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贈與公證書

贈與公證書

時間:2022-10-09 21:01:1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贈與公證書,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江蘇省司法廳公證管理處:

你處司公(90)第46號《關于如何處理當事人申請撤銷繼承權公證書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一、關于繼承權公證書問題。由于被繼承人何妙根的妻子沈云秀和女兒已經在公證處作了放棄繼承權的真實意思表示,公證處為何妙根和沈云秀的四個兒子出具的繼承權公證書真實合法,因此,對沈云秀放棄繼承權的反悔不予支持,不能撤銷繼承權公證書。現何的四個兒子同意將何的遺產轉歸沈云秀一人所有,可由他們商得其各自配偶的同意后,將繼承的房產贈與沈云秀,公證處可為他們辦理贈與公證。

二、關于贈與公證書問題。贈與人沈云秀將自己的房產贈與四個兒子后反悔,要求撤銷贈與公證書,鑒于贈與公證后,當事人未辦理房產轉移登記手續,且未實際改變房產的占有使用,因此,可由贈與人發表一份變更原贈與的聲明書,連同原贈與公證書一并交公證處存檔。

三、關于析產協議公證書問題。公證處辦理析產協議公證書并無錯誤,因此公證書不能撤銷。但由于贈與人反悔后,經公證的析產協議內容發生了變化,可由原協議人共同發表協議書無效的聲明,連同原公證書一并交公證處存檔。

第2篇

公證復查申請書一:公證復查申請書

申請人:陳志忠,男,漢族,20XX年11月9日生,芒市華僑農場一分場退休工人,住芒市勐煥街道辦事處城西社區居委會第二組。

申請人:李美英,女,漢族,20XX年6月4日生,芒市華僑農場一分場退休工人,住芒市勐煥街道辦事處城西社區居委會第二組。

申請人:陳衛東,男,漢族,20XX年7月10日生,個體戶,住芒市勐煥街道辦事處城西社區居委會第二組。

申請事項:請求撤銷(20XX)云德民宇證字第1461號公證書

事實與理由:20XX年初,芒市華僑農場進行職工住房危房改造,農場退休職工陳志忠、李美英及其兒子陳衛東共同劃得宅基地一宗,該地位于芒市華僑農場城西二隊,面積為158.2 .陳志忠、李美英年事已高,且身患疾病,對危房改造相關政策不了解,兒子陳衛東又遠在廣東佛山工作,有關危房改造的土地、建房等手續都由女兒陳衛軍出面幫助辦理。20XX年12月18日,陳衛軍到其父母家陳志忠、李美英里家里說"辦理土地手續需要辦理公證,現在到公證處去辦理公證。"陳衛軍隨即用車子將兩位老人陳志忠、李美英拉到德宏州公證處,誘騙陳志忠、李美英辦理了《土地使用權了贈與合同書》并作了公證。其內容是陳志忠、李美英將位于芒市華僑農場城西二隊,面積為158.2 的土地使用權贈與陳衛軍所有,公證書字號為(20XX)云德民宇證字第1461號。該《土地使用權了贈與合同書》公證存在以下違法情形:

第一、陳志忠、李美英無權贈與,贈與合同無效,公證違法。

《合同法》第185條規定:"贈與合同書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根據該規定,贈與合同書中贈與人贈與的財產必須是自己的財產。(20XX)云德民宇證字第1461號公證書的贈與合同的標的物是贈與人依《土地出讓合同》約定取得的位于芒市華僑農場城西二隊面積為158.2 的土地使用權?!段餀喾ā返?4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根據法律規定,土地使用權必須登記才有法律效力。贈與人陳志忠、李美英贈與的土地使用權尚未進行登記,還沒有取得該土地的使用權,無權對該土地的使用權進行處分。該土地使用權贈與因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而無效?!豆C程序規則》第18條第1款規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辦理公證,應當提交下列材料:"該條第2款第(4)項規定:"申請公證的事項的證明材料,涉及財產關系的須提交有關財產權利證明。"作為土地使用權的法定證明材料有且只有《土地使用權證》。而(20XX)云德民宇證字第1461號公證書,當事人沒有向公證機構提交該土地使用權證?!豆C程序規則》第48條第1款規定:"公證事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證機構應當不予辦理公證:"該條第2款第(6)項規定:"當事人提供的證明材料不充分又無法補充,或者拒絕補充證明材料的。顯然,作為"贈與人"的陳志忠、李美英沒有提交、也無法提交其土地使用證。州公證處依法應當不予辦理公證。事實上辦理了,當然也違反法律的規定。

