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在路邊鼓掌的人

在路邊鼓掌的人

時間:2023-05-30 08:55:5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在路邊鼓掌的人,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我不要做英雄,我要做一個在路邊鼓掌的人。”一個孩子說出的話,讓大家熟慮。

英雄,一個讓人敬佩的稱呼,走到任何地方,都會有人為他鼓掌。每個人都幻想成為英雄,但又有誰會想到做一個為英雄鼓掌的路人呢?其實做英雄久了,都會懷念自己的故鄉,那時自己僅僅是個平凡人。每個人都是一片綠葉,不管飄到多遠,多高,都已被心中那片土地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是的,這是每一片綠葉無奈而又甜蜜的宿命。所以不必為了得到而做英雄,或許可以做一個在路邊鼓掌的人。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奈何適,廓而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我們追逐著希望的彼岸,但也別忘了懷揣初心;用最澄澈最明亮的目光,去注視著他們的奔跑,并給予美好的祝愿,使得心神坦然。當你失望、無助時,也依然會有人為你喝彩,而唯有這時,才懂得他人的鼓勵和安慰是多么重要。

一個人的成功,必須充實自己以知識,武裝自己以冷漠,保護自己以拒絕,完善自己以獲得,安慰自己以成功,即使滿足了這些,也不一定會成功,因為缺少了一個為你鼓掌的人,在成功的道路上,難免會遭受磨難,而他就在這時,用心待人,總是默默地支持你。當你頗有成就時,你最滿足的不是成功的喜悅,而是看到有一個為自己鼓掌的人。

浙江溫州平陽縣萬全綜合高級中學高一:李民

第2篇

浙江一考生

有人說,倘若你是一條小溪,流經千溝萬壑,也要去構成一條條奔流的大河;如果你是一粒輕沙,越過千山萬水,也要去演繹一幅幅沙畫。這類人心存高遠,想成為英雄;而我卻想成為一個為他們鼓掌的人,安安靜靜坐在路邊。

舞臺上的表演者演繹出的一個個妙曼的舞姿引起了劇院中的陣陣雷鳴般的掌聲,這些掌聲由臺下的觀眾共同發出,代表著他們對舞劇的喜愛,代表著他們對表演者的尊敬,將鼓掌聲獻給他們,便是一種心境,超越了自然,亦很灑脫。

坐在路邊鼓掌,其實也挺好的。在這個世上被鼓掌的人總是英雄,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英雄。做英雄所承擔的責任其實更大。力量越大,責任越大。因為英雄免不了競爭,一將功成萬骨枯。沒有枯爛的骨架,哪來成名的英雄。而歷史卻周而復始地呈現出這種現象。相比之下,我更喜歡一個鼓掌者。離硝煙和殺戮遠一點,離安靜與灑脫近一點,當然鼓掌聲的發出者并非無能之人。

坐在路邊鼓掌的人很平凡,卻不平庸。大家一定記得《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廉頗的英勇無畏與攻城略地,也不會忘記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勇氣以及澠池之會中過人的膽識,但是否留意過一個人——繆賢?藺相如是英雄,而繆賢是一個鼓掌者。繆賢曾有罪,想亡趙走燕,但被那時還身為門人的藺相如阻止。繆賢負荊請罪,遂被免罪。而在趙王正愁無人可用之際,繆賢便向趙王推薦了自己的門人。不論出于什么原因,這都需要莫大的勇氣,因為如果藺相如任務失敗,那么繆賢也會人頭落地,但他還是推薦了藺相如。這個鼓掌者催生了一個英雄。也許英雄是依靠鼓掌的人才成為英雄,才擁有勇氣。我喜歡做一個鼓掌者,因為有時他們比英雄更偉大。

有時候,英雄也是鼓掌者。奧運會上,無數運動員為榮譽而戰,但每個項目的登頂者卻只有一人。因此,當對手站在比你更高的領獎臺時,你會羨慕。但是,沒有運動員對自己的對手是冷言相加的,他們也為自己的對手送上了掌聲,送上了自己衷心的祝福。這時,鼓掌者有一種心境,更達到了一種境界。作為一個鼓掌者,挺好的。

中國不乏英雄,但更不乏鼓掌者。有鼓掌者,才有英雄。所以請向這些催生英雄的人致敬!

得分:(內容)21分+(表達)20分+(發展等級)5分=46分

文章圍繞“做一個鼓掌者”而展開,得出了“坐在路邊鼓掌,其實也挺好的” 的觀點,并進一步指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很平凡,卻不平庸”,呼吁“有鼓掌者,才有英雄,所以請向這些催生英雄的人致敬”。這樣的觀點完全符合題意,這篇文章內容方面的最大亮點是對課文素材的獨特解讀與利用,以繆賢為例去思考“鼓掌者”的意義,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反映了作者的獨特思維視角。取材獨特,觀點新穎,故“內容”項得分為21分。

從表達看,語言通暢,并能在行文中將議論、敘述和抒情較好地融合。文章結構完整,思路清晰,因此“表達”項得分為20分。

“發展等級”符合“有文采”“有創新”等項的相關要素,得分為5分。

本文的主要問題是觀點的前后不一。第5自然段提出的“英雄也是鼓掌者”是本文的最大敗筆,正是它造成了觀點的前后不一致。根據文題的原意,在路邊的“鼓掌者”和在路上“奔跑的英雄”顯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角色,甚至可以說是彼此相對立的,而該考生在這里卻把兩者混為一談,因此在立意上出現了一定的偏差。

本文如果能夠在寫“為什么需要鼓掌者”的同時進行反向思維,思考“缺失了鼓掌者會導致怎樣的結果”,這樣進行正反論證不僅能令文章前后觀點一致,而且可以使文章的立意更深刻,進一步提升文章的內涵,使文章升格到更高的檔次。

襯托者

浙江一考生

花與葉,相生相依。多少人被花的美態給吸引。然而,沒有葉襯托的花,只得落下顧影自憐的結果。又有誰愿意做一片葉子來襯托別人的光芒,在角落為別人鼓掌;又有誰愿做一片瓦礫為銅墻鐵壁做出自己渺小卻又不可或缺的貢獻?

站在舞臺上的明星們,需要觀眾的掌聲;浩瀚的大海,需要河流補給。世間萬物的光芒都是需要別人的支持才會更加明亮。沒有誰可以嘲笑在角落默默貢獻的人們,也許他們并不出彩,卻是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一滴清水,一片枯葉,一顆黃沙,它們是渺小而又偉大的,在不經意的時刻做出自己的貢獻。它們樂于襯托,不介意光芒落在別人身上。它們是美好的,并非微不足道。

也許一個學生成績并不優秀,卻擁有美好的心靈,在生活中給予同學們幫助。也許在老師眼里并不優秀,但這并不能成為他是一個糟糕的孩子的理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契爾森曾說:“教育是與學習成績無關的,唯一在乎的是孩子們的心靈。”一個成績不優秀的孩子,他也許不是一個合格的學生,但他一定是一位優秀的人,倘若他心靈美麗。

如果可以,我也愿做一個在路邊鼓掌的人,默默無聞。我沒有什么特別偉大的理想,我只希望以后可以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回報社會。坐在路邊,看著別人在路上奔跑,欣賞別人美麗的姿態,何樂而不為呢?

一顆葡萄可以釀成美味的瓊漿,一滴水可以形成廣闊的海洋,一片磚瓦可以蓋成高樓大廈,一個人可以在背后默默奉獻。

襯托,是一個美好而神圣的詞。沒有襯托,何來的美麗;沒有對比,何來的反差。襯托是不可抹殺的。我愿做一名襯托者,用我的渺小來襯托別人的優異;我愿當一片綠葉,為花的綻放鼓掌。存在著,便有自身的價值,陽光的背后是陰影的存在,我們崇拜太陽的光輝,卻享受著陰影的涼爽。忽略不是一種罪過,但得承認其具有的價值,享受著便應當感恩。

花應當感謝葉的陪伴。優秀者應該感謝襯托者的鼓掌。每個人,每件事都應體現自身的價值。即便渺小,也是存在的證明。

看著別人在路上奔跑,襯托他們健美的身姿,何樂而不為呢?

第3篇

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那上國中的女兒,她同學都管叫她23號。

她的班上總共有50個人,而每次考試,女兒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個雅號,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中等生。

我們覺得這外號刺耳,女兒卻欣然接受。

老公發愁地說,一碰到公司活動,或者老同學聚會,別人都對自家的“小超人”贊不絕口,他卻只能扮深沉。

人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出類拔萃,而且特長多多。唯有我們家的23號女生,沒有一樣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一看到娛樂節目那些才藝非凡的孩子,就羨慕得兩眼放光。后來,看到一則九歲孩子上大學的報道,他很受傷地問女兒:“孩子,你怎么就不是個神童呢?”

