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9 13:59:4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雷達技術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固態雷達 多普勒效應 脈沖壓縮
中圖分類號:U675.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4)02-0224-01
1 固態雷達工作原理
調制器發出的調制脈沖被傳送進入磁控管,并引發磁控管產生大功率超高頻率的脈沖波,這種射頻脈沖波經過天線發射,在遇到目標物體后,有目標物體彈回的反射波會再次被天線接收,最后接收機通過反射波的信息,進過處理,將信號以視屏信號的方式顯現出來,這就是傳統的脈沖磁控管雷達。脈沖磁控管雷達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磁控管,而新型的固態雷達卻沒有磁控管,取而代之的是固態器件。信號的發射和傳統的雷達一樣,接收后的信號不僅要進過接收器的處理還需要有脈沖壓縮器的處理,之后才能將信息呈現在顯示屏上。
傳統的脈沖磁控管雷達發射的是大功率的脈沖波,而新型的固態雷達發射的確實低功率的射頻脈沖,一般情況下固態雷達發射的射頻脈沖的最大功率低至200W左右,但是卻擁有較高的占空率。發射的信號經過接收機和脈沖壓縮器的處理,可以高倍數的壓縮信號,這就可以與傳統雷達所發射的大功率高頻率的射頻信號想媲美,而固態雷達還具有較高的占空比,所以固態雷達在遠距離的探測中更占有優勢地位。
雷達探測的距離可分為近、中、遠三種不同的距離,不同的探測距離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固態雷達發射出特定的射頻脈沖來滿足這些要求,這種特定次序的脈沖中包括短脈沖,中脈沖和長脈沖三種不同的脈沖波。同時,為了使脈沖容易被壓縮,常常采用脈沖寬度和編碼混合的方法,這樣可以保證每次發射的脈沖在長度和編碼上都是與眾不同的。處理和比較就收會的脈沖信號,就可以判斷目標的存在狀況。而數字脈沖壓縮器的作用就是壓縮脈沖,這樣就可以利用中脈沖和長脈沖來有效地確定距離,按照IMO的規定,雷達性能標準距離可以觀察到40m。新體制的固態雷達與傳統的脈沖磁控管雷達有巨大的改善,它使用了脈沖多普新勒技術,這項技術的使用時的航海雷達得到了更好地發展。固態雷達可以檢測出雷達與目標之間的相對速度,將接受的反射波以特定的方式處理后,能夠十分有效的將回波中的雜波剔除出去,這種濾波技術使得雷達能夠在海浪和雨雪等惡劣情況下,對移動中的小目標進行精確地探測,這比起傳統雷達的效果要好的多。通過對比,可以更加具體的說明兩種雷達在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探測性能的高低,新體制的固態雷達在雨雪天氣可以清晰的撲捉到移動中的小目標,有效地派出了雨雪雜波的干擾;而傳統的雷達對雨雪雜波的過濾效果不盡如意,即使后期通過其他手段抑制雨雪雜波的影響,取得的效果也不如固態雷達的效果好。
2 典型技術介紹
2.1 多普勒效應
聲源和接受物體的相對運動而發生聲源的頻率發生改變(頻移)稱為多普勒效應。將多普勒效應使用在雷達中,這樣可以提高雷達在有外界雜波的干擾下清晰觀察到移動中的小目標能力。移動中的小目標與雷達之間沿徑向有相對的速度或者是兩者之間的距離變化時,這種多普勒雷達發射出的脈沖信號經過目標的反射后,雷達接收的收回波的頻率和原來的發射的脈沖的頻率有變化,根據這種頻率偏移,我們就可以知道小目標的運動情況。雷達發射的脈沖信號和接受會的信號進過的路程是目標和雷達之間路程的兩倍。多普勒雷達可以有效地減少雜波的干擾,使得目標情況可以清晰的顯示出來。
2.2 脈沖壓縮技術
除了多普勒雷達外,還有脈沖壓縮雷達,它的主要技術是脈沖壓縮。脈沖壓縮技術就是通過對脈沖的相位和頻率進行編碼的長脈沖,將發射機發射的原有脈沖編碼成遠遠大于相同情況下未編碼的脈沖寬度。脈沖發射需要有足夠的能量,而脈沖壓縮技術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夠在較低的峰值功率下,有效地增大脈沖的寬度來確保脈沖順利發射。脈沖壓縮雷達還具有遠距離探測能力和距離探測能力高等特點。
3 固態雷達的應用
3.1 固態雷達的運用特點
新體制固態雷達的出現,在航海雷達的發展史上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多普勒技術、脈沖壓縮技術等高新技術的使用,使得固態雷達相對于傳統雷達具有許多優點。固態雷達不僅在遠距離探測、距離分辨、抗雜波干擾、檢測移動中的目標等方向的能力大大提高,而且因為新技術的使用,也降低了航海雷達的使用成本,延長了雷達的使用壽命。新的技術也是的固態雷達的工作原理發生了改變,這使得固態雷達獲得了許多優點。首先,傳統的磁控管雷達的主要工作部位磁控管,在開啟雷達后需要長達三分鐘的預熱時間才能正常工作,而固態雷達卻不需要時間來預熱。其次,磁控管發射出的是大功率高頻率的脈沖,這些脈沖并不穩定,一般情況下為了獲得清晰地圖像,需要對這些脈沖進行調制,但是固態雷達解決了這一問題,不再需要調制。再次,傳統雷達使用的大功率設施需要經常更換,這就增加了雷達的使用成本,而新體制的固態雷達不需要經常更換這些器件,大大減少了成本。
3.2 固態雷達在運用中注意的問題
雖然固態雷達的性能在傳統雷達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使用者還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以保證安全有效使用航海雷達。首先,固態雷達在觀測移動目標時需要目標與雷達間有徑向移動,這一確定也會使得沒有徑向移動的目標別誤認為是雜波過濾掉。其次,固態雷達采用的脈沖壓縮技術在對雜波干擾進行過濾的時候,也會對小目標的發射波有影響,這樣也會減弱對小目標的探測能力。所以使用者在使用固態雷達的時候,必須注意這些細小的問題,以免因為疏忽造成航海事故。
4 結語
航海事業的發展使得人們對于航海雷達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未來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航海雷達也會不斷地改善。未來的航海雷達將在抗干擾能力、距離分辨率等方面做出巨大的突破。新體制固態雷達的出現為安全航海提供了有效地技術支持。筆者在這里對目前新體制固態雷達的現狀和工作原理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同時提出了現代新體制固態雷達的運用中的特點及其注意的問題,為雷達的使用者提供一份參考。
參考文獻
[1]朱凱然.雷達信號檢測與實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9.
