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機械研究生論文

機械研究生論文

時間:2022-12-26 11:04:1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機械研究生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機械研究生論文

第1篇

關鍵詞:研究生培養;專業課教學;教改探討;教研文結合

中圖分類號:G64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7-0178-02

一、引言

機械設備故障診斷,就是在設備運行中或基本不拆卸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判定設備運行狀態、故障部位及原因,從而有針對性進行預防性維修,是防止事故和非計劃停機的有效手段。機械故障診斷技術為企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效益,受到了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廣泛重視,在國內外已成為一大熱門學科。[1]我校從1990年代末就在研究生中開設了《機械故障診斷學》課程。該課程通過設備故障診斷基本理論的講授,對典型設備故障的實例分析,讓研究生掌握故障診斷技術,培養研究生的工程應用能力。

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核心是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2]然而,當前機械故障診斷課程的教學主要采用以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新時代背景下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開展機械故障診斷課程的教學改革,這不僅是培養學術型研究生科研動手能力的基本要求,更是滿足全日制學位型碩士生“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要求。[3]筆者從2007年起為研究生講授該門課程,經過幾年的教學和探討,取得了初步的經驗。本文就“課堂教學、科研實踐、論文研究”(以下簡稱“教研文”)相結合的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方法進行探討,旨在進一步提高“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培養質量。

二、“教研文”相結合教學方法的主要內容

《機械故障診斷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專業選修課。選修該課程的研究生大半來自我校機械故障診斷實驗室,其中學術型和學位型基本各占一半,后者在研究生二年級期間必須在現場實習一年。學術型和學位型的畢業論文都是以“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為研究方向。課程性質、培養模式和論文方向決定了階段式的課堂教學、科研實踐、論文研究的模式是行不通的,必須將三者進行有機結合。

(一)課堂教學應以科研實踐和論文研究為導向

傳統的課堂教學主要是老師講授,學生學習。讓學生了解故障診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設備的主要故障模式、故障機理;企業關鍵設備的監測診斷技術及實施方案等。通過這種傳統的方法達到課程學習目標是不難的。但專業課教學應該以接下來的科研實踐、論文研究為導向,并打下堅實的基礎,顯然傳統課堂教學方法還遠遠不夠。專業課教學要特別強調專業素質、創新能力和開發應用能力的培養,比如讓學生通過調研自行尋找課題、通過調試選定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獨立完成研究工作,進行結果分析及研究報告的撰寫。要強調主動的創造性的學習,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習和工作,尋找最佳發展途徑,教師的責任重在方向的引導而不是過程的限制。專業課教學要加強對外聯絡和交流,走出校門,走向企業發現問題,尋找突破點,才能使研究生形成正確的科研思路,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專業課教學要強調研究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在教學中采取教師做專題報告、學生查文獻、課堂討論、方案設計、小學術報告、自主完成小課題等多種教學方式。

(二)科研實踐是課堂教學和論文研究的橋梁

科研實踐對于培養研究生動手和創新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主要體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在完成科研任務過程中鍛煉創新實踐能力,二是在以學術創新為目標的理論研究過程中提高創新思維水平。二者的有機結合將對培養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在讀研究生大多缺乏生產和科研實踐經驗,缺乏創新能力。實踐是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唯一途徑。近年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為研究生科研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一條新途徑,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及動手能力創造了機會。我校故障診斷實驗室承擔了多項石油石化企業科研項目。學術型研究生在現場科研實踐時間為3~6個月,學位型研究生為1年。研究生在油田采集設備振動、溫度、壓力等數據,然后進行信號分析與處理,診斷設備故障,跟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匯報交流,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用于實踐,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同時發掘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有時盡管導師已經為研究生確定好了論文題目,但研究生通過科研實踐提出了更好的思想和方法,這就是一種創新,說明科研實踐的目的達到了。所以說科研實踐是一座橋梁,將課堂教學和論文研究緊密聯系起來。實踐和研究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最終目的。

(三)論文研究是課堂教學和科研實踐的延續和歸宿

許多人認為,論文研究是到研三時才做的工作。其實不然,很多工作其實從研一開始做了。如在專業課的教學中,讓研究生查閱國內外文獻,找到國內外研究熱點、感興趣的科研方向,進行分析總結和討論。這就是論文寫作的訓練。當然這個階段首先要創造濃厚的學術探討氣氛,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學術討論。我校故障診斷實驗室每周三定期組織研究生研討會,讓大家將科研上、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帶到集體中去討論,使學生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同時,還鼓勵研究生參加學校舉辦各種學術講座,鼓勵他們大膽地走出去,發表學術論文,參加學術會議。最后就是要提高研究生論文質量。論文是考核研究生培養質量高低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方式。這項工作也要從專業課教學時開始抓。比如讓學生查閱英文文獻,并翻譯成中文。到研二時,讓他們參與到實驗室英文論文的寫作中。同時,讓學生形成分析實驗數據、歸納總結的正確方法。經過這樣的訓練,為寫畢業論文打下扎實的基礎。以上是“教、研、文”三個環節的主要內容。三個環節并不是簡單的“串聯”模式,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聯”模式。這種有機結合能彌補當前研究生階段式培養中的弊端。當然,在這種方式中,導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最理想的情況就是導師身兼數職,不僅僅是導師,還是專業課教師,還能為研究生提供科研實踐項目。這樣,導師就能在研究生從入學到畢業的“教、研、文”三個環節中起著主導作用。然而,多數情況下導師并不是專業課教師,其學生(主要是學位型)參與的科研實踐項目也不是由導師提供。這就要求導師和專業課老師、科研實踐基地方做好溝通交流。

三、結論

《機械故障診斷學》的課程性質、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和論文方向決定了必須將課堂教學、科研實踐、論文研究三個環節有機結合。課堂教學應該以科研實踐、論文研究為導向,并打下堅實的基礎;科研實踐應作為一座橋梁,將課堂教學和論文研究緊密聯系起來。論文研究是課堂教學和科研實踐的延續和歸宿,也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只有三個環節環環相扣,才能達到最佳的培養效果。

參考文獻:

[1]趙輝,白秀琴.《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課程教學研究[J].中國水運,2006,4(11):219-220.

[2]王現彬,陳聞.科研訓練與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J].高教論壇,2009,(11):103-105.

第2篇

關鍵詞:跨專業;研究生;培養

作者簡介:王建江(1963-),男,浙江溫嶺人,軍械工程學院基礎部,教授,博士生導師;黃(1972-),男,山西運城人,軍械工程學院基礎部,副教授。(河北石家莊050003)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7-0016-02

隨著軍隊院校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招生規模的調整優化,跨專業招收、培養研究生在一些學科與專業正日益顯現并會更加突出。近五年來,在筆者培養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工程碩士、同等學歷碩士、全日制碩士中,跨專業研究生占到了70%左右。分析跨專業研究生特點,研究培養跨專業研究生的有效措施,保證培養質量,提高培養水平顯得格外重要。

一、跨專業研究生的特點分析

1.生源和專業基礎分析

近年來軍械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跨專業招收的研究生主要有三種情況。

(1)跨專業調劑。由于受多種政策和因素影響,考生生源不足,上線研究生不多,夠復試條件的研究生數量小于招生計劃數量,每年不得不從其他富裕專業(通常是機械類專業)調劑研究生。這部分研究生除了在本科階段學習過40~50學時的“工程材料”課程外,基本上沒接觸材料科學方面的課程和知識。

(2)跨專業報考。這部分學生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具有濃厚的興趣,立志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習與研究。為了考取研究生,他們自學了大量的“材料科學”課程,特別是對研究生入學考試確定的初試專業課程和復試專業課程下功夫較大,準備比較充分,成績也比較好,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但他們畢竟沒有系統學習過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為了考取研究生,突擊學習痕跡明顯,死記硬背的東西較多,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靈活應用的能力偏弱。

(3)為躲避研究生入學考試課目“數學一”而跨專業報考。我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確定的研究生入學考試數學課目為“數學二”而非“數學一”,部分考生由于數學功底較弱,擔心“數學一”難度大,考不出好成績,受社會現實的驅動選擇報考了本專業,由于目的和動機不同,這部分學生材料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也較弱。

總之,跨專業報考的研究生相對于本專業研究生而言,在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礎理論積累方面比較薄弱。

2.心理和優劣勢分析

跨專業學習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切從頭開始,這需要勇氣、動力和毅力。跨專業研究生能夠和本專業研究生坐在一起,站在一個起跑線上學習和研究,這本身就說明了跨專業研究生勇于挑戰、肯于付出和戰勝自我的精神。當遇到挫折、困難或不公正待遇時,跨專業研究生會表現出更加堅強的心態、信念和理想。

另外,跨專業研究生也具有非跨專業研究生所不具備的優勢。首先跨專業研究生大多具有交叉學科的知識結構,無論是基礎理論還是專業實踐,跨專業研究生受到來自不同學科方向文化和知識體系的熏陶,具有復合型人才的優勢;其次,跨專業研究生容易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會注意取長補短,發揮長處。

二、跨專業研究生培養措施

1.搞好入學教育,樹立學習信心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本科生在大學期間除了學習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外語、計算機等公共基礎課外,還要學習材料科學基礎、材料現代分析方法、材料制備工藝、材料性能分析、新材料、材料實驗、材料管理等專業課。本科四年的學習使得他們掌握了扎實的材料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建立起了材料科學概念,形成了材料思維習慣。而跨專業研究生在專業知識結構、知識積累上有所欠缺,常常會造成在進入研究生學習后“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的現象,表現為不具備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習能力差,材料概念不清,不熟悉專業學術話語,缺乏創新思維。為此必須搞好他們的入學教育,糾正動機偏差,講清跨專業學習的利和弊,在認識差距的同時看到優勢,使他們明確學習目的,樹立學習信心,要求他們勇于克服困難,按期完成學業。

