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7 09:08:5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中暑的急救措施,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135-02
1 臨床資料
我院從2009年4月—2011年4月院前共救治63例中暑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8例。最小的2歲,最大的88歲,平均年齡38.5歲。其中先兆中暑有32例,輕癥中暑有21例,重癥中暑有9例。在現場立即給予及時、有效中西醫接合治療,其中有12例康復,其他51例患者病情有所緩解,接回醫院治療。
2 護理
2.1 急救護理。對中暑者,首先應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或靜臥。繼之口服涼鹽水或涼含鹽飲料。有周圍循環衰竭者應靜脈補給生理鹽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鉀。維持重要器官的功能、預防并發癥。
2.1.1 先兆中暑與輕癥中暑患者的救護,首先將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平臥,解開衣服,用冷水擦拭皮膚,以達到清潔皮膚,擴張血管,以利皮膚散熱的目的。及時給予淡鹽水、清涼飲料或口服藿香正水等,也可涂清涼油在太陽穴、風池、合谷等穴位。也可采取中醫的刮痧療法,用磁湯匙或硬幣,或大衣扣,蘸菜油,用光滑的邊緣,在所選定部位多次向一個方向刮動,直至皮膚潮紅或紫紅色,有的見條條痧痕,或見累累斑點。切勿刮破皮膚,如一刮即見深紫色或起水皰,為病重之兆,宜多刮幾處。刮痧所選定的部位:頭部、頸部、背部、胸部、四肢。血容量不足者酌情補給葡萄糖鹽水并加氯化鉀滴注等。
2.1.2 中、重度中暑患者的救護。
2.1.2.1 物理降溫:除了采取上面措施以外,在患者高熱時給與冰袋冷敷頭部、頸部、腋下、腹股溝等大動脈處。并在上述部位給與酒精擦拭,邊擦拭邊按摩皮膚,擴張血管加速散熱,當液溫降至37.5—38℃時,暫停降溫。同時密切觀察體溫變化,如體溫再上升,應繼續進行物理降溫。
2.1.2.2 藥物降溫:柴胡針劑2—4ml肌肉注射或安痛定2ml肌肉注射,或冬眠靈(氯丙嗪)有調節體溫中樞功能、擴張血管、松弛肌肉和降低氧消耗,是協助物理降溫的常用藥物。劑量25—5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靜脈滴注1—2h.或肌肉注射安定10mg。用藥過程中應觀察血壓、體溫,血壓下降時(收縮壓下降90mmHg)應減慢滴速或停藥。如已補足液體時仍處于低血壓,(應選擇使用重酒石酸間羥胺、鹽酸去氧腎上腺素(新福林)或其他受體興奮劑。
2.1.2.3 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防止休克,對熱痙攣者,在補足液體的情況下,如仍出現陣發性肌肉痙攣和疼痛,可用10%葡萄糖酸鈣10—20ml靜脈緩慢滴注。對熱痙攣者,應快速、大量補充5%葡萄糖生理鹽水、代血漿等擴溶。
2.1.2.4 對癥治療:昏迷患者應保持呼吸道通暢并吸氧,也可用中醫的針刺療法,用碘伏消毒手指穴位十宣部位皮膚,用三棱針十宣放血,或針刺人中、合谷等穴位,或用拇指點掐人中、合谷、十宣等穴位。如見虛脫者,大汗淋漓,手足厥冷者,也可用艾條灸百會、氣海、關元、足三里等穴位。每次選3—5個穴位,每穴直接灸3—5壯等。補液滴注速度不宜過快,液量適宜,以避免加重心臟負擔,促發心力衰竭。有休克和心力衰竭要做相應處理;如有腦水腫患者應給予20%甘露醇脫水;有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可進行血液透析等。
2.1.2.5 轉運途中的救護:在轉運過程中給予連續的、有效的救護。救護車要通風良好,轉運途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連續采取降溫措施。維持靜脈通道暢通,或吸氧管的暢通等,嚴重的密切觀察神志和生命體征的變化,及時記錄病情變化或搶救記錄。通知醫院做好準備工作,到達急診科或科室做好患者的病情變化,用藥情況,各項操作措施和各種記錄的交接工作。
2.2 心里護理:在整個救護過程中,醫護人員都要耐心細致地向家屬或患者解釋工作,特別是中醫操作技術或危重病人的操作,消除其緊張心里,讓其配合醫護人員的操作,從而早日康復。
3 護理體會
高溫環境是導致中暑的主要原因。在相同的條件下,濕熱比干熱容易中暑。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產婦容易中暑。中暑是急癥,特別是重癥中暑,病情來勢兇險。大量出汗可使水分丟失過多引起循環衰竭而發生熱衰竭。丟失鹽過多和補鹽不足可引起肌肉痙攣而發生熱痙攣。如高溫超過一定限度,機體產熱量大于散熱量,體溫調節中樞失調,體內熱量過度蓄積,引起器官功能受損。嚴重損害機體各個重要器官,導致腦、心、肺、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甚至衰竭,要爭分奪秒地搶救患者生命。
3.1 首先加強防暑降溫的宣傳,夏季要向全民做好防暑知識的宣傳,居住處要通風,降低室溫。外出戴防曬帽,老年人、產婦、體弱及慢性病者對高溫氣候耐受性差,應給予較好照顧,出現中暑癥狀應及時治療。
3.2 其次高溫車間和夏季田間勞動的注意事項,應改善勞動條件,加強隔熱、通風等降溫措施,補充含鹽飲料,勞動間隙時應到陰涼處休息。中暑后能及早診斷,及時治療,短期即可恢復。年老體弱或慢性病的重癥中暑者,特別是熱射?。ㄖ惺罡邿幔┮⒓磽尵?,若搶救不及時,預后不佳。
3.3 最后中醫的診療措施非常有意義,對治療有很大的幫助,結合西醫治療,效果非常好。
參考文獻
2019年夏季職工防暑降溫工作總結
為切實保障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有效預防和控制中暑及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根據XXXX下發的關于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我場高度重視,立即部署進一步做好高溫天氣防暑降溫工作,保證了農場的正常生產,實現了高溫中暑事件零發生的目標。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統一認識,強化管理 ,完善防暑制度
高溫季節是事故易發、高發季節。農場黨委要求各部門堅持以人為本,關愛職工生命和健康的理念,堅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高度重視夏季勞動保護和防暑降溫工作。各部門擺正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結合自身實際修訂與完善了各自的勞動保護與防暑降溫工作措施及應急預案,確保了防暑降溫工作的有效開展。通過加強對防暑降溫工作的指導和監督檢查,強化統籌協調和部門合作,確保了平安度夏在具體工作實踐中的落實。
二、宣傳教育,增強意識,提高應急能力
加大防暑降溫知識和中暑急救知識宣傳,提高職工群眾安全防范意識,使每人都能了解、掌握防暑降溫的安全小常識。充分利用宣傳欄、廣播等形式,教導職工群眾正確的施救方法,在發生中暑等情況時,及時進行急救,增加作業人員對這種情況的應急處理能力,提高了職工群眾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急救箱配齊各類防暑降溫藥品,要求現場工作人員隨身攜帶清涼油等防暑降溫物品。同時,針對高溫天氣易引起火災的特點,為進一步強化廣大職工安全防火意識,提高撲救初起火災的能力及遇到火災時自救逃生能力。
