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36:4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猴子過河,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天,一只老猴子帶四只小猴子高高興興地來到了小河邊玩耍。小河邊青青的小草,鮮艷的花,多美呀!小猴們一邊快樂地玩耍,一邊盡情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
正當小猴子們玩得開心的時候,突然有一只小候抬頭看到了河對岸上有一棵長滿了桃子的桃樹。這只小猴子對其它的小猴們喊了一聲:“你們看呀,對岸有一棵大桃樹。”小猴們一齊向對岸望去,果真有一棵桃樹,樹上結滿了又紅又大又水靈的桃子。小猴們個個饞得口水都快流下來了,恨不得馬上去河對岸去吃桃子。
小猴個個像打了興奮劑一樣上竄下跳得亂蹦,于是它們爭先恐后地來到只能一只猴子通過的獨木橋。小猴黑黑和小候白白都想先過橋,結果,它們打了起來。黑黑趁白白不注意,“嗵”地踢了白白一腳,結果白白差點掉進河里。在這危機時刻,小猴白白一把抱住了獨木橋才沒掉進河里。
老猴子看到了這一切,連忙大喊說:
“孩子們,回來,這樣過河太危險了!”
“那可怎么辦呀?”小猴們急切地說。
“如果像黑黑和白白那樣爭,沒有秩序地過橋,大家都可能掉到河里,還吃不到桃子。不如咱們有秩序地走過橋去。”老猴子說。
“好,就聽你的。”小猴們異口同聲地說。
于是,小猴兒們按老猴子說的那樣,自覺站成一排,一個接一個地走過了獨木橋,來到了對岸。
一上岸,小猴們飛快地爬上了桃樹,摘下了新鮮可口的桃子,高興地吃著。老猴子也來到了對岸,看到了小猴子們吃著甜蜜的桃子,老猴子欣慰地笑了。
——做個"清醒人、明白人、帶頭人"
作者:董佳佳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志們:
大家好,很開心能有機會上臺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做個"清醒人、明白人、帶頭人"》。
首先我想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六只猴子要過河,擺渡的水獺對猴子說:"我這只船,規定每次只能坐三位乘客,你們分兩次過河吧!"于是三只猴子上了船。第四只猴子滿不在乎地說:"四位和三位不是差不多嗎?我這么瘦弱,上去也沒事兒的,你這規定也太死板了".
水獺連忙擺手說:"不行,超載船會沉得".可是那只猴子不聽,還是覺得自己上去也沒什么大礙,急忙跳上了船。
這時第五只猴子說:"哪有那么巧的事,我還從來沒見過船能沉的".說著也"嗵"的一聲跳上了船。在對岸的第六只猴子嘟噥著:"我過河也有急事要辦呀,大家都違反了規則,難道我偏要當傻瓜嗎?再說我不上去以為我膽小呢,我才不干!"說完也跳上了船。于是小船很快就沉了下去,猴子全部掉進了河里,拼命撲騰著喊救命。水獺費了很大的勁才把他們一個個救上了岸。而這六只猴子也受到了應有的教訓。
這雖然是一則很簡單的寓言故事,可是映射出的道理卻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思索,我們聽故事的時候覺得這幾只小猴子真是很可笑,可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又有多少人充當著"小猴子"的角色呢?規矩是給大家定的,可是遵守還是要靠個人,只有我們每一個人都做個"清醒人、明白人、帶頭人",才能成就一個好的組織。
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為圓。一個黨員,尤其是一名檢察官,有沒有紀律和規矩意識,有沒有嚴紀律和守規矩的自覺性,不僅決定你能否做好工作,還決定了你會有什么樣的道德形象和人生價值。
在一個晴空萬里的早晨,陽光暖暖地照著大地,天上的白云妹妹,在藍天上悠悠地飄來飄去。小猴子三兄弟一起手拉著手,蹦蹦跳跳地出了家門,去采新鮮的桃子來添飽肚子。走著走著就來到了小河邊,看到對岸有一棵大桃樹,桃子又紅又大,好像在向小猴三兄弟招手呢!小猴子三兄弟口水直流。于是三只小猴子同時擠上了獨木橋,誰也不讓誰。他們一邊拽著,拉著,一邊叫著“我先我先過去。”三只小猴都想先吃到鮮美的桃子,突然猴小弟腳下一滑,眼看要掉下河里。猴老大及時把猴小弟救了上來。
三只小猴子都感到很害羞,退到岸上,臉都紅了,紅到了脖子根。猴小弟說:“大哥,二哥,你們先過去吧。”猴老大說:“不,小弟先過,老二在中間,我在后面,大家一起排隊過河。”最后它們都安全地過了橋,采到好吃的大桃子,吃得可香啦。然后一個個籃子都裝滿了,興高采烈地回了家。媽媽吃了桃子,夸小猴子是能干的小精靈。
五年級:飛過夢想
1、猴子過河,ABC三個大猴,各自的孩子是abc三小猴。河上只有一小舟,每次最多坐2猴,岸上和船上,如果某小猴的家長不在,會被其他的大猴吃掉,ABCa會劃船,如何過河。