2.補修基礎課程,夯實專業基礎

對跨專業考入的研究生,軍械工程學院在課程設置上與本專業考入的研究生沒有區別,課程設置統一,培養計劃剛性,不考慮個體差異,不照顧個體要求。由于跨專業研究生與本專業研究生的專業基礎相差太遠,研究生授課教師往往顧此失彼,常常會使本專業的學生覺得授課深度不夠、提高有限,而跨專業研究生卻難以理解,從而使正常的研究生教學受到沖擊和困擾,影響教學效果。

材料科學學科具有一套獨立的理論體系和思維方式,它不僅在專業基礎上與計算機、自動化、電子類專業相去甚遠,而且思維方式獨特。盡管學生學習努力,但由于缺乏系統的材料科學基礎培訓和思維訓練,對材料類課程的學習難以擺脫夾生不熟的狀態,聽課的過程似乎明白,但難以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對一些概念和理論似懂非懂。

授課教師應優化教學內容,注重因材施教。指導老師要加強個別指導,篩選本科階段“材料科學”3~5門重要核心課程作為補修課程,強化跨專業學生的“材料科學”基礎。為幫助跨專業學生建立對材料科學的感性認識,培養材料學思維習慣,安排他們到實驗室指導本科生畢業實習,做到教學相長。督導跨專業學生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自學相關知識,彌補跨專業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礎理論未來向深度和廣度拓展的缺陷,從而為培養其研究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創造條件。

3.依據學生特點,選定研究方向

導師是培養研究生最為重要的環節,在研究生培養中起著其他個人和機構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大多需要通過導師才能有效落實。導師在充分考察、了解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后,在征求學生意見的基礎上幫助其選好論文方向。如數學、計算機基礎較好的研究生更多地安排一些材料制備過程中與數值模擬、仿真有關的課題;動手能力較強而理論功底較弱的研究生,安排一些傾向于材料制備工藝方面的課題;機械制造專業的研究生安排一些注重與材料制備設備相關的課題,這樣有利于學生揚長避短,增強自信,提高對材料學研究工作的興趣。通過撰寫論文鍛煉和提高實際工作能力,他們畢業后達到與本專業生源同樣的培養質量。

4.凝煉導師文化,促進師生互動

(1)堅持師生在教育上是授受關系,導師處于主導地位。堅持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關系,導師應以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地對待學生、熱愛學生為基礎,進行正確地指導、嚴格要求和民主型的管理。

(2)堅持師生在道德上是相互促進關系。導師應該強烈感受社會的迅速變化和知識的不斷更新,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自覺不斷地自我充實和提高,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形成有組織的討論、研究氛圍,在教育培養研究生活動中不斷發展自己。導師要注意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觀察和評價,形成對學生新的了解和認識,及時修改對學生的某些要求與期望。導師通過自己的努力影響、感化學生,增進學生對導師的了解,從而激發學生更加自覺、主動地學習和工作。在研究生中間提倡互幫互學,博士生帶碩士生,高年級研究生帶低年級研究生,本專業研究生幫跨專業研究生,在研究生中廣泛開展學習研討活動。

5.加強學術交流,營造創新氛圍

要培養高質量的跨學科研究生,必須要有好的學術氛圍。廣泛開展學術交流,鼓勵學生參加多種多樣的學術活動,有利于學生了解本領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專業水平和表達能力,有利于學生開闊眼界、拓寬知識面。近年來,我們堅持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間外出參加學術交流會議人均不少于3次,碩士研究生人均不低于1.5次。研究生們通過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進一步了解到本領域科技與學術發展的信息,增長了他們的專業知識,提高了學術水平,拓寬了研究思路,并結交了一批同行,同時,也提高了他們對信息的認識程度以及捕捉、分析、判斷和吸收信息的自覺性。

6.嚴格跟蹤檢查,嚴把論文答辯關

嚴格研究生中期篩選制度,對課程學習成績出現黃牌的研究生進行個別談話,達不到要求的推遲開題。

對待跨專業研究生和其他研究生一視同仁,實行統一的研究生開題評審制度和研究生論文進展中期檢查制度,組成專家組聽取研究生匯報,回答專家組的質詢,檢查學術情況,對個別較差的學生推遲開題、延期答辯,在研究生中營造一種警示、促進和努力學習的氛圍。

幾年來的堅持與實踐,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得到充分保證,研究生論文的盲審平均成績達85分以上,所有研究生都如期完成學業,順利獲得碩士學位。

參考文獻:

[1]紀軍,倪承普,羅秋敏,等.跨學科研究生培養質量體系的構建[J].航海教育研究,2007,(2):93-94.

第3篇

【關鍵詞】中藥化學 教學改革 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8)09(b)-0019-01

中藥化學是中藥學專業的核心課程。隨著中藥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要求對于傳統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更加明確,人們更加重視對于中藥“成分”尤其的“活性成分”的科學闡述。這就對中藥化學的教學策略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中藥化學的本科教學應以中藥“活性成分”為中心,以解決科研、生產中實際問題為內容,以培養思路清晰、實驗技能扎實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因而,筆者認為應結合教學當前的實際情況在中藥化學的教學策略應作出了一些相應的調整。

1 以“活性成分”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習熱情和興趣

在中藥化學教學過程中,化學成分是教學的基礎部分,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往往以各類化學成分的特征來引入各章內容,如在黃酮類化合物一章中,往往是直接以“具有2-苯基色原酮”的結構特征為切入點。雖然,直接提出結構的重要特征可加深對其印象,可這樣容易使學生只機械地把結構進行記憶,即是平面化的、化學式的教學模式。試著變換一下引入的策略,如果先把大家所熟知的藥物維腦路通作為引入點,很容易引起學生對于這一治療急性腦血栓藥物的關注,進而引入其結構為羥乙基蘆丁,即為中藥槐米中蘆丁的結構改造物。學生在急于探究活性物質結構的同時,自然引出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特征。雖然僅是教學引入方法的細節改進,卻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這類成分的結構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對于成分的認識上也不再停留于結構的單純認識上,而是更有利于形成“成分”和“活性”相聯系的立體知識結構。

2 以解決科研、生產的實際問題為內容

教學內容應緊密與生產科研實踐相結合,這是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尤其對于中藥化學這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在教學環節上,可以首先提出本學科生產實踐中的一些具體問題,采用設問式的教學方法,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學生利用課程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總論中介紹“系統溶劑提取方法”時,可首先面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將來你在企業工作過程中,上級主管提出對于一味臨床作用明確但活性部位和成分均未知的傳統中藥,怎樣開發成現代的中藥新藥的課題。你該如何進行?采用怎樣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就業和未來工作發展都是學生其最為關心的,上述的設問也是實際工作中經常碰到的,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力此時都會全部集中,就下來介紹的系統溶劑提取法與藥物活性篩選相結合方面的知識,自然會水到渠成,不但印象深刻而且可以能很快應用的實際工作中,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和思路。

3 以培養思路清晰、實驗技能扎實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

應用型人才要求有完整清晰的思路和扎實的實驗技能,即較強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思路培養方面,應主要貫穿于提取分離工藝的教學內容中。在各章講授相應部分時,教學目標和重點不應局限于對某種藥材或某種成分的機械記憶上,關鍵是掌握此類成分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以及靈活運用上,今后面臨此類成分時能合理設計提取分離工藝和形成完整的思路。例如:實驗教學課中提取黃藤中巴馬丁生物堿的提取方法,為小檗堿型水溶性生物堿的較為通用的提取方法,原理是根據水溶性生物堿可溶于乙醇的性質來提取,并且根據小檗堿型生物堿鹽酸鹽水溶性較差沉淀析出來精制。關鍵是提示學生以后碰到此類生物堿時可采用類似的方法來解決。再如,按類別分離生物堿利用了生物堿的堿性及某些兩性生物堿的酸性官能團,應強調這是生物堿類成分的系統分離,并結合藥效活性篩選出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然后有效部位和成分的理化性質,在實際生產中進行有目的性的分離。把系統分離―活性分離―目標分離的科研思路融入具體教學過程中。

實驗技能訓練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之一,化學成分提取、分離、結構鑒定是中藥化學課程的關鍵技術,并具有一定的難度。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除加強日常教學實驗中常規提取分離技術的反復訓練之外,還專門開設了中藥化學實驗技術的系列專題講座和訓練;如現代分離精制技術的應用及進展等內容。尤其是在開放創設性實驗課題的過程中,注重了高極性成分的分離技術,是對于中藥復方水提液大量未知活性成分沒有闡明這一現狀,有針對性開展的本科教學科研實驗課題。學生以課題小組的形式加入,在課題完成過程中,學生對于先進儀器設備、分離材料(包括制備反相色譜、高速逆流液滴色譜等)的使用和操作得到具體的訓練和掌握;學生在本科階段就接觸到了應用性較強的前沿技術領域,培養了科學精神,激發了科研興趣。

4 充分利用中藥化學的基礎知識,培養各學科的綜合運用能力

中藥化學為中藥學科的專業基礎課程,其研究對象為中藥“有效成分”,是其它中藥學課程的理論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和相關學科進行聯系和貫通,知識體系的融合是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一項重要要求。例如在強心苷提取教學中,常規應介紹提取強心苷根據制備速效和長效強心藥物的不同目的,利用或抑制強心苷的酶解。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可進一步聯系藥理學藥物代謝方面的知識,即抑制酶解可得到原生苷,極性較強且水溶性好,藥理學中水溶性好的藥物在體內血清中分布濃度高,而且容易代謝排除體外,這正是作為速效強心藥物的機理。這樣就把化學結構―化學性質――藥物代謝―臨床應用等方面知識統一起來,形成綜合完整的知識體系。除有利于知識的系統掌握,更有益于學生將來的新藥創新和設計。再如中藥黃芩的南北方存在不同的炮制方法,其科學的評價也歸于黃芩苷在兩種不同炮制工藝條件下從結構到活性的變化,從而選擇合理的炮制工藝,這樣就把中藥化學和炮制學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對二門學科的的認識水平更為深入,即中藥化學為理論基礎,炮制為實踐應用,二者相輔相承。

