1000~1500倍液,于幼蟲齡期噴灑。

7.4 紅蜘蛛

危害花卉的范圍非常廣泛,以6、7、8三個月危害最嚴重,利用刺吸口器吮吸植物體汁液,使葉片出現黃白色斑點,失去光彩,使植株生長衰弱、落葉,以致全株枯黃致死。防治方法: 防治必須及時,可用樂果1500~3000倍液或敵敵畏乳油800倍液噴霧;亦可用75%克螨特1000倍液噴霧。同時應當增加濕度和加強通風,可減少紅蜘蛛滋生。

7.5 地老虎

第5篇

【摘要】 通過產地調查研究發現,溫郁金傳統種植中存在諸多問題,包括長期連作、種源退化、播種期與收獲期不統一、缺乏有機肥料施用、種植密度不統一、種姜質量參差不齊、普遍施用除草劑等,嚴重地影響了溫郁金植物所產藥材(包括溫莪術、溫郁金和片姜黃)的產量和品質。這些問題也是目前中藥材種植生產上普遍存在的現象和共性問題。GAP的研究與實施為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開辟了途徑與措施。本文亦分析和討論了這些問題的成因和解決的途徑與方法。

【關鍵詞】 溫郁金 傳統種植 規范化種植 優質農業管理規范(GAP)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s and studies on Wenyujin planting-area,we found a few problems in Wenyujin traditional planting methods,including long-time continuous croping, degeneration of germplasm,changes of seeding-time and harvesting-time,lack of organic fertilizer,various planting density, various quality of seed,and wild use of herbicide,etc.These problems are highly affecting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Wenyujin crude drugs.And these problems are also the same problems of the planting production in Chinese crude drugs.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GAP) or standardized planting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inese crude drugs will provide a way to solve these probems.In this article the reasons of these problems have been analyzed, and the concrete method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have also been discussed.

Key words:Wenyujin; Standardized planting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GAP)

溫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是浙江南部地區種植的一種姜科藥用植物,野生種已罕見,以人工栽培為主,常年種植面積266.7~400 ha,產量2 400~3 600噸,有一千多年的種植與應用歷史,其塊根經蒸或煮干燥后為藥典品種郁金(溫郁金),其根莖經蒸或煮干燥后為藥典品種溫莪術,其根莖經鮮切片干燥后為藥典品種片姜黃[1]。溫莪術是浙江省傳統道地中藥材,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隨著溫莪術和片姜黃中揮發油和欖香烯等成分抗菌、抗腫瘤作用的應用,發展溫郁金種植的前景看好。

由于過去歷史的原因,對中藥材生產的重視不夠,資金投入不足,缺乏栽培與育種研究,管理落后,造成包括溫郁金在內的中藥材作物的種植技術普遍落后,嚴重制約了中藥材的產量和質量,同時也制約了中藥飲片和中成藥的質量與信譽,對中藥材和中成藥的出口構成了障礙[2]。

筆者于2005-03在溫郁金道地產區和主產區之一的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陶山鎮沙洲村啟動溫郁金規范化種植(GAP)的研究,同時從2005-03~2006-03在溫郁金植物的一個完整生長周期中對當地溫郁金的傳統種植技術與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詢問與調查研究,發現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這些問題許多也是目前中藥材人工種植領域普遍存在的現象和共性問題,我們在此將這些問題提出來,對問題的成因和解決辦法加以分析與討論,以引起同行和有關業務部門的重視。

1 連作問題

輪作是減少作物病蟲害發生和恢復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是病蟲害綜合防治中的一項重要農業措施[3]。我國由于人均土地有限和認識水平的限制,包括中藥材作物在內的各種經濟作物都有程度不同的連作現象。調查發現,溫郁金連作是一種普遍現象,連作時間長的多達6~7年以上,平均3~4年。連作時間特別長的地塊明顯發現線蟲病等病蟲害發生比較嚴重,土壤肥力下降,植株提前枯黃,產量明顯降低。發病田塊普遍減產在30%左右,有的甚至達到50%以上。當地也有對連作的危害有認識的少數農戶,每年自覺將甘蔗等作物與溫郁金輪換種植。但是大多數農戶輪作意識缺乏或圖省事,沒有實施輪作。我們認為,溫郁金應該與其他作物,尤其是禾本科的水稻、甘蔗等作物輪作。提倡溫郁金與水稻實施水旱輪作,有利于消滅土壤中的病菌、蟲卵和地下害蟲,減少溫郁金病蟲害的發生,同時提高土壤還原性,有利于降低溫郁金對鎘(Cd)等有害重金屬元素的吸收。

