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2 05:47:0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近視研究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問題提出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飛快發展,高科技電子家電產品也越來越多。面對五花八門的家電產品,大部分家庭往往一應俱全,致使人們用眼時間越來越多,逐漸出現實力下降的狀況,這在小學生中反映最為強烈。這次,我們就對班里同學近視的情況做了簡單的調查與分析。
二、研究方法 我們組成員通過上網搜集資料、讀書查詢了解了相關知識,制作了調查表格,對本班同學一一進行了實際調查,并對近視同學與視力正常同學的各項指標進行了比較分析。
三、調查資料統計
調查內容近視同學不近視同學
讀書時間每天3小時左右每天2小時左右
玩電腦時間每天30—60分鐘每天10—30分鐘
看電視時間每天1—2小時每天30分鐘左右
愛吃什么肉類、油炸食品水果、蔬菜
是否挑食挑食不挑食
是否眼痛有時眼痛從不
其他用眼時間每天3小時左右每天2小時左右
左眼視力4.2——4.85.0——5.2
右眼視力4.3——4.95.0——5.2
四、結論
經統計分析發現,近視的同學大部分都出現眼痛的癥狀,有的還影響了學習。分析發現,用眼時間過長會導致視力下降;同學們的近視狀況與飲食有很大關系,近視同學大部分挑食,視力正常同學大部分不挑食。多吃水果蔬菜,有利于保護視力。
經過這次調查,我們為同學們提幾點建議:
1、每天堅持做眼保健操。
2、每天用眼時間不要過長。
一、問題提出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飛快發展,高科技電子家電產品也越來越多。面對五花八門的家電產品,大部分家庭往往一應俱全,致使人們用眼時間越來越多,逐漸出現實力下降的狀況,這在小學生中反映最為強烈。這次,我們就對班里同學近視的情況做了簡單的調查與分析。
二、研究方法我們組成員通過上網搜集資料、讀書查詢了解了相關知識,制作了調查表格,對本班同學一一進行了實際調查,并對近視同學與視力正常同學的各項指標進行了比較分析。
三、調查資料統計
調查內容 近視同學 不近視同學
讀書時間 每天3小時左右 每天2小時左右
玩電腦時間 每天30—60分鐘 每天10—30分鐘
看電視時間 每天1—2小時 每天30分鐘左右
愛吃什么 肉類、油炸食品 水果、蔬菜
是否挑食 挑食 不挑食
是否眼痛 有時眼痛 從不
其他用眼時間 每天3小時左右 每天2小時左右
左眼視力 4.2——4.8 5.0——5.2
右眼視力 4.3——4.9 5.0——5.2
四、結論
經統計分析發現,近視的同學大部分都出現眼痛的癥狀,有的還影響了學習。分析發現,用眼時間過長會導致視力下降;同學們的近視狀況與飲食有很大關系,近視同學大部分挑食,視力正常同學大部分不挑食。多吃水果蔬菜,有利于保護視力。
經過這次調查,我們為同學們提幾點建議:
1、每天堅持做眼保健操。
2、每天用眼時間不要過長。
關于小學生近視眼與視力下降的研究報告迥面
老師,黨在我心中,《我有一個夢想》演講稿,我身邊的小關于小學生近視眼與視力下降的研究報告迥面
金燦燦的陽光傾瀉下來,注進萬頃碧波,使單調而平靜的海面而變得有些色彩了。關于小學生近視眼與視力下降的研究報告迥面
點點的繁星好似顆顆明珠,鑲4嵌在天幕下,閃閃地發著光。青蛙碧綠的身體上布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
亮晶晶的春雨,像一群天真爛漫的娃娃,在高空中云集,嬉戲而下,咿咿呀呀,歡蹦亂跳地撲進大地母親的懷抱。繅絲姑娘迥然不同:藍布棉襖,黑粗呢短大衣,草綠色長褲,脖子上的紗巾是白的,扎小辮的頭繩是根黑毛線。讀后感,讓我感動的一件事,誦福建省莆田
月,透藍的天空,懸著火球似的太陽,云彩好似被太陽燒化了,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屈指一算,母親今年已四十歲了,多快啊!打開相簿,看見母親年輕時,身材苗條,臉龐細嫩漂亮。無情的歲月,在母親臉上刻下一條條的皺紋,如今母親已略有中年婦人的身材。這時,我發現,是我們使母親勞累成今日的樣子。與薄希來薄煦來
亮晶晶的星兒,像寶石似的,密密麻麻地撒滿了遼闊無垠的夜空。乳白色的銀河,從西北天際,橫貫中天,斜斜地瀉向那東南大地。
請你科學用眼,葉俊杰同學。
日前,根據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合作開展的一項防止兒童近視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近視眼的人數已近四億,居到了全世界的第一,近視發生的幾率已經達到了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青少年近視發生的幾率更是高達50%至60%。近視的人數年年增加,已經成了影響我國人民健康的重要的問題。請你科學用眼,葉俊杰同學。每當我看見你在眺望著遠處的物體時,總是要吃力地瞇著眼睛老大半天了都沒看清楚。由于你的個子在班里是最高的,所以老師將你的座位安排在最后一排。可是你的視力已經很差了,這么樣下去的話是會影響學習的。黑板上的字你都已經幾乎看不見。我想,上課注意力你向來不集中應該也有其中的因素吧!
為了讓你的視力得到恢復,學習能有進步,請你保持充足的睡眠吧!聽爸爸說,保持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疲勞,和恢復主要工作,學習能力的重要因素。因為眼睛在睡眠狀態下肌肉放松得最充分,最容易消除疲勞,也是保證身體健康必不可少的。飲食結構也要合理,研究報告表明,飲食中多增加蛋白質,減少碳水化合物供應,可以是有了遺傳背景而發生了近視的青少年減少或終止近視度數的增加。因此,為了避免近視度數的增加,應好好地管好你的嘴,盡量少吃糖果或高糖食品,多吃一些雞蛋或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
葉俊杰同學,請你科學用眼。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如果窗戶破損,就應該及時修復,不要等到它病入膏肓才挽救,到時候心靈沒了窗戶,那該多么嚴重啊!