第二、土地使用權贈與合同和公證是陳衛軍采用欺騙手段騙取陳志忠、李美英和公證處辦理的,并非贈與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陳衛軍得知農場職工住房危房改造和芒市農墾路東段改擴建相關政策后,于20XX年2月9日,借陳衛東回芒市家過春節之機,即召開家庭會,議題主要是:陳志忠、李美英將危房改造所得的158.2 宅基地、農墾路延長線120 老宅基地政府拆遷補償安排的新宅基地、搬遷補償費都歸給陳衛軍所有,危房改造地由陳志忠、李美英和陳衛軍共買,房子由雙方共同建蓋。土地和房子產權都歸陳衛軍所有,陳衛軍負責陳志忠、李美英的養老等。因父母、女兒和兒子三方對前述的土地及房子建蓋、產權歸屬、老人贍養等問題意見分歧很大,未達成協議。之后陳衛東即回廣東佛山,陳衛軍就將家庭會所談的事項寫成兩份《關于家庭財產協議》,拿到陳志忠家里,叫陳志忠、李美英在協議上簽字。李美英說:"家庭會沒有開成(功),現在陳衛東又不在家,協議寫的是什么,我沒有文化曉不得,你叫我們簽字我不簽。"陳衛軍就叫陳志忠代李美英簽了字。然后,陳衛軍又叫陳志忠、李美英在協議書上按手印,因家里沒有印泥,陳衛軍說:"手印我去按,你們認著。"李美英說:"你要按是你的事,我們是不認。"陳衛軍按了手印后,連同另一份協議寄到廣東佛山給陳衛東,電話告訴陳衛東說:"父母已經同意并在協議上簽了字,按了手印。"陳衛東看了后,認為協議內容既然是父母的意思,他尊重父母的意見,即在協議上簽了字,將協議寄回芒市給陳衛軍。在兩份《家庭財產協議》中,一份協議當事人甲方為陳志忠、李美英,乙方為陳衛東。另一份協議當事人甲方為陳衛軍,乙方為陳衛東。兩份協議內容不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姑且不論,協議都涉及陳志忠、李美英,陳衛軍和陳衛東三方的權利義務,而兩份協議都只有兩方當事人簽字,協議無效。另外,根據合同相對性原理,陳衛軍和陳志忠、李美英之間沒有協議關系,協議的內容對陳衛軍和陳志忠、李美英都沒有約束力,陳衛軍依協議無需承擔"約定"的贍養責任,也不能得到所"約定"的財產。再說,贍養父母是兒女的法定義務,陳衛軍說:她負責父母養老,父母把所得的兩塊土地使用權給她,這不能作為條件。

陳衛軍在辦理土地相關手續時曾對陳志忠和李美英說:"土地手續我來幫你們辦、房子我來幫你們蓋,叫你們簽字就簽字,按手印就按手印,其他的事你們不要管。"20XX年12月18日,陳衛軍到陳志忠、李美英家里,對其父母親說:"辦理土地手續需要辦理公證,現在到公證處辦理手續。"隨即用車子將我們兩位老人拉到德宏州公證處,誘騙陳志忠、李美英辦理了《土地使用權了贈與合同書》并作了公證,公證書字號(20XX)云德民宇證字第1461號。陳衛軍拿著土地贈與合同書和公證書,假借陳志忠之名向芒市國土資源局申請土地登記,將該土地使用權登記在其名下,土地使用權證號為潞國用(20XX)第0000176號。

20XX年陳衛東回芒市家過春節,談到蓋房子的事,陳志忠、李美英才知道陳衛軍把自己危房改造和拆遷補償所得的兩宗土地和房產都登記在她名下了,陳衛東也才知道陳衛軍寄到廣東要他簽字的協議,協議的內容父母并沒有同意過,協議書上簽字、手印有假。陳志忠、李美英要求土地和房子的產權證一定要辦成他們的名字,陳衛軍不同意,由此引起矛盾和糾紛。

陳衛軍為達到占有申請人土地和房產的目的,在20XX年2月9日主動召開家庭會,其目的和動機不言自明,家庭會沒有達到其目的,之后又私自寫了兩份《關于家庭財產協議》,欺騙申請人陳志忠、李美英簽字,又將協議寄到廣東佛山騙取陳衛東簽字,直到最終把申請人的土地和房產變成她個人的財產。申請人從始至終都沒有將自己的土地使用權贈與陳衛軍的意思,(20XX)云德民宇證字第1461號公證書是陳衛軍以欺騙手段騙取申請人和公證處辦理的。

第3篇

1、通過辦理公證的當事人本人前往公證處進行查詢。2、如果你是該房屋的利害關系人可以通過向法院起訴,然后向法院申請進行調取。3、相關職能部門(如房管所、國土局)通過正式公文進行調取。關于查閱房產公證書的問題:一般到房產所在地的公證處去查找。而不是你戶籍或住所地,但是贈與這個事情的管轄不一定的,到底在哪里,你需要多嘗試。

公證處是否給你查閱的問題:如果你不是該公證書的當事人,假如確實存在這么一份公證書的話,公證處不會給你查閱的。但是如果你能證明并使公證處確信你是該公證書的利害關系人除外。

(來源:文章屋網 )

第4篇

1、雙方(父母與子女)簽訂房產贈與書面合同,即贈與書;

2、雙方攜帶原房屋所有權證、贈與合同,繳納契稅;

3、辦理公證(繳納公證費:放假的千分之一)。按照《關于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的聯合通知》的規定,房屋贈與必須辦理公證。

4、辦理產權轉移登記手續。雙方共同到房地產管理機構申請房產變更登記,并提交以下證明資料:申請書、身份證件、原房地產產權證、贈與書及公證書、契稅收據。

5、房屋過戶給父母。若您未辦理產權轉移登記手續,只是簽訂了書面贈與合同,并且將原房屋產權證交給受贈人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也應當認定贈與成立。

