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頁 精品范文 自單位查報告

自單位查報告

時間:2022-06-05 16:04:4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自單位查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自單位查報告

第1篇

                                                                       省長:張中偉

                                                                    二二年六月四日

    (2002年5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78次常務會議通過省人民政府令第98—1號自之日起施行)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對《四川省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調查處理辦法》作如下修改:

    一、各條中的“勞動行政部門”修改為: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將“主管部門”修改為:行業(yè)主管部門。

    二、第二條第一款修改為:四川省行政區(qū)域內的企業(yè)和其他各類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職工(含與用人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的人員)傷亡事故的報告、調查和處理程序,適用本辦法。

    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條第二款:煤礦發(fā)生的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執(zhí)行。

    三、第四條修改為:四川省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分為:(一)輕傷事故;(二)一般傷亡事故,是指1次死亡2人以下的事故,或1次重傷9人以下的事故;(三)重大傷亡事故,是指1次死亡3—9人的事故,或1次重傷10人以上的事故;(四)特大傷亡事故,是指1次死亡10人以上、國家規(guī)定的特別重大事故標準以下的事故。

    四、第七條修改為:用人單位負責人接到除輕傷事故外的傷亡事故報告后,應立即按規(guī)定報告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工會、行業(yè)主管部門,并在24小時內書面報告事故概況(含事故發(fā)生的具體時間、地點、類別、簡要經過、傷亡情況、損失程度、初步原因分析)。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根據情況通知其他有關部門。

    五、第八條修改為: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行業(yè)主管部門接到傷亡事故報告后,應立即按系統逐級上報。其中,一般傷亡事故報至省級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行業(yè)主管部門,重大、特大傷亡事故除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外,還應按規(guī)定報至省人民政府和國務院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有關行業(yè)主管部門。

    六、第十條修改為: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接到傷亡事故報告后,應按國家和省人民政府的有關規(guī)定立即派人趕赴現場并組織力量搶險、施救。

    七、第十一條修改為:發(fā)生輕傷事故,由用人單位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調查、處理。

    八、第十二條修改為:發(fā)生一般傷亡事故和重大傷亡事故,由有管轄權的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會同同級公安機關、監(jiān)察機關、工會、行業(yè)主管部門等組成傷亡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其中重大傷亡事故,省級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認為必要的,由其組織調查。

    九、第十三條修改為:發(fā)生特大傷亡事故,按下列規(guī)定組成傷亡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一)市、州及其以下所屬單位,由市、州人民政府組成傷亡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或由市、州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監(jiān)察機關、工會、行業(yè)主管部門等組成傷亡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二)省及省以上所屬單位,由省級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監(jiān)察機關、工會、行業(yè)主管部門等組成傷亡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三)省人民政府認為需要直接調查的特大傷亡事故,由省人民政府組成傷亡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或由省人民政府指定的本級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監(jiān)察機關、工會、行業(yè)主管部門等組成傷亡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十、刪去第十四條。

    十一、第十六條改為第十五條,修改為:本辦法規(guī)定的傷亡事故調查組,可以邀請其他有關部門的人員和有關專家參加。

    十二、第十八條改為第十七條,該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項修改為:(三)提出對傷亡事故有關責任單位或責任者的處理意見和提出防范措施的建議;(四)向派出調查組的人民政府或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提交調查組成員簽名的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

    十三、第二十二條改為第二十一條,該條中的“自行組織傷亡事故調查”修改為:自行組織輕傷事故調查。

    十四、第二十三條改為第二十二條,該條第一款修改為:對傷亡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調查報告書,按下列規(guī)定批復:(一)一般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報有管轄權的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批復,報上級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備案;(二)重大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報有管轄權的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批復,報省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備案;(三)特大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報省人民政府或其授權的省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批復。

    十五、增加一條,作為第二十五條:違反本規(guī)定,在傷亡事故發(fā)生后隱瞞不報、謊報、故意遲延不報、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或者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調查以及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由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對有關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六、第二十七條修改為:用人單位因違反勞動安全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發(fā)生的無人員死亡但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事故的報告、調查和處理程序,根據國家和省的有關規(guī)定,參照本辦法執(zhí)行。

    此外,對條文中的個別文字作了相應修改。

    本決定自之日起施行。《四川省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調查處理辦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并對條款順序作相應調整,重新。

                                  四川省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調查處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及時報告、調查和處理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國務院《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guī)定》和《四川省勞動安全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結合四川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四川省行政區(qū)域內的企業(yè)和其他各類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職工(含與用人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的人員)傷亡事故的報告、調查和處理程序,適用本辦法。

    煤礦發(fā)生的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特別重大事故的報告、調查和處理程序執(zhí)行國務院《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guī)定》。

    傷亡事故的報告、調查和處理,法律、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傷亡事故,是指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發(fā)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死亡事故,亦指用人單位在生產或工作中對他人造成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死亡事故。

    第四條 四川省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分為:(一)輕傷事故;(二)一般傷亡事故,是指1次死亡2人以下的事故,或1次重傷9人以下的事故;(三)重大傷亡事故,是指1次死亡3—9人的事故,或1次重傷10人以上的事故;(四)特大傷亡事故,是指1次死亡10人以上、國家規(guī)定的特別重大事故標準以下的事故。

    第五條 調查處理傷亡事故,應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做到事實清楚、定性準確、責任分明、依法處理。

    第二章  事故報告、搶險、施救

    第六條 用人單位發(fā)生傷亡事故,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用人單位負責人。

    第七條 用人單位負責人接到除輕傷事故外的傷亡事故報告后,應立即按規(guī)定報告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工會、行業(yè)主管部門,并在24小時內書面報告事故概況(含事故發(fā)生的具體時間、地點、類別、簡要經過、傷亡情況、損失程度、初步原因分析)。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根據情況通知其他有關部門。

    第八條 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行業(yè)主管部門接到傷亡事故報告后,應立即按系統逐級上報。其中,一般傷亡事故報至省級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行業(yè)主管部門,重大、特大傷亡事故除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外,還應按規(guī)定報至省人民政府和國務院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有關行業(yè)主管部門。

    第九條 用人單位發(fā)生傷亡事故時,應立即采取緊急措施,保護現場,組織搶險、施救。

    用人單位因搶險、施救而必須移動現場時,應采取設置標志、繪制現場圖、攝影、攝像等保護性措施。

    第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接到傷亡事故報告后,應按國家和省人民政府的有關規(guī)定立即派人趕赴現場并組織力量搶險、施救。

    第三章  事故調查

    第十一條 發(fā)生輕傷事故,由用人單位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調查、處理。

    第十二條 發(fā)生一般傷亡事故和重大傷亡事故,由有管轄權的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會同同級公安機關、監(jiān)察機關、工會、行業(yè)主管部門等組成傷亡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其中重大傷亡事故,省級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認為必要的,由其組織調查。

    第十三條 發(fā)生特大傷亡事故,按下列規(guī)定組成傷亡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一)市、州及其以下所屬單位,由市、州人民政府組成傷亡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或由市、州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監(jiān)察機關、工會、行業(yè)主管部門等組成傷亡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二)省及省以上所屬單位,由省級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監(jiān)察機關、工會、行業(yè)主管部門等組成傷亡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三)省人民政府認為需要直接調查的特大傷亡事故,由省人民政府組成傷亡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或由省人民政府指定的本級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監(jiān)察機關、工會、行業(yè)主管部門等組成傷亡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第十四條 急性中毒事故調查組應有衛(wèi)生行政部門人員參加。