60年前,只有10%~20%的中國人患有近視;而今天,近90%的青少年近視。
在韓國首爾,19歲男青年患近視的竟然有96.5%。
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數據也顯示出急劇增長,美國和歐洲接近半數人群患上近視,是上世紀的兩倍。
我們的孩子正在步入近視時代。
近視成因 遺傳?電子游戲?關鍵是陽光
多年以來,科學界一致認為:近視很大程度上來源于遺傳。然而,基因顯然不能解釋所有近視情形。最清晰的例證來源于1969年對于阿拉斯加州北端的因紐特人的研究:成年人131人里僅有2人是近視眼;但是他們的孩子及孫輩中超過一半近視。
基因變化緩慢,難以解釋如此劇增的近視比例。“肯定存在一種外部環境因素導致這種代與代之間的差異。”Seang Mei Saw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從事近視流行病學及遺傳學研究,他這樣認為。
也有人試圖這樣理解:“孩子們將更多的時間用于讀書、學習以及注視電腦或智能手機屏幕。持久的近距離工作可能改變眼球的發育,因為它經常需要努力調節進入的光線。”可是21世紀初,當研究者開始著眼于特殊行為研究時,卻發現每周讀書時間或使用電腦時間也不是導致近視的關鍵因素。
直到2007年,俄亥俄州立大學視覺學院的Donald Mutti和他的同事對500名8~9歲、原本視力健康的孩子進行了追蹤調查。該團隊觀察了孩子們的一天如何度過,考慮了運動和戶外時間等因素,最終在研究報告中披露了他們認為的近視的關鍵原因:戶外活動的時間。
“我們也覺得這個結論挺奇怪的。”Mutti說,“但是我們的分析的確證實了這個結論。”1年以后,通過對悉尼中小學4000名學生持續3年的研究,Rose和她的同事也得出同樣結論:戶外活動時間少的孩子患近視的風險更大。
Rose的團隊嘗試排除影響這種聯系的其他因素――例如,待在戶外時間比較長的孩子做了更多體育運動,因而對視力具有促進作用。然而研究發現,室內運動與視力并未呈現關聯性;但是戶外時間――無論是體育運動、野餐或者僅僅在沙灘上讀書看報――都呈現關聯。實際上,那些在戶外時間較多的孩子,也并不少看書和使用電腦,但一樣沒有近視。
可見,近距離的用眼確實可能有一定影響,但更關鍵因素在于眼睛接觸陽光的時間。
最優方案 置身戶外,接觸陽光
基于流行病學研究,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近視研究專家Ian Morgan認為:孩子應該每天在1000勒克斯(照度的國際單位)的光照中待上3個小時,以防止近視。這樣的光照值大約等于一個人在晴朗的夏天配戴太陽鏡,站在樹蔭下所接受的光照值。
Morgan在2009年開始相關測試。他和他在廣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團隊在廣州6所任意挑選的學校中,為6~7歲的孩子增設了一堂戶外課,其余學校作為參照對象,課程不作任何改變。結果顯示:在參與了戶外課的900多名孩子中,30%的孩子在9歲或10歲時形成近視;參照學校中,40%的孩子形成近視。
在臺灣南部的一所學校,效果更為顯著。在所有的課間休息時間中,學生被要求走出教室。一年以后,只有8%的學生被診斷出患上近視;而在不強制學生走出教室的鄰近學校中,近視率多出了10個百分點,為18%。
戶外活動當然不僅僅對眼睛有好處。Rose表示:“戶外活動同時會增加體育鍛煉,可減少肥胖,增進心情愉悅。我認為它只有益處,而且還是免費的。”
我們還可以為孩子做什么
玻璃教室 Morgan意識到很多學校無法靈活增加戶外時間。于是和他的同事Congdon開始試驗建設玻璃教室的想法:這樣可以使得更多的自然光照射進來。Congdon認為玻璃教室的想法在中國具有可行性。
家長配合 Rose指出,學校應強制增加戶外時間,因為讓家長們自愿去做是極其困難的。Saw及她的同事在新加坡推廣一個“9月戶外計劃”的時候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該計劃中,他們提供了計步器,為家庭組織了周末戶外活動,甚至給出了現金獎勵以促進配合;然而最后,實驗組的戶外活動時間與未進行該計劃的參照組的時間并沒有什么兩樣。
光照盒 動物方面的研究已顯示:強烈的室內光亦具有替代作用。有售賣的光照盒可用于治療季節性情緒失調,它們甚至可提供10000勒克斯的光照。但是,光照盒對于人類近視的作用并未得到廣泛實驗驗證。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778.1+1 R 641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8)01-0078-02
【關鍵詞】 傷害;視力,低;因素分析,統計學;學生
近視是學生常見病之一,且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工作都將產生較大影響。傷害是目前世界各國居民特別是青少年的主要死因之一,是令人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中小學生由于其自身的特點,成為傷害的高發人群。為研究傷害發生與患近視之間的關系,筆者對浙江省2001年4個縣區51所中小學的學生進行了調查。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浙江省2個城市、2個農村作為典型地區,采用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中學和小學,對抽中學校的全部學生共42 065名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城市學生19 676名,農村學22 389名;男生21 836名,女生20 229名;小學生19 274名,初中生13 528名,高中生9 263名。
