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涉外禮儀

涉外禮儀

時間:2022-07-04 01:10:0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涉外禮儀,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涉外禮儀

第1篇

禮儀在人們的交往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它可以溝通人們之間的感情,感受人格的尊嚴,增強人們的尊嚴感;其次,它有助于發展我國人民同世界各國、各地區人民的友誼。在涉外交往中,遵守國際慣例和一定的禮節,有利于我國的對外開放,有利于展現中國禮儀之邦的風貌;最后,健康、必要的禮儀可以贏得人們的尊敬和愛戴,廣交朋友,避免隔閡和怨恨。如果一個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彬彬有禮,待人接物恰如其分,誠懇、謙恭、和善,就必定受到人們的尊重。

國際社交場合,服裝大致分為禮服和便裝。正式的、隆重的、嚴肅的場合著深色禮服(燕尾服或西裝),一般場合則可著便裝。目前,除個別國家在某些場合另有規定(如典扎活動,禁止婦女穿長褲或超短裙)外,穿著趨于簡化。

我國服裝無禮服、便服的嚴格劃分。一般地講,在正式場合,男同志著上下同質同色的中山裝,或著上下同質同色的深色西服并系領帶,配穿同服裝顏色相宜的皮鞋;非正式場合(如參觀、游覽等),可穿各式便裝、民族服裝、兩用衫,配額色相宜的皮鞋或布質鞋。

在涉外交往中,著裝應注意下列事項:

任何服裝都應做到清潔、整齊、挺直。上衣應熨平整,下裝熨出褲線。衣領、袖口要干凈,皮鞍應上油擦亮。穿中出裝要扣好領扣、領鉤、褲扣。穿長袖襯衣要將前后擺塞在褲內,袖口不要卷起,長褲褲筒也不允許卷起。兩扣西跟上衣若系扣子,可系上邊一個,若是一扣或多扣西服上衣。均應扣全。男同志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應穿短褲參加涉外活動。女同志夏天可光腳穿涼鞋,穿襪子時,襪口不要露在衣、裙之外。

參加各種涉外活動,進入室內場所均應摘去帽子和手套,脫掉大衣、風雨衣等送入存衣處。西方婦女的紗手套、紗面罩、帽子、披肩、短外套等,作為服裝的一部分允許在室內穿戴。在室內外,一般不要戴黑色眼鏡。有限疾須戴有色眼鏡時,應向客人或主人說明,并在握手、交談時將跟鏡摘下,離別時再戴上。

在家中或旅館房間內接待臨時來訪的外國客人時,如來不及更衣,應請客人稍坐,立即換上服裝、穿上鞋襪,不得赤腳或只穿內衣、睡衣、短褲、拖鞋接待客人。

在交際場合中,一般是在相互介紹和會面時握手;遇見朋友先打招呼,然后相互握手,寒喧致意;關系親切的則邊握手邊問候,甚至兩人雙手長時間握在一起;在一般情況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但年輕者對年長者、身份低者對身份高者時應稍稍欠身,雙手握住對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與婦女握手時,應只輕輕握一下婦女的手指部分。

握手也有先后順序,應由主人、年長者、身份高者、婦女先伸手,客人、年輕者、身份低者見面先問候,待對方仲出手后再握。多人同時擂手,切忌交叉進行,應等別人握手完畢后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應先脫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時應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

此外,有些國家還有一些傳統的見面禮節,如在東南亞信仰佛教的國家見面時雙手合什致意;日本人行鞠躬孔;我國傳統的拱手行禮。這些禮節在一些場合也可使用。

公共場合遠距離遇到相識的人,一般舉起右手打招呼并點頭致意,也可脫帽致意。與相識者在同一場合多次見面,只點頭致意即可;對一面之交的朋友或不相識者,在社交場合均可點頭或微笑致意。

涉外交往中,在與外商談話時表情要自然,語言和氣親切,表達得體。談話時可適當做些手勢,但動作不要過大,更不要手舞足蹈,用手指點人。談話時的距離要適中,太遠太近均不適合,不要拖拖拉拉、拍拍打打。

參加別人談話要先打招呼,別人在個別談話時,不要湊前旁聽;有事需與某人談話,可待別人談完;有人主動與自己說話,應樂于交談;發現有人欲與自己談話,可主動詢問;第三者參與談話,應以握手、點頭或微笑表示歡迎;若談話中有急事需離開,應向對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談話時若超過三人,應不時與在場所有人攀談幾句,不要同個別人只談雙方知道的事情,而冷落其他人。如果所談的問題不便讓其他人知道,可另約機會。

在交際場合,自己講話要給別人發表意見的機會,另一方面、在別人講話時,也應適時發表個人的看法。對于對方談到的不便談論的問題,不應輕易表態,可轉移話題。要善于聆聽對方的講話,不要輕易打斷,不提與談話內容無關的問題。在相互交談時,應目光注視對方,以示專心。別人講話不要左顧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視別處、老看手表等做出不耐煩的樣子,或做伸懶腰、玩東西等漫不經心的動作。

在交際場合結識朋友,可由第三者介紹,也可自我介紹。為他人介紹,要先了解雙方是否有結識的愿望,不要貿然行事。無論自我介紹或為他人介紹,都要做到自然。例如,正在交談的人中,有你所熟知的,便可趨前打招呼,這位熟人便將你介紹給其他客人。自我介紹時,要主動講清自己的姓名、身份、單位(國家),對方則會隨后自我介紹。為他人介紹時還應說明與自己的關系,以便于新結識的人相互了解與信任。介紹其他人時,要有禮貌地以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指點別人。介紹也有先后之別。應先將身份低的、年紀輕的分紹給身份高的、年紀大的,把男子介紹給婦女。介紹時,除婦女和年紀長者外,一般應起立。但在宴會桌上、會談桌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紹者只要微笑點頭有所表示即可。交換名片也是相互介紹的一種形式。在送給別人名片時,應雙手遞出,面露微笑,跟睛看著對方,在接受對方名片時、也應雙手接回,還應輕聲將對方的姓名等讀出,然后鄭重地收存好。:

涉外交往在談話時,內容不能涉及疾并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也不要提起一些謊誕離奇、聳人聽聞、的話題。不應徑直詢問對方的履歷、工資收入、家庭財產等私人生活方面的問題。

對方不愿回答的問題不應究根尋底,對方反感約問題應表示歉意或立即轉移話題。在談話中一定不要批評長輩、身份高的人,不要議論當事國的內政,不要恥笑諷刺對方或他人,不要隨便議論宗教問題。

男子一般不參加婦女圈內的議論。與婦女談話更要謙讓、謹慎。不宜詢間婦女的年齡和婚姻狀況,不要說對方的身材、健康、收入及私生活方面的話題。不要與婦女開玩笑,更不要無休止的攀談以免引起對方和他人的反感。

第2篇

以東道主的身份設宴款待外國人時,需要注重的問題主要有菜單的選定、就餐的方式、宴會的位次、用餐的環境,等等。

首先,是要確定宴請的菜單。不宜宴請外國人的菜肴主要有下列在類。

一是觸犯個人禁忌的菜肴。對此一定要在宴請外賓之前有所了解。在宴請多名外賓時,對每個人的個人禁忌都要有所了解。

二是觸犯民族禁忌的菜肴。比如說,美國人不吃羊肉和大蒜,俄羅斯人不吃海參、海蟄、墨魚、木耳,英國人不吃狗肉和動物的頭、爪,法國人不吃無鱗魚,德國人不吃核桃,日本人不吃皮蛋。

三是觸犯宗教禁忌的菜肴。在所有的飲食禁忌之中,宗教方面的飲食禁忌最為嚴格,而且絕對不容許絲毫有所違犯。

哪些菜肴適宜于宴請外國友人。按照一般規律,可有用以宴請外國人的菜肴基本上可以分作下列四類。

其一,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菜肴。通常,春卷、元宵、水餃、龍須面、揚州炒飯、清炒豆芽、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麻婆豆腐、咕老肉、酸辣湯,等等。具備中華民族特色的菜肴,往往受外國友人的歡迎。

其二,是具有本地風味的菜肴。在飲食方面講究的是“南甜,北咸,東辣,西酸”。各地的菜肴,風味不同。上海的“小紹興三黃雞”,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西安的“老孫家羊肉泡饃”,成都的“龍抄手”、“賴湯元”,開封的“灌湯包子",蒙自的“過橋米線”,西雙版納的“菠蘿飯”,都在國內久負盛名。可用以款待外國友人。