2、10個箱子,每箱10瓶水,每瓶重一斤,但是有一箱次品,每瓶僅重9兩,如何稱一次找出次品箱。
解答:
1、題意有讓人誤解的地方,應當理解為上下碼頭交接的時候是不允許吃的,否則此題無解。(如果有解請寫信告訴我)如此,則充分利用a的不對稱性。反復畫一下就可以。我差不多5分鐘搞定。
2、依次10、9、8、7、6……共取55瓶稱一下,如果重量為54.9則為剩9瓶的箱;依此類推。2分鐘搞定。
來源:博客中國
貴州驢子學馬叫——南腔北調
麻雀飛進煙囪里——有命也沒毛
螞蟻搬家——大家動口
王八吃秤砣——鐵了心
屎殼郎戴花——丑美
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螢火蟲的屁股——沒多大亮(量)
蒼蠅飛進花園里——裝蜂(瘋)
犬守夜,雞司晨——各守本分
牽牛要牽牛鼻子——抓主要矛盾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秋后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
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老鼠鉆進風箱里——兩頭受氣
老鼠爬稱鉤——自稱自
老鼠掉進米缸里——一半喜一半憂
老鼠同貓睡——練練膽子
老虎頭上打蒼蠅——好大的膽子
洞庭湖里的老麻雀——膽子不小
狗趕鴨子——呱呱叫
老鴉站樹頭——呱呱叫
鴨子下水——呱呱叫
麥田捉龜——十拿九穩
籠里抓雞——十拿九穩
三個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穩
蕎麥地里抓王八——十拿九穩
騎毛驢不用趕——道熟(肯定不是沿海地區產生的)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來源于北方)
山豬嘴里的齙牙——包不住(不可能在平原地區流行)
看見駱駝說是馬背腫——少見多怪(跟沙漠地區關系更密切)
鱷魚的眼淚——假慈悲
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鐵公雞—— 一毛不拔
屬螞蝗的—— 吸血鬼
天下烏鴉—— 一般黑
回民趕集——(諸)豬事不問
公雞戴帽子——冠上加冠(官)
王八肚子插雞毛——(歸)龜心似箭
山雞吃著黃連子——苦在心窩不敢啼(提)
河里的螃蟹——都有夾(家)
夜貓子進屋——準沒有好事
泥鰍黃鱔交朋友——滑頭對滑頭
鷹飛藍天狐走夜道——各走各的道
秤砣掉在雞窩里——搗蛋
馬路不叫馬路——公道
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來
鞋子里跑馬——沒幾步
對牛彈琴——-不看對象
捉住驢子當馬騎——不識貨
麻雀鼓肚子——好大的氣
打蛇打在七寸上——-擊中了要害
河里的鴛鴦——一對兒
蝦子落鍋——-死了還是紅的
叭拉狗咬月亮——不知天多高
拔了毛的鴿子——看你咋飛
海底動物——不見天日
蚯蚓走路——-伸一下,縮一下
剝了皮的蛤蟆三-心不死
沸水鍋里煮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烏龜看青天——-縮頭縮腦
蝦公掉進油鍋里——鬧個大紅臉
麻雀回家——嘰嘰喳喳
耗子掉到書箱里——咬文嚼字
烏龜笑鱉——彼此彼此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狗抓耗子——多管閑事
狗吃青草——長著一副驢心腸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狗咬烏龜——無從下口
牛王爺不管驢的事——各管各的
牛皮鼓濕水——不響
牛皮鼓,青銅鑼——不打不響
牛身上拔根毛——不在乎
牛死日也落——禍不單行
牛糞堆上的蘑菇——好看不好吃
牛屁股后的蒼蠅——一哄而散
牛奶里摻墨汁——黑白混淆(xiáo)
牛蹄子上供——就顯你的腳大
牛皮鼓——聲大肚子空
牛打架——死頂
牛背上放馬鞍——亂套了
牛蹄子兩瓣——合不攏
硬牛皮——看你咋吹
瞎牛撞草堆——碰著就吃
猴兒爬石崖——顯出你的能耐了
猴子耍拳——小架式
猴子爬樹——拿手戲
猴子扇扇子——學人樣
猴子上涼亭——丑鬼耍風流
猴子唱大戲——胡鬧臺
猴子撈月亮——白歡喜一場
猴子吃核桃——全砸了
猴子騎羊——不成人馬
猴子吃大蒜——翻白眼
猴子扛大梁——受不了
猴兒拿棒槌(chuí)——胡掄
猴兒的臉——說變就變
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腳
猴子撿姜——吃不得,丟不得
被窩里喂虎——害人又害己()
鳥類吃食——不得不低頭
螞蟻搬家——不是風,就是雨
有一天,兩口子吵架,妻子鬧著要同丈夫離婚。他們去法院的路上,要經過一條不大的河,到了河邊,丈夫很快脫掉鞋子跳入水中。妻子站在岸邊,瞧著冰冷的水,正愁著怎么過去。丈夫回過頭來溫和地說:“我背你過去吧!”