1.2 方法 采用自我管理式問卷進行調查,共發出問卷43 154份,收回有效問卷42 065份,有效率為97.48%,。有下列3種情況之一者確定為傷害:(1)到醫院或校醫院診治;(2)由家長或教師或自己做緊急處理;(3)休息0.5 d以上。近視的標準:學生知道自己患有近視且知道度數,或佩戴近視眼鏡。
調查表經審核合格后,采用Epi Info 6.04錄入計算機,統計分析采用Stata 7.0和Excel 2000。
2 結果
2.1 近視患病情況 小學低年級學生(一~三年級)平均近視患病率為4.88%,小學高年級學生(四~六年級)為14.59%,初中生為33.18%,高中生為64.33%。城市與農村學生近視患病率分別為29.96%和28.52%。城市學生近視患病率高于農村(χ2=10.39,P<0.01),男、女生近視患病率分別為25.50%和33.20%,女生近視患病率高于男生(χ2=293.52,P<0.01)。學生近視患病率隨年級的升高而上升,經χ2趨勢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 755.64,P<0.01)。
2.2 傷害發生情況 中小學生傷害總發生率為26.39%,城市學生為33.47%,農村學生為20.18%。城市男、女生均以小學五年級傷害發生率最高,達49.82%和52.79%;農村男、女生均以高年級傷害發生率最高,為44.14%和32.68%。
中小學生傷害發生率城市高于農村(χ2=469.15,P<0.01),男生高于女生(χ2=62.41,P<0.01)。
2.3 近視與未近視學生傷害發生率比較 小學近視學生傷害發生率(31.26%)高于未近視學生(21.7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4.61,P<0.01);初中近視學生傷害發生率(38.23%)高于未近視學生(29.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4.41,P<0.01);高中近視與未近視學生傷害發生率較接近,分別為25.53%和25.4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1,P=0.95)。從總體上看,近視學生的傷害年發生率為31.03%,高于未近視的學生(24.4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89.29,P<0.01)。見表1。
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生前3位傷害次序基本相同,分別是跌傷、刀割傷和碰撞傷。從整個調查樣本人群來看,近視學生跌傷、刀割傷、骨頭卡喉、交通傷、碰撞傷、燙傷、銳器刺傷、硬物擊傷、觸電、中毒和其他傷發生率都高于未近視學生,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只有動物咬傷近視學生發生率低于未近視學生(P<0.05)。
2.4 傷害發生Logistic回歸分析 數據賦值:是否發生傷害,發生為1,未發生為0;是否患近視,近視為1,未近視為0;考慮年齡和性別2個混雜因素,年齡為連續性變量直接進入方程,性別1為男,0為女。見表2。
3 討論
中國(漢族)和日本是近視多發的國家[1]。青少年近視發生的根本原因是視環境不良,室內活動時間延長[2],尤其是電視機、游戲機、計算機的普及,加上學習緊張,連續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視覺負擔加重。本組調查樣本人群的近視患病率為29.19%,且患病率隨著年級的升高而上升。
世界各國有關傷害的研究報告都指出,青少年是傷害的高發人群[3]。中小學生傷害的發生并非偶然。尚玉秀等[4]的研究發現,父母再婚、父親無業、父親是工人、獨自操作電器等是中小學生傷害的危險因素;王德全等[5]的研究認為,身體健康狀況差、在玩耍或運動時沒想到傷害、體育鍛煉前沒有做好準備、認為傷害不可以預防等是中學生發生傷害的危險因素。筆者研究發現,近視與傷害的發生存在內在聯系,近視學生傷害發生率顯著高于未近視的學生;近視小學生跌傷、骨頭卡喉和碰撞傷發生危險性顯著高于未近視小學生,近視初中生跌傷、交通傷、碰撞傷、燙傷、銳器刺傷發生危險性顯著高于未近視初中生;高中除燙傷近視學生危險性高于未近視學生外,對于刀割傷和動物咬傷,近視反而成了一種保護因素,這可能與高中生學業繁忙,相對室外活動較少,減少了與各種動物接觸的機會,傷害發生的危險性相應下降。
近視不但影響學習,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而且可能是傷害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必須大力加強中小學生近視預防工作;同時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策略措施,對于近視學生予以特別關注,以減少傷害的發生。
4 參考文獻
[1] 徐廣第.眼屈光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45.
[2] 王瑋,王佩云.試論近視眼的根本原因是視環境.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6(5):2.
[3] MACKENZIE SG,PLESS IB.CHIRPP: Canada′s principal injury surveillance program:Canadian Hospitals Injury Reporting and Prevention Program.Inj Prev,1999,5:208-213.
[4] 尚玉秀,趙海萍,張梅,等.銀川市中小學生傷害危險因素病例對照研究.中國學校衛生,2005,26(8):658-659.