面向應用的中藥學科專業知識人才的培養,應根據目前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和現有的教學條件對教學策略作出相應的調整,并采用靈活機智的教學形式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中藥化學的教學改革也更應注重細節方面,尤其是在思路、技能和知識體系的完善上,而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則是對整個教學效果最好的評價和檢驗。

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是學位論文的質量。為了切實把好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關,電氣工程學院一方面抓好論文開題環節工作;另一方面,在研究生論文開題后的第二學期,由學院研究生培養質量督察組對本院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工作進行中期抽查。其目的在于了解論文選題的實用價值或理論意義,檢查其論文工作的進展情況。論文工作的抽查對研究生和導師起到了有效的督促和檢查作用;同時能及時發現論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針對不足,提出整改意見,對涉及的問題、內容及方法盡可能的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幫助。

具體辦法是:由于目前碩士研究生規模較大,碩士生全部參加由督察組組織的中期檢查是不切實際的,因此督察組從每位碩士導師所指導的研究生中隨機抽查一名學生進行論文工作中期檢查。未抽查到的學生,由導師自己組織學生的中期檢查。如在2001級碩士研究生中,督察組抽查了30名學生,按專業分成3個組,要求學生本人簡要介紹論文選題意義、理論根據、實用價值、資料收集情況、論文工作總體安排和進度,開題以來研究的進展、取得的效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論文采用的技術方法、進一步完成論文的計劃等內容。

通過對抽查的結果分析,學院大多數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選題、難易程度符合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要求,有些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還積極參與導師科研課題研究工作,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在科研實踐中培養科研實戰能力。抽查中也發現少數研究生在論文工作中存在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問題,比如:有的論文工作進展緩慢、有的沒有明確的進度計劃、有的難度太大需要調整等。

通過督察組對碩士論文的中期抽查,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其作用表現在:

(1)對論文進度的督促作用:由于論文是隨機抽查,這不僅給學生、同時也給導師一種督促,促使學生和導師重視研究生的論文工作,注意掌握論文進度;

(2)對論文題目、內容、進度的了解:論文的中期抽查,有利于導師和督察組及時掌握研究生的研究內容和進度情況;

(3)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由于參加的督察組專家都是比較有經驗的老師,通過檢查,督察組專家及導師能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具體的問題所在并提出一定的指導建議,以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4)學術交流的作用:由于不同的研究課題在一起檢查,對學生、對老師都起到了學術交流的作用。

我院連續4年的論文中期抽查實踐取得了明顯成效,促進了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

3.2 嚴格博士論文的預審制度,確保博士論文質量

博士論文預審制度,對保證博士論文質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博士論文的預審,是博士論文答辯前最有效的質量檢查。博士論文中期檢查時,論文研究還不夠深入、全面、系統,還有大量研究工作要做,因此,難于對論文質量進行全面檢查。但提交預審的論文,基本上已完成了全部論文工作,通過預審,可以檢查論文是否達到了預期要求,研究深度是否足夠、是否有創新;

(2)博士論文的預審,也是論文質量檢查和論文完善的最佳時刻。對預審中發現的問題,學生還有時間、有機會對論文中的問題進行修改、完善;

(3)由于論文預審是對學生負責、對導師負責,因此預審專家沒有什么壓力,可以憑借專家們的豐富經驗和學術造詣,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對論文提出中肯的意見和建議,這對論文的完善和質量的提高有重要意義。

但真正要達到博士論文預審的目的,預審專家是關鍵。如何確定預審專家,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制度來保證,但有一個基本的標準,就是:一是要熟悉論文研究內容,且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研究領域要比較寬;二是要工作認真負責;三是要公平、公開、公正,能客觀地提出自己的評審意見和建議。為保證預審專家的客觀性和學術水平,學院規定預審專家組中必須有一位除導師外的院督察組專家。

3.3 堅持督察組聽課制度,提高教學質量、優化課程設置

學院長期堅持安排院督察組聽課的作法。跟一般性的聽課不一樣,學院的這種聽課不僅是對上課紀律、教師的表達能力、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效果等的簡單檢查,而是更加深入,也是一種對課程內容和課程設置的調研和檢查。在安排專家聽課時,學院特別注意安排熟悉該課程內容的專家聽課,以了解該課程內容和課程深度以及與該課程相關的其它課程的內容銜接。聽課后,除及時與任課教師交換意見外,還對相關課程的設置、內容的整合等提出意見和建議。

4年來,電氣學院已建立健全了院系研究生培養質量督察組制度,每個學期院督察組都定期或不定期召開督察組會議,傳達學校研究生教學的有關精神以及介紹其它院系好的管理經驗,并嚴格督促、檢查本學院研究生的開題、中期檢查、論文預審、論文答辯以及研究生課程上課質量等,對研究生課程設置、培養計劃等方面的工作效果顯著。在實踐中,也注意處理好學院督察組與學院學位分委會以及行政的關系,做到各司其職、互相支持、配合促進。

實踐表明,充分發揮院系研究生培養質量督察組的作用,對確保研究生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八方,周珊珊,曹揚.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的構成、特征和控制.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6):20~24.

[2] 肖敏.研究生教育三維質量保證體系.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6):34~37.

[3] 程永波,廖曉玲.論研究生教育質量觀與發展目標模式.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8): 16~20.

[4] 任增林等.美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的特點及其對具有中國特色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的啟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3): 21~30.

第4篇

關鍵詞:航空器;適航技術;培養模式;學科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0-0086-02

民機發展,適航先行。加強適航意識、提高適航能力是我國民機未來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對提高我國民航競爭力具有戰略意義。航空器適航技術與管理是一個涉及航空器設計、系統安全和管理等多個學科的新型交叉學科,歐美在該學科的教育已有數十年的歷史。我國適航技術研究和人才培養起步較晚,面對具有相當特殊性的專業人才,其培養模式與體系建設目前已在國內航空和民航領域的院校中逐步展開。由于我國航空器適航技術與管理人才相當緊缺,2011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準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防緊缺專業“適航技術與管理”,培養民航發展急需的專門人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針對適航學科對人才要求的特殊性,采用分階段、本―碩連讀培養模式,探索培養適航技術與管理人才的新途徑。

一、跨學科本科―碩士連讀培養機制

1.培養目標。依據合理的培養模式,制定完善的培養體系,培養以航空器結構、材料、系統,以及航空器發動機等專業為基礎,熟悉航空器適航條例和規章體系,掌握基本的適航符合性驗證方法,并具備航空器安全性評估能力的專門技術人才。使其能夠滿足大型民用飛機研制、通用航空器設計與制造、航空公司運營與管理、局方部門監督與管理等方面的適航人才需求。

2.培養模式。航空器適航與管理技術涉及到多個飛機設計學科以及管理學科,是綜合性比較強的專業,它不僅需要從業者具有較高的航空器設計水平,也需要從業者熟悉適航條例、法規和流程等知識,同時,必須具備較高的協調、溝通能力。為適應從業崗位要求,達到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適航技術與管理人才采用培優淘汰模式、本碩連讀機制,學制總計6.5年。

學生來源(選拔):學生可通過高考進入適航培優班,高考成績優秀、綜合素質高的考生經審查擇優錄取;另一部分生源為校內其他相關專業優秀大學生,經過申請、考核、審批的流程進入適航培優班。

考核淘汰制:適航培優班的學生實行考核淘汰制,大學本科階段每年都要進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學生,方可留在適航培優班繼續學業,并保留免試攻讀碩士資格;考核不合格者,則不再保留培優資格,并取消免試攻讀碩士的資格。

分階段培養:適航技術與管理培優班學生的培養分為3個階段,各階段培養過程如圖1所示。

產學研合作、講座型課程:建立適航領域產學研合作培養機制,在民航、航空企事業單位建立實習實踐基地,在第一和第二階段,學生的專項實習和工程實踐學分與普通專業學生不同,比重較大。同時,研究生階段開設2~3門專家講座型課程,邀請企業和局方的適航技術與管理專業人員授課,貼近職業方向的需求。

二、面向職業需求的研究生培養方向

1.適航技術與管理人才需求。適航技術與管理領域學生培養的職業特點非常明顯,目前該領域人才非常短缺,根據職業需求,大致包括以下四大類:(1)參與航空器或相關民機產品設計制造的廠、所內部適航工作人員;(2)航空公司、民航監管部門的適航工作人員;(3)負責適航規章、條例頒布與實施、航空器設計/制造單位和航空器適航審定的局方人員;(4)適航條例和法規、適航技術與驗證方法等相關研究人員等。四大類相關工作對從業人員的要求都很高,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術能力,而且必須具備適航法規與規章的研究/理解能力,較強的協調、溝通和管理能力等。

2.面向職業需求的研究生培養方向。適航技術與管理培優班學生研究能力和職業能力的培養主要在研究生階段。根據該領域四大類人才需求,我們針對以不同學科為基礎的適航培優班學生設計了5大研究方向及其相關的研究技術,如圖2所示。本科階段學生的學科跨度較大,不同的跨學科專業的學生可以在5大方向中,選擇合適的專業技術從事研究工作。

