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8 00:59:4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學年鑒定表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尊敬的李書記、敬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很高興能站在這里做我本學期的述職報告!時光荏苒,快樂的假期已經結束了,我們又要開始大二的下學期生活了!回想上學期我有幸當選了班長,通過一個學期的熟悉鍛煉我已經很熟悉這個職位!吃水不忘挖井人,我感謝當時李書記的提拔以及同學們的信任!
自我當選以來,我一直謹記當時競選時的承諾:少說空話,多辦實事,盡心盡力為同學們服務!所以剛上任時,我每天都很緊張,怕這件事辦得不好那件事辦的不周詳。剛開始時壓力很大,因為我要把每件事都要做的公平公正,讓同學們覺得我能勝任。有些事不太明白就像有經驗的老班委請教,向李書記請教!在他們的幫助、支持下我很快就適應了這個職位,并且在這個職位上越來越熟悉,處理事情也變得輕松從容了很多!
上個學期李書記指導下,班委各個同學的相互合作下,以及同學們的配合下先后完成了學年鑒定表,學習學生獎學金的評選。還在國慶期間組織活動以及全運期間組織光看火炬傳遞。接下來又組織評選了貧困生,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等。還在李書記的倡導下組織了素質拓展活動,大家都受益不淺。后來在體委主要負責下組織了班內籃球比賽,大家熱情參與,效果顯著。在組織委員的策劃下,組織了演講比賽。還有在學習委員主要負責下組織了四級動員大會。最后成功的組織了期末考試。回想這一個學期的工作充實快樂,自己本著負責、積極、熱情的原則去組織策劃。
通過一個學期的鍛煉,自己的辦事能力提高了,自己的說話能力提高了,自己的素質提高了。在自己的負責下辦理的各項工作也有條不紊的進行,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名列前茅。但也能看得出還有些方面做得不夠完善,所以本學期要總結上學期的經驗,從各個方面在提高一下,把班級工作再帶上一個高峰。
最后我要感謝這一個學期以來李書記對我的點撥,各班委在工作上的竭力配合,以及全班同學的積極響應。我想在新的學期我們再接再厲,互相鼓勵互相扶持互相配合,力爭我們電子0801獲得全校優勝班級。“雁一樣的班級,鷹一的個人。”這就是我們電子0801的寫照!
摘 要:音樂學已形成門類龐大而復雜的學科體系。正確認識音樂學的體系構成和門類劃分,了解音樂學學科三大分類之間的關系,不僅有助于探索音樂學本身發展的規律,也有助于認識音樂領域更深的層次和復雜現象。
關鍵詞:音樂學;歷史音樂學;體系音樂學;民族音樂學;關系
一、音樂學學科的由來
音樂學這一名稱最早是在1829年由德國學者J.R.羅基爾首次使用的。1863年德國學者F.克里桑德在《音樂學年鑒》的前言中對這門學科的具體研究內容作了較詳細的論述,因此人們現在通常把克里桑德作為這一學科名稱的提出者和學科的創建者之一。1885年奧地利音樂G阿德勒發表了《音樂學范圍、方法和目的》,對這門學科的定義和任務做了更加明確的規定,從此這個名稱被作為音樂學術研究的總稱而確定下來。
二、音樂學學科分類體系
遠在古希臘時代就有人對音樂的理論部門做了比較細致的劃分,它實際上可以看作是對當時音樂學術領域狀況的一種概括。隨著19世紀中期做為一個整體學科的音樂學的建立和許多新學科的產生,有必要對其中諸領域的關系重新加以系統化。G.阿德勒于1885年在《音樂學的范圍、方法和目的》一文中把音樂學分為歷史音樂學和體系音樂學兩大門類。其后因民族學方面的音樂研究越來越受重視,德國著名音樂學家維奧拉提出了三分類法,即音樂史;體系音樂學;音樂民族學和民俗學。目前一般對于音樂學的分類采取此三大領域分法較為普遍。
三、音樂學學科三大部類
(一)歷史的音樂學
歷史音樂學是音樂學領域中的一個分支學科,是音樂學的歷史研究領域。它以音樂史學為主體,同時包括與此相關的一些學科,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研究:(1)音樂史學:是從歷史觀點出發研究音樂及與它相關聯的現象的學科,是音樂學最主要的、中心性的領域。(2)音樂考古學:既是歷史音樂學的一個領域, 又是考古學的一個分支。其觀察對象主要是有關音樂的實物材料。(3)音樂圖像學:是一門對各種有關音樂圖像的內容和形式以及其中的各種符號、題材等加以鑒定、描述、分類和解釋的專門學科。它可以彌補文字記載不足或缺乏,有助于了解如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樂器學, 表演方式, 音樂家生平, 文化史。
2、音樂史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音樂史學與音樂考古學、音樂圖像學:音樂考古學的目的在于為音樂史研究, 特別是無文字記錄或缺少文獻的時代和社會的音樂史研究,提供盡可能客觀、準確的實物資料。音樂圖像學的研究價值在于可以彌補文字記載之不足或缺乏。一方面它可以使音樂史學的研究變得更為豐富,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圖像來了解如下四方面的問題: 樂器學;表演方式;音樂家生平;文化史。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史學已不再滿足于僅僅以史實去敘述和解釋音樂發展的進程,而且還擴展到人文科學的其他學科。