1、禁晚餐吃太多:晚餐早吃少患結石
(1)早吃是醫學專家向人們推薦的保健良策。有關研究表明,晚餐早吃可大大降低尿路結石病的發病率。
(2)人的排鈣高峰期常在進餐后4—5小時,若晚餐過晚,當排鈣高峰期到來時,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潴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鈣不斷增加,容易沉積下來形成小晶體,久而久之,逐漸擴大形成結石。所以,傍晚6點左右進晚餐較合適。
2、禁晚餐吃太葷:晚餐吃素防癌
(1)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而蛋白質、脂肪類吃得越少越好。若脂肪吃得太多,可使血脂升高。研究資料表明,晚餐經常吃葷食的人比吃素者的血脂要高2—3倍。碳水化合物可在人體內生成更多的血清素,發揮鎮靜安神作用,對失眠者尤為有益。
(2)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大多數家庭晚餐準備時間充裕,吃得豐富,這樣對健康不利。據科學研究報告,晚餐時吃大量的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會使尿中的鈣量增加,一方面降低了體內的鈣貯存,誘發兒童佝僂病、青少年近視和中它年骨質疏松癥;另一方面尿中鈣濃度高,罹患尿路結石病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提高。另外,攝入蛋白質過多,人體吸收不了就會滯留于腸道中,會變質,產生氨、硫化氫等毒質,刺激腸壁誘發癌癥。
3、禁晚餐吃太飽:晚餐吃少睡眠好
(1)與早餐、中餐相比,晚餐宜少吃晚間無其他活動,或進食時間較晚,如果晚餐吃得過多,可引起膽固醇升高,刺激肝臟制造更多的低密度與極低密度脂蛋白,誘發動脈硬化;長期晚餐過飽,反覆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往往造成胰島素細胞提前衰竭,從而埋下糖尿病的禍根。
(2)此外,晚餐過飽可使胃鼓脹,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胃、腸、肝、膽、胰等器官在餐后的緊張工作會傳送信息給大腦,引起大腦活躍,并擴散到大腦皮層其他部位,誘發失眠。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 學生;視力狀況;視力低下;調查
[中圖分類號] R19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4(a)-0176-02
青少年體質狀況是成年健康的基礎,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使用電腦以及觀看電視成了青少年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內容[1]。為了解番禺區南村鎮學校學生視力健康狀況及變化趨勢,探尋影響學生視力健康的主要因素,從而進一步為學校學生的疾病防治和健康指導提供依據,筆者對本鎮學校的在校學生進行了視力健康體檢并對體檢資料整理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番禺區南村鎮學校2005~2011年在校學生,剔除不能進行評價的學生,獲得有效體檢評價學生數14 994名,其中,男生7 988名,女生7 006名;小學生8 084名,中學生6 910名。
1.2 方法
按照《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查研究實施方案及監測細則》和《全國學生常見病防治技術規范》要求進行監測、統計。監測工作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衛生專業人員負責。使用國際標準對數視力表,體檢結果統計按《廣東省學生健康體檢情況年報表》匯總。視力在5.0及以上為正常,4.9為輕度視力低下,4.5~4.8為中度視力低下,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進行統計學處理,各組間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學生總體視力狀況
7年期間共調查中學1所,小學1所,可進行視力健康狀況評價的學生14 994名。視力低下的6 113名,占40.77%,其中輕度為23.08%、中度為39.78%、重度為37.13%。統計結果顯示,中小學生的視力低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除2007與2008年、2009年與2010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外,其他各組之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不同學段學生的視力狀況
隨著學段的升高,視力低下率也隨之變化,初中階段的發生率為57.67%,明顯高于小學生(26.32%),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2。
2.3 男女的視力狀況比較
不同的性別中,視力低下率也不相同,其中女生的發生率為45.65%,明顯高于男生(36.49%),且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3。
3 討論
視力低下是世界各地青少年患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目前,中國是世界上近視率較高的國家[2],據衛生部、教育部的聯合調查結果顯示,2006年中國學生的近視率高達70%以上,患病人數達7 000萬[3-4]。近視的發病原因除遺傳因素外,與環境因素、體質、營養和健康狀況以及生活與學習習慣方面如近距離用眼、不良讀寫習慣、接觸視頻終端時間過長等因素有密切的關系。
從本鎮2005~2011年7年期間的視力體檢結果可以看出,中小學生視力低下的患病率為40.77%,并且有逐年增長的趨勢。其中初中生高于小學生,女生高于男生,這可能與隨著年齡的增加學習壓力增大以及女生在學習方面所用的時間比男生相對較長有關。因此,針對本鎮的中小學生目前的視力狀況,應該在師生以及家長中廣泛開展視力保護的健康教育,利用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培養學生愛護眼睛、保護視力,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用眼的姿勢和用眼衛生。堅持做眼保健操,注意營養,合理膳食,加強體育鍛煉,注意勞逸結合[5-6],保證充足的睡眠,同時建議學校改善教學環境,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用眼環境,從而預防和改善近視的發生。
綜上所述,番禺區南村鎮中小學視力低下的患病情況不容樂觀,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應加強綜合防治的工作和加強學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中國學生體制與健康研究組. 2005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報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3-106.
[2] 教育部. 2005年全國體制與健康調查結果公布[J].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7,4(1):5-7.
[3] 張梅喜. 中小學生視力狀況調查分析[J]. 中國學校衛生,2008,14(5):131-132.
[4] 高顯會. 中小學生視力低下狀況的調查[J]. 海南醫學,2009,22(3):207-208.
[5] 馬勇. 488名小學生視力狀況抽查分析[J]. 中國民康醫學,2008,20(19):108-109.
