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20 11:25:5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生化類試劑采購成本控制探索,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摘要】分析了某院生化類試劑采購中存在的問題。介紹了醫院實施集中帶量與標準量化采購方法的實踐方案,對生化類試劑的采購新模式進行了探索和嘗試。通過整合同一類試劑,建立同一個標準,實現了試劑采購成本控制。通過橫向與縱向比較,證實了集中帶量與標準量化采購方法的效果。集中帶量與標準量化方法在保證試劑質量的前提下,可有效地降低生化類試劑的采購價格,減少醫院的支出成本,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助力。
【關鍵詞】體外診斷試劑;生化類試劑;管理機制福建省婦幼保健院(福建省婦兒醫院)為全國首家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擔負著全省婦女兒童保健技術業務指導和婦女兒童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病癥的診治、教學和科研工作。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對高品質醫療服務的需求,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于2021年進行了高標準建設省兒童醫院、省婦產醫院,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探索與實踐。醫院擴大規模,開辦了多個院區,在提升醫療水平和質量的同時,也投入大量人力、物資、設備等,運營成本明顯增加[1]。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化,公立醫院面臨的運營壓力逐漸加大:一方面是藥品、耗材零加成政策下財政補償不足等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是多元化的醫療環境及激烈的醫療競爭帶來的公共衛生支出的逐漸加大[2]。經統計,醫院年試劑采購總金額逐年增長,2013年—2020年試劑采購總金額平均年增長率約為11%~13%。制定科學的采購方式,規范采購程序,控制采購成本,兼顧對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影響,是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一個重要環節[3-5]。根據試劑的用途和性質不同,存在“開放試劑”和“專機專用試劑”的區別。由于生化檢測項目被廣泛應用于各病種的診治之中,在“開放試劑”中的生化類檢測試劑,即干式和濕式試劑,在試劑的使用量排名中較為靠前,本文將分析影響該類試劑采購
1生化類試劑采購中存在的問題
1.1采購方式零散
導出2020年醫院物資管理系統數據,包括試劑名稱、規格、采購單價、年采購數量、年采購金額、生產廠家、供應商、采購年份等信息,再通過excel表格進行統計,醫院正在使用的生化類試劑共37種。以往都是零散地對單一品種或幾種品種進行院內議價招標后進行采購。由于采購批次不同,每次議價中標的試劑生產廠家和供應商可能會不同。因此,37種試劑共對應8個生產廠家、8家供應商,每個生產廠商供應1~18種不同的種類,且供貨品種相互交叉,同一種試劑由于方法學不同還對應不同的生產廠家供貨。由于每個供應商的訂貨量分散,也不利于降價,所以這種方式不利于管理。
1.2評價方法主觀
在實施改進前,由于醫院未建立統一、標準的試劑采購評價方法,在選擇試劑生產廠家時,大多依賴主觀經驗判斷,因缺乏客觀的標準與有效的評價手段,難以對試劑質量和價格做到有效平衡,可能無法篩選出性價比較高的產品[6]。
2生化類試劑采購集中帶量與標準量化方法的構建與實施
2.1技術路線與實施路徑
參考黃發云等[7]提出的“一動力三循環”醫療質量管理模式設計技術路線。該模式參照人體循環系統的運行方式,經系統運行、反饋,改進后再運行、再反饋的循環進化,以持續提高醫院管理水平,清楚地闡述了“我是誰”“為了誰”“怎么做”的問題分析思路,是一個持續改進的循環管理過程。將這一管理模式引入試劑采購集中帶量與標準量化方法中,對醫院生化類試劑采購成本控制進行了分析及探索。技術路線見圖1,實施路徑見圖2。
2.2集中帶量——整合同一類試劑
研究人員在3個月內走訪調研市內共19家三級甲等醫院,充分了解目前市場在用的各種生化類試劑的品牌;分別通過各種生化試劑生產廠家的產品注冊證及官網等了解其檢測原理、市場占有率等情況,并得出以下結論:雖然不同生產廠家之間的檢測方法存在差異,但不論國產還是進口品牌,均能滿足臨床使用,且市場競爭激烈,一些供應商確實具備供應絕大多數品種的能力。因此,應在保證質量和在用試劑品種全覆蓋的前提下,整合同一類(例如生化類試劑)試劑集中采購,在官網發布公開采購信息,充分引入競爭,削減供應商數量,以量換價,以帶來更好的降價效果。
2.3標準量化——建立同一個標準
創建一套兼顧試劑質量與價格的生化類試劑采購評價方法,使質量評價和價格評價相結合。
2.3.1價格評價方法
為了充分做到量價對接,建立了價格評分公式:(Fn)=Q×[(J-T)/J](n=1、2、3……37)。用J代表目前每毫升的最低供貨價,Q代表評分權重或年使用量系數,T代表每毫升的投標報價。公式的含義是:價格分(Fn)等于每種試劑每毫升降價率乘以其年使用量系數。對于使用量越大的品種,若其投標價越低,則價格評分越高。每個品種的J值可以提前計算得出,評分權重(Q)參考上年不同品種年使用量設定,年使用量越大的權重越高,如年使用量在50萬元及以上的定為:Q=50,以此類推。開標時,將廠家的投標價T帶入公式計算以得出價格評分。見圖3。
2.3.2質量評價方法