關鍵詞:盲源分離,自然梯度算法,自適應步長
引言
在科學研究和工程中,很多觀測信號可以看成是不可見的源信號的混合,這意味著源信號和傳輸信道都是未知的,僅僅由觀測信號對未知的傳輸信道和源信號進行估計的問題稱為盲源分離(Blind Signal Separation,BSS),所謂“盲”是指(1)源信號不可觀測;(2)混合方式未知。碩士論文,自然梯度算法。BSS技術是當前信號處理領域的一個熱點研究問題,在生物醫學信號處理、軍事雷達技術、通信信號處理中有著廣泛的應用[1-3]。碩士論文,自然梯度算法。
在Amari[4]的自然梯度算法中,步長的選擇對算法的穩定性和收斂速度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步長越大,算法的收斂速度就越快,但同時會引起算法的穩態失調;步長越小,算法的穩態誤差就越小,但同時收斂速度變慢。本文算法在迭代過程中,適時對步長進行優化,使得算法在保證穩態誤差的情況下收斂速度大幅提高。
1 線性混疊盲源分離模型
假設有n個相互統計獨立的未知源信號,經過未知的傳輸信道后獲得m個觀測信號,寫成矩陣形式為:
(1)
即,該模型稱為盲源分離的線性混疊模型,稱為混疊矩陣或者傳輸信道,t為時間指標。碩士論文,自然梯度算法。盲源分離的任務就是在源信號和傳輸矩陣A均為未知的情況下,僅僅由對源信號作出估計,通過學習,尋找一個滿秩的分離矩陣W使得各分量之間盡可能的獨立,依此作為對源信號的一個估計。若全局矩陣[5]的各行各列只有一個元素接近于1,其余的元素皆接近于0,此時估計信號是源信號的一個拷貝。碩士論文,自然梯度算法。
2、Iformax[6](information maximization)盲源分離算法
Informax算法采用信息傳輸極大準則,通過調整分離矩陣使得非線性輸出與網絡輸入之間的互信息最大:
圖1 Informax 算法原理圖
由信息論知識:
(2)
邊緣熵: (3)
微分熵: (4)
得到代價函數:(5)
與分離矩陣無關,優化代價函數為:
(6)
即算法通過調整通過調整分離矩陣,使得(5)式極大。
采用自然梯度算法搜索代價函數(5)的極值點:
(7)其中: (8)
第個分量:(9)
稱為激活函數,是對源信號的概率密度函數的近似估計。碩士論文,自然梯度算法。
3、改進的自適應步長算法
在信號分離的初始階段,由于信號之間的強相關性,算法需要使用較大學習速率,以加速信號的分離,到了算法的后期,需要跟蹤分離出來的信號,同時還需要捕捉未分離出來的信號,此時較小的步長可以滿足需求,以分離出剩余的信號。碩士論文,自然梯度算法。算法收斂時滿足:
(10)
計算過程的迭代式為[4]:
(11)
當(9)式成立時,算法的迭代式滿足:
(12)
由(11)式可以看出,當[7]取值較大時,則信號分離情況較差,需要較大的步長,算法趨于收斂時,取值趨于0。所以可以依據取值大小調整步長。現有定義如下:
(13) (為源信號個數)(14)
(15)
綜合(10)(11)(12)(13)(15),本文的自適應步長算法可以描述為:
(16)
令,設置小的正數,當時算法收斂。
4、計算機仿真
隨機選取混合矩陣,兩個語音信號為:
圖2:源聲音信號圖
Fig2:Sourcespeech signal
混合后的信號圖像為:
圖3:混合聲音信號
Fig3:Mixture speech signal
還原后的信號圖像為:
圖4: 還原聲音信號
Fig4: Recovery speech signal
串音誤差曲線圖[8]為:
圖5:串音誤差曲線圖
Fig5: Crosstalk error
5總結:
本文在對自然梯度算法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算法迭代過程中步長適時調整的依據,在加快算法收斂速度的同時兼顧穩態誤差,通過計算機仿真,本文算法的收斂速度明顯優于原算法,且穩態誤差較小。
參考文獻:
[1]張賢達,保錚.盲信號分離.[J]電子學報,2001,29(12):1766一77.
[2]CardosoJF.Blindsignalseparation:statisticalprinciples.ProceedingofIEEE.[J],86(10):2009-2025,1998.
[3]E.OjaThenonlinearpcalearningruleinindependentcomponentanalysis.[J].NeuroComputing,17(1):25-46,1997.
[4]SAmari.NaturalGradientWorksEfficientlyinLearning.[J].NauralComputation,10,251-276,1998.
[5]CardosoJF.Blindsignalseparation:statisticalprinciples.ProceedingofIEEE.[J],86(10):2009-2025,1998.
[6]RLinsker.Self-organizationinaperceptualnetwork.Computer,[J].21:105-117,1988.
[7]一種改進的步長自適應EASI算法。[J].艦船電子工程,2006,(2),P137
[8]AmariS,CichockiA,YangHH.Anewlearningalgo2rithmsforblindsignalseparateion[J].NeuralInformationProcess2ingSystems,1996,(8):757~763
關鍵詞 地質雷達 隧道 超前地質預報
中圖分類號:U456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交通運輸事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故我國加大了對高速公路的建設力度。隧道作為高速公路施工中的重點環節,對縮短公路里程、節約投資成本等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在不同的地質狀態下巖土的巖性等變化較大,在隧道施工過程中,對掌子面前方的地質條件和可能的地質災害開展超前地質預報,將對隧道的正常施工和順利貫通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成功的預測促使施工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防范于未然。為了能更好地指導隧道的開挖工作,采用地質雷達對掌子面前方的地質狀況進行預報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地質雷達原理
地質雷達由一體化主機、天線及相關配件組成。它是利用高頻電磁脈沖波的反射原理來實現探測目的。地質雷達屬電磁波探測技術中的一種。它通過發射天線向測試面前方發射寬頻帶短脈沖的高頻電磁波信號,當電磁波遇到有電性差異(介電常數、電磁導率等)的界面或其它目標體(如圍巖性質、地質結構構造、圍巖完整性、地下水和溶洞等情況)時,就會發生反射、繞射等電磁波特有現象。根據這些特點,我們通過接收天線拾取響應信號,并記錄到計算機上,依據電磁波的波形、相位、振幅、頻譜等時域、頻域特征,可獲得測試面前方不同電性體的分布特征,通過反射波雙程旅行時間,可計算前方分界面或目標體的深度。
二、地質雷達應用方法
(一)雷達主頻選擇。
由于雷達的天線型號與中心頻率的選擇是一一對應的,在進行地質雷達測試時。地質預報為簡化操作,減小施工干擾,一般只需要100MHz的屏蔽天線,但地質雷達100MHz的天線實際測試有效距離是5~30m,也就是說前5m是個模糊區,這在現實中是不容許的,所以我們可以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采用100MHz的天線和400MHz的天線共同來完成測試;另一方法為只用100MHz天線測試,但是前后兩次測試需搭接上5m,實際每次測試距離根據實際情況再定。