丈夫背著妻子過了河。他們沒走多遠,妻子說:“算了,咱們回去吧!”
丈夫詫異地問:“為什么?”
妻子不好意思地低著頭說:“離婚回來,誰背我過河呢?”
新式釣魚法
一個人看見有個釣魚的拿著一面鏡子站在水里。“請問,你在那里干嘛?”
“在釣魚。”
“用鏡子釣嗎?”
“不錯,這是新發明的一種釣魚法。”
“你能把這種方法告訴我嗎?”
“可以,但要付100塊錢。”那人好奇心強,于是如數付款。
“方法是這樣的。”釣魚人開始解釋:“你把鏡子對著水面,一看見有魚游過就馬上用鏡子的反光去嚇它,待魚兒嚇昏后你就把它撈起來。”
那人聽了勃然大怒:“胡說八道,這樣怎么可能釣到魚,你釣了幾條了?”
“今天你是第5條。”
吸塵器
這天,一位吸塵器推銷員來到一戶人家門前,他敲了敲門,一位主婦開了門。主婦還沒來得及說話,這位推銷員就沖了進去,并倒了一堆碎屑臟污,弄臟了整個地毯。
然后推銷員說:“這位太太,如果我這個吸塵器不能將這些臟物吸得干干凈凈,我就把它們撿起來吃掉!”
啊?主婦愣了一下后說:“那……要配點番茄醬嗎?我們是剛搬來的,還沒通電呢。”
好消息
以前有一個病人他患了絕癥, 有一天一個醫生走來對病人說,我今天有兩個消息要告訴你,一個是好消息一個是壞消息,醫生說好消息是你還有一天可以活,壞消息是我昨天忘了告訴你了,病人無語……暈了……
可憐的猴子
妮妮有天跑去動物園喂猴子,她將花生丟給猴子,有一只猴子每次都會先將花生塞進屁股,然后再拿出來吃。妮妮覺得很惡心就跑去問管理員,那一只猴子為什么會有這種奇怪的舉動。管理員解釋道:因為去年有人丟個大桃子給它吃,結果那顆大桃子的桃核無法由屁股順利地排出,它被害慘啦。所以它現在一定先把食物塞進屁股量量看,確定可以拉的出來才敢吃……
言之有理
爸爸和小華一同參加一個攝影展覽。
一幅名為“上學途中”的照片吸引了他們,拍攝的是一群孩子背著書包嘻嘻哈哈地走著,十分生動。可是小華說:“題目寫錯了!”
爸爸問:“怎么寫錯了?”
小華說:“應該是‘放學途中’,上學哪有這么開心!”
在洗澡
女兒在廚房聽碟子,電話鈴響了,她拿起電話,回答說:“媽媽大概在洗澡,請你等等我去看看。”她伸手扭大熱水龍頭,馬上傳來一聲尖叫,她關上水龍頭說:“是的,她還在洗澡。”
婚姻長久的秘訣
美妙的詩句伴隨著人們度過了數個春秋,但詩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褪色,一直散發著它那獨特,又富有詩意的香氣。
很多人都喜歡詩句,不僅是因為詩人能將博大的道理融入僅有幾個字的詩中,而且詩句還很美,美得迷人,美得無比。好詩句更是如此,瞧,看我這句“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不就很美嗎?再細細的品味這句詩,就像品茶一樣,越品越有味。
這句詩出自盧梅坡的《雪梅》中的后兩句,這句詩給了我們一幅美麗的畫面:潔白的雪花紛紛揚揚地從天上飄落,飄到了樹上、院子里、衣服上,還飄到了梅花上,他們倆好像在比,比什么,比誰白,比誰香。梅花要遜色于雪的潔白,而雪卻不如梅花的清香。品過這句詩,我由衷地佩服詩人,以往的詩人都是梅和雪一起報春、迎春,但詩人卻用巧妙的方法描繪出梅和雪在比賽似的,寫出了他們的長處和短處,這也是我喜歡這句詩的原因之一。品完詩,我也明白詩人在借梅和雪的例子告誡人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一直都要發現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僅僅發現不行,還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才是詩人想借梅和雪告誡人們的真理。