三、以人為本,多管齊下,做好健康保障
一是領導重視,各生產部門把防暑降溫工作作為當前保障安全生產的頭等大事來抓,結合本單位實際,積極采取切實有效的防暑降溫措施。二是從基礎抓起,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將下午上班時間改至13:30,避開高溫時段作業,在施工車間關鍵部位安裝電風扇,并確保電扇的正常使用,做到隨壞隨換,保證了車間內部空氣流動。
在XXXX的領導和各部門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場近防暑降溫工作卓有成效,整個夏季勞動安全形勢良好,未發生一起職工中暑等意外事件,各項生產任務正常有序開展,職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得到了有力保障,更為之后的防暑降溫工作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經驗措施。在以后的防暑降溫工作中,我場一定汲取近幾年的經驗,改正過去存在的不足,把之后的防暑降溫工作做的更好。
中暑的表現
中暑按病性輕重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與重癥中暑三種情況。先兆中暑一般表現為:疲勞、頭昏、眼花、耳鳴、口渴、惡心、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
輕癥中暑除有上述表現外,還可出現:面色潮紅、皮膚灼熱、心悸胸悶、體溫升高(37.5℃以上)、大量出汗、脈搏加快等。有的人還會有面色蒼白、伴有嘔吐和大量出汗。重癥中暑還伴有昏迷、抽筋、高燒、休克等癥狀。
中暑的預防
炎熱的夏季,老年人一般應以以下幾方面預防中暑的發生。
1 .通風降溫:注意加強住處的隔熱、通風、遮陰等防暑措施,盡可能降低周圍環境的溫度,有條件的室內安裝空調,老年人應多在室內。
2 .避開烈日:盛夏,老年人要盡量避免中午時外出或長時間在烈日下受太陽的直射,必須出門也應遮傘帶帽,做好防曬護理。另外,夏季衣著要寬松,顏色要淺淡,幫助散熱。
3 .足量飲水:生理上本來就比年輕人少了三分之一水分的老年人,夏日更容易缺水。應適當、適量、適時地不斷飲水。晚上最好也飲一、二次水。不要等口干時再去喝水。另外,最好不要飲用飲料來補充水分。白開水是最好的補充水份的飲料。
4 .增加營養:夏天,老年人多喜歡清淡的飲食而少食肉類。其實,夏天出汗多,體液消耗大,應適當補充營養,多吃些瘦肉,牛奶、魚類等,提高機體自我調節的功能和適應能力,增強抗高溫的能力。
5 .保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除正常睡眠外,每天中午最好有1―2小時的午睡。
6. 進行體檢:度夏前應請醫生檢查一次身體,及時治療原發性和并發性疾癥。平時要注意加強運動鍛煉,增強體質,以減少中暑的可能性。
中暑的治療
正常情況下,老年人中暑可采用“六字”急救法進行救治。
移――迅速將病人移至通風蔭涼處,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病人呼吸和快速散熱。
敷――可用冷水或井水蘸濕毛巾敷于患者頭部,或將冰袋、冰塊置于病人頭部、腋下或腹股溝等部位,以利快速降溫。
摩――將病人置于冷水中,按摩其四肢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促進軀體迅速散熱。
浸――將患者軀體呈45度浸泡在18℃左右的凈水中,以浸沒為度,達到降溫效果。
【關鍵詞】重癥中暑;搶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0081―01
中暑是指在暑熱天氣、濕度大和無風的環境條件下,表現以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喪失過多為特征的一種急性疾病。除了高溫、烈日暴曬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其常見的誘因,為夏季多發病[1]。依據臨床癥狀輕、重分為先兆中暑、 輕度中暑及重度中暑幾種類型[2]。重度中暑往往由于病人出現了前驅癥狀或中暑癥狀未加以保護或采取措施發展而致??煞譃闊嵘洳?、熱痙攣和熱衰竭三型,也可出現混合型。在臨床上以超高熱、意識障礙為主要表現,可出現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腫、腦水腫、肝腎功能衰竭及DIC,病死率極高[3.4]。
1 早期快速降溫
對于重癥中暑的治療,首先應采取各種措施迅速降溫,這是取得療效的關鍵所在[5]。中暑的死亡率高低與高熱持續時間的長短呈正比[6]近半數重癥中暑患者體溫高于40℃,通常要求1h內溫度降至38.5以下。降溫速度決定患者的預后??刹捎梦锢砼c藥物、體外與體內相結合的方式。
1.1物理降溫:室溫調節在20-22℃,①冰水或乙醇擦??;②頭部降溫:電子冰帽的使用,水溫的設置:3-15℃;③電子冰毯的運用,在使用電子降溫毯或冰帽過程中,注意用毛巾保護皮膚和防止冷凝水浸濕床單元。④冰袋置于體表大動脈搏動處。在頭、頸、 腋窩、 腹股溝等淺表大血管走行處放置冰袋 ,注意避開耳郭、 陰囊等部位 ,避免直接接觸皮膚 ,用干毛巾包裹并及時更換;必要時用冷水浸濕大毛巾覆蓋病人全身 ,每 3 min~5 min 更換 1 次 ,但以不引起寒戰為宜;用加入少量乙醇(5 %~10 %)的冷水全身擦浴 ,邊按摩皮膚 ,使周圍血管擴張 ,以促進血液循環 ,加強散熱 ,防止皮膚血流淤滯。⑤冰生理鹽水胃管注入或灌腸。
1.2藥物降溫 在物理降溫的同時配合藥物降溫 ,可防止肌肉震顫 ,減少機體分解代謝 ,從而減少機體產熱 ,擴張周圍血管以利散熱:氯丙嗪 25mg~50mg 稀釋于 500 mL 葡萄糖鹽水中靜脈輸注 ,2 h 內滴完。在滴注時應注意觀察血壓變化情況 ,若血壓明顯下降 ,應減速或停藥[7]。以上降溫措施的聯合運用據患者年齡、體溫等具體病情而定。
2 早期快速擴容
快速補液,糾正循環衰竭是提高療效的重要環節。 患者重度脫水,常表現脈搏細數、血壓偏低,立即建立多路靜脈通道或中心靜脈置管,并監測CVP。重癥中暑的失水相對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失水對器官的損傷更危急,應高度重視早期液體復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好在前4小時內輸入液體丟失量的1/3-1/5,第一個24小時補足體液丟失的量。低鈉血癥可引起腦細胞水腫,使神經細胞受損;低鉀血癥在重癥中暑患者中也較多見,低K+是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應快速擴容并及時糾正水電解質失衡。
3 呼吸道的護理
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 4L/ min~6 L/ min 的氧氣吸入 ,并嚴密觀察病人呼吸頻率、 節律及是否有口唇、 指甲發紺等缺氧現象。對重癥中暑并發呼吸衰竭患者,機械通氣有保護肺功能,糾正組織缺氧,保護腦細胞等作用。呼吸困難者行呼吸機輔助通氣,定時行血氣分析及指尖氧飽和度監測 ,并根據監測結果調整呼吸機參數。加強氣道管理,注意應用引流、 叩背等物理療法促進排痰 ,及時清除口、 鼻及氣道分泌物 ,同時病人由于高熱體液丟失 ,呼吸道干燥 ,應注意氣道濕化 ,防止痰痂形成 ,保證通氣效果 ,預防肺部感染。
4臟器功能的保護