其三,是自己比較拿手的菜肴。餐館有餐館的“特色菜”,各家有各家的“看家菜”。主人還須細說其有關的掌故,并且鄭重其事向客人們進行推薦。

其四,是外賓本人喜歡的菜肴。在宴請外賓時,在有條件的時候,在以中國菜為主的同時,上一些對方所鐘意的家鄉菜。

其次,是要選擇就餐的方式。世界上主要存在三種就餐方式:一是用筷子就餐,二是用刀叉就餐,三是用右手直接就餐。

使用筷子就餐時,可細分為下列四種具體形式。

一是“混餐式”就餐方式。它也叫“合餐式”就餐方式。

二是“分餐式”就餐方式。人們亦稱之為“中餐西吃”。

三是“自助式”就餐方式。通常也叫自助餐。

四是“公筷式”就餐方式。

再次,是要排定賓主的座次。對于宴會的組織者來講,宴會的座次問題,又可以進上步地分為座次的排列與座次的通知等兩個方面的具體問題。

國內所通行的宴會座次排列方法。

其一,是“居中為上”。即各桌圍繞在一起進,居于正中心的那張餐桌應為主桌。

其二,是“以右為上”。

其三,是“以遠為上”。

其四,是“臨臺為上”。

在排列每張桌子上的具次時,主要有“面門為主”“右高左低”“各桌同向”等三個基本的禮儀慣例。

所謂“面門為主”,是指在每張餐桌上,以面對宴會廳正門的正中座位為主位,通常應請主人在此就座。

所謂“右高左低”,是指在每張餐桌上,除主位之外,其余座位位次的高低,應以面對宴會廳正門時為準,右側的位次高于左側的位次。

所謂“各桌同向”,則是指,在舉行大型宴會時,其他各桌的主陪之位,均應與主桌主位保持同一方向。

在排定宴會的座次之后,應及時地采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向全體應邀赴宴者通告,通告宴會的座次有下列四種常規方法。

其一,是在請柬上注明每一位赴宴者所在的桌次。

其二,是在宴會廳入口處四周懸掛宴會桌次示意圖。

其三,是在現場安排引位員,負責來賓,尤其是貴賓的引導。

其四,是在每張餐桌上放置桌次牌以及每一位用餐者的姓名卡,以便大家"對號入座"。

人們在安排宴會時,通常被要求必須恪守“四M原則”。所謂“四M原則”指的是預備宴會時,必須對環境、菜單、舉止、音樂等四個最重要的環節加以認真的預備。

安排涉外宴請的用餐環境,主要需要注重四點。

第一,環境要清幽。

第二,環境要雅致。

第三,環境要整潔。

第四,環境要衛生。

以來賓的身份涉外宴請時,需要注重的主要問題,大致上包括宴請的類型、付費的法、點菜的規矩、用餐的餐序、就餐的舉止、進餐的技巧等。

第一,宴請的類型。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其一,是宴會。它是一種最正式、最隆重的宴請,可在早、中、晚舉行,并以晚宴檔次最高。舉辦宴會時,要提前發出請柬,屆時,不僅賓主要發表講話,樂隊要演奏音樂,就連餐具、酒水、菜肴道數、餐廳陳設、用餐者的裝束、侍者的儀態等,都要詳盡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宴會分為國宴、正式宴會、便宴、家宴等四種具體形式。

其二,是招待會。

其三,是工作餐。

第二,付費的方法。付費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種。

一是不必付費。二是定額付費。三是各自付費。需要付小費時,應注重兩條。

其一,是應該付多少。

其二,是應該如何付給。

第三,點菜規矩。

其一,是告訴對方,自己完全“客隨主便”。

其二,恭敬不如從命,但是,只點一道即可。

第四,用餐的餐序。

需要大家把握的正規的餐序主要有:

一是西餐正餐的常規菜序。一頓正規的西上正餐,大體上應當依次包括開胃菜、湯、海鮮、主菜、甜品、水果、紅茶或咖啡等等幾道菜式。

二是西餐便餐的常規菜序。一頓正規的西餐便餐,大體上應當依次包括頭盆(開胃菜)、湯、主菜和甜品等幾道菜式。

三是西式自助餐的常規菜序。享用自助餐時,其正規的用餐順序,依次應當為:冷菜、湯、熱菜、點心、甜品和水果。

四是酒水與菜肴的常規搭配方式。在國外,西式宴會上的主角是酒水。

第五,就餐的舉止。舉止文明、禮貌、規范。

“就餐舉止十忌”

其一,是在用餐時口中或體內發出巨大的聲響。

其二,是在用餐時整理自己的衣飾,或是化妝、補妝。

其三,是在用餐期間吸煙。

其四,是再三勸說別人飲酒,甚至起身向別人灌酒。

其五,是用自己的餐具為別人夾菜、舀湯或選取其他食物。

其六,是亂挑、翻揀菜肴或其他食物。

其七,是用餐具對著別人指指點點,或者把餐具相互敲打,搞得鏗鏘作響。

其八,是直接以手取用不宜用手取用的菜肴或其他食物。

第3篇

禮儀在人們的交往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它可以溝通人們之間的感情,感受人格的尊嚴,增強人們的尊嚴感;其次,它有助于發展我國人民同世界各國、各地區人民的友誼。在涉外交往中,遵守國際慣例和一定的禮節,有利于我國的對外開放,有利于展現中國禮儀之邦的風貌;最后,健康、必要的禮儀可以贏得人們的尊敬和愛戴,廣交朋友,避免隔閡和怨恨。如果一個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彬彬有禮,待人接物恰如其分,誠懇、謙恭、和善,就必定受到人們的尊重。

國際社交場合,服裝大致分為禮服和便裝。正式的、隆重的、嚴肅的場合著深色禮服(燕尾服或西裝),一般場合則可著便裝。目前,除個別國家在某些場合另有規定(如典扎活動,禁止婦女穿長褲或超短裙)外,穿著趨于簡化。

我國服裝無禮服、便服的嚴格劃分。一般地講,在正式場合,男同志著上下同質同色的中山裝,或著上下同質同色的深色西服并系領帶,配穿同服裝顏色相宜的皮鞋;非正式場合(如參觀、游覽等),可穿各式便裝、民族服裝、兩用衫,配額色相宜的皮鞋或布質鞋。

在涉外交往中,應注意下列事項:

任何服裝都應做到清潔、整齊、挺直。上衣應熨平整,下裝熨出褲線。衣領、袖口要干凈,皮鞍應上油擦亮。穿中出裝要扣好領扣、領鉤、褲扣。穿長袖襯衣要將前后擺塞在褲內,袖口不要卷起,長褲褲筒也不允許卷起。兩扣西跟上衣若系扣子,可系上邊一個,若是一扣或多扣西服上衣。均應扣全。男同志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應穿短褲參加涉外活動。女同志夏天可光腳穿涼鞋,穿襪子時,襪口不要露在衣、裙之外。

參加各種涉外活動,進入室內場所均應摘去帽子和手套,脫掉大衣、風雨衣等送入存衣處。西方婦女的紗手套、紗面罩、帽子、披肩、短外套等,作為服裝的一部分允許在室內穿戴。在室內外,一般不要戴黑色眼鏡。有限疾須戴有色眼鏡時,應向客人或主人說明,并在握手、交談時將跟鏡摘下,離別時再戴上。

在家中或旅館房間內接待臨時來訪的外國客人時,如來不及更衣,應請客人稍坐,立即換上服裝、穿上鞋襪,不得赤腳或只穿內衣、睡衣、短褲、拖鞋接待客人。

在交際場合中,一般是在相互介紹和會面時握手;遇見朋友先打招呼,然后相互握手,寒喧致意;關系親切的則邊握手邊問候,甚至兩人雙手長時間握在一起;在一般情況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但年輕者對年長者、身份低者對身份高者時應稍稍欠身,雙手握住對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與婦女握手時,應只輕輕握一下婦女的手指部分。

握手也有先后順序,應由主人、年長者、身份高者、婦女先伸手,客人、年輕者、身份低者見面先問候,待對方仲出手后再握。多人同時擂手,切忌交叉進行,應等別人握手完畢后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應先脫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時應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

此外,有些國家還有一些傳統的見面禮節,如在東南亞信仰佛教的國家見面時雙手合什致意;日本人行鞠躬孔;我國傳統的拱手行禮。這些禮節在一些場合也可使用。

公共場合遠距離遇到相識的人,一般舉起右手打招呼并點頭致意,也可脫帽致意。與相識者在同一場合多次見面,只點頭致意即可;對一面之交的朋友或不相識者,在社交場合均可點頭或微笑致意。

涉外交往中,在與外商談話時表情要自然,語言和氣親切,表達得體。談話時可適當做些手勢,但動作不要過大,更不要手舞足蹈,用手指點人。談話時的距離要適中,太遠太近均不適合,不要拖拖拉拉、拍拍打打。

參加別人談話要先打招呼,別人在個別談話時,不要湊前旁聽;有事需與某人談話,可待別人談完;有人主動與自己說話,應樂于交談;發現有人欲與自己談話,可主動詢問;第三者參與談話,應以握手、點頭或微笑表示歡迎;若談話中有急事需離開,應向對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談話時若超過三人,應不時與在場所有人攀談幾句,不要同個別人只談雙方知道的事情,而冷落其他人。如果所談的問題不便讓其他人知道,可另約機會。

在交際場合,自己講話要給別人發表意見的機會,另一方面、在別人講話時,也應適時發表個人的看法。對于對方談到的不便談論的問題,不應輕易表態,可轉移話題。要善于聆聽對方的講話,不要輕易打斷,不提與談話內容無關的問題。在相互交談時,應目光注視對方,以示專心。別人講話不要左顧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視別處、老看手表等做出不耐煩的樣子,或做伸懶腰、玩東西等漫不經心的動作。