詩句幾乎都是根據生活來創作的,這句詩也不例外,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比如那則寓言故事:有一頭大象和一只猴子,一直對河對岸的野果垂涎欲滴,但猴子雖然能爬樹摘果,卻過不了河,而大象能過河,卻夠不著果子,然后他們倆協商,大象馱著猴子過了河,而猴子摘了果子與大象分吃。連動物都懂得這些,我們也更要懂得這個道理。還有在學習上,和一位同學相比,這位同學不僅數學考的分比我高,而且腦子比我靈活,但我的英語學習比較好,每次都是班上的佼佼者。所以我們兩個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既要保持自己的長處,還要學習別人,補自己的短處。人要謙虛,光看到自己的長處遠遠不夠,還要看到自己的短處,并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填補自己的缺點。
就是這一句千古傳誦的詩句,蘊含了多么深厚的道理,使人在詩句中“流連忘返”。啊!詩句就如灌溉心靈的知識,一句一句地在腦海中留下深邃的刻印。
高一:曉嵐
四年級
一、填空題。
(每小題4分,共60分。)
1.25×32÷14+36÷21×25=________。
2.如果5×(2+×)-4=2006,那么=________。
3.如果數A減去數B的3倍,差是51;數A加上數B的2倍,和是111,那么數A=________,數B=________。
4.如圖,圓A表示1到50這50個自然數中能被3整除的數,圓B表示這50個數中能被5整除的數,則陰影部分表示的數是________。
5.有40個連續的自然數,其中最大的數是最小的數的4倍,那么最大的數與最小的數之和是________。
6.牧羊人趕一群羊過10條河,每過一條河時都有一半的羊掉人河中,每次他都撈上3只,最后清查還剩6只。這群羊在過河前共有________只。
7.一群猴子分桃,桃子共有56個,每只猴子可以分到同樣多的桃子。但在它們正要分桃時,又來了4只猴子,于是重新分配這些桃子,結果每只猴子分到的桃子數量相同,那么最后每只猴子分到________個桃子。
8.三只小貓去釣魚,它們共釣上36條魚,其中黑貓和花貓釣到的魚的條數是白貓釣到的魚的條數的5倍,花貓釣到的魚比另外兩只貓釣到的魚的條數的2倍少9條。黑貓釣上________條魚。
9.從1,3,5,7中任取3個數字組成沒有重復數字的三位數,這些三位數中能被3整除的有________個。
10.如圖,兩個同樣的鐵環連在一起長28厘米,每個鐵環長16厘米。8個這樣的鐵環依此連在一起長________厘米。
11.下圖是3×3點陣,同一行(列)相鄰兩個點的距離均為1。以點陣中的三個點為頂點構成三角形,其中面積為1的形狀不同的三角形有________種。
12.如圖,用標號為1,2,3,4,5的五種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拼成一個大長方形,大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18,14,則標號為5的正方形的面積是________。
13.小強和小明一同到便利店購物,下圖是他們兩人購物的單據,由此計算出鹽每袋________元,醋每袋________元。
14.如圖所示的算式中,如果七個方格中的數字互不相同,那么和的最大值是________。
15.現在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公歷是在1582年修訂的格列高里歷,它規定:公元年數被4除得盡的是閏年,但如被100除得盡而被400除不盡的則不是閏年。按此規定,從1582年至今共有________個閏年。
二、解答題。
(每小題10分,共40分)要求:寫出推算過程。
16.如圖所示,在三個圓圈中各填人一個自然數,使每條線段兩端的兩個數之和均為奇數。請問這樣的填法存在嗎?如不存在,請說明理由;如存在,請寫出一種填法。
17.甲、乙兩人分別從相距260千米的A、B兩地同時沿筆直的公路乘車相向而行,各自前往B地、A地。甲每小時行32千米,乙每小時行48千米。甲、乙各有一個對講機,當他們之間的距離小于20千米時,兩人可用對講機聯絡。問:
(1)兩人出發后多久可以開始用對講機聯絡?
(2)他們用對講機聯絡后,經過多長時間相遇?
(3)他們可用對講機聯絡多長時間?