重癥中暑并發多臟器損害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納洛酮在提高組織中暑患者的存活率及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方面有一定的應用價值[8] 醒腦靜[9.10]、甲氯酚酯、ATP、胞磷膽堿鈉均有減輕腦水腫和保護腦功能的作用。甘露醇 125 mL 每日 3 次靜脈輸注脫水降顱壓。普萘洛爾的應用[11],心率在100次/min 以上,輔助應用一點普萘洛爾可以使心率下降,但仍強調對因治療。氯丙嗪可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降低,同時又有鎮定作用。當患者出現抽搐、寒戰、煩躁情緒癥狀時應用氯丙嗪效果最佳。主張早期抗凝,可有效避免和減輕DIC,常規使用低分子肝素鈉5000u IH q12h。甘草酸二銨、谷胱甘肽用于保護肝功能。觀察記錄每小時尿量、 尿色 ,并嚴密監測 24 h 出入液量 。做好腎功能監護。及時采集血常規、電解質、凝血項、肝腎功、動脈血氣等標本送檢,對患者的心、肺、腦、肝、腎等重要器官進行了有效的監護,采取有效的措施盡早使受損臟器功能恢復,防治可能出現的DIC,及時控制感染。
5 加強營養支持和基礎護理
及時靜脈營養支持 ,補充氨基酸、 人血白蛋白、維生素等。若病人胃腸道無出血 ,腸道蠕動恢復后 ,盡早啟動腸內營養,如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半流質飲食和涼淡鹽水、 涼西瓜汁等并同時注意胃腸道反應。重癥中暑病人應按高熱、昏迷病人護理常規進行 ,做好口腔護理、會陰護理、皮膚護理、導管護理,以預防肺部、泌尿道感染及壓瘡等并發癥的發生。高熱病人再降溫過程中伴有大汗者,應及時更換衣褲和被褥 ,注意皮膚清潔衛生和床單舒適平整干燥。定時翻身以防壓瘡,必要時應用電動防壓瘡氣墊床。使用冰水敷擦和冰袋者應隨時注意冷敷部位的皮膚情況,嚴防凍傷。大便失禁者要注意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保持留置導尿管通暢,每天用生理鹽水沖洗膀胱2次,常規消毒尿道口周圍,防止尿路感染。積極維護病人的最佳心理狀態,這是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的必備條件。對昏迷病人實施呼喚療法 ,即護士進行各種護理操作時,時時呼喚病人,盡可能多向病人解釋說明,以及給病人戴耳塞聽柔和的音樂,以刺激病人意識;此外爭取病人家屬的支持 ,每天安排時間指導家屬在床邊鼓勵安慰病人,使病人始終感到家庭給予的溫暖,增加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6健康指導
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涂抹防曬霜;別等口渴了才喝水:出汗多時多喝碳酸飲料、糖鹽水或稍加點鹽的白開水;室內作業要通風降溫(尤其對老人、體弱多病者、產婦與嬰兒)。必要時可服些消暑與預防中暑的藥物,如十滴水、藿香正氣液等[12]。集體活動的應有防暑預案。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7 總結:
應該盡早降低中心體溫,頭部低溫保護,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失衡及血液濃縮,積極抗休克、降低顱內壓、防治感染、加強營養并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及預防各種并發癥和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同時應嚴密動態監測各臟器功能情況,以便及時發現異常。
參考文獻:
[1] 陸再英,鐘南山,謝毅,等.內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958-961.
[2] 周秀華.急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702174.
[3] 秦進.中暑并發多臟器功能不全(附2例報告)【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7,6(12):189-190
[4] 余軍,桂眾席,中暑研究進展【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03,10(5):257-259
[5] 陶雄飛,楊玉蓮. 急性中暑昏迷34例誤診原因分析. 臨床薈萃,1998,21(13):985
[6] 季蘊辛,馬鈞.影響重癥中暑病人預后因素及其死亡原因分析[J ]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1999 ,11 (5) :2832284.
[7] 胡美娥,胡冬香,劉朝霞.重癥中暑的急救與護理[J ] .中國保?。ㄡt學研究版) ,2007 ,15 (23) :1092110
[8] 周從陽,楊繼斌,劉仁樹,等.重癥中暑的臨床特征及其昏迷機制[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4,139(4):274
[9] 張慶利,李鳳蘭.醒腦靜注射液在急癥搶救中的應用【J】,中國全科醫學,2005,8:997
[10] 趙慧敏.醒腦靜注射液治療急性中風63例【J】,疑難病雜志,2002,1:219
[11] 段超偉,侯彩玲.普萘洛爾聯合氯丙嗪搶救中暑46例[J].人民軍醫,2006,49(5):287.
[12] 李映蘭,急診護理學 ,中南大學出版社,2008,169-171.
1、概述
2、應急預案的編制依據與原則
3、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的分類
4、應急指揮及救援組織機構
5、工作要求
6、緊急情況的處理程序與措施
7. 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8、中暑的癥狀及急救
9、急病癥狀及急救
10、食物中毒事故
11、傳染病預防措施, 每一措施的具體做法
12、現場施工消防急救
13、洪水事故現場應急搶救方法
14、地震, 泥石流現場應急搶救方法
15、傷害事故的應急搶救方法
16、傷亡事故現場保護知識
1. 1編制目的
根據XXX項目施工的技術要求,結合市政工程項目施工的特點,為了有效預防和正確、快速地處理本工程項目施工中的各類突發事件,建立緊急情況下的快速、有效的事故搶險、救援和應急處理機制,保障光伏工程項目施工的安全、穩定和可靠的運行,保障人身安全和財產的安全,項目經理部特制訂本應急預案。
1.2編制依據
1.2.1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變電站和發電廠電氣部份、電力線路部份)(試行)》的通知。
1.2. 2其它規范性文件。
1.3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XXX項目的施工、管理。
1.4 工作原則
1.4.1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原則。
1.4.2統一指揮、組織落實、措施得力的原則。在業主和項目部的統一指揮下,通過各級應急指揮機構,積極組織和開展事故搶險、應急救援、維護穩定,恢復供電等各項應急工作。
1.4.3 分工負責、統一協調、各負其責建立應急處理體系原則
1.4.4 保證重點。在電網事故處理和控制中,將采取各種必要手段,防止事故范圍進一步擴大,對重要區域盡快恢復發電原則。
2 組織機構、職責、人員名單2.2 職責
