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8:20:4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樂嘉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曾幾何時,黑家的幾個孩子是眾人眼中的壞孩子,有人聯合起來去黑家抗議……
那么,黑幼龍用了什么方法,把這些讓人頭疼的孩子培養得如此有出息?他說,就兩個字:慢養!
老二立國:從不良少年變愛心醫生
黑家從不以成敗論英雄。雖然四個孩子中,除了老二立國在班里穩穩地保持倒數第二三名,其余,都成績優秀,但為了不讓老二立國自卑,黑幼龍和妻子李百齡從不在立國面前表揚其他孩子學習好。
讀中學時,立國仍天天瘋玩。李百齡問他:“馬上升高二了,你還要每天玩嗎?不準備考大學了?”立國說:“媽,你很孤陋寡聞耶!你知不知道那個幫我們收垃圾的垃圾車司機的工資比我們老師的要高兩倍呢”媽媽打量著虎背熊腰的兒子,又摸摸他手臂上的肌肉,點頭說:“嗯,你去考垃圾車司機,大概可以考得上。”她想,兒子如果喜歡做垃圾車司機,也不是壞事。
立國最令父母頭疼的還不是成績差,而是他經常調皮搗蛋。一天,立國突發奇想:如果將鞭炮扔到草垛里,會發生什么事兒呢?他立即點燃一個炮仗往草垛扔,頓時火光沖天。農民伯伯氣急敗壞地跑來救火,還找到黑家上門告狀。
又有一天,李百齡發現割草機打不著火,油箱里全是白花花的東西,她好生納悶。這時,“天才”兒子立國開口說:“媽,我在做實驗,想看看牛奶能不能代替汽油。”
又有一天,立國想試試能否用火柴點燃汽車發動機內的汽油,他不拿自己家的汽車做實驗,專找鄰居家的汽車做苦主。他打開車蓋,劃著火柴,正要往里扔時,鄰居大叫“NO!NO!”沖了出來,嚇得立國手一哆嗦,火柴掉到了地上。
這個鄰居氣壞了。他聯合了幾戶深受黑家孩子之害的鄰居,一起找上門向黑幼龍夫妻告狀。一個鄰居黑著臉說:“你們家的孩子真的太差勁了,說下流話,會帶壞我們孩子的!”另一個指著黑幼龍的鼻子說:“你兒子用鏟子將狗屎倒進我院里,跟你們做鄰居真是羞恥!”第三個鄰居說:“我們知道這樣的孩子很難管教,但你還是應該盡盡力!”
鄰居們走了,黑幼龍跌坐在沙發上,連倒杯水的力氣都沒有了。咳,這真是黑家最黑暗的日子啊!
立國最嚴重的一次“罪行”發生在高中畢那年。那天,媽媽開車帶著四個孩子和孩子們的奶奶去超市購物,立國順手牽羊將一副手套揣在懷里,他自以為“盜行”高明,其實早被保安看在眼里。等他一出商場,保安立刻捉了個人贓俱獲。李百齡強裝鎮定:“一副手套值不了多少錢,我付款就是。”保安說:“這是偷東西,不是付錢能了事的。”李百齡一定要帶走兒子,保安說什么也不肯放人。最后,李百齡無奈地在一份文件上簽了名,才領回了立國。
回到家,李百齡找了一位律師朋友去超市,確信那份文件不會給立國惹來什么麻煩或留下不良紀錄才放下心來。她找立國談話,立國一臉無辜地說:“我同學說他們在超市拿小東西都不會被捉住,我覺得有趣,想試一下……”
立國后來在寫給父母的一封信中說:“雖然小時候我做過那么多壞事,但你們一直很愛我,而且對我有信心,相信我是一個善良、有才華且充滿巨大潛力的好人。你們的耐心和包容,還有從未放棄的態度,讓我也從未放棄過自己。”
立國的兩個最好的朋友,一個在超市打工,一個當了兵。立國能從差生到醫生,連父母都覺得是奇跡。
回顧老二立國的成長,黑幼龍這樣解釋慢養:“也許孩子現在的功課很爛,甚至交了一些壞朋友,但將來他仍可能成為很杰出的人,不要現在就替孩子的一生下結論。孩子的教養要慢慢來,多給他們一些空間,讓他們慢慢描繪自己的人生藍圖。”
女兒立:從小太妹到賢妻良母
