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0-10 09:13:0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中職護生老年護理就業意愿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浙江省湖州、紹興、溫州、金華及嘉興5個地級市的5所中職衛生學校護生作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4475份,回收4469份,有效回收率為99.87%。其中男生265名,女生4204名;一年級2063名,二年級2031名,三年級375名;獨生子女1711名,非獨生子女2758名;有照顧老人經歷的1897名,無照顧老人經歷的2572名。
1.2方法
利用問卷星小程序,使用中職護生基本情況、老年護理職業認知、學校教育現況、老年護理就業意愿、與老年人相關知識、對老年人的看法6份問卷展開無記名調查,然后運用卡方檢驗等方法分析影響中職護生養老機構就業傾向的主要正負因子。
2結果
(1)中職護生就讀老年護理專業的主要原因是容易就業,多數中職護生對老年護理工作內涵的認知仍停留在低端的基礎生活照顧、疾病預防與保健、康復與醫療層面(見表1)。中職護生擇業時,主要參考家人的意見(49%),對老師和其他人員的意見參考較少,這可能與中職護生普遍年齡偏小有關。(2)在與老年人相關知識問卷調查中,獨生子女、有照顧老人經驗、入學第一志愿為護理專業、參加過老年護理相關培訓的護生得分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中職護生對未來從事老年護理工作的主要關注點依次是經濟收入、個人發展前景、工作環境與地點等,更傾向到公立編制內的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就業(見表3)。(4)中職護生不愿意到養老機構就業的主要原因是對老年護理工作缺乏興趣、對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缺乏了解、認為老年護理工作壓力大風險高、擔心與老年人溝通和老年護理能力不足等。
3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影響中職護生養老護理就業傾向的正向因子主要有6項:(1)專業認可度:容易就業是護生和家長選擇就讀護理專業的主要原因,良好的經濟收入、個人發展前景和工作環境等正向影響護生的就業傾向。(2)服務體驗度:參加老年護理相關志愿服務和培訓活動,增強體驗感,有助于護生進一步了解老年服務工作,支持就業傾向。(3)照顧經驗值:具有照顧老人的經驗是就業傾向的正向影響因素,有照顧經驗的護生掌握了更多與老年人相關的知識,更愿意從事老年護理工作。(4)技能匹配度:老年護理工作能力要求與自身技能匹配度高,更能增強護生的就業信心。(5)群體認知度:中職護生總體不排斥老年護理工作,提高其對服務對象群體構成的認識,加快健康養老理念驅動下的養老模式轉變,有助于改變傳統養老觀念,增強老年護理相關職業對護生的吸引力。(6)編制認可度:增加公立養老機構和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的編制,對護生就業有著較強吸引力。影響中職護生養老護理就業傾向的負向因子主要有3項:(1)對工作內涵的認識度:傳統養老服務內容以生活照料為主,技術含量低,對于具備一定專業技能的護生來說,排斥大于接受。(2)對從業地位的接受度:老年服務的傳統印象被限定在低層次、無技術,導致崗位吸引力低,應聘人員數量少、質量差,直接影響了護生的就業傾向。(3)專業發展的制約度:相比醫院護理崗位,老年護理崗位職業發展路徑不清晰,專業晉升路徑不通暢。
4策略
4.1轉變教學模式,深化產教融合
4.1.1線上線下相結合,打造真情實景課堂
(1)采用工作現場連線方式或應用真實典型案例,結合教學要求進行設計,將標準化病人引入課堂教學。(2)在高仿真工作環境中授課,促使學生相互配合,多方互動,激發學習內驅力,同時提高醫患溝通和應變能力,使教學貼近臨床。(3)結合“1+X”老年照護證書試點工作,按現代養老服務要求進行情景教學,做到課證融通,滿足老年護理工作崗位需求。(4)注重教學資源積累,設計多媒體教學案例,通過線上視頻教學向社會開放共享,讓更多有需要的人便捷學習。
4.1.2引校入企,產教互融,增進體驗
學校充分利用行業教學資源,在醫院老年病科或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開展實踐教學,即把課堂搬到企業,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一年級護生可以志愿活動形式接觸老年護理相關工作,二年級實施課堂學習與行業實踐相交替模式,在學生階段就體驗到老年護理工作的成就感。4.1.3引企入校,共建共育,文化互融(1)共建老年護理實訓室,建立契合行業標準的管理機制。邀請一線專業人員參與標準化病人規范制定,確定情景模擬教學方案。(2)共育專兼職師資團隊,提升教師隊伍的實踐能力。選派教師與養老機構護理專家結對,學習實戰技能,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水平,加快“雙師型”老年護理教師隊伍建設[2]。(3)共助校企文化互融。調查顯示,學生希望行業專家授課比例超過90%。學??善刚埿袠I專家到校開講座或兼職授課,宣傳養老企業文化,探討孝悌文化與專業課程思政的融入方案,共商“1+X”老年照護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共同開發新型教材等,形成完整的老年護理教學體系。
4.2助推分層養老,疏通互融堵點
(1)養老服務要涵蓋所有老年人,根據經濟實力不同、自理能力不同個體化評估老年人需要的外部養老力量和服務內容,分層滿足需求,節約社會資源,同時提升老年人的滿足感和滿意度[3]。(2)養老護理職業發展需要相關部門聯合,合理安排編制,開通職稱互認、職稱晉升通道,建立并完善老年護理崗位工作人員繼續教育系統,從根本上增強老年護理崗位的吸引力,提升整體養老服務水平,持續提高養老服務質量。本調查研究僅從人才培養、就業傾向的小視角關注養老服務的社會大熱點,旨在尋找可行的應對策略。除以上策略外,還需民政部門及相關養老服務企業持續提高吸引力,加大宣傳力度,謀求多方合作、多元發展,緩解養老壓力。
參考文獻:
[1]劉瑤.實習護生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就業意愿現況及影響因素分析[D].瀘州:西南醫科大學,2019.
[2]胡燕,王燕,李新帝.本科教育老年護理方向“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J].中華護理教育,2017,14(11):828-831.
[3]王小蘭.分層視角下滬籍老人養老需求的調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19):84-87.
作者:周潔 周蘭蘭 單位:浙江省海寧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