組長由項目負責人XXX同志擔任,是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應急預案的組織領導及物資、資金的保障,負責對重大事件組織或上報處理工作。安全負責人由蔣XXX同志擔任,負責報警、突發事件和后勤等專業組的管理和督查工作。項目部XXX同志,負責對救護和消防、保衛等專業組織的管理和督查工作。報警組由XXX同志負責,保衛組配合,其職責:建立內部聯絡網,即編制應急領導小組和各專業組負責人的電話或手機號碼卡,并公布于眾(附后)。建立外部聯絡網,即編制當地醫院(或急救中心)、疫病控制中心、消防大隊、派出所、環保局、氣象站、安監站、街道、社區等部門的聯絡人和聯系電話卡,并公布.負責工地現場值班接收報警信息和電話工作。一旦發生事故負責立即向內部、外部有關方聯系,及時解決。救護組由XXX同志負責,消防、保衛組配合,其職責:組織救護組:對救護人員進行現場人員傷害救護基本知識教育,必要時可作演習;向后勤組提出救護物資、藥物等需求;一旦發生需救護事件,及時趕到現場進行緊急救護,保健員負責護送。后勤組由項目后勤負責人XXX同志負責,組員為材料采購員、保管員、食堂管理員和會計,其職責:負責提供應急預案所需要的合格物資;保障應急預案所需資金得到滿足。
2.3 人員名單
職務
姓名
項目部職務
學歷
職稱
備注
組長
項目負責人
安全員
安全員
成員
現場負責人
成員
電氣技術員
成員
電氣技術員
成員
電氣技術員
2.4 各職能組人員名單
報警組: 組長:XXX 組員:XXXX
救護組: 組長:XXX 組員:XXXX
后勤組: 組長: XXX 組員: XXX
3 主要材料和備件
3.1 消防材料表
材料名稱
數量
備注
滅火器
10
干粉
手電筒
10
衛生急救箱
2
創可貼、醫用紗布
對講機
20
4 應急聯絡網公告
4.1 內部聯絡網
領導小組組長: XXX 手機:XXX
領導小組副組長:XXX 手機:XXX
安 全 員: XXX 手機:XXX
報 警組組長: XXX 手機:XXX
救護組組長: XXX 手機:XXX
后勤組組長: XXX 手機:XXX
4.2 外部聯絡網
醫院電話:120
急救中心:120
消防電話:119
派出 所:110
氣象 臺:121
5 消防應急預案
本應急預案是為預防和控制潛在的火災事故或緊急情況,做好應急準備,一旦發生能及時有效實施應急響應,使火災得以控制和撲滅,以減少和控制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應急準備
(1)報警組負責報警,消防車和救護車的接車工作,由蔣為根、黃國銳負責。
(5)救護組負責受傷人員緊急的救護和護送救護車工作。
(6)電工夏中仁、林光春負責切斷火區電源和滅火的照明和供水工作。
(7)事故處理由項目負責人,安全負責人負責。
5.2 培訓和教育
(1)對員工進行基本防火知識教育。
以上工作由專職安全員孫波負責。
(2)策劃工傷現場防火重點,消防設施和消防通道布置,繪制消防平面圖,由安全員蔣為根負責,后勤組提供消防設施。
應急措施
發現火災事故時,發現人員要及時向消防領導小組報警,并講明發生火災的地點、燃燒物質的種類和數量,火勢情況,接報人員應將報警人員姓名、報警情況等作記錄,并向內部和外部相關方及時傳遞信息。
附表:各類火災的滅火方案
火災類別
易燃物類別
適用的滅火器材/滅火步驟
注意事項
A類:固體
物質火災
棉、麻、紙張、木材
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與火源點保持足夠的距離
B類:液體
和可熔的固
體物質火災
汽油、煤油、柴油、原油、油漆、甲醇、乙醇、瀝青、電石、石蠟
一般用泡沫、干粉等滅火劑
禁止使用高壓直流水槍直接滅火,可以使用噴霧水槍撲救。撲救時要保持足夠距離
二氧化碳適宜小范圍油類火災
泡沫撲救容器內的易燃可燃液體火災
酒精等醇類火災要使用抗溶性泡沫
砂土適宜撲救瀝青和地面上流散的易燃可燃液體火災
C類:
氣體火災
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炔、氫氣火災
先將氣體輸送閥門或管道關死,截斷氣源,斷絕氣體來源,進行冷卻滅火,可使用直流水槍或噴霧水槍、二氧化碳、干粉等滅火劑
戴好防護用具,防止燙傷、中毒等
對一時無法堵漏、封閉氣源的燃燒,不宜立即將火撲滅,可以一邊用水冷卻保護建筑物和設備,一邊讓氣體自行燃盡
D類:
金屬火災
鉀、鈉、鎂、鈦、鋯、鋰、鋁鎂合金等火災
一般用干砂掩埋
忌用水、泡沫及含水性物質,也不能用 代烷、二氧化碳及常用干粉滅火劑
6 現場人員傷害救護應急預案
6.1 緊急處置程序
本應急預案是為預防和控制潛在的機械傷害、落水、觸電、燒傷、中毒等事故或緊急情況,做好應急準備,一旦發生能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響應,使現場人員傷害得以減少和控制。
工地如突發因工重傷、死亡事故,應由救護組組織搶救傷員,保衛組保護現場,報警組以最快方式向項目部領導小組匯報,領導小組應向公司、當地安全監督站報告簡要情況。報告由組長負責,報警電話120,由報警組蔣為根負責報警。
如認定重傷或死亡事故,保衛組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安全員蔣為根負責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和提供有關資料。安全員、項目負責人填寫事故快報。各級人員認真配合上級和政府主管部門人員勘察現場,開展事故調查。調傷事故由項目負責人組織事故調查組,并在10天內提出事故報公司質安處。輕傷事故由安全員蔣為根調查分析報告。機械事故報公司設備處,因機械事故傷及的人員詳情,同時報公司質安處。項目部發生重傷事故,主管安全生產工作的項目負責人要召開各種會議,通報事故經過、原因,應吸取教訓,提出改進措施,強化安全生產管理的要求,預防同類事故再一次發生或其它事故的發生。如事件發生在夜間,須由項目部夜間值班人員立即將情部電告給應急預案領導小組。
6.2 緊急處理要求
如現場發生人身意外傷害事故,如當事人沒有自覺癥狀,不要輕易放走當事人,要對其進行全面檢查并觀察24小時,確實沒有損傷時才能視為正常而放行。當發現傷員心跳、呼吸停止時應及時進行搶救,進行心臟復蘇,直至急救醫務人員到場進一步搶救?,F場發生人身意外傷害事故,不要慌亂,派專人守在傷員前進行臨時救護。報警組負責人與急救中心或醫院聯系說明傷員所處地點,行車路線及達到所在地點的明顯標志。接車工作由施工隊長負責。對于骨折傷員,特別是懷疑頸、胸腰椎骨折傷員要做好固定,用硬板搬運,不得隨意拉扯、扭曲身體搬運?,F場發現傳染病人應立即報告項目負責人張樸實,并進行隔離,對所有周圍環境消毒及檢疫,由報警組與當地疫病控制中心聯系處理。
6.3 急救
領導小組在得到因工傷害事故報告后,應立即組織救護,防止險情擴大;傷情危急時送到就近醫院進行搶救,其指導原則為盡最大努力減少拖延時間,保證搶救及時,把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如現場無應急車輛,須打“120”請求急救車;若醫院路線不清,可要求“120”急救車送往指定醫院。傷員送往醫院過程中,必須由項目部保健員相陪(夜間施工由值班人員相陪)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并保護好現場,及時通報有關領導及安全人員。急救中心及醫療單位急救車聯系方法,項目部確定急救首選醫院為為南京明基醫院,電話:025-86780182現場應急救護措施
(1)外傷應急救護 外傷出血后,根據傷口的部位、輕重程度,可分別或同時采取指壓止血法、加壓包扎法或止血帶止血法,如有骨折,則采用木板等物予以固定。
