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6-27 09:41:2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營改增對小微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近年來,稅務部門充分落實國家出臺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充分釋放減稅政策紅利,營改增試點自2012年實施以來已累計減稅近2萬億元,而在這“大蛋糕”當中,享受紅利最多的要數小微企業。“營改增”是我國實行結構性稅收改革的一項重要手段,必將引起小微企業在稅收政策的調整、收入的核算、利潤的核算等重要的影響。但由于小微企業會計核算制度不夠健全、財務管理基礎不扎實、財務人員綜合素質較低等問題。“營改增”政策的實施使得小微企業之前在稅務方面形成較為科學的體系已經不再適用。營改增后,會計核算方面的操作和管理變得更加復雜。因此,小微企業財會人員要高度重視會計核算工作,全面提升會計核算的能力,進而降低小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
1營改增的內涵及動因分析
所謂“營改增”是指將以前征收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為征收增值稅,對企業重復納稅的項目進行合并,只對其增值的部分進行征稅。“營改增”從制度上解決過去“道道征收,全額征稅”的重復征稅的稅收問題,實現“環環征收、層層抵扣”的良好狀態,新稅制更為科學、合理,符合國際潮流。營改增政策的推行,可以更好解決我國現行稅制中存在的弊端,對小微企業降低稅負發揮著重大作用,不僅保證增值稅抵扣鏈條的完整性,而且還能降低小微企業在重復征稅等不公平的納稅情況下的納稅壓力,激發小微企業的創業活力。
2營改增對小微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
“營改增”后,企業在采購原材料、發出材料等環節的會計核算將有較大變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對票據管理的影響
稅改后,將較大影響到增值稅發票的管理工作。增值稅發票作為經濟業務發生的原始憑證。營改增后,企業會將取得的進項專用發票作為抵稅憑證,是否能夠合理取得和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會涉及雙方的經濟利益。因此,企業加強發票的嚴格管理,規范發票的使用顯得尤為重要,特別要嚴審取得發票的時間、種類、印章等,避免濫用以及丟失等情況。此外,在工作中要及時與稅務機關進行溝通,了解最新的發票管理制度,同時按照規定進行抵扣,避免出現偷稅漏稅而帶來的稅務風險。
2.2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
在營改增背景下,小微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在編制時也有一定的變化。企業在進行投資等操作時候會對資產的價值造成一定的影響,引起固定資產發生變化,從而引起資產負債表的變化。另外,營改增前,營業稅作為價內稅,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轉入本年利潤。營改增后,增值稅屬于價外稅,被直接計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不得在計算利潤時扣除,使得本年利潤數值發生變化。在進行成本核算時,成本也在發生變化,導致利潤的變化,將會引起利潤表的變化。營改增后,由于可以進行抵扣,并取消了企業稅金預繳制度,加快了企業經營資金的回籠周期,讓資金周轉能力增強,從而導致現金流量表的變化。
2.3對現金流量方面的影響
傳統的稅收方式在應用過程中,由于在繳納營業稅的過程中,要根據一定的比例實現繳納的部分,這造成企業實際繳納的金額相比實際應繳納的金額要多。企業整體稅負變化與現金流的增減呈反相關關系,現金流增加,將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的賦稅,相反現金流如果減少,就會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新稅制實施后,企業的經營利潤受到營業收入、生產成本、應稅項目多少等因素的影響。另外,“營改增”前,我國實行納稅預繳制度,提取的營業稅金增加,導致企業的現金流減少。推行營改增后,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企業對于現金流量方面的經濟壓力。企業減少的支出,讓小微企業有足夠多的資金尋找新的空間,以及技術投入。
2.4對小微企業納稅范圍的影響
營改增前,小微企業根據應稅項目繳納營業稅,從事營業稅勞務的小微企業在采購原材料、取得固定資產時,進項稅額不得抵扣;制造業小微企業在發生營業稅勞務時無法稅前扣除;從事營業稅勞務企業之間互相提供勞務也不得稅前扣除,這就導致了“道道征收,全額征稅”的重復征稅問題。過去,我國營業稅的征收主要涉及9個范圍,主要征收營業稅,極少征收增值稅。“營改增”后,征稅范圍有所不同,在一般計稅方法下,增值稅對生產經營各環節的增值部分進行征稅,實現“環環征收、層層抵扣”的良好狀態。
3營改增下企業會計核算的應對措施
小微企業在面對“營改增”政策釋放的紅利,要充分應對,盡快調整企業的會計核算體系,根據出現的上述問題,制定出符合企業自身的防范方案,降低“營改增”政策給企業在會計核算方面的不利影響。
3.1加強內部財會人員職業技能的培訓工作
小微企業的財會人員普遍存在業務水平較低、知識更新慢等情況,“營改增”后會計核算流程更加嚴格化、規范化,如果缺乏及時更新的增值稅管理系統就難以處理好稅負與利潤的關系。因此,企業管理層首先要讓涉稅員工樹立“營改增”后的稅務意識,提高員工專用發票的管理意識;其次,對涉稅人員進行專題教育培訓與技能強化,如:增值稅會計科目、增值稅業務案例、免抵退的會計處理方式等,全面提高會計專業知識、技能等職業素養,從而提高規避稅務風險的能力,確保稅務工作的質量。
3.2調整小微企業的會計核算方案
小微企業的會計核算行為是處于不斷更新發展的,企業財務人員在開展會計核算工作時,要充分了解營改增新稅制的相關規定,特別是有關小微企業享受增值稅稅收優惠的政策,結合企業實際的收入狀況,對增值稅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進行有效的匹配。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對增值稅中需要交納的相關稅額實施調整,進一步優化企業的稅負。此外,會計人員要利用好區域性的稅收優惠政策,幫助企業把控稅務業務與納稅項目的納稅級別,進行合理的財務管理與核算,最終實現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高效管理。
3.3加強內部控制,建立健全會計核算的機制
“營改增”避免了企業的重復征稅,給企業在票據管理與使用、稅收籌劃、采購流程等帶來積極影響。有效管理企業信息的收集與分析這些會計核算機制的內容,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需要完善會計管理制度的建立。在營改增的制度下,企業會計人員應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的要求,對自身內部控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對會計處理方式進行完善,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會計核算方法,設置好會計科目,強化固定的報告體系并做好納稅銜接工作,保證會計核算的準確性、規范性,降低企業在經營中存在的風險。
4結束語
營改增的全面實施,減輕了小微企業的稅收負擔,將會令小微企業迸發活力,帶動企業資金的回流,形成投資帶動供給,供給再反饋需求的良性循環。小微企業要充分利用稅收紅利,完善會計核算方式,創新稅負轉移的方式,規范發票的使用流程,加強內部控制,來更好應對“營改增”政策給企業會計核算帶來的影響,從更深一層促進產業結構和企業架構關系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