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8-07 03:02: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建筑節能設計中傳統建筑技術的運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環境保護問題被提上了日程,所以在任何工程中,都應該考慮到環境的重要性,一切以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為主,在建筑工程中,同樣開始重視起節能建筑的應用,要求人員在此過程中做好建筑節能設計。進行建筑節能設計,有幾點必要性:首先是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進程不斷加快,我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所以建筑行業的發展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在此過程中,人們對建筑產品的要求就越來越高,不斷對建筑的質量、美觀以及舒適性提出了要求,對此情況,建筑產品在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滿足人們和社會的需求,所以開始向節能方向發展,這樣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隨著國家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第二產業發展較快,在這一進程中,不斷耗取能源,逐漸地,造成了能源枯竭,使得資源、能源狀況不容樂觀,同時,建筑在修建的過程中也有耗能的情況,為了改變目前的狀況,促進資源、能源的協調發展,需要設計節能建筑,改變以往的耗能方式,節約資源,促進建筑節能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2節能建筑設計原則
2.1自然性原則
在節能環保要求下,現代建筑的設計首先應該遵循自然性的原則,因為這是所有原則的基礎,自然性原則要求做到保護自然環境,盡可能地減少對自然資源的破壞,如果當地的自然資源保存比較完整,盡可能不要損壞它們,如果當地的自然資源在建造建筑時受了損害,已經有所殘缺,需要人員對其進行及時修復和重建工作,并且重建工作依然不能破壞當地自然環境,最好是能一邊修復、一邊保護,保證修復工作的完整性。如果是進行建筑室內的環境設計,需要與建筑室外環境相結合,做到環境的和諧統一,保證其自然性。
2.2地域性原則
人員在進行現代建筑設計時,應該考慮到因地制宜的原則,即建筑的設計要與當地的實際情況聯系起來,其中涉及到的因素有氣候因素、地理位置、水文條件和經濟發展條件等,人員還需觀察當地原有的建筑類型,做下記錄并認真分析,參照該地傳統的建筑類型,設計出新時代建筑,并且應保留當地特色,人員在設計的同時,需要制訂出一些評價標準,評價標準的制定也要滿足地域性原則,要保證設計的建筑是與當地和諧共生的,要做到保護當地的自然資源,比如水資源、大氣資源和土壤資源等,所以在選擇設計技術時需要考慮到自然因素,而不是與自然發展現狀背道而馳。
2.3節能環保原則
現代建筑的節能設計最重要的是節能,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滿足節能環保的設計原則,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建筑業的快速發展,還能實現整個人類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節能建筑的設計原則是在低耗能的前提下完成的,也就是說設計的材料和機械設備都是低能耗的,這也給建筑設計和施工技術提出了較高要求,因此,人員在設計時,要隨時關注建筑市場發展行情,引進新技術和新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應用到了建筑工程中,需要人員仔細區分,哪些是具有節能環保特性的,哪些是低成本高效的。材料的選擇最好是選用能二次回收的,這樣不僅能滿足節能的要求,降低了對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還節約了一定成本,促進了企業的經濟效益。2.4高效性原則節能建筑設計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工程發展,從而促進經濟發展,所以高效性原則是非常重要的。遵循高效性原則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合理利用建筑材料和資源,并且需要保證資源和材料都用到了正確的位置,這才能保證是高效利用的,而且沒有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在材料的使用過程中,要盡量做到不使用一次性材料,要盡可能少地產生建筑垃圾,一旦產生垃圾,需要及時清理,而不是置之不管,這樣才能保證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使工期縮短,提升建筑的安全性能與實用性能,促進建筑行業的長效發展。