包扎動作輕、快、準、牢,對暴露的傷口,盡可能用無菌敷料覆蓋傷口,再行包扎。包扎不可過緊、過松,以防滑脫或壓迫血管、神經,影響遠端血運。骨折固定時,本著先救命后治傷的原則,先進行呼吸心跳的急救,有大出血時,應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固定骨折部位。運送傷患者前,應檢查傷者頭、胸、腹、背及四肢的傷勢,并給予適應的處理,如所處環境危險,應盡快脫離,否則就地搶救,搬運時注意傷員,避免再損傷。現場處理后,盡快轉送到附近醫院。
(2)現場心、肺、腦復蘇 施工現場出現電擊、落水、嚴重創傷、中暑、中毒等易引起心跳驟停的情況,及早搶救,對傷者復蘇有重大意義。判斷心跳驟停癥狀:
頸動脈搏動消失、意識喪失,呼之不應、現場心肺復蘇、呼救:一旦判斷病人昏迷,就要呼救,他人協助打急救電話或叫救護車,保健員就地搶救、病人仰臥在硬地板或硬板床上。
(3) 心肺復蘇法
打開氣道,使病人頸部上抬使頭后仰,保證呼吸道通暢;人工呼吸,口對口吹氣,每次1~1.5秒鐘,(注意胸部是否起落每5秒吹一次);
(4)心外按摩,建立人工循環
用拳擊心前胸,拳距前胸20-30cm,向前胸猛擊兩下,有時即可恢復心跳。
(5)胸外擠壓
部位:胸骨中下1/3交接處,下壓深度3-5cm,頻率80-100/分。雙人操作:吹氣與按壓比為1: 5,每4-5分鐘檢查一次頸動脈搏動及自主呼吸是否恢復。單人操作:每次按壓15次,吹氣2次,每4-5分鐘檢查一次頸動脈搏動及自主呼吸是否恢復。
(6) 按壓注意事項:
按壓必須平穩,有規律進行,不能中斷;平常不能離開胸膛,不能猛壓猛松,以免改變按壓位置,或引起肋骨骨折;雙肩應壓胸前正上方,平臂要與胸垂直,按壓時身體不要前后搖擺;胸部按壓部位必須正確,否則不僅按壓無效,反有危險。
(7) 電擊傷與中暑的處理
看電源種類、電壓、觸電時刻及當時情況;診斷是否為電擊性休克、抽搐、昏迷、青紫、心率不齊、心跳停止。診斷是否伴有外傷、骨折、背髓受損者可見肢體癱瘓。立即切斷電源,用絕緣不導電的物體使患者脫離電源。對呼吸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壓術。對局部燒傷進行消毒包扎處理。并呼急救中心轉院處理。因長時間的日光曝曬,或在高溫環境下工作,出現大汗頭暈、無力、口渴、眼花、心慌、四肢麻木、體溫略升高,血壓下降等癥狀的搶救:應將中暑病人立即將其移到陰涼通風處。輕度中暑:給予含鹽冷飲,服十滴水或藿香正氣水,休息后即可恢復。對于高熱型中暑:重點是物理降溫,用26-29℃溫水或50%酒精全身擦浴,用電風扇吹風,頭部大血管放置冰袋,靜脈點滴生理鹽水+氯丙嗪50mg。對于痙攣型:重點補充鈉、靜點5%GNS或3%NS,抽搐者用10%水含氯醛10-20ml。
6.5 衛生事故應急救護
衛生事故包括食物中毒、突發病、傳染病及不明病因的衛生事故等。其應急措施:
(1)如發生事故應立即組織人員行進行就地進行搶救,另一方面應立即報警,送醫院搶救。項目部要不惜一切代價配合搶救。
(2)如發生食物中毒事故,要立即把封存取樣食品,并通知當地衛生防疫站對食物進行化驗。
(3)查清事故原因,并立即調查該工人24小時內食用過的食品及來源地,如為外面的食品引起中毒事故,則應馬上報告上級有關部門,以免造成更多人的傷害。
(4)對不明病因的突發病,要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等,然后急送醫院進行搶救。
(5)如發現傳染病,應立即進行隔離,把傷者送相關??漆t院治療并對全工地進行一次徹底的消毒,并對全工地的所有人員進行體檢檢查,有無傳染病擴散現象并根據進行針對性處理。
6.6 有毒害品泄露應急保護
(1)氧氣、乙炔等壓縮氣體及液化氣體泄漏時,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工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避免與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觸,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方法、漏氣容器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2)酒精、乙二胺、丙酮、松香水、油漆等易燃液體泄漏時,迅速撤職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切斷火源,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區域。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也可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池,大量泄漏時,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汽災害。
(3)硫酸、鹽酸等腐蝕化學品泄漏時,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池。大量泄漏時,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
6.7 燒傷應急救護
(1)立即將燒傷人員安置到通風、衛生場所,以防中毒、中暑。
(2)消除口腔、鼻孔里的煙灰和贓物。
(3)保護燒傷處,防止傷口污染。
(4)撥打“120”,送醫院救治。
6.8 總結與改進
(1) 對發生事故的原因進行分析,找出事故責任人,并作出適當的處理意見。
(2) 總結教訓,找出薄弱環節,采取糾正/預防措施。
(3) 對相關過程進行重新識別和確認.對相關安全操作進行技術交底和確認.
(4)對項目施工過程、安全操作規程、人員培訓及培訓有效性進行重新確認。
【關鍵詞】運動;疾病;防治;抽筋;暈厥;低血糖;中暑
一、抽筋
肌肉不自主的強直收縮,局部疼痛、發硬叫做抽筋。抽筋的常見原因是突然寒冷的刺激(如冷水、冷空氣等)和大量排汗后體內缺乏鹽分。此外身體過于疲勞、臨場緊張和動作不協調等等也會造成抽筋。在運動中較容易發生抽筋的部位是小腿和腳趾。
解除抽筋的方法,主要是牽引抽筋的肌肉,使它伸長和松弛。例如,小腿肚抽筋和腳趾向下抽筋時,可將抽筋腿的膝關節伸直,用力將腳掌和腳趾向上扳,即可使抽筋緩解。如果效果不行,小腿肚抽筋還可用手指重按承山穴;腳趾向下抽筋露馬腳重按涌泉穴,然后對小腿后面做自下而上的快速重推摩,全手揉捏和輕拍,以幫其緩解。緩解后再輕推、緩慢揉捏一會,并注意保暖。如果游泳時發生腿肚或腳趾抽筋,就應立即用兩手和沒有抽筋的腳仰游回岸,或先吸一口氣,仰浮于水面呼救,切不可慌張,以免發生溺水。
為了預防抽筋,夏季鍛煉應適當飲用淡鹽水;冬季鍛煉要注意和做好準備活動,在水中運動時間不宜過長,當有寒戰或疲勞感覺時應及時出水。
二、暈厥
由于腦部突然缺血而引起的一種暫時推動知覺的狀態稱暈厥。在長時間站立、下蹲過久驟然起立、精神過于激動或帶病參加劇烈運動等情況下,都可能發生暈厥。在田徑運動中運動員賽跑后,如果立即站立不動,由于下肢的毛細血管和靜脈推動了肌肉時對它的擠壓作用,加上血液本身的策略關系,大量的血液積聚在下肢舒張的血管中回心血量減少,心辦理出血量也會減少,從而使腦部突然缺血,引起暈厥。這種暈厥叫做“策略性休克”。
輕度的暈厥,一般在昏倒片刻腦貧血消除后,知覺即可恢復,清醒過來,但醒后仍有頭昏現象。對較重的暈厥都急救時,應使其平臥,頭部放低,不用枕頭,足部略高,松解衣領,注意保暖,用熱毛巾擦臉,自小腿向大腿做重推摩各全身揉捏。如不清醒,可針刺或锃用拇指掐按人中、百會、涌泉、合谷等穴位,或給其聞嗅氨水,促其蘇醒。在知覺未恢復前,不給病人喝水或服藥,如有嘔吐,應讓患者的頭側轉;如果呼吸停止,應及時進行人工呼吸。當暈厥的前驅癥狀出現時,應立即中下或平臥,則可避免昏倒。輕度的策略休克,昏倒前扶著走一走,可使癥狀消失。為了防止暈厥,要堅持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久蹲后不要驟然起立,要慢慢站起來;患病時不要參加劇烈體育運動。疾跑后應繼續慢跑并做深呼吸。