單家獨戶由于土地有限實施輪作的確有一定困難,建議在新農村建設中,實施由市、縣、鄉、村各級政府部門進行統一規劃,劃出輪作區,實現溫郁金的輪作。尤其是應該支持和鼓勵農業公司涉足溫郁金等中藥材作物的種植與經營,通過市場化的運作,實施輪作,比由政府的行政安排更為有效和容易實現。

2 播種期、采收期問題

溫郁金在瑞安當地通常在4月上旬的清明節前后播種,于12月中下旬收獲,全生育期約9個月270 d左右。調查發現,當地農戶雖然多數集中在清明前后播種,但從3月初開始,直到5月上旬都有農戶在播種,前后有2個多月的時間跨度。播種期過遲,如4月下旬以后播種,其生育期將縮短,必然影響溫郁金的物質積累和產量與質量。

溫郁金采收期的差異就更大了,當地農戶通常從12月中下旬開始采挖,一直到次年3月份都有采收,時間跨度有3個多月。我們觀察,12月上旬溫郁金的地上部分就已經完全枯黃停止光合作用了,雖然地上部枯黃后適當延遲采收有利于地上部物質向地下部轉移,對于提高產量和質量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溫郁金的地下根莖和塊根過長時間埋在土里不采挖,雖然產量和外觀質量不受任何影響,但是根莖和塊根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有無顯著變化,則是一個未知數。在我們2006年度的溫郁金GAP栽培技術研究中,不同播種期和不同采收期對溫郁金品質和產量的影響是一個重要的研究內容。

3 種植密度問題

溫州瑞安當地農戶一般按自己長期形成的種植習慣安排溫郁金的播種密度,通常采用高壟種植方式,壟距一般為120 cm,壟寬一般為70 cm左右,壟溝寬一般為50 cm左右,壟上一般種單行,株距40 cm左右,播種后從壟溝中提土覆蓋15~25 cm厚,壟高約40 cm。這種高壟種植密度的株行距為40 cm×120 cm,每畝約種植1400株。

調查發現,除上述一般種植密度外,尚有其他一些種植密度或方式,如壟距(或行距)過大達到150 cm,每畝密度只有1 100株左右;此外,還有壟上種雙行的種植方式。雖然作物對種植密度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即密度高單株株形變小,密度低單株株形變大,但是種植密度過低或過密都可能對產量造成較大影響,對有效成分含量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有必要通過嚴密的密度試驗,找出溫郁金合適的種植密度,規范溫郁金的種植密度,進行合理密植,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4 “種姜”質量問題

溫郁金采用無性繁殖,繁殖器官(材料)為根莖,用于播種的根莖稱種姜或母姜。溫郁金的根莖有兩種:一種是向上生長的直根莖,當地俗稱“頭”,由種姜抽生的第一個直根莖稱“大頭”,由大頭抽生的直根莖稱“二頭”,其余類推,最小的直根莖稱“”;另一種是由直根莖發出的橫走根莖,當地俗稱“側根莖”或“子姜”。溫郁金直根莖和側根莖的大小差異很大,大的直根莖長度可達15~18 cm,直徑可達7 cm以上,小的直根莖長度僅有4~5 cm,直徑只有3~4 cm左右;大的側根莖長度可達13~16 cm,直徑3.5~4.5 cm,小的側根莖長度和直徑分別僅有4~5 cm和2~3 cm左右。

調查發現,溫州當地農戶使用的種姜規格不一,沒有進行嚴格挑選,種姜質量普遍不高。主要是沒有注意和開展選種與留種工作,一方面是農戶自行留種,沒有專門建立留種地,也沒有注意將種植地中發生病蟲害的植株和生長弱勢的植株分開采收,而是混合采收后留一部分作種用;另一方面為了多賣藥材,常常使用許多過小的直根莖和側根莖用于播種(參見圖1),農諺說:“母肥子壯”,種姜規格過小,質量不高,密度又不足時,先天供給幼苗的營養物質不足。必然影響幼苗的生長發育和對病蟲害的抵抗力,最終影響產量和品質。

在留種時間上也不統一,一些農戶在12月中下旬即采挖留種(當地稱年前留種),而一些農戶在春節后才采挖留種(當地稱年后留種),采挖留種的時間有時相差3個多月,不同采挖時間對留種質量有無影響,也需要加以研究。