(二)地質雷達測試方式選擇。
在采用地質雷達進行隧道超前預報的過程中,一般采用點測試和線測試相結合的方式。點測試即選擇掌子面的一個平整面上將天線貼平,采用雷達接受數據,完成一次點測試。布點時盡量考慮所布的點的數量及位置能夠覆蓋到所測得整個掌子面。線測試也叫連續測試,它是將天線豎立于從掌子面左側離地一米處,從左到右勻速平移至右側,即完成一次測試。
由于掌子面受爆破情況等因素影響,多出現凸凹不平的情況。線測試因條件不允許,不可能有均勻的走線和平整的面,所以很多時候可能與掌子面貼不實,所采集的數據有時由于脫空而發生失真。點測試由于所需要的空間相對較小,每次測試可以預先找到一個較為平整的面,使測試效果較好,但過少的點測試結果會有一定的誤導,沒有對比性和對巖溶體形狀的描繪。所以在測試時,一般采取點測試和線測試相結合的方式綜合分析,相呼應正。
三、工程實例
岑溪大隧道位于廣西自治區岑溪市,我方采用了美國勞雷公司SIR-3000型地質雷達進行超前地質預報。根據具體的地質地形情況調整測試距離,為隧道順利開挖提供保障。
如在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的岑溪大隧道左線進口DK7+484~DK7+509段進行的地質超前預測工作中,我方通過對得到的地質雷達數據進行了后期分析結合現場環境的考察,我們預計DK7+496~DK7+509測段圍巖主要為中風化混合巖,以碎裂狀為主,圍巖較破碎,存在夾層,含水量較大,整體穩定性一般~較差。實際開挖過程中DK7+498~DK7+509段圍巖破碎,局部存在夾層,涌水方式主要為線狀出水,含水量較大,與實際情況相符。
四、地質雷達技術目前所存在的局限性
鑒于地質雷達預報法是根據分析由儀器所測反射波形并結合經驗來推斷掌子面前方的地質情況的,本身有局限性:
1、多解性:即對于同一種圍巖采集的波形有多種不同的“解釋”,什么樣的解釋和實際情況相吻合,技術人員的工作經驗十分重要;
2、圍巖復雜性:由于圍巖本身的物理特性十分復雜,如兩種圍巖的介電常數較為接近時,容易引起誤判;
3、施工現場環境的干擾性:由于施工現場各種環境因素較為復雜,往往存在會對雷達信號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擾的因素,而這些因素在實際情況下通常是不可或難以及時消除的。因此,由于干擾源的存在所造成的誤判也是存在的。
五、結語
隨著地質雷達檢測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地質雷達檢測技術必將成為保證隧道施工質量和安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我們應不斷總結經驗,使其更好地為工程建設服務。
(作者:李森森,長安大學公路學院巖土工程專業2010級碩士研究生;趙蓓蕾,陜西西安長安大學公路學院)
參考文獻:
[1]曾昭發,劉四新,王者江,薛建.探地雷達方法原理及應用.科學出版社.2006.
[關鍵詞]雷達;干擾信號;識別
中圖分類號:TN9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6-0171-02
隨著民航業的發展和壯大,民航安全問題便成為了重中之重,民航安全保障關系到每一個乘客的切身利益。但是,目前,科技的發展讓無線信號變得日益多樣和復雜,給民航雷達帶來了很多干擾,在這種情況下,對于雷達有源干擾信號的自動識別就顯得尤為重要。雷達有源干擾信號的自動識別應用在民航之中,能夠提升抗干擾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民航空管的安全系數。
一、雷達有源干擾信號概述
一般而言,可以將雷達有源干擾信號的作用原理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壓制式干擾信號,第二種是欺騙式干擾信號。壓制性干擾信號利用的是噪聲的信號,或者是和噪聲類似的干擾信號,讓這種干擾信號和真實目標回波進行疊加,在這樣的情況下,雷達受到有源信號干擾,很難從所接收的信號之中準確的檢測到真實的目標信息,對于雷達的識別造成一定的影響。欺騙式干擾信號與壓制式干擾信號有所區別,它主要是采用干擾信號的方式對于真實的目標回波信號進行模擬,這種模擬造成了一種真假混亂的效果,讓雷達在接收的時候難以對于干擾信號和真實信號進行區別。這樣的干擾信號在一定的程度上破壞了雷達對于真實目標的檢測和跟蹤的目的,起到了一定的干擾作用。
在有源干擾信號的干擾下,雷達有源信號的自動識別成為了雷達抗干擾的必要條件。一般而言,雷達抗干擾的流程如圖1所示:
從流程圖1中我們可以看出,干擾模式的識別是雷達進行干擾抑制處理的前提和基礎,對于雷達有源干擾信號自動識別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而針對于雷達有源干擾信號類型的自動識別流程一般如圖2所示:
由圖1可知,雷達有源干擾類型的自動識別的第一步是針對于雷達所接收到的信號進行預處理,對于所接收到的信號的不同的特征進行歸納,這種預處理一般根據信號在時域、頻域和其它變換域上的特征,并依據干擾信號呈現出的細微的特征,根據已經掌握的經驗,對于這些特征和參數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處理,建立一個有效的有源干擾信號自動識別的參數數據庫。當飛機將要采取行動的時候。根據雷達接收到的信號,結合數據庫中的各個參數,聯合已有的經驗,綜合使用統計判決樹或者是模糊識別的方法,對于干擾信號的類型進行分類識別。對于干擾信號類型的自動識別對于之后的干擾抑制模塊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能夠讓這個模塊在后續的時候選擇相應的抑制算法。
二、壓制性干擾的自動識別
壓制式干擾的主要作用是采用噪聲信號讓雷達無法檢測到真實的目標信息。壓制性干擾信號的類型有阻塞式、瞄準式和掃頻式干擾等多種。下面我們將以射頻噪聲干擾為例,闡釋其自動識別的方法。
射頻噪聲指的是使用恰當的濾波器對于白噪聲進行濾波,并通過放大器最終得到的有限頻帶噪聲。這種噪聲與白噪聲有類似之處,其信號的形式如下所示:
T(t)=Un(t)cos[Wjt+?(t)]
由此可見,射頻噪聲的信號形式是窄帶高斯過程。
射頻噪聲干擾情況下的時頻顯示出一下特征(圖3):
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射頻噪聲干擾的時域上持續的時間很長,干擾信號超過門限的值也比較多。能夠檢測到干擾信號的通道也很多,干擾信號的分布比較平均。基于這些特點,我們可以設計針對性的自動識別方法。
首先,可以現對于信號進行一定的數字通道化的處理,如果在處理的過程之中發現持續的時間和功率都可以過門限,那么則可以初步判定這種有源干擾的類型是壓制式干擾。
其次,在對于壓制式干擾已經識別的基礎之上,如果在檢測中發現干擾信號譜寬能夠覆蓋住整個接收機頻段,那么則可以確定其為射頻噪聲干擾。
三、欺騙式干擾的自動識別
欺騙式干擾的工作本質是利用和目標信號相似的、具有迷惑性的干擾信號對于真實的目標信號進行干擾,在欺騙式信號的干擾下,干擾信號作用于雷達的跟蹤系統和檢測系統終端,雷達無法準確的檢測到真實的目標信號,無法真實的測量目標信號的參數,讓雷達對于真正目標信號的檢測和跟蹤受到迷惑和擾亂。一般而言,常見的欺騙式干擾由截斷相位編碼信號產生多假目標欺騙干擾、由線性調頻信號產生多假目標欺騙干擾、距離隨機多假目標欺騙干擾,拖引干擾包括距離拖引欺騙干擾、速度拖引欺騙干擾、距離一速度拖引欺騙干擾等幾種干擾類型組成。