18.星期天早晨,小明發現鬧鐘因電池能量耗盡停走了。他換上新電池,估計了一下時間,將鬧鐘的指針撥到8:00。然后,小明離家前往天文館。小明到達天
文館時,看到天文館的標準時鐘顯示的時間是9:15。一個半小時后,小明從天文館以同樣的速度返回家中,看到鬧鐘顯示的時間是11:20。請問,這時小明
難出扯胡子過河——謙虛(牽須)過度(渡)
扯鈴扯到半空中——空想(響)
抓蜂吃蜜——恬(甜)不知恥(刺)
兩百錢的花生——有得駁(剝)
兩手捧壽桃——有理(禮)
護國寺買駱駝——沒那個事(市)
花椒掉進大米里——麻煩(飯)了
做夢變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飛飛)。
猴子學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精裝茅臺——好久。(好酒)。
蜘蛛拉網——自私。(自絲)。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萬歲爺流鼻血——正紅。(朕紅)。
打破沙鍋——問到底。(紋到底)。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圓)。
脫了舊鞋換新鞋——改邪歸正。(改鞋歸正)。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碗底的豆子——歷歷在目。(粒粒在目)。
賣布不帶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麥柴稈吹火——小氣(器)
弄堂里跑馬——題(蹄)
旱魅拜夜叉——盡(精)()
見鬼園外竹筍——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好福氣(夫妻)
秀才做詩——有兩手(首)
禿子脫帽子——頭名(明)
何家姑娘給鄭家——正合適(鄭何氏)
一只蜜蜂無法度過嚴寒的冬天,一群蜜蜂則不同。據說蜂箱中的蜜蜂要過冬的時候,往往要抱成一團。最外面的一層是工蜂,它們拼命地扇動著翅膀,像厚厚的衣服一樣阻隔著外面的寒冷。在這樣嚴嚴實實的“包裹”之下,里邊的溫度恒定在13℃左右,舒適如春。被工蜂“包裹”在里邊的不僅有蜂王和雄蜂,還有另外的工蜂。餓了,它們依靠夏天采集來的蜜獲得足夠的能量。但里面的工蜂并不總在里面待著,它們還需要到外面來“換崗”。就這樣,蜜蜂的家族度過了寒冬。
【啟示】世界上沒人能孤立地活下來。有了別人的幫助,我們才容易度過人生的某個冬天,或走出一段刻骨銘心的苦難,或擺脫一場難料的困境。然而,我們如果能像蜜蜂過冬那樣,反過來去“換崗”般地回報別人,或許人生留給我們的所有最“冷”的路,我們都能從容走過。
不和老鼠比賽的獅子
老鼠向獅子挑戰,獅子斷然拒絕了。
“怎么,你害怕了?”老鼠問。
“是的,我很害怕,”獅子說,“如果我和你決斗,你就有了和獅子決斗的榮耀。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動物都會恥笑我竟然和老鼠打架。”
【啟示】 和老鼠決斗的麻煩在于,即使你贏了,對方還是一只小老鼠,雙方根本不在同一個層次上。而你不僅浪費了時間和其他資源,并且搭上了你的榮譽。記住,永遠不要和老鼠比賽,因為你是獅子,除非――你和老鼠在同一個層次!
自取滅亡的蝎子
有一天,青蛙坐在河邊,一只蝎子路過,對它說:“青蛙先生,我想過河,可我是蝎子,不會游泳。你能不能發發慈悲,讓我坐在你的背上過河?”
青蛙說:“可是你是蝎子,蝎子最喜歡蜇青蛙了!”
蝎子說:“我蜇你干什么?我只是要到對岸去啊!”
“好吧!”青蛙說,“爬到我背上,我背你過去。”
它們才到河中間,蝎子就用力地蜇了青蛙一下。青蛙痛苦地掙扎,奄奄一息地問:“你為什么要蜇我?現在,我們兩個都會被淹死!”
蝎子說:“因為我是蝎子,蝎子就是喜歡蜇青蛙呀!”
【啟示】小心你周遭的“蝎子”!有些人只要能把別人拖下水,即使“淹死”自己也不在乎!
被殼所害的海螺
海螺的殼相當堅硬,它生活得無憂無慮,因為它深信,只要它不把頭伸出來就無人傷害得了它。好友蝶魚羨慕地說:“螺兄,你的要害實在保護得相當嚴密,只要蓋上外殼,誰也無法傷到你,這的確是十分美妙的構造。”
海螺很自信地說:“只要我這樣,就不會有任何苦惱。”此時,突然傳來“叮”的一聲,海螺立即緊閉外殼:“到底是什么聲音呢?難道是魚鉤嗎?以前曾經有過這種事情,千萬不可大意。也許,蝶魚已經被捉走了,不曉得它現在如何了?幸好,我還能平安地活著,真該感謝我這堅硬的外殼啊!”