3傳統建筑技術在現代建筑節能設計應用
3.1自然通風方面
在一些傳統的建筑設計中,因為工具數量不太充足,所以人們在設計時會首先考慮到利用自然通風設施來改善內部空間環境,其實這一項技術是以節能環保為前提條件的,所以在現代建筑的設計中,應該有所保留。自然通風的設計在現代建筑中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建筑選址、結構和天井,建筑在選址時需要注意到在地勢較低的區域容易產生靜風,雖然靜風是滿足人們居住需求的,但是在低洼處的上部空間區域容易形成風速低頻率區,在這里會造成空氣污染,所以這并不利于人們生命健康,但是如果將建筑選擇在山頂位置,這里風速又比較大,給人們的生活起居帶來了不便,因此在建筑選址時,應該排除地勢低洼區和山頂區域,為了能夠跟好地利用自然風,可以選擇受夏季風影響較大的區域,冬季風力應該小,將這種區域作為建筑定位點;在建筑結構上,傳統的建筑利用自然通風技術能夠達到節能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通風技術:第一種是高差通風技術,顧名思義,這是人員按照規范進行設計,在每一層樓留有一定高差,即空間,當有空氣流入進該空間時,就會形成壓力值,從而形成風力,這樣就可以改善建筑通風環境了,第二種是屋頂通風技術,這種技術就是人員在設計墻壁與屋頂時,在兩者之間留有一定空隙,當有空氣進入到縫隙中,就能使建筑內外環境形成溫度差,但是當外部溫度升高后,縫隙能與門窗形成一個通風交換系統,使屋內溫度不至于過高,在天井的設計上,建筑師也需要注意利用,增加室內空氣流通,因為傳統的設計主要是以一個天井口為主的,這種只能將風引進來,但是卻缺少出風口,所以導致自然風不能循環、流通,在現代建筑中,設計師就可以考慮兩個天井的使用,這樣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排風系統,可以讓自然風在建筑中實現循環,風可以從其中一個口引進來,再由另一個口排出,從而達到良好的自然風效果,另外,還可以考慮設計多個天井,通常天井需要在中心位置上設立一個,在其他較偏的區域設立幾個,中心的一個負責引風,而其他的負責排風,多天井系統的設立更能實現自然風的轉換,同時更加高效,可以在位置較集中的建筑群中使用。
3.2遮陽方面
在建筑設計中,對遮擋陽光具有一定要求,所以在傳統的建筑設計中,也考慮到了此點。遮陽方面考慮到了空間結構、規劃布局和構件等方面,在空間設計上,如果是在熱帶區域或者是荒漠區域,對遮陽更具一定要求,在這些區域,如果遮陽措施不到位,那么居民就會在居住的過程中使用空調、制冷機等設備,這加大了能源消耗,并不符合節能環保的設計要求,現代建筑為了改善該現象,需要在建筑中修建走廊、陽臺等設施,這樣不僅合理利用了空間布局,還能達到遮陽的效果;比如在我國傳統民居四合院的設計中,就設計有回廊,這樣能夠遮擋住部分陽光,降低溫度;在規劃布局上,現代建筑可以通過增加建筑數量來達到遮陽的目的,比如修建一個建筑群,提升建筑密集性,利用建筑與建筑之間的高度遮蔽陽光,這在我國傳統建筑中應用較為廣泛,也是我國傳統建筑的精髓所在,當建筑群的密度增加時,陽光直射的區域就會發生變化,隨著建筑數量的增多而降低,因此這種規劃方法不僅能夠發揮遮陽的功效,還改變了一定的光照條件,在設計上需要經過仔細考慮;在一些構件的設計上,不要僅僅考慮美觀,可以將美觀與遮陽結合起來,因為傳統的建筑使用雕刻工藝較多,這樣可以提高門窗的藝術性,同時,也使門窗設計變得復雜起來,影響陽光的照射角度,在設計上還會利用凹陷的手法,將門窗很好地處理,用墻來遮擋門窗,來達到遮陽的目的,所以在現代建筑設計中,設計師應該盡量降低建筑的高度,這樣可以避免陽光直射,建筑與建筑之間把握好距離,這樣可以利用建筑的高度為其遮陰,減少陽光直射,還可以在建筑外部設計屋檐或者陽臺,這樣可以做到遮陽。
4結束語
總之,節能建筑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我們要在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的前提下進行設計,保留傳統建筑先進的設計成分,應用到現代建筑中,從而促進現代建筑的發展,推動城市化的進步。
作者:趙慶懷 單位:南陽師范學院基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