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公文范文 學前教育中音樂節奏教學研究

學前教育中音樂節奏教學研究

發布時間:2022-07-18 09:23:4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學前教育中音樂節奏教學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引言

音樂是一門在實踐中運用的藝術,其中運動的一切事物都有一個本質的特征———節奏,這是自然規律的循環,并不斷發展變化。音樂包含各種不同的節奏形式,也就是說,音的時值長短、節拍、速度、力度、音樂的結構、樂曲中的“起承轉合”、段落間的變化關系和再現關系都是節奏。從細節到整體,都有著最直接的密切關系,聽者可以通過本能對其進行感知。學前兒童對節奏的認知也是通過感官的直接體驗獲得的,這種節奏是用語言、動作、音樂來表現的,是最基本的,最優秀的音樂要素。節奏也可以稱為音樂的靈魂,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節拍、重音規則的交替進行;另一類是松散自由的節奏。然而兒童音樂節奏多以鮮明規則的節奏為主,例如二拍子節奏鮮明有力,活潑歡快。三拍子節奏緩慢動蕩,意境悠緩。這是由于兒童認知有限,對于這種簡潔明快的節奏才可以很好的感知。因此,對于這類群體的音樂教育需要認識到這個特點,在音樂節奏的選取上也應該加以取舍。節奏不是簡單的數字組合,它是情感的表現,充滿了活力,在音樂中具有重要的表現意義。節奏可以調節身體動作,促進反應感知,它依賴于運動,使得運動與情感、美感相結合一致,與音樂能力的發展緊密聯系。總之,兒童時期是感受體驗節奏的最佳時期,所以節奏應該從這一時期加以培養。

二、音樂節奏在學前教育中的運用

(一)兒童在不同時期節奏感方面的差異

一般兒童在不同的時期對節奏的感知是不一樣的,因此其接受能力也有差異。3至4歲的兒童能夠做到拍手、走步等協調的節奏,容易感受和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構成的節奏、節拍、速度、力度,包括速度的快慢和力度的強弱;4至5歲兒童,隨著對聽覺能力的逐步提高,對節奏的把握也有了較大的發展,不僅可以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節奏,還能夠比較準確地掌握二分音符以及簡單的帶附點的節奏;5至6歲的兒童能準確表現二拍子和四拍子的節奏,包括歌曲當中的節奏,對三拍子節奏和附點節奏、切分節奏也有一定的理解掌握。總之,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節奏也從單調到復雜、豐富,逐漸的完善和不斷的發展。

(二)音樂教育體系中的音樂節奏

達爾克羅茲是瑞士著名的音樂教育家,他在《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育法》中闡述了音樂節奏的重要性,在探索音樂節奏與運動關系中,設計一系列新的練習,以此證明音樂的節奏是依賴身體運動而實現的。在他的體態律動教育法當中培養學生節奏律動,平衡運動感覺和運動神經,訓練有規律的節奏心理來刺激反應,完善協調動作,有助于發展兒童聽覺和記憶力,是理想的學習手段。例如用手指來表現快節奏,進行兩只手擴展的同時訓練或是用腳、手臂表現節拍,協調身體各部位,促使身體運動與節奏結合,從而發展聽覺、動覺和記憶,成為重要的教學實踐活動之一。佐爾坦?柯達伊是匈牙利著名的音樂教育家,在他的音樂教育體系中,節奏教學采用的是法國視唱練耳中所用的相似音節系統,用特定的音節代替特定的時值。兒童用節奏唱出歌曲的節奏、節奏型,從而體會節奏時值,并且運用手勢教學,通過手勢教學手段的實踐幫助兒童逐步進入高層次的音樂學習。柯達伊的音樂教學方法特別適用于學前兒童,通過感受固定節拍與節奏,用ta,ti的節奏音節取而代之,以此表示出音的長短時值,最終完成節奏分離,甚至設計圖畫,幫助兒童理解節奏時值的關系。這樣的音樂節奏方法能夠有效增強兒童的興趣感,使他們在活動、游戲中建立節奏感。卡爾?奧爾夫是德國著名的兒童音樂教育家,他的教育體系以“元素性”音樂教育為主,這個元素是指原始、簡單的節奏和音高,把節奏認為是構成音樂的第一要素。奧爾夫教學實踐的最大特色就是把節奏、語言、動作相結合從而對兒童進行節奏感的訓練,通過身體動作節奏使得節奏更加富有生命力。

(三)音樂節奏教育的實施

音樂節奏的形式表現極其豐富,在培養兒童節奏感時,主要是體驗節奏的律動和幼兒節奏自控能力的培養。節奏的律動是最基礎、最基本的首要條件,在運用過程當中,使身體的律動能夠調動起來,參與身體的動作,才能使幼兒真正體驗到音樂節奏。首先,建立幼兒穩定的節拍感,對幼兒進行穩定的節拍訓練,節拍訓練中有一定規律的固定拍,就是穩定拍,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穩定拍伴隨兒童做有規律的節拍運動,為兒童感知節奏打下基礎。在選擇兒童歌曲時,要選擇節拍穩定、簡易的樂曲,這樣幼兒伴隨身體動作才能感受穩定拍,感受拍子的連續運動。例如楊麗梅老師譯配的《高高興興跳起來》這首跳舞歌曲,幼兒教師在反復歌唱時,根據所唱出的部位做動作,使幼兒做出相應的穩定拍感的動作,引導幼兒體驗和感受穩定拍的活動,在練習過程中通過踏腳、拍手等動作做穩定節拍的訓練。需要注意的是穩定拍需要幼兒連續、均勻的做節拍運動,從而體現出達爾克羅茲的體態律動理論。穩定拍感是節奏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節奏的基礎就是穩定、均勻的律動,所以節奏感的培養首先要從穩定拍的訓練開始。

三、結語

學前音樂節奏是音樂教育活動以及音樂教育內容的主要實施的依據之一,對完成幼兒音樂教育內容是至關重要的。它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理解、表現等能力,還鍛煉了幼兒對事物的感知力、遇見問題的反應力、提高其記憶力以及自控力。因為節奏的形式、內容和表現都極為豐富,是有組織有規律的音樂要素,從幼兒運用的自控能力、協調能力到想象力、創造力最后到幼兒的心理素質,都是有利于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視幼兒對音樂節奏的訓練進行廣闊的擴展,已成為幼兒感知能力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大家深刻認識到,在音樂節奏的學習過程中,運動感覺會刺激幼兒身體與大腦的協調,促進認知的發展,進而促進幼兒全身心的協調發展。總之,藝術教育能夠造就幼兒的身心健康,音樂節奏能力的培養與教育目標、教育實踐是一致的,他們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有機結合的關系。

作者:單豫 單位:綿陽師范學院傳媒學院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五月天久久成人AV | 在线五月丁香婷啪AV | 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少妇 | 一本大道道久久九九AV综合 | 午夜福利院视频免观看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