經過一段時間,海螺心想:“現在打開外殼,應該沒問題了吧!”于是就把頭伸出來,看看四周,可是覺得周遭的環境相當陌生。仔細一看,原來自己身上已經貼著“50元”的牌子,被擺在海鮮店的攤位上。
【啟示】 人生無常,沒有永遠不變的事物,守著固定的觀念,則永遠無法突破自我,臻至完美。我們應該騰出頭腦的一角,用以接納朋友的意見。
咬人的死蛇
美國亞利桑那州盛產響尾蛇,那里毒蛇咬人的事情時有發生。響尾蛇有劇毒,如果傷者不能立即接受治療,便有生命危險。亞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醫院曾對被響尾蛇咬傷的急診病人作過統計,意外發現很多病人是被死蛇咬傷,甚至喪命的。
那些死蛇有的是被槍打死的,有的是被刀砍死的,蛇身已經被砍成兩截,沒有經驗的人用手一碰,死蛇的頭卻突然彈起,狠狠地咬他一口。在醫學上這叫“條件反射”。實驗證明,蛇頭被切下一個小時后,它的肌肉仍然可以做出強有力的撲咬動作。
【啟示】 沒有經驗、疏忽大意的人最容易被“死蛇”傷害。惡習、對手也像死去的毒蛇,看似被鏟除,卻暗藏著最大的危險,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
錯了又錯的老山雞
老山雞發現自己少了一只雞崽,經過分析,最后斷定是小白兔偷吃了。理由是: 一、小白兔離它很近,顯然是為了偷雞崽; 二、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它草都不吃,當然是吃肉的; 三、它耳朵那么大,便于傾聽八方,這正是行竊的需要;四、它有一雙紅眼睛,紅眼當然不是什么好事情;五、它尾巴很短,肯定是偷小山雞時被獵夾子夾掉了半截。
就在老山雞斷定小白兔偷吃了雞崽時,它的小寶貝卻蹦蹦跳跳地回來了。原來小雞崽是在外面游玩時迷了路,沒能及時回來。老山雞悔悟了:“我真冤枉了小白兔!它是一個被的小動物,我怎能懷疑它呢?”
于是,老山雞又有了新的思路和判斷。一、小白兔離我這樣近,大約是它害怕豺狼,想和我做伴;二、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連“窩邊草”都不吃,這正是它的善良;三、它的大耳朵一定是為防止強盜傷害它才長那么大的;四、它那雙眼睛一定是因豺狼欺侮它而哭紅的;五、它的尾巴一定是被追趕它的豺狼咬去了半截。
【啟示】 不難看出,老山雞對小白兔的兩次分析與判斷都錯了。其實,小白兔的一切特征都是兔類適應生存環境,一代一代演變而成的,與老山雞沒有什么必然的關系。老山雞僅以自己的得失、好惡為尺度去分析事物,它也就必然找不到問題的實質。
亞馬遜河的猴子
澳大利亞一位動物學家從亞馬遜河流域帶回兩只猴子,一只碩壯無比,一只瘦小羸弱。他把它們分別關在兩只籠子里,每日精心喂養,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一年后,大猴子莫名其妙地死掉了,小的卻活得好好的。為了不中斷研究,他又讓人從巴西帶來一只。這只比原來死掉的那只更大,可是,不到半年,它也死了。為了弄清原因,他對死掉的兩只猴子的尸體進行解剖,可是從頭到尾未找到原因。
1971年,他重返亞馬遜河,對那兒的猴群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凡是體大健壯的猴子“人緣”關系都比較好,其他猴子弄到食物時,它們總能分享到一份。但這類猴子很少靜下來,它們一有空就在猴群中穿梭,與其他的猴子或是追逐,或是嬉鬧。然而,這類猴子一旦被捉住,卻很少能活過一年。那些喜曬太陽和閉目養神的猴子則不同,它們由于不入群,因此很少能分享到其他猴子的食物。這類猴子長得都比較弱小,但它們被捉住后卻可以活下來。
【啟示】 缺乏交往的生活是一種缺陷,缺乏獨處的生活則是一種災難。猴子的世界是這樣,人的世界也是如此。
受騙上當的山羊
一只狐貍失足掉到了井里,無論它如何掙扎都沒法爬上去,只好待在那里。一只公山羊覺得口渴極了,來到這井邊,看見狐貍在井下,便問它:“井水好不好喝?”
狐貍覺得機會來了,心中暗喜,馬上鎮靜下來,極力贊美井水好喝,說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勸山羊趕快下來,與它痛飲。
信以為真的山羊一心只想喝水,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當它咕咚咕咚痛飲完后,就不得不與狐貍一起共商上井的辦法。
狐貍早有準備,它狡猾地說:“我倒有一個方法,你用前腳扒在井墻上,再把角豎直了,我從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來,我們就都得救了。”
公山羊同意了它的提議,狐貍踩著山羊的后腳,跳到它背上,然后再從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貍上去以后,準備獨自逃離。
公山羊指責狐貍不信守諾言。狐貍回過頭對公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胡須那樣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沒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了。”
【啟示】 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誘導,要時刻保持自己清醒的判斷。聰明的人應當先考慮清楚事情的后果,然后再動手去做。
變成雄鷹的小鳥
一只受傷的鳥盡力地從籠子里面飛了出來。它徘徊在天空中,憂郁而彷徨,堅定而快樂。它拍著自己久已不用的翅膀,尋找一種最佳的飛行方式,但很快就發現另一種痛苦替代了籠中之苦。于是,它停止了飛翔,停歇在一根樹枝上。
“你想在這兒搭窩嗎?”樹枝說話了。
“哦?”鳥兒吃了一驚。
“對不起,請你到別處去停留吧,這兒已經有只鳥住下來了。”樹枝沒容它解釋,或許它也沒打算解釋什么。
“唉!”鳥兒嘆了一口氣。
“一只會嘆氣的鳥兒,一定是與眾不同的吧。”樹枝想。于是,它說:“你可以歇一下了,我同意了。”
“唉!”鳥兒又嘆了一口氣,心想:“原來樹枝是不可以停歇的呀,那么,也許只有天空才是我最后的家園了!”