    第十五條 本辦法規(guī)定的傷亡事故調查組,可以邀請其他有關部門的人員和有關專家參加。

    第十六條 傷亡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具有傷亡事故調查所需的某一方面專長;(二)與所發(fā)生的傷亡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第十七條傷亡事故調查組的職責:(一)查明傷亡事故發(fā)生的原因、過程和人員傷亡、經濟損失情況;(二)確定傷亡事故的性質和責任者;(三)提出對傷亡事故有關責任單位或責任者的處理意見和提出防范措施的建議;(四)向派出調查組的人民政府或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提交調查組成員簽名的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

    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的主要內容包括事故發(fā)生單位名稱、地址、隸屬關系,傷亡事故發(fā)生日期、類別,人員傷亡情況和直接經濟損失,傷亡事故經過、原因、責任,處理建議、整改和防范措施。必要時,還應有傷亡事故鑒定資料。

    第十八條 一般傷亡事故應在傷亡事故發(fā)生之日起30日內提出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重大、特大傷亡事故應在90日內提出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

    第十九條 傷亡事故調查組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了解有關情況和索取有關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阻礙、干涉。

    第二十條 傷亡事故調查組及其成員應當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依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科學準確地確定事故性質,并實事求是地認定有關當事人的責任。

    傷亡事故責任可分為直接責任、管理責任和領導責任。前述各類責任可分為主要責任、重要責任和一般責任。

    第二十一條 除依照本辦法規(guī)定由企業(yè)自行組織輕傷事故調查的外,傷亡事故調查組成員對傷亡事故原因、責任劃分、責任者處理建議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由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提出結論性意見;對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提出的結論性意見不贊成的,應報請上級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商有關部門處理;如仍不能達成一致性意見的,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

    第四章  事故批復與處理

    第二十二條 對傷亡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調查報告書,按下列規(guī)定批復:(一)一般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報有管轄權的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批復,報上級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備案;(二)重大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報有管轄權的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批復,報省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備案;(三)特大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報省人民政府或其授權的省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批復。

    一般傷亡事故,批復機關應在接到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之日起30日內批復。重大、特大傷亡事故,批復機關應在接到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之日起30日內批復,特殊情況可以延期,但不得超過60日。

    第二十三條 批復機關只對傷亡事故調查組提出的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進行認定。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中對責任單位、責任人的行政處罰、行政處分和追究刑事責任的建議,由有關單位或主管機關依法處理。

    傷亡事故的處理結果應當公開。

    第二十四條 傷亡事故調查組提出的整改和防范措施建議,由發(fā)生傷亡事故的用人單位負責實施。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規(guī)定,在傷亡事故發(fā)生后隱瞞不報、謊報、故意遲延不報、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或者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調查以及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由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對有關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六條 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發(fā)生的傷亡事故,參照本辦法執(zhí)行。

第2篇

為扎實有效地開展好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根據縣委統一部署和要求,在分析檢查階段中,我局堅持全面查擺與重點查擺相結合,開門納諫查擺與自查自擺相結合、單位查擺與個人查擺相結合。采取發(fā)放征求意見表、設置投訴意見箱、公開投訴電話、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以及單獨走訪等形式,征集到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形成了有一定質量的分析檢查報告,并于2009年7月6日專門召開了群眾評議座談會。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分析檢查報告形成過程

(一)領導高度重視,周密部署安排

人事局領導班子對撰寫好分析檢查報告高度重視,按照縣委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要求和本局實施方案規(guī)定的時限要求,我局學習實踐活動轉入分析檢查階段后,通過發(fā)放征求意見函、問卷調查表、開展交心談心等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組建了由主要領導牽頭,各股室、中心主要負責人參與的領導班子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分析檢查報告撰寫班子,為撰寫好領導班子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分析檢查報告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基礎。初稿完成后,又反復征求了班子及職工的意見,進行進一步修改完善。

(二)廣泛征求意見,認真歸納整理

通過廣泛征求意見,我局組織人員對征求到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認真梳理和歸納,把征求到的22條意見和建議歸納為思想觀念、作風建設、公務員管理、人才培養(yǎng)、大中專畢業(yè)生就業(yè)、人事等6項,并歸類為立即整改事項、長期工作事項和需要解釋事項3大類。在起草分析檢查報告初稿完成后,局領導班子成員分別進行了修改,提出修改意見,同時印發(fā)各股室、中心征求意見,班子還通過召開民主生活會進一步對分析檢查報告進行專題討論,報告文稿經4次修改、完善。領導班子的分析檢查報告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黨員干部在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上形成的共識;二是十六大以來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主要成效、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三是推進人事編制工作科學發(fā)展的思路及措施;四是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加強領導班子自身建設的具體措施。

二、群眾評議座談會情況

7月6日下午,××縣人事局召開了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情況分析檢查報告群眾評議會議。到會的有政協委員羅智坤(縣編辦專職副主任)、服務對象代表張進香(××縣衛(wèi)生局)、唐萍(××縣水務局)和本單位股所級以上領導等共13人,對分析檢查報告進行了評議。座談會上,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人事局副局長苗長生同志向參會人員介紹分析檢查報告的起草和修改情況說明,張紹欽局長作了《××縣人事局領導班子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分析檢查報告》。會議指出,學習實踐活動正式啟動以來,人事局領導班子一班人和廣大黨員干部通過認真系統學習理論,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和解放思想討論,認真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與組織生活會,著重在聯系實際深化認識、查找突出問題、深入分析原因、科學制定對策上下功夫,取得了豐碩成果,形成了許多思想共識。報告主要就是對這些成果的總結、歸納、概括和升華。要求參加座談的同志深刻認識開展群眾評議活動的重要意義,認真評議報告對科學發(fā)展觀的認識深不深,查找的問題準不準,原因分析透不透,發(fā)展思路清不清,領導班子建設措施實不實,為下一步修改完善分析檢查報告和落實整改打好基礎。全體參會人員在聽取介紹并詳細閱讀后,對報告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審閱評議,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認真地填寫了分析檢查報告群眾評議表。

三、群眾評議結果

最后,局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評議代表以無記名方式填寫了評議表并投票。會后,在有關人員的監(jiān)督下,工作人員對評議情況進行認真統計、匯總,群眾滿意率達99.6%。

第3篇

第二條本準則所稱專項審計調查,是指審計機關主要通過審計方法,對與國家財政收支有關或者本級人民政府交辦的特定事項,向有關地方、部門、單位進行的專門調查活動。

第三條各級審計機關應當按照確定的審計管轄范圍進行專項審計調查。上級審計機關對下級審計機關審計管轄范圍內的重大事項,可以直接進行專項審計調查。

第四條審計人員進行專項審計調查,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客觀公正,實事求是,保守國家秘密和被調查單位的商業(yè)秘密。

第五條審計機關可以對下列事項進行專項審計調查:

(一)國家財經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政策的執(zhí)行情況;

(二)行業(yè)經濟活動情況;

(三)有關資金的籌集、分配和使用情況;

(四)本級人民政府交辦、上級審計機關統一組織或者授權以及本級審計機關確定的其他事項。

第六條審計機關可以單獨確定項目,或者結合項目審計,進行專項審計調查。

第七條專項審計調查事項應當列入計劃管理。

第八條審計機關進行專項審計調查,應當成立專項審計調查組。

第九條審計機關進行專項審計調查,應當制定專項審計調查方案。

專項審計調查方案的主要內容應當包括調查的目標、范圍、內容、程序、時間、人員分工等。

第十條審計機關進行專項審計調查,應當在實施調查前,向被調查單位送達專項審計調查通知書(格式見附件)。

專項審計調查通知書的內容包括:

(一)被調查單位名稱;

(二)調查的依據、范圍、內容和時間;

(三)對被調查單位配合調查工作的具體要求;

(四)調查組組長及成員名單;