女兒說:“因為我爸爸不是神父啊!”

老公無言以對,我不禁笑出聲。

中秋節,親友相聚,坐滿了一個寬大的包廂。眾人的話題,也漸漸轉向各家的兒女。趁著酒興,要孩子們說說將來要做什么?

鋼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們毫不怯場,連那個四歲半的女孩,也會說將來要做電視主持人,贏得一陣贊嘆!

15歲的女兒,正為身邊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剝蝦,盛湯揩嘴,忙得不亦樂乎。大家忽然想起,只剩她沒說了。

在眾人的催促下,她認真地回答:“長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當幼兒園老師,領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游戲。”

眾人禮貌地表示贊許,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說:“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當貓的圍裙,在廚房做晚餐,然后給我的孩子講故事,領著他在陽臺上看星星。”

親友愕然,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老公的神情,極為尷尬。

回家后,他嘆著氣說:“你還真打算讓女兒將來當個幼兒園老師?我們難道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她當中等生?”

其實,我們也動過很多腦筋。為提高她的學習成績,請家教,報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

孩子也蠻懂事,漫畫書不看了,剪紙班退出了,周末的懶覺放棄了。像一只疲憊的小鳥,她從一個班趕到另一個班,卷子,練習冊,一沓沓地做。但到底是個孩子,身體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吊著點滴,在病床上,還堅持寫作業,最后引發了肺炎。

病好后,孩子的臉小了一圈。

可期末考試的成績,仍然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23名。

后來,我們也曾試過增加營養、物質激勵等等,幾次三番地折騰下來,女兒的小臉越來越蒼白。而且,一說要考試,她就開始厭食,失眠,冒虛汗,再接著,考出了令我們瞠目結舌的33名。

我和老公,悄無聲息地放棄了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恢復了她正常的作息時間,還給她畫漫畫的權利,允許她繼續訂《兒童幽默》之類的書報,家中安穩了很久。

我們對女兒,是心疼的,可面對她的成績,又有說不出的困惑。

周末,一群同事結伴郊游。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帶著老公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語盈盈,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兒沒什么看家本領,只是開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時跑到后面,照看著那些食物。把傾斜的飯盒擺好,松了的瓶蓋擰緊,流出的菜汁擦凈。忙忙碌碌,像個細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兩個小男孩,一個數理天才,一個英語高手,兩人同時夾住盤子上的一塊糯米餅,誰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豐盛的美食,源源不斷地擺上來,他們看都不看。

大人們又笑又嘆,連勸帶哄,可怎么都不管用。

最后,還是女兒,用擲硬幣的方法,輕松地打破了這個僵局。

回來的路上,堵車,一些孩子焦躁起來。女兒的笑話一個接一個,全車人都被逗樂了。

她手底下也沒閑著,用裝食品的彩色紙盒,剪出許多小動物,引得這群孩子贊嘆不已。直到下車,每個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紙。

聽到孩子們連連道謝,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試后,我接到了女兒班主任的電話。

首先得知,女兒的成績,仍是中等。

不過,他說:“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訴我,他從教30年了,第一次遇見這種事。

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你最欣賞班上的哪位同學,請說出理由。除女兒之外,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理由很多: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等,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

班主任還說:“很多同學建議,由她來擔任班長。”

他感嘆道:“你這個女兒,雖說成績普通,可是做人,實在很優秀!”

我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

正在織圍巾的女兒,歪著頭想了想,認真地告訴我:“老師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

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著她。

她安靜地織著絨線,淡粉的線,在竹針上纏纏繞繞,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陰,在她手上,吐出星星點點的花蕾。

我心上,竟是驀地一暖。

那一刻,我忽然被這個不想成為英雄的女孩打動了。

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中的平凡人。

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長大成人后,她一定會成為:賢淑的妻子,溫柔的母親,甚至,熱心的同事,和善的鄰居。

何況她是班上50名之中的23名,我們還不慶幸,還不滿足?還想要更高人一等,更出人頭地!那后面還有27名半數以上的孩子呢?如果我是她們的父母,我要如何自處呢?

在那些漫長的歲月,她都能安然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又沒學壞,我們作為言傳身教的父母,能教養孩子長大成人,并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就可告慰先祖,還想為孩子祈求怎樣更美好的未來?就算她將來能當上司法官,能考上建筑師,若她心術不正,口是心非,那又有何用?

第4篇

前不久,一名北大碩士畢業生發帖稱,自己沒能掙大錢當大官,對不起父母。其實,該畢業生有一份月薪8000多元的工作,未來的上升空間還很大。但是,因為其父曾在親戚面前夸下海口,稱其可年賺上百萬,將來應該去當市長、省長,他覺得自己離父母的要求相差太遠。此帖一出,引發大家紛紛吐槽。一個健康的社會,成才的價值觀應該是多元的,教育的選擇也該是多元的。只以成功論英雄,只以金錢多少、官位高低論成功與否,這是需要扭轉的成才觀和社會價值觀。

這就是典型的“人上人思維”:教育目的就是為了出人頭地、博取功名、高人一等,甚至光宗耀祖。前不久,據中國社科院調查,2011年,“望子成龍”已成為我國居民的九大生活動力之首,也證明了這一點。

有積極的教育投入意識當然好,但如果在孩子身上投射太多的“功名期待”,將“高回報”當作教育的終極目的、唯一目標,非要成龍成鳳、當大官、掙大錢才算成功,而將最本然的人格養成、人本意識以及和諧性情都忘掉了,就值得商榷了。

能考上名校只能說明你是“考試高手”,今后能否取得事業上的成功,還得看你的協調能力、個人機遇、情商發展以及意志力品質。如果你僅僅是只會考試,而在上述非智力因素方面發展不理想,要想出人頭地取得事業上的成功估計很難。再說了,蕓蕓眾生中,高手如云,天外有天,能成為金字塔塔尖者,少之又少,更多的人只能成為塔基。如果家長不切實際,一意孤行,忘了這種教育規律和發展規律,只會給自己帶來苦惱,也會對孩子造成意想不到的傷害。

不切實際的“人上人思維”因為忽略了對孩子的個性精神尊重、平等關注,孩子壓力很大,活得很累,就會對各種課業負擔非常反感。眼下,不少家庭中的親子關系不夠和諧,代際矛盾和沖突不斷,與這種“人上人思維”關系密切。

一意孤行的“人上人思維”還容易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孩子敢怒而不敢言,將更多的負面情緒積壓在內心,不利于其陽光心態、豁達品格的形成。據報道,孩子正在成為心理疾病多發群體。

因此,不妨多一些“人中人思維”,不要把功利化和當大官、賺大錢當作教育的終極目標,而應該注重培養孩子自食其力的勞動能力、快樂拼搏的職業性情以及慈善博愛的公共品質,這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標,也是一種必要的教育平常心。就算孩子不能成龍成鳳,只要能憑借自我勞動,對社會做出積極貢獻,同樣是一種“教育成功”。因為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需要多種多樣的人才,既要有一流的科學家、教授、政治家等,也要有高素質的工人、廚師等技能型人才。

臺灣女作家劉繼榮的女兒說過這樣的話:“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這種淡定從容、實事求是、量體裁衣、寬松自然、注重和諧的教育發展規劃和“人中人思維”,更有教育發展意義和價值,值得大家學習。

(作者地址:河南省開封市公園路 42號)

第5篇

我們覺得這外號刺耳,女兒卻欣然接受。老公發愁地說,一碰到公司活動,或者老同學聚會,別人都對自家的“小超人”贊不絕口,他卻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僅成績出類拔萃,而且特長多多。唯有我們家的“23號女生”,沒有一樣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一看到娛樂節目里那些才藝非凡的孩子,就羨慕得兩眼放光。后來,看到一則9歲孩子上大學的報道,他很受傷地問女兒:孩子,你怎么就不是個神童呢?女兒說,因為你不是神父啊。老公無言以對,我不禁笑出聲來。

中秋節,親友相聚,坐滿了一個寬大的包房。眾人的話題,也漸漸轉向各家的小兒女。趁著酒興,要孩子們說說將來要做什么。

鋼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們毫不怯場,連那個四歲半的女孩,也會說將來要做央視的主持人,贏得一陣贊嘆。

12歲的女兒,正為身邊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剝蝦,盛湯揩嘴,忙得不亦樂乎。人們忽然想起,只剩她沒說了。在眾人的催促下,她認真地回答:"長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當幼兒園老師,領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游戲。"

眾人禮貌地表示贊許,緊接著追問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說:"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當貓的圍裙,在廚房里做晚餐,然后,給我的孩子講故事,領著他在陽臺上看星星。"

親友愕然,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么。老公的神情,極為尷尬。回家后,他嘆著氣說,你還真打算讓女兒將來當個幼兒園老師?咱們難道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她當中等生?