5 肥料施用問題

浙江溫州地區經濟發達,以工業和商業活動為主,當地農戶幾乎不養豬,也很少有制作堆肥的習慣。由于缺乏有機肥來源,當地種植溫郁金基本上不施用有機肥,僅施用一種俄羅斯產商品氮磷鉀化學復合肥。經土壤肥力檢測發現,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土壤肥力均處于較低水平。這種有機肥嚴重施用不足的情況如果繼續下去,必然將進一步導致土壤肥力和理化性質繼續惡化,將會進一步影響溫郁金和其它農作物的生長。筆者建議,在缺少農村最常用豬糞、牛糞等動物糞肥的情況下,應該多施用菜籽餅(油枯)、花生餅等植物餅肥和因地制宜制作堆肥和漚肥,增加有機肥的施用量,并注意增施有益微生物菌肥,以補充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和供肥能力。還應該提倡溫郁金葉還田和提取莪術油后產生的藥渣還田,將溫郁金植株從土壤中吸取的部分元素返還土壤。

6 除草劑施用問題

如前所述,溫郁金屬于稀植作物,4~7月份的苗期行間空地較多,雜草生長快,除草工作量較大。當地農戶由于缺乏環保意識,通常使用草甘膦等化學除草劑除草。化學除草劑屬于滅生性物質,雖然具有除草效率高、成本低的優點,但對環境生物和人類自身造成一定危害,而且一部分農戶也觀察到,施用除草劑對溫郁金植株本身的生長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我們在示范推廣溫郁金GAP種植技術中,提倡人工除草就遇到了明顯的阻力與困難,溫郁金一般要除草3~4次,如果都采用人工除草,則勞動強度大,費用高。

溫州地區農村青壯勞動力多數離開當地外出作生意,勞動力缺乏,農村一個勞動力一天工資50元,0.07 ha一次除草最少需花費2個人工,即需要100元,如果全部采用人工除草,0.07 ha一季約需除草費用300~400元以上,所以推廣人工除草具有相當的難度。我們正在研究符合GAP要求的各種非人工除草法,包括:①壟上覆蓋溫郁金葉、甘蔗葉、稻草和黑色薄膜,阻止雜草生長,同時有利于植物莖葉腐爛后成為有機質返還土壤;②壟邊和壟溝播種蔬菜或綠肥作物占據雜草生長的空間,同時提高土地利用率,套種豆科綠肥作物還能夠培肥土壤肥力。這些非人工除草法將是中藥材GAP基地克服農田雜草防除難題的積極有效措施。

7 土地利用率問題

溫郁金由于株型高大,一般能夠長到170cm左右高度,因此行距比較大,一般在110~140 cm,屬于稀植作物,4~7月份的苗期行間空地較多。而且多數農戶一年只種植一季溫郁金,秋冬季溫郁金老黃以后,土地都閑置,沒有播種或套種其它作物,直到第2年開春以后再播種溫郁金或其它作物,土地有3~4個月的完全閑置期,土地利用率不高。我們認為,可以研究溫郁金秋季田間套種油菜、蠶豆、青菜等作物,春季套種短生育期的無架豇豆、白豆、大豆、綠肥、白菜秧等蔬菜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減少雜草生長。

8 生產管理體制問題

在整個溫郁金產區,包括瑞安、樂清、永嘉等地,溫郁金種植面積多少,在哪里種植,基本處于農戶自發的松散狀態,缺乏統一的協調與管理,種植與初加工技術也多為農戶傳統技術,缺乏科學性。在瑞安、樂清一帶有許多具有一定規模的溫郁金種植合作社和個體戶,在這些合作社或個體戶內雖然能夠做到種植技術統一,但它們規模都比較小,通常只有幾公頃面積,偶見十幾公頃的規模,所起的示范和帶動作用有限。

溫郁金產地迫切需要引入和建立與現代農業生產相適應的先進生產管理體制,鼓勵和發展現代農業公司和成立溫郁金協會,通過公司和協會來組織安排溫郁金的種植生產和實現技術科學化和規范化,從而徹底解決溫郁金的良種選育繁育、輪作、合理密植、適時播種與采收、合理施肥和除草等種植技術問題。

9 結語

溫郁金的傳統種植生產存在諸多技術與意識上的缺陷與不足,這些問題也是當前中藥材種植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急需引入現代農業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實現統一使用良種,統一種植密度(合理密植),統一播種期(最適播種期),統一采收期(最佳采收期),統一施肥(合理施肥)、統一灌溉排水(科學灌溉排水)、統一除草(科學除草)等田間管理的科學化和標準化,從而提高中藥材的產量和質量。目前正在全國各地開展的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GAP),則為這一問題的根本解決提供了出路[4,5]。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55,166,230.

[2]施建勇.中藥產業經濟與發展[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54.

[3]陳 康,譚 毅.中藥材病蟲害防治技術[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76.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 | 在线免费在线观看的a | 亚洲中文乱码AV网站 | 亚洲最大日韩精品一区365 | 色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精品 | 永久性国产盗摄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