(五)審計機關公章及簽發(fā)日期。

審計機關結合項目審計開展專項審計調查的,可以只送達審計通知書,并在審計通知書中明確專項審計調查事宜。

第十一條專項審計調查組在進行調查過程中,主要通過審計方法取得被調查單位的有關材料。

審計人員向被調查單位之外的有關單位和個人調查時,應當出示審計人員的工作證件和專項審計調查通知書副本。

第十二條審計人員應當取得客觀、相關、充分和合法的證明材料,以證明所調查事項。

審計人員取得的有關重要事項的證明材料,應當有提供者的簽名或者蓋章。不能取得提供者簽名或者蓋章的,審計人員應當注明原因。拒絕簽名或者蓋章不影響事實存在的,該證明材料仍然有效。

第十三條專項審計調查工作結束后,專項審計調查組應當及時向審計機關提出專項審計調查報告。

專項審計調查報告一般包括下列內容:

(一)調查的范圍、內容和起訖時間;

(二)被調查事項的基本情況;

(三)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四)調查結論和改進建議;

(五)其他需要反映的情況和問題。

第十四條審計機關結合項目審計實施專項審計調查的,應當將審計報告中反映的有關情況與調查結果一并匯總,形成專項審計調查報告。

第十五條專項審計調查報告報送審計機關前,可以征求被調查單位的意見。被調查單位應當自收到專項審計調查報告之日起十日內,提出書面意見,十日內沒有提出書面意見的,視同無異議。

第十六條本級人民政府交辦的專項審計調查項目,審計機關應當將調查結果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審計機關。上級審計機關統一組織或者授權的專項審計調查項目,審計機關應當將調查結果報告統一組織或者授權的審計機關。審計機關自行安排的專項審計調查項目,可以根據調查事項的性質和調查的情況,將調查結果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審計機關。

審計機關可以根據需要,確定是否告知被調查單位調查結果。

第十七條專項審計調查組在調查過程中,如果發(fā)現被調查單位有重大的違反國家財經法規(guī)行為,應當及時報告審計機關。審計機關認為有必要進行審計和處理、處罰的,應當按照法定的審計職權和程序進行。

第4篇

單位:貴州大學職業(yè)技術學院

指導老師:王妍老師

姓名:任明興

學號:

專業(yè):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

時間:2011—7—12

一·摘要

摘要正文:

面的市場就業(yè)情況進行了調查。

關鍵詞:發(fā)展專業(yè)型機械設計自動化汽車制造應用技術

Abstract:

On twenty-first Century, 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of the century is also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of the century. In such social environment, read a famous university to get a diploma and degree certificates is the vast majority of students expectation. Although the famous brand university graduation certificate and degree certificate is in the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strong astepping-stone to success. However, some people say good university as reading a good professional. Now the society needs the all-round talent, but this is only the social expectations, people's dreams. As the saying goes, do a line of line, so can possibly but not necessarily is then refined. So now the most able to adapt to the society is a professional talents, dry line of a line of talent. On the basis of this, even if you are the type of professional dry line of fine line personnel,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is it right? It must able to get a good job? One can imagine, it is not certain that our world and society is a kaleidoscope of diverse forms of hue, in addition, hav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but also a social world and market development form as we create opportunities is ou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also have its play. Therefore, to solve this problem, 7 at the end of 2011, I to my major :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professional market employment a circumstance to undertake investigating. Of course, our professional covers many aspects, I just for one of the specializ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The face of market employment condition were investigated

Key word: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type Mechanical design Automation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Application Technology

二.實踐調查相關內容

1.調查目的:了解我

第5篇

第一條為了規(guī)范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落實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有關法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生產經營活動中發(fā)生的造成人身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適用本條例;環(huán)境污染事故、核設施事故、國防科研生產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不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根據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以下等級:

(一)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yè)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三)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國務院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可以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事故等級劃分的補充性規(guī)定。

本條第一款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

第四條事故報告應當及時、準確、完整,任何單位和個人對事故不得遲報、漏報、謊報或者瞞報。

事故調查處理應當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及時、準確地查清事故經過、事故原因和事故損失,查明事故性質,認定事故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并對事故責任者依法追究責任。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guī)定,嚴格履行職責,及時、準確地完成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事故發(fā)生地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支持、配合上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的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條件。

參加事故調查處理的部門和單位應當互相配合,提高事故調查處理工作的效率。

第六條工會依法參加事故調查處理,有權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

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和干涉對事故的報告和依法調查處理。

第八條對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中的違法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監(jiān)察機關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

第二章事故報告

第九條事故發(fā)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fā)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情況緊急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事故發(fā)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第十條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依照下列規(guī)定上報事故情況,并通知公安機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會和人民檢察院:

(一)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級上報至國務院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二)較大事故逐級上報至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三)一般事故上報至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依照前款規(guī)定上報事故情況,應當同時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以及省級人民政府接到發(fā)生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報告后,應當立即報告國務院。

必要時,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可以越級上報事故情況。

第十一條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逐級上報事故情況,每級上報的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

第十二條報告事故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事故發(fā)生單位概況;

(二)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三)事故的簡要經過;

(四)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五)已經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第十三條事故報告后出現新情況的,應當及時補報。

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30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fā)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道路交通事故、火災事故自發(fā)生之日起7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fā)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

第十四條事故發(fā)生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啟動事故相應應急預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第十五條事故發(fā)生地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其負責人應當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救援。

第十六條事故發(fā)生后,有關單位和人員應當妥善保護事故現場以及相關證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事故現場、毀滅相關證據。

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事故現場物件的,應當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做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第十七條事故發(fā)生地公安機關根據事故的情況,對涉嫌犯罪的,應當依法立案偵查,采取強制措施和偵查措施。犯罪嫌疑人逃匿的,公安機關應當迅速追捕歸案。

第十八條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值班制度,并向社會公布值班電話,受理事故報告和舉報。

第三章事故調查

第十九條特別重大事故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重大事故、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別由事故發(fā)生地省級人民政府、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負責調查。省級人民政府、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也可以授權或者委托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未造成人員傷亡的一般事故,縣級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發(fā)生單位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第二十條上級人民政府認為必要時,可以調查由下級人民政府負責調查的事故。

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30日內(道路交通事故、火災事故自發(fā)生之日起7日內),因事故傷亡人數變化導致事故等級發(fā)生變化,依照本條例規(guī)定應當由上級人民政府負責調查的,上級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第二十一條特別重大事故以下等級事故,事故發(fā)生地與事故發(fā)生單位不在同一個縣級以上行政區(qū)域的,由事故發(fā)生地人民政府負責調查,事故發(fā)生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應當派人參加。

第二十二條事故調查組的組成應當遵循精簡、效能的原則。

根據事故的具體情況,事故調查組由有關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監(jiān)察機關、公安機關以及工會派人組成,并應當邀請人民檢察院派人參加。

事故調查組可以聘請有關專家參與調查。

第二十三條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當具有事故調查所需要的知識和專長,并與所調查的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

第二十四條事故調查組組長由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指定。事故調查組組長主持事故調查組的工作。

第二十五條事故調查組履行下列職責:

(一)查明事故發(fā)生的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及直接經濟損失;

(二)認定事故的性質和事故責任;

(三)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

(四)總結事故教訓,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五)提交事故調查報告。

第二十六條事故調查組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了解與事故有關的情況,并要求其提供相關文件、資料,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

事故發(fā)生單位的負責人和有關人員在事故調查期間不得擅離職守,并應當隨時接受事故調查組的詢問,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事故調查中發(fā)現涉嫌犯罪的,事故調查組應當及時將有關材料或者其復印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二十七條事故調查中需要進行技術鑒定的,事故調查組應當委托具有國家規(guī)定資質的單位進行技術鑒定。必要時,事故調查組可以直接組織專家進行技術鑒定。技術鑒定所需時間不計入事故調查期限。