其實,我們也動過很多腦筋。為提高她的學習成績,請家教,報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資料。孩子也蠻懂事,漫畫書不看了,剪紙班退出了,周末的懶覺放棄了。像一只疲憊的小鳥,她從一個班趕到另一個班,卷子,練習冊,一沓沓地做。

可到底是個孩子,身體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輸著液體,在病床上,她還堅持寫作業,最后引發了肺炎。病好后,孩子的臉小了一圈。可期末考試的成績,仍然是讓我們哭笑不得的23名。

后來,我們也曾試過增加營養、物質激勵等等,幾次三番地折騰下來,女兒的小臉越來越蒼白。而且,一說要考試,她就開始厭食,失眠,冒虛汗,再接著,考出了令我們瞠目結舌的33名。

我和老公,悄無聲息地放棄了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恢復了她正常的作息時間,還給她畫漫畫的權利,允許她繼續訂《兒童幽默》之類的書報,家中安穩了很久。我們對女兒,是心疼的,可面對她的成績,又有說不出的困惑。

周末,一群同事結伴郊游。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帶著老公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語盈盈,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兒沒什么看家本領,只是開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時跑到后面,照看著那些食物。把傾斜的飯盒擺好,松了的瓶蓋擰緊,流出的菜汁擦凈。忙忙碌碌,像個細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兩個小男孩,一個奧數尖子,一個英語高手,同時夾住盤子里的一塊糯米餅,誰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豐盛的美食,源源不斷地擺上來,他們看都不看。大人們又笑又嘆,連勸帶哄,可怎么都不管用,最后,還是女兒,用擲硬幣的方法,輕松地打破了這個僵局。

回來的路上,堵車,一些孩子焦躁起來,女兒的笑話一個接一個,全車人都被逗樂了。她手底下也沒閑著,用裝食品的彩色紙盒,剪出許多小動物,引得這群孩子贊嘆不已。直至下車,每個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紙。聽到孩子們連連道謝,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試后,我接到了女兒班主任的電話。首先得知,女兒的成績,仍是中等。不過,他說,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訴我,他從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見這種事。

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你最欣賞班里的哪位同學,請說出理由。除女兒之外,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理由很多: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等,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班主任還說,很多同學建議,由她來擔任班長。他感嘆道:你這個女兒,雖說成績一般,可為人,實在很優秀啊。

我開玩笑地對女兒說,你快要成為英雄了。正在織圍巾的女兒,歪著頭想了想,認真地告訴我說,老師曾講過一句格言: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坐在路邊鼓掌。她輕輕地說:"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第6篇

不經歷風雨,怎能看見彩虹;不承受挫折,怎能成就精彩。雨被檐擋而有聲,籽遭土埋而發芽,水因路阻而涌泉,鳥遇風暴而翱翔。人,亦是如此,只有歷經挫折,方能成就精彩。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有關成就作文600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有關成就作文600字1艾默生曾言:“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在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后,同時也幫助了自己。”尼采也說:“強大的自我意識:不是作為個體,而是作為人類。讓我們思索,讓我們回顧:讓我們走大大小小的路。”

當英雄路過的時候,總要有人站在路邊鼓掌。世界上,有多少人渴望成為英雄,但最終卻因為心里只裝著自己,而成了煙火紅塵里的平凡人。而一個能在心里裝下別人的人,雖然他們一心只想著做個平凡的人,最終卻不得不被眾人推舉著做了英雄。誰說坐在路邊鼓掌的人就比英雄差?當英雄的心里只是想著他自己的榮耀時,那個在路邊鼓掌的人卻在自己平凡的心里把英雄裝下。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成就自我的人:一種是由自己成就自己,一種是由眾人成就自己。前者的心里只裝了自己,因為無人可以依靠;后者的心里因為總是裝著眾人的原因,而被眾人裝在心里,并最終由眾人成就。

唐僧的心里裝著蕓蕓眾生,所以才能贏得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龍馬的舍命相隨;劉邦的心理裝著需要休養生息的天下百姓,所以才能力克項羽,接過執掌天下的權杖;劉備的心里只想著漢室的江山,雖然為之不惜半生奔勞,但最終也只能贏得個“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結局;陳勝吳廣雖然喊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但心胸的狹隘最終葬送了他們的反秦事業并自己的性命,因為他們的心里只有個“王侯將相”;當項羽對其叔父項籍說:“書,記名姓而已;劍,一人之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時,也因其心胸的狹隘,而最終在與劉邦爭奪天下的較量中,一敗涂地,落得個“自刎烏江”的凄慘結局。

那些只想著成就自己的人,最大的可能是最終連自己也成就不了,毋庸置疑,這就是歷史留給后世最為強烈的回音。古人云:“望乎其上者得乎其中,望乎其中者得乎其下”。

君想成就自己嗎?那么請首先學會成就他人!

有關成就作文600字2距中秋節和國慶節的假期已經不遠了,但同學們并不為之開心——為什么呢?這都是因為第一次月考即將來臨。

隨著各科作業的增多,各科小考的輪番來襲,我逐漸意識到,月考的日子將要來臨了。在各科的小考、測試中,只有真正努力的人才能保持良好的成績,立于不敗之地;而那些不去認真記背,抓緊學習的人呢?他們只能在中下游混跡,被各科的考試慢慢地消磨自己的意志,最后力不從心,一蹶不振,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在學習的夾縫中“茍活”。

正所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現在已經升入初二了,各科的學習壓力如大山一般壓在我身上,讓人喘不過氣;各科的作業又讓我無從下手——而這幾次的小考分數也是不盡人意……每當我感覺要撐不住時,我都會想:我現在努力學習都是為了什么?是啊!我們這么拼搏,這么堅持,承受著這么大的壓力是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將來能在這競爭激烈而殘酷的社會中生存下去;還不是為了不被這物競天擇的環境淘汰,不作為一個弱者隨波逐流;還不是為了能在這片海洋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成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生活的奴隸!

由于生活和家庭的原因,我早已經歷了社會的殘酷——父親是一個上班族,為了生活,面對各種領導聚餐,他也只好硬著頭皮去應付。我分明地看見父親笑容滿面地將領導送走,可回到家里卻對著洗手池吐得稀里糊涂。夜里,父親的胃總是疼痛難忍,深夜也總是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為此,他還做過好幾次手術。

父親十分重視我的成績,即使他每天忙得暈頭轉向,也不忘關心我的學習。他不希望我走上和他一樣的道路,經歷和他一樣的遭遇。我會一直銘記著父親的話,砥礪進取,自強不息,成為自己的主人,做自己喜歡的事,成就精彩的人生!

有關成就作文600字3“吱、吱、吱”,星期天的中午,伴隨著扭動小螺絲釘的聲音,我在“小伙伴”的活動里開始親自體驗制作機器人,坐在華科大學教室里的我感覺興奮極了!

一開始,我們在一位專業老師的講解下真正地認識了機器人。過了一會,他發下來了一堆雜亂的零件,和一張說明紙。一看到說明書我就頭痛地抓了抓腦袋,上面的圖我一點也看不懂。橙色的、綠色的、銀色的……連顏色都看得我眼花繚亂。

我又回想起了頭一天的盼望,晚上,我激動得睡不著覺,希望早早地去做機器人。如今這么小的困難又怎能逃避呢?我又瞧了瞧坐在這我周圍的同學,他們已經開始制作了,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會讓迷你機器人成功出爐的!

我捧起說明書,開始仔細地閱讀起第一步,我這才明白這次的手工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難。我一會就完成了第一步,綠瑩瑩的電路板上扣著一個電夾,就像機器人的大肚皮。接著我又開始裝四肢,隊長說四肢有點麻煩,可我卻耐心地一個個的數著材料上的小孔。“只要我有毅力,困難小魔獸都會被打敗!”我小聲歡呼著,心中總有一股壓抑不住的興奮。我經過一番研究,終于找到了方法,我天才WYN太棒了!“機器人呀,你如果不會走路,又怎么算得上是機器人呢?”我一邊撫摸著已經拼好的它,一邊期盼地問道。

這時,小鹿老師一邊擺弄著他的起子,一邊得意洋洋的說:“接下來的只能由老師們來做。”我卻對這句話感到憤憤不平,憑什么我們就不能做呢?于是,我只好看著小鹿老師把銅絲擰在一起,用小螺絲釘固定……小機器人完工!我安上電池,打開按鈕,“嘎吱、嘎吱、嘎吱”小機器人出發嘍!