三、低血糖
參加運動時,肌肉收縮要消耗能量,而能量主要來源于體內糖的氧化,因而消耗的是體內的糖。長時間的劇烈運動,由于血內糖的大量消耗,可導致低血糖癥。身體有病、饑餓或精神過分緊張的人在參加劇烈運動和長時間較大負荷的運動的過程中或運動后,都可能發生低血糖癥。
低血糖癥的表現是:病人感到非常饑餓、極度疲乏、頭暈、心跳、面色蒼白、出冷汗,較重者可出現神致不清、語言不清、四肢發抖、跳動不安或精神錯亂,甚至昏倒。檢查時脈搏快而弱,血壓無明顯變化,或昏倒前升高而昏倒后降低,呼吸短促,瞳孔擴大,血糖明顯降低。
對低血糖患者急救時,應使病人平臥,注意保暖,神志清醒者可給他喝熱的濃茶或糖水,并吃少量食品,一般短時間后即可恢復。若人事不省,可針刺或指掐人中、百合、涌泉、合谷等穴,嚴重者可進行葡萄糖靜脈注射。為防止低血糖癥,患病未愈,空腹饑餓時,或者平時體質較弱沒有鍛煉基礎的人,不要突然參加長時間的劇烈運動。
四、中暑
中暑是高熱環境中發生的一種病。在火熱的夏天進行長時間體育活動或長途行軍時都有可能發生中暑。在天氣悶熱,身體疲勞,缺少飲水和頭部缺少保護而直接受到烈日照射等情況下則更易發生。
中暑時,病人感到頭昏、頭痛、全身無力、煩躁心慌、惡心嘔吐、口干舌燥,繼而發高燒、顏發紅、皮膚發熱、無汗,有時流鼻血、脈搏強而快、呼吸急促。嚴重者則會氏迷不醒、面色蒼白、出冷汗、體溫不高、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呼吸表淺、瞳孔放大。
輕度中暑時,應迅速離開熱環境,到蔭涼處休息,喝些涼開水,服些人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氣水,很快就會恢復。高熱的病人,應移到蔭涼通風處,安靜仰臥,頭部墊高,松解衣服,用扇子扇風。抽筋時可服適量的涼鹽開水,用凈布或紗布蘸白酒或醋在抽筋處反復摩擦。如有昏迷,針刺或用指掐按人中、百合、涌泉、合谷、內關、足三里等穴。
為了預防中暑,在高招中運動時,應穿淺色、單薄、寬敞的衣服,適當飲用淡鹽開水。室內運動時應注意通風。在火熱的陽光下長途行軍時要戴太陽帽或有其它遮陽措施,并備帶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防暑藥品和充足的水。在烈日下鍛煉時間不宜過長。夏季運動量大的項目不宜安排在較熱的時間內進行。此外要注意平時的各種環境下的鍛煉,以逐步提高身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暑;急診處理;護理;體會
作者單位:453000河南省新鄉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中暑是指人在高溫環境,或者烈日暴曬之后引起人體體溫調節中樞調節出現障礙,調節功能紊亂,臨床表現為無汗、意識喪失、皮膚干燥、昏厥或者突發高熱等,臨床癥狀均以中樞神經癥狀特點的癥狀,嚴重的中暑患者起病急,且預后較為嚴重,相關文獻表明,中暑的病死率高達5%~30%之間[1],重癥中暑按照其臨床表現及發病機制分為三種:熱衰竭、熱痙攣、熱射病。選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8例中暑患者,其中重癥中暑有14例,對所有患者進行急處理,并全程給予護理,詳細內容如下文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8例中暑患者,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齡18~68歲,平均年齡為(41.8±1.8)歲。且有部分患者伴有其他疾病,伴有高血壓有12例,心臟病1例,其他慢性疾病有2例,每位患者并發后到住院接受治療時間按為20 min~24 h。
1.2方法
1.2.1急救方法馬上將患者的外衣解開,使用含有5%~10%究竟的冰水擦拭患者全身的皮膚,同時在患者的頭部、頸部、腹股溝、腋窩等位置防止冰袋,在頭部防止冰帽,冰袋的表面需要包上毛巾,禁止冰袋直接接觸患者的皮膚,防止凍傷的發生,同時不可將冰袋放在患者足心及腹部,防止意外發生。使用溫水擦洗患者背部、四肢,同時邊按摩,反復擦洗一直到患者肛溫下降到38度左右便可停止降溫,上肢擦拭的順序為上肢擦拭自測頸肩外側手背;背部擦拭從頸部抑制到臀部;下肢擦拭可從骼骨到足背;在給患者擦拭的時候應該注意冰水擦拭降溫的過程中,要用力的按摩患者四肢及軀體,防止周圍血管出現收縮現象,導致患者皮膚血管瘀滯[2]。以上方法若是無效,可以使用4℃~10℃生理鹽水為患者灌腸或者洗胃,同時需要開放靜脈通道,遵照醫囑給予藥物降溫,例如將地塞米松加入生理鹽水中,靜脈低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以酌情添加氯丙嗪20~50 mg加入500 ml液體中靜脈滴注,氯丙嗪具有調節體溫的功能,擴張松弛肌肉、血管,降低耗氧的作用,但是氯丙嗪有降壓作用,在用藥的過程中,應密切注意患者的血壓變化。
1.2.2一般護理認真做好尿管護理、皮膚護理、口腔護理,防止皮膚壓力性損傷、尿路感染、黏膜潰瘍及口腔感染的出現,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將24 h內液體輸入量及輸出量進行準確的記錄[3]。高熱驚厥時應該加強床檔保護,防止患者碰傷或者墜床,床邊準備好舌鉗、開口器等器械,防止患者咬傷自己。
1.2.3營養支持護理給與患者高維生素、高熱量、低脂肪、易消化的流質食物,給予重癥中暑昏迷的患者給予鼻飼,鼻飼開始前需要將床頭太高35°左右,接注射器后先回抽,觀察患者胃液顏色,若是沒有活動性出血時應該花那么的注入少量的溫開水,后在慢慢注入流質食物,完畢之后再注入少量食物溫水,每次鼻飼飲用量不超過200 ml,兩次鼻飼時間間隔少于2 h,能夠全力滴注是應進行無菌操作,開封液體應該在24 h之內滴注完畢[4]。
1.2.4輸液護理靜脈滴注的時候速度不應過快,以防止患者發生肺水腫,應在中心靜脈壓的檢測下進行補液,重癥中暑患者應該建立兩條或者兩條以上的靜脈通道,一條用于補充血容量,一條用于降溫,防止出現酸中毒或者抽出出現。
1.2.5健康教育當患者清醒的時候,護理人員需要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健康教育宣傳。①了解中暑相關的基本知識,自我防護需要做好,若是出現中樞的先兆,應該馬上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自救,同時在中暑恢復期間,防止再次出現強高溫照射下暴曬或者運動。②高溫環境之下,需要加強患者自身保健的意識,應注意降溫防暑。③年老體弱者、高血壓者、慢性疾病者、孕產婦等需要生活保健,注意營養的同時,還需要補充水分,居住和工作的環境需要經常通風和清潔,著衣需要薄厚適度且寬松,根據身體情況進行散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改善心血管系統的功能[5]。④在高溫的工作室下應合理的調節生活節奏,選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充足的睡眠及休息,防止過度勞累,特別重要的是需要加強耐熱斷糧。有高溫作業的患者,應改善工作環境,做好防暑工作。
2結果
所有患者經過急診處理和護理,均全部出院,住院時間在1~40 d之間,平均為(18.4±1.5) d。
3討論