關鍵詞:環境保護;光污染;危害;防治對策
1、光污染的分類
1.1白亮污染
當今城市許多高樓都采用玻璃幕墻,這些玻璃幕墻時尚亮麗,但是它們的反射光比陽光直接照射更強烈,反射率高達82%~88%。早在2002年就有許多的士司機反映,鑲嵌在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墻反射的刺眼強光經常給他們經過的行駛過程帶來麻煩,頭暈、煩躁、甚至剎那間看不見路況。而許多城市喜歡建設的大廣場,樹蔭率和地面的植草率往往很低,經常是大面積的水泥地面或石材地面,看起來整潔大氣,但是每當晴好天氣,地面反射的陽光也經常使行人頭昏目眩,大大超過了人體所能承受的范圍。專家研究發現,長時間在白色光亮污染環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視網膜和虹膜都會受到程度不同的損害,視力急劇下降,白內障的發病率高達45%。而且受白亮污染損害的人容易產生頭暈、失眠、心悸、食欲下降及情緒低落等類似神經衰弱的癥狀,乃至誘發疾病。
1.2人工白晝 夜幕降臨,遍布城市的各式光源照亮了城市的每個角落,形成了不夜城,這就是所謂的人工白晝。人工白晝擾亂人體正常的生物鐘,夜晚難以入眠就導致了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晝還會擾亂其它生物的生物鐘。有的地區就有報道,路燈邊的草莓園,只長莖葉而 不開花結果,越靠近路燈情況越明顯,這給農民造成了不小的損失。而市民們也經常反映演武橋欄桿上的燈影響了周邊居民夜間的睡眠,很多人即便在炎熱的夏季也不敢開窗休息。《自然》雜志研究報告指出,讓二歲以下幼兒睡在開燈的房間中,將大大地增加日后近視的機會。根據實驗數據統計,幼兒二歲前若是睡在黑暗房間近視比例是10%;二歲前若是睡在小夜燈的房間中,近視比例是34%;二歲前若是睡在開著大燈的房間中,近視比例則高達55%。
1.3彩光污染
彩光污染主要指夜總會和迪吧安裝的黑光燈、旋轉燈、熒光燈污染。但是家庭中普遍采用的照明燈、戶外閃爍的各色霓虹燈、廣告燈和電視、電腦等帶屏幕的家用電器也是彩光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很多的的士司機師傅們就反映疏港路高架橋欄桿上的照明燈高度與開車時眼睛相近,刺眼的燈光使他們在夜晚上高架橋行駛特別疲勞。娛樂場所經常使用的黑光燈能產生波長為250-320納米的紫外線,據測定其強度大大高于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對人體傷害影響持續時間甚至長達15-25年。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彩光污染不僅會損害人的生理功能,而且對人的心理也有影響。要是人們長期處在彩光燈的照射下,會不同程度地引起倦怠無力、頭暈、陽痿、月經不調和神經衰弱等身心方面的病癥。 2、光污染的危害 2.1對人生活的影響 光污染會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便。在炎炎夏日,玻璃幕墻等會將強烈陽光反射進附近居民家中,不僅產生耀眼的光線,還會使室內溫度平均升高3―4℃,影響居民正常生活,近年來我國環保部門多次收到關于光污染的投訴信。其中多數為白亮污染導致的糾紛。
2.2對人心理的影響
人在繽紛多彩的環境中待一段時間,就會感覺到心理和情緒受影響,如果城市“人工白晝”使居住環境夜晚過亮,人們會難以人眠,擾亂人體的正常生物鐘,使人白天頭暈心煩,食欲下降,情緒低落,從而導致工作效率低下,造成心理壓力。科學研究也表明,彩光污染會影響人的心理健康。如過多雜亂的霓虹燈所提供的光照紛亂朦朧,人的視覺會不清晰,長期接觸會使人心理環境不平衡,心理健康受損。 2.3對人身體的影響 光污染對人身體的危害和影響就更多了,首先是眼睛,長時間在白亮污染環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白內障的發病率高達45%。白亮污染會使人頭疼心煩。甚至發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緒低落等神經衰弱癥狀。人工白晝會引起人睡眠質量降低、失眠,擾亂人體生物鐘。研究發現夜間有開燈睡覺習慣的嬰幼兒成人后近視眼發病率比在全黑環境下的高出很多。彩光污染源黑光燈所產生的紫外線強度遠高于太陽光的紫外線且對人體有害影響持續時間長,人如果長期受這種照射,可誘發流鼻血、脫牙、白內障。甚至導致白血病和其他癌變。彩色光源讓人眼花繚亂,不僅對人的眼睛不利,而且干擾大腦中的腦神經。 2.4對交通安全的危害 烈日下駕車的司機會網玻璃幕墻的反射光而引起突發性暫時失明和視力錯覺,極易發生交通事故,且眼睛長時間受強烈刺激,極易引起視覺疲勞,導致駕駛員出錯。由此可見,不合理的玻璃幕墻建筑威脅著城市交通安全。為了保障夜間交通順暢安全的道路照明系統如果設置不合理,反而會更易發生交通事故。降低交通安全性。夜間的光污染對輪船和航空也有相同的不良影響,同時由于這兩種交通方式在夜間對燈塔等燈光導航系統有更高的依賴性,安裝得不合理的照明設備會對駕駛員產生誤導,機場附近的光污染就多次使駕駛員將公路當跑道 。
2.5對能源利用的影響
現在我國很多地方用電極度緊張,對不少居民和工廠采取“拉閘限電”或”限時供電”的措施。另一方面,我國的照明電2/3為火力發電,其中又有3/4是使用燃煤。城市光污染不僅耗電多,消耗能源,加劇城市用電緊張,而且耗費資源,污染自然環境。 3、光污染危害的防治對策 當前大家對光污染并沒有足夠的重視,迄今光污染并沒有列入環境防治的范疇。在法律上也僅有《物權法》明確寫明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對于光的入侵有權予以禁止。但是對于光污染這樣一個可測量的東西,卻沒有測量的標準方法,而且也沒有明確級別標準,這就使很多深受光污染危害的人在向有關部門投訴的時候會覺得模棱兩可,不知道自己這種情況算不算光污染。這給《物權法》的具體實施帶來了困擾,使法律條文僅僅停留在紙面上。 光污染就在我們的身邊,但是很遺憾,目前光污染還沒有妥善的防治技術,只能以防為主,從源頭上減少由于光污染造成的損傷。建議在技術方面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
3.1建立監管機制、完善立法的同時提高監測水平,訂立相關標準方法和評價標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能依,不使法律成為一紙空文。 3.2限制建筑物使用大面積的玻璃幕墻采光,并對玻璃幕墻材質的反射率、幕墻安裝的形狀、弧度都要根據建筑物周邊的環境條件進行評價和限制。 3.3多建綠地,對道路兩旁和廣場等實施綠蔭工程,大力植樹種草,將反射光改為漫反射,從而達到防治光污染的目的。 3.4限定夜景照明時間,改造已有照明裝置。準備新設燈光照明時,在設計階段就進行干預,合理選擇光源、燈具和布置方案,盡量使用光束發散角小的燈具,并在燈具上采取加遮光罩或隔片的措施,將防治光污染的規定、措施和技術指標落實到工程上,嚴格限制光污染的產生。
“我怎么這么倒霉?現在事業也有了,家庭也有了,每月收入可觀,可這身體怎么這樣不爭氣呢?”一次酒宴上,汪先生怨天尤人、唉聲嘆氣地對筆者說道。
現在,像汪先生這樣嗜好夜餐然后被“夜餐”所誤的人有多少?