我超愛我的新“寶貝”,自己做的東西是最有趣的,只是可惜不是全程親自動手,小鹿老師呀,下次就讓咱們自己獨立完成吧!

有關成就作文600字4一窗一世界,開窗便是風景。看一看,有人感嘆“江山如此多嬌”;品一品,有人自信;“直掛云帆濟滄海”;悟一悟,有人“溫一壺月光下酒”,清新美好沉浸其中。無疑,他們的人生是精彩的。因為他們自信、自強、樂觀。

自信是成就人生精彩必不可少的基石。電影《喜劇之王》中周星馳飾演的一個遭人唾棄、處處碰壁卻依然堅持不懈的一個群眾演員,可他對自己充滿信心,一次次的遭受白眼與侮辱,可他始終堅守自己的演員夢想,一次又一次的去推銷自己,自信讓他最后走向了成功,他成為了一個著名的喜劇演員。不得不說,周星馳的精彩人生離不開他的自信。

自強是成就人生精彩不可缺失的后盾。漢朝名將韓信曾經受過一個屠戶的胯下之辱,卻自立自強飽讀兵書,操練武術,最終成為輔佐劉邦為帝的大功臣。凡爾納在成名之前,名氣非常小,卻自立自強的與名人見面,積累素材,最終寫出了《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游地球》等著作。韓信、凡爾納,自強成就了他們的精彩人生。

樂觀是成就人生精彩十分重要的支柱。史鐵生是一個天生殘疾人,一生都在與病魔作斗爭,可他沒有被現實擊倒,而是以非常樂觀的心態對待生活,他曾詼諧地說:“我的職業是生病”,在病床上努力學習,最終寫出了讓人震撼的《我的地壇》等著名的文學書籍。同為殘疾人的霍金樂觀的稱自己“我是一個聰明但不完整的人”,可是他的人生依然燦爛生輝。史鐵生也好,霍金也罷,樂觀是讓他們走向成功的重要支柱。

成就精彩人生,是我們每一個人所追求的,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只要我們自信、自強、樂觀,我們的人生必將綻放精彩。

有關成就作文600字5成就最好自己,成就未來,成就人生。人的一生,看似很長,實則彈指一瞬。假若一個人活到八十歲,那么,他的人生,他能在這世界留下痕跡的,有八十年,可真正決定他人生的,只有二十年,這個二十年,便是從出生到成人的這段時間,也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大部分時間。大山老師講,人生倘若八十年,若分為四段,第一段最為重要,也就是我們最為叛逆的階段,這段時期就是真正的我們。

我們現在的這個年齡段,渴望被成人的世界接受,渴望去迎接所謂的自由,有多少人,肆意放縱,如野草般肆意生長,然放縱之后,青年迷茫,壯年依舊,到老只剩下對世界的絕望。這些人,如塵埃一般,娶妻生子,柴米油鹽,然而庸庸碌碌,平淡一生,出生給世界帶來聲響,逝去留下眾人些許眼淚,留下的痕跡被時光磨滅,蒼白的如紙一般。

少年需有志,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屬楚。少年當有志,唯有志,有了目標,才找到了方向,明白自己奮斗的意義。人的一生,便是朝著目標發起一次次沖刺,哪怕失敗也好過碌碌無為。

少年須奮斗,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年少之人,大好年華,莫負東流。正值年少,風華正茂,怎么能放縱。放縱之人,放縱一時,后悔一世。如《滿江紅》中所言: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年少的我們怎能不奮斗,我們背負的除了我們的夢想外,還有著長輩的厚望,哪怕為了身后的那些人,我們也不該懈怠,因為,縱然年少,我們輸不起,因為,輸掉的,是我們的人生。

第7篇

走出《實話實說》欄目的崔永元在生活中從來沒有停止過實話實說。前一陣子,他和湖南教育廳的罵戰攪得輿論場沸沸揚揚。

罵戰起于崔永元的個人微博:“崔永元公益基金第六期鄉村教師培訓八月培訓100名湖南鄉村教師。為此,湖南省教育廳回復:不反對、不支持、不參與。我們非常憤怒,在此正式評價湖南省教育廳:不努力、不作為、不要臉!”

雙方的 “三不”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崔方認為“即便是一個在路邊鼓掌的人想為湖南鄉村教師做事,你都得配合,因為納稅人養著你們就是干湖南教育的”,湘方則回應“省教育廳作為政府機構,依照自身的職能職責,不宜代替民間組織直接發文和參與組織”。

如果僅從各自出發點判斷,雙方表白并無不妥,一個心向公益,一個按章辦事,但是,當需要將兩個角度合并為一個角度時,對立便油然而生,上升到了政府良知和作為的高度以及因政府部門掣肘導致民間公益組織無處安放愛心的層面,以致崔永元放出了“你們的‘三不’回應就是對公眾愛心的侮辱”的狠話。

公允而言,湖南教育廳本無過失。NGO是英文縮寫,指在特定法律系統下,不被視為政府部門的協會、社團、基金會、慈善信托、非營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政府組織。在全球人口、貧困和環境壓力日益加大的今天,NGO作為政府有效的“減壓閥”和“穩定器”,已經迅速成長為社會的新一極,解決著政府和市場無法完全解決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對湖南教育廳的公開回復,崔永元表示,不應把“民間組織”和“政府機構”對立起來,只有“民間組織”和“政府機構”團結一心,才是推動社會進步最好的力量。

此言不虛。政府與NGO的關系處理得如何,是各自盡職、形成互補,以互補促共贏?還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老死不相往來?其中體現著職能部門的人文情懷和一個政府的政治智慧。這兩者既不應相互對立,也不應不分你我,而應是一幅主流作勁,支流給力的和諧之景。在二者的交集節點和膠著時刻,理解和協商是最好的解藥,有助于雙方共同找到一個最容易撬動難點的支點,而不是以近似人身攻擊的謾罵宣泄不良情緒。

在一個提倡理智的社會里,罵絕非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這樣做的結果只會激怒彼此,加深敵意;而在一個講究規則的社會里,名人也絕非解決問題的加速器,湖南省教育廳新聞中心一位周姓負責人關于“不能因是名人就要大力支持”的回應算是比較理智的聲音,盡管在高分貝的質疑聲中,這個回答顯得那么微弱,但不因名人而破例,不因凡人而怠慢的按章辦事的確是一切政策高效、良性執行的上佳之解。

如果硬糾湖南教育廳的錯,那么它的錯就在于缺少官方答復的情感技巧,人之初,性本善,不參與,應擇言。崔永元“對愿意為湖南教育,尤其是鄉村教育,做貢獻的人說兩句溫暖的話”的要求毫不過分,但“罵對了,就證明該罵,罵錯了,就去負荊請罪”的表態值得商榷。作為公眾人物,特別是在關乎慈善的問題上,心態是否平和,做法是否嚴謹,賬目是否透明,引力是否巨大才是運作項目的重中之重。動輒先行開罵,罵錯道歉,難免對公眾形成只要以愛心名義就可以控制輿論、利用公權、凌駕一切的誤導。

第8篇

我向兒子解釋:“這是李白寫給一位老人的,是給詩人吃了一頓晚飯的陌路人。”兒子說:“李白吃了別人一餐飯,就做一首好詩來感謝,那他天天吃媽媽的飯,該寫多少詩啊,他為什么不給自己的父母寫詩呢?”