在實際的操作中,可以通過截斷二相編碼信號的方式為干擾信號將其送回雷達接收機,將其進行脈壓處理,這樣就可以在雷達的終端形成假目標干擾。信號截斷會讓雷達最初發射信號時生成的脈沖壓縮濾波器進行脈沖壓縮處理。下面,我們將以N=13巴克編碼信號和31位長度m序列編碼信號為例,對截斷二相編碼信號送回雷達原始發射信號生成的匹配濾波器脈沖壓縮輸出進行仿真,仿真結果如圖4所示:
從圖4所示的仿真結果中,我們能夠看出,干擾機能夠將截斷接收到的相位編碼的雷達信號,并且將其送回。在雷達接收機的匹配濾波器實現了部分相關,可以獲得一定的脈沖壓縮增益。如果只是針對于前段進行截斷,或者只針對于后段進行截斷,那么生成的干擾目標的旁瓣的個數和幅度十分有限,而如果可以針對于前段和后段進行同時截斷,則可以產生很多個干擾目標回撥信號。
根據上述研究,我們發現,由截斷相位編碼信號產生的多假目標干擾是針對相位編碼信號進行截斷產生的。因此,我們在進行識別的時候可以根據這一特點來進行識別方案的設計。首先,自動識別的前提是要搞清楚相位編碼信號的瞬間頻率特點,根據這一特點對于相位編碼信號進行識別,將其是否為相位編碼信號做出明確的判斷。再此基礎之上,可以通過對比檢測到脈沖寬度值與雷達發射信號的脈沖寬度值,通過對比結果,若是檢測到的脈沖寬度要比雷達發射信號的脈沖寬度值小的時候,可以將其自動識別為是由于截斷相位編碼產生的隨機多假目標干擾。
民航空管安全至關重要,在電子發展的時代中,雷達設備的抗干擾能力也在不斷的上升,自動識別應用航空之中,讓雷達能夠對于簡單的信號復制難以形成欺騙式的干擾。使得干擾信號能夠更加容易被檢測出來。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航空業也進入到了多元形態發展的時期,通用航空和低空開放發展迅速,雷達管制越來越重要。無線電的推廣發展,使得對抗雷達有源信號的識別是航空安全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保障空管安全,提高空管雷達的保障能力,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雷達干擾信號的識別研究之中。因此,本文在這種情況下對于雷達有源干擾信號的自動識別的研究不僅豐富了已有的研究內容,也為今后民航空管雷達需求提出了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
參考文獻
[1]常成.雷達欺騙式干擾檢測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2009.
[2]武俊強.雷達有源干擾類型判別研究與實現[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
[3]賈鑫,盧昱.一種實驗型雷達干擾信號自動識別系統[J].現代雷達,1995,02:16-21.
[4]趙嚴冰,張國兵.雷達有源欺騙干擾的有效性分析[J].艦船電子對抗,2006,04:3-6.
[5]李志明.雷達有源干擾信號的自動識別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
【關鍵詞】公路隧道施工質量無損檢測雷達技術
1.前言
丘陵、山地及高原的面積大約占我國土地總面積的70%。之前在山區或丘陵地帶修建公路時,主要以盤山繞行為設計方向,極少涉及隧道的修建。近年來,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帶動了我國交通建設的迅猛發展,修建的公路里程日益加長,公路等級也越來越高。隨著公路交通的逐年發展,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公路隧道也快速發展起來。公路修建過程中,如果遇到山嶺、丘陵、甚至江河的阻礙,都可以通過修建隧道的方法繼續施工,這樣,不僅可以縮短公路里程,節約土地,還能夠保障車輛行駛安全,有時還可以減少施工工作量。
但是,修建公路隧道與修建一般公路或橋梁相比,它的建設管理更為復雜,建設難度更大。因此,隨著我國隧道規模越來越大,建設過程中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病害或質量問題,為我國的公路隧道建設帶來很大的挑戰。工程師和建設者要正確面對隧道建設中出現的質量問題,認真研究隧道質量檢測技術及解決方案,保證公路交通的安全運營。
2.公路隧道的常見質量問題
公路隧道在它與眾不同的功能性及結構性要求下,往往比其他建設工程的施工難度要大。而且,會出現很多質量問題,比如:洞內滲漏水、襯砌裂縫、拱墻背后脫空、限界受侵、噴射混凝土支護不平整等等,只有正確認識到這些問題的成因及現象,才能找出解決辦法。
2.1洞內滲漏水
公路隧道在建設的過程中以及建成之后,多少都會受到地下水的影響。如果支護技術不成熟、襯砌密度不夠、混凝土中間存在空隙、振搗不到位,隧道的墻、拱就會出現滴水、滲水、漏水現象,隧道路面也會出現冒水現象。這種情況會對行車安全帶來隱患,甚至威脅到襯砌結構穩定。
2.2襯砌裂縫
襯砌開裂通常都是因為多種原因綜合作用導致的,主要因素有兩方面:一是設計局部不符合實際地形,隧道的結構設計受力不均。二是施工方法不規范,管理不當。其中,施工方面的問題主要因為拆除模型時間過早、基底清理得不夠干凈、混凝土灌注速度不對、襯砌厚度不均勻等原因。
2.3拱墻背后脫空
拱墻背后脫空是拱墻與初期支護之間存在空洞,導致隧道表層結構不穩定。其原因是由于預留的防水卷材不足、混凝土水灰比調整不及時、沒有有效堵塞初期支護與堵頭模型間的空隙。
2.4限界受侵
建設公路隧道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比較松軟的地層,圍巖在較大的地壓時會產生很大的變形,不當的施工方法或不及時正確支護都可能造成塌方。通常施工人員會為了保證施工安全而急于修筑,從而忽視了斷面界限,使界限受侵。也有可能因為在混凝土澆筑襯砌過程中模板剛度、強度不足而走模,導致限界受侵。
2.5噴射混凝土支護不平整
用混凝土噴射支護表面時,經常會出現波浪狀、葡萄狀或丘陵狀等凹凸不平的現象。支護表面不平整,嚴重影響到防水板等防水材料的鋪設。這種現象可能是由于超挖過度,又沒有使用光面爆破的原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因為混凝土本身質量不合格或鋼筋網、鋼拱架和格柵拱不平的原因。
3.公路隧道質量的檢測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公路隧道的檢測技術也越來越發達。各種各樣的檢測技術層出不窮,不但可以精確地檢驗出隧道存在的質量或環境問題,而且,對完工隧道的損壞也越來越小。我國在發展公路隧道修建水平的同時,對隧道的檢測技術也頗有研究,特別是無損檢測技術,在公路隧道質量檢測中得到廣泛運用。隧道檢測技術為公路隧道的安全運營做出了巨大貢獻。
3.1地質雷達檢測技術
地質雷達檢測技術是一種通過光譜電磁確定地下介質分布的檢測技術。地質雷達主要由主機、兩根天線以及配套軟件三部分組成,其中,發射天線發射出的高頻脈沖電磁波向地下傳播,它的電磁場強度、途徑及波形都會因所通過的介質介電常數不同而變化,并反射一部分電磁波由接收天線接收。雷達主機則對這部分反射波進行處理,從而推斷出介質結構。地質雷達檢測技術在檢測隧道初期支護、混凝土不連續面、二次襯砌的厚度和背后空洞上有很好的效果。