在交際場合結識朋友,可由第三者介紹,也可自我介紹。為他人介紹,要先了解雙方是否有結識的愿望,不要貿然行事。無論自我介紹或為他人介紹,都要做到自然。例如,正在交談的人中,有你所熟知的,便可趨前打招呼,這位熟人便將你介紹給其他客人。自我介紹時,要主動講清自己的姓名、身份、單位(國家),對方則會隨后自我介紹。為他人介紹時還應說明與自己的關系,以便于新結識的人相互了解與信任。介紹其他人時,要有禮貌地以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指點別人。介紹也有先后之別。應先將身份低的、年紀輕的分紹給身份高的、年紀大的,把男子介紹給婦女。介紹時,除婦女和年紀長者外,一般應起立。但在宴會桌上、會談桌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紹者只要微笑點頭有所表示即可。交換名片也是相互介紹的一種形式。在送給別人名片時,應雙手遞出,面露微笑,跟睛看著對方,在接受對方名片時、也應雙手接回,還應輕聲將對方的姓名等讀出,然后鄭重地收存好。

涉外交往在談話時,內容不能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也不要提起一些謊誕離奇、聳人聽聞、的話題。不應徑直詢問對方的履歷、工資收入、家庭財產等私人生活方面的問題。對方不愿回答的問題不應究根尋底,對方反感約問題應表示歉意或立即轉移話題。在談話中一定不要批評長輩、身份高的人,不要議論當事國的內政,不要恥笑諷刺對方或他人,不要隨便議論宗教問題。

男子一般不參加婦女圈內的議論。與婦女談話更要謙讓、謹慎。不宜詢間婦女的年齡和婚姻狀況,不要說對方的身材、健康、收入及私生活方面的話題。不要與婦女開玩笑,更不要無休止的攀談以免引起對方和他人的反感。

第4篇

在歐美國家見面打招呼是很自然的,即使是不認識。打招呼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要跟你有進一步的交往,只是一種生活禮儀形式。其實不論任何人,面對有人微笑打招呼,都會受到感染,像是見到陽光心情跟著好起來一樣,很自然會打招呼響應。因此,在西方國家旅游的時候,如果迎面而來的人對我們說哈啰,別露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甚至置之不理??!那可是非常失禮的。

怎樣打招呼?

對方跟你說「Howdoyoudo?就是「你好的意思,不用按著課本教的說「Fine,Thankyou.Andyou?,除非這是你的好朋友,或是你有比較多的時間跟他聊天,不然只要同樣回答說「Howdoyoudo?就夠了。如果怕自己英文不好聽,至少微笑點個頭。有時候他們會說「Hello!,其實相當于我們的「嗨,這是同輩或好友之間的應對方式,不適合用在對長輩或地位比較高的人。另外,他們也會問候「Goodmorning,「Goodafternoon或「Goodevening,同樣問候就可以了。

怎樣吃飯?

中國人吃飯比較隨興,很可能聊到開心處,就大聲說笑,或是把餐廳當作自己家一樣讓小孩子跑來跑去,這在西方國家是相當不得體的喔!尤其如果我們是吃西式餐廳,而不是在中國餐廳,一定要注意餐桌禮節。餐巾應該要鋪放在腿上,不是別在領口上的,更不可以拿餐巾來擦桌子或餐具!使用刀叉的時候,倒沒有禁忌不可以拿著叉子講話,因為在外國,放下餐具表示你已經吃完,準備請服務生來收走了。當然啦,如果要比手畫腳的時候例外,畢竟拿著刀叉揮舞還是挺不安全的!

享用食物的時候安靜是基本的禮貌,像是喝湯、嚼食物都不應該出聲音,打嗝的聲音尤其會惹人白眼,萬一打嗝發出了聲音,應該對同桌的人說「Excuseme表示歉意。千萬不要塞得滿嘴的食物,慢慢一口一口吃。發表意見時,應該等食物完全吞下去之后再講話,不可以一邊嚼一邊講話。如果有魚刺或骨頭,應該盡量先用刀叉挑出來或切除掉,再放到嘴里面,不適合嚼一嚼之后再用嘴巴吐出來,假如不得已必須要這樣做,也最好悄悄地、稍微用餐巾布遮掩一下比較好喔。

西方的禮儀和我國有許多的相似之處。

零零總總談了一些基本西方禮儀,其實最基本的還是爸媽平時生活教養的功夫。如果常常提醒孩子遵守禮貌規矩,讓孩子懂得規范自己、尊重別人,相信在國外旅游的時候,也能很快就適應不同的禮節了!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西方的禮儀和我國有許多的相似之處。在當前國際交往頻繁的形式下,不論是在國內接待外賓或出國訪問旅游,不論是將要留學國外或常駐國外工作都有必要學習一下西方的禮儀。

禮節有兩個方面:其一要從內心去關心他人的需要和情感;其二要以一定的行為方式表現出來,由此人們通常可以判斷我們家庭教養的狀況。禮節的實質就是處處為別人著想,這也就是要實行那條金箋:你想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該怎樣對待別人。所謂考慮他人的要點就是要使自己的衣著和舉止盡可能讓人喜歡。一看到衣著雅致、彬彬有禮的人,你就會覺得日常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相反,看到的是衣著不整,禮節不周的人,你就會有明顯的缺少什幺以及不舒服和煩惱的感覺。

中國的禮節與西方的禮節有時差別很大。

如果你想同西方人相處和諧,了解西方的禮節是非常重要的。

最簡單的問候是說一聲"早上好"、"下午好",或"晚上好"。這種問候可以用于你不太熟悉的人或者任何與你匆匆擦肩而過的人。

若你不很匆忙時,對不認識的人可說一聲"你好",回答你的也應該是"你好"。

當你第一次與別人見面時,通常要握手。此外,久違的朋友相見時,通常也要握手。然而,相遇時不握手也行,微微鞠一個躬,也是很有禮貌的。

如果誰要和你握手,你當然要同他握手——拒絕握手是非常不禮貌的。通常是由年齡大的一方或者女子先伸出手。

你在向別人問好時,直呼別人的姓名也常常是得體的。你可以說;"早上好,蒙克里夫先生"或"你好,富蘭克林"。

有些問候在中國是合乎禮節的,而在西方卻不被采用。如果你問候一個西方人說"你上哪兒去?"(Whereareyougoing?)或說"你去哪兒啦?"(Wherehaveyoubeen?)他會想你在打聽他的私事,實在是太失禮了。

而如果你說:"你吃過了嗎?"(Haveyouhadyourdinner?),他可能會認為你想邀請他與你共同進餐。因此,和西方人相處時,你最好使用西方通常的問候方式。

當你受到邀請時,你必須立即作復,明確地說明你究竟能不能接受這次邀請。如果對方是在談話中或偶然遇見時口頭提出邀請的,你就應該立刻回答能不能去。如果當時不能回答,你可以說?"我今晚告訴你,行嗎?"或諸如此類的話。但不管是口頭邀請還是書面邀請,都應當給予明確的回答。

通常來說,表示你的確不能接受邀請的客氣的辦法是說出你不能不謝絕的理由。只是說一聲"我不能去"或"我不去"是不禮貌的。說一聲"對不起"也是不夠的。只說一聲"謝謝",那就只能使人莫名其妙,不知你到底是接受邀請,還是謝絕邀請。

如果你接受了邀請,忽然有事不能赴約。你應當把你不能前往的真實原因告訴對方,接受了邀請而又不赴約是一件極不禮貌的事情。

在經歷了飲食習慣的歷史沿革之后,當我們都圍坐在鋪著雪白桌布、擺著锃亮刀叉的餐桌旁時,吃飯已經從只為了充饑的需求而發展成為一種令人愉快在復雜的社會習俗。今天,在你應邀赴宴的時候,你對同桌進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談話,大概比對飲食要更感興趣。實際進餐時,應該盡可能少一些聲響,少一些動作。

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時,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時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如果是那樣的話,就把它取出,放在旁邊的小碟上。

在西方,汽車有優先通行權。幾個人肩并肩地排成一行走是不禮貌的。因為那樣會妨礙別人行走或耽擱別人的時間。

西方店鋪,除極少數外,都對商品明碼標價,沒有討價還價的習慣。店員們都很客氣,盡力為顧客找到滿意的商品。顧客也必須很客氣,如果看了好幾件物品以后,一件都不想買,顧客可以說:"恐怕這些都不是我所需要的,麻煩你了,多謝。"

"謝謝你"(Thankyou)這名話在西方比在中國用得要更加頻繁得多。任何人替你做了一些事,不管事情多小,也不管他是你的上司還是傭人,你都應該說:"謝謝你"。

第5篇

禮儀在人們的交往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它可以溝通人們之間的感情,感受人格的尊嚴,增強人們的尊嚴感;其次,它有助于發展我國人民同世界各國、各地區人民的友誼。在涉外交往中,遵守國際慣例和一定的禮節,有利于我國的對外開放,有利于展現中國禮儀之邦的風貌;最后,健康、必要的禮儀可以贏得人們的尊敬和愛戴,廣交朋友,避免隔閡和怨恨。如果一個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彬彬有禮,待人接物恰如其分,誠懇、謙恭、和善,就必定受到人們的尊重。

國際社交場合,服裝大致分為禮服和便裝。正式的、隆重的、嚴肅的場合著深色禮服(燕尾服或西裝),一般場合則可著便裝。目前,除個別國家在某些場合另有規定(如典扎活動,禁止婦女穿長褲或超短裙)外,穿著趨于簡化。