三、跨學科研究生培養和過程管理

1.課程設置與優化。適航技術與管理學科的研究生來自于航空器主機設計(含結構)、機械設計和強度、航空器發動機,以及航空器各分系統等專業,前三年的課程體系與原專業學生的課程體系一致;同時,增設了相關的適航概念性課程。本科四年級與碩士一年級的課程,以及碩士階段的研究方向則側重于系統工程、適航技術與管理方面;以促使適航技術與管理學科和各專業學科的相互融合,滿足跨學科適航學科人才培優的需要;并不斷探索、實踐和改進。碩士階段必修課設置:注重前沿性和綜合性,以便彌補不同學科之間的差異,側重系統工程與安全工程,切合適航技術與管理方向人才分類需求,初步設置的課程有:航空器可靠性工程、航空器適航驗證與審定技術、航空器安全管理工程、航空器持續適航技術、系統工程。碩士階段選修課設置:面向航空器適航,注重適航工程實踐類課程,并由各專業學科課程進行支持;學生可根據后續課題研究內容的需要,在全校工科類碩士選修課中選擇其他課程。實踐類課程可包括,旋翼類飛機適航審定與驗證工程實踐,通用飛機適航審定與驗證工程實踐,機載設備適航審定與驗證,航空發動機適航審定與驗證,持續適航工程實踐等。目前第一屆培優學生已進入碩士階段,培養過程進展順利,根據后面的反饋情況,我們將進行課程的優化。

2.校(研)企聯合導師隊伍。根據適航技術領域的跨學科、跨專業特點,組建一支校(研)企聯合導師隊伍。適航領域的研究生導師采用多學科交叉導師指導小組模式,建立多學科結合的導師組,共同指導研究生培養的各個環節。指導小組成員有校內不同學院、不同領域的具有寬闊視野、豐富學術經驗的碩士生導師,也有具有高級職稱、專業背景強的中航工業企業技術人員、民航局方相關單位的適航管理和監管專家,他們構成一個校(研)企聯合導師隊伍。這不僅有助于提高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而且有助于促進本領域專業教師與企事業單位專業領域的學術交流,共同提高。

第5篇

關鍵詞:清單項目 綜合單價 敏感性分析 工程量變動 風險型清單

2011年2月11日,國家電網公司“關于印發《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第1部分:變電工程》”,規定全部使用公司系統資金投資或公司系統資金投資為主的輸變電工程建設招標項目,必須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標志著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招投標全面進入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時代。

1、綜合單價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工程造價是由企業自主報價、市場競爭形成的價格,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符合國際慣例。同傳統的定額計價模式相比,工程量清單計價實現了量價分離,競爭性取費等市場化特點。

在工程量清單計價中,綜合單價,是開展工程量清單的基礎。綜合單價,是由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管理費、利潤和及一定范圍內的風險費用等諸多因素決定。但是,綜合單價,以工程量清單規范的規則為依據,采取一定的計價標準和工程量組合測算的。工程量,是進行綜合單價編制的基礎,在不同的設計和實施階段會有變化,但是工程量變化對綜合單價有何影響情況,需要展開深入研究,以深入了解綜合單價的特性,為工程建設服務。

2、工程量變化對綜合單價影響

本次工程量變化測算,以《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為依據,以《電網工程建設預算編制與計算標準》(2007年版)及配套定額為組價基礎。設定某架空線路工程,除本文設定因素外,其余一切因素視為恒量,僅對測算變化因子進行分析。選取土石方、混凝土和鐵塔組立清單,研究在工程量變化10%的情況下,綜合單價變化情況,(見圖1-3)

通過以上測算,土石方工程清單項目的工程量變化,對綜合單價的影響較大,而對混凝土和桿塔組立工程量清單的工程量變化,對綜合單價影響很小。

3、基于敏感性分析的清單項目分類

敏感性分析,主要用于風險分析和經濟評價中,計算分析在經濟評價或財務評價中由于價格、工期或其他因素估計偏大或偏小某一數量,而對評價指標所產生影響的工作。

將敏感性分析原理引入工程量清單項目綜合單價的研究,依據前文工程量變化對綜合單價影響情況的分析,作者提出將清單項目,按照清單綜合單價對工程量變化敏感程度進行分類,劃分為:敏感型清單項目、保守型清單項目、固定型清單項目。作者根據對輸變電工程清單項目綜合單價變化情況,將架空線路工程和變電工程清單項目,按敏感性程度進行分類,(見表1、2)

據上表,安裝工程清單項目屬于保守型清單項目或者固定型清單項目居多,而建筑工程中敏感型清單項目較多,需要在工程量清單編制中,需要重點關注。

4、結語

通過上文,對工程量變化對清單項目綜合單價變化情況的影響研究,對架空線路工程若干關鍵清單項目做了分析。依據敏感性分析的原理,提出將清單項目劃分為敏感型清單項目、保守型清單項目和固定型清單項目三類,并將輸變電工程常用的清單項目進行了分類,為編制工程量清單提供了支持。應該加大對保守型和固定型清單項目的標準化建設,同時加大對敏感型因素的關注,以規避風險,保證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蔣 蘋.工程量清單招標評標研究.天津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

[2]國家電網科[2011]187號文:“關于印發《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第1部分:變電工程》.

[3]GB 50500 — 2008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

第6篇

不知道這款跑車是否會引起業界轟動,不過喬?哈蒙給了人們一個驚喜,這款跑車全身的各個組件都是木制的,包括車身、底盤、引擎蓋、輪胎,幾乎所有的部件都是木質,車身全重大大降低到只有1334公斤。面對木跑車,人們的第一個問題總是“它到底能不能跑?”這個問題太容易回答了:木跑車不僅能跑,而且跑得很快,比許多普通跑車還要快。

這不是新世代環保邦德電影,也不是“鐵人木匠真人秀”,更不是別出心裁假扮汽車的獨木舟。這是真正的木頭做的跑車,實實在在擺在喬?哈蒙(Joe Harmon)的工作室里,呈光滑整潔的楓木色,表面有波紋般的木質紋理,靜靜散發著木香,象一只修長美麗的甲蟲。它是一輛看上去無懈可擊的完美酷跑車,兩人座的“趕絕岳母”型,司機向后半臥,流線型車身,懸掛式車門。它的名字叫“剌”(Splinter)。

面對木跑車,人們的第一個問題總是“它到底能不能跑?”這個問題太容易回答了:木跑車不僅能跑,而且跑得很快,比許多普通跑車還要快。它的V8 4.6升超動雙子引擎,咆哮起來可達700馬力,比蘭博基尼911型多著300馬力。它的六速齒輪箱可以在3秒內由靜止加速到60公里,頂級速度可至240英里每小時,在公路上若狹路相逢,只怕保時捷還是蘭博基尼都要吃它車尾的塵土了。

這款木制跑車的名字叫“刺“(Splinter),它可不是什么大牌汽車公司的產品:大牌汽車公司太忙于與高企的油價,強硬的工會,和數量越來越大的退休員工福利金作斗爭,沒有時間搞這種“看上去很美”的小玩意。一般人想不到的是:它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工業設計系的一組學生的研究生論文項目。擔綱的設計者是喬•哈蒙。

跑車的外殼也是全木質的。普通人想象中的木制汽車,不是原木中間挖個洞裝上引擎的笨重獨木舟,就是用釘子釘成四方盒子開起來突突作響的老爺車。因為使用了盡可能多的木材來制作汽車零件,全車僅重1134公斤,而即使是超輕保時捷也比這重250公斤。

木跑車性能如此驚人,讓人大跌眼鏡。一般人不知道的是:木材的強度/重量比是驚人的,遠優于普通鋼材鋁材,在新材料科學日新月異的今天只有碳纖維可以超過木材。“剌”跑車大量采用了合成板和壓鑄成形板材做構件。事實上,這個設計和建造團隊的目的是:用木材制作盡可能多的汽車零件,看汽車到底可以“木化”到什么程度。不少普通汽車也使用木材,卻是為著省錢或豪奢的設計,用合成板或原木做飾板;

用木頭做跑車,其中遇上的技術難題遠不是古代的錛鑿斧鋸能解決的。即使是魯班轉世投胎重生在美國,也不能做出木跑車零件的十分之一。跑車可以木制,與一系列先進的木材成形加工工藝密不可分。模具加工是木跑車創作組每天必做的功課,跟洗碗吸塵換干凈衣服一樣。幾乎每一個可以木制的汽車零件都需要單獨制作模具,大到汽車的面板艙壁底盤,小到輪軸傳動桿彈簧座,無不需要做模成型再粘合拼接。

除做出需要的樣式以外,力學因素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不考慮材料的強度,一輛跑車只是個空好看的花架子,不比一把轉筆刀管用。即使勉強開上路,就會從木跑車變成熊熊燃燒七零八落的木棺材:那簡直太可怕了。因此木制跑車的每一項設計都必須達到現有的工業標準。比如木制輪胎,以橡木為主體旋出圓型支架,前后又各有一層核桃木和櫻桃木作為輔支撐。在上螺絲的地方木輪胎支架覆蓋著一層鋁盤,可以將螺絲對材料孔洞局部的壓力均勻分布到整個輪胎面。即使如此,設計者們還是很擔心木輪胎能否承受地面的強烈起伏導致的沖撞力(即使鋼鐵跑車對路面的平整度要求也極高),或者從時速190英里時急剎車到零時的阻力。如果小心避免極端情況的話,木制輪胎仍然是十分安全而且性能優良的。