3.2激光斷面儀檢測技術
隧道激光斷面儀檢測法是以某個物理方向為起算方向,間隔一定的角度或距離連續測定斷面儀旋轉中心與開挖的實際輪廓線交點之間的矢徑,以及該輪廓線矢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實際開挖的輪廓線即所有矢徑端點通過依次相連形成的曲線。若對隧道軸向間隔一定距離的數個斷面進行測量,還能夠計算出欠挖方量、超挖方量等數據。隧道建設在完成臨時支護和初次襯砌后,以及隧道二次襯砌完工后的現場檢測中,都要用到激光斷面儀檢測技術在同一里程處進行檢測,以得到斷面輪廓的數據資料,掌握隧道施工情況。
3.3回彈法檢測技術
隧道工程在完成二次襯砌的修建后,通常采用回彈法對隧道質量進行檢測。檢測過程中,檢測點應均勻分布在測區范圍內,每兩個測點之間至少相距30mm,一個測區中設置16個回彈值,分別去掉3個最大值和最小值,再以其余10個值得平均值為該測區最終回彈值,最后,換算并推定測區二次襯砌的混凝土強度。由于回彈法操作的可能性限制,一般是在隧道拱墻上端布置測區,將回彈儀安置成水平狀態,正常情況下不必調整角度或修正澆筑面。
3.4聲波反射法檢測技術
由錨桿、圍巖和混凝土砂漿組成的結構中,若從錨桿端點處發射彈性波,波會沿著錨桿傳播并向四周輻射能量,并在錨桿和砂漿、圍巖和砂漿之間的界面進行反射或透射。變截面桿是對錨固體系的簡化,通過對其研究可以發現:當變截面桿的截面材料或面積不一樣時,在之上傳播的彈性波會在這個截面上發生反射及透射,并且反射波紋與透射波紋因材料類型或截面面積不同而不同。錨桿、圍巖和砂漿的波阻抗差異很小,所以,當它們之間接觸密實的時候,由錨桿發出彈性波幾乎完全透射進入圍巖,少數反射回來的能量信號也非常有規律。但當這三者之間沒有均勻密實地澆灌時,砂漿中就會出現空腔等不密實段,彈性波就會在這些空腔與砂漿、錨桿與空腔的界面上產生變化較大、能量較強的反射。根據這個原理,用儀器接收錨桿上反射回來的信息,分析各個界面反射波的強度及反射時間的長短,即可測定錨桿長度和錨固的整體質量。錨桿質量檢測儀就是進行聲波反射檢測的常用儀器,一般具有設置參數、采集數據和存儲的功能。但對數據的精細處理還需借助相應的軟件。
3.5火焰檢測技術
隧道火焰檢測技術從檢測距離上分類可以分為接觸式檢測和非接觸式檢測兩種方式。前者主要以溫度和煙霧濃度為參數,后者則是利用紅外線或紫外線測溫技術和視頻技術進行檢測。隧道火焰檢測技術是火災檢測的重要手段。
4.結語
公路隧道質量問題是事關公共安全、經濟穩定的重要問題。受人為、自然、技術等因素影響,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性。為了盡可能減少甚至消除公路隧道質量問題,必須在公路隧道從設計到施工保養的各個環節嚴格把關,積累經驗,因地制宜,探索出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提高隧道施工水平,以確保施工安全及隧道質量,造福社會。
【參考文獻】
[1]黃廷,伍毅敏.特長公路隧道斜豎井設計施工關鍵技術[J].湖南交通科技,2010(03)
[2]成飛.關于隧道施工質量控制措施的探討[J].科技資訊.2011(04)
[3]鄭守仕.淺析公路隧道施工質量管理重點的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8)
與科研的不解之緣
劉峰生長在教師之家,父親是一名物理老師,母親是一名化學老師。小時候,家里的電視機、收音機等許多電器都是父親親手組裝的,耳濡目染的他在初中時就開始學著父親動手做小東西。生長在革命老區――沂蒙山區的劉峰,自小就有著一種報國情懷:很多長輩為抗日事業犧牲,他的外祖父當時便是渡過長江的第一批戰士之一。從小,長輩們就教育他:“要誠實做人,踏實做事,心里要常想著別人,常想著國家。”在科學氣息濃厚的家庭環境以及革命老區紅色文化的熏陶下,年少的劉峰便確立了一個信念:投身科研,科技報國。回憶起兒時的成長經歷劉峰說:“小時候的成長環境讓我很早就對科研工作產生了崇拜與向往,這也是我和科研的不解緣分的開始。”
在報考大學時,他毅然選擇了在國防科技領域學科實力雄厚的北京理工大學,入讀北理工電子工程系(今信息與電子學院),與國防科技事業結下不解之緣。初入大學,劉峰曾以為可以松一口氣,但是當繁重的課業撲面而來時,不服輸的劉峰開始展現出他的“韌勁”――每天自習到晚上十一點,并且數年如一日地堅持。有一段時間,他和幾個同學甚至試圖在學校尋找一個能夠通宵學習的地方。漸漸的,他對自己所選專業的興趣與日俱增,由于對專業的熱愛,在課余時間,劉峰還加入了網絡開拓者協會和無線電興趣小組。
回想在北理的求學生活,最令劉峰難以忘懷的就是北理求真務實的學習氛圍。在毛二可院士科研團隊攻讀博士期間,老先生克己奉公的科研精神讓他深受感染。當時毛二可院士已年屆古稀,但他每天看完新聞聯播之后,都會回到辦公室,繼續工作到晚上十點鐘,而且不僅僅繼續自己的科研工作,還親力親為地為學生批改論文。同樣的場景,在各個教授、師兄的辦公室無數次上演。這種踏實奮斗的科研精神在北理工一代代地被傳承發揚,也讓劉峰認識到科研之路是靠勤奮實干一步步走出來的。
求學期間的努力為劉峰打下了厚實的科研基礎,科研團隊團結協作的氛圍讓他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與力量。
至今,劉峰仍不忘少時的夢想:讓中國的國防科技水平趕超美國。“他們每天工作8小時,那我們就工作16小時。這樣,五年的差距很快就趕上來了。”――他總是不停地給學生,給同事,也給自己打氣。從小學到博士,劉峰成績一直處于前列,但很少得第一。在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他都走得很踏實――他能夠為了一個目標而持續努力,不懈奮斗,正是因為這種堅持,使得他不斷超越自己,正因為前面總有第一名在不斷激勵他,他才能一步步從優秀走向卓越。
用聰明的方法踏實干
在北京理工雷科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會議室里,掛著這樣一幅字:“想干就有辦法,實干必有成效”。這幅字也是劉峰本人的信條,是他經歷的真實寫照。2009年12月,劉峰響應學校的號召,積極參與到學校創辦的學科性公司的建設工作當中,并出任總經理,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團隊建設和經營發展中。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劉峰帶領大家埋頭苦干,運用科學的方法統籌規劃,成功把公司從最初只有100萬注冊資金,20名員工的公司,發展到如今擁有2000萬注冊資金,200多名員工。未來的發展,劉峰給公司確立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一流的傳感、導航與數字系統高科技公司”。
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劉峰依舊強調奮斗的重要性。“我不需要你太聰明,我們可以一起探索科學的方法,但是你一定要踏實肯干。聰明不一定管用,但用聰明的方法踏實干就一定能成才”。盡管目前社會比較浮躁,但劉峰堅信一個人的收獲和他的付出成正比,他一如既往地要求自己的學生學會堅持,學會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名利拋諸腦后,奉獻放在臺前。
