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2 01:16:5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檔案局環保工作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主要成效
(一)檔案工作領導體制依法建立。各單位都明確了分管檔案工作的領導,落實了主管部門,明確了責任主體,配備了專職或兼職檔案員,構建了檔案工作網絡體系。
(二)檔案管理機制業已形成。各單位均設立了綜合檔案室,并建立了各項檔案管理制度和業務建設標準;能夠集中統一管理本單位、本部門的檔案,并按照規范標準,對當年形成的各門類檔案進行了收集、整理、編目,基本符合要求。市環保局科技檔案管理尤為規范;市公安局和市總工會堅持開展檔案工作系統內檢查評比,做到了經常化和規范化;市教育局和市檢察院系統通過年檢的形式,對所屬單位的檔案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市教育局還堅持每年一個專題,收效明顯。
(三)檔案保管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各部門、單位檔案工作投入逐年增加,檔案工作基礎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滿足了檔案工作開展的需要。市勞動局在搬遷到新辦公場所后,投入30余萬元,對檔案庫房進行了改造;市交警支隊新建辦公樓時,專門建設了符合規范的檔案用房。市區兩級檢察院以此次檢查為契機,把檔案用房的配套建設納入重要工作計劃,狠抓組織落實,并且基本完成了各門類檔案目錄的計算機錄入,實現了微機檢索。市農業發展銀行大力推進檔案數字化進程,電子檔案管理初現成效。還有不少單位安裝了檔案密集架,解決了多年來檔案庫房狹小,檔案存放擁擠的難題。
(四)檔案利用服務收效明顯。不少單位的檔案部門在做好檔案基礎業務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檔案利用工作,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存在的問題
在這次檢查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部分單位沒有按照要求積極開展自查活動,有的單位領導對自查工作重視不夠,有的檔案室自查自糾的工作主動性不強,不少單位沒有按時上報自查材料。截止11月底,市直機關中按照要求上報自查材料的只有44家單位,占總數的69%。
二是個別單位文書檔案歸檔不夠齊全、完整,專門檔案及時歸檔的意識還不強;少數單位存在專門檔案如音像檔案、科技檔案等歸檔不及時,甚至幾年沒有照片歸檔的現象。有的單位檔案人員兼職較多,檔案的日常管理難以顧及,有的單位檔案人員變動頻繁,隊伍不夠穩定,對檔案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了影響。
三是檔案管理現代化工作普及面比較小。市直63個單位的檔案室僅有17家購置了檔案管理軟件,占總數的27%,直接影響了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進程。
四是個別行業主管機關沒有很好履行對所屬單位的檔案工作所負有的監督和指導職能,以致檔案工作出現一定程度的滑坡。
三、幾點要求
針對存在的問題,希望各部門、單位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加以整改。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強檔案工作,更好地服務于我市兩個文明建設,提出如下要求:
(一)要加速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進程。
檔案管理標準化、信息化是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目前,檔案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檔案工作的新熱點。根據國家有關檔案工作的規定,今后各有關單位向檔案館移交檔案,必須同時報送符合《文書檔案文件級目錄數據庫結構與著錄細則》規定的電子目錄。這是對檔案室工作新的規范要求,也是建設數字檔案館、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的迫切需要。希望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檔案管理工作數字化建設,適當安排一些經費購置檔案管理軟件,切實提高檔案管理水平。
(二)要加強新型載體檔案的管理。隨著辦公自動化的深入推進和辦公條件的改善,電子文件、數碼照片等在各單位大量出現,相應的磁盤、光盤等新的存貯載體被廣泛使用,檔案實體和檔案管理模式也有了相應的變化,對檔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單位要加強新型載體檔案的管理,做好對這些檔案的積累、收集和整理工作,保證檔案的齊全完整。
(三)要今年9月市檔案局下發《關于開展全市檔案工作執法檢查的通知》后,各部門、單位認真對照檢查內容開展了自查,針對存在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如期上報了自查材料。在各部門、單位自查的基礎上,市檔案局于12月份抽查了市環保局、經委、公安、檢察系統等14個單位的檔案工作。從自查和抽查的情況看,近年來我市學習貫徹執行《檔案法》、《安徽省檔案條例》和推動檔案管理工作的總體形勢較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主要成效
(一)檔案工作領導體制依法建立。各單位都明確了分管檔案工作的領導,落實了主管部門,明確了責任主體,配備了專職或兼職檔案員,構建了檔案工作網絡體系。