第二十八條事故調查組成員在事故調查工作中應當誠信公正、恪盡職守,遵守事故調查組的紀律,保守事故調查的秘密。

未經事故調查組組長允許,事故調查組成員不得擅自有關事故的信息。

第二十九條事故調查組應當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60日內提交事故調查報告;特殊情況下,經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批準,提交事故調查報告的期限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期限最長不超過60日。

第三十條事故調查報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事故發(fā)生單位概況;

(二)事故發(fā)生經過和事故救援情況;

(三)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

(四)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質;

(五)事故責任的認定以及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調查報告應當附具有關證據材料。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當在事故調查報告上簽名。

第三十一條事故調查報告報送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后,事故調查工作即告結束。事故調查的有關資料應當歸檔保存。

第四章事故處理

第三十二條重大事故、較大事故、一般事故,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事故調查報告之日起15日內做出批復;特別重大事故,30日內做出批復,特殊情況下,批復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時間最長不超過30日。

有關機關應當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復,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對事故發(fā)生單位和有關人員進行行政處罰,對負有事故責任的國家工作人員進行處分。

事故發(fā)生單位應當按照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復,對本單位負有事故責任的人員進行處理。

負有事故責任的人員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事故發(fā)生單位應當認真吸取事故教訓,落實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發(fā)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應當接受工會和職工的監(jiān)督。

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應當對事故發(fā)生單位落實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

第三十四條事故處理的情況由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有關部門、機構向社會公布,依法應當保密的除外。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事故發(fā)生單位主要負責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立即組織事故搶救的;

(二)遲報或者漏報事故的;

(三)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的。

第三十六條事故發(fā)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事故發(fā)生單位處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謊報或者瞞報事故的;

(二)偽造或者故意破壞事故現場的;

(三)轉移、隱匿資金、財產,或者銷毀有關證據、資料的;

(四)拒絕接受調查或者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

(五)在事故調查中作偽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

(六)事故發(fā)生后逃匿的。

第三十七條事故發(fā)生單位對事故發(fā)生負有責任的,依照下列規(guī)定處以罰款:

(一)發(fā)生一般事故的,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發(fā)生較大事故的,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發(fā)生重大事故的,處50萬元以上*萬元以下的罰款;

(四)發(fā)生特別重大事故的,處*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八條事故發(fā)生單位主要負責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導致事故發(fā)生的,依照下列規(guī)定處以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發(fā)生一般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罰款;

(二)發(fā)生較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罰款;

(三)發(fā)生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罰款;

(四)發(fā)生特別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罰款。

第三十九條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立即組織事故搶救的;

(二)遲報、漏報、謊報或者瞞報事故的;

(三)阻礙、干涉事故調查工作的;

(四)在事故調查中作偽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

第四十條事故發(fā)生單位對事故發(fā)生負有責任的,由有關部門依法暫扣或者吊銷其有關證照;對事故發(fā)生單位負有事故責任的有關人員,依法暫停或者撤銷其與安全生產有關的執(zhí)業(yè)資格、崗位證書;事故發(fā)生單位主要負責人受到刑事處罰或者撤職處分的,自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受處分之日起,5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為發(fā)生事故的單位提供虛假證明的中介機構,由有關部門依法暫扣或者吊銷其有關證照及其相關人員的執(zhí)業(yè)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參與事故調查的人員在事故調查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事故調查工作不負責任,致使事故調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二)包庇、袒護負有事故責任的人員或者借機打擊報復的。

第四十二條違反本條例規(guī)定,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故意拖延或者拒絕落實經批復的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意見的,由監(jiān)察機關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四十三條本條例規(guī)定的罰款的行政處罰,由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決定。

法律、行政法規(guī)對行政處罰的種類、幅度和決定機關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第六章附則

第四十四條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是社會影響惡劣的事故,國務院或者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認為需要調查處理的,依照本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發(fā)生的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參照本條例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6篇

一、精心組織,周密安排,高起點推進各環(huán)節(jié)工作

為了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強化執(zhí)行,使公司的學習實踐活動在思想上、行動上與上級保持高度一致,公司向省局學習實踐活動領導組呈報了轉段報告和分析檢查階段實施方案,批準后于12月9日召開了第二階段動員大會,對第二階段每個工作環(huán)節(jié)都進行了安排和細化,要求全體黨員領導干部要充分認識分析檢查階段工作的重要性,強化組織領導,突出實踐特色,切實增強責任感,扎實抓好分析檢查階段四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確保分析檢查的質量,全面推動公司學習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二、集思廣益,深刻查擺,高要求組織民主生活會

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是分析檢查階段的重中之重。會前,公司黨委組織領導干部進行了集中學習,公司學習實踐活動領導組辦公室向機關各部室、基層各單位發(fā)放了《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征求意見表》,主動征求黨內外群眾對領導班子、領導成員的意見和建議,并要求班子成員要找準問題、查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為民主生活會做好發(fā)言準備。民主生活會上,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圍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大力推進高速公路新型產業(yè)率先向現代服務業(yè)轉變,著力提高高速公路安全保暢能力、突發(fā)事件處置能力、公共服務能力和行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的主題,緊密結合公司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和工作實際,發(fā)揚“剖析自己不怕嚴、聽取意見不怕刺、亮出問題不怕丑、觸及思想不怕痛”的精神,認真查找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fā)展觀的思想觀念和影響、制約祁臨高速公路管理事業(yè)科學發(fā)展的突出問題,并提出了整改措施,明確了努力方向和發(fā)展思路。

公司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聯系點領導董新品局長對公司專題民主生活會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公司領導班子學習準備充分、問題剖析很深刻、發(fā)展思路很清晰、整改措施很有力。他要求公司領導班子一要在謀劃發(fā)展上有新思路,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認真分析高速公路運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找準突破口和切入點,大力推進高速公路新型產業(yè)向現代服務業(yè)轉型,努力實現高速公路運營管理事業(yè)又好又快發(fā)展。二要以信息化推進管理的現代化,加快建設信息化服務和管理平臺,提升信息服務的覆蓋面和信息途徑的多元化,加強內部信息化控制,以信息化帶動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三要在精細化管理上有新成效,在改進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上下功夫,著力研究適應高速公路管理事業(yè)發(fā)展的新方法、新舉措,把工作“做精”,把企業(yè)“做強”。四要在機制創(chuàng)新上有新突破,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領,不斷轉變觀念,開拓創(chuàng)新,進一步健全完善選人用人、獎懲激勵、教育培訓等工作機制,加強行業(yè)文化建設,提升高速公路科學發(fā)展的軟實力。

會后,公司迅速召開領導班子專題會議,就貫徹落實董新品局長提出的要求進行了安排部署。

三、細致分析,積極整改,高質量形成分析檢查報告

形成高質量的分析檢查報告,是分析檢查階段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前一階段學習實踐活動成果的集中體現,也是整改落實的主要依據。公司黨委自始至終高度重視分析檢查報告的起草工作,總經理姚惠發(fā)、黨委書記李志剛全程主持公司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的撰寫。報告認真總結了公司五年來的運營管理實踐,并針對公司發(fā)展中存在的思想觀念不“新”、發(fā)展思路不“清”、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工作作風不“實”等問題和根源,制定了繼續(xù)解放思想,轉變發(fā)展觀念,不斷推進高速公路新型產業(yè)向現代服務業(yè)轉型;加強班子自身建設,強化思想認識,不斷提高領導班子引領發(fā)展的能力;圍繞“四個能力”建設,提高服務層次,不斷優(yōu)化高速公路服務環(huán)境;堅持開源節(jié)流,加強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公司管理綜合效益;優(yōu)化用人機制,匡正用人導向,不斷構建充足的人才保障;加強黨建工作,深化文明創(chuàng)建,不斷開創(chuàng)黨風廉政建設新局面等相應的整改措施和發(fā)展思路,成為了公司今后一段時期科學發(fā)展的指導性文件。