(來源:文章屋網 )

第5篇

    論文關鍵詞 公證主體 公證程序 公證內容 公證書格式

    公證書是公證活動的載體,是公證效力和作用的集中體現,如何出具有效的公證書是各國公證立法與實踐的首要任務。在我國,公證書指的是由公證機構對當事人申請公證的事項,經過審查核實,認為符合公證受理條件,按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具有特殊法律效力的證明文書,用以保護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身份上、財產上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公證機構出具的公證書是否有效,關鍵在于公證書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是否違反了有關的禁止性規定,結合我國的公證立法和實踐,筆者認為一份有效的公證書應當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一、公證主體適格

    我國的公證書是由受公證機構指派的公證員具體承辦,再以公證機構的名義出具的,因此我國的公證文書必須同時具備公證員個人的簽名(或簽名章)和公證處的公章。公證主體適格應同時滿足公證機構和公證員雙重主體的要求。

    (一)公證員具備任職資格

    在我國,一名適格的公證員必須持有執業證書,并且在公證機構履行職務。我國對公證員規定了較高的執業準入門檻,要求從業人員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這就使得公證員與法官、檢察官、律師具有同等的法律專業水平,實現公證員的專業化和高素質。構實習一年以上的人員。此外,《公證法》和司法部《公證員執業管理辦法》對公證從業人員的法律執業經歷也做了特殊規定,確保公證員擁有較豐富的公證實踐經驗和社會閱歷。滿足上述公證員任職資格的人員在提出申請后,經公證機構推薦,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門報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后,報請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任命,并由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頒發公證員執業證書。只有取得公證員執業資格的公證員才能出具公證書,并在公證書上署名。

    (二)公證機構具有管轄權

    由于我國的公證員只有在某一公證機構中才能從事公證活動,因此公證機構的管轄范圍就成了公證機構出證資格的限制條件,成為判斷公證機構是否適格的因素之一。

    首先,公證事項必須屬于公證機構的業務范圍。《公證法》在第11條非窮盡式地列舉了我國公證機構的可以辦理的公證事項,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繼承、委托、聲明、贈與、遺囑、財產分割、招標投標、拍賣、婚姻狀況、親屬關系、收養關系、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經歷、學歷、學位、職務、職稱、有無違法犯罪記錄、公司章程、保全證據、文書上的簽名、印鑒、日期,文書的副本、影印本與原本相符。如果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必須公證事項,則當事人必須向公證機構申請辦理公證,如外國人在我國收養子女、資助出國留學協議等。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公證的業務范圍將日益擴大,同時法律、法規的變化也會導致某些公證事項的增減變動,因此公證的業務活動范圍始終處于動態發展中。

    其次,當事人申請的公證事項屬于公證機構的地域管轄范圍。我國為了貫徹便民原則,提高公證機構的工作效率,避免公證機構之間的不正當競爭,對公證機構之間受理公證業務的地域范圍進行了劃分,設立了公證執業區域制度。根據《公證法》第25條的規定,當事人申請辦理公證的,可以向住所地、經常居住地、行為地或者事實發生地的公證機構提出,但涉及不動產的公證,應當向不動產所在地的公證機構提出。

    (三)滿足回避原則

    公證機構是國家的專門證明機構,行使的是法律賦予的證明權,為了確保公證員處理公證事務時能夠客觀公正,大陸法系國家立法中一般都規定了公證員回避的原則?!豆C法》在第23條規定:“公證員不得為本人及近親屬辦理公證或者辦理與本人及近親屬有利害關系的公證。”如果所辦理的公證事項的結果會對自己或前述近親屬的利益產生影響的,也應當回避。

    二、出證程序合法

    程序正義是實質正義的保證,公證本身就是為保證實體法正確實施的程序性法律制度。只有嚴格遵守公證程序,才能夠保證公證機構正確執行國家法律,依法行使公證職權,確保公證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從而保障公證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公證機構違反法定程序進行的證明活動不具有公證的效力。因此,一份有效的公證書必定是經過了法定的公證程序,充分保障了當事人程序性權利的公證活動成果。

    我國對公證的辦證程序非常重視,不僅在《公證法》中專章規定了“公證程序”,而且司法部還專門制定了《公證程序規則》,努力使辦證程序做到客觀、公正,最大限度地維護當事人在程序方面的合法權益。應當注意到的是,上述法律和部門規章主要規定了公證機構在辦理各類公證事項時所必須遵守和執行的一般性程序,對某些特殊的公證事項如現場監督、遺囑、保全證據和出具執行證書等還有特別規定,在辦理這些特殊事項時必須嚴格遵守。下面僅從公證程序的一般規定入手論述出具公證書的程序性有效要件。

    (一)申請與受理環節

    公證程序的啟動必須由當事人申請開始,不存在公證機構或公證員依職權啟動的情形。申請主體為向公證機構提出辦理公證請求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根據《公證程序規則》第10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申辦公證,應當由其監護人。法人申辦公證,應當由其法定代表人代表。其他組織申辦公證,應當由其負責人代表。”二是當事人與該公證事項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即申請人與申請公證的事項有法律上的實體權利義務關系,申請人因此享有獨立的公證請求權。