當然會有人質疑木制跑車的安全性,不過,“木材說到底是一種材料,自然有它的優點和缺點。在采用木材做跑車的時候,需要發揚優點,在設計上避免暴露缺點。這種思想和使用其它的材料并沒有什么不同。”喬和他的設計團隊聰明地采用了壓模、膠合、拼接、捆綁等并不常見于普通木工活的機械手段加工他的跑車零件,由于木材不象金屬一樣可以簡單的壓模鑄造,每一個零件都得付出大量時間和心血一點點做到達標。在喬看來,他的木制跑車并不比普通的跑車更不安全,他的籠形翻滾保護架可以提供給司機和乘客最大限度的安全保護。然而他也承認:要突大眾的心理關口,接受木材作為汽車主要組成部分,目前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木制跑車將會是什么價錢?這點喬目前還難以估算。他和團隊花在這項畢業設計上的心血和精力是無價的,每一個零件和它們的模具都獨一無二。如果木制跑車將以這種速度和方式出品,在市場上將會是天價。人們都不希望這款超酷的木制跑車變成收在玻璃盒子里的昂貴大玩具,但大規模工業生產尚有許多技術難題等待解決。

第7篇

關鍵字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活化

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脫離生活的表現

(一) 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于理想。

高職學校教師常運用理想的眼光去教育高職學校學生,他們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職生中應該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效果,最終進入理想的境地,但是,實際結果卻導致教育工作脫離實際。在高職生素質培養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容易出現理想化的弊端,高職學校教師希望把學生培養成毫無瑕疵的完人和圣人,但是學生并不需要也不可能達到這種境界。雖然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沒有把完人和圣人作為教育目標,但是在實際教學之中中卻時時透露出這種傾向。比如,為了向學生宣揚“愛崗敬業”的精神,教師經常引用那些因帶病工作而死在崗位上,或者因工作繁忙而無法照顧并重父母的事跡。我們不否認這樣的事跡很感人,并且值得宣傳,但是如果高職學校教師把這種圣人標準用在高職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那么是完全不可行的。因為現實生活中,學生很難脫離親情和愛情的束縛而做到大公無私。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于注重知識的教授。

知識化的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認為人們只要掌握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相關知識,就會成為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這使得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單純地成為了傳遞知識的過程,高職學校教師認為把價值觀念、道德標準傳遞給學生之后就完事大吉了。這就導致了思想政治工作成為凌駕于生活至上的教條,學生不是作為人接受教育的,而是作為接受命令的工具接受教育的。在現實工作中,往往表現為學生在學習之中盲目服從教師安排,陽奉陰違、做事浮皮潦草,或者在面臨人際關系危機或者感情糾葛時難以適應、倉皇失措。

(三) 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化忽視了高職生的作為人的價值,而是過度重視其社會工具的價值。這種教育理念強調學生要對社會絕對服從,而學生個體在生活中的創造性和創新能力完全被忽視。雖然在整個歷史發展進程之中,個人和社會沒有真正實現過統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工具性的一面。但是作為一種生活哲學,其本質要求是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的教化,它也應該秉承這樣的精神追求,把提升學生的素質、發展學生的品德作為一切工作的目標。如果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忽視個體的生活主體地位,僅僅把學生當作工具來培養,顯然就脫離了社會生活深刻變化的現實。

二、 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實踐方法

(一) 確立立足現實的、多層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

深厚的現實生活基礎才能使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富有成效的基礎,那種忽視學生的理性的圣人教育模式必須被摒棄。我們要把高、大、全的抽象主義的教育目標轉化為現實可實現的教育目標。這并不意味著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標準被降低了,而是貼近了生活,考慮到了高職生的現實情況。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一方面要做到從少數先進的精英回歸到廣大學生,廣大的學生是學生群體的大多數人群,他們構成了學生的主要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要適應廣大學生的需求和標準,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標設定不可單一,要體現層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標的層次性取決于高職生的思想水平和受教育水平。告訴我們,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由于社會存在時復雜和多變的,社會意識出現了多層次的現象。

(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上要從生活獲取來源

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解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教什么的問題,這是一個教導高職生政治觀念、道德規范和人生觀念的過程,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依據就是科學地選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用經過生活檢驗的真理和科學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持正確的方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取材于生活,可以讓學生接受豐富的、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不是僵硬的概念和教條。只有源于生活的教育內容,才能被學生接受并內化為受教育者的行動和動力,因為那種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或者工具的教育方式已經被實踐證明是行不通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實踐

思想政治的教育,僅僅通過知識的學習或者機械的學習時完全不夠的,學生還必須通過自己的實踐感悟體驗并獲得自身的發展。離開了人們的現實生活經驗,思想政治工作就會流于形式。體驗具有啟發心靈的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要到達高職生的心靈,就必須體驗,學生如果對所學的內容沒有親身的體驗,往往難以認同和理解,有了親身體驗,學生可以產生共鳴,教育就容易在學生的心中駐扎。體驗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在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體驗催化了認知的內化,它將學生已有的認知與新知銜接、貫通,并幫助學生把教育內容內化為自己的行動,它是認識主體與認識客體之間的通道,使主體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事物。

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生活化,需要高職學校的教師和學生解放思想、創新思路、緊貼生活,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主義的問題還需要高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院系中的每一個人的努力和探索。

參考文獻

[1]胡凱.試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博士研究生論文,2007

[2] 李萍:《現代道德教育論》,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頁

[3] 唐漢衛:《生活道德教育論》,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頁

第8篇

關鍵詞:建筑工程 質量 管理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13)05-0194-01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全國建設規模迅速擴大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質量管理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關鍵和核心,建設工程質量既關系到工程的適用性、投資效果,又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條件下,如何搞好工程建設的質量控制工作,是增強我國建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環節,提高質量管理水平成為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概述

質量管理即指定和實施質量方針的全部管理職能。質量管理包括為實現質量目標而進行的戰略策劃、資源分配及其它有系統的活動(如質量策劃、實施和評價)。

1 建筑施工的特殊性。建筑的類型以及樣式繁多,對于規模的要求也不同。施工作業非常受天氣的影響,而在許多復雜的工程如多項技術綜合應用,工序搭配等,在這些生產過程中都需要加強管理,從而能保證施工正常有序的進行,用以達到預期的質量要求,以及達到降低建筑成本的目標要求。

2 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管理工作的好壞,可以說決定了企業經營效益,企業信譽乃至企業存亡等問題。建筑工程施工時,必須具備了優良的技術條件和技術設備,而這些技術條件和技術設備,同時又需要有企業的技術力量和經營管理水平來支撐和發展實施。

3 合理利用新材料、新技術。隨著建筑業的發展,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新技術的不斷出現,所承擔的工程可能在結構上就更為復雜,在功能上更為特殊,在裝修上更為新穎,從而促使了生產技術水平必須不斷提高。

二、施工質量管理的原則

(1)以人為根本。人是質量的創造者,工程質量的管理必須“以人為根本”,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增強人的責任感,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提高人的素質,避免人的失誤:以人的工作質量保證工序質量、促進工程質量。因此提出“人為為人”。“人為為人”實際上是對管理行為主體和相互關系的精煉概括,“人為”是一種自我導向心理行為,突出了主體“人”的可塑性,同時也是“以人為本”的提高和升華;“為人”是強調他人導向的心理和行動,是針對他人的一種激勵心理和行為,并在客觀上形成服務他人的結果,是對“以德為先”原則的最終落實與人的目標指向上高度重合,相輔相成,共同構成統一的體系。

(2)以預防為主。以預防為主就是要從對工程質量的事后檢查把關,轉向對工程質量的事前預控、事中監控,從而確保工程質量的有效控制。1)配制混凝土時,應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及砂、石含泥量,選擇級配良好的石子。2)控制拆模強度,墻板、柱側模拆模時,混凝土強度不小于1.2Mpa。3)混凝土澆搗完畢后采取兩次抹實壓光,即在混凝土收水前再在表面抹實壓光。4)混凝土澆搗前,檢查保護層墊塊厚度數量、間距是否適當,發現問題及時糾正。5)門窗洞口和房屋四角等薄弱部位適當放置加強筋,以防止這些部位裂縫。6)加強混凝土澆筑后養護工作,對表面應及時用潮濕材料覆蓋,氣溫高時,應進行澆水養護,使混凝土保持始終濕潤。7)大體混凝土澆筑時,應有降低內外溫差措施,如果用低執的水泥配制混凝土,摻適量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加入緩凝劑,減緩澆筑速度,以利散熱,用塑料薄膜和濕草包遮蓋混凝土,澆水養護,留測溫孔,檢測混凝土內部溫度,以掌握內外溫差。

(3)堅持質量標準、嚴格遵守有關的規范規程。質量是指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以理解:1.固有特性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來就有的,是產品、過程或體系的一部分,尤其是那種永久的特性。2.要求是明示的、通常隱含的或必須履行的要求和期望。“明示”是指合同、規范、標準、技術、文件、圖紙中明確規定的;“通常隱含”是指組織、顧客和其他相關方的慣例和一般做法,所考慮的需求和希望是不言而喻的;“必須履行”是指法律、法規等所規定的。3.質量不僅是指產品質量,也可以是某項活動或過程的工作質量,還可以是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質量。4.質量所反映的是“滿足要求的程度”,滿足要求的程度才能反映質量的好壞。5.質量具有動態性。即質量要求并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技術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產品、過程或體系會提出新的質量要求。質量標準是評價施工質量的尺度,規范、規程是施工的基礎和依據。質量管理是確定質量方針、目標和職責并在質量體系中通過如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等實施全部管理職能的所有活動。

三、管理的基本程序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遵循質量管理的基本程序是非常重要的。質量管理的基本程序即PDCA循環。第一階段:計劃階段。主要任務是按照使用者的要求并根據本企業生產技術條件的實際可能,進行工程施工計劃安排和編制各種有關措施。第二階段:實施階段。主要任務是按照第一階段制定的計劃組織施工生產,并且要全面保證施工的工程質量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第三階段:檢查階段。主要任務是對己施工的工程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定。第四階段:處理階段。主要是按照使用單位的意見和檢查階段中評定意見進行總結處理,凡屬合理部分編成標準,以備將來再次執行。

建筑施工是形成建筑實體的過程,也是決定最終產品質量的關鍵階段,要提高房屋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就必須狠抓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工程項目施工涉及面廣,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影響質量的因素很多,使用材料的微小差異、操作的微小變化、環境的微小波動,機械設備的正常磨損,都會產生質量變異,造成質量事故。工程項目建成后,如發現質量問題又不可能像一些工業產品那樣拆卸、解體、更換配件,更不能實行“包換”或“退款”,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對工程質量的控制就顯得極其重要。

參考文獻:

[1]建設部標準定額司編?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房屋建筑部分)輔導教材[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0.