四、公開通報,廣開言路,高標準組織群眾評議

根據省局學習實踐活動領導組的要求和公司的實際情況,公司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初稿形成后,公司領導班子分析報告采取公司機關公開和文件發(fā)放的形式盡心公開,向廣大干部職工公布通報,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公司學習實踐活動領導組向各黨支部、所屬各單位、機關各部室印發(fā)了《關于印發(fā)<山西省祁臨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領導班子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分析報告>的通知》和《祁臨公司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分析檢查階段群眾評議問卷調查表》。各黨支部分別組織機關干部職工、歸口或業(yè)務聯系單位、服務或工作對象開門搞評議,公司領導根據學習實踐活動領導組的聯系點分工,親自參與評議會就分析檢查報告進行講解,具體內容著重從對科學發(fā)展觀的認識深不深、查找的問題準不準、原因分析得透不透、發(fā)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對分析檢查報告進行評議。

第7篇

    一、精心組織,周密安排,高起點推進各環(huán)節(jié)工作

    為了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強化執(zhí)行,使公司的學習實踐活動在思想上、行動上與上級保持高度一致,公司向省局學習實踐活動領導組呈報了轉段報告和分析檢查階段實施方案,批準后于12月9日召開了第二階段動員大會,對第二階段每個工作環(huán)節(jié)都進行了安排和細化,要求全體黨員領導干部要充分認識分析檢查階段工作的重要性,強化組織領導,突出實踐特色,切實增強責任感,扎實抓好分析檢查階段四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確保分析檢查的質量,全面推動公司學習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二、集思廣益,深刻查擺,高要求組織民主生活會

    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是分析檢查階段的重中之重。會前,公司黨委組織領導干部進行了集中學習,公司學習實踐活動領導組辦公室向機關各部室、基層各單位發(fā)放了《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征求意見表》,主動征求黨內外群眾對領導班子、領導成員的意見和建議,并要求班子成員要找準問題、查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為民主生活會做好發(fā)言準備。民主生活會上,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圍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大力推進高速公路新型產業(yè)率先向現代服務業(yè)轉變,著力提高高速公路安全保暢能力、突發(fā)事件處置能力、公共服務能力和行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的主題,緊密結合公司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和工作實際,發(fā)揚“剖析自己不怕嚴、聽取意見不怕刺、亮出問題不怕丑、觸及思想不怕痛”的精神,認真查找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fā)展觀的思想觀念和影響、制約祁臨高速公路管理事業(yè)科學發(fā)展的突出問題,并提出了整改措施,明確了努力方向和發(fā)展思路。

    公司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聯系點領導董新品局長對公司專題民主生活會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公司領導班子學習準備充分、問題剖析很深刻、發(fā)展思路很清晰、整改措施很有力。他要求公司領導班子一要在謀劃發(fā)展上有新思路,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認真分析高速公路運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找準突破口和切入點,大力推進高速公路新型產業(yè)向現代服務業(yè)轉型,努力實現高速公路運營管理事業(yè)又好又快發(fā)展。二要以信息化推進管理的現代化,加快建設信息化服務和管理平臺,提升信息服務的覆蓋面和信息途徑的多元化,加強內部信息化控制,以信息化帶動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三要在精細化管理上有新成效,在改進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上下功夫,著力研究適應高速公路管理事業(yè)發(fā)展的新方法、新舉措,把工作“做精”,把企業(yè)“做強”。四要在機制創(chuàng)新上有新突破,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領,不斷轉變觀念,開拓創(chuàng)新, 進一步健全完善選人用人、獎懲激勵、教育培訓等工作機制,加強行業(yè)文化建設,提升高速公路科學發(fā)展的軟實力。

    會后,公司迅速召開領導班子專題會議,就貫徹落實董新品局長提出的要求進行了安排部署。

    三、細致分析,積極整改,高質量形成分析檢查報告

    形成高質量的分析檢查報告,是分析檢查階段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前一階段學習實踐活動成果的集中體現,也是整改落實的主要依據。公司黨委自始至終高度重視分析檢查報告的起草工作,總經理姚惠發(fā)、黨委書記李志剛全程主持公司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的撰寫。報告認真總結了公司五年來的運營管理實踐,并針對公司發(fā)展中存在的思想觀念不“新”、發(fā)展思路不“清”、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工作作風不“實”等問題和根源,制定了繼續(xù)解放思想,轉變發(fā)展觀念,不斷推進高速公路新型產業(yè)向現代服務業(yè)轉型;加強班子自身建設,強化思想認識,不斷提高領導班子引領發(fā)展的能力;圍繞“四個能力”建設,提高服務層次,不斷優(yōu)化高速公路服務環(huán)境;堅持開源節(jié)流,加強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公司管理綜合效益;優(yōu)化用人機制,匡正用人導向,不斷構建充足的人才保障;加強黨建工作,深化文明創(chuàng)建,不斷開創(chuàng)黨風廉政建設新局面等相應的整改措施和發(fā)展思路,成為了公司今后一段時期科學發(fā)展的指導性文件。

    四、公開通報,廣開言路,高標準組織群眾評議

    根據省局學習實踐活動領導組的要求和公司的實際情況,公司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初稿形成后,公司領導班子分析報告采取公司機關公開和文件發(fā)放的形式盡心公開,向廣大干部職工公布通報,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公司學習實踐活動領導組向各黨支部、所屬各單位、機關各部室印發(fā)了《關于印發(fā)<山西省祁臨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領導班子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分析報告>的通知》和《祁臨公司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分析檢查階段群眾評議問卷調查表》。各黨支部分別組織機關干部職工、歸口或業(yè)務聯系單位、服務或工作對象開門搞評議,公司領導根據學習實踐活動領導組的聯系點分工,親自參與評議會就分析檢查報告進行講解,具體內容著重從對科學發(fā)展觀的認識深不深、查找的問題準不準、原因分析得透不透、發(fā)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對分析檢查報告進行評議。共2頁,當前第1頁1

第8篇

一、基本情況

進入分析檢查階段以來,我局嚴格按照縣委的部署和要求,認真做好各項工作,確保學習實踐活動扎實深入開展。通過召開座談會,發(fā)放調查問卷,開展交心談心活動。召開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領導班子成員認真開展了批評與自我批評,各股室負責人列席了會議。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初稿形成后,通過發(fā)放征求評議表,廣泛征求意見,對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均如實體現到分析檢查報告之中。通過分析檢查,全局黨員干部職工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有了較大的轉變,發(fā)展思路更加清晰,改革創(chuàng)新的意識進一步增強。

二、主要做法

(一)深入發(fā)動,周密安排部署

縣委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推進會暨分析檢查階段動員大會召開以后,我局于5月6日下午召開局班子會,研究布置第二階段工作,7日上午召開了全局干部職工參加的動員大會,局黨組書記、局長、局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長××*同志對學習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第一階段的工作進行了總結,對分析檢查階段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他要求要切實提高對做好分析檢查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激發(fā)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自覺搞好分析檢查的積極性,明確做好分析檢查工作的指導思想和方法步驟,認真負責地把這一階段的各項工作組織好、開展好,確保分析檢查工作扎實推進。同時,制訂了分析檢查階段的具體實施方案,從目標要求、時間安排、工作重點和具體要求等方面對分析檢查階段的工作進行了細化分解。

