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公文范文 外貿企業匯率風險探討

外貿企業匯率風險探討

發布時間:2022-12-17 09:22:5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外貿企業匯率風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外貿企業匯率風險探討

隨著國內經濟形勢和國際經濟關系的發展變化,我國的匯率制度進行了多次改革。在2015年的8.11匯率改革之后,人民幣匯率從長期以來的單向升值開始出現貶值,并由此開始雙線波動。在當前逆全球化浪潮影響的背景下,各國貿易摩擦不斷,國際經濟關系動蕩,匯率波動也更為頻繁,這給外貿企業的經營活動帶來了新的挑戰。外貿企業如何應對匯率風險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匯率制度變動與外貿企業匯率風險的形成

(一)人民幣匯率制度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是1949年到1979年,這一階段外貿企業無可自由支配的外匯資金,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這一時期,我國經濟尚處于計劃經濟時代,進出口貿易受國家計劃調節,外匯不允許自由買賣,而且匯率的變動非常小。因此外貿企業尚無應對匯率風險的問題。第二階段是1979年確立改革開放后到2005年7月22日匯率改革前,這一階段外貿企業迅速積累了可自由支配的外匯資金,但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程度不高。這一時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整體經濟的市場化程度已經取得了相當的進步,外貿企業也在這一過程中積攢了可以自由支配的外匯資金。但從匯率制度來看,1979年到1993年前,我國尚處于經濟轉軌時期,匯率的變動主要受到官方調控。1994年我國外匯匯率確立為單一的、有管理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浮動匯率制度。但是在之后的十年中,美元兌換人民幣固定在8.28的水平,實際上采用了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盡管外貿企業已經取得了可支配的外匯資金,但由于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程度較低,外貿企業面臨的外匯風險尚未顯露出來。第三個階段是2005年7月22日匯率改革至今,這一階段我國匯率制度改革逐步深入,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2005年7月,央行進行了一次大的匯率改革,人民幣匯率開始轉變為盯住一攬子貨幣,實施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但是為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人民幣重新盯住美元,直到2010年6月才重新盯住一攬子貨幣。之后的幾年,人民幣匯率進入了一個較為明顯的升值軌道。2015年8月11日,央行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綜合外匯供求和國際主要貨幣的匯率變動,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在這次匯率改革后,人民幣出現明顯的貶值,盡管2016年1月初央行進行了較大的市場干預,貶值仍在持續,直到7月才逐漸穩定進入了一個震蕩區間。這意味著人民幣匯率開始進入了雙線波動的狀態,對積累了大量外匯資金的外貿企業而言,匯率風險已經成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二)外貿企業匯率風險的形成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外貿企業的匯率風險問題是隨匯率制度改革不斷深入而逐漸顯現的。我國的匯率制度改革總體而言是滯后于市場改革的,外貿企業在市場改革的紅利影響下迅速積累了外匯資金,但是滯后的匯率制度改革長期以來將匯率風險控制在整體經濟層面而未暴露給微觀企業。直到近幾年,外貿企業面臨的匯率風險問題才突顯出來,其實質是在國家體制改革隨經濟發展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面對整體經濟的結構性變遷,市場主體的應對措施尚未完善而帶來的問題。為適應國際金融關系的變化,匯率制度的演進必然帶來匯率變動的結構性變遷,這給企業經營帶來壓力。

二、外貿企業匯率風險的現狀及形成原因

(一)現階段我國外貿企業的匯率風險

1.規避匯率風險意識和手段較弱

隨著我國匯率改革的不斷發展,很多外貿企業開始意識到匯率變化會費自身發展帶來風險。雖然外貿企業對匯率風險已經有一定的意識,但是對于金融工具的理解和使用還處于初級階段,沒有一個系統的認識,這與匯率風險直到近幾年才突顯出來是分不開的。外貿企業利用金融工具來進行匯率風險的規避,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費用,再加上沒有專業的金融風險評估人員和外匯交易人員做指導,外貿企業對使用金融工具進行風險規避掌握得并不好,使用的避險工具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當風險來臨時,很多企業只能通過向上下游轉嫁風險的方法。由于我國外貿企業多數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產品附加值不高,利潤空間本身很狹窄,和國內加工工廠海外客商的談判難度很大。加上沒有好的規避匯率風險的方法,通過一味調整價格這種不穩定的方式轉嫁風險更會導致海外客戶對我們外貿企業不確定性增大,從而訂單逐漸轉移,直接導致外貿企業的經營效益受損。

2.缺乏有效的預警和防范匯率風險的機制

目前外貿企業匯率風險主要體現在財務和資金方面,主要以財務人員為工作優秀,在實際操作中,財務人員缺乏專業的金融和匯率知識,主要依賴于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判斷和建議。外貿業內部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規避匯率風險的業務合作機制,也沒有形成一個專業的匯率風險預警和評估機制,內部與內部之間,內部與外部之間不能做到有效溝通,從而降低了外貿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能力。

(二)外貿企業匯率風險的形成原因

1.企業自身的原因

外貿企業所處的行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行業,這些行業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中議價能力低,因此通過價格調整轉移匯率風險的方法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在風險規避機制不完善,外貿企業沒有很好的掌握金融工具的情況下,面對匯率風險企業就很容易遭受損失。

2.外部環境的原因

外部環境既包括企業面對的經營環境也包括其他的市場主體。當前外貿企業行業內部尚未形成系統的合作機制,也缺乏有組織的交流和互助。當匯率發生波動時,往往由單個企業獨自應對匯率風險。而在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尤其是當經濟發生結構性變遷時,小企業往往只能被動應對。在借助金融手段規避匯率風險時,小企業也常常因為缺乏議價能力而很容易處于被動,從而不能很好的利用金融工具。