其實,經常吃夜餐對人的身體有很大害處,汪先生得的病多少都與夜餐有些關系。
危害一
人的排鈣高峰期常在進餐后4―5小時,若晚餐過晚,當排鈣高峰期到來時,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潴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鈣不斷增加,容易沉積下來形成小晶體,久而久之,逐漸擴大形成結石。汪先生的腎結石和尿路結石皆緣于此原因。
危害二
晚餐都吃得比較好,雖然營養豐富,但也暴露出另一個問題,即營養如何消耗。據科學研究報告,晚餐時吃大量的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會使尿中的鈣量增加,一方面降低了體內的鈣貯存,誘發兒童佝僂病、青少年近視和中老年骨質疏松癥,另一方面尿中鈣濃度高,罹患尿路結石病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提高;況且,攝入蛋白質過多,人體吸收不了就會滯留于腸道中,會變質,產生氨、吲哚、硫化氫等毒素,刺激腸壁誘發癌癥。男人再加上飲酒,很容易與“酒精性脂肪肝”結緣。汪先生即是被“相中”的“對象”之一。
危害三
經常喜歡吃夜餐,且進食的是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很容易使人體內血脂突然升高。人體的血液在夜間經常保持高脂肪含量,夜間進食太多,或頻繁、屢次進食,會導致肝臟合成的血膽固醇明顯增多,并且刺激肝臟制造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運載過多的膽固醇到動脈壁堆積起來(包括動脈),也成為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陽痿的誘因之一。同時,因為長期夜餐過飽,會反復刺激胰島,使胰島素分泌增加,久而久之,便造成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功能減退,甚至提前衰退,發生糖尿病。這些病癥均能影響,導致性衰退。汪先生的床上“功夫”衰退即是明證。
危害四
影響;視覺的活動與經絡有關。文中對這些領域近年來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
針灸是中醫療法之一,它的理論基礎是經絡學說。目前,對于經絡的實質及針
灸的作用機理研究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績。但從視覺系統的角度對其效應和機理研
究的還不多,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綜述如下。
1 眼與十二經脈關系的科學驗證
針灸可以治療多種眼病,其理論基礎是中醫理論中眼與十二經脈的關系。正如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中:“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
空竅。”但是這種關系的論述主要見于古典文獻,尚未經科學證實。段俊國等〔1
〕運用視覺電生理手段,電針十二經絡原穴,觀察針刺前中后患者雙側P-VEP的變
化,并設立非經穴對照組,結果顯示:(1)眼與十二經脈存在密切關系,不論與眼
有直接關系的經脈還是無直接關系的經脈均與眼有關,而對照經穴與眼無關;(2)
十二經脈與眼的密切程度不同,經脈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脾經、大腸經、膀胱經與眼關系最密切;(3)針刺十二經脈引起圖形視覺誘發電位
的效應不同,膀胱經呈現為易化效應,而其余經脈主要表現為抑制效應;(4)針刺
一側經脈可引起雙眼視覺功能的改變,但同側更明顯。這一成果為針灸治療眼病和
辨證取穴提供了科學依據。但是也只說明了眼與十二經脈有關,針刺十二經脈能治
療眼病,但是這種效應的機理何在?針灸是通過何種途徑來影響視覺系統?還需要進
一步深入研究。
2 運用視覺電生理手段的研究成果
秦達意等〔2〕首次以動物皮層視區誘發電位為指標,探討了針刺對大腦皮層
興奮性的影響,觀察到針刺可明顯改變大腦皮層興奮性,電針刺激強度與它的效應
,之間具有一定關系,強刺激對VEP呈抑制效應,而弱刺激對VEP呈易化效應。針刺
的作用能被網狀結構抑制藥所阻斷,從而提示針刺是通過網狀結構來影響皮層機能
的。50年代,Grant在動物實驗中也證明了中腦網狀結構對視網膜活動有調節作用
〔3〕。這至少說明,針刺通過網狀結構可以影響視皮層,或者可以直接影響視網
膜功能。吳寶華等〔4〕的實驗證實了這一點。針刺合谷穴或光明穴可引起視網膜
電圖(ERG)波形增大或減少兩種反應。機械壓迫手三里穴(或陽陵泉)可使ERG的針刺
效應減弱或消失,而壓迫上述穴位兩側旁開的對照穴對針效無明顯影響。由此他們
認為針刺在ERG上的不同反應可能有兩種途徑:(1)通過中樞調節瞳孔的反應而改變
刺激強度,從而影響視網膜電圖;(2)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直接影響視網膜功能。但
壓迫阻滯現象難以從中樞角度解釋,可能還有其它因素。沈雪勇等〔5〕觀察針刺
對家兔大腦皮層誘發電位的影響,觀察到電針即刻對誘發電位的影響最顯著,隨著
針刺時間的延長,VEP的抑制作用減弱,并認為針刺對誘發電位的影響不能排除原
腦電變化的間接結果。可能是在提高大腦興奮性的基礎上實現的〔6〕。段俊國等
〔7〕以閃光ERG為指標,研究了針刺對家兔視網膜功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電針穴
位能明顯改變家兔F-ERG,且這種作用具有穴位特異性。電針對a波峰潛時的作用不
大,電針合谷及昆侖穴時b波表現為峰潛時提高,而三陰交表現為峰潛時延后。對
于ERG振幅,各穴位表現亦不一致,合谷、昆侖a、b波振幅均有明顯提高,而三陰
交振幅略有降低。有研究〔8〕表明,F-ERG之a、b波的產生與鉀離子的作用密切相
關。故他們認為,針刺的這種效應可能是因為針刺引起視網膜神經遞質的釋放致使
鉀離子遠端降低與近端增加所引起。沈克艱等〔9〕觀察了針刺對近視眼VEP的反應
,表明針刺對正視眼患者視皮層有抑制作用,對近視眼皮層有興奮作用,他們認為
這種結果是通過神經調節和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調節的途徑來實現的。張宏等〔10〕