我說:“應該有。”結果整本書都沒找到,再搜網絡也沒有找到,孩子的話,令我的心一動。在幾十年的光陰里,我們忽略的,往往就是那些最親的人,我們淡忘的,也常常是離自己最近的情。就連詩仙,亦未能免俗。

我對孩子說:“困窘時給我們買過一碗面的人,跌倒時扶了我們一把的人,難過時給過我們一句安慰的人……都會令我們深深感激。可父母所做的,大家都覺得是理所當然,不用道謝。”

我放下鼠標,給兒子講一個故事:

有個偏遠鄉村的女孩,來到縣城讀高中,她一入冬便開始咳嗽。百般醫治無效后,她的父親心急如焚,求了許多偏方來,要她吃下去。女孩漸漸變得不耐煩,父親卻越來越執著,總希望有一味藥能生效。

那位父親每次送藥來,要先趕到幾十里外的鎮上,再搭公交,顛簸3個小時后,他就可以到女兒的學校了。

兒子嚷起來:“他為什么不坐出租車?”我向孩子解釋,那時還沒有出租車。

很多時候,女孩還沒有下課,父親便站宿舍門口等。父親的腿有關節炎,在零下二十幾度的天氣里,卻等得心甘情愿。父親患著眼疾,可他照樣能從放學的人流里,在穿著一模一樣校服的學生中,一眼認出自己的女兒。隨后,那藥便被女孩丟在窗臺上,漸漸積滿灰塵。最后,在某次大掃除時,被漫不經心地扔出去。

兒子插言道:“那個爸爸該多傷心啊。”

我摸摸他的頭,繼續講:“放寒假回家,坐在上時,那女孩咳得很厲害。一位維吾爾族的老人,拖著拐杖,挨個兒要車上吸煙的人把煙滅了。這讓女孩大為感激,回去說給家人聽,母親濡濕了眼睛。她的父親則不斷追問老人的面貌特征,恨不能立即去登門拜謝。

那一刻,女孩忽然想起那些被扔掉的藥,不禁心生慚愧。面前這兩個白發叢生的人,從不訴說做父母的艱辛,從不計較孩子有沒有說謝謝,也不在意孩子是否給過他們對等的關愛。難道就因為父母的寬容,子女就可以忽略他們的感受嗎?

兒子急切地問:“那她道歉了嗎?她說謝謝了嗎?”

我點點頭,告訴他,那個女孩就是10多年前的我。

兒子臉上滿是震驚,原來,他眼中最完美的媽媽,也曾這樣地冷漠無知過。

忽然,電話響了,兒子忙把話筒遞給我。是一位好朋友打來的,她家兄弟姐妹眾多,且大都出國讀書,唯獨她是個普通人。好友對父母頗有微詞,認為二老當年未盡職責,對自己學業督促不夠。

我安慰她:“你那時身體差,伯父伯母常說,只要你身體健康,萬事都好。”好友喃喃道:“妹妹那時體質與我相似,為何如今卻在美國做律師?”我不禁失笑:“原來做人父母,可以不記功,但非得記過。”

等她傾訴完畢,我將兒子尋詩不得的事,將我高中時的經歷,一一講給她聽。

好友沉吟片刻,也情不自禁地憶起舊事,說到幼時體弱,父母的懷抱常常被她獨占,說到某次高燒不退,平時極講究形象的父母,淚流滿面,幾乎要給醫生下跪時,她鼻塞聲咽。

我說:“也許在父母心中,為人父母是一輩子的事。所以宜靜默,不宜喧嚷,宜淡定,不宜張揚,就如,插柳不讓春知道。”

朋友沉默了一會兒,說:“如果不是你,我這個粗心的春天,竟不知父母插柳的恩惠。”她向我說再見,我猜,下一秒,她一定會去撥打那個久違的號碼。

兒子已經睡著了,《李太白詩集》攤開在他的書桌上,里面多了一頁紙,上面用彩色蠟筆寫著:“謝謝你,愿意講出自己糗事的媽媽;謝謝你,愿意吃我剩蛋糕的爸爸;謝謝你們,告訴我一定要把鞋帶綁緊再下樓;謝謝你們,讓我自己選書柜的顏色……”

這樣稚氣的詩,東一句西一句,像隨處開著的小野花,卻鮮艷了一個母親的心扉。我們何其幸運,每插一段柳枝,便被春天記在心里。

我將詩拿給老公看,他連連問:“今天是父親節,還是母親節?我怎么忘記給爸媽禮物。”

我微笑:“你若有一顆善感的心,時時都可以感恩,不必等到某個特殊的日子。”

第9篇

真正的勇敢,都包含謙虛。(吉爾伯特)

We can”t all be heroes. Somebody has to sit on the curb and clap as they go by. (W. Roger )

我們不可能都成為英雄。總得有人在英雄走過的時候坐在路邊鼓掌。(羅杰)

The value of life lies not in the length of days, but in the use we make of them. ( Montaigne )

生命的價值不在于能活多少天,而在于我們如何使用這些日子。(蒙田)

Ideas are like the stars --- we never reach them, but like mariners, we chart our course by them. ( C. Schurz )

理想就象是星星——我們永遠無法到達,但是我們象水手一樣,用它們指引航程。(舒爾茨)

The greater the man, the more restrained his anger. ( Ovid )

人越偉大,越能克制怒火。(奧維德)

It is easier to fight for principles than to live up to them. ( A. E. Stevenson )

為原則而斗爭容易,按原則的要求活著難。(史蒂文森)

There is nothing permanent except change. ( Heracleitus )

惟有變化才是永恒的。(赫拉克利特)

Those who eXPect to reap the blessings of freedom must undergo the fatigue of supporting it. ( T. Paine )

想要收獲自由之果的人,必須承受維護自由的勞苦。(潘恩)

No road of flowers lead to glory. ( La Fontaine )

沒有一條通向光榮的道路是鋪滿鮮花的。(拉封丹)

Miracles sometimes occur, but one has to work terribly for them.

( C. Weizmann )

奇跡有時候是會發生的,但是你得為之拼命地努力。(魏茨曼)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darkness; only a failure to see. ( Muggeridge )

沒有黑暗這種東西,只有看不見而已。(馬格里奇)

It never will rain roses. When we want to have more roses we must plant trees. ( G. Eliot )

天上永遠不會掉下玫瑰來,如果想要更多的玫瑰,必須自己種植。(艾略特)

If you do not learn to think when you are young, you may never learn. ( Edison )

如果你年輕時不學會思考,那就永遠不會。(愛迪生)

A day is a miniature of eternity. ( Emerson )

一天是永恒的縮影。(愛默生)

The course of true love never did run smooth. ( Shakespeare )

真愛之路永不會是平坦的。(莎士比亞)

Love is stronger than death.

愛的力量大于死亡。(《圣經》)

All good things are cheap, all bad things are very dear. ( H. D. Thoreau )

一切好的東西都是便宜的,所有壞的東西都是非常貴的。(梭羅)

Patience! The windmill never strays in search of the wind. ( Andy J. Sklivis )

耐心等待!風車從不跑去找風。(斯克利維斯)

The jealous are troublesome to others, but a torment to themselves. ( W. Penn)

妒忌者對別人是煩惱,對他們自己卻是折磨。(佩恩)

Many a man”s reputation would not know his character if they met on the street. ( E. Hubbard )

許多人的名聲如果在街上遇到自己的品德會互相不認識。(哈伯德)

Don”t waste life in douBTs and fears. ( Emerson )

不要把生命浪費于懷疑與恐懼中。(愛默生)

The most exhausting thing in life is being insincere. ( A. M. Lindbergh )

生活中最使人筋疲力盡的事是弄虛作假。(林德伯格)

It is discouraging to think how many people are shocked by honesty and how few by deceit. ( N. Coward )

令人沮喪的是,有那么多人對誠實感到吃驚,而對欺騙感到吃驚的人卻那么的少。(科沃德)

Life is a leaf of paper white, thereon each of us may write his Word or two. ( A. Lowell )

生活是一張白紙,每個人都在上面寫上自己的一兩句話。(洛威爾)

Everything ought to be beautiful in a human being: face, and dress, and soul, and ideas. ( Chekhov )

人的一切——面貌、衣著、心靈和思想,都應該是美好的。(契訶夫)

Other man live to eat, while I eat to live. ( Socrates )

別人為食而生存,我為生存而食。(蘇格拉底)

Life is the art of drawing sufficient conclusions from insufficient premises. ( S. Butler )

生活是一種藝術,要在不充足的前提下得出充足的結論。(巴特勒)

Fear not that thy life shall come to an end, but rather fear that it shall never have a beginning. (J. H. Newman)

不要害怕你的生活將要結束,應該擔心你的生活永遠不曾真正開始。(紐曼)

The supreme happiness of life is the conviction that we are loved. ( V. Hugo )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堅信有人愛我們。(雨果)

Lif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ackwards, but it must be lived forwards.

( Kierkergaard )

只有向后才能理解生活;但要生活好,則必須向前看。(克爾凱郭爾)

One thing I know: The only ones among you who will be really happy are those who will have sought and found how to serve. (A. Schweizer)

有一點我是知道的:在你們之中,只有那些愿意尋求發現如何為別人服務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施韋策)

Life is ten percent what you make it and ninety percent how you take it.( I. Berlin )

生活有百分之十在于你如何塑造它,有百分之九十在于你如何對待它。(柏林)

The great use of life is to spend it for something that overlasts it.( W. James )

生命的最大用處是將它用于能比生命更長久的事物上。(詹姆斯)

No man is useless in this world who lightens the burden of someone else. ( C. Dickens )

在這個世界上能為別人減輕負擔的人都是有用的。(狄更斯)

Choose a life of action, not one of ostentation. ( C. Nepos)

要選擇行動的一生,而不是賣弄的一生。(內波斯)

There is only one success --- to be able to spend your life in your own way. (C. Morley )

只有一種成功,那就是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莫利)

We must accept finite disappointment, but we must never lose infinite hope. ( Martin Luther King, Jr.)