    申請公證的事項必須是當事人之間無爭議的事項,這是法定的公證受理條件之一。由于我國公證制度的定位是一種非訴訟法律制度,宗旨在于預防糾紛,減少訴訟,因此公證活動多數發生在糾紛發生前,不以解決爭訟為目的。如果當事人之間或者當事人與其他利害關系人之間對公證事項有爭議的,只能通過其他法律途徑加以解決,公證機構不予受理。

    申請人既可以自己親自向公證機構提出公證申請,也可以委托他人代為申辦。但法律、法規對幾類涉及人身關系的重要公證事項要求只能由申請人本人親自申辦,這幾類事項是:遺囑、遺贈撫養協議、贈與、認領親子、收養關系、解除收養、生存狀況、委托、聲明、保證。由于這幾類公證關系當事人的切身利益,只有申請人親自在公證員面前作出意思表示,公證員才能確認事實的存在和當事人的真實意愿,對這幾類公證事項,若申請人沒有親自申請,公證機構不會啟動公證程序。

    有效的公證申請必須是向有管轄權的公證機構提出的,符合公證業務范圍和執業區域的要求,前文已做闡釋,這里不再贅述。申請人提出公證申請后,若公證機構接受申請,同意給予辦證,說明公證機構受理了此項申請,此后才能具體實施辦理公證的活動,因此受理是公證機構公證行為開始的標志,是公證程序的必經環節。

    (二)審查環節公證機構受理當事人的公證申請后,要對當事人申請公證的事項及所提供的證明材料從法律和事實兩方面審核其是否真實、合法,因此審查環節是公證程序的核心環節,是公證機構公證職能的集中體現。

    我國對公證事項審查的內容非常寬泛,主要有以下幾項:(1)申請公證的事項是否真實、合法,是否違背社會公德,是否屬于專業技術鑒定、評估事項;(2)當事人的人數、身份、申請辦理該項公證的資格、相應的權利和民事行為能力;(3)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4)申請公證的文書的內容是否完備,含義是否清晰,文字是否準確,簽名、印鑒是否齊全;(5)當事人提供的證明材料是否真實、合法、充分。其中的任何一項如果沒有審查清楚,都可能造成公證書有錯誤,直至最終被撤銷。

    (三)出證環節公證機構經審查,認為申請提供的證明材料真實、合法、充分,申請公證的事項真實、合法的,就應當向當事人出具公證書。出具公證書是公證機構活動的結果,是受理、審查等公證程序工作的歸宿,是公證程序中最重要的環節。

    《公證程序規則》詳細列舉了各項公證的出證條件,第36條規定對民事法律行為的公證應滿足:(1)當事人具有從事該行為的資格和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實;(3)該行為的內容和形式合法,不違背社會公德。第37條規定對有法律意義的事實或者文書的公證,應符合下列條件:(1)該事實或者文書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2)事實或者文書真實無誤;(3)事實或者文書的內容和形式合法,不違背社會公德。第38條還特別指出文書上的簽名、印鑒、日期的公證,其簽名、印鑒、日期應當準確、屬實;文書的副本、影印本等文書的公證,其文本內容應當與原本相符。這些都為公證員審查公證事項、出具公證書提供了重要依據,也是判斷公證書有效性的指標。

    出證程序本身也有一套程序規則,首先由承辦公證員在完成公證事項的審查后,根據公證事項的類別、內容、查明的事實和所依據的法律法規,按照司法部要求的格式草擬公證書,再由公證機構負責人或其指定的公證員進行審批,最后要按照司法部規定的格式制作公證書,完成后將公證書發送給當事人或其人。辦證期限(一般)為受理之日起15個工作日。

    三、公證書實體內容真實、合法公證書的內容記載了公證證明的對象,體現著公證的基本原則,公證書的有效性主要體現在公證書的實體內容上。

    (一)公證對象屬于法定范圍公證雖然在我國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但公證并非無所不包。我國公證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6篇

1.**的房屋及海珠、**、天河區的一手房,在廣州市財政局財政征管分局契稅征收點辦理不征契稅確認手續。

2.海珠區的二手房(海珠區房管部門受理的),在海珠區契稅征收點辦理不征契稅確認手續;**區的二手房(**區房管部門受理的),在**區契稅征收點辦理不征契稅確認手續;天河區的二手房(天河區房管部門受理的),在天河區契稅征收點辦理不征契稅確認手續;黃埔區的二手房(黃埔區房管部門受理的),在黃埔區契稅征收點辦理不征契稅確認手續。

政策依據:

《關于離婚后房屋權屬變化是否征收契稅的批復》(國稅函〔19**〕3**號)“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夫妻共有房屋屬共有財產。因夫妻財產分割而將原共有房屋產權歸屬一方,是房產共有權的變動而不是現行契稅政策規定征稅的房屋產權轉移行為。因此,對離婚后原共有房屋產權的歸屬人不征收契稅?!?/p>

提交資料:

