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公文范文 動態化平面設計創新研究

動態化平面設計創新研究

發布時間:2022-07-05 08:52:4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動態化平面設計創新研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動態化平面設計創新研究

一、新媒體時代帶來的全新變革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尤其是互聯網、電子通信設備的高速發展,信息的傳遞已經變得越來越快。相較于傳統媒體,利用電子通信設備快速傳遞最新信息的媒體技術被稱為新媒體,常見形式包括數字化報刊雜志、網絡終端平臺、移動電視、移動互聯網等等。新媒體是相較于報刊、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而言的,既是技術上的創新,也在時間上更為快速便捷,日益成為時代新特征,并正在逐步取代傳統媒體而存在。進入新媒體時代,表現出來的特征是信息形式動態化、信息更新快速化、手段方式創新化。新媒體時代之所以新,就在于其一經出現就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其平臺不斷翻新,手段和方式也在不斷創新,以至于至今還沒有一個完整的概念來描述新媒體時代,也因其飛速發展,動態化的進程,導致沒有準確的語言能夠完全概括出今天以及未來新媒體的發展走向。

二、動態化平面設計的獨特之美

動態化平面設計與以往的視頻、動畫等動態視覺作品不同,它要求具有平面設計的二維空間特征,要求具有平面設計的色彩美、構圖美以及靜態美,不能為表現“動態”而失去平面的二維空間特性。第一,以“靜”制動。平面設計是二維空間設計,是一種靜態頁面的設計,這種設計方式看起來與動態毫無關聯,但事實上同樣是二維空間設計的繪畫作品卻能夠展現出以靜制動的效果,這一點無論是中國傳統繪畫還是西方繪畫方式中都有所體現,即利用色彩、構圖等手段讓空間富有層次性,進而突破空間限制,達到立體動態效果。這種方式可以被平面設計所借鑒,達到動態化平面設計的目的。第二,與環境相結合。動態平面設計不僅僅局限于設計作品本身,能夠利用周圍環境,達到設計作品的空間延伸和變換,同樣是動態平面設計的展示。比如一幅1:1比例的街道平面設計作品展示在街道的拐角處,逼真的效果配合周圍的環境,往往讓人分不清哪一條是真路,哪一條是作品。第三,依托新媒體平臺。新媒體平臺以電子成像的方式進行展示,其功能性和表現力都非常強大,突破了原有平面設計的展示空間,以平面設計基本原則、手段、方法設計出平面設計作品,在新媒體平臺上用不間斷的視覺媒體進行動態化表現,成為動態平面設計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國外稱為MotionGraphics(動態圖形設計)。最后,動態平面設計是與人互動的設計作品。平面設計作品不是“死”的,它要求能與普通受眾發生心靈上的碰撞,讓受眾通過作品認可和接受作品中所宣傳的產品。因此,動態平面設計是一種互動性的設計。

三、新媒體時代的動態平面設計的基本思路

新媒體時代的特點是信息傳播快,信息量大,受眾多,受眾素質較高。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呈現井噴式發展,大量信息充斥網絡,而且傳播速度極快,但同時,接受信息的人大多受過較高的教育,多數受眾要求高質量的信息,所以雖然有海量的信息,但只有高質量的信息才能獲得大多數人的青睞,進而能夠在網絡上真正傳播開來。這就要求依托新媒體技術的動態平面設計作品要有足夠優秀的質量,才會在互聯網上占有一席之位。

(一)要注重圖形圖像的清晰度

新媒體時代的成像設備是大量的網絡終端,這些終端的電子屏幕不斷更新換代,成像水平越來越高,圖像越來越清晰,色彩越來越逼真,這對于受眾無疑是好事,但對于設計師而言無疑是更高的要求。在傳統平面設計作品中,色彩和筆畫以及圖像的清晰度都存在著技術限制,在低水平的技術手段下設計師不必更加注重這方面的問題,因為對整個設計作品的效果不會產生更大的影響。但在新媒體時代的電子屏幕下,顯然一點點小小的瑕疵也會被無限放大,成像效果成為作品成功的關鍵所在,因此,設計師必須借助數字化媒體,豐富平面設計的相關設計效果,以達到能夠和電子顯示器相適應的程度。

(二)注重時效性

新媒體時代的最大特征就是高效、快速,時效性是新媒體時代的金錢,每一分每一秒都會產生大量的價值。傳統平面設計作品需要匠心獨到,設計師要仔細琢磨設計過程、設計內容等問題,但在新媒體時代,沒有時間給設計師去仔細琢磨,精工細作,而是要求設計師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設計出動態平面設計作品,并達到設計即呈現的效果。這種高強度的工作效率,要求設計師必須借助數字化設計手段來實現。

(三)針對性設計

新媒體時代的受眾眾多,審美心理存在巨大的差異性,設計作品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審美需求,要想讓動態設計作品能夠在互聯網中進行傳播,打動受眾,就要對受眾進行分析,找出目標人群,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更好地體現出互聯網平臺的個性化特征,以達到快速推送信息的目的。