女兒立讀小學五年級時,受一個小姐妹影響,突然迷上了濃妝艷抹。每天清晨5點半就起床,花兩小時化妝,抹唇膏、刷睫毛,還把眼皮涂成深藍色。媽媽告訴立自然就是美,但她屢教不改。為了讓小姑娘迷途知返,李百齡廣泛發動群眾。立放學歸家,兩個哥哥一個弟弟一塊兒圍著她。這個說,化那么濃的妝,像個鬼,好難看喔!那個說,本該是清純美少女,怎么倒像太妹?立氣得直跺腳:“你們懂什么?我才不在乎你們的看法,我知道自己很漂亮。”
沒辦法,李百齡只能讓步。一天,她對女兒說:“我帶你去藥店吧,至少那里的化妝品不傷皮膚。雖然我買不起名牌,但藥店里的化妝品還負擔得起。”立聽了有點兒吃驚,去藥店時一路沉默,但她心里很為媽媽的愛感動。
多年后的一天,黑幼龍和女兒聊天,突然明白了她當年為何小小年紀要化濃妝。他問:“立,從小到大,你感覺最讓你受挫的事是什么?”立脫口而出:“和你說話最有挫敗感。因為每次你和我說話,從來都不看我一眼!”啊,原來女兒化濃妝、早戀,是想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呢!
當年,讀小學五年級的立不停地換男朋友,有時候還帶男朋友回家。那些男生都裝扮得很奇狀,有的梳朋克頭,有的穿有破洞的牛仔褲,李百齡看了覺得很討厭,恨不得把他們趕出門去。可是,她只敢“腹誹”,女兒正處于青春叛逆期,脾氣很大很兇。立的一個男朋友到黑家來還搞惡作劇,把院里的樹都用衛生紙纏上,弄得像靈堂。李百齡剛抱怨一句,立理直氣壯地說:“是他搞惡作劇,難道是我的錯嗎?”
李百齡對立說,交男朋友可以,但是,有兩條底線你必須恪守:一是不能吸毒,吸毒讓人生不如死;二是不能隨便和異性有性關系,免得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李百齡的朋友聽了這兩項基本原則,說:“你怎么知道孩子不會騙你呢?”李百齡一怔,她從來沒有想過兒女會騙她。她覺得信任孩子非常重要,因為信任,孩子才會變得更誠實、更負責任。
立度過青春叛逆期后,和同學蒂姆談戀愛,一談8年,再也沒換過男朋友。從加州大學畢后,兩人舉行了婚禮。結婚前,她去蒂姆家見未來的公婆,蒂姆的父母安排他們住一間房,但蒂姆知道黑家的家規,自己抱著被子去了客廳睡。
在父母眼中,立刑是黑家最聰明的孩子,但他們并不盼女成鳳。倒是立言曾對妹妹說:“你以后可以申請讀哈佛。”立馬上說:“我才不念哈佛呢,我要好好享受人生!”
立刑從加州大學畢后,考入了本校法學院繼續攻讀。后來嫌學習競爭激烈,就打電話給父親說她想退學。“自己的前途自己做主,”黑幼龍對女兒說,“拿張紙,畫一條線,線的左邊寫讀法學院的好處,右邊寫壞處,寫完了,你自己決斷。”
最后,立刑選擇放棄讀法學院,結婚生子,一連生了3個孩子,在家做全職太太。逛街、看時裝雜志、陪孩子們玩,她覺得這樣的生活非常幸福,遠比當律師開心。
立刑現在素面朝天,穿著牛仔褲和T恤衫,拖著3個
孩子出門時,父母都笑:“咳,像個菲傭。怎么一點兒妝也不化了?”立刑說:“不知道。反正就是再也不想化妝。”
當年,黑幼龍的哥哥不止一次充滿憂慮地說,立刑都變成“太妹”了。如果當年黑幼龍夫妻對女兒失望,非打即罵,那么,接下來一定是立刑離家出走。黑幼龍認為:“慢養就像種花,要耐心等待花開。慢養并不是時間上的慢,而是說教育孩子不要太擔憂、著急。有的孩子成熟得快,有的較慢,孩子是慢慢養大的。相信孩子,等待孩子,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不以當下的表現評斷孩子,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不擔心輸在起跑線上,才能贏在終點。”
老四立行:明星夢醒當企家