序號資料名稱備注

1身份證明自然人的身份證明包括:身份證或軍官證或護照或其它身份證明,(曾改名的還須提供戶口簿或改名證明)。

委托辦理的須提供經公證的委托書及人的身份證明。

2《結婚證》或《離婚證》

3法律文書屬法院判決的提供。包括:判決書、調解書、裁定書、協助執行通知書。

4贈與、析產公證書或財產分割、房產處置的協議書、公證書離婚協議書須經民政部門蓋章確認。無民政部門蓋章確認的需雙方攜帶身份證到場簽名蓋章。

5地址證明贈與、析產公證書或財產分割、房產處置的協議書上列明的房產地址與《房地產證》或《商品房買賣合同》的地址不一致的,需提供由物業管理公司、派出所、或居委會出示的地址證明。

6《房地產證》或《商品房買賣合同》法院強制執行未能提供房產證,需提供房地產權情況表。

7原購房人的契稅完稅證、廣東省契稅納稅申報表和繳款書房屋為一手房的提供。

8土地使用權基準

地價評估書房屋土地使用權屬劃撥,改為轉讓或出讓的提供。

9廣東省契稅

減免申請表

第7篇

甲方(贈與人):________(寫明姓名、住址)

乙方(受贈人):________(寫明姓名、住址)

甲乙雙方就贈送________(贈與的標的物,如贈與微機一臺,應寫明“浪潮386型微機一臺”,如其他物品,也應寫明該贈與物是什么、在什么位置)事宜達成協議如下:

一、甲方將其所有的________(標的物)贈送給乙方,其所有權證明為:(寫明證明甲方擁有所有權的證據名稱,如贈與房屋,就應有房產所有權證,贈與微機應有購買該微機的發票等)

二、贈與物的交割

(寫明交割的條件,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交割,辦理什么手續等等)

三、乙方應在________期限內辦理所有權轉移的手續逾期不辦的,視為拒絕贈與(也可以約定其他條件)。

四、本合同自________日起生效(可以寫自公證之日起生效)。

五、本合同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

甲方:________(簽字、蓋章)

乙方:________(簽字、蓋章)

________年___月___日

申請程序

一、贈與人與受贈人簽訂房屋贈與的書面合同,即贈與書

贈與書的主要內容為:

1、贈與人與受贈人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和家庭住址;

2、贈與人與受贈人的關系;

3、贈與的理由;

4、被贈與標的物的名稱、數量和基本狀況、坐落地點;

5、贈與人對贈與行為的意思表示;

6、贈與人在贈與書上簽名或蓋章、簽名日期。

二、辦理公證

根據司法部、建設部《關于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的聯合通知》的規定,房屋贈與必須辦理公證。辦理贈與公證由贈與人住所地或贈與行為發生地公證處受理。贈與不動產的,也可由不動產所在地公證處受理。辦理贈與公證申情人應提交下列證件和材料:

1、贈與人的身份證件(居民身份證、戶口簿、護照、通行證復印件);

2、贈與書;

3、贈與物清單及所有權證明,如房產證、存單等;

4、贈與物為共有財產的,應提供共有人同意將財產贈與他人的書面意見;贈與物為集體所有的,應提交該集體組織成員同意贈與的書面意見;贈與物為全民所有的,應提交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批準贈與的文件;

三、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

房屋贈與當事人到房地產管理機構申請變更登記,應提交下列證件:

1、房屋贈與申請表;

2、房屋權屬證書(房屋共有的提供共有權證);

3、房屋戶型平面圖;

4、房屋贈與公證書;

5、贈與人及受贈與人身份證或戶口復印件(與原件核對);

6、契稅收據

第8篇

一、房屋贈與合同的效力如何?

房屋贈與合同只要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就有法律效力。

《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條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贈與合同有效,如果不辦理過戶手續,房屋所有權是沒有轉移的。而且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二、房屋贈與的注意事項:

房產贈與人必須具有真實的意思表示,并且必須對其所贈房產擁有所有權。雖然取得贈與公證書可以迅速辦理產權過戶手續,但應注意幾個事項:

1、贈與是無償的法律行為,法律后果不同于有償的轉讓行為;

2、是贈與后變更產權登記的稅費與繼承后變更的標準不同,辦理前應向房管局、地稅局等有關部門充分咨詢;

3、一般的贈與行為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但是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除外,也就是說經過公證的贈與行為一般不能撤銷。

由于房屋贈與是雙方行為,因此必須要雙方都同意,如果只有一方同意進行房屋贈與的話,那么簽訂的合同也是無效的。同時還要注意一點,這里所贈與的房屋必須是歸贈與人所有的,否則的話就無權進行處分。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來電咨詢的在線律師。

第9篇

    房產過戶給子女的方式有三種: 第一種是以出讓的方式辦理過戶,也就是以買賣的方式按照交易的程序去辦理過戶。第二種是以贈與的方式辦理過戶,先辦理贈與公證,然后辦理房屋評估作價和房屋鑒定,最后辦理過戶。第三種是以繼承的方式辦理過戶,但這種情況需要發生在父母一方死亡的情況下,不是很常用。

    (一)以出讓的方式將房屋過戶給子女:房屋買賣辦理過戶的主要費用有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和契稅三種。其中房產滿五年,營業稅是免征的,同時個稅也免征,只需要繳納契稅和產權轉移登記費,如果房產未滿五年,需要繳納營業稅和個稅,同時繳納契稅和產權轉移登記費。