第9篇

關鍵詞: APP 英語詞匯 移動信息化學習 徹底碎片化學習

一、現代信息社會大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現狀

(一)傳統的課堂英語詞匯學習模式

對于大部分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而言,其英語詞匯的學習主要還是停留在傳統英語課堂教學層面。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實際就是秉承以教師的教為主導,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則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對象,其結果是學生毫無學習興趣可言,嚴重缺乏學習積極性,缺課及上課不聽講都成為現代大學課堂中的正常現象。部分大學教師在這樣一個突出的問題面前表現出無能為力,對這些現象習以為常,甚至視而不見。可見這樣的一種傳統的教與學的模式是無法幫助大學生在有限的英語學習時間內學到和積累足夠的英語詞匯的。

在不斷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的英語課堂教學由原來的“一支粉筆打天下”的局面轉變為現在的“幻燈片教學模式”,其特點就是在大大增加課堂教學信息量的同時使教師得以解放,由原來的不斷動手轉變為現在的不斷動口,課堂信息量的不斷加大成為學生課堂學習過程中不可逾越的新問題,于是乎,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缺課、選擇逃避。當然,在改革過程中,出現了“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及“學生第二課堂自主學習模式”等各種新穎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學習模式,問題在于這些改革和探索都沒能做到從學生的心理及需求角度出發,最終還是還原到傳統課堂教學模式。

當前,新的一輪圍繞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微課視頻及翻轉課堂學習模式”正成為各路學者不斷研究和討論的話題,至于它能否積極迎合當代大學生的心理需求,能否幫助學生有效學習和積累英語知識及詞匯都還是未知數,筆者期待它能為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帶來幫助。

(二)各種英語考試成為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的指揮棒

任何形式的考試都具有反撥效應,都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教師的教學價值取向與學生的學習價值取向[1]。學生從小學一年級入學就要開始面對各門科目的考試,考試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影響可謂是根深蒂固的。在小學、初中、高中學習階段,考試考到高分就是成績好就是好孩子成為教師、學生和家長約定俗成的統一價值標準,殊不知,這樣的一種理念抹殺了多少孩子的天賦,埋沒了多少未知的人才。學生在歷經各門考試的磨難之后,成功走進大學殿堂,即將迎來的是沒有老師和家長監督的大學生活,離開家長督促和教師管理的他們一下子迷失方向,等到他們弄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學生活的時候,留給他們的時間已所剩無幾。在這樣一種體制模式下,大學里的各種英語期中期末考試及各種英語考級成為大學生真正的學習動機。針對語言的學習而言,各種考前的學習對學生來說反而是最充實最有效的。很多學生的英語詞匯都是在各種考級之前達到一個高峰,所以說各種英語的考級考試成為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的指揮棒。

二、現代信息社會大學生英語詞匯學習存在問題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無法真正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傳統課堂教學只限于讓學生與老師在課堂上有所交流,課堂上師生交流的時間有限,這對于學習一門語言而言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一般情況下,一個學期的課程下來,很少有老師能把全班學生的姓名和人對上號的,主要是受到班級過大及教師精力有限的束縛和制約。松散的大學師生關系更在師生間的教學溝通上雪上加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很少能得到教師的及時反饋,教師因而也無法有效地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督促[2]。

在現代信息化社會,大學英語目前的課堂教學手段還停留在機械地把課本內容搬上投影,把課件搬上網絡,并沒有從本質上做到積極改變并迎合現代大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狀態。很多高校為積極響應一輪又一輪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不斷地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然而,在改革過程中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現實問題無法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和改變,最終很多學校在教學硬件方面都設備齊全,而在迎合現代大學生學習狀態和學習心理方面卻做得遠遠不夠。如何正確找到迎合現代大學生學習狀態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始終是各路學者不得不面對的一種話題,值得探討深思和研究。

三、基于APP的大學英語詞匯學習新模式

(一)英語詞匯學習新模式提出背景

傳統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明顯缺陷,以英語考試考級為主導的英語詞匯學習模式在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明顯存在其固有的局限性。現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普遍被裝有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占領,帶來信息獲取渠道的高度發達和便利。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極大地改變了新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以及各種工作時間上的分配。現如今,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的普及,加上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諸如“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等新名詞不斷地充斥在人們的耳畔。

(二)概念論述

基于APP的大學英語詞匯學習新模式實際就是利用移動客戶端進行的碎片化學習方式,它的特點是方便、靈活,可以搭建一個優越的英語自主學習平臺,適合學生開展個性化學習。該模式主要以短視頻為載體,將大學英語基礎階段的詞匯知識碎片化、趣味化,使學生可以移動學習、反復操練,既節約課堂教學時間,又大大緩解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焦慮情緒,提高詞匯知識的學習效率,使學生快樂、高效地學習詞匯。詞匯知識的微課視頻著重強調知識點,突出重難點,與課堂教學相結合,促進傳統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建構一種能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模式。“微課群”的形式將零碎的知識點加以科學整合,在積極豐富微課建設的形式和內涵的同時,大大提高學生單詞學習效率,也有利于實現優質大學英語教學資源的共享。

(三)模式探討

根據《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所附的參考詞匯表和積極詞匯表,從大學英語精讀(第三版)(第一、第二冊)教材的每一個單元選取三到五個積極詞匯分別制作成微課短視頻,形成一個由二十集微課、每集包含三五個微課短視頻組成的微課程群,所選詞匯應該是大學英語基礎階段詞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微課制作突出趣味、高效的特點,達到快樂高效學單詞的目的。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如微信公眾號、APP平臺等),進一步豐富大學英語的網絡教學資源,搭建一個更加科學、更受學生歡迎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平臺,推進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以微課視頻為載體,將大學英語基礎階段的詞匯知識點進行碎片化處理,突出趣味性的特點,再以群的方式,以教學單元為單位,將零碎的知識點整合,搭建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基礎階段的詞匯學習平臺,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該模式具體實施步驟可參考:調研、微課作品觀摩分單元鎖定知識點,形成教案書面稿微課樣品制作、修改單節微課制作、修改微課群建設、整理,校內推廣校外推廣,資源共享。

四、總結與展望

大學英語精讀(第三版)(第一、第二冊)詞匯學習板塊微課群會大大助力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相對于傳統多媒體課堂教學,真正實現基于微課的大學英語課堂的“翻轉”。微課群能很好地適應時展潮流,迎合學生心理需求,充分體現網絡新媒體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優勢作用,幫助學生高效、快樂地學習英語詞匯,促進教師教學技能提高,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微課群的建設將大大豐富微課的形式和內涵,推進關于微課的理論和實踐研究。課題組成員的微課制作技術和對微課建設的認識得到提高,更能帶動更多教師參與、研究微課制作和相關理論,普遍提高教師隊伍利用數字技術的能力,提升教學水平。基于微課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順應時展,既結合了傳統課堂教學和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科學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大大提高了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又體現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微課群的建設可以進一步充實、改進大學英語網絡學習資源,完善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建設,助力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大學英語精讀(第三版)(第一、第二冊)詞匯知識的微課群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有利于使用相同教材的同類高校分享,既可用于翻轉課堂,又可用于學生自主學習,填補了大學英語精讀(第三版)教學資源的空白,可以借助于微信公眾號、APP等平臺加以推廣,服務于社會人群。

參考文獻:

第10篇

關鍵詞:健脾補糖;過度訓練;脾虛;骨骼肌;GLUT4;P38;活性

中圖分類號:G80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3612(2007)09-1212-04

根據中醫脾主運化和脾主肌肉的理論,以及西醫疲勞的能量耗竭學說,我們將運動補糖健脾相結合,探討骨骼肌信號轉導系統的影響,在健脾和補糖對骨骼肌能源物質的代謝和自由基的代謝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過度訓練脾虛對骨骼肌MAPK信號轉導通路中的P38的影響,它將為尋找預防過度訓練的手段提供理論依據,同時也為驗證中醫“脾主肌肉”、“脾主運化”和“遙體苦勞則脾病”的理論提供實驗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飼養 雄性Wistar大鼠95只,體重200 g左右,由沈陽市雙義實驗動物研究所提供,合格證號:SCXK(遼)2004-0012。二級條件飼養。

1.2 藥物 四君子湯主要由人參、茯苓、白術、甘草四味藥按質量1:1:1:1配方,加水煎煮,用紗布濾出藥液,4℃貯存,待用。

1.3 實驗設計 根據隨機設計原則,將實驗大鼠按體重隨機分為五組,分組情況如下:

各組按朱全等建立的超負荷訓練大鼠游泳模型略加改進進行訓練[7](表2)。水池100 cm×60 cm×70 cm,水溫(30±2)℃,水深50 cm,每只大鼠游泳面積>300 cm2。周日休息,但正常灌胃。