四、動態平面設計的創新策略

(一)平面構成創新

平面構成是一種視覺形象的構成,主要是在平面設計過程中處理如何創造形象、處理形象間的關系、如何掌握具美感的形式規律,并按美的形式法則組織畫面中的圖形。平面構成中將美的表現形式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秩序的美,一類是打破常規的美。秩序美是線性的,通過對節奏和韻律進行控制把握,用一組連續性的動作組成一個系列的動態效果,以二維平面的方式呈現出動覺視覺效果,這種動態平面構成較常用于運動類平面廣告設計當中。以看似靜態的一組動作像動畫制作一樣,以漸變的方式呈現出動態美,運動的美感躍然紙上。打破常規的美是一種解構的美。分解與重構是其重要手段。所謂分解,即打破原有圖形圖像的結構甚至于元素,從而形成獲得新的視覺元素,將新的視覺元素進行重新配置,或是遵循原有外形,或是重塑與原來截然不同的外在形象,并使受眾在觀賞過程中獲得試圖還原原有外貌的視覺體驗。比如可口可樂的一則平面廣告,設計師將可樂玻璃瓶的造型打散,將液體解構成為氣泡,并以氣泡向上飛騰的方式重新填充出玻璃瓶造型特征,從視覺上營造出碳酸飲料的動態感。視覺錯覺也是平面解構的一種方式。利用二維視覺特性和空間特征營造出心理錯覺的視覺效果,創作出既不合理也不科學的無理圖形。比如有一種車體廣告,廣告用車體的側面和后面設計出了一個集裝箱的內部空間,這個空間和車體相配合,給人一種直視車體內部的錯覺,再將一個巨大的玻璃瓶造型以違悖邏輯的方式倒置于“集裝箱”里,極大地引起了大眾的注意力。目前很多3D立體畫利用的即是這種視覺錯覺,讓人產生視覺假象,將二維空間看作三維立體,從而使平面設計變為動態平面設計。

(二)色彩構成創新

利用色彩對比,建立起色彩錯覺,從而形成動態平面效果。即人腦對設計內容的理解是通過視覺接受器官完成的,視覺對色彩接收到的效果不同,人腦就會產生不同的理解。通過對比色彩,比如單色和其補色,將小面積補色色塊填充進大面積色塊中時,就會產生視覺跳躍的錯覺效果,諸如此類的視覺錯覺,對大腦產生動態暗示,即形成了色彩動態圖像。比如一些心理測試的圖形,即利用單色和補色的視覺錯覺,讓人感覺圖像是高速旋轉的,形成了動態平面圖。

(三)設計工具創新

傳統平面設計過程中,手繪是最早的設計方式,之后是采用印刷的方式作為平面設計的呈現方式。這兩種方式在平面設計史上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并且直至今日,依舊在平面設計中占有一席之位,但是其耗時長,需要工具多,耗費設計師心力等問題也確實客觀存在。一幅手繪作品,在設計精美的前提下,一個小小的失誤就有可能導致功虧一簣,全盤重來。印刷品不僅僅是設計師的工作,而且還要有或許完全不懂設計的印刷工人參與,耗費人力物力,而且環節眾多,只要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等于所有工作全部作廢。這種不經濟、耗時的設計工具顯然不能適應新媒體時代對時效性的追求。因此,數字平臺應運而生。數字平臺、軟件系統參與平面設計中,不僅僅是平面設計工具的創新,更是一種顛覆。數字化手段不僅效率高,能夠隨時對素材進行修改和保存,而且能夠對素材重復使用,重新賦予其全新的意義,色彩更逼真、準確,精度高,清晰度分辨度都是傳統工具所無法比擬的。數字化平臺的使用能夠使平面設計在眾多終端屏幕上以最完美的方式呈現出來,并且形成動態效果也變得易如反掌。

(四)交互式理念的完善

傳統平面設計將作品置于一個二維空間當中,受技術限制,難以引起受眾共鳴,即便引起注意,也僅是匆匆一瞥,難以形成更深的印象。交互式動態設計意在將作品以半成品或成品的方式,使其和環境結合在一起,通過人的“交互配合”,觀賞到完整作品的一種創作方式。比如一位穿西裝的男士形象,獨獨在臉的位置留出一個空洞,這個空洞恰好可以讓人將自己的面部放置其中,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人”。這種方式有幾點好處。首先,吸引力強。半成品的出現往往比成品更容易引起人們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牽引之下,使得受眾更深地接觸到作品,以延長受眾與作品接觸的時間。其次,信息保留時間長。由于人的參與,使得受眾離開之后,依舊有所回味,這種回味會因其參與其中而延長記憶時間,有利于信息被長時間檢索,進而有利于信息傳播。

五、結語

動態平面設計時代已經來臨,這種動態平面設計打破了原有的二維空間限制,打破了紙質空間、工具的局限性,利用圖形解構、色彩解構、與周圍環境配合,以及數字化設計工具的創新等手段,創新性地發展了平面設計,形成了更加豐富、生動、有趣的平面設計形式。動態平面設計以其更好的表現力、形象性,成為平面設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既是對平面設計的創新和豐富,也是宣傳能力增強的體現。

作者:溫鎮瑜 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色婷婷婷婷色五月 | 日韩欧洲亚洲美三区中文幕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电影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看 | 免费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亚洲国产一二三区欧美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