一、加強直觀操作,激發學生興趣
低年級學生的注意特點是無意注意占優勢,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容易為一些新鮮刺激所吸引,他們對具體、鮮明的形象,生動活潑的形式、色彩鮮明的目標,都非常敏感,特別是對那些能演示過程的活動教具有濃厚的興趣。因此,我們要充分運用直觀鮮明的教具,通過數一數、拼一拼、分一分等活動,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寓于生動形象的操作之中,以豐富深化感知,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圖形的認識”練習課,在講述了等基本圖形的基礎上,出示了機器人平面圖。讓學生分類數數,看看機器人圖是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分別是多少,學生看到了自己感興趣的機器人,數起來特別起勁、認真,一會兒就說出了答案,接著又讓學生用自己手里的學具拼一拼,看能拼出什么樣的圖形,于是有的學生拼出了一棵樹,有的學生拼成了一座房子,有的學生拼出了一條魚……這樣讓學生手腦并用,既拓寬了知識面,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巧妙設置疑問,誘發學生興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問才能使學生去探索,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巧妙設疑為學生創設一個問題的情境,來激起學生好奇的興趣,啟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使課堂氣氛跌宕起伏,達到良好的效果。
導入新課是一堂課的重要環節,如果從教學內容出發,以一個能激起思維的數學問題導入,不僅能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而且能引人入勝,在短短幾分鐘內把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
以教“有余數的除法”為例,在導入新課時老師這樣說,有一天老猴子上山采了9個桃子,要平均分給它的4只小猴子,可是它分來分去,就是沒法分平均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小朋友,你能幫老猴子分一分嗎?聽了這話,許多小朋友躍躍欲試,可最后他們也發現不能平均分,怎么辦呢?同學們充滿了好奇,積極性一下子給調動起來。
再例如一位老師在教“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這一課時,老師先出示一組數“224 327 638 546”請同學們計算并找出哪些數能被3整除,然后老師宣布老師不用計算就能知道哪些數能被3整除,不信,你們隨便出一個數來考考老師。聽到要考老師,同學們可神氣了,紛紛舉手,有的還報出比較大的數,老師都能迅速、正確地進行了判斷。“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到底是怎樣的呢?同學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老師順勢出了幾組數,同學們經過探索,終于得出了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老師在關鍵處設置疑問誘發了學生興趣。
三、引進游戲、故事,增強學生興趣
小學生特別愛聽故事,做游戲,將故事、游戲適當引入課堂,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1)在新授課中,適當引進故事,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學到知識。
例如:在教學10以內加減法的練習課上,老師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在一座美麗的大森林中,住著小鳥、小鹿、小熊等動物,一天他們開了一個聯歡會。在聯歡會上,他們唱啊,跳啊,一直玩到深夜,小動物們才回家。可是走到半路,小鳥、小鹿、小熊等迷路了,接著,請學生當向導,按照小動物們所拿的算式的結果,把它們一個個送到幾號房里去。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上了一節練習課,學得饒有興趣。
(2)當一節課進行到一半時,學生注意力開始渙散,難以集中精力聽課,這時適當引進一些游戲,可讓學生大腦得到休息。如: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后,我安排了“找朋友”的游戲,讓學生利用學習的知識,找出乘法算式和與之相對應的加法算式,找對的獎勵一朵小紅花,在活躍氣氛的同時,又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3)一節課即將結束的時候,也是學生最缺乏精神的時候,在這時一個故事或一個游戲,可將氣氛推向。
在教學“簡單的應用題”時設計了一個“小象過河”的游戲,小象要回家必須踏著四塊石頭才能過河,每塊石頭上都有一道算式,小朋友答對了,小象就能順利過河,如答錯了,石頭就會沉下去,小象會淹死,小朋友的注意力頓時被吸引住了,再次掀起。
四、精心設計練習,保持學生學習興趣
技能的形成是通過練習獲得的,所以設計練習時要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設計一些生動有趣而形式多樣的練習,讓學生真正做到在“玩中學”“趣中練”,提高教學效率。
如:“5的乘法口訣”就可以設計多種練習。
(1)想一想
5×2+5 5×3+5
5×3 5×4
說出每組上下兩道題的聯系,并說出碰到5×3=?想不出得數時可怎么辦?