(二)體系的音樂學
1、什么是體系音樂學
體系音樂學也是音樂學中的一個大的分支,這類學科與歷史的音樂學正好相反,它不受時間或歷史順序的限制,僅從學科自身的性質和結構來分類。它可分為以下四個方面(1)音樂音響學:它以運用于音樂中的音響現象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2)音樂美學:是一門具有雙重屬性的學科,主要從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學的角度來研究音樂,用美學角度對它們進行總結和概括。(3)音樂心理學:是由心理學和體系音樂學二者相結合而產生的一門歷史不長的邊緣學科。它既有其客觀的、自然科學的依據, 同時又受社會環境、審美趣味的制約,所以介于兩者之間。(4)音樂社會學:是一門具有雙重屬性的學科, 既屬于社會學, 又屬于音樂學的邊緣學科。音樂社會學是研究與音樂有關的人的行為與社會、音樂作品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的學科。
2、體系音樂學中各學科的關系
體系音樂學是對音樂的產生、傳達、音樂審美、音樂傳達到大腦人們所做的心理反映,以及音樂的社會作用進行研究。體系音樂學所涉及兩個層面: 第一是有關音樂的自然科學基礎和原理的學科――音樂音響學; 第二是有關精神科學層面的學科――音樂美學與音樂社會學。而音樂心理學則處于二者之間。音樂心理學介于兩者之間因為心理問題既有其客觀的、自然科學的依據、同時又受社會環境、審美趣味的制約。
(三)文化的民族音樂學
1、什么叫民族音樂學
民族音樂學是由民族學與音樂學兩個方面構成的,它也是音樂學的一大分支。從目前來看,這類學科的研究范圍如下:(1)對自然民族的音樂的研究;(2)對非歐洲的高級文化中的藝術音樂的研究;(3)對世界各地包括歐洲民間音樂的研究;(4)對樂器和樂器分類學的研究。這類學科強調與人類學、民族學、語言學和社會學等的橫向聯系,以便比較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各民族音樂的特征和共同規律。民族音樂學具有兩重性, 即它是既具有音樂學, 同時又具有民族學的性質。
2、民族音樂學與音樂學其他學科的關系
歷史音樂學專門研究自古希臘以來的西方音樂史。而民族音樂學則研究音樂發展的兩端,史前與現狀,也包括西方城市音樂的現狀,與體系音樂學中幾個分支學科的關系。在民族音樂學發展早期, 特別是在比較音樂學創建的頭40年間,處于對非歐洲諸民族那些非平均律、非五度相生律音階進行比較研究的需要,學者們表現出從樂律學角度研究東方音樂的強烈興趣。
民族音樂學與屬于體系音樂學的音響學也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它與音樂社會學的區別恐怕僅在于某些方法的運用和歷史形成的學術分工上。在過去民族音樂學的重點主要放在非歐洲地區, 特別是非工業化的社會。現在這門學科的研究方位已經擴展到人類的各種類型的社會音樂活動,盡管當前兩者在研究的重點上還不是完全一樣,但是在實踐上已經出現了相互融合補充的趨勢。
四、音樂學三大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
從音樂學學科的基本構成來看, 由于音樂的特殊性, 音樂學諸種學科都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體,很難從中分離出獨立的學科門類。在實際工作中許多分支學科都具有“邊緣”或“中間”學科的性質。它們要求進行多學科的合作,各學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支持,是一種互動的關系。
從音樂學的三大體系即歷史音樂學、體系音樂學和民族音樂學的各自特點來看,先是音樂歷史學有了理論基礎和資料的占有,音樂史學的發展由通史到專史, 再到通俗史。歷史是縱向的講究時間的先后的。體系音樂學則是橫向的、平面的,它的研究較為完備,對有關音樂的自然科學與精神科學進行研究。但其缺點卻在于看不到整體。民族音樂學是將音樂作為對象,從這一個特殊的角度來認識人自己、他的社會和他創造的文化的研究。從音樂藝術的發展來看,歷史音樂學則將這一發展系統的記錄下來,向世人展現這一發展演變的全過程。體系音樂學則對音樂載體的聲音的產生、傳播與接受的過程,以及音樂傳入大腦后人們所產生的生理與心理反應進行研究。
五、小結
音樂學三大學科互相區別而又互相補充。人們對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民族具體的音樂實踐和經驗的總結,是研究體系的音樂學的基礎,而體系的音樂學的研究成果又會對歷史音樂學及民族音樂學產生不同程度的制約和影響。正確認識音樂學的體系構成和門類劃分,了解音樂學學科三大分類之間的關系,不僅有助于我們探索音樂學本身的發展規律,也有助于我們認識音樂領域中更深的層次和更復雜的現象。(作者單位:西南大學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 俞人豪《音樂學概論》,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