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5 00:01:0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庭院綠化施工員工作,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高職教育;園林專業;職業技能教育;社會需求;培養方向
一、園林行業現狀及社會需求
目前,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正快速發展,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F代化城市環境建設必然對作為改善城市環境重要手段的園林綠化、美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園林城市、生態城鎮、花園式工廠、社區和公司的建設,從市政工程到各社區環境的建設,都需要園林景觀設計,都需要綠化和美化。因此,對城鎮環境建設的重視,促使眾多園林公司、綠化苗木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也促使園林專業社會需求不斷升溫,近年,園林專業的畢業生排在社會需求的前十位。由此看出,園林專業已經具有了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園林專業人才所提供的專業服務將為更多人所需求。
二、園林職業崗位群分析及其職業能力分解
目前,園林專業覆蓋的領域迅速擴張――從傳統的小范圍的園林設計、施工,局部的城市綠地管護迅速發展到廣泛的大地生態規劃、區域景觀保護、國土景觀資源綠化等領域,從城市到農村,涵蓋了一切人居環境的美化活動。
通過調查發現,高職園林畢業生主要就業崗位群有:中小型園林、城市綠地、街道景觀的規劃設計工作;園林工程的施工與管理工作;公園、城市中心綠地、居民小區及大中型企業、事業單位的庭院綠化管理、養護技術工作;苗圃及花木公司的生產、管理及營銷工作。
人力資源專家指出,人才需求的新動向將集中在一些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方向。對于高職園林專業人才來說,能將傳統園林文化和現代科技交叉融合的人才,將是市場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具體來說,園林市場需要的人才不僅要懂得綠化工程、花苗養護,更要懂得綠化經營管理,能夠預算和規劃。
三、高職園林職業技能分析
高職教育就是就業教育,高職園林專業培養的人才是面向基層第一線的,因此,高職園林教育特別重視學生的園林職業技能教育,特別注重現場的操作能力。現代社會中,行業知識更新快,涉及面廣,技術提高和創新迅速,因此,讓學生在校期間掌握本專業的基本技能,得到專業發展的最新狀況是非常重要。高職園林職業技能教育的重點是要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園林方面專業技能,職業技能教育是培養跨世紀園林技術的捷徑[1]。
園林職業教育必須改變過去的教學模式,給技能教育以足夠的重視。因此,根據高職園林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格和園林職業崗位對人才專業技術能力的需要,對學生園林職業技能教育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見圖1),(1)“園林植物的認知、養護和管理技能”,包括對園林植物的形態、特征的認識,栽植、養護的基本技能;(2)“園林規劃與設計技能”,包括園林制圖、綠地規劃、園林景觀表現能力等方面的技術與技能;(3)“園林施工管理技能”,包括園林工程技術、園林工程概預算編制、園林工程的實施與管理等方面的技術與技能。
這些基本職業技能是衡量現代園林技術人員的重要標志。隨著國民經濟和人民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園林綠化美化已成為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從而對園林技術人員的職業技術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單純的知識教育和方法教育已不適應目前園林行業的發展需要,園林職業技術教育的緊迫性就更加重要了。園林專業技能教育是一種建立在知識教育和方法教育基礎上的全新教育方式,它不僅傳授園林方面的技術知識而且要提高學生專業生產技巧及管理能力,從而縮短學生對就業崗位熟練過程,培養市場所急需的園林技術人才。
四、搞好高職園林職業教育的方法和對策
1.適應市場要求,優化專業結構,調整課程設置,加強實踐環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需要什么樣的園林人才,高職園林就應該根據市場要求,優化園林專業結構,調整課程設置,并且根據本專業覆蓋的崗位群所必需的知識能力素質開發綜合性專業核心課程。
重點強化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鍛煉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體現高職園林專業以能力為核心的培養特色,充分利用現有的實訓基地條件及合作單位的人力、物力資源,圍繞職業技能對實踐內容進行細化,選擇一些實用性廣、操作性強、先進性突出的專項技術進行重點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2]。
2.建立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要培養出高級園林技術人才,首先要求專業教師要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還應具有較高的教學能力和較強的實踐能力的“雙師型”素質,沒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加強學生的職業技能教育就無從談起。
高職院校的園林專業教師應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一方面要使得專業教師具有完備的知識,結構合理,另外還要讓這些專業教師到生產一線去鍛煉,在實踐中了解園林行業常見的問題、最新發展狀況。教師直接參與生產實踐,使其理論得到實踐的檢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效果更佳。同時,一方面可以使教師能夠不斷摒棄教材中陳舊過時的內容,在教學中補充學科前沿知識和觀點,從而進一步增強教師科研和實踐能力及提高教學水平。另一方面專業教師還可以及時發現、分析、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各種技術難題,從中教會學生“活學活用”,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
3.深化校企共建,建立一批功能較全的產教研一體化實訓基地。高職院校的園林專業應該一方面充分利用本校的條件,建立校內實習基地,如溫室、苗木苗圃基地等,為校內教學實習提供保障,還可以興辦校辦企業,形成“專業+企業+師生員工”的人才培養模式。校辦企業既創造了效益,又滿足了學生實踐需要,為學生直接參與生產經營,實現零距離上崗創造了條件。教師在教學上可充分利用現場教學,當堂演練,用企業行業標準評價教、學、練、評的教學全過程,同時也為教師科研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要與地方園林公司、企事業單位建立廣泛的合作聯系,尋求合作伙伴,開展期中進行的“工學交替”和寒暑假進行的校外“頂崗實習”,讓學生參與園林企事業單位的經營生產活動,把學生推向市場,使其提早進入“準工作”狀態。通過“工學交替”與“頂崗實習”互補的辦學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生養成吃苦耐勞的踏實學風[3]。同時,通過到園林企事業工作,學生可以獲得相應的報酬,這對學生自立意識的增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4.實行“雙證書”教育,加強技能鑒定。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人才市場對園林從業人員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高級園林技術人才的需求更講究“適用”、“效率”和“效益”,要求應職人員職業能力強,上崗快。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園林專業的畢業生,在校期間不但要完成學業,取得學歷證書,而且要積極參加上崗前的職業訓練,具有獨立從事職業崗位工作的能力,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術等級證書,“雙證書”制度正是為此而探索的教育模式。
實行“雙證書”教育,要堅持課程內容與國家職業資格標準接軌,突出理論為職業能力培養服務的教學理念。本專業主要可以取得以下職業資格:林木種苗工、園林綠化工、花卉園藝工、園林工程施工員、插花員、植物保護工等工種,目前都制定了國家職業資格標準或考核監定大綱,專業課程將這些職業崗位的工作內容融入相應的課程內容之中,增強學生崗位適應性和標準化意識,使教學內容富于先進性和時代感。
高職園林教育是培養面向園林基層的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級技術人才,職業資格證書是高職園林畢業生職業能力的證明,誰持有的職業資格證書多、質量高,誰的從業選擇性就大,就業機會就多。
隨著城市的飛速發展,人們環境意識不斷加強,對園林建設要求的不斷提高,園林高級技術人才是非常短缺的,高職園林專業應當不斷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為城市園林建設輸送生產一線的高級技術人才,為城市綠化美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白遠國,王敏.對農民進行園林職業技能教育的思考[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19):5069,5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