2005年開始有超女,從此有了PK這個詞。其實北斗導航8年發展下來,每一天都是PK的過程。從2005年31進17,2007年初樣轉正樣時17進8,正樣驗收8進6,,2012年最終定型6進4,從最初31家到最現在只剩4家。非常殘酷的過程。每一輪每個環節,輸掉了就淘汰了,而且沒有復活賽。淘汰了就淘汰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17家都做同樣的東西,測試系統只有一套,是第三方的。首先聯調,調功能、調性能,在2007年這一件事就花了三個多月,17家聚集在一起同時進行。三個月之內,每天都是6+1,白加黑,因為測試機臺只有一個,每次只能同時測試4家。每天三班倒,早上八點到六點,六點到12點,12點到早上六點,三個月每天都如此。都是巨大的考驗和挑戰,而且之前并不知道最終留下幾家,只能盡量自己做到最好。“當時壓力大的一點在于,17家在同一間大屋子里,同時進行調試,剛開始每家都列出好幾篇紙的問題,每家單位分到茶幾大的一張桌子,三四個人聚在一起解決問題,而且壓力更大的是,自己解決了一個問題之后,很高興,覺得自己向前走了一點,一會另一個單位又解決了其他問題,自己又緊張起來。”
不過不管怎樣艱難,但是還是得扛住。劉峰堅定地說:“我們的信念就是沒有退出這一說,而且我是負責人,還要給其他人信心,沒有什么扛不住,再大壓力也得扛,還要穩定隊伍。我們這個隊伍還沒有出現逃兵。”其實不論老師、學生還是員工。做國防的大多數都是這樣。“這個平時大家在精神層面也沒有太多交流,也比較簡單,年輕人首先是為了學習和做事,這個是給他們學習和做事的機會,只有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才能掌握最有利的能力。其實他們對這種機會也很珍惜,不會輕易放棄。其次,言傳身教,我自己身教,我沖在一線,我自己待到最晚,大家會互相感化。第三,說了這句話,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是用來奮斗的,將來是用于回憶的。現在拼搏過,將來回憶時想到自己做過什么事,做成過什么事,甚至在哪些場合用到過,而不是只寫過哪些垃圾論文,也不是做了一個豆腐渣工程沒有人用過。將來對現在最大的回報,就是自己所創造的東西真正發揮過作用。我一直以此來教育我下面的人。所以現在團隊氛圍也非常好。”
榮耀歸于集體
對于榮譽,劉峰看得很淡,“一個人奮斗,即便是天才也不會有很大的成就。人應該成為團隊的一粒小螺絲,才能驅動起更大的機器,我的榮譽屬于我的導師、我的團隊。”他覺得,榮譽是集體的,自己只是機緣巧合地走上了前臺,成為了這個集體的代表。
“2009年一次為了設計北斗基帶處理芯片,當時時間比較緊張,組織了十個人的研發團隊,在北京理工大學院內一個馬上要拆遷的一片房子,原來那里我們有一點辦公區域,因為要拆遷,別的部門都搬走了,只剩我們一個團隊。10個人,9個月,每天早上9點到夜里12點。最后三個月三四個人在上海,每天到凌晨三四點鐘,一直干到大年三十。因為廠家中興國際生產線不能停,正好初五那天可以上新產品,所以我們必須在初五之前把模板給廠家。2009年從春天干到冬天。大年三十那天做完,幸好團隊離家都比較近,除夕當天回家,初二就集合繼續試驗,然后出發到上海,初五上生產線試生產芯片。整整九個月。”
之前這個團隊所有人都沒有做過芯片,結果研制出來上線一次性成功,而且各項性能非常好。完成得非常漂亮。這一年,是非常艱苦的一年。
6月17-20日
會議名稱: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力電子展覽會
會議地址:俄羅斯國際展覽中心
展會概況:世界各國著名的電力電子企業均普遍看好俄羅斯市場并云集該展會,參加該展是中國電力電子出口企業開拓此市場的最快捷有效的途徑!
展覽范圍:電力產品;電子控制系統、電纜走線管、電纜接線盒、電氣絕緣材料、漆包線、電磁線圈、變壓器、電纜及附件、接口技術、布線系統、戶外箱體、整體安全機房、電氣工程管理設計軟件、儀器儀表、建筑電器、墻壁開關、照明產品、太陽能及其它新能源產品;電氣產品
6月18-20日
會議名稱:2013第八屆中國國際RFID、物聯網技術與云計算展覽會
會議地址:廣州琶洲·廣交會展覽館C區
主辦單位:中國物聯網產業推廣中心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
亞太RFID技術協會
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
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
展會概況:以RFID(無線射頻識別)、傳感網、自動識別、云計算技術和應用為主體展示內容;為中國物聯網、云計算產業鏈一次最完整的展示;充分體現了傳感網、RFID、云計算等技術、應用、商務以及整個行業的特色和當前需求。
展覽范圍:RFID產品;自動識別產品;智能卡產品;其他物聯網相關產品;云計算平臺構建技術、芯片和軟件平臺開發、云服務解決方案、數據中心建設與運營、云計算通信網絡設備和服務、數據存儲、服務外包、數據與網絡安全、云計算標準等方面
聯系人:朱憶
電話:13539794711;020-23379151
郵件:
6月18-22日
會議名稱:第二屆海峽物聯網產業博覽會暨海峽電子信息產業博覽會
會議地址: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
主辦單位:國家科學技術部
國家教育部
中國工程院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福建省人民政府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國科學院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展會概況:展會為論壇、技術交流、產品推介會。(一)電子信息物聯網產業發展論壇:邀請政府部門、國內外專家學者、企業家、運營商代表、企業用戶及相關新聞媒體參與,就如何振興海峽兩岸電子信息聯網產業等問題開展研討。(二)技術交流對接:邀請電子信息物聯網企業及相關行業領域內的專家就領域內的若干熱點問題及先進技術等進行深入探討,展示電子信息物聯網及相關行業發展的前沿動態。同時征集相關領域內國內外論文,并經專家委員會評審,選出優秀論文在技術論壇上宣講。(三)企業產品推介:會議展覽期間,將適時為企業安排產品推介專場,進一步推廣企業技術與產品,宣傳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知名度,擴大企業產品市場。
展覽范圍:消費電子(綠色家電、視聽、3D電視、IT產品等)展區;平板顯示、LED照明及顯示技術產品,觸摸技術展區;集成電路IC、電子元器件展區;智能通訊網絡系統產品與技術,智慧裝備行業,智慧家居生活產品與技術展區;物聯網技術產品應用,云計算,互聯網展區;教育電子產品與教育信息化展區;汽車電子產品與汽車信息化展區;綠色環保產品與研發設計展區
會議組委會地址:福州市鼓樓區福飛南路92號
電話:0591-63175563;13685001810
郵件:
聯系人:曹先生
網站:
6月19-22日
會議名稱:新加坡通訊展
會議地址:新加坡
主辦單位:Singapore Exhibition Services Pte Ltd
展會概況:CommunicAsia展會已逐步發展為亞洲地區資訊通信科技產業規模最大的服務平臺和頂級盛事。除與EnterpriseIT一道共同展示資訊通信科技創新成果以外,它還是云集買賣商家,促成雙方交易和實現最佳投資回報的理想平臺。同期舉辦的展會還有enterpriseit2011(第8屆國際企業資訊科技展覽及研討會)、broadcast-asia2011(第15屆國際廣播科技與設備展覽會及研討會)、interactivedme2011(第5屆國際互動、數碼媒體與娛樂展覽及研討會)。