的觀察揭示針刺對視神經萎縮的視覺通路狀態有改善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針刺對視功能的影響表現是多樣的,其機制也可能通過多種途
徑來實現。
3 針刺對眼循環系統的影響
針刺治療腦缺血的研究〔11,12〕表明針刺可直接擴張血管,增加缺血區氧和
血液的供應,同時可調整血脂、血液流變,引起神經生化的異常,間接的改善缺血
區氧和能量的代謝,可以使因缺血引起的神經元、視經膠質細胞胞漿線粒體腫脹減
輕,并使毛細血管周圍膠質、足板、神經氈明顯減輕。華興邦〔13〕等研究進一步
表明針刺對腦血管的影響是通過頸交感神經傳出而實現的。有實驗證明〔14〕針刺
可以使微循環的調節發生改變,表現在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緊張度降低,血流量
增加,并且觀察到針刺后最早發生的變化是球結膜血流速度加快。這種變化除神經
系統參加外,還與體液中的許多活性物質有關。眼血循環的供應主要來自眼動脈,
它是由頸內動脈分支而來。除了受眼局部某些因素影響外,全身性的病變和調節機
能對其作用也很大。更直接的眼局部臨床和實驗也觀察證實了這一點。楊光等〔1
5〕觀察到針刺可以有效改善頸內動脈和眼動脈的血流狀況,可使血流速度向正常
速度轉化,針刺前后正常組與異常組χ2檢驗均P
的基礎為改善了眼動脈和頸內動脈血循環狀況。王富春〔16〕等觀察到針刺治療眼
底出血眶區血流圖變化較大,其流入和流出道變通暢,血液灌流和排出量增加,說
明針刺可有效的解除血管壁平滑肌的痙攣,恢復血管的舒縮功能,有助于出血、炎
癥和水腫的消退以及代謝物的傳輸。針刺治療視神經萎縮的臨床觀察〔17〕也表明
針刺可增強組織代謝,活躍微循環,改善視神經缺血和缺氧狀態,改善視神經、視
網膜的血流灌注,有利于視神經功能的恢復。李石良〔18〕等觀察針刺對實驗性糖
尿病大鼠視網膜病變的影響,結果表明針刺后微循環病變得到明顯改善,血漿TXB
2,水平明顯降低,他們認為針刺防治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作用機理是改善微循環
,減輕血栓形成傾向,提高紅細胞變形能力,降低血糖綜合效應的結果。針刺治療
近視眼的研究〔19,20〕顯示了很好的療效,其取穴和手法甚多,機理不明,可能
是通過神經反射,影響眼球的血液循環及促使睫狀肌放松,從而提高視力。近年來
針刺對青光眼的作用和機理的研究報告也很多。邰浩清〔21〕觀察高眼壓對視網膜
組織結構的影響及針刺的調整作用表明針刺后視網膜細胞水腫明顯緩解,視細胞排
列趨正常;視網膜超微結構得到調整和恢復。其機理可能與改善微循環,調整視細
胞功能有關。針刺對青光眼患者具有明顯的降眼壓作用,推測其機理可能是通過降
低交感視經興奮性,發揮了對血管的調節作用,同時使房水排出系統平滑肌緊張性
下降,有利于房水的排出和循環〔22,23〕。
此外還有人觀察到針刺中心性視網膜炎患者對性激素、睪酮、雌二醇及E2/T比
值有雙向調節作用〔24,25〕,可能是針刺影響到下丘腦-垂體系統。
4 討論
以上實驗都從不同角度觀察了針刺對視覺系統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針
刺治療一些眼病的機理。針刺可以引起視覺電生理的變化,對眼循環系統、垂體-
下丘腦都會產生影響,其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機理也不同,除了神經和體液調節外
,還可能有其它機制。但以上的許多研究還只是停留在一種可能的推測,缺乏令人
信服的依據,比如針刺如何影響視網膜及視中樞信息的傳遞和調控?如何影響視網
膜、視神經遞質的變化等都有待于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研究中多學科交叉,多種現
代科學技術的綜合運用是一個有效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段俊國,周華祥,王曉莉,等.眼與十二經脈關系的視覺誘發電位研究.中醫
雜志,1996,37(8):488~491
2 秦達意,曾兆麟,張美莉,等.不同強度電針對大腦皮層光誘發電位的影響.
中國針灸,1985,(5):23~26
3 Grant R.Receptors and sensory perception,A discassion of aims,mean
s and results of electrophysiological research into the process of rece
ption.Nem Haron,1956,110
4 吳寶華,胡翔龍,楊碧英,等.以視網膜電反應為指標觀察加壓阻滯對針刺效
應的影響.針刺研究,1993,(2):132~136
5 沈雪勇,張文彬,郁偉林.針刺對家兔在腦皮層誘發電位的影響.針刺研究,
1991,(2):24~28
6 沈雪勇.電針光明穴對視誘發電位及背景腦電的影響.上海針灸雜志,1991,
(2):30~31
7 段俊國,周華祥.不同穴位電針對家兔閃光視網膜電圖的作用.中國針灸,19
96,(12):36~39
8 Dowling JE,著.視網膜.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0.103
9 沈克艱.近視眼視誘發電位對針刺的反應.上海針灸雜志,1995,14(2):55~
56
10 張 宏,勒 瑞,張家偉,等.針刺對視神經萎縮閃光視覺誘發電位的影響.上
海針灸雜志,1997,16(1):9~10
11 邢宏義,關新民.針刺治療腦缺血的機理研究述評.中國針灸,1996,(5):
56~58
12 羅 勇,黃仲蓀.針刺治療腦缺血的實驗性研究.針刺研究,1997,(1~2):
110
13 華興邦,朱玲英,何志娟.針刺對腦血管影響的實驗研究.針刺研究,1984,
(6):28~30
14 呂宏江,張 戳,才樹森,針刺對微循環血流影響的觀察.上海針灸雜志,1
986,(1):26~28
15 楊 光,李志勇,周穎,等.針刺對頸內動脈眼動脈血流速度的影響.中國針
灸,1996,(7):11~12
16 王富春,景 寬,魏麗娟,等.針刺治療眼底出血癥92例臨床觀察.中國針灸
,1990,(2):11~14
17 王雪峰.針刺治療視神經萎縮110例臨床觀察.中國針灸,1993,(6):9~10
18 李石良,陳漢平,鄭蕙田,等.針刺對實驗性糖尿病大鼠視網膜病變的影響
及其作用機理的研究.中國針灸,1997,(7):405~409
19 黎寶嬌,李來興,陳 捷,等.循經感傳針刺治療青少年近視眼療效的關系.