(二)檔案管理機制業已形成。各單位均設立了綜合檔案室,并建立了各項檔案管理制度和業務建設標準;能夠集中統一管理本單位、本部門的檔案,并按照規范標準,對當年形成的各門類檔案進行了收集、整理、編目,基本符合要求。市環保局科技檔案管理尤為規范;市公安局和市總工會堅持開展檔案工作系統內檢查評比,做到了經常化和規范化;市教育局和市檢察院系統通過年檢的形式,對所屬單位的檔案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市教育局還堅持每年一個專題,收效明顯。
(三)檔案保管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各部門、單位檔案工作投入逐年增加,檔案工作基礎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滿足了檔案工作開展的需要。市勞動局在搬遷到新辦公場所后,投入30余萬元,對檔案庫房進行了改造;市交警支隊新建辦公樓時,專門建設了符合規范的檔案用房。市區兩級檢察院以此次檢查為契機,把檔案用房的配套建設納入重要工作計劃,狠抓組織落實,并且基本完成了各門類檔案目錄的計算機錄入,實現了微機檢索。市農業發展銀行大力推進檔案數字化進程,電子檔案管理初現成效。還有不少單位安裝了檔案密集架,解決了多年來檔案庫房狹小,檔案存放擁擠的難題。
(四)檔案利用服務收效明顯。不少單位的檔案部門在做好檔案基礎業務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檔案利用工作,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存在的問題
在這次檢查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部分單位沒有按照要求積極開展自查活動,有的單位領導對自查工作重視不夠,有的檔案室自查自糾的工作主動性不強,不少單位沒有按時上報自查材料。截止11月底,市直機關中按照要求上報自查材料的只有44家單位,占總數的69%。
二是個別單位文書檔案歸檔不夠齊全、完整,專門檔案及時歸檔的意識還不強;少數單位存在專門檔案如音像檔案、科技檔案等歸檔不及時,甚至幾年沒有照片歸檔的現象。有的單位檔案人員兼職較多,檔案的日常管理難以顧及,有的單位檔案人員變動頻繁,隊伍不夠穩定,對檔案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了影響。
三是檔案管理現代化工作普及面比較小。市直63個單位的檔案室僅有17家購置了檔案管理軟件,占總數的27%,直接影響了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進程。
四是個別行業主管機關沒有很好履行對所屬單位的檔案工作所負有的監督和指導職能,以致檔案工作出現一定程度的滑坡。
三、幾點要求
針對存在的問題,希望各部門、單位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加以整改。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強檔案工作,更好地服務于我市兩個文明建設,提出如下要求:
(一)要加速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進程。
檔案管理標準化、信息化是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目前,檔案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檔案工作的新熱點。根據國家有關檔案工作的規定,今后各有關單位向檔案館移交檔案,必須同時報送符合《文書檔案文件級目錄數據庫結構與著錄細則》規定的電子目錄。這是對檔案室工作新的規范要求,也是建設數字檔案館、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的迫切需要。希望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檔案管理工作數字化建設,適當安排一些經費購置檔案管理軟件,切實提高檔案管理水平。
(一)縣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組織產業專班相關人員審議各產業發展規劃,6月中旬提交縣產業領導小組審議,再按程序實施。
(二)縣政府督查室牽頭,加強對2007年政府重點工作、州縣十件實事及重點項目建設的跟蹤督辦。
(三)縣政府辦牽頭,縣發改局、重點項目爭取工作專班配合,抓好近期重點項目爭取工作,做好北京、省直對口支援項目和省宜昌旅游辦公會項目的接洽工作。擬于6月7日召開項目工作專題會議。
(四)縣政府督查室牽頭,督辦各承辦單位認真辦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議案提案建議意見,并盡快答復到代表和委員。擬于6月8日召開州縣實事及議案提案督辦工作會議。
(五)縣政府辦牽頭,各鄉鎮、各部門配合,盡早出臺“三大戰役”工作方案,全面推進“三大戰役”工作。
(六)縣局牽頭,繼續做好全縣維穩工作,對事項實行跟蹤督辦,杜絕久拖不決,杜絕赴省、進京上訪事件的發生。
二、財稅、計劃、勞動保障和交通工作
(一)縣財政局牽頭,縣國稅局、地稅局和各鄉鎮配合,積極組織財稅收入入庫,確保半年交賬;修改完善并出臺《縣鄉財政體制改革實施辦法》、《巴東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和《國有資產管理改革實施方案》,啟動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修訂出臺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全面啟動煤炭“一站式”收費征收工作;出臺非稅收入管理細則。
(二)縣交通局牽頭,縣移民局、公路段、兩路辦等有關部門和各鄉鎮配合,督辦全縣路網、通暢、通達工程建設,確保半年任務按期完成;修訂《加快交通工作發展的決定》;啟動碼頭清理整頓工作。
(三)縣勞動保障局負責,督辦完成“社保五金”征收及就業再就業半年工作計劃,加強社保擴面征收工作。
(四)縣政府辦牽頭,縣財政局、審計局、監察局等部門配合,審定出臺公務接待工作管理辦法。