我國服裝無禮服、便服的嚴格劃分。一般地講,在正式場合,男同志著上下同質同色的中山裝,或著上下同質同色的深色西服并系領帶,配穿同服裝顏色相宜的皮鞋;非正式場合(如參觀、游覽等),可穿各式便裝、民族服裝、兩用衫,配額色相宜的皮鞋或布質鞋。

在涉外交往中,著裝應注意下列事項:

任何服裝都應做到清潔、整齊、挺直。上衣應熨平整,下裝熨出褲線。衣領、袖口要干凈,皮鞍應上油擦亮。穿中出裝要扣好領扣、領鉤、褲扣。穿長袖襯衣要將前后擺塞在褲內,袖口不要卷起,長褲褲筒也不允許卷起。兩扣西跟上衣若系扣子,可系上邊一個,若是一扣或多扣西服上衣。均應扣全。男同志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應穿短褲參加涉外活動。女同志夏天可光腳穿涼鞋,穿襪子時,襪口不要露在衣、裙之外。

參加各種涉外活動,進入室內場所均應摘去帽子和手套,脫掉大衣、風雨衣等送入存衣處。西方婦女的紗手套、紗面罩、帽子、披肩、短外套等,作為服裝的一部分允許在室內穿戴。在室內外,一般不要戴黑色眼鏡。有限疾須戴有色眼鏡時,應向客人或主人說明,并在握手、交談時將跟鏡摘下,離別時再戴上。

在家中或旅館房間內接待臨時來訪的外國客人時,如來不及更衣,應請客人稍坐,立即換上服裝、穿上鞋襪,不得赤腳或只穿內衣、睡衣、短褲、拖鞋接待客人。

在交際場合中,一般是在相互介紹和會面時握手;遇見朋友先打招呼,然后相互握手,寒喧致意;關系親切的則邊握手邊問候,甚至兩人雙手長時間握在一起;在一般情況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但年輕者對年長者、身份低者對身份高者時應稍稍欠身,雙手握住對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與婦女握手時,應只輕輕握一下婦女的手指部分。

握手也有先后順序,應由主人、年長者、身份高者、婦女先伸手,客人、年輕者、身份低者見面先問候,待對方仲出手后再握。多人同時擂手,切忌交叉進行,應等別人握手完畢后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應先脫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時應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

此外,有些國家還有一些傳統的見面禮節,如在東南亞信仰佛教的國家見面時雙手合什致意;日本人行鞠躬孔;我國傳統的拱手行禮。這些禮節在一些場合也可使用。

公共場合遠距離遇到相識的人,一般舉起右手打招呼并點頭致意,也可脫帽致意。與相識者在同一場合多次見面,只點頭致意即可;對一面之交的朋友或不相識者,在社交場合均可點頭或微笑致意。

涉外交往中,在與外商談話時表情要自然,語言和氣親切,表達得體。談話時可適當做些手勢,但動作不要過大,更不要手舞足蹈,用手指點人。談話時的距離要適中,太遠太近均不適合,不要拖拖拉拉、拍拍打打。

參加別人談話要先打招呼,別人在個別談話時,不要湊前旁聽;有事需與某人談話,可待別人談完;有人主動與自己說話,應樂于交談;發現有人欲與自己談話,可主動詢問;第三者參與談話,應以握手、點頭或微笑表示歡迎;若談話中有急事需離開,應向對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談話時若超過三人,應不時與在場所有人攀談幾句,不要同個別人只談雙方知道的事情,而冷落其他人。如果所談的問題不便讓其他人知道,可另約機會。

在交際場合,自己講話要給別人發表意見的機會,另一方面、在別人講話時,也應適時發表個人的看法。對于對方談到的不便談論的問題,不應輕易表態,可轉移話題。要善于聆聽對方的講話,不要輕易打斷,不提與談話內容無關的問題。在相互交談時,應目光注視對方,以示專心。別人講話不要左顧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視別處、老看手表等做出不耐煩的樣子,或做伸懶腰、玩東西等漫不經心的動作。

在交際場合結識朋友,可由第三者介紹,也可自我介紹。為他人介紹,要先了解雙方是否有結識的愿望,不要貿然行事。無論自我介紹或為他人介紹,都要做到自然。例如,正在交談的人中,有你所熟知的,便可趨前打招呼,這位熟人便將你介紹給其他客人。自我介紹時,要主動講清自己的姓名、身份、單位(國家),對方則會隨后自我介紹。為他人介紹時還應說明與自己的關系,以便于新結識的人相互了解與信任。介紹其他人時,要有禮貌地以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指點別人。介紹也有先后之別。應先將身份低的、年紀輕的分紹給身份高的、年紀大的,把男子介紹給婦女。介紹時,除婦女和年紀長者外,一般應起立。但在宴會桌上、會談桌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紹者只要微笑點頭有所表示即可。交換名片也是相互介紹的一種形式。在送給別人名片時,應雙手遞出,面露微笑,跟睛看著對方,在接受對方名片時、也應雙手接回,還應輕聲將對方的姓名等讀出,然后鄭重地收存好。

涉外交往在談話時,內容不能涉及疾并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也不要提起一些謊誕離奇、聳人聽聞、的話題。不應徑直詢問對方的履歷、工資收入、家庭財產等私人生活方面的問題。

對方不愿回答的問題不應究根尋底,對方反感約問題應表示歉意或立即轉移話題。在談話中一定不要批評長輩、身份高的人,不要議論當事國的內政,不要恥笑諷刺對方或他人,不要隨便議論宗教問題。

男子一般不參加婦女圈內的議論。與婦女談話更要謙讓、謹慎。不宜詢間婦女的年齡和婚姻狀況,不要說對方的身材、健康、收入及私生活方面的話題。不要與婦女開玩笑,更不要無休止的攀談以免引起對方和他人的反感。

第6篇

從國際交往的角度來看,那么涉外禮儀有什么基本要求呢?

宏觀上來講有三個基本要求:第一個要求尊重為本,這個尊重二字,應該是禮儀之本,也是待人接物之道的根基之所在。你不管是坐、請坐、請上坐也好,茶、上茶、上好茶也好,關鍵是要通過這種形式,向別人傳遞出尊重對方的信息,這恐怕是要點。但是尊重在國際交往中,有兩個方面的要求,不能夠偏袒于一方。

第一個方面的要求就是要自尊為本,要強調自尊自愛。一個人在國際交往中,不講自尊,就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你自己要把你當回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舉止大方。有同志這方面差點勁了,往人家對面一站,或者一坐,也不管對方是熟人是生人是同性是異性,比較灑脫,比如腿伸出去,男同志,順手把褲管往上一拉,露出一條飛毛腿。但是此種人,那么在國際交往中,在比較重要的場合,怎么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呢?所以要尊重自我。

其次要尊重自己的職業。工作你分工不同,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在任何國家、任何社會,真正被人家尊重的人,是有實力的人,是學有所長的人,是專業方面有本事的人。所以要愛崗敬業,這樣的人才會贏得尊重,各國皆然。

最后,第三個方面要尊重自己的單位。大到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小到我們現在供職的地方,那在國際交往中,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維護它的尊嚴和形象。其次我們強調要尊重交往的對象,不僅要自尊,而且要對交往對象表示尊重。我們一般要講五句話:“尊重上級是一種天職,尊重同事是一種本份,尊重下級是一種美德,尊重客戶是一種常識,尊重所有人是一種教養?!边@五個方面,涉及到我們人際交往的方方面面,要尊重,要全方位的尊重,不能失禮于人,尊重為本。但是,光講尊重為本,在國際交往中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第二個方面的理念的要求,就是要善于表達。?

你要把你對對方的尊重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你不表現他怎么會知道你尊重他呢?

它有個表現程式的問題。比如我們在國際交往中,接待外國客人,我們強調接待三聲:“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是吧?來了話你要先說個歡迎光臨,然后再說事。我在我們保衛處的同志講過課,我跟他講,“那要來了客人的話,你首先要問先生你好,然后再說事,你不能上來問,找誰,人家是犯罪嫌疑人嗎?”你打電話也是,拿起話筒第一句話,“你好中國人民大學”,然后再說事,不能上來就喂喂喂,再問“有人嗎?”那人家不是人嗎?那你這是基本禮貌,你這個“三聲”沒有,你算什么?

第7篇

語言之于文化,也象語言之于思維一樣,是一種表達形式.因此,語言也是各種文化內容的載體.借助語言,可以觸探文化的內涵;從表達形式的比較中,可以窺視文化的異同.比如,比較文學,比較語言學等.語言中一個豐富多彩,又廣為流傳的形式,便是'名言警句'.這些被廣泛引用的精煉語句,往往積淀概括了人類文化經驗的精髓,高度概括,又瑯瑯上口.又因為它往往觸及人類生存的根本課題,且具有較深的歷史淵源,所以不同文化中,往往可以見到相似的表達.學過外語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會接觸過類同于本族語的名言警句.下面試舉一些多年學習英文所積累的中英文名言警句,與大家一起欣賞不同文化的共同經驗積累.

最相似的一類,其表達方式與內容幾乎完全相同,看起來就好像是直接的翻譯.比如:

Tostrikewhiletheironishot.

趁熱打鐵.

Goodluckwouldnevercomeinpairs.

福不雙至.

Fireprovesgold,adversityprovesmen.

烈火顯真金,逆境識英雄.

Longhairandshortwit.

頭發長,見識短.

Bloodisthickerthanwater.

血濃于水.