我們必須接受失望,因為它是有限的,但千萬不可失去希望,因為它是無窮的。(馬丁。路德。金)

We grow neither better nor worse as we grow old but more like ourselves. ( M. L. Becker )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并不變得更好也不變得更壞,而是變得更象我們自己。(貝克爾)

If a jewel falls into the mire, it remains as precious as before; and though dust should ascend to heaven, its former worthlessness will not be altered. ( AL Jaber )

寶石即使落在泥潭里,仍是一樣可貴;塵土縱然揚到天上,還是沒有價值。(賈比爾)

Better to light one candle than to curse the darkness. ( Strong)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燃起蠟燭。(斯特郎)

A man can fail many times, but he isn”t a failure until he begins to blame somebody else. ( J. Burroughs )

一個人可以失敗許多次,但是只要他沒有開始責怪別人,他還不是一個失敗者。(巴勒斯)

The tragedy of life is not so much what men suffer, but what they miss. ( T. Carlyle )

生活的悲劇不在于人們受到多少苦,而在于人們錯過了什么。(卡萊爾)

Genius is formed in quiet, character in the stream of life. (Goethe )

天才形成于平靜中,性格形成于生活之溪流。(歌德)

Birth is much, but breeding is more.

出身誠有力,教養功更高。

Education begins a gentleman, conversation completes him.

君子開始形成于教育,而完成于交際。

The cask savors of the first fill.

幼年影響最難消。

Youth and white paper take any impression.

青年和白紙能接受任何印記。

What sculpture is to a block of marble, education is to the soul.

教育之于心靈,猶雕刻之于大理石。

Instruction knows no class distinction.

有教無類——《論語》

Education has for its object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

教育的目的在于品德的培育。——斯賓塞

the scholar may waur the master.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He can ill be master that never was scholar.

沒當過學生的人成不了一個好先生。

Teaching others teaches youself.

教學相長。

Better untaught than ill taught.

寧可不受教育也強于受壞的教育。

All men can’t be first.

不可能人人都得第一名。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只工作,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

One false move may lose the game.

一著走錯,滿盤皆輸。

第10篇

上午八點,比賽開始,1800名同學那整齊劃一的動作和精神飽滿的狀態征服了在場的所有評委。孩子們果然不負眾望。

比賽結束后,我收到了龔緯顥同學媽媽發給我的一封電子郵件。信中寫道:

熊老師:

您好!首先預祝今天的廣播體操比賽三(7)班能夠有精彩的表現。

另外,有個情況想與您及時溝通一下。這次顥未能參選比賽,其實在我意料之中,早上吃早餐的時候,我跟孩子講了個故事,《坐在路邊鼓掌的人》,告訴顥為同學們加油也是一種分工,為同學們喝彩也要投入地去做,他們獲獎的后面也有你們的一份功勞,你們是一個集體,是密不可分的。其實真心要感謝您給孩子這個契機,因為這段時間我感覺孩子的學習略有退步,從考試和寫作業的情況來看,并不是知識點掌握不好,而是態度不認真,每次做作業和考試前我都會叮囑孩子認真對待,可效果不佳。正好借此件事情,我告訴孩子,態度認真是多么重要,只有認真做好了每件事情,才會有進步,才會有機會,才會獲得成功。

早上顥哭著跟我說,如果比賽得了第一名,只有參賽的孩子才有紅花,而他們沒有。我想,沒參選的孩子最難受的原因,是怕得不到您和集體的認可。我告訴孩子,“如果你考了名牌大學,是我的孩子;如果你去掃馬路,更是我的孩子”。同樣的,“考試成績第一名是熊老師的學生,最后一名也是熊老師的學生”。孩子的集體榮譽感,讓我很欣慰,說明這個集體是很陽光、健康的,而這份力量帶給孩子的是積極向上。相信在您的帶領和鼓勵下,這些孩子一定能恢復信心,讓他們堅信自己也是集體中不可或缺的成員。

期末考試臨近,在您百忙之中,嗦一大篇,給您添麻煩了。

龔緯顥媽媽

2013年6月14日

說實話,看完龔緯顥同學媽媽的來信,很有感觸。一方面讓我深深感受到一位媽媽給予孩子的那份愛;另一方面更要謝謝她的及時提醒,讓我第一時間關注到那些沒有參賽孩子的心里想法。接下來不是給龔緯顥媽媽回信,而趕緊要做的應當是如何化解像龔緯顥同學有一樣想法的孩子心結。

關閉郵件后,中午課間我默默注視了一下龔緯顥,發現他似乎跟平常差不多,沒有太大的變化。如果不是他媽媽跟我說這件事,從他的眼神或表情里根本讀不出他內心的那份失落。所以說,讀懂孩子,必須深入孩子的內心。為此,中午,我始終在想著這個事。下午第一節是班會課,這不是一次幫助這些沒參賽孩子找回自信的很好時機嗎?就可以把主題定位為:為自己每次的失利喝彩。我想要表達就是龔緯顥媽媽所訴說的:“考試成績第一名是熊老師的學生,最后一名也是熊老師的學生”。最主要目的還是幫助每個孩子找回自信,恢復信心。

班會開始,我發表了激情洋溢的一番講話,把今天評委們對參賽運動員們的贊揚告訴給了大家。這時,我發現,龔緯顥的頭是低著的,當我說請同學們把熱情的掌聲送給參賽運動員時,教室里掌聲響起,龔緯顥鼓掌了,但并不很有力度。當我說到,這次我們學校廣播體操比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漂亮的成績,應當說,與每個同學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但是,我們受比賽名額的限制,只能選57名同學去比賽,沒有參賽的同學,你們同樣是一樣優秀的,只是在訓練時的某個瞬間注意力沒有集中或暫時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不過,他們與參賽隊員一樣,平時的訓練都付出了努力和勞動,另外,他們更是我們班參賽隊員最忠實和最鐵桿的啦啦隊呢。不是嗎?(學生:是)難道我們不應當把最熱烈的掌聲也送給他們嗎?一時間,教室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此時,龔緯顥鼓掌很賣力,臉上的笑容也很燦爛。最后,我還宣布了一項獎勵的決定,鑒于同學們這一段時間訓練很刻苦,另外,今天同學們的展示也很出色,所以,我決定給予每位同學5朵紅花的獎勵,無論是參賽還是沒參賽的都獎勵。一時間教室里沸騰了,我想,參賽的孩子當然是為自己取得的好成績而歡呼,而沒有參賽的孩子那一定是因為是得到了老師的認可與肯定而雀躍吧。從歡呼雀躍聲里,我感受到孩子們的那份純真與美好,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此時,我是幸福的。

下午第二節課后,我就帶著我們班全體同學來到大操場上,讓全體同學來一次廣播體操展示,并合影留念,同學們個個精神飽滿,個個擺出各種的姿勢,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我留下這美麗的瞬間。衷心的希望孩子們的這份自信的笑容永遠能保持下去。遇到快樂的事情,笑一笑,對自己說,我真的很棒!遇到失利的時候,也對自己笑一笑,對自己說,其實我同樣可以做到的!祝福孩子們!