考慮到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為了盡可能在公平的條件下采購知名大廠家的產品,所以在設定了必要的資格條款后,根據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設定了企業資質要求,并按照產品在全國市場分布、企業規模等設置了相應的條款和附加分值。如國內上市企業加2分,有供應福建省內三級甲等醫院達3家或超過3家的加1分等。
2.3.3總分計算方法
總分計算公式為:總分△F=∑Fx+∑F附∑Fx為每種生化試劑評分的總和;∑F附為每項附加分的總和。總分等于37種試劑價格評分和質量評分的總和。按總分由高到低順序確定中標候選企業。該評價方法與以往人為主觀的評價方法相比,評價內容涵蓋試劑價格、質量及供應商的服務水平和信譽等,評價結果更為客觀、合理。
3集中帶量與標準量化方法的實施成效
3.1采購成本縱向對比
在集中帶量與標準量化方法的推動下,建立了生化試劑的評價體系,削減了供應商數量。醫院年采購濕式生化試劑金額約為460萬元,干式生化試劑金額約為230萬元,總計約為690萬元。由于干式生化試劑價格較高,現已逐步減少使用頻率,因此,將來濕式生化試劑的用量也將逐步增加。在實行了新的采購模式后,全院年采購成本由690萬元下降到241萬元,下降了449萬元,下降率大于等于50%,且采購的也為國內知名品牌的產品,有效節約了采購資金,使采購效益達到最大化。通過配對樣本t檢驗,對比降價前后的37種試劑價格,t=2.229,P=0.032<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2采購成本橫向對比
經走訪市內大型三級甲等公立醫院,了解到其試劑成本占比一般在20%~25%,實行了新的采購模式后,全院試劑成本占比為8%左右。同時將醫院采購量前10名的生化試劑品種的價格與其他大型三級甲等公立醫院B、C、D分別進行對比,結果如下。第一組:t=-4.980,P=0.001<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第二組:t=-1.059,P=0.317>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第三組:t=-1.159,P=0.276>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4討論
4.1采購工作要遵循的原則
無論采用哪種采購模式都需要相關政策法規的引導,并秉持3點原則。第一,合法公開原則:在相關的政策法規指導下,采購方式、內容、程序向社會公開。第二,公平競爭原則:采購模式的目的都是讓更多的供應商參與。有參與才有競爭,醫院才能從中受益。第三,質量原則:無論何種采購方式,根本目的都是采購到質優價廉的產品[8]。
4.2以質優價廉為最終目標
制定相應的降價方案并不是單純地降低采購價格,而是要引入質優價廉的產品,即引進較大公司生產的產品,質量穩定,且價格應有較大的下調幅度,特別是醫院使用量較大的品種最好有明顯的下降幅度。降低采購價格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比性,快捷、準確地為醫學科研和診治疾病提供依據。
4.3管理團隊的配合必不可少
制定有效的方案需要院領導的支持,以及檢驗科和設備科的相互配合,只有三方形成共識,具有切實降低試劑耗材采購價格的意識,方可制定出有效的降價方案[9]。
4.4不足與未來方向
檢驗項目中除主試劑外還有一些配套使用的耗材不易被關注。本次生化試劑采購時未考慮到配套酸堿試劑/定標液等耗材的支出,而這部分也應該計算到成本支出中進行管控。目前已逐步針對全部的試劑綜合配套耗材以人份為單位進行報價,根據試劑年使用量、配套耗材占比等情況,將配套耗材價格進行不同比例的下調或者直接免費按需提供。例如試劑用量較大且耗材占比較大的供應商免費按需提供配套的耗材,并適當地下調部分試劑供價。耗材占比較小的供應商不宜簡單地用免費提供耗材的方法降低實際成本,而準備采用直接將所有試劑(含耗材)供貨價下調并根據年使用量大小下調相應的百分比以降低實際的試劑成本。
5結論
成本控制一直是試劑管理的難點之一,須注重各環節互相銜接,互相促進。通過分析影響生化類試劑采購成本的因素,運用集中帶量與標準量化方法,最終實現了目標,在保證試劑質量的前提下,降低了采購成本。在改進過程中不斷地聽取各方的反饋意見并對工作進行總結,提高了試劑管理水平,實現了從粗放型管理到精細化管理的轉型。
參考文獻
[1]唐袁婷,江詠梅,卓志,等.成本管控在體外診斷試劑管理中的應用[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22,33(3):367-368,375.
[2]劉琦,李春,田新雨,等.公立醫院集中招標采購管理模式探析[J].中國政府采購,2018(3):56-57.
[3]姚雨露,戴建榮.醫院體外診斷試劑管理中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醫療設備,2017,32(8):156-158.
[4]王軍學,劉珂欣,崔廣元,等.試劑采購管理新模式在軍隊大型三甲醫院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療衛生裝備,2019,40(11):83-85.
[5]徐肖依,楊坤.我院醫用體外診斷試劑的管理與改進[J].中國醫療設備,2016,31(11):136-139.
[6]殷相飛,余芳,張和華,等.探討體外診斷試劑的“兩票制”采購模式[J].生物醫學工程與臨床,2018,22(6):696-698.
[7]黃發云,曹華,陳良萬.我院“一動力三循環”醫療質量管理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8,34(6):469-473.
[8]張凱.關于加強醫院體外診斷試劑管理的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0):142-143.
[9]陳潤生.基于內部控制管理視角下試劑耗材采購探討[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9,30(11):1441-1445.
作者:張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