展覽范圍:3.5G/LTE/4G、寬帶、超小型化移動基站、光纖到戶、基礎設施與網絡技術、網絡電視、移動上網、移動通訊與應用、定位服務、無線技術、衛星通訊,天線等。
聯系人:wendy
電話:0755-25338299
郵件:
6月20-23日
會議名稱: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軟件及信息服務交易會
會議地址:大連世界博覽廣場
主辦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遼寧省人民政府
展會概況:由國家商務部、信息產業部、教育部、國務院振興東北辦、科技部、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中國貿促會、遼寧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大連市人民政府具體承辦的目前國內最高規格、最具實效和最具國際影響力的IT行業年度盛會。
展覽范圍:軟件部分:基礎軟件、支撐軟件、應用軟件、系統集成解決方案、嵌入式軟件、信息安全、集成電路(IC)設計;信息服務部分:服務載體、服務外包、評估認證咨詢培訓、數據處理、軟件維護、軟件測評、定制開發;新興信息技術部分: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數字技術、互聯網應用、 商業智能、新電子商務、智能終端、人工智能、新媒體。
電話:021-62990137-811
6月26-28日
會議名稱:2013亞洲移動通信大會暨2013亞洲移動通信博覽會
會議地址: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主辦單位:GSM協會
展會概況:向移動通信行業專業人士和熱衷移動產品的消費者展示尖端技術、產品、設備和應用;云集資深移動通信業界專業人士,提供見解獨到的主題演講,特色專題討論會和世界級的互動交流機會;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可以通過該活動學習和拓展當前移動應用程序市場的相關知識;針對以移動技術為核心的營銷和廣告規劃之創新活動,連接市場營銷專業人士及運營商。
電話:021-62990137-811
郵件:
6月28-30日
會議名稱:2013中國廣東國際智慧城市暨物聯網技術應用博覽會
會議地址:東莞國際會展中心
主辦單位: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廣東省貿促會
東莞市人民政府
香港粵展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展會概況:同期活動:中國國際智慧城市暨物聯網技術高峰產業論壇、數字電視內容服務創新論壇、光纖入戶發展論壇、智能社區創新論壇、城市智能交通技術與實踐論壇、智慧城市管理論壇、個人數碼產品論壇。
聯系人:王富進
電話:13342865079
郵件:
2013年7月展會一覽
7月11-14日
會議名稱:2013中國國際智能手機及蘋果周邊產品展覽會
會議地址:青島國際會展中心
主辦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
廣東電子商會
展會概況:由中國國務院批準的全國唯一消費電子專業國際性博覽會,也是中國消費電子產業的旗幟性展會。本屆博覽會期間將設置蘋果周邊及供應鏈產品展區,搭建資本與產業創新,工業生產與消費個性化需求的交流平臺,利用展覽展示、高峰論壇、網絡互動、社會化傳媒手段將消費電子企業終端消費需求進聯系人:許可
電話:13544546065
郵件:
7月18-20日
會議名稱:2013年中國西部國際指揮調度、衛星導航技術設備展覽會
會議地址: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
主辦單位: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國家工信部軍民結合推進司
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信息中心
成都市人民政府
四川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
展會概況:應急指揮調度系統能夠實現對突發事件處理的全程跟蹤、支持。從突發事件的上報、相關數據的采集、緊急程度的判斷、實時溝通、聯動指揮、現場應急支持、輔助領導決策,即在短時間內對突發性危機事件做出快速反應并提供妥善的應對措施預案;借助網絡、CALLCENTER、可視電話、無線接入、語音系統等各種高科技通訊手段,及時協調系統內的各個單位。本屆展會將突出指揮調度及衛星導航高科技為特色、以推動國際、國內交流、合作,促進產業化發展為宗旨。
展覽范圍:指揮調度技術與設備;應急通信系統;衛星導航與安全系統
聯系人:賀伶俐
電話:18081177538
郵件:
7月18-20日
會議名稱:第23屆全國電磁兼容學術會議暨上海國際微波理論、電磁兼容、射頻及天線技術展覽會
會議地址:上海光大會展中心
主辦單位:中國通信學會電磁兼容委員會
展會概況:主要包括電磁兼容、射頻技術、微波技術、雷達技術和無限通訊技術等領域。近700家制造企業參展。
展覽范圍:材料、基板;防雷產品及應用技術、電磁兼容檢測、電磁兼容認證、相關RF產品與技術等;元器件;測量裝置及加工裝置;軟件及模擬器;工程技術及生產委托
聯系人:高攸綱
電話:010-62282343;62283322
2013年8月展會一覽
8月1-3日
會議名稱:2013深圳國際便攜產品創新技術展覽會
會議地址:深圳會展中心
主辦單位:中國通信學會
展會概況:從2G到3G再到4G,從功能到智能再到云終端,從T9到全鍵盤再到多點觸控,從600M到1.5G再到四核,從30萬到500萬再到1200萬像素,以及MEMS、3D、NFC、無線充電、防水&hellip&hellip移動終端市場可謂瞬息萬變。數以萬計移動終端企業的設計、制造、采購與決策人員每年匯聚于Mobile Win Show2013,尋找更多助其創新及控制成本的供應商
展覽范圍:盤點和展示最新技術與應用;應用處理器;無線技術;電源系統;移動顯示專區;制造技術專區;無線充電專區;電子材料;整機與外設專區
電話:021-62990137-811
8月15-17日
會議名稱:2013第五屆深圳國際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博覽會
會議地址:深圳會展中心
主辦單位:中國電子學會
國際物聯網貿易與應用促進會
展會概況:2013深圳國際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博覽會,是一個關于物聯網完整產業鏈、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傳感網技術、短距離通訊技術、最新移動支付技術、電子標簽生產解決方案、讀寫器開發最新技術、中間件的精確控制技術、及其物聯網技術在交通、工業自動化、智能電網、智能家居、物流、防偽、人員、車輛、軍事、資產管理、服飾、圖書、家用智能化、城市管理、環境監測等領域的全面解決方案和成功應用展示的高級別國際盛會。
展覽范圍:RFID產品線;智能卡產品線;智能卡讀寫設備提供商;生物識別;安防監控;傳感器、傳感網絡節點;核心控制芯片及嵌入式芯片;通信技術與產品;網絡架構和數據處理;系統集成和軟件;物聯網示范應用
電話:021-62990137-812