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晚上,我給龔緯顥同學的媽媽回了一封信。在信中,我詳細的跟她說明了此次運動員的選撥經過、相關要求以及今天下午班會課的特殊安排。其實,這次廣播體操比賽,之初,我就比較糾結。因為每個班有參賽名額的限制,每班只需57個孩子,28位男生,28位女生,一位同學舉班牌。如何把這57個孩子選出來是我在思考的,畢竟我們班的廣播體操在年級里做得是最好的。絕大多數孩子都做得很好。要從78位同學中選出57位,怎么選才公平呢?第一時間我請教了我們班體育老師楊老師,她提供了一些名單給我,再加上我平時做操時的一些觀察,就這樣,第一批廣播體操比賽選手產生了,龔緯顥同學在其列。但是我跟每個孩子強調過,這并不是最終的參賽名單,因為做的不好或不遵守紀律的同學隨時有被換下的可能。經過幾天時間地訓練,發現有些孩子堅持不住,耐心不夠,多余動作比較多,而龔緯顥同學則經常與站在后面的同學說話和做小動作,幾次提醒無效,所以換下。

跟她說這些,其實,我想表達的跟龔緯顥媽媽是一樣的。那就是做事的態度問題。這次龔緯顥沒有把握好老師給予他的機會,態度上有些松懈。當然,孩子畢竟還是孩子,一時的犯錯可能一下子自己還不能意識到,但看到別的孩子做的特別好時,一種羨慕或是失落之情悠然而生。

說實在的,從我的本意說,我多么希望全班的孩子都能參加。但是比賽就是比賽,既要比,還要賽,比就得有規則,賽必分出輸贏。今天看了龔緯顥媽媽的來信后,給我的觸動挺大,我想到了這21個孩子落選后可能會有些失落,有些灰心,但沒想到會像顥這樣的強烈。

第二天上午,龔緯顥同學媽媽又給我發來一封電子郵件。來信中寫道:

熊老師:

您好!“和顥一起看完您的回信,顥有很大的觸動,您的關愛和寬容,不但化解了他的心結,而且讓他更加感受到“愛的證明就是信任”。他偷偷告訴我,以后除了媽媽,有心事還可以告訴您。對“認真”二字顥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表示從現在起,要認真地做每一件事情,包括學習、生活、娛樂。我跟孩子說,思想上的認識一定要付諸在行動上,這才是給老師和媽媽最好的答復。當然,老師和媽媽都愿意給他時間,陪他一起克服這個毛病。

做為孩子的母親,看到您的回信及給孩子們拍的照片,真是的感觸良多,心里除了感激還是感激。每一次和您交流,都感覺很舒暢,您對孩子們的愛和細心,說句心里話,連我這個做母親,有時候都很難做到。

其實我一直認為挫折經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每一次的挫折與磨礪都將成為孩子前行的基石。而如何讓挫敗變成正能量去激勵孩子呢?我堅信您講過的“孩子是艘小船,家校配合是兩把船漿”,在您的指導下,愿我們共同努力,讓這艘小船乘風破浪,經歷考驗,投入大海的懷抱。

希望以后能一如既往地繼續接受您的指導。

今天是父親節,祝您父親節快樂!

龔緯顥媽媽

2013年6月16日

其實,說實在的,這些,都是作為一名老師,一位班主任應該做的,努力把每個孩子教育好,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本職所在。孩子來到學校接受教育,本質上就是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和出色。倒是要感謝您龔緯顥媽媽,第一時間把這個信息告訴了我,才讓我們及時的化解了孩子心中的心結,還能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我感到非常榮幸。

如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共同的心聲,但是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期望就要求孩子一直成功,不允許失敗的出現,做家長的要學會面對孩子成長中的每一次的失利。面對孩子的失利,我們要抱有一種感激的心情,感謝有這些失利讓孩子的成長腳步更加豐富,讓他們的意志更加堅強,讓他們懂得,人生不總是這么順遂的,不經過努力奮斗與拼搏是無法取得成功的。

第11篇

一、作文命題的形式

2006年以來,材料作文有了較大變化:一是題中材料涉及多個角度,要求學生全面理解材料或提示;二是要求學生針對材料選擇一個側面自主確立角度立意,而不是像過去那樣,角度與立意必須來自原材料。這樣,材料的作用相當于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情境,立意不必涵蓋整則材料,既能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又能給學生更多的寫作自。這是材料作文日益受到命題者青睞的原因所在。2013年18套作文題在命題形式上都采用了“材料+限制”的格式,下面分別闡述。

1.材料的內容

第一,現象類材料(大綱版全國卷、四川、江西、山東、上海、廣西),主要揭示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內容涉及同學關系、中學生學習的困難、挑錯、更重要的事、手機遺失等方面,關于中學生生活的話題異軍突起。此前,從沒有這樣專門命制有關中學生材料的話題。這頗有契合現實及中學生實際之意,更重要的在于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人和事,思考現象背后的原因。

第二,言語類材料(安徽、浙江、天津、北京),或使用名人名言,或采用對話。天津卷側重一則名言引發的思考,安徽卷的兩則名言是關于一個問題的兩種見解,浙江卷是給出關于一個話題的三則名言,北京卷則借助文學家與科學家的對話引發人們對手機的思考。內容涉及求異思維、孩子的眼光、獲取知識技能的途徑以及手機的使用。這一類材料借名人的口,引導學生思考人生及社會中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問題,其中大都蘊含著某種觀點。

第三,故事類材料(新課標全國卷、遼寧、江蘇、廣東),講述某個故事,往往借故事中人物之口講明一種道理。比如,新課標全國卷,老工匠的話“有些時候不僅需要足夠的經驗,更需要的是勇氣”揭示命題用意;遼寧卷,圍繞“如何被人承認并尊重”的話題,老人與年輕人發生了觀點的碰撞;江蘇卷,“是不是幾只蠟燭光亮影響了蝴蝶的生活習慣呢”,讓人有了對材料理解的明確的指向;唯有廣東卷,只講故事,其中的觀點任由學生思考得知。這類材料,可以從陳述對象、事情結果及對應原因等多角度思考,主要引導學生探求人生發展、社會生活哲理。

第四,寓言類材料(福建、重慶),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這類材料映射生活中與材料中類似的事物,講的也是人類社會、現實社會中的道理。一般具有隱喻性,借用虛構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說明道理;同時具有多義性,從不同角度看待不同事物,往往得到不同甚至相反的觀點。

湖南省的作文題圍繞一個主題,選擇了兩個材料,一個寓言類,一個現實類。雖然類別不同,但是都圍繞“我愿意”的話題展開。

2.材料呈現的觀點

有的材料在表述中,看不出明顯的觀點。例如,廣東、江西、山東、四川、天津、重慶、大綱版全國卷、上海等八套作文題中的材料只交代事情或現象,湖北作文題的材料只是提供話題。

有的基本明確地表達了一種傾向。福建卷給的是顧城的詩,廣西卷中撿到手機的年輕人的話,江蘇卷中人們最后的感悟,新課標卷中老切割師的話,材料中都揭示了某種觀點。北京卷采用了科學家與文學家對話的形式,兩人角度不同,但都是圍繞手機令人新奇的特點加以評說。湖南卷中的兩則材料、浙江卷中的三則名言,也是從不同角度解讀相同話題。

少數材料中出現了觀點的碰撞。安徽卷交代了兩種面對事情的態度:一是關注已經發生的,關注為什么會發生;一是關注未發生的,關注為什么不會發生。遼寧卷講述了年輕人與老者關于承認與尊重的對話,啟發思考沙子是否必須變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認與尊重。

3.命題的限制

命題的限制主要指文體、輔表述等等。多數題目的限制相似:一是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二是自擬標題;三是明確文體,除廣東、廣西、湖北、遼寧、四川、大綱版全國卷、新課標全國卷之外,其他省明確規定詩歌文體除外;四是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五是寫作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縱觀18套作文題,在文體方面加以限制的有湖南卷、江西卷。規定寫議論文或者記敘文,首先違背了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二是課程標準也沒有“議論文”“記敘文”這樣的表述,而是論述類、實用類、文學類文章。

二、作文命題的特點

材料作文最大的優勢在于公平與安全。近幾年的命題作文呈現開放的態勢,不可避免地帶來提前準備并加以套用的應考方式。材料作文的命題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猜題的成功率。與2012年的16套材料作文題相比,今年的命題有如下特點。

1.審題難度降低

張志公先生說:“如果說,我們現在講的‘審題’,意思正是要學生先明確寫這篇文章的對象和目的,那我贊成。如果‘審題’的意思是要學生把題目看清楚了再寫,不要粗心大意,驢唇不對馬嘴地瞎說,我也贊成。如果‘審題’的意思跟從前差不多,還是指題目出得‘深’,甚至出得‘玄’,出得‘絕’,得讓學生去揣摩老師出這個題目的用意,那我是不贊成的。”[1]審題最忌故設陷阱,導致學生因深陷其中難以自悟,無法正常發揮自己的寫作水平。縮短考生對題目的感知時間,消除題目給考生帶來的距離感,促使考生快速立意,減少審題方面的障礙已成為大部分命題專家的共識。今年的大部分作文題體現了這一點。

2013年作文題晦澀的材料減少。2012年湖南卷關于一雙手的漫畫材料消失,詩文材料由江蘇、四川兩套減少為一套,不再出現2012年山東卷那樣文字較難理解的材料……這些變化明顯減低了審題難度。但是,部分命題在表述方面仍然存在問題,如四川卷將“平衡的生活”解釋為學些東西,想些問題,做些事情,打打球,這樣的解釋令人費解。福建卷采用顧城的詩,內容既包含了“自由與限制、腳踏實地和輕浮漂浮”兩組關系,又提出“我要拒絕這種‘自由’“”我愿意做一段樹根”,詩中的情感與生活的邏輯糾纏一起,虛無縹緲,難以理解。假如有考生認為,我就是要追求沒有引力、沒有限制、無牽無掛的生活,不可以嗎?雖然這種生活難以達到,但不能羨慕、不能追求嗎?本詩“我要拒絕這種自由”的立意指向又讓那些不能茍同材料觀點的考生難以選擇。