    (二)以贈與的方式將房屋過戶給子女:辦理贈與過戶,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契稅和公證費。贈與過戶是沒有營業稅的,因為贈與是被認為是無償受贈的行為,所以需要受贈人繳納個人所得稅,同時贈與過戶也需要繳納公證費。

    (三)以繼承的方式將房屋過戶給子女

    繼承過戶與買賣和贈與相比,稅費支出是最低的,因為繼承的房產沒有營業稅、個稅和契稅,只需要繳納公證費。繼承人憑遺囑辦理繼承權公證,憑繼承權公證書到房管管理部門辦理過戶更名就可以了。

    二、房屋怎樣過戶給子女更省錢?

    (一)繼承過戶最省錢:在買賣、贈與、繼承三種過戶方法之中,繼承是最經濟快捷的途徑,因為我國還沒有開征遺產稅,辦理繼承過戶只需繳納公證費,其他稅費全免。由于繼承的方式在父母一方去世的情況下才可以實現,所以很多父母都暫時不考慮這種途徑。當然,也有父母考慮得很遠,打算寫下遺囑把房產留給孩子。

    (二)五年以內的房產贈與過戶更省錢:根據國家政策,父母把房產贈與子女是免征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的,只繳納占房屋總價2%的公證費和11.5%的契稅即可。但如果買賣過戶雖不用繳納公證費,但除了契稅外還要繳納下面的稅費:

    1、房屋購買不足五年以及面積超過140平方米的房子買賣過戶時要征收營業稅。

    2、房屋購買不足五年或者房屋雖然購買已滿5年但并不是家庭唯一住房的,買賣過戶時要征收個人所得稅。

第10篇

一、公證行為不具有行政可訴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第 2條規定:“公證是國家公證機關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證明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和事實的真實性、合法性,以保護公共財產,保護公民身份上、財產上的權利和合法利益?!惫C機關的業務范圍可歸納為五個方面:一是證明法律行為,如證明合同、委托、遺囑、繼承、贈與、分割財產、收養;二是證明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如證明身份、學歷、經歷、出身、婚姻狀況、生存、死亡及親屬關系;三是證明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如證明文件上的簽名、印鑒屬實,文件的副本、節本、譯本、影印本與原本相符;四是證明債權文書的執行效力,即對于追償債款、物品的文書,認為無疑議的,在該文書上證明有強制執行的效力;五是其他業務,如保全證據、保管遺囑或其他文件等。

公證機關的職能是依法行使國家證明權。公證必須由當事人申請才能作出。公證的作用是依法證明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和事實的真實性、合法性。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公證證明的除外。公證本身并不直接給當事人及他人設定或消滅權利義務。

而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行使職權中所作的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行政行為必須同時具備三個基本要素:一是行政行為須是行政機關的行為。這是行政行為的主體要素,不是國家行政機關(包括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所作的行為不能被認定為行政行為。二是行政行為是行使行政管理職權的行為。這是行政行為的職能要素,不是依據行政職權進行行政管理的行為不屬于行政行為。三是行政行為是產生法律效果的行為。這是行政行為的法律要素,不發生法律效果的事實行為也不是行政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早在 1991年在《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中就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作過司法解釋:具體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或者個人在行政管理活動中行使行政職權,針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就特定的具體事項作出的有關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單方行為”。

公證行為不具備行政行為的三要素,特別是不直接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設定、變更或消滅具體權利義務,所以不是具體行政行為,不具有行政可訴性。

二、公證不應由法院判決撤銷

不真實、不合法的公證為假證或錯證,假證、錯證的直接法律后果是不具有證據效力。現實中經常有發往國外使用的公證文書被拒絕認證、使用而退回的現象。在國內民事訴訟中,也有公證被相反證據的。出現這種情況,人民法院應當按照 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聯合發出的《關于執行中涉及公證條款的幾個問題的通知》來辦,即“人民法院認為有相反證據足以公證證明的,可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處或者有關司法行政機關提出撤銷公證書的建議……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可分別向其上級主管機關請示共同協商解決”。在人民法院經過以上程序的工作后,如果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處和有關司法行政機關仍拒不撤銷公證書,根據民訴法第 67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有權不予認定公證的證據效力,而不是判決撤銷公證。

三、公證應由作出該公證的公證處或者它的同級和上級司法行政機關撤銷

第11篇

棄嬰長成反哺報恩

1982年6月9日晚上,宜興市某廠正值當班的門衛朱松濤聽到嬰兒啼哭聲,便循著哭聲尋找,發現哭聲出自值班室窗戶下一只半新的籃子里。朱松濤輕輕掀開藍里的浴巾,發現籃子里除了一個出生不久的女寶寶外,還有一張寫著“1982年6月1日”的小紙條。他意識到原來是一個出生才9天的棄嬰,便立即報警。隨后,棄嬰被送到宜興市兒童福利院。