1.4 實驗方法 1) D-木糖和血糖的含量測定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2) 肌糖原含量測定。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3) GLUT4和P38蛋白表達的測定采用Western Blot方法。

1.5 統計學處理 所有實驗數據用SPSS11.5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統計學方法為方差分析(LSD法和Tamhane’St2) 和簡單相關分析,均采用均數±標準差(X±SD)表示,顯著性水平分P

2 結 果

2.1 6周遞增負荷游泳訓練各組大鼠D-木糖的變化: 與安靜對照組相比,運動對照組大鼠的D-木糖水平明顯降低,P

2.2 6周遞增負荷游泳訓練各組大鼠血糖濃度的變化 與安靜對照組相比,運動對照組血糖濃度有下降趨勢,但無顯著性差異。與運動對照組相比,運動補糖組血糖濃度升高,P

2.3 6周遞增負荷游泳訓練各組大鼠肌糖原含量的變化 與安靜對照組相比,運動對照組的肌糖原含量無明顯變化。與運動對照組相比,運動健脾補糖組的肌糖原含量顯著升高,P

2.4 健脾補糖對過度訓練脾虛大鼠骨骼肌葡萄轉體蛋白4(GLUT4)的變化 與安靜對照組相比,運動組大鼠的骨骼肌GLUT4有下降的趨勢,但無統計學意義。與運動相比,運動健脾組和運動健脾補糖組骨骼肌GLUT4均顯著升高,P

2.5 健脾補糖對過度訓練脾虛大鼠骨骼肌PKB的變化 與對照組相比,運動組和運動健脾補糖組大鼠的骨骼肌P38的活性均明顯升高,顯著性分別為,P

3 討 論

3.1 健脾補糖對過度訓練大鼠骨骼肌糖轉運蛋白的影響

3.1.1 過度訓練對骨骼肌糖轉運蛋白的影響 過度訓練對糖代謝的影響不僅表現在糖原的儲存和糖原的分解上,還與糖轉運有密切的關系,大強度的耐力訓練引起機體糖原大量消耗,甚至排空,運動后骨骼肌具有再合成糖原的能力,其中通過骨骼肌上的糖轉體蛋白4(GLUT4)從血液中攝取葡萄糖再合成糖原是很重要的途徑。它的作用是在刺激因素的作用下,介導細胞外液的葡萄糖進入骨骼肌和脂肪等細胞。GLUT4受多種因素的調控,其中包括高胰島素、低糖、運動、減體重等。

運動可以直接或間接通過影響血糖、胰島素等調節骨骼肌的細胞內GLUT4的mRNA和蛋白表達。有研究表明,運動引起 GLUT4 表達的改變相當迅速。大鼠6 h游泳后1 d,GLUT4mRNA 和 GLUT4 蛋白分別增加2倍和1.5倍[1]。多數研究表明從1次運動到長期的耐力訓練,均表現出運動引起骨骼肌GLUT4的基因和蛋白表達的增加。而我們的研究結果與上述的結果不同,6周的過度訓練后大鼠的小腿腓腸肌的GLUT4的蛋白表達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出現下降的趨勢,但無統計學的意義。

有學者推測[2]骨骼肌細胞具備了非常精細的葡萄糖轉運的調節機制,以避免過度的運動誘發效應。試想運動后糖原大量消耗刺激GLUT4mRNA的大量表達如果轉譯合成大量的GLUT4蛋白,使其在機體運動后全身缺糖的狀況下,將血液中的葡萄糖的大量的轉運到肌肉,進而將可能發生暫時性低血糖的危險。無法保證大腦等重要的器官能源物質的供應,這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抑制,也有人將其稱為前轉錄抑制。我們的研究結果也證實了這一假說,過度訓練脾虛大鼠骨骼肌GLUT4蛋白含量的下降趨勢與血糖、胰島素的下降相一致,但都沒有達到統計學的意義,推測可能與血糖和胰島素的下降幅度有關。

雖然大多數的報道都是運動引起GLUT4mRNA和蛋白表達增加,但Asp等報道運動引起GLUT4下降,但他們采用的是離心運動降低了人[3]和大鼠[4]骨骼肌 GLUT4。并認為運動引起GLUT4下降的與肌肉損傷有關,在我們的研究中發現血漿CK的顯著升高,這也是過度訓練導致肌肉的微損傷的標志。由此推測運動后GLUT4的下降可能是GLUT4基因表達前抑制、肌糖原的恢復時相和肌肉損傷共同作用結果,其中哪一因素更重要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3.1.2 健脾補糖對過度訓練脾虛大鼠骨骼肌GLUT4的影響 運動訓練能增加肌糖原的含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運動誘發肌肉細胞GLUT4基因表達增加所致。在運動后是否補充糖類,將對肌肉GLUT4蛋白產生明顯的影響。在長時間運動肌糖原大量消耗后,肌肉細胞內部的GLUT4mRNA數量大幅度增加約高于對照組50%[5]。之后如果在運動后16 h不給予食物補充,肌肉細胞內的GLUT4mRNA將持續增加至原有的兩倍,但此間GLUT4的轉譯效率卻大幅度降低。推測骨骼肌細胞具備了非常精細的葡萄糖轉運的調節機制,以避免過渡的運動誘發效應。運動后GLUT4基因的表達過程牽涉到至少兩個先后的調節機制。在運動后缺乏糖類供應的過程,GLUT4基因的表達主要歸因于前轉譯抑制的調節。如果立即補充葡萄糖,可能會引起后轉錄抑制。

Cheng IS[6]的研究發現運動誘導的大鼠骨骼GLUT4的mRNA表達的增加能被立即給予的葡萄糖下調。在隨后的研究中還發現70%~75%最大攝氧量功率自行車運動60 min,在運動后給予高糖飲食組在血糖和胰島素沒有明顯升高的情況下,GLUT4和己糖激酶的mRNA表達水平明顯下降。 提示運動后的高糖飲食抑制了GLUT4的表達。Kentaro也發現運動導致骨骼肌GLUT-4增加[7]。給予高碳水化合物膳食后,出現了肌糖原超量代償,但對胰島素反應卻下降歸結為胰島素信號轉導通路環節被損害。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運動補糖組大鼠的骨骼肌GLUT4蛋白含量與運動組相比有升高的趨勢,但沒有顯著的差異,同時其肌糖原含量和血糖量均高于運動組。推測長期的運動補糖,增加了血糖和胰島素的水平,促進了GLUT4的蛋白表達,加快了葡萄糖的轉運,使肌肉中的肌糖原快速恢復,使運動誘導的GLUT4蛋白表達的增加起到抑制作用。因而使運動補糖組的GLUT4沒有出現明顯的增加。

有研究顯示健脾具有增加脾虛大鼠骨骼肌的能源物質儲備的作用,其機制被認為是脾胃功能改善,能源物質的消化吸收增加有關,可是骨骼肌能源物質的儲存除于消化吸收有關,還與骨骼肌葡萄糖的轉運和糖原的合成有關,但有關脾虛和健脾與GLUT4的關系還未見報道,我們的研究顯示運動健脾組GLUT4明顯高于運動組,其肌糖原的含量也出現了增高的趨勢。而在運動健脾補糖組骨骼肌的GLUT4卻明顯的出現了回落,同時骨骼肌的肌糖原含量卻出現了超量恢復,與其它4組均出現了極顯著的差異。推測健脾不僅改善了胃腸功能,還增加了骨骼肌的葡萄糖的轉運能力,使其在運動后及時補糖的前提下快速攝取血液中的葡萄糖,并快速的合成了肌糖原,在短時間內完成了肌糖原的超量恢復。肌糖原的超量代償又抑制了健脾引起的GLUT4蛋白表達的增加。因此導致運動健脾補糖組的GLUT4出現了回落。但這一結果是否由于健脾補糖改善了信號轉導系統而提高了骨骼肌的胰島素敏感性,還是由于肌糖原的超量恢復引起了信號轉導系統的損傷,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3.2 健脾補糖對過度訓練大鼠骨骼肌P38的影響

3.2.1 過度訓練脾虛對大鼠骨骼肌P38的影響 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號系統(MAPKs)是一組非常保守的絲氨酸(蘇氨酸)雙重磷酸化蛋白激酶家族,在細胞生物信號轉導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經典的MAPK激活途徑是一種瀑布性的反應鏈:MAPK激激酶(MAPKKK)MAPK激酶(MAPKK)MAPK。MAPK家族由5種亞類組成:ERK1/2、JNK/SAPK、p38、ERK3/4、ERK5。其中以p38研究的較為深入。

P38MAPK是由360個氨基酸組成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激酶。它是1993年Brester等在研究高滲環境對酵母的影響時發現的,它是哺乳動物細胞中發現的第3種MAPK,新近資料表明p38MAPK存在6種異構形式。即P38MAPKα1/α2、p38MAPKβ1/β2、p38MAPKγ和p38MAPKδ。p38MAPKα和p38MAPKβ普遍表達,p38MAPKγ主要在肌肉中表達,p38MAPKδ主要在腺體組織中表達。研究發現,紫外線照射、促炎細胞因子(TNF-α,IL-1)、應激刺激(H2O2、熱休克、高滲環境、蛋白合成的抑制劑、缺血/再灌注)以及脂多糖(LPS)與 G細菌細胞壁成分均可激活P38通路,其主要參與應激條件下細胞炎癥反應和細胞調亡過程。