三、匯率波動對外貿企業的影響

從現實情況來看,匯率波動對外貿企業影響主要反映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匯率波動引起外貿企業匯兌損失增加,利潤空間下降

由于人民幣很大程度上還不是國際流通貨幣,外貿企業在對外貿易活動中通常需要使用美元等外幣。外貿企業在簽訂訂單進行國際貿易時,從訂單簽署到美元收匯有一定的生產過程,匯率的波動使外貿企業不能清晰的掌握所簽合同的盈虧情況,導致外貿企業利潤面臨很大不確定性。尤其是在人民幣升值的時候,出口企業的匯兌損失很大,人民幣貶值時,進口企業會出現匯兌損失,利潤下降。以我們出口的基礎消費品紡織服裝為例,服裝從接單到生產出運基本上在3個月左右,出運后收匯也在3個月左右,從接單談判開始到收匯的周期在6個月左右,按照2017年10月的訂單價格,匯率在6.6左右,貨款收匯在2018年3月,當時匯率在6.3左右,1000萬美元直接導致虧匯兌損失300萬元人民幣,而外貿出口企業的凈利潤率在3%左右,由此可見,匯率波動導致企業利潤下降很多。

(二)匯率波動增加了外貿企業的經營難度

之前人民幣一直處于單邊升值的狀態,外貿企業在匯率上一直處于可預計和可控制的狀態。而在2016年,人民幣當年貶值了0.5元,不少外貿公司匯兌收益很大,導致他們對匯率風險沒有相應的重視。2017年年初開始人民幣處于貶值狀態也可以說到2018年5月開始了雙線波動的狀態。匯率的大幅波動使得很多企業估算的現金流量和實際的現金流量出現了偏差,這給企業經營帶來了風險。而匯率的雙線波動使得外貿企業更加難以預計匯率的變動情況,2018年中匯率的波動有時候一天就有1000個點,企業也就很難根據匯率變動來及時調整產品價格或生產要素成本。這給外貿企業帶來了很大的經營難度,也給外貿企業上了生動的一課。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外貿企業對匯率風險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也動用了很多防范的手段,但此時外貿企業的反應已經是滯后于匯率變化的,前期損失已經形成。

四、規避匯率風險的幾點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外貿企業如何防范匯率風險,事實上是企業應對要素結構性變遷面臨的問題。外貿企業應該從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方面來考慮和應對匯率風險。

(一)從短期來看,外貿企業應提高匯率風險的意識,同時熟練和靈活掌握金融工具

外貿企業在經營活動中,面臨市場的變化,必須提高自身的匯率風險防范意識。從決策者到基層員工都要加強匯率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提高整個企業的匯率風險防范意識,為規避風險奠定基礎。另外外貿企業在簽署合同之后,要隨時關注好匯率的波動情況和趨勢,并根據匯率趨勢進行預測后運用金融工具來規避好匯率風險。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逐步推進中,我國金融業務也得到了巨大發展,短期貿易融資和遠期結售匯業務等金融工具不斷被應用到外貿企業貿易結算業務中。外貿企業通過這些金融工具能夠有效的避免匯率風險。外貿企業通過押匯、貼現等短期融資負債方式來進行結匯,一是解決了自身企業的流動性問題,二是確定了收匯金額和匯率有效的規避了匯率風險。目前金融機構對外貿企業提供了最為有效的辦法遠期結售匯,一般遠期結售匯會比即期匯率高二三分,這也就是給外貿企業多了額外的盈利。外貿企業操作匯率鎖定的部門應及時和業務接單人員保持常態性的溝通,在接單的同時尤其是長單應根據收匯日期在遠期市場做好結售匯動作,鎖定匯率風險的同時鎖定了企業利潤。

(二)從中期來看,企業內部應當建立健全匯率風險預警和評估機制,企業之間還應該建立新的組織方式克服單個企業抗風險能力差的局面

對于外貿企業自身而言,應建立健全匯率風險預警和評估機制,設立專門的匯率風險管理委員會,負責公司的匯率操作分析評估、決策監督,為企業發展決策提供有力保障。企業之間應該形成有效的互助機制和溝通平臺共同應對風險。單一的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是有限的,其組織能力也是有限的。同時應該在風險防范的機制下,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溝通和合作,讓中小企業可以更好的利用金融手段和金融工具來應對匯率風險。

(三)從長期來看,企業必須做好本行業提升和跨行業選擇兩個方面

隨著匯率改革不斷深入、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匯率波動是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現象。從長遠考慮,企業必須順應經濟發展,不斷加強自身的抗風險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發展。從本行業的角度來看,企業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研發能力,通過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來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同時企業可以采取規模化和縱向一體化的方式來增強自生的抗風險能力。通過規模化達到抱團取暖的效果,增加自身面對風險時的議價能力。通過縱向一體化,可以加強企業對產業上下游的控制能力,從而在匯率波動時一定程度避免匯率風險的發生,提升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參考文獻:

[1]佟家棟,許家云,毛其淋.人民幣匯率、企業出口邊際與出口動態[J].世界經濟研究,2016(3):70-85.

[2]盛丹,劉竹青.匯率變動、加工貿易與中國企業的成本加成率[J].世界經濟,2017,40(1):3-24.

[3]許家云,毛其淋.人民幣匯率水平與出口企業加成率——以中國制造業企業為例[J].財經研究,2016,42(1):103-112.

作者簡介:唐瑩,江蘇國泰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 | 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 | 亚洲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 日韩新片免费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午夜在线不卡精品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