Ifyouwouldnotbeknowntodoanything,neverdoit.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Inunityhereisstrength.

團結就是力量.

Hewhosebellyisfullbelievesnothimwhoisfasting.

飽漢不知餓漢饑.

Easiersaidthandone.

說時容易做時難.

Idlenessistherootofallevil.

懶惰是萬惡之源.

Wallhasears.

隔墻有耳.

這類對應諺語,從形式上幾乎看不出任何文化差異.在諺語的起源上,有些甚至可能是相互的借鑒或翻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比較研究,或許會提供一些證據.但不同文化中能有如此相通的諺語流傳,也說明人類社會的文化積累過程有很多基本的共同進程.

還有一類諺語,所表達的含義完全相同,但所隱喻于的事物略有文化上的差異.比如:

Betterbetheheadofadogthanthetailofalion.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Theforemostdogcatchesthehare.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Everypotterpraiseshisownpot.

老王賣瓜,自賣自夸.

Thefoxpreysfarthestfromhome.

兔子不吃窩邊草.

Theproofofthepuddingisintheeating.

要知道梨子的滋味,最好是親口嘗一嘗.

Oneswallowdoesnotmakeasummer.

一花獨放不是春.

Onedropofpoisoninfectsthewholetunofwine.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Setafoxtokeepone''''sgeese.

引狼入室.

Whatdoyouexpectfromapigbutagrunt?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Hethatcomesofahenmustscrape.

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Whenthecat''''saway,themicewillplay.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雞頭鳳尾對狗頭獅尾;鳥兒吃蟲對應狗逮兔子;賣瓜變成賣瓦罐等.這種借喻事物上的差別,并不影響所表達的思想,內容的一致.中文的某些諺語來自文化傳統中的典故,英文也許有此原因.比如鳳凰在中國文化中具有很突出的象征意義,而不同與鳳凰在西方文化中的含義.

第三類諺語也是表達的內容相同,但語言表達方式有異:

Sinkorswim.

不進則退.

Hethathadnocrossdeservesnocrown.

不吃苦中苦,難得人上人.

Jackofalltrades,masterofnone.

博而不專.

Opportunityseldomknockstwice.

機不可失

Amissisasgoodasamile.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Bettertobesurethansorry.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Enoughisasgoodasafeast

知足者常樂

Whospitsagainstheaven,itfallsinhisface.

自作自受

Anunfortunatemanwouldbedrownedinatea-cup.

人倒霉喝涼水都塞牙

Romewasnotbuiltinaday.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Ittakestwotomakeaquarrel.

一個巴掌拍不響

Failuresarethepillarsofsuccess.

失敗是成功之母

Truthneedsnotmanywords.

有理不在聲高

第8篇

站姿禮儀

站姿

站姿是人的一種本能,是一個人站立的姿勢,它是人們平時所采用的一種靜態的身體造型,同時又是其他動態的身體造型的基礎和起點,最易表現人的姿勢特征。在交際中,站立姿勢是每個人全部儀態的核心。如果站姿不夠標準,其他姿勢便根本談不上什么優美。

基本站姿

基本的站姿就像在參加軍訓時一樣,從正面觀看,全身筆直,精神飽滿,兩眼正視(而不是斜視)。兩肩平齊,兩臂自然下垂,兩腳跟并攏,兩腳尖張開60度,身體重心落于兩腿正中;從側面看,兩眼平視,下頜微收,挺胸收腹,腰背挺直,手中指貼褲縫,整個身體莊重挺拔。采取這種站姿,會使人看起來穩重、大方、俊美、挺拔,它可以幫助呼吸,改善血液循環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身體的疲勞。站姿的腳姿可以有一些變化:一是兩腳分開,兩腳外沿寬度以不超過兩肩的寬度站立;二是以一只腳為重心支撐站立,另一只腳稍息,然后輪換。

標準站姿

1.身體挺拔,抬頭,頭頂上懸,脖頸挺直:

2.微收下頜雙目平視,頭和下巴成直線,下巴和地平行;

3.雙肩放松,稍向下壓,雙臂自然垂于體側;

4.脊椎、后背挺直,胸向前上方挺起;

5.兩腿并攏立直。膝和腳跟靠緊。

女性標準站姿

女性站立時,雙腳要成“V”字形。膝和腳后跟盡量靠攏;或一只腳略前,一只腳略后,前腳的腳后跟稍稍向后腳的腳背靠攏,后腿的膝蓋向前腿靠攏。這些站姿是規范的,但要避免僵直硬化,肌肉不能太緊張,可以適宜地變換姿態,追求動感美。在站立時,不要躬腰駝背或挺肚后仰。也不要東倒西歪地將身體倚在其他物體上,兩手不要插在褲袋里或叉在腰間,也不要抱臂于胸前。

男性標準站姿

標準站姿的關鍵要看三個部位:一是髖部向上提,腳趾抓地;二是腹肌、臀肌收縮上提。前后形成夾力;三是頭頂上懸,肩向下沉。這三個部位的肌肉力量相互制約,才能保持標準站姿。根據這個要求,男性站立時,身體要立直,挺胸抬頭、下頜微收、雙目平視、兩膝并嚴、腳跟靠緊,腳掌分開呈“V”字形。挺髖立腰、吸腹收臀、雙手置于身體兩側自然下垂;或者兩腿分開。兩腳平行,不能超過肩寬,雙手在身后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貼在臀部。

不同場合站姿

1.站著與人交談時,如果空著手,可雙手在體前交叉,右手放在左手上。若身上背著皮包,可利用皮包來擺出優美的姿勢:一只手插口袋,另一只手則輕推皮包或挾著皮包的肩帶。手的位置的放置方式有多種,自己可以對著穿衣鏡先練習一下。找出最優美的動作,只要不過分做作,一定可以從鏡子的練習中找出最適合的姿勢。不可雙臂交叉,更不能兩手叉腰,或將手插在褲袋里或下意識地作小動作,如,擺弄打火機、香煙盒。玩弄衣帶、發辮。咬手指甲等。

2.與外賓談話時,要面向對方站立,保持一定距離,太遠或過近都是不禮貌的。站立姿勢要正,可以稍彎腰,切忌身體歪斜,兩腿分開距離過大,或倚墻靠柱。手扶椅背等不雅與失禮姿態。

3.向長輩、朋友、同事問候或做介紹時,不論握手或鞠躬,雙足應當并立,相距約10公分左右,膝蓋要挺直。

4.穿禮服或旗袍,絕對不要雙腳并列,要讓兩腳之間前后距離5公分,以一只腳為重心。

5.等車或等人時,兩足的位置可一前一后,保持45度角,這時的肌肉放松而自然,但仍保持身體的挺直。

五種工作場合站姿

1.垂直站姿:如標準立正姿態。

2.前交手站姿:身體直立。男性雙腳分開不超過肩寬,重心分散于兩腳上,兩手在腹前交叉。女性兩腳尖略展開,一腳在前,且后跟靠近另一腳內側前端,重心可于兩腳上,也可于一只腳上,通過重心的轉移減輕疲勞,雙手仍在腹前交叉。

3.后交手站姿:腳跟并攏,腳尖展開60~70度。挺胸立腰,下頷微收,雙目平視,兩手在身后相搭,貼在臀部。

4.單背手站姿:兩腳尖展開90度,左腳向前,將腳跟靠于右腳內側中間位置。成左丁字步,身體重心于兩腳上。左手背后,右手下垂,成左背手站姿。相反站成右丁字步,背右手,左手下垂成右背手站姿。

5.單前手站姿:兩腳尖展開90度,左腳向前,將腳跟靠于右腳內側中間,左手臂下垂,右臂肘關節屈,右前臂抬至橫膈膜處,右手心向里,手指自然彎曲,成右前手站姿。同樣相反的腳位和手位可站成左前手站姿。

四種服務人員站姿

1.正規站姿:正確的禮儀站姿是抬頭、目視前方、挺胸立腰、肩平、雙臂自然下垂、收腹、雙腿并攏直立、腳尖分呈V字形、身體重心放到兩腳中間;也可兩腳分開,比肩略窄,將雙手合起,放在腹前或背后。

2.背手站姿:即雙手在身后交叉,右手放在左手外面,貼在兩臀中間。兩腳可分可并,分開時,不超過肩寬,腳尖展開,兩腳夾角成60度,挺胸立腰,收頷收腹,雙目平視。

3.叉手站姿:即兩手在腹前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直立。這種站姿,男子可以兩腳分開,距離不超過20厘米。女子可以用小丁字步。即一腳稍微向前,腳跟靠在另一腳內側。除保持正確的站姿外,男職員兩腳分開,比肩略窄,將雙手合起放在背后;女職員雙腿并攏,腳尖分呈V字形,雙手合起放于腹前。

4.背垂手站姿:即一手背在后面,貼在臀部。另一手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彎曲,中指對準褲縫,兩腳可以并攏也可以分開,也可以成小丁字步。這種站姿,男士多用,顯得大方、自然、灑脫。

五種不正確站姿

1.彎腰駝背。這是一個人身軀歪斜的一種特殊表現。在站立時,一個人如果彎腰駝背,除去其腰部彎曲、背部弓起之外,通常還會同時伴有頸部彎縮、胸部凹陷、腹部凸出、臀部撅起等一些其他的不良體態。它顯得一個人缺乏鍛煉、無精打采,甚至健康不佳。