8月15-17日
會議名稱:2013中國廣州4G通信展覽暨應用大會
會議地址:廣州琶洲國際會展中心
主辦單位: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
廣東省人民政府
廣州市人民政府
展會概況:目前世界兩大4G技術為TD-LTE和FDD-LTE。TD-LTE是中國主導的3G標準TD-SCDMA的長期演進技術,它與另一大標準FDD-LTE采用基于LTE的同一套標準體系,兩者共平臺設計可以共享研發資源和成果,共芯片終端便于實現全球漫游,從而共享全球用戶規模。
展覽范圍:4G網絡和商業模式;無線寬帶政策與標準;移動互聯網應用與服務;LTE-Advanced;WirelessMAN-Advanced(802.16m);最新手機裝置與策略;固定和移動網絡部署;光通信;IP核心和回輸技術方案;互聯網創新與移動新媒體;運營轉型戰略和戰術;家庭基站;物聯網;三網融合;4GWORLDCHINA目標市場;電信運營商;手機服務提供商;電信增值服務提供商;互聯網服務、產品提供商;系統制造商;移動終端制造商;通訊測試設備;軟件提供商;系統集成商;通訊接入產品制造商;信息通信研發;系統設計;科研機構;大學;金融和投資機構;政府和產業組織;互動娛樂產品開發商
電話:021-62990137-811
8月15-17日
會議名稱:2013廣州國際信息與智能化應用技術展覽會
會議地址:廣州保利世貿展覽館
主辦單位:保利地產
廣州市保利國貿投資有限公司
展會概況:國內首個聚焦信息技術行業級應用的專業性展會。
展覽范圍:面向工業、商業、服務業的信息與智能化應用解決方案;工業信息與智能化;商業、零售信息與智能化;服務業信息化;互聯網與電子商務;信息安全技術及服務;物聯網技術的企業級應用;嵌入式軟件及系統;企業級通信網絡技術應用;企業級硬件及多媒體解決方案;ICTSmart city 智慧的城市;面向公共管理、居住生活的信息與智能化;數字化公共管理與服務;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ICTSmart more 即見的未來;新技術、新產品、新概念;移動互聯網技術及各類應用app;3D技術;下一代互聯網技術;機器人技術;3S技術;綠色IT(計算機高效節能、環保技術);新潮消費電子、多媒體娛樂、游戲、數碼產品配件等;智能城市案例、智能園區案例;院校研究成果展示
電話:021-62990137-811
8月15-17日
會議名稱:2013第二屆中國(青島)國際軟件融合創新博覽會
會議地址:青島國際會展中心
主辦單位:青島市人民政府
展會概況:在首屆軟博會里,展商數量為177家,同期舉辦的2012軟件產業發展與融合創新高層論壇與2012青島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招商推介會,成效顯著,承擔國家重大專項的國內重點軟件企業、高成長性軟件企業,展示企業最新科研成果。
展覽范圍:基礎軟件;應用軟件;軟件信息服務;互聯網服務;物聯網軟件;系統解決方案;嵌入式軟件及智能設備制造
電話:021-62990137-811
8月22-25日
會議名稱:2013數字世界亞洲博覽會
會議地址: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主辦單位:北京市投資促進局
美國國際數據集團
展會概況:專門面向蘋果系統平臺的行業展會及會議,為參會人士提供娛樂、培訓、通信及企業級應用的深度體驗。
展覽范圍:個人電腦及周邊產品,消費電子產品,最新最具創意的軟件、硬件、配件、相關技術等
電話:021-62990137-812
郵件:
8月25-27日
會議名稱:2013第八屆中國西安國際科學技術產業博覽會
會議地址: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
主辦單位:西安市人民政府
展會概況:通過展覽展示、高峰論壇、技術研討、產品推介、商務考察等方式為各省區市政府、高新區、國內外高新技術企業搭建展示交流平臺,全力打造中西部最具代表力的科技成果展示窗口和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展會。
展覽范圍:政府形象及成果展;全國開發區、科研院校科技成果展;低碳環保與能源工業技術專題展;智慧城市技術與應用專題展;半導體照明技術產品專題展;國家十二五規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中闡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和項目,包括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航空產業、航天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先進制造業重點領域和項目
電話:021-62990137-807
8月27-29日
會議名稱:2013韓國國際IT技術融合博覽會
會議地址:大邱國際會展中心
組織機構:大邱廣域市
慶尚北道
韓國電子工業協會
展會概況:將進一步整合全球市場機會,舉辦一系列跨國采購、產業鏈對接、采購招標等貿易洽談活動。同期還將舉辦全球矚目的“2013第十二屆國際情報顯示學術大會(IMID)”“IT綜合產業研討會”“信息技術研討會”“IT電子進出口洽談會”等相關配套活動,特別是IMID國際情報顯示學術大會是世界三大顯示技術大會之一,大會每年都邀請世界顯示技術領域里500強企業高層參與此次盛會。
展覽范圍: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移動設備;3D傳感器液晶顯示屏、冷光屏、FED顯示器;電子元器件組件;生活類電子,商務解決方案;消費類電子;智能工作
聯系人:姜淑秀
電話:0532-88895116;18661656996
郵件:
8月28-30日
會議名稱:2013年巴西國際消費電子展
會議地址:圣保羅市北方展覽中心(Cidade Center Norte)
展會概況:該展覽做為南美唯一的同業展覽會,得到巴西及國際知名企業的廣泛支持。
展覽范圍:家庭各類消費電子產品、個人數碼電子產品、電腦及電腦周邊產品、網絡產品、消費類電子配件、電子零件、LED顯示模塊及光電產品、互連技術及產品、電源設備、車載電子產品、全球定位系統、通信及無線產品、移動電話、其它相關電子產品及技術等。
聯系人:朱力
電話:020-82590932;15920144576
郵件:
8月31-9月5日
會議名稱:2013年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IFA)
會議地址:德國柏林國際展覽中心
主辦單位:德國娛樂與電子通訊工業協會
展會概況:是歐洲及全球消費類電子產品、通訊及信息電子技術產品領域最重要的國際性展覽之一,為歐洲及全球的電子消費品銷售商和采購商提供了聚集了解和展示新產品最佳機會和理想場地。
展覽范圍:在線電子消費品,衛星接收機、解碼器,投影儀、數碼相機、錄音錄像載體、家庭影院;移動媒體、通訊設備和遠程通訊設備,汽車多媒體、導航系統;數碼照相機、攝像機,硬件、配件及外設,軟件、系統軟件和有效程序、多媒體應用系統、在線軟件、通訊軟件;手機和在線服務、家庭網絡、無線裝置、遙控和遙感裝置、家庭小型商場的報警裝置、錄像系統的記錄裝置、監視設備、家用電器的監視、時序安排和遙控設備、自動控制的數據系統;衛星服務裝置、測量設備、IP網際協議、互聯網解決方案等。
聯系人: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