發病機制及病因:只要可以使人體的熱負荷增加的因素或者散熱功能障礙的因素,均可以引起人們中暑,可分為氣象因素與非氣象因素。氣象因素包括的范圍主要是高濕度、高溫、高輻射的強度、低風速、低氣壓;非氣象因素包括的范圍是人體代謝熱較多、勞動時間或者勞動強度較大,但是沒有充分的降溫防暑的措施;失鹽者、脫水者、饑餓者、飲酒者、肥胖者、疲勞者、老年人、體弱者;患有糖尿病、肺心病、冠心病、甲亢、高血壓、先天性汗腺缺乏者等,或者為廣泛皮膚損傷或燒傷者;身穿的衣服不透風、自發熱、緊身衣褲者;服用阿托品等抗膽堿藥物影響汗腺分泌者,以上因素均可以導致人體中暑,可以成為中暑的誘因。人體正常的體溫維持在37℃上下,活動范圍較小,體溫的恒定是抗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作用產生的,是散熱和產熱取得平衡結果,以下原因可以引起人體的體溫升高:①人體內的散熱受到一定的阻礙,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②機體產熱較多,當人體內的體溫調節不當的時候,體溫升高會引起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出現興奮,代謝增強,會導致下丘腦產熱量增加[6]。③大量出汗時,會導致鹽丟失,是人體內電解質紊亂。④大量的散熱會使人體內水代謝失衡。
綜上所述,對于中暑的患者,若是發現應馬上離開高溫的環境,立即轉移到陰涼通風處,飲用淡鹽水或者冰水,在搶救過程中有效的降溫并有效的把握搶救的實際,密切監測神智及生命體征變化。保證呼吸道通暢,糾正酸堿、水及電解質紊亂。同時降溫速度決定患者預后情況,特別是對大腦降溫,護理人員需要給予心理支持,加強對患者健康教育時預防中暑的關鍵,及早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孫艷敏.中暑患者的急診護理.中外健康文摘,2011,08(18):384385.
[2]蔣穎.降溫毯治療中暑昏迷患者療效觀察及護理干預.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1,17(3):封3.
[3]王元蓮.重癥中暑患者的搶救及護理.醫學創新研究,2006,3(8):7171.
[4]郭雅瓊.干旱地區部隊夏季訓練時中暑的預防及現場早期救護.華北國防醫藥,2009,21(21):103103.
在很多人的記憶里,中暑似乎是久遠的事了。確實,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采用空調降溫及其他有效的防暑降溫措施,生產、職業性中暑已明顯減少。但就是空調的出現,使人們的熱耐受能力普遍下降,對高溫氣候的恐懼感也在加大。因此,一旦出現異常高溫天氣的熱浪襲擊,高危人群就會發生中暑,死亡率相當高。再加上近十幾年來,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及地區,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出現高溫異常氣候,致使成批居民中暑事件時有發生。
持續35℃以上高溫天氣容易發生中暑
中暑的發生與氣溫過高密切相關,在日最高氣溫達35℃以上高溫天氣或環境里,中暑病人明顯增多。中暑還與空氣濕度有關,如果濕度過大,即使氣溫不到35℃,也會發生中暑。北京專業氣象臺的研究表明,中暑不僅與當天的氣象條件有關,還與此前35℃以上的高溫累計天數有關。也就是說,35℃以上的高溫是引發中暑的"罪魁禍首",但并不是一出現這樣的高溫,就會馬上發生中暑。只有35℃以上的高溫持續幾天,人體無法承受酷熱才會中暑。掌握了這個規律,氣象專家根據前期氣象條件和次日的天氣預報,就可預測出第二天的中暑率,即中暑氣象指數。
兩類人群容易中暑
主要有兩類人群容易發生中暑:一類是在高溫、通風不良環境下進行大運動量活動或劇烈運動的人群,如高溫作業工人、戶外運動者(如長跑、足球、爬山)等。另一類是年老、體弱(包括兒童、孕婦、產婦等)、患有慢性?。ㄈ缣悄虿?、心血管疾?。┗蜻^分疲勞的人。由于這些人存在體溫調解功能障礙或不健全,因此,如果氣溫升高,加上居住環境擁擠,通風不良,就可能出現中暑。
預防中暑的小訣竅
中暑完全可以預防,下面介紹一些預防中暑的小訣竅。
1、 在室盡量打開窗戶。利用風扇或空調降溫時,注意不要將室內溫度降得太低。
2、 保證充分的睡眠。高溫環境下要保證充足的休息,特別是午間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3、 合理飲食。高溫天氣應予清淡飲食為佳,多食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B、維生素C的食物。
4、 及時補充水分。每日補充足夠的水分,特別是出汗多時,應飲用0.3%左右的冷鹽開水或含鉀、鎂、鈣鹽的防暑飲料;含糖飲料及甜果汁等不宜多飲。
5、 減少產熱。除早晚可外出外,中午盡量不要外出。如必須外出,宜穿寬松透氣性好的淺色衣服,避免穿緊身絕緣服裝,并戴防護眼鏡和遮陽帽。天氣十分酷熱時,不論在戶外從事什么活動,應該放慢速度。
6、 多洗浴,水能帶走暑熱,有條件者可經常游泳。
7、 有慢性心血管疾病、肝腎疾病者不應從事高溫作業,也不應在炎熱的季節外出旅游。
悶熱的夏天,熱量在人體內越積越多,不易散發。體溫就會從平時的37℃左右升到40℃以上。這時,下丘腦調節體溫的“司令部”控制失靈,不能再正常地指揮出汗,這就使人體的蓄熱大于散熱。當體溫達到42℃以上將會引起全身細胞變性,造成腦、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受到損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對于中暑,要及早發現,盡快治療。
如果你發現孩子有中暑的跡象,應該立即把他從高溫的地方轉移到陰涼通風透氣的地方或者室溫
體溫38℃以下的中暑
如果你的孩子有頭暈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的癥狀,但是體溫沒有超過38℃,可以用冷濕敷的辦法進行降溫。具體做法是:
把毛巾疊成兩層或四層放在冰水或冷水中浸濕,取出擰去一些水分,使毛巾滴水即可。讓孩子仰臥在床上,把毛巾放在孩子額頭上,可以用兩塊毛巾交替更換。同時可以讓孩子喝一些清涼含鹽的飲料,以補充因大量出汗而造成的體液損失。還可以讓孩子吃適量的西瓜或冰鎮綠豆湯,或服用一些解暑中藥。這樣,孩子的中暑癥狀就會逐漸消失。
體溫超過38.5℃的中暑
如果孩子體溫超過38.5℃,渾身皮膚干燥發燙,除上述措施外,還必須采取冰水或酒精擦浴來快速降溫。在家里如果一時找不到冰水或酒精,也可以用白酒來代替。具體做法是:
(1)酒精擦浴法:先把孩子身上的衣服全部脫掉,找一塊小毛巾或一些紗布,蘸上經過稀釋的酒精(75%的酒精1份加清水1份),分別在孩子的頸部、腋下、肘窩、大腿根部來回反復地輕輕擦拭。通過酒精的揮發作用可以把體內的熱量迅速散發掉。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前胸和腹部不能擦,因為這兩個部位對冷刺激特別敏感,如果擦拭的話,會引起心跳減慢和腹瀉等不良反應。
1、目的:
為預防公司員工在高溫氣候環境下作業出現中暑現象,保證公司生產順利進行,確保員工出現中暑等緊急情況時,能迅速有效的啟動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員工的身體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預案。
2、職責及適用范圍:
公司安全管理委員會為預案執行責任部門,本預案適用公司所有部門,重點防范單位是:定型工序、復合工序、檢驗工段、倉庫、鍋爐房、設備動力部、食堂等。
3、應急預案啟動:
以當地報紙刊登的當日最高氣溫為依據,連續三天最高溫在37℃以上或當日最高氣溫達38℃時自動啟動應急預案,公司所有部門按應急預案執行各項工作措施。
4、應急預案實施