(二)深入群眾,廣泛征求意見

局領導高度重視對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意見和建議的征集工作,廣泛征求下屬單位和基層群眾的意見,班子成員以及干部職工真心交換意見,誠心向兄弟單位和部門問經驗、找差距,虛心征求各方面意見建議,為有針對性地開好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撰寫分析檢查報告、制定整改措施打下了基礎。一是書面征求意見。以書面形式廣泛征求人大、政協、縣直有關單位、局下屬單位對縣民政局領導班子、民政政風行風和民政工作的意見建議。二是走出去問計于基層。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頭深入基層,在督促檢查、指導工作的同時,做好調查研究,與黨員干部職工促膝談心,了解和幫助解決困難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三是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通過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方意見,集思廣益,確解發(fā)展難題。四是開展陽光服務活動。5月24日下午局黨組成員××*同志帶領相關股室負責人,利用大集時間向群眾宣傳民政法律法規(guī),解答群眾提出的問題,對群眾提出的問題作了詳細解答。

(三)深刻剖析,認真開好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

開好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是分析檢查階段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局領導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帶頭查擺問題,重點查找領導班子和個人在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深入開展交心談心活動,黨員之間增進了了解、加強了溝通、形成了共識。局班子成員在認真開展交心談心的基礎上,對照群眾所提的意見,結合民政工作發(fā)展實際和各自工作及思想實際,認真撰寫了民主生活會個人發(fā)言材料。5月25日下午,召開了民局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局機關各股室負責人列席了會議,同時邀請了學習科學發(fā)展觀指導檢查組組長馬恩鳳等同志出席并指導。會上,局班子成員緊密聯系思想和工作實際,結合各方面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結合學習調研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認真檢查思想理念、工作思路、落實措施、工作成效方面存在的不符合、不適應科學發(fā)展要求的突出問題,以及廉政自律方面的情況,開展了批評與自我批評,深刻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整改措施。并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形成了共識:一是在堅持用科學發(fā)展觀武裝頭腦上形成了共識;二是在堅持按科學發(fā)展觀要求解放思想上形成了共識;三是在堅持用科學發(fā)展觀統領民政工作上形成了共識;四是在堅持用科學發(fā)展觀指導班子建設上形成了共識。經過分析檢查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一是對科學發(fā)展觀的理解領會還不夠系統和深刻。二是為民服務宗旨觀念有待進一步加強。三是民政干部隊伍的作風建設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四是落實民生等方面關鍵性工作有待進一步突破。

(四)認真分析檢查,精心起草報告

緊緊圍繞“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嚴要求撰寫分析檢查報告,把撰寫分析檢查報告的過程當作深化對科學發(fā)展觀的理解,破解影響民政事業(yè)科學發(fā)展的難題、提升民政事業(yè)科學發(fā)展水平的過程。一是嚴格工作標準。注重突出“兩個符合”,即“符合科學發(fā)展觀要求、符合本單位實際”;抓住“四個關鍵”,即“深入學習領會中央精神,認真傾聽群眾意見,把解放思想的要求貫穿到分析評議階段的全過程,重在明確科學發(fā)展思路”;做到“四不過關”,即“問題找得不準不過關,對分析檢查報告分析不深不透不過關,群眾提出的正確意見沒有吸收不過關,整改措施不具體不過關”,確保了分析檢查不走過場。二是反復修改完善。分析檢查報告先后經過局領導班子會議、群眾評議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討論,對征求到的意見建議進行了研究吸納,修改完善了分析檢查報告,使分析檢查報告主題突出,言之有物,問題找得準,原因挖得深,目標定得明,提出了既科學合理又切實可行的科學發(fā)展新思路、新辦法、新舉措。

(五)緊密結合實際,組織群眾評議按照分析檢查階段工作要求,在認真查找問題、廣泛征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6月26日下午,組織召開了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評議會,局機關全體人員、下屬單位負責人和部分服務對象參加了會議。參加評議人員著重從“對科學發(fā)展觀認識深不深、調查研究和聽取意見的范圍廣不廣、問題查找得準不準、原因分析得透不透、推進科學發(fā)展的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加強班子自身建設的措施實不實”等七個方面提出評議意見,并填寫了《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群眾評議表》。根據評議意見,對分析檢查報告作了進一步修改,并將分析檢查報告和評議結果向局機關各股室、下屬單位和服務對象進行了公開。

三、主要特點

總結回顧我局第二階段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學習教育堅持活動始終

我局堅持把學習教育貫穿于學習實踐活動始終,把學習教育與提高思想認識、查找突出問題、搞好分析檢查、理清發(fā)展思路等各項內容緊密結合起來,繼續(xù)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理論,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轉變觀念,增強學習和運用科學發(fā)展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做到邊學習、邊查找、邊整改、邊提高。

(二)領導帶頭,一般黨員干部積極參與

分析評議階段是整個學習實踐活動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局黨組對此高度重視,對分析檢查階段各項工作進行周密安排和詳細部署。各位局領導充分發(fā)揮示范表率作用,做到帶頭學習理論,帶頭征求意見,帶頭交心談心,帶頭分析檢查,帶頭邊學邊改。一般黨員干部積極參與,為深入開展學習實踐形成了實踐環(huán)境。

(三)突出部門特色

民政部門是政府的重要職能部門,發(fā)揮著社會保障和社會穩(wěn)定的特殊作用。一定要找準位置,切實履行部門職能作用。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中,民政局始終堅持為民辦實事,堅持邊學邊改的原則,把保障民生、維護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權益作為整改的重點,注重活動實效,切實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學習實踐活動帶來的新變化、取得的新成果。一是認真做好救災救濟工作。今年以來共爭取救災款60萬元,全部下發(fā)到各鄉(xiāng)鎮(zhèn),對4345戶6265人進行了救助,保證了災民的基本生活,沒有發(fā)生一件因救助不到位越級上訪和非正常問題。根據農村醫(yī)療救助條例,通過調查核實,先后對72戶看病難的農村特困戶給予了醫(yī)療救助,發(fā)放醫(yī)療救助金104600元。二是對孤棄兒童實施了救助。全縣共有孤棄兒童220名,全部落實了縣級領導干部和正科級領導干部結對幫扶,每年幫扶不少于兩次,幫扶資金或物資不少于500元,上半年共落實幫扶資金46600元,另外還有一定數量的食用油、大米、文具等物品。按照民政部要求對37名孤兒,落實了每月600元的補助政策,其余183名棄兒全部列入農村五保,確保了孤棄兒童能夠正常學習、生活。三是對城鄉(xiāng)低保進行了全面的清理整頓。經過兩次清理整頓,對超出保障線標準的城鎮(zhèn)低保戶317戶、802人,農村低保戶486戶、814人,按照有關政策規(guī)定予以停保,擬新增農村低保2000戶、3000人。自2009年1月份開始,農村低保標準由原來年人均720元調整到870元,月人均補差由原來的35元增加到41元,城鎮(zhèn)低保標準由原來的月人均收入160元調整到225元,月人均補差由原來的85元增加到132元。四是對全縣優(yōu)撫對象進行了全面普查。從3月份開始,我局組織力量對全縣優(yōu)撫對象進行了全面普查,逐人進行了填表建檔,重點對1954年11月1日以后入伍的帶病回鄉(xiāng)退伍軍人進行了審核取證工作,對不符合帶病回鄉(xiāng)退伍軍人條件的936人進行了清退,從09年1月1日起停發(fā)定期定量補助金。

四、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打算

第9篇

甲方:

乙方:

受甲方委托,乙方為甲方的×花園房地產項目進行市場調查。雙方經充分協商,根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本著公平、誠信和互利互惠的原則,就相關事宜達成以下協議:

一、委托調查項目

1、項目名稱:×花園房地產項目市場調查。

2、甲方委托乙方調查的內容等詳見附件一:《×花園房地產項目調查綱要》。

二、項目工作組

針對甲方所委托項目,乙方專門成立由上海×大學產業(yè)經濟與區(qū)域經濟學教授×、市場營銷學教授×、旅游與酒店管理學博士×等相關專家組成的項目工作組(項目工作組成員的簡歷和名單等詳見附件二),負責項目調查工作方案的制訂、市場調查的組織協調、市場調查結果的分析、市場調查報告的編制以及提供相關建議。

三、調查期限

1、乙方在本協議簽訂之日起×日內完成調查,并向甲方提供市場調查報告的文字資料和電子版資料各三套,乙方保證調查報告中的數據均真實、準確、可靠。甲方有權要求乙方提供調查的全部原始資料,以核對上述數據是否真實。

2、乙方應當按照《×花園房地產項目調查綱要》所列的時間計劃完成階段性調查和報告工作。

四、甲方的協助義務

1、甲方向乙方提供相關資料。乙方應提前五日向甲方提交所需相關資料明細,經甲方確認同意后向乙方提供,如甲方拒絕提供,乙方不能以此為由拒絕或延期向甲方提供市場調查服務。

2、乙方獨立調查有困難的,經甲方同意,可請甲方提供協助。

五、保密義務

1、乙方承諾對甲方的商業(yè)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2、保密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乙方需要對甲方提供給乙方的所有書面資料(但提供給乙方以前已經公開的除外)和乙方通過調查取得的全部資料及調查報告等(以下統稱商業(yè)秘密)進行保密。

3、保密措施:乙方在甲方未公開披露的情況下,不得向第三方泄露甲方的商業(yè)秘密;不得許可第三方使用甲方的商業(yè)秘密;不得以任何形式私自利用上述商業(yè)秘密;對于一項完整的商業(yè)秘密,如果甲方僅公開披露部分內容,對未披露的部分乙方仍要承擔保密義務。

4、涉密人員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乙方項目工作組成員及乙方其他全體員工。

5、保密期限:乙方承擔保密義務的期限自甲、乙雙方簽訂本合同時起至甲方向社會公眾披露該信息時止,在此期間無論甲、乙雙方合同關系是否存在,乙方都應無條件的保守甲方的商業(yè)秘密。

6、泄密責任:乙方承擔因泄漏甲方商業(yè)秘密而給甲方造成的全部損失。經濟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應當相當于本合同總價款的十倍。

六、成果提交與驗收

1、本次調查項目在本合同簽訂后×個工作日內完成并將調查成果按合同約定交付甲方。

2、調查成果包括:社會經濟環(huán)境背景資料調研報告、項目自身條件和特點實地調研報告、項目區(qū)位和附近交通狀況調研報告、項目周邊人口狀況調查報告、項目周邊地區(qū)商業(yè)環(huán)境調研報告、項目周邊居民消費心理及需求調研報告、與本項目相關的經營者和業(yè)戶調查報告、類似房地產項目調查報告和項目綜合分析報告等。

3、乙方提交調查報告后,甲方應按照《×花園房地產項目調查綱要》約定的項目和目的及本合同約定進行驗收。

4、乙方所提交的調查報告經甲方驗收后,其所有權利歸甲方所有。

七、咨詢費

1、甲、乙雙方一致同意甲方支付給乙方項目咨詢費人民幣×萬元,分兩次支付。第一次在協議簽訂時支付×萬元,第二次在調查報告完成并交付甲方,且經甲方驗收合格之日起三日內支付剩余款項×萬元。

2、本合同咨詢費包括咨詢報酬和調查研究、分析論證、試驗測定、人工費、利潤、稅金等因履行本合同所需的一切費用,除本合同另有約定外,甲方無須向乙方另行支付其他任何費用。

3、甲方向乙方支付咨詢費時,乙方應向甲方提供等額合法有效的發(fā)票,否則,甲方有權拒絕付款,且并不因此向乙方承擔任何責任。

1、除本合同另有約定外,非經本合同雙方協商一致,任何一方不得無故違反合同。如有違約,違約的一方應承擔另一方的全部損失。

2、乙方逾期向甲方提供合格的調查報告的,每逾期一日,乙方應當按照本合同咨詢費

3、乙方違反本合同第五條約定,應當向甲方支付違約金人民幣×萬元。對因此給甲方造成的經濟損失,乙方應承擔賠償責任。

九、合同的解除

1、乙方逾期提供合格的調查報告超過十日,甲方有權單方解除本合同。

2、乙方不得以與其他單位合作等任何方式將本合同約定的服務內容分包或轉包給第三方,否則,甲方有權解除合同。

3、乙方違反本合同任何一項其他約定義務,經甲方催告后仍未完全履行的,甲方有權解除本合同。

4、因乙方原因導致本合同解除的,乙方應返還甲方已經支付的全部咨詢費,并按照本合同咨詢費總額的20%向甲方支付違約金,對因此給甲方造成的損失,乙方應承擔賠償責任。

5、本合同履行期間,除因乙方原因合同解除的外,甲方有權隨時通知乙方解除本合同,合同解除時,對于甲方已付的款項乙方不予退還,甲方也不再承擔任何補償、賠償等違約責任。

十、其他

1、雙方確定,甲方按照乙方符合本合同約定標準和方式完成的調查工作成果做出決策并予以實施所造成的損失,乙方承擔全部責任。

2、雙方確定:甲方利用乙方提交的調查工作成果所完成的新的成果,歸甲方所有。乙方利用甲方提供的資料和工作條件所完成的新的成果,歸甲方所有。

十一、爭議的解決

本協議履行過程中如發(fā)生爭議,雙方應本著互相諒解和顧全大局的原則進行友好協商解決。協商不成,任何一方可以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十二、附則

1、本協議經過雙方代表人簽字并加蓋公章后生效。

2、本協議未盡事宜,由雙方簽訂補充協議,補充協議與本協議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本協議正本一式肆份,雙方各執(zhí)貳份。

4、本協議附件如下:

附件一:×花園房地產項目調查綱要;

附件二:項目工作組成員的簡歷和名單。

甲方:乙方:

代表人簽字:代表人簽字:

第10篇

為進一步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切實加大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強化各項安全防范措施,確保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穩(wěn)定好轉,按照年度開展“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的部署和加快推進安全生產“五大體系”建設的安排,省安委會決定,3月15日至6月30日,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百日安全整治專項行動。

此次專項行動涵蓋安全生產各個行業(yè)和領域,突出煤礦、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交通運輸、建筑施工、非煤礦山尾礦庫、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一是自查自改。各生產經營單位有針對性地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對自查中發(fā)現的隱患,落實整改措施、責任人及整改時限,并形成自查報告;二是排查整改。各地、各部門進行復查,對查出隱患登記建檔,嚴格落實整改責任、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落實監(jiān)管責任和監(jiān)管措施。三是交叉互檢。成立若干檢查組,有重點進行交叉互檢,爾后形成專項檢查報告;四是總結評估。安委會組織對專項整治情況進行認真總結、梳理,提出對策建議,提交省政府研究解決相關問題。

各類生產經營單位成立專項整治領導小組,明確各車間、班組及崗位人員的具體責任,做到全員發(fā)動、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徹底整治。安全監(jiān)管、交通、建設、民爆等行業(yè)監(jiān)管部門,組織企業(yè)開展整治工作,對審查、審批事項進行再審查,凡是降低安全標準的,一律依法收回許可證,并責令停產整頓,對存在隱患的單位依法嚴厲處罰。對企業(yè)違法行為及時移交有關執(zhí)法單位。監(jiān)管部門明確整治重點和達標標準,依法對企業(yè)審批、監(jiān)管事項進行監(jiān)督檢查。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將專項整治成果納入企業(yè)領導業(yè)績考核重要指標,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安全監(jiān)管部門充分發(fā)揮綜合監(jiān)管作用,加強對同級行業(yè)管理部門和下級政府安全生產工作的監(jiān)督、指導、協調,督促專項整治責任落實,定期考核評估,及時向黨委、政府報告。各級政府其他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安全生產保障工作,確保專項行動順利開展。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結合“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安全生產月”等活動,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開展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教育,加強百日安全整治專項行動的宣傳和輿論監(jiān)督,提高全社會安全意識。新聞宣傳單位組織媒體設立專欄,及時宣傳專項行動進展情況,及時曝光主體責任不落實的企業(yè)名單。