2.手位不當。站立的時候,必須注意以正確的手位去配合站姿。在站立時手位不當,會破壞站姿的整體效果。站立時手位不當主要表現在:一是雙手抱在腦后;二是用手托著下巴:三是雙手抱在胸前;四是把肘部支在某處;五是雙手叉腰;六是將手插在衣服或褲子口袋里。

3.腳位不當。在正常情況下,“V”字步、“丁”字步或平行步均可采用,但要避免“人”字步和“蹬踩式”?!叭恕弊植郊此追Q的“內八字”;“蹬踩式”指的是在一只腳站在地上的同時,把另一只腳踩在鞋幫上,或是踏在其他物體上。

4.半坐半立。在正式場合,必須注意坐立有別,該站的時候就要站。該坐的時候就要坐。在站立之際,絕不可以為了貪圖舒服而擅自采用半坐半立之姿。當一個人半坐半立時,不但樣子不好看,而且還會顯得過分隨便。

5.身體歪斜。古人曾對站姿提出過“立如松”的基本要求。所以,站立時不能歪歪斜斜。若身軀明顯地歪斜,如頭偏、肩斜、腿曲、身歪?;蚴窍ゲ坎恢?,不但直接破壞了人體的線條美,而且還會使自己顯得頹廢消沉、萎靡不振或自由放蕩。

站姿訓練要點

1.九點靠墻。即后腦、雙肩、臀、小腿、腳跟九點緊靠墻面。并由下往上逐步確認姿勢要領。

2.女士腳跟并攏,腳尖分開不超過45度,兩膝并攏;男士雙腳分開站立與肩同寬。

3.挺胸,雙肩放松、打開,雙臂自然下垂于身體兩側。

4.立腰、收腹,使腹部肌肉有緊繃的感覺;收緊臀肌。使背部肌肉也同時緊壓脊椎骨,感覺整個身體在向上延伸。

5.雙眼平視前方,臉部肌肉自然放松,使脖子也有向上延伸的感覺。

坐姿禮儀

坐姿

坐的姿勢,一般稱為坐姿。它所指的是,人在就座以后身體所保持的一種姿勢。標準坐姿是人們將自己的臀部置于椅子、凳子、沙發或其他物體之上,以支持自己身體重量,雙腳則需放在地上。坐的姿勢。從根本上看,應當算是一種靜態的姿勢。對廣大服務人員而言。不論是工作還是休息,坐姿都是其經常采用的姿勢之一。

正確坐姿

1.入座時要穩、要輕。就座時要不緊不慢,大大方方地從坐椅的左后側走到座位前,輕穩地坐下。若是裙裝,應用手將裙稍稍攏一下,不要坐下來后再站起來整理衣服。

2.面帶笑容,雙目平視,嘴唇微閉,微收下額。

3.雙肩放松平正,兩肩自然彎曲放于椅子或沙發扶手上。

4.坐在椅子上,要立腰、挺胸,上體自然挺直。

5.雙膝自然并攏。雙腿正放或側放,雙腳平放或交疊。

6.坐在椅子上,至少要坐滿椅子的三分之二,脊背輕靠椅背。

坐時不可前傾后仰,或歪歪扭扭;兩腿不可過于叉開,也不可長長地伸出去,不可高蹺起二郎腿。也不可大腿并攏,小腿分開,或腿不停地抖動。

標準坐姿

入座時走到座位前,轉身后把右腳向后撤半步,輕穩坐下,然后把右腳與左腳并齊。坐在椅上。上體自然挺直,頭正。表情自然親切,目光柔和平視,嘴微閉,兩肩平正放松,兩臂自然彎曲放在膝上,也可以放在椅子或沙發扶手上,掌心向下,兩腳平落地面。起立時右腳先后收半步然后站起。一般來說,在正式社交場合,要求男性兩腿之間可有一拳的距離,女性兩腿并攏無空隙。兩腿自然彎曲。兩腳平落地面,不宜前伸。在日常交往場合,男性可以蹺腿,但不可蹺得過高或抖動,女性大腿并攏,小叉,但不宜向前伸直。

女士坐姿

女子就座時,雙腿并攏,以斜放一側為宜,雙腳可稍有前后之差,即若兩腿斜向左方,則右腳放在左腳之后;若兩腿斜向右方,則左腳放置右腳之后。這樣人正面看來雙成一點,可延長腿的長度,也顯得頗為嫻雅。女士分腿而坐顯得不夠雅觀,腿部倒V字式也是不提倡的,女士若穿裙裝應有撫裙的動作。一般來說,在正式社交場合,要求女性兩腿并攏無空隙。兩腿自然彎曲。兩腳平落地面,不宜前伸。在日常交往場合,女性大腿并攏,小叉,但不宜向前伸直。

女士怎樣才能做到優雅的疊腿而坐呢?在基本坐姿的基礎上,雙腿可略向前伸直,腳踝相疊,保持坐姿平穩,雙腿同時輕輕離地向回收,相疊部位由腳踝過渡到膝蓋,雙腿向一側傾斜,略微調整。在美觀的基礎上,以穩定、舒適為宜。

男士坐姿

男子就座時,雙腳可平踏于地,雙膝亦可略微分開,雙手可分置左右膝蓋之上,男士穿西裝時應解開上衣紐扣。一般正式場合。要求男性兩腿之間可有一拳的距離。在日常交往場合,男性可以蹺腿,但不可蹺得過高或抖動。

歐美國家的男士疊腿而坐時,是把小腿部分放在另一條腿的膝蓋上,大腿之間是有縫隙的,但注意腳不要蹺得太高,以免鞋底正對旁邊的客人。在與歐美國家人士交往時,需注意對方的習俗,這樣更有助于雙方的溝通。

八種常用坐姿

1.正襟危坐式。又稱最基本的坐姿,適用于最正規的場合。要求上身與大腿,大腿與小腿,小腿與地面,都應當成直角。雙膝雙腳完全并攏。

2.垂腿開膝式。多為男性所使用,也較為正規。要求上身與大腿,大腿與小腿,皆成直角,小腿垂直地面。雙膝分開,但不得超過肩寬。

3.雙腿疊放式。它適合穿短裙子的女士采用(或處于身份地位高時場合),造型極為優雅,有一種大方高貴之感。要求將雙腿完全地一上一下交疊在一起,交疊后的兩腿之間沒有任何縫隙,猶如一條直線。雙腿斜放于左右一側,斜放后的腿部與地面呈45度夾角。疊放在上的腳尖垂向地面。

4.雙腿斜放式。適用于穿裙子的女性在較低處就座使用。要求雙膝先并攏,然后雙腳向左或向右斜放,力求使斜放后的腿部與地面呈45度角。

5.雙叉式。它適用于各種場合。男女皆可選用。要求雙膝先要并攏,然后雙腳在踝部交叉。交叉后的雙腳可以內收,也可以斜放。但不宜向前方遠遠直伸出去。

6.雙腳內收式。適合一般場合采用,男女皆宜。要求:兩大腿首先并攏,雙膝略打開,兩條小腿分開后向內側屈回。

7.前伸后屈式。女性適用的一種優美的坐姿。要求大腿并緊之后,向前伸出一條腿。并將另一條腿屈后,兩腳腳掌著地,雙腳前后要保持在同一條直線上。

8.大腿疊放式。多適用男性在非正式場合采用。要求兩條腿在大腿部分疊放在一起。疊放之后位于下方的一條腿垂直于地面,腳掌著地。位于上方的另一條腿的小腿則向內收,同時腳尖向下。

七種錯誤坐姿

1.腳跟觸及地面。坐后如果以腳觸地。通常不允許僅以腳跟觸地,而將腳尖蹺起。

2.隨意架腿。坐下之后架起腿來未必不可,但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兩條大腿相架,并且不留空隙。如果架起“二郎腿”來,即把一條小腿架在另外一條大腿上,并且大大地留有空隙,就不妥當了。

3.腿部抖動搖晃。在別人面前就座時,切勿反復抖動或是搖晃自己的腿部,免得令人心煩意亂,或者給人以不夠安穩的感覺。

4.雙腿直伸出去。在坐下之后不要把雙腿直挺挺地伸向前方。身前有桌子的話,則要防止把雙腿伸到其外面來。不然不但損害坐姿的美感,而且還會有礙于人。

5.腿部高蹺蹬踩。為了貪圖舒適,將腿部高高蹺起,架上、蹬上、踩踏身邊的桌椅,或者盤在本人所坐的坐椅上,都是不妥的。

6.腳尖指向他人。坐后一定要使自己的腳尖避免直指別人,蹺腳之時,尤其忌諱這一動作。令腳尖垂向地面,或斜向左、右兩側。才是得體的。

第9篇

[關鍵詞] 禮儀課程;涉外禮儀;職業形象;文化內涵;群體形象

[基金項目] 保定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課題號:201202017。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12-123-2

一、當代大學生群體形象描繪與分析

歷年來,社會公眾對大學生的印象應該是用這些美好的詞匯:天之驕子,出類拔萃,國之棟梁,志當存高遠,他們應當是心志高潔,追求理想,崇尚科學,革新社會的一批人,他們應該是社會的精英人群,眾人的行為表率。應該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過硬的專業素質,高潔的道德素質。