(1)設備動力部應加強夏季水電供應的管理,保證車間生產的用電和用水需要。如遇特殊情況需停電、停水,應事先通知相關部門,并根據具體情況制訂相應的預防方案。
(2)廣泛宣傳中暑的防治知識,使員工掌握防暑降溫的基本常識;車間管理干部每天應加強車間生產情況的巡回檢查,及時了解車間的高溫環境和職工身體狀況,及時處理出現的問題,將事故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
(3)設備動力部負責預先采購一批降溫藥品,按要求將藥品分發給各工序、各崗位。公司在各飲水處設立涼茶桶,保證每天有涼茶供應。
(4)車間各重點工序和重點高溫崗位配備降溫風扇。每天上午10:30分和下午2:30分安排員工到陰涼通風處休息20分鐘。
(5)公司食堂每天應向車間生產一線供應冰水二次,時間分別在每天上午10:30分和下午2點鐘。每天中午免費向員工供應兩桶紫菜蛋湯。具體由公司辦公室負責落實。
(6)公司車隊應保證隨時預留一輛小車并配備好司機,以應付突發事件的處理需要。具體由公司辦公室負責。
(7)中暑施救方法:
輕度患者:公司員工在正常作業時出現頭昏、乏力、目炫現象時,應立即停止作業,防止出現二次事故,其他周邊員工應將癥狀人員安排到陰涼、通風良好的區域休息,供應其涼水、藥品、濕毛巾等。并通知車間或部門領導。
嚴重患者:(昏倒、休克、身體嚴重缺水等)公司員工出現中暑時,作業周邊人員應立即通知車間或部門領導,并及時將事故人員轉移至陰涼通風區域,觀察其癥狀,以便于醫療人員來臨時掌握第一手醫治資料。公司辦公室立即組織救援人員在第一時間將中暑患者轉移到最近的醫院進行觀察、治療。并上報公司。
附:中暑臨床表現:
輕癥中暑:臨床表現為頭昏、頭痛、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升高至38.5℃以上。
重癥中暑:包括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種類型,也可出現混合型。其中:
熱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稱中暑性高熱,其特點是在高溫環境中突然發病,體溫高達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繼之"無汗",可伴有皮膚干熱及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等。熱痙攣主要表現為明顯的肌痙攣,伴有收縮痛。好發于活動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腸肌為著。常呈對稱性。時而發作,時而緩解?;颊咭庾R清,體溫一般正常。熱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現為頭昏、頭痛、多汗、口渴、惡心、嘔吐,繼而皮膚濕冷、血壓下降、心律紊亂、輕度脫水,體溫稍高或正常。
(8)緊急事件應急處理流程:
正常工作時間及假日:
事件發生---通知部門或車間領導---辦公室---安排車輛送醫院救治---處理和善后工作
夜間:
事件發生---通知組長或值班干部---公司保安隊長---安排車輛送醫院救治---處理和善后工作
當前已進入夏季施工旺季,盛夏高溫,施工現場作業人員易疲勞、中暑,加之雷雨、臺風等災害性天氣頻繁,夏季是建筑安全事故多發季節。為了進一步加強建筑工地夏季安全生產工作,保障施工一線作業人員人身安全,防止各類事故發生,現就做好今年我區夏季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各單位對夏季安全生產工作要高度重視,要站在實踐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以及對一線施工人員生命和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把夏季建筑施工安全生產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各建筑施工企業負責人作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要狠抓防范措施落實,防止因高溫天氣引發的工人中暑和各類安全生產事故。
二、突出重點,強化管理
各施工單位、各有關單位要針對夏季施工特點,嚴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規范標準抓施工安全,重點對高空作業、施工用電、大型機械設備、腳手架和夏季“五防”(防雷、防電、防暑降溫、防汛、防火災)進行檢查,落實整改措施,防患于未然。
1、加強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管理。夏季雨天較多,空氣潮濕,因此,各施工現場要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要求,加強用電管理,杜絕電線亂接、亂搭以及接頭松動、現象,漏電保護器參數要匹配,保護作用要靈敏可靠,嚴禁電氣設施超負荷運行。各單位要以職工宿舍、臨時工棚、設備配電及臨時照明線等為檢點,加大檢查力度,對存在的問題,整改要落實到人。
2、加強施工現場防火安全。施工現場防火安全要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完善制度,落實責任,嚴格動火審批制度。焊割作業前要事先清理現場周圍可燃物,防止金屬熔融、火花四濺引起燃燒事故。對油漆、氧氣瓶、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必須按規定分類存放到危險物品倉庫,并與火源及生活區、辦公區保持安全距離,還應設置醒目的禁火標志,并按規定配備消防器材。
3、加強夏季防暑降溫工作。盛夏期間各施工企業特別要加強勞動保護工作,積極采取降溫、消暑措施,不斷改善職工的工作、生活、學習環境,確保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各項目部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得為趕工期隨意加班加點,要合理安排工序和工程量,采取“做兩頭、歇中間”的方法,高溫期間每天的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15時實行停工休息。
要充分做好職工的防暑降溫工作,職工臨時宿舍要保證良好的通風,各施工現場都要配備足夠的飲用水以及含鹽清涼飲料.
同時要為職工準備好綠豆湯、冰水等,并向職工發放預防中暑的藥品。
4、各施工企業要加強對所屬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臺風暴雨前加強對腳手架、垂直起重機械設備的基礎、附件等涉及結構穩定的關鍵設施的監控,要對工地圍墻、臨時用房、基坑支護等進行專項檢查,發現隱患要及時整改,防止發生圍墻倒塌、基坑坍塌、設備傾覆、觸電等重大安全事故和現場大面積積水;臺風來臨時,所有臨時用房內的人員必須予以及時撤離。
三、建立預案,防患未然
各單位要結合實際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和應急救援預案,抓緊做好應急救援的動員和準備工作,落實搶險救災隊伍和物資,保證設備和裝備的完備有效;組織好預案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確保在事故或災害發生后,能夠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搶救,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