(2)把口訣填寫完整。
三五( ) 二( )一十
( )五二十 五五( )
(3)想算式意義
5×2表示()個()相加 口訣()
5×3表示()個()相加 口訣()
(4)填空
5×( )=15
3×( )=15
(5)讀一句口訣,寫兩個算式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6)計算
5×3 4×5 5×1 5×4 3×5
【關鍵詞】語文教學 安全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118-01
安全教育是教師的重要工作職責之一。語文作為重要的文化載體,承載著人類文化的方方面面,蘊含著廣泛而又方式多樣的安全教育內容。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確立了人文精神、人文關懷、終極價值等基本教學內涵。課堂教學作為教書育人的主要途徑,充分利用好這一環節進行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每位語文教師,更應該充分利用語文教材資源,適時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使學生在稚嫩的心靈中增強安全意識。
隨著社會環境的日益復雜,學生的安全問題已日漸凸顯。因此,全方位對于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讓他們掌握安全知識,提高他們的安全防范能力,培養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已迫在眉睫。課堂教學作為教育學生的主陣地,語文教師有必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傳授的同時,適時挖掘教材中的安全教育內容,對學生實施安全教育。
一、在教學中傳授安全知識
1、通過生字詞的教學來進行安全教育。比如:在教學生字"滅"時,教師指導學生掌握生字的讀音后,讓學生觀察插圖(一叢熊熊燃燒的火焰被一塊鐵板蓋住),然后啟發學生,圖上熊熊燃燒的火焰被鐵板蓋住,火焰會怎樣?學生齊答:"火焰要熄滅"。這時引導學生觀察"滅"字的字形,學生很快就記住了它。此時如果教師能夠因勢利導,就不難將發生不同火險的防范,滅火方法等知識順利成章地傳授給學生。在教學"災"字時,教師首先通過字形,讓學生知道家里著了火就成了災,從而讓學生很快地記住了這個字。然后通過讓學生用"災"字組詞,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種災難,進而教給學生一些簡單的面對災難進行自救逃生的方法。
2、利用閱讀中的故事場景來進行安全教育。
比如: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時,教師抓住文中關于阿曼達等14名兒童被埋在垮塌的教室的三角形空間里得以生還的描寫,告訴學生,在遇到房屋倒塌的時候,萬一不能逃脫,周圍又沒有支撐物時,在室內的人要盡量躲在墻角里,來躲避垮塌對自己的砸傷,這樣學生的安全自救知識就會日積月累地多起來。
二、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的安全意識
1、教學《老山羊和狼》一課,教師進行課堂總結時,要教育學生面對陌生人特別是不懷好意的人,要注意分析他的言行判斷其用心,不要被花言巧語所迷惑,更不能接受陌生人的任何食物錢財等而上當受騙。
2、在教學《自己去吧》時,要告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果要嘗試自己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一定要得到大人的允許后才能去做,只有這樣我們的平安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3、在教學《小馬過河》時,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小馬的安全意識:當小河擋住了去路時,小馬不知道河水的深淺,沒有貿然過河,而是向老牛和松鼠詢問河水的深淺,當得知老牛和松鼠的答案截然不同,自己又無法判斷時,就回家找自己最可信的媽媽詢問,得到了自己能安全過河的可靠答案。小馬的安全意識值得我們學習。
4、在學《跳水》一文時,總結造成船長的兒子身處險境,表面是水手們開玩笑過分,孩子沒有考慮安全貿然追猴子。其實是水手和孩子的安全意識都淡薄,從他們的身上我們應該吸取不要盲目尋求快樂而忘記安全,險些導致樂極生悲的慘痛教訓。
三、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1、在教學《還有人活著嗎》這一課時,教師可在備課時搜集有關地震前的各種征兆,地震發生時的自救逃生的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在教學后把這些資料展示給學生,讓他們掌握有關地震的知識和防災自救的知識。
2、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教師要教育學生,當災難到來時第一位的要保全性命,要學會放棄一切身外之物,只有這樣才能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3、通過《捅馬蜂窩》的課堂教學,要教育學生不要輕易地去激怒身邊的動物,否則會因受到動物的攻擊而使自己受到傷害。
總之,只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靈活處理教材,善于把握、挖掘教材內容,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就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通過語文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的生命的脆弱,搞好自身安全是多么的重要要。從而讓語文課更多地和學生的內心情感、人生發展相關聯,讓健康與課堂同在,讓平安與課堂同在,讓每一個生命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