針刺研究,1993,(2):154
20 黃劍虹.針灸治療近視眼概況.中國針灸,1989,(5):43~45
21 邰浩清.針刺治療青光眼實驗研究.上海針灸雜志,1994,12(6):281
22 吳澤森,徐懋紀,錢晴蘭,等.針刺對慢性單純性青光眼眼壓與血壓的影響
.上海針灸雜志,1988,(1):6
23 劉 巖,楊 光,龍云生,等.針刺即刻效應對眼壓的影響.中國針灸,1994
,(5):41~42
24 汪元駿,何運鈺,張 立,等.針刺對中心性視網膜炎患者性激素的影響.上
海針灸雜,1984,(5):14~15
一、“以問題為紐帶”策略
研究性學習的本質是“發現”,是一種“基于問題的學習”。從問題出發,以探明問題為主旨,以問題解決為主線,是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特點。“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思考問題,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問題”是建構學習的載體,即在問題的驅動下,學生通過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積極思考、合作交流進行學習。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教學要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教學不只是以知識的傳授為目的,更主要的是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他們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加深問題的理解深度,形成解決問題的獨到見解。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要鼓勵并善于啟發、引導每一名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設想,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對同一問題的多元理解,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比如,以“頭腦風暴”的方式讓學生就某一個共同關心的問題展開討論,讓每一個學生從自己的角度闡述對該問題的理解,并提出自己的疑問,從而拓展每位學生的思路。
二、“以學定教”策略
“以學定教”中的“學”是指學生,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是我們教學的起點,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方式、學習實踐、學習體驗、學習經歷、學習效果等,采取多元的教學策略,實施因材施教。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的理解程度也不同。因此,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適時實施分層教學。比如,個別學生不會查閱文獻資料,教師就要對他進行文獻檢索個別指導,而針對大部分同學都不會撰寫研究報告這一實際情況,教師就應該進行面上的教學和指導等。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巨大動力,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因素。興趣能引起和保持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欲望,問題能促使學生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途徑,形成研究性學習的內在動機。學生的興趣是多元而廣泛的,比如去除地面上的口香糖的好辦法、滇池水污染的調查、青少年近視情況的調查、網絡對中小學生的利與弊、蚊子的繁衍與危害等等。因此,在教學中如果能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入手,將有助于教學效果的大幅提升。
三、“實踐體驗”策略
實踐性是研究性學習的又一基本特點。研究性學習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以發展學生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能力為直接目的的。因此,研究性學習更強調實踐體驗,即“做中學”。在研究性學習中,能力的養成比習得知識更重要。在學習之前,學生可能對即將學習的知識并不了解,也沒有相應的技能,但是,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通過邊做邊學,他們便會獲取相關知識,掌握技能或方法,并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自豪,從而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究學習的欲望。比如,有些同學原來不知道查閱文獻資料和實驗操作的基本程序,不知道如何設計調查問卷以及如何進行調查統計,不知道如何制作成果展示的PPT等,但通過研究性學習的“做中學”,這些內容都學會了。這比教師單一的講解傳授要強得多,也印證了中國的一句諺語:“我只是聽,就會很快忘記;我看到了,就會記住;我親自體驗過,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我親自動手做了,才真正學到了知識。”
四、“合作學習”策略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任務型學習,把課題研究的目標任務分解到每個學生個體,強化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地位和作用,再通過小組有效合作整合課題研究的總目標任務。社會心理學家戴維?約翰遜和羅杰?約翰遜的研究表明,合作學習的學力提升力優于個人學習。由于合作學習可以為擁有多樣能力與個性的兒童共存共生、交流彼此的差異、互惠學習做好準備,因此,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打破自我封閉狀態,開展共同討論,突破思維局限,獲得解決問題的思路和靈感,從而提高教學效益。當然,教師要對合理分組、規范操作、明確任務、組內和全班交流等方面進行有效的指導,如,明確小組內資料的查閱、研究報告的撰寫、成果展示PPT的制作等各項任務的分工,避免出現有的忙、有的閑或相互扯皮等情況。
五、“開放性學習”策略
研究性學習是非固定時空、非標準答案的一種學習方式,它突破了教材的局限和學校的時空界限,突破了傳統技術的局限。從研究內容上看,可以是科學方面,也可以是人文方面;可以是某一學科及其延伸,又可以是某幾個學科的綜合與交叉;還可以是社會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從研究時空上看,除了課堂,可以把研究學習活動延伸到課堂以外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也可以把研究學習活動延伸到各類書店、圖書館、科研院所等場所,即可以是能夠開展學習活動的任何時間和地點。從研究手段上看,值得一提的是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網絡和信息技術的普遍使用為學生查閱資料和獲取信息提供了捷徑。因此,教師應打破原有課堂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多渠道、多方式、多手段地開展研究性學習。
雖然研究性學習更強調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但它并沒有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它是一種有指導的發現學習。在研究性學習的“問題情境階段――實踐體驗階段――表達交流階段”的各主要環節中,教師都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實時適當的指導,以保證研究性學習順利而有效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