有研究發現,在長時間劇烈運動后,如馬拉松跑后 P38MAPKγ的磷酸化可以升高4倍,但P38MAPKα的磷酸化無變化。Thong[8]等人報告生理濃度的胰島素可以引發骨骼肌中適度而又持久的P38MAPK途徑的活性。此外,運動對P38MAPK磷酸化的刺激效應可以至少持續3h,在伴有胰島素刺激下可以一直保持很久。說明運動后骨骼肌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升高可能有P38MAPK的作用。運動激活P38MAPK分子的同時,也激活下游的信號分子MAPKAPK 2[9],運動對P38MAPK途徑級聯激活與葡萄糖轉運呈正相關。還有試驗發現用P38的拮抗劑SB-203580可以明顯降低運動后骨骼肌對葡萄糖攝取。其中可能的機制是:P38可能參與運動激活細胞肌肉中GLUT-4的蛋白表達和易位,參與應激狀態下骨骼肌細胞葡萄糖攝取的調節;P38能夠提高運動后骨骼肌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為排除一次運動對P38的影響,朱利用糖尿病大鼠進行不同強度的8周耐力訓練發現,最后一次運動結束后24 h骨骼肌中P38活性仍增高,且低強度運動組P38活性提高的更明顯。提示8周的耐力訓練使骨骼肌發生了適應性改變。然而也有研究發現在正常大鼠和人體耐力訓練后48 h骨骼肌細胞P38蛋白含量和活性均降低[10],上述結果提示在正常血糖狀態和高血糖狀態下運動對骨骼肌細胞P38活性調節可能作用不一樣。

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6周遞增大負荷訓練后,大鼠骨骼肌中P38活性升高,但并沒有發現骨骼肌的糖原含量和GLUT4蛋白表達的升高。提示P38的升高并沒有增加骨骼肌GLUT4的含量和肌糖原的儲備,推測在過度運動后的低血糖和胰島素的情況下,P38并沒有影響GLUT4的表達以及肌糖原的儲備。

有研究表明離體大鼠的骨骼肌中和p38MAPK磷酸化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應力變化所致;而與收縮相關的代謝和離子分布的變化,如活性氧產生、較高的機械應力性應激對p38的磷酸化有影響。我們研究顯示,過度訓練后大鼠骨骼肌中的MDA含量升高,SOD和總抗氧化能力下降,推測可能是運動引起P38增加的刺激因素。ROS可通過引起細胞脂質過氧化或調節細胞凋亡相關基因而誘導細胞凋亡。weinbrenner等[11]研究發現對心臟進行缺血再灌可以提高心肌P38MAPk的活性,國內學者王紅霞[12]研究發現心臟缺血預處置提高了P38的活性,并認為P38的激活是心臟缺血預處置保護作用的關鍵環節。由此推測過度訓練引發自由基生成的增加和抗氧化能力的下降是引發P38活性增加的機制之一。這一結果提示過度訓練引發自由基生成的增加可能是激活P38的主要原因,同時P38對糖代謝的調節作用被運動后的低血糖和低胰島素作用所抑制。

3.2.3 健脾補糖對過度訓練脾虛大鼠骨骼肌P38和ERK的影響 YCreer A(2005)研究表明運動后高糖飲食會提高骨骼肌MAPK系統的活性。為排除高糖引起的高胰島素和高滲透壓效應的影響。Yuichi Kawano[13]將骨骼肌分別暴露在高胰島素、高滲透壓和高葡萄糖的狀態下研究其對刺激骨骼肌的MAPK級聯的反應,發現肱二肌P38在高滲透壓下磷酸化增加了5.2倍。然而胰島素對其沒有影響, 在高葡萄糖的暴露下P38磷酸化的趨勢被抑制了23%,高血糖對PKB也沒有造成影響。結論是短期的高葡萄糖暴露不影響P38的活性。我們的研究顯示運動補糖組骨骼肌P38和ERK1/2的活性都出現下降的趨勢,其中P38顯著的低于運動組,但其血糖水平明顯高于運動組,提示長期的補糖使血糖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對P38和ERK1/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這種抑制作用抵消或高于自由基對其的激活作用。

有文獻報道,p38MAPK可能通過提高GLUT4的內在活性來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增加葡萄糖的轉運與攝取。最近運動對MAPK信號途徑的調節越來越受到重視,p38MAPK被視為MAPK的下游激酶,抑制p38MAPK活性或表達無生物活性的p38MAPK均可抑制AMPK激活所致的糖轉運。因此p38MAPK還可能參與了運動誘導的非胰島素依賴的糖轉運。研究表明離體大鼠的骨骼肌中和p38MAPK磷酸化的增加。分析其原因可能于血糖濃度、肌糖原含量和胰島素的水平有關,也就是說在低血糖狀態下,P38在促進骨骼肌攝取葡萄和肌糖原的合成方面作用不大,但在高血糖水平時它將與胰島素一起促進糖的轉運和糖原的合成,因此導致骨骼肌中的肌糖原含量明顯高于運動組,甚至超過了安靜對照組。

李丹[14]通過飲食不節加疲勞過度造成脾氣虛證模型,并且在脾氣虛證的基礎上以溫熱傷陰造成脾陰虛證,研究發現心臟的MAPK活性明顯升高,經滋脾陰方藥治療后心肌的MPAK活性進一步升高。我們的研究發現過度訓練引起脾虛大鼠骨骼肌P38的活性明顯升高,而運動健脾組的大鼠的骨骼肌P38有明顯的回降。同時健脾組的SOD和總抗氧化能力回升,MDA也回降,提示健脾通過改善胃腸功能增加了各種營養素的吸收,其中包括大量的抗氧化劑的吸收,還有大量的微量元素(Cu、Zn、Mn等)的吸收,加快機體抗氧化酶的合成和抗氧化劑的恢復。提高了機體的抗氧化能力,減少了自由基的產生,減輕了對MAPK信號系統的刺激,使P38的活性也下降。另外骨骼肌中肌糖原的含量也恢復到了正常或超過了正常,肌糖原的大量恢復也可能是使P38恢復的原因之一。其中的機制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運動健脾補糖的P38的蛋白出現了進一步的升高,同時出現了肌糖原的超量代償,推測補糖使血糖水平的升高和四君子湯的抗氧化作用綜合作用的結果。也提示自由基作用減弱的條件下,高血糖對P38具有較強的激活作用,并使其參與了對骨骼肌糖轉運和糖原合成的調節,對肌糖原的超量代償起到重要的作用。

4 結 論

1) 過度訓練脾虛的大鼠的骨骼肌MAPK信號轉導系統的P38途徑雖然被激活。但骨骼肌的葡萄糖轉運和糖儲存被低血糖和胰島素所抑制。因此沒有明顯改善骨骼肌的肌糖原儲備。

2) 健脾補糖從改善胃腸功能、增加能源物質的攝入、提高抗氧化能力等多靶點激活了P38,使骨骼肌對葡萄糖的轉運速度與合成速度均加快,在末次運動后24 h就使肌糖原達到了明顯的超量恢復狀態。

參考文獻:

[1] Ren JM, Semenkovich CF, Gulve EA, et al. Exercise induces rapid increases in GLUT4 expression, glucose transport capacity, and insulin-stimulated glycogen storage in muscle. J Bo Chem,1994,269:14396-14401.

[2] Cox JH,Cortright RN,Dohm GL,et al、Efect of aging onrespo nse the exercise training in humans: skeletal muscleGLUT4 and insulir sensitivity.J Appl Physiol,1999,86:2019-2025.

[3] Martineau LC,Chadan SG,Parkhouse WS.Resistance of the ages myoeardium to exercise ― induced chronic changes in glucose transpo rt related protein content.Mech Ageing Dev,1999,110:109-118.

[4] Terada S, Yokozeki T, Kawanaka K, et al. Effects of high-intensity swimming training on GLUT-4 and glucose transport activity in rat skeletal muscle. J Appl Physiol,2001,90:2019-2024.

[5] Etgen GJ Jr, Farrar Rp, and Ivy JL. Effect of chron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GLUT-4 protein content in fast-twitch muscle. Am J Physiol Regulatory Integrative Comp Physiol,1993,264:R816-R819.

[6] Hofman S and Pette D. Low-frequency stimulation of rat fast-twitch muscle enhances the expression of hexokinase Ⅱ and both the translocation and expression of 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 Eur J Biochem,1994,219:307-315.

[7] Kentaro Kawanaka, Lorraine A. Nolte, Dong-Ho Han, Polly A. Hansen, and John O. Holloszy Mechanisms underlying impaired GLUT-4 translocation in glycogen-supercompensated muscles of exercised rats 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2000,279,6,E1311-E1318.

[8] ThongFS,DeraveW,Urso B,Kiens,RichterEA..Prior exercise increases basal and insulin-induced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orylation in human skeletal muscle.J Appl Physiol,2003,94(6):2337-41.

[9] Widegren U, Jiang XJ, Krook A, Chibalin AV, Bjornholm M, Tally M, Roth RA, Henriksson J, Wallberg-henriksson H, Zierath JR. Divergent effects of exercise on metabolic and mitogenic signaling pathways in human skeletal muscle. FASEB J,1998,12(13):1379-89.

[10] Carlson CJ, Koterski S, Sciotti RJ, Poccard GB, Rondinone CM. Enhanced basal activation of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in adipocytes from type 2 diabetes: potential role of p38 in the downregulation of GLUT4 expression.Diabetes,2003,52(3):634-41.

[11] Weinbrenner C, Liu GS, Cohen MV, Downey JM. Phosphorylation of tyrosine 182 of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correlates with the protection of preconditioning in the rabbit heart.J Mol Cell Cardiol,1997,29(9):2383.

[12] 王紅霞,閆麗,蘆玲巧,等.11,12-EET和缺血預處置對在體大鼠正常及再灌注心肌磷酸化ERK和p38MAPK表達的影響[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4,20(12):2194-2197.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欧洲日本无在线码 | 日韩日皮在线一区二区 | 午夜亚洲精品无遮挡 | 一级A中文子幕在线免费 | 亚洲色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