老四立行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最有研究精神的人。他喜歡動物,尤其對魚類情有獨鐘。小學一年級,他就去圖書館查資料,原來每一種魚的輪廓和顏色都有它的道理,游得快的魚和愛躲藏的魚,形狀和顏色一定相差很遠。立行后來“愛魚及水”,12歲那年迷上了潛水。為了在海底觀察一條魚,他能半個小時不眨一下眼睛。
潛水需要潛水衣、氧氣筒、頭盔等,爸爸給立行買來全副裝備。每天凌晨4點,睡眠不足的黑幼龍打著哈欠起床,開車將兒子送去海邊練習潛水。這樣堅持了兩星期后,因為起床太早,立行意興闌珊,父親卻嚴肅地說:“既然你選擇了潛水,就一定要堅持下云,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一向是書呆子的立行,在美國讀高三時,偶然在學校的年度音樂會上出演了《國王與安娜》的主角。過了一把明星癮后,喜歡上了這一行。后來考入斯坦福大學,還修了一些戲劇課。大學畢后,他不知道是該去當演員還是搞工設計。黑幼龍建議兒子:拿出一年時間去追明星夢,如果此路不通,再做工設計。
為幫兒子追夢,黑幼龍安排兒子去見著名演員張艾嘉。張前輩很坦誠地對這個毛頭小子說,演藝圈很復雜、很辛苦,一些人之所以能在演藝圈生存下來,是因為他們無路可走;而你呢,退路還有很多,很難孤注一擲,也就很難成功。
立行哪里肯聽,臺灣演藝圈殺不進去,又掉頭去闖好萊塢。在父親的幫助下,他見到了名聞天下的吳宇森導演。吳宇森對他說,全世界所有的演員都想去好萊塢發展,因為競爭激烈,所有好萊塢演員都參加了工會,你不參加工會,根本沒人會聘你演戲;更糟糕的是,你沒有演藝經驗,根本進不了工會。
碰了一年壁后,好萊塢在立行眼里退去了光環。他心甘情愿地退出江湖,安心考入斯坦福讀碩士,畢后先在IDED(全球知名品牌)做產品設計,現在自己創當老板,做汽車里的兒童安全座椅。
家里的四個孩子,最讓父母省心的是老大立言。他從小學到中學,成績一直優秀,還拿到了著名的耶魯大學的MBA學位。老大立言現在幫父親經營企,任卡內基訓練的總經理。
總結四個兒女的成長路,黑幼龍說:“如果對我教養孩子的原則作一個總結,那就是真的給了孩子很多自己做決定的機會和空間。當然,我們也擔心孩子會不會吃虧、是不是交了壞朋友、會不會受到誘惑。可是,我認為就算你能在孩子成長的時候死命地保護他,他以后還會遇到這些問題。等他開始工作后,他可能會因為缺乏思考、缺乏為自己做決定的歷練,而碰到更大的挫折。”
“慢騰騰”的美好
牧徐徐
鳥奧拉是意大利佛羅倫薩的普通上班族,他的父母住在300多公里之外的小城錫恩。每隔幾周,烏奧拉都會帶上妻子和孩子,乘坐一列慢車去看望父母。
2010年11月,意大利鐵路部門計劃將這列火車提速,這意味著烏奧拉在車上的時間將縮短一半。烏奧拉聽到消息后,立即放下手頭的工作,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乘客聽證會。
聽證會上,烏奧拉明確反對火車提速。他的理由是:“每次回錫恩看父母,旅途中都充滿了快樂,孩子們可以隨意玩耍,我和妻子則舒服地打開一本小說,慢慢地讀。累了,還可以看看窗外的風光。如果車太快了,哪有足夠的時間去欣賞車窗外的美景?平時上班已經夠忙亂的了,難道周末我們還得這樣?”
烏奧拉還說,每次,當他通知父母自己今天回去后,父母就會滿心歡喜地等待,早早地用小火慢燉他最喜歡的湯。如果火車提速了,這個美好的過程就大大縮短了。而且火車提速還會造成浪費和破壞,鐵軌要全部升級換代,固有的地基結構和路兩旁的植物都會受到影響,而動物們也不能像以前一樣看到火車開來時,才不慌不忙地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