第二天,朱松濤撿到棄嬰的消息迅速在全廠傳開。朱松濤已年近50,卻還子然一身,便有好心人勸朱松濤領回棄嬰撫養。朱松濤經濟十分拮據,又沒有撫養孩子的經驗,根本沒法撫養一個孩子??墒?,朱松濤又十分想收養這個棄嬰,便以自己年老時能有個照應為由,找到了好朋友鄭青山、吳秀梅夫婦二人,希望三人一起撫養棄嬰。

鄭青山、吳秀梅夫婦均已年近花甲,是宜興某文化單位的退休職工,婚后―直沒有孩子。早年,夫婦二人以農村傳統“立嗣”的形式。將18歲的侄子鄭德志“過繼”為“子”,但仍以叔侄相稱。他們還將侄女鄭筱莉自幼“過繼”為“女”,并撫養鄭筱莉至成年。上述過繼行為,沒有依法辦理收養手續,但為親友、群眾所公認。鄭青山、吳秀梅夫婦雖有子女,但兒子鄭德志生活在鄉下,女兒鄭筱莉已經出嫁,兒女各有各的生活,來往也不密切。

一個突然出現的女嬰讓鄭青山、吳秀梅夫婦又驚又喜。經協商一致,朱松濤以自己名義領養了朱倩,并隨自己姓氏取名朱倩,且將其戶口落在自己戶下。但委托由鄭青山、吳秀梅兩位老人照料朱倩,并與之共同生活,由朱松濤提供經濟生活來源。共同撫養朱倩期間,朱倩對朱松濤以“爸爸”相稱,對鄭青山、吳秀梅兩位老人則以“爺爺奶奶”相稱。

之后,朱倩初中畢業后與養父關系惡化,朱松濤不再提供經濟生活來源,朱倩仍隨鄭青山、吳秀梅共同生活。之后,朱倩考入中專、大學,其生活與學習費用,鄭青山、吳秀梅參與負擔。畢業后,朱倩成為宜興當地一名教師。2006年8月,在鄭青山、吳秀梅夫婦的關心和操辦下,朱倩與同歲的林志龍喜結連理,過上了十分幸福的生活。

曲折的生活讓朱倩學會了感恩。成家后,朱倩和丈夫將自己的新房買在了鄭青山夫婦家的旁邊,幾乎每天都到老人家來照料他們,幫他們做飯洗衣服。2007年年初,鄭青山夫婦按照當地的風俗到養子鄭德志家過年??删驮诖汗澓?,鄭青山突然對朱倩說要把房子過戶給她,對此朱倩很有顧慮?;貞浧甬敃r的場景,朱倩說:“畢竟老人還有一個養子,這么大的事情我不敢接受??衫先诵囊庖褯Q,說我不要房子是不想再照顧他們。”為了打消老人的疑慮,在老人再三要求下。2007年12月19日,鄭青山夫婦與朱倩夫妻來到宜興市公證處,在公證員現場監督下,鄭青山、吳秀梅作為遺贈人―方,與朱倩、林志龍夫妻二人簽訂遺贈贍養協議,約定將鄭青山夫婦居住的房屋在遺贈人“百年(死亡)后遺贈給朱倩、林志龍夫婦”,“朱倩、林志龍夫婦自愿贍養遺贈人至百年(死亡),即負責遺贈人的吃、穿、住、看病等與生活相關的一切事宜,并承擔由此產生的一切費用”。即日,宜興市公證處辦理了《遺贈贍養公證書》。

2009年4月28日,吳秀梅因患上了癌癥住院治療。住院期間,主要由朱倩夫妻負責照料,又承擔了部分醫藥費用。同年8月16日,在吳秀梅出院兩個月后,鄭青山夫婦將房屋變更登記為朱倩夫妻共同共有。

老人走失引發紛爭

本以為生活就會這樣平靜地度過,不料鄭青山的一次意外走失卻成為一連串不幸的開端,最終導致一場親情較量。

2009年12月24日,鄭青山從朱倩住處走失。隨即,朱倩將鄭青山走失情況告知了鄭德志等親屬。鄭德志等人得知鄭青山走失情況后,遷怒朱倩照顧不周。2009年12月26日,鄭德志等人來到朱倩家“要個說法”,雙方為此發生了激烈的沖突。

2009年12月28日,為了平息事態,朱倩、林志龍作為甲方,鄭德志的兒子鄭建軍作為乙方,在某律師事務所由律師起草仂議并在律師見證下簽訂了附條件贈與合同,約定:原本過戶給朱倩、林志龍的房屋由朱倩、林志龍贈與鄭建軍,由鄭建軍、鄭德志、鄭筱莉共同承擔兩位老人的生養死葬的義務;“如法律要求”朱倩、林志龍承擔鄭青山、吳秀梅的費用,朱倩、林志龍將不再承擔,概由鄭建軍、鄭德志、鄭筱莉承擔。

贈與合同簽訂后,鄭建軍、鄭德志等將重病的吳秀梅接到鄉下居住。2010年1月3日,鄭青山的尸體在宜興郊外的湖邊被發現,警方勘驗的結果為走失后誤入湖中凍死。五天后,鄭青山的老伴吳秀梅因承受不住老伴慘死的事實,悲傷過度,引發病情惡化,不治而亡。