然而近幾年來社會各界關于大學生各種事件的曝光使人們對這個群體的印象急轉直下,很多震驚社會大事件如:復旦投毒事件,清華虐熊事件等都發生在大學生群體當中。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不禁要問,我們的大學生怎么了?我們有什么能做要做并且必須要做的。據有關網絡媒體調查:76.2%的大學生對自己的作為大學生的自身形象并不滿意,52.3%的大學生對自身社會形象的樹立選擇了迷茫狀態,32.7%的對自身的形象定位模糊。只有很少一部分大學生明白社會對自己的形象期待,占調查大學生的37.5%,那么可以知道有62.5%的大學生對此并沒有概念。

還有很多大學畢業生在從事涉外工作的過程中,或者是唯唯諾諾,顯得自慚形穢,或者是在沒有了解國際涉外禮儀通則的情況下,言語不當,影響了自身工作進一步展開,甚至影響了國家形象。

對于自身的身份不認同,人際交往意識差,交際技巧不夠,不能正確看待群體合作和個體價值體現之間的關系,道德價值標準模糊,自私自利,常常與大學生的行為相伴,在某些情況下會觸犯法律,挑戰公眾和社會的道德底線,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群體形象,也影響了國家形象,如若不加以重視引導教育必然也會影響他們自己職業形象的建立和職業前途。

二、對高校禮儀文化課程設置現狀的思考

禮儀是一個國家整體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甚至是物質文化水平在社會交往層面上的顯現。也是社會整體文明程度的表現。作為輸送高素質人才的高校,培養注重禮儀,注重自身形象,高道德素質的大學生是責無旁貸的。戴爾?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導出一條公式:個人的成功=15%的人際關系加上85%的人際關系和處世技巧。因此,作為大多數即將大學畢業就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來講,參加禮儀教育課程,建立自身形象意識也是走向社會實現職業理想的必經之路。

在禮儀課程的設置方面,各地方高校都有自己的設置方式,一般采取開設共選課,舉辦講座,班級入學教育的方法,在涉外專業的范疇內設置禮儀專業的必修課等等。但是,這些課程以理論灌輸為主,缺乏實踐操作和行為分析環節。

1895年,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與布羅伊爾合作發表《歇斯底里研究》,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論”也就傳布于世。根據該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的人格有意識的層面只是這個冰山的一角, 那是看不見的,但正是這看不見的部分決定其實人的心理行為當中的絕大部分是冰山下面的那個巨大的三角形的底部支撐著人類的行為。因此,高校禮儀的培養應擴充禮儀冰山文化的下層,通過講解,實踐,分析幫助學生了解禮儀的真正內涵,通過實踐之后的理論講解使學生接觸到禮儀文化的冰山下層,使禮儀所附著的文化帶動禮儀素養的提高,讓冰山底層的文化作為禮儀教育強有力的支撐,這包括禮儀文化思想的攝入,禮儀文化認同和文化包容。

從“冰山理論”進行分析,高校的禮儀課程效果不理想,除了非學校所能控制的社會因素以外,不可否認的一些問題依然是存在的。如:高校對禮儀文化教育和其課程設置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所開設的禮儀講座多是隨機性質的。而所開設的課程例如:《社交禮儀》、《公共關系禮儀》多為公選課程,并且課時比較少,大多以理論教學為主,沒有實踐環節。再有,高校對禮儀課程和禮儀教育缺乏客觀理性的思索,涉外專業的學生當然應該在學習好傳統禮儀的同時加入涉外禮儀的諸多內容,然而禮儀課程分類不完善,沒有做到細化到每個涉外專業,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強,效果不好。而且,高校沒有把禮儀教育與學生的素質教育和道德素養的教育這兩個最應該完成的教育目標結合起來。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使得社交課程變成了學生完成學分目標的任務,教師教授課程時教學手段陳舊落后,學生缺乏學習熱情,而禮儀教育可能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職業素養等多種優勢也成為空談。

三、高校在禮儀文化教育實踐方面應做出的改善

(一)高校作為教育的管理者應重新定義禮儀教育的意義和內涵。根據“冰山理論”,個人的禮儀教養只是冰山露在外面的一角,事實上禮儀教養是內在素質及修養的外化反應,其核心是夯實冰山的下部,即強化人的道德修養。因此禮儀教育在高校的教育體系中應是重中之重,而不是一般的文明禮貌教育。應從培養有理想,對生活有設想,擁有健全人格和正確道德價值觀念的方向努力。從尊重自己到尊重他人,從職業設想出發到達樹立良好職業形象的工作。引導學生理解禮儀文化在中國及其它國家由古到今的歷史,了解禮儀的文化背景和歷史背景,從而教與學雙方都能真正注重禮儀教育。

(二)高校應系統設置禮儀教育體系。認真系統規劃設置課程,從教學大綱的制定開始,不同年級學生制定不同教學計劃,建立不同專業學生的禮儀課程實習分類。建立社會,學校和家庭三位一體的禮儀教育制度。

高校應該杜絕幾節公外課程和幾次講座就完成大學禮儀教育的做法,把禮儀教育分階段安排到大學的八個學期當中去,如:在大一的兩個學期,可以進行大學校園禮儀,自律禮儀,成人禮儀,道德修養等適合剛剛進入大學且十八九的青年學習的禮儀,而對于大四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學生,應該開設職業形象禮儀,服飾禮儀,社交禮等課程。對于涉外專業的學生,應該把禮儀分為國家禮儀和涉外禮儀兩部分,缺一不可。要根據涉外專業學生的專業特點,把禮儀課程細化分類。

(三)利用高校的多種教學手段,探討禮儀教育課程的實踐化。應該在禮儀課程上打破傳統以教授為主的陳舊模式,結合不同專業的禮儀培養目標,采取授課,講座,座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即使在課堂上也可以進行講授,模擬情景教學,微電影展示,案例討論等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方式,利用多媒體,每個人手上的手機拍照功能和大學校園美麗的校園場地設置場景,讓學生從身邊的情景評析禮儀文化現象。

(四)多元化復合式考察禮儀課程的教學效果。禮儀教學效果如何考察,應該不僅僅靠試卷分數或者論文這些單一的方式。除了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析之外,也要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評估。

具體到每學期的禮儀課,要合理解構分數,平時成績必須占相當的比重,包括課堂情景表演,隨堂測驗,討論小組遞交的討論是否具有應用價值和思考價值。每個學期的禮儀課程成績應累計,在大四即畢業前夕。給每一個學生一個綜合評定的分數,最好納入大學生素質拓展體系。

關于教師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手段的評估,應培養在禮儀教學方面有研究并能具備良好禮儀素質的教師隊伍,在每個學期中和學期結束前,應通過師生座談,探討會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并通過督導教師和學生座談,學生給授課教師量化打分,兩者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反省和提升禮儀教學的教學質量。

大學生的禮儀素養和形象樹立,不僅代表著大學生本人,也代表著他所受的高等教育院校所具備的教育水平,不但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適應社會,也是一個社會整體素質水平的展現,更是一個國家形象的展現。因此,高校禮儀教育必須內外兼修,與時俱進,學校社會家庭多方配合,才能真正培養出具有良好禮儀素養和個人形象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1]胡清華.跨世紀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J].汕頭大學教育文匯,1994,(2).

[2]林華坤.多途徑進行禮儀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想文化素質[J].太原城市事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4).

[3]胡芳萍.淺談大學生的禮儀教育[J].黑河學刊,2010,(3).

第10篇

關鍵詞: 高職 《國際商務禮儀》課程 實踐教學

禮儀,包括一個人的儀表、體態、言談舉止反映一個人的內在素質、修養程度、精神面貌,是人與人之間相關溝通了解,進行商務活動的重要基礎。特別是在對外商務活動中,規范的禮儀不僅影響到業務工作的順利進行,而且關系到公司甚至國家的榮譽。目前,隨著我國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涉外企業的數量和規模這幾年一直高速增加,很多高職都開設了涉外專業,并將《國際商務禮儀》課程列為核心課程。但在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如何設計,一直是教學難點,部分學校該課程的實踐教學完全流于形式,加上學生自身不重視,使該課程的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構建一套適合高職特色的《國際商務禮儀》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一、高職《國際商務禮儀》課程簡介

《國際商務禮儀》課程是高職涉外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主要結合涉外企業工作人員在工作及業務中的相關禮儀環節進行訓練,使學生掌握涉外交往的相關禮儀規范。涉外禮儀就是人們參與國際交往所要遵守的慣例,是約定俗成的做法。它強調交往中的規范性、對象性、技巧性。

二、學習《國際商務禮儀》課程的重要性

國際商務活動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的過程,交流的時間、地點、方式都帶有國際化的特征,就算在具體的貨物交易過程中,面對面的交流次數、時間也非常有限。一個具備高素質國際商務禮儀的工作人員將在商場上給客戶留下深刻的印象。國際商務活動最核心的兩個環節分別是交易磋商、簽訂合同和后續交易、資金結算,這兩個環節既是情感溝通的環節,又是經濟利益重新分配的環節,因此,周到的商務禮儀將是很好的劑。

高職涉外專業開設《國際商務禮儀》課程,其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滿足涉外商務企業對員工的需求

根據我校涉外專業(涉外秘書、涉外旅游、國際貿易等)的人才需求調查表顯示,浙江省的涉外企業在對商務禮儀的重要性的選項,有87%的企業選擇非常重要。同時,通過企業座談,很多企業經理都感嘆,學生的商務禮儀環節應加強培養,這是與國際客戶打交道的重要基礎,也是樹立企業良好形象的關鍵。