(五)縣政府辦牽頭,相關部門配合,加快推進“四網合一”工作。
三、工業和安全生產工作
(一)縣商務局牽頭,做好全州工業經濟現場會籌備和工業經濟半年述職工作;
(二)工業園(籌)管委會牽頭,縣國土局、建設局和野三關鎮配合,修訂出臺《巴東工業園建設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標準》;穩妥做好譚家村區域相關人員的搬遷安置工作,啟動搬遷安置小區基礎設施建設;搞好有意入園項目的考察銜接工作;理順工業園管理體制;科學配備好園區工作人員,保證園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適當解決工作經費,在今年財政預算的預備費中安排20萬元。
(三)縣安監局和縣人行分別牽頭,相關部門配合,加快出臺《促進煤炭產業健康發展的決定》和《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意見》,研究中小企業擔保貸款問題,努力提高貸款擔保額度。縣人行負責組織好全州“金融行”活動。
(四)縣質監局負責,籌備召開質量興縣工作會議。
(五)縣商務局負責,籌備召開各金融機構及有關企業參加的銀企座談會;跟蹤督辦招商項目的落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搞好已有投資意向項目的考察銜接工作。
(六)縣安監局負責,各鄉鎮和相關部門配合,開展全縣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和“安全生產月”系列宣傳活動;組織相關單位在綠蔥坡鎮開展應急救援實戰演練活動。
四、社會事業發展工作
(一)縣教育局牽頭,組織好中考、高考工作,縣衛生局、交通局、公安局等部門要搞好配合,維護好中考、高考秩序;加快推進教師安居工程建設,確保全年計劃目標的實現;加大巴一中避讓隨遷及寄宿制學校改造項目的協調督辦力度。
(二)縣衛生局牽頭,各鄉鎮和相關部門配合,加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調研力度,修訂完善補償標準和辦法,加強信息化管理建設步伐;加快制訂惠民醫院建設方案和縣人民醫院搬遷建設步伐。
(三)縣人口計生局負責,加強督辦各鄉鎮人口計生工作,確保全縣計生工作水平不下滑;召開半年計生工作會議。
(四)縣文體局牽頭,縣廣電局配合,做好全州首屆民族文化藝術節的節目準備以及全國“八藝節”的參賽準備;籌備召開文化工作專題會。
(五)縣文體局牽頭,縣建設局、國土局配合,啟動地面文物復建工程環境整治項目,做好巴東民族文化公園前期工作,搞好我縣承擔的舊縣坪古墓群發掘工作,協調完成三峽庫區文物搶救發掘工作。
(六)縣檔案局和縣史志辦牽頭,各部門積極配合,做好檔案移交入館的前期工作。
五、農業農村、旅游和對口支援工作
(一)縣農業局牽頭,縣發改、財政、扶貧、信用社、有關鄉鎮和企業參加,召開魔芋、蔬菜、柑桔、藥材、茶葉產業基地現場培訓會;強化沼氣池建設的檢查督辦,本月完成1500口的建設計劃;做好碳基金項目的迎檢工作。
(二)縣扶貧辦負責,相關鄉鎮和部門配合,全面啟動整村推進和扶貧搬遷工作。
(三)縣煙辦牽頭,縣煙草公司負責,相關鄉鎮配合,加強煙葉大田管理,做好烤晾房的整改準備和煙水配套工程的后續管理工作。
(四)縣水利局牽頭,縣林業局、水保局、有關鄉鎮配合,做好迎接“長治”七期工程2006年度治理項目迎檢的準備工作;有序推進今年安全飲水項目建設進程。
(五)縣防汛辦負責,繼續督辦防汛抗旱工作,加強病險水庫治理,確保安全度汛。
(六)縣旅游局負責,做好“中國三峽纖夫節”籌備工作,并籌備參加州旅游局在武漢舉辦的恩施文化旅游宣傳周活動。
(七)縣發改局、勞動保障局、教育局、農業局等相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北京市對口支援會議精神,抓好簽約項目的落實,跟蹤銜接好省對口支援工作。
(八)縣民政局負責,相關部門配合,啟動殯葬改革工作并切實做好宣傳引導,確保改革順利進行。
六、移民、國土和城建工作
(一)縣移民局牽頭,加快沿渡河集鎮搬遷步伐,研究、安排和部署實物指標漏登等遺留問題的處理工作,爭取在月底前完成宅基地征用,確定安置方案;落實平陽壩農村移民86戶388人的搬遷安置,同時全面啟動4個村14個組的生產安置工作;6月上旬對水布埡庫區401米水位線下移民搬遷清庫工作進行自驗,6月中旬完成省級終驗;與清江公司加強協調,妥善處理好壩庫區遺留問題和清太坪木竹坪災民安置問題;編制《巴東縣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實施細則》;啟動《大中型水庫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和經濟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組織相關部門對高切坡工程進行全面檢查;解決好沿渡河移民上訪和金果坪集體上訪遺留問題;做好三峽庫區資金計劃結算相關項目爭取工作。
(二)縣建設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全面組織實施城鎮建設突破戰。開展城區土地清理,制訂相應辦法,理順管理秩序;與國土、移民等部門整合資源加強城市建設,探索建立市場管理機制;開展綜合整治,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加大文明城市創建力度;迅速做好巴東長江大橋亮化工作;召開規劃工作會議。
(三)縣國土局負責,加強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技術指導、人員培訓、設備配置和應急調查處置工作,做好汛期地災防治、地災項目爭取、規劃評審及資金、施工質量監管工作。
(四)縣環保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加大長江煤碼頭污染治理工作力度;督辦建材工業啟動環保達標改造工作;確保節能減排半年任務的完成;制訂城區飲用水源保護工作方案。
(五)縣房管局牽頭,縣建設局、國土局等部門配合,加快廉租房建設。
七、科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