情事突變失房不甘

僅十多天,情事突變,兩位老人相繼去世,鄭建軍從未對兩位老^盡過贍養義務,卻輕易地得到兩位老人的房屋。朱倩、林志龍心里怎么想都不是滋味,感到十分的憋屈。為爭回房屋,2010年4月7日,朱倩、林志龍委托律師分別向鄭建軍、鄭德志、鄭筱莉三人發出律師函,表示自收到通知之日將撤銷附條件贈與合同。

收到律師函后,鄭建軍十分氣憤,認為雙方有贈與合同在手,朱倩夫妻無理由不履行合同,遂于2010年5月26日,以朱倩、林志龍不履行《附條件贈與合同》,不力、王里過戶為由將二人告上了法庭。

鄭建軍訴稱,遺贈贍養合同是雙務合同,朱倩、林志龍如想享有爭議房產的所有權,就必須負責到兩位老人“百年”之后。而正當老人需要照料的時候,他們卻“撂挑子”,不想履行義務,而仍想擁有房子,顯然是不合理的,法律也不會允許的。事實上,是我們繼續履行著第一份“遺贈贍養協議”合同,承繼并完成了老人的心愿。

朱倩、林志龍辯稱,之前與鄭建軍等人簽訂的附條件贈與合同,是迫于無奈和壓力,希望他們對兩位老人好。而且,之后已委托律師給鄭建軍及相關第三人發出律師函,律師函已送達他們,應已發生法律效力。

是非責任法院澄清

宜興法院經審理后認為,鄭德志成年后“立嗣”、“過繼”給鄭青山、吳秀梅夫婦為“子”,但沒有形成撫養關系,不存在養父母與養子女關系。鄭筱莉、朱倩二人均可依照婚姻法規定,確定為與鄭青山、吳秀梅有養父母與養子女關系。

第12篇

老公婚前貸款買了一套房子,房產證上寫的是他的名字。結婚5年后,我們一起還清了貸款。今年我們的寶寶出生,老公同意在房產證上加我的名字。我查看了一下《婚姻法》新的司法解釋,上面規定:個人婚前買的房產,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那么,我加上名字后,是否就擁有房子的一半產權?聽別人說,光加名字還不行,還得去公證,請問是這樣嗎?

房產證加名主要分三類:一是一方婚前購房且已支付全部房款,婚后另一方要求在房產證上加名;二是一方婚前購房但尚未支付全部房款,婚后雙方還貸,另一方要求在房產證上加名;三是婚后購房,房產證登記在一方名下,另一方要求加名。

第一種情況中,婚前已經支付全部房款的房產,為一方的婚前財產,它不會因為婚姻關系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另一方無權要求分割。當然,公民可以對自己的財產權益進行自主處分,比如,可以將其贈與他人。在房產證上加配偶的名字,就是贈與的一種方式。擁有產權的一方可以自行決定,將房屋的多少份額贈與配偶,比如贈與30%、50%、60%等,然后在產權證上加配偶的名字,并寫明各占多少份額。如果雙方沒有對房屋的份額做特別約定,那么只要加上名字,房屋的產權就歸夫妻雙方共同所有,各擁有50%的產權。所以說,并非加了名字,就一定擁有一半的產權。為了避免將來發生糾紛,最好在房產證上約定好各自占的份額。

第二種情況相對復雜。根據婚姻法解釋(三)的規定,夫妻一方在婚前購買的房產,即使沒有償還全部房款,產權也歸個人。如果婚后夫妻一起還貸,離婚時,夫妻可以協商如何分割房產;協商不成的,房產歸房產證上的登記人所有。夫妻共同還貸的部分及房產的增值部分,由房產擁有者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你的情況就屬于這一種。房產是你老公婚前購買的,房產證登記的是你老公的名字,那么房屋的產權應歸你老公所有。因為你婚后也參與了共同還貸,如果離婚的話,房屋歸你老公,他歸還婚后還款數額的一半給你,并根據房屋的增值情況,對你進行適當的補償。

現在,他同意將你的名字添加到房產證上,那么可以認為,這套房子成為你們夫妻的共同財產,原則上各自擁有50%的產權(如果雙方對產權份額另有約定,則按約定享有相應的份額)。

第三種情況中,如果雙方沒有對婚后財產進行特別約定,房產證加不加名,房產都為夫妻共同財產,各享有一半產權。

要想讓房屋的產權變更在法律上生效,需要辦理以下手續。

首先,夫妻雙方要共同協商,約定該房屋為共同財產。簽訂協議書后,還需要辦理贈與公證。為了避免將來發生糾紛,最好把各自占有的房產份額寫入公證內容中。然后,夫妻倆攜帶相關證件,如結婚證、身份證、公證書等辦理更名手續。如果房屋產權證辦理下來的時間是在雙方結婚登記日期之前,房屋又處于按揭中,需要經該房的貸款銀行同意之后,再去辦證中心以贈與的方式辦理手續,并補交相應的稅費,才能增加原產權證的共有人,即在房產證上加名。如果房屋產權證辦理下來的時間是在雙方結婚登記日期之后,可直接到辦證中心辦理登記申請、加名字,這時只需交納手續費。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成Av在线网站 | 伊人狼人久久青青草原 | 一级国产精在线观看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州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