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術之家整理 2025-03-18 15:36:43
《Journal Of Molecular Graphics & Modelling》是一本專注于CRYSTALLOGRAPHY領域的English學術期刊,創(chuàng)刊于1997年,由Elsevier Inc.出版商出版,出版周期Bimonthly。ISSN:1093-3263,E-ISSN:1873-4243。
該刊發(fā)文范圍涵蓋CRYSTALLOGRAPHY等領域,旨在及時、準確、全面地報道國內外CRYSTALLOGRAPHY工作者在該領域的科學研究等工作中取得的經驗、科研成果、技術革新、學術動態(tài)等。該刊已被SCIE數據庫收錄,在中科院最新升級版分區(qū)表中,該刊分區(qū)信息為大類學科生物學4區(qū),2023年影響因子為2.7。
Journal Of Molecular Graphics & Modelling中科院分區(qū)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生物學 | 4區(qū) | CRYSTALLOGRAPHY 晶體學 BIOCHEMICAL RESEARCH METHODS 生化研究方法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COMPUTER SCIENCE, INTERDISCIPLINARY APPLICATIONS 計算機:跨學科應用 MATHEMATICAL & COMPUTATIONAL BIOLOGY 數學與計算生物學 | 3區(qū) 4區(qū) 4區(qū) 4區(qū) 4區(qū) | 否 | 否 |
中科院分區(qū):中科院分區(qū)是SCI期刊分區(qū)的一種,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制定出來的分區(qū)。主要有兩個版本,即基礎版和升級版。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qū)表推出了升級版,實現了基礎版和升級版的并存過渡;升級版是對基礎版的延續(xù)和改進,將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qū) | 收錄子集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BIOCHEMICAL RESEARCH METHODS | SCIE | Q2 | 38 / 85 |
55.9%
|
學科: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 SCIE | Q3 | 193 / 313 |
38.5%
|
學科:COMPUTER SCIENCE, INTERDISCIPLINARY APPLICATIONS | SCIE | Q2 | 76 / 169 |
55.3%
|
學科:CRYSTALLOGRAPHY | SCIE | Q1 | 7 / 33 |
80.3%
|
學科:MATHEMATICAL & COMPUTATIONAL BIOLOGY | SCIE | Q2 | 19 / 65 |
71.5%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qū) | 收錄子集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BIOCHEMICAL RESEARCH METHODS | SCIE | Q2 | 23 / 85 |
73.53%
|
學科: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 SCIE | Q2 | 93 / 313 |
70.45%
|
學科:COMPUTER SCIENCE, INTERDISCIPLINARY APPLICATIONS | SCIE | Q2 | 57 / 169 |
66.57%
|
學科:CRYSTALLOGRAPHY | SCIE | Q1 | 7 / 33 |
80.3%
|
學科:MATHEMATICAL & COMPUTATIONAL BIOLOGY | SCIE | Q2 | 21 / 65 |
68.46%
|
JCR分區(qū):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由科睿唯安公司(前身為湯森路透)開發(fā)。JCR沒有設置大類,只將期刊分為176個具體學科,也就是中科院分區(qū)中的小類學科。基于不同學科的當年影響因子高低進行排序,將期刊的數量均勻分為四個部分,Q1區(qū)代表學科分類中影響因子排名前25%的期刊,以此類推,Q2區(qū)為前25%-50%期刊,Q3區(qū)為前50%-75%期刊,Q4區(qū)為75%以后期刊。
CiteScore排名:
學科類別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大類:Computer Science 小類:Computer Graphics and Computer-Aided Design | Q2 | 29 / 106 |
73%
|
大類:Computer Science 小類:Materials Chemistry | Q2 | 106 / 317 |
66%
|
大類:Computer Science 小類:Physical and Theoretical Chemistry | Q2 | 71 / 189 |
62%
|
大類:Computer Science 小類:Spectroscopy | Q2 | 31 / 76 |
59%
|
CiteScore值計算方式:例如2024公布的CiteScore是將統(tǒng)計在 2020年-2023年間年所發(fā)表文章的引用次數除以在 2020年-2023年間所發(fā)表的發(fā)文總數。
CiteScore數據來源:是由全球著名學術出版商Elsevier(愛思唯爾)基于其Scopus數據庫推出的期刊評價指標。CiteScore指數以四年區(qū)間為基準來計算每本期刊的平均被引用次數,并提供期刊領域排名、期刊分區(qū)的相關信息,它的作用是測量期刊的篇均影響力。
聲明:該作品系作者結合互聯(lián)網公開知識整合。如有錯漏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