第11篇

第一條為了及時處理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wèi)生法》(以下稱《食品衛(wèi)生法》)的規(guī)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指的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后出現的急性、亞急性食源性疾患。

上款規(guī)定的食源性疾患已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管理的,按照該法執(zhí)行。

第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主管管轄范圍內食物中毒事故的監(jiān)督管理工作。

跨轄區(qū)的食物中毒事故由食物中毒發(fā)生地的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處理,由食物中毒肇事者所在地的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協助調查處理。對管轄有爭議的,由共同上級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管轄或者指定管轄。

第四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以及涉及食物中毒事故調查與處理的單位和個人均應遵守本辦法。

報告

第五條發(fā)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單位和接收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進行治療的單位應當及時向所在地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報告發(fā)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可疑食物等有關內容。

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接到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報告,應當及時填寫《食物中毒事故報告登記表》,并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

第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對發(fā)生在管轄范圍內的下列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實施緊急報告制度:

(一)中毒人數超過30人的,應當于6小時內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

(二)中毒人數超過100人或者死亡1人以上的,應當于6小時內上報衛(wèi)生部,并同時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

(三)中毒事故發(fā)生在學校、地區(qū)性或者全國性重要活動期間的應當于6小時內上報衛(wèi)生部,并同時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

(四)其它需要實施緊急報告制度的食物中毒事故。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報告。

第八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接到跨轄區(qū)的食物中毒事故報告,應當通知有關轄區(qū)的衛(wèi)生行政部門,并同時向共同的上級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報告。

第九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應當在每季度末,匯總和分析本地區(qū)食物中毒事故發(fā)生情況和處理結果,并及時向社會公布。

省級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負責匯總分析本地區(qū)全年度食物中毒事故發(fā)生情況,并于每年11月10日前上報衛(wèi)生部及其指定的機構。

第十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應當定期向有關部門通報食物中毒事故發(fā)生的情況。

調查與控制

第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在接到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報告后,應當采取下列措施:

(一)組織衛(wèi)生機構對中毒人員進行救治;

(二)對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關工具、設備和現場采取臨時控制措施;

(三)組織調查小組進行現場衛(wèi)生學和流行病學調查,填寫《食物中毒事故個案調查登記表》和《食物中毒事故調查報告表》,撰寫調查報告,并按規(guī)定報告有關部門。

第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對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導致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可以采取下列臨時控制措施:

(一)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二)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并責令進行清洗消毒。

為控制食物中毒事故擴散,責令食品生產經營者收回已售出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經檢驗,屬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銷毀或監(jiān)督銷毀;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

第十三條造成食物中毒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發(fā)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單位應當采取下列相應措施:

(一)立即停止其生產經營活動,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報告;

(二)協助衛(wèi)生機構救治病人;

(三)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

(四)配合衛(wèi)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wèi)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五)落實衛(wèi)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

第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督程序》的有關規(guī)定對食物中毒事故進行調查處理。調查工作應當由衛(wèi)生行政部門2名以上衛(wèi)生監(jiān)督員依法進行。

第十五條食物中毒確認的內容、程序及有關技術要求,應當執(zhí)行《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及技術處理總則》(GB14938)的規(guī)定。

罰則

第十六條對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隱瞞、謊報、拖延、阻撓報告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可以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衛(wèi)生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十七條對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按照《食品衛(wèi)生法》和《食品衛(wèi)生行政處罰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予以行政處罰。

第十八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在調查處理食物中毒事故時,對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構成犯罪的或者有投毒等犯罪嫌疑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附則

第十九條《食物中毒事故報告登記表》、《食物中毒事故個案調查登記表》和《食物中毒事故調查報告表》由衛(wèi)生部另行制定。

第二十條鐵道、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設立的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督機構,在其管轄范圍內對食物中毒事故的監(jiān)督管理,依照本辦法執(zhí)行。

第12篇

健康體檢部分疾病調查報告

健康體檢部分疾病調查報告健康體檢是人們在無不適癥狀的情況下,進行常規(guī)的體格檢查和實驗室、儀器檢查,從而發(fā)現一些潛在的疾病,起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的目的。為了提高生命質量,增強人們預防保健認識,我院開展了健康體檢這項工作。自20xx年5月~20xx年11月,已有5988人接受了健康體檢。從體檢結果看,疾病的陽性率多數單位高達80,疾病的種類繁多,同時發(fā)現高血壓病、高脂血癥、血糖升高這三種病癥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此次,隨機抽樣1010人,針對這三種疾病進行了統計分析。1資料與對象1.1資料抽樣人群中,男681人,女329人,后按照15~24歲,25~34歲,35~44歲,45~54歲,55歲以上五個年齡段進行統計,結果見表1。表1不同年齡段三種疾病發(fā)病情況比較例(略)1.2對象機關干部與普通職員,以輕型、中型體力勞動為主。2結果健康體檢人群中,高血壓病、高脂血癥、血糖升高的發(fā)病人數以35~44歲年齡組為主。這三種疾病的患病人群男性高于女性。高脂血癥患者病人位居三種疾病之首。3討論3.1心理因素處在35~44歲這個年齡段的人群,多為整個社會的中堅力量,肩負著社會的重任;是事業(yè)的貢獻者、社會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同時,也是家庭的支柱,是家庭感情的主要依靠和經濟的主要來源者。這部分人群所面臨的矛盾相對較多,如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以及各種工作上的、社會上的矛盾等,如果心理調整能力較差,就會引起心身疾病上升,如高血壓病、血脂升高、血糖升高等。3.2生理因素進入該期的個體,各個系統的器官、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開始從完全成熟走向衰退,但是隨著改革所產生的危機,迎運而生的困擾增加,同時對新生事物的學習和應變,更加透支了有限的精力,忽略了健康。3.3飲食不當食物是重要的外界環(huán)境因素之一,合理的營養(yǎng)可以維持機體生理需要,營養(yǎng)過剩或營養(yǎng)素不平衡導致高血壓、高脂血癥、肥胖癥的明顯增加。當然,吸煙、飲酒、攝鹽過量是男性發(fā)病過高的另外一個原因。3.4缺乏體育鍛煉運動可加強人的心臟功能,保持血壓穩(wěn)定,運動可加速脂質代謝,防止血脂升高,同時,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加防御疾病的能力,有助于心理健康,使精力充沛。機關干部由于長期的緊張、疲勞、沒有很好的調適機體,各種疾病便乘虛而入。3.5高脂血癥是一種脂類代謝性疾病,是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的主要危險因素。但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是可以逆轉的。根據此次分析的結果,我們了解這三種疾病在不同年齡段的分布情況,分析了高發(fā)年齡段的主要原因,同時,認識到這三種疾病對我們的嚴重危害,重視和關注我們中堅力量的身心健康,是減少家庭和社會損失的重要措施。告誡人們,時時重視自己的健康,是對社會家庭的最好回報。[1]

在百度搜索:健康體檢部分疾病調查報告

相關文章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淫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精品一级片高清无码,国产一区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娱乐在线视频国产 | 色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 中文字幕少妇偷乱视频在线 |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 | 夜夜精品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