(二)提升國際商務活動的成功率

近幾年,高職《國際商務禮儀》課程不僅在涉外專業開始開設,在其他相關的經管類(市場營銷、企業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也相繼開設,這就不難看出,在商務活動中,禮儀是決定其成敗的關鍵。特別是在國際商務活動中,很多進行國際商務活動的商人都是國家商界的精英,對商務禮儀必然非??粗亍M瑫r,在商務活動中,由于交易雙方都要維護各自的經濟利益,因此沖突在所難免。但即使發生沖突,良好的商務禮儀將有利于雙方的溝通,尋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提升商務活動的成功率。另外,外商一般是認人做生意,如果員工可以給客戶留下深刻印象,客戶就會變成公司終生的財富。

三、高職《國際商務禮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理論與實踐脫節

《國際商務禮儀》本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企業要求你會做,會用,而不是光懂理論。因此,禮儀教學必須強調理論與訓練的有機結合。就目前國內的教材來看,高職《國際商務禮儀》課程沒有統一的教材,相關的教材內容也是理論和描述內容較多,加上很多學校由于場地、師資等問題,課程中很多開設實踐環節或者干脆不開設,而高職學生本身的學習習慣及對該課程的不重視,使教學效果很難保證。

(二)國際商務禮儀教學針對性不強

《國際商務禮儀》主要在一些涉外專業中開設,和一般的商務禮儀課程相比,更加強調國際性,而在目前的專業教學中,商務禮儀課程內容極其相似,國際性根本不突出,所以,在沒有針對性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感覺學的內容與企業的要求還是無法適應。特別是針對不同國家的客戶,如何針對性地進行禮儀教學,仍需要改進。

(三)不同企業對國際商務禮儀的需求不同

涉外企業由于其經營的客戶來自不同的國家,因此每個公司對員工的禮儀要求完全不同,比如與德國客戶合作的企業,德國人特別注重禮節形式,尤其是在商務場合中,他們樂于享受各種禮節的形式,打招呼時要稱呼頭銜,與他們交往要非常遵守時間等。但與法國客戶合作的企業就不同,法國人談話習慣用手勢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法國商人保守而正式,珍惜人際關系,一般做生意前提是必須和你成為好朋友。因此,不同的國家客戶造成不同企業對國際商務禮儀的需求不同,給教學造成困難。

因此,構建符合高職特征的《國際商務禮儀》實踐教學體系勢在必行。

四、高職《國際商務禮儀》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構建符合高職特征的《國際商務禮儀》實踐教學體系基本思路一是結合區域的典型國際客戶,進行實踐教學層次設計;二是根據教學具體內容,確定教學模塊,并由相關涉外企業論證教學模塊;三是根據相關的教學模塊確定實踐教學的具體項目和實現方法。具體詳細介紹如下。

(一)實踐教學層次設計

在設計本課程內容前,我調研了浙江省內約500家涉外企業,并與相關外貿管理部門、外貿服務部門(海關、商檢、貨運公司等)溝通聯系,其中商務伙伴的國家分布情況如下表:

根據上表可以看出,在浙江省范圍內,企業合作客戶較多的國家分別是美國、歐洲、阿拉伯國家、非洲國家、韓日等。因此教學層次的針對性分別可以是美國、歐洲、阿拉伯國家、非洲國家、韓日客戶的國際商務禮儀。

(二)實踐教學模塊的設計

確定了以國家為基礎的針對性實踐教學內容設計后,就要根據相關的國家客戶,設計具體的教學模塊,常規的交易環節中設計禮儀包括展會禮儀、工廠接待、平時來訪等。以下是我設計的關于接待美國客戶的商務禮儀設計案例。

(三)實踐教學內容設計

每個實踐項目按照能力的要求進行具體的內容設計,并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擬,“教學做”一體的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頭腦風暴等。以下是我設計的按照能力本位設計的教學項目案例。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基本問題的思考(一)[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6.

[2]姜大源.職業教育學基本問題的思考(二)[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6.

[3]郭能輝.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國際商務禮儀》課程設計[J].現代企業教育,2011.

[4]王宏旅.游類高職高專國際商務禮儀教學的必要性及策略[J].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07.

第11篇

一、涉外護理專業學生的素質結構

1.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質

“醫者,德為本”,可以說涉外護士的責任心是涉外護理工作能否成功的關鍵。護士尤其是涉外護理的學生必須真心地熱愛護理工作,必須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面對災難和危機必須挺身而出,無私無畏。要具有科學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只有這樣才能高質量地服務于病人,才能做好涉外護理工作。

2.精深系統的專業知識素質

涉外護理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精深系統的專業護理知識,并且要能熟練運用自己所學的護理知識分析和解決自己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另外,涉外護理專業學生還必須掌握嫻熟的護理操作技能和護理技術,并且盡力做到操作正規和手法嫻熟。只有這樣才能與時俱進,才能滿足國際護理的需要。

3.穩定健康的身心素質

涉外護理專業學生的工作環境復雜,隨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這就要求不但有穩定健康的心理,而且還必須有強健的身體。涉外護士一定要待人誠懇,內心寬容豁達,遇事要穩重冷靜,面對各種緊急救護處變不驚。另外,涉外護士工作的復雜性和繁重性,尤其是通常需要在晚夜班工作,這就必須有強健的體魄和身體素質。

4.熟練豐富的外語知識

涉外護理專業因為面對的護理對象不是國內患者,直接面對的是外國友人。這就要求涉外護理專業的學生必須有熟練豐富的外語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消除溝通和語言交流上的困難,才能使得自己的護理工作開展得順利高效。

5.良好的外表形象素質

國際護士會對護士的形象有明確的規定,所以就要求涉外護理專業的學生必須按照國際護士的要求盡力做到熱情開朗,要富有活力,要做到內心豁達大度,外表溫文爾雅,性格要溫柔。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從外表形象到內在氣質都符合國際護士的需要。

二、涉外護理專業學生素質結構的拓展途徑

1.要積極采取措施培養涉外護理專業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的主動性

涉外護理專業的學生面對的是世界,隨時都面臨新的理念和新的技術的革新,所以對于他們不能保守陳舊的理念,必須抱著很高的學習熱情去主動學習國際護理新技術、新業務及新設備的使用等,必須使自己的知識同飛速發展的護理科學相適應,必須堅決做到用到什么就學什么,缺什么知識就及時補什么知識。

2.針對涉外護理專業學生的特點加強他們的英語運用能力

學??梢詫⒂⒄Z學習同涉外臨床護理實踐相結合,要向學生講授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及社會人文知識,要求學生必須熟練掌握常用的護理專業用語及常用對話句型。再就是幫助涉外護理專業的學生學習雅思英語口語以便能順利通過雅思考試,因為涉外護理專業的學生如果出國留學或者深造是必須過雅思英語考試的。

3.培養學生的禮儀和溝通技巧

學??梢匝埡娇展镜确沾翱诘墓ぷ魅藛T或專家對涉外護理專業的學生進行禮儀培訓,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服務禮儀、外交禮儀及世界各個國家和民族的交往禮儀等,從而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

4.加強涉外護理專業學生對涉外醫療法律和法規的學習

學校要有意識地安排涉外護理專業學生學習涉外醫療管理制度和規范,明白涉外醫療緊急救援流程,要學生都能熟悉各種國際醫療保險文書,對于涉外醫療糾紛要知道應該如何處理。

5.結合我國中醫特色,推進富有中國特色的中醫護理

涉外護理專業的服務對象是面向世界的,為了能提高我國涉外護理專業學生的競爭力,可以大力推進中醫特色護理。為此,學??梢陨罨透母锷嫱庾o理專業課程,培養學生不但能擁有嫻熟的西醫護理技能知識,同時又具備針灸或者按摩這樣富有中國特色的中醫護理技能。

參考文獻:

第12篇

禮儀的內容豐富多彩。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和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禮儀的內容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

禮儀是禮節和儀式的總稱,是人們在各種社會交往中,互相尊重而約定俗成、共同認可的行為規范和程序。禮儀的種類禮儀內涵豐富,滲透于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從識人到交人到工作,可以說處處都要應用禮儀。

那么,禮儀有哪幾種類型呢?總的來說,禮儀分為四大種:

(1).日常生活禮儀。包括見面禮儀、介紹禮儀、交談禮儀、宴會禮儀、會客禮儀、舞會禮儀、饋贈禮儀、探病禮儀。

(2).節俗節慶禮儀。包括春節禮儀、清明禮儀、端午禮儀、重陽禮儀、中秋禮儀習俗及結婚禮儀、殯葬禮儀和祝壽禮儀。

(3).涉外交際禮儀。包括見面禮節、交談禮節、拜訪和赴宴禮節等。

(4).商務禮儀。包括會議禮儀、談判禮儀、迎送禮儀及談判禁忌知識等。

其他還有公關禮儀、公務禮儀、家居禮儀和求職禮儀等。一般而言,禮儀知識并不是生搬硬套就可以達到預期效果的。

要想活學活用禮儀知識,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修養和文化知識,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新晨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在线日本精品a免费播放 | 色婷婷综合精品中文在线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欧洲 | 五月天婷婷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一本中文字幕 | 一本大道久久香蕉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