2.寫作范圍具體

今年18套作文題關注的寫作空間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的生活。課標卷(同學關系)、江西卷(中學生三怕)、四川卷(平衡生活)、湖南卷(我愿意)、天津卷(知的途徑)等,關涉的是中學生成長必然涉及的問題。特別是課標卷與江西卷,直指中學生的生活,是學生必然接觸、思考的話題,寫作如同拉家常。二是社會問題。浙江卷(孩子的眼光)、山東卷(咬文嚼字)、江蘇卷(蝴蝶與習慣)、北京卷(手機與生活)、廣西卷(真誠友善)、重慶卷(豆腐與改變),這類問題直接針對社會想象,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

這樣的題目,不難作文,因為有話說、有趣味,因為確確實實地觸及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好處在于,能引導學生感覺到周圍的事物樣樣都值得觀察,值得思考,使思路趨向于活潑而縝密;價值在于,引導學生密切寫作與生活的關系。適當地采用這種方式,可以破除學生怕作文的心理和為作文而作文、硬“作”文章的習慣。對寫作教學中如何命題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3.思辨意識增強

與國外、港臺的作文命題相比,以往我國高考作文命題對思辨能力的考查遠遠不夠。從2012年開始,我們已經欣喜地發現命題專家在這一方面做出了努力。2012年有7道作文題凸顯了理性思維能力的考查,分別是江蘇卷(憂與愛)、浙江卷(英雄與路邊鼓掌的人)、廣東卷(過去、現在與未來)、湖北卷(書信的改變與替代)、江西卷(不要想擁有什么)、上海卷(自己的微光與天才的微光)、福建卷(時間與路程)。

2013年的命題,安徽卷(兩種面對事情的態度)、福建卷(自由與扎根)、遼寧卷(珍珠與沙子)、江西卷(中學生三怕)、湖北卷(方圓)、天津卷(___而知之)明顯表現出對兩種事物或者兩個方面關系的思考、判斷。

其他省的高考作文試題,也意在讓學生在思辨中進行必要的思考。例如上海的作文題是關注“更重要的事情”,必然引發學生對“重要事情”的思考,引導學生在當前忙而快的節奏中多一份冷靜的審視。再如山東的作文題針對當前多種媒介謬誤頻出、扭曲了人們敬畏語言文字觀念的現實,提出了《咬文嚼字》雜志對著名作家作品挑錯的事實。材料涉及兩個人群、兩種行為,一是語言文字工作者挑錯,二是著名作家回應。考生既可以在二者之間選擇某一方面進行構思,也可以由此事抽象出某種人生哲學進行論述。學生可以從挑錯的角度,闡發一絲不茍作研究,或是敢于向權威提出質疑的觀點;還可以從回應的角度,闡發敢于承認錯誤,或是一種善于謙虛地接受建議的態度;當然,也可以談對語言文字、創作應有的敬畏之心。還如新課標卷用一則寓言揭示了有時勇氣勝于經驗、技術的道理,但是,僅有勇氣容易盲目,顯然思考這個命題的時候少不了全面地分析其與經驗、技術的關系。重慶卷則用豆腐對大豆的升華,引發多種思維:找準途徑,實現突破;創新改變命運;思路決定出路;變通帶來新生等。思考的關鍵就在于豆腐是在大豆這個原來基礎上的變化。

4.地域特色凸顯

分析近三年各省自主命制的作文題,就會發現,某些省份命制的作文題也有了相對穩定的地域特色。以上海為例,2011年是“一切都會過去”與“一切都不會過去”,2012年是“自己的微光”與“天才的微光”,2013年是“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與“更重要的事情”,三年都是給出對立關系的材料,思辨特色顯著。湖南卷對作文文體一貫有明確規定,江西卷一大一小的命題形式也都相對固定。

今年的18套作文題質量較高,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問題。

浙江卷引用了三句話,第三處引語是“世界將失去海底王國,一般失去這一偉大的王國,那就是真正的沉淪”,卻將作者“英國作家戈爾丁”寫成了“美國作家菲爾丁”。這樣的錯誤應當是可以避免的。

北京卷關于手機作用的材料,是否存在著對部分考生不公平的嫌疑?尚需論證。

遼寧卷中珍珠與沙子價值觀的爭辯也引發了大量網友熱議。“學而優”是傳統教育觀的主要思想,但是社會的主體卻是得不到重視與關注的普通人。難道他們不需要承認與尊重嗎?顯然,材料表述時,在用詞方面還需謹慎;同時也要注意尊重人的差異;價值觀的引導也以多元為宜。

高考畢竟是嚴肅的考試,公平、正確是題目的生命。在關乎幾萬甚至更多人命運的考試面前,命題還是需要慎重再慎重。

三、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策略

不同人對材料作文的分類不同。筆者以為,分類本身意義不大,也不是為了區分各種類型的差異,而是要從中找出相似點,以探求材料作文命題的規律。根據前面的分析,不難發現,材料作文的審題一是要明白材料的含義,二是明確寫作的限制。

1.把握材料的含義

材料作文首先考查的是學生閱讀、概括、分析材料的能力。無論何種形式的材料,審題的核心在于明確和理解材料表達的某種觀點。

現象類、故事類、部分寓意類材料一般蘊含有對事物的感情傾向,卻沒有用明確的語言表達出一定的看法,考生需從中提取出一個觀點進行材料作文。

言語類、部分寓意類材料中不只有一則故事、寓言、名人言語之類的內容,還包含有對這則故事、寓言或話題的幾種看法,考生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

多材料作文可以單線切入,也可以綜合切入。如果單線切入,可從第一則材料切入,也可以從第二則材料切入,只要言之成理,言而有序即可。如果綜合切入,則要找出幾則材料的共性。

2.明確寫作角度與態度

一般來說,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蘊含的觀點并不是唯一的,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結論。因此,要學會多角度審視材料,選取符合材料整體含意的、自己感興趣、有積累且容易寫好的角度,進一步明確自己對這個話題或問題的肯定或否定的態度。同時,材料作文都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材料反映的問題,在現實生活有哪些表現,態度是支持還是反對,也要想清楚。

3.給材料作文立意

考生在讀懂材料、找出角度、聯系現實的基礎上,需要確立中心論點。這是審題立意的關鍵一步。

就材料作文來講,所確立的論點應該做到扣材、準確、穩妥、鮮明、簡潔。扣材,是指所確立的論點必須是根據材料生發出來。置所給材料于不顧,另選材料,并據此確立論點,都是不扣材的表現,不符合材料作文的要求。

準確,一是指論點應從材料的中心意義或材料的主要角度、主要方面引申出來,而不是從材料的非中心意義、次要角度、次要方面來確立論點;二是要找準立意角度與社會現實的對應點(即對應的話題);三是應盡量選擇自己熟悉的話題,才能有話可說,寫出真情實感。

穩妥,指確立的論點要符合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如一分為二的觀點、發展的觀點等。此外還要符合社會道德準則,合乎情理。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講,不提倡用逆向思維方式立意以求新,還是主張順向立意為妥。否則,可能會由于認識的局限,發生立意偏頗、觀點過激的問題。

鮮明、簡潔,是對中心論點表述方面的要求。論點的表述,一二句話即可;可以采用肯定句式,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一定要一語道破,直截了當;不能啰里啰唆、含含糊糊。句子要通順,語句要簡潔。

需要指出的是,學生寫作材料作文的困難,首先是怎樣把對材料的正確理解轉化到自己熟悉而擅長的方面。學生需要根據材料的特點,找出其中已有的觀點或者分析直接的主要原因,這不失為一條捷徑。其次要著重考慮的還是“怎么寫”,注意選材、組織、條理、遣詞造句,能夠如實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情感,這才是寫作的重點。思維水平、生活儲備、選材組織、表達習慣在任何形式的寫作中都是區分學生高下的關鍵。千萬不要也沒必要因為材料信息多而困惑,因為怕跑題而不敢發揮。由此看來,備考的關鍵也絕不能只停留在審題立意方面。歸根到底,教師有必要以“人本”思想對待寫作,在日常生活中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引導他們以敏銳的眼光捕捉身邊的美,以細微的感受體驗生活的真,以積極的心態自由表達自我對世界的認知。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午夜成年在线网站 | 特黄特色的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久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另类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亚州V日韩 | 亚洲综合一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