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26:0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急診護士工作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 和諧護患關系;急診護士;護理能力
在急診科工作十年有余,作為急診室醫護人員的其中一員,對急診室的護理工作的特性感受極為深刻。該科室的工作特點就是一個“急”字,就診的重危患者大多是發病快、時間緊迫、病種復雜,需要在短時間內分秒必爭、全力以赴地給予及時地搶救與處理,稍有延誤就會影響患者的治療,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在迅速組織搶救的同時,需進行有效地溝通,履行告知義務,提高危重患者的搶救護理質量,降低護理差錯的發生,提高搶救成功率。否則極易發生糾紛,現將本科為避免護患糾紛而采取的具體措施介紹如下。
1必備的法律意識
每位護士必須具有一定的法律和風險意識,定期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在護理工作中,必須認真執行診療規范、規章制度。操作常規是護士知法、懂法、守法,自覺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急診面對的是病情復雜多變、生命垂危、年齡不一的各種疾患者,以及意外事故造成的突發傷、多發傷,其病情變化有多種因素,因此,要求每一位護士要充分認識到急診工作的高風險性。如對服毒者搶救后要加強風險管理,防止患者的其他自殺行為。護理人員要明確角色責任和工作中潛在的風險,并將風險意識貫穿到每項操作和護理的具體工作中,防患于未然[1]。危重患者的搶救護理工作要做到救治及時準確,從而大大降低風險因素,減少糾紛的發生。
2良好的溝通意識
急診工作中,護士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患者,存在多種不確定因素。因此,良好的服務態度和有效地溝通顯得尤為重要,當遇到患者或家屬的誤解,應把自己的委屈放在一邊,繼續做好患者的護理工作,用行動化解患者的誤解。急診患者就診時,家屬情緒大多比較急躁,護士要認真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迅速采取救治措施,盡快解除患者的痛苦[2]。對一時難以溝通的家屬先冷處理,過后進行解釋,當家屬明白后,糾紛也就不會發生。其實在平時的護理工作中,應主動、熱情、平等地去關心每一位患者,對患者提出的疑問給予耐心的解釋,注重語言溝通和魅力,從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3]。
3積極的服務意識
急診室的護理工作繁瑣多樣,節奏緊張,護理質量要求較高。護士除了完成全天正常急診護理外,還需要有充沛的精力隨時應付急危病人的搶救工作。搶救時間或長或短,有時連續24h特護,有時剛搶救完前一個病人,又要馬上面臨下一場緊張的戰斗,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因此,急診護士必須擁有健康的體魄,能吃苦耐勞,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完成各項護理工作。此外,護士要有端莊整潔的儀表,因為急診病人是比較特殊的護理對象,對護士的儀表態度是十分敏感的,高雅大方的儀表、端莊穩重的舉止、體貼入微的言行、正確熟練的操作姿態以及良好的工作態度,在對病人有著明顯的作用,可以減輕或消除病人緊張、恐懼的心理。可以增加病人對醫護人員的信賴感和對疾病治療的信心,能安心地接受搶救治療,確保搶救成功率。反之,則會增加病人的心理負擔,影響急診搶救的治療效果。患者就醫過程是由多個環節組成,護理服務是否到位,也是引起糾紛的因素之一。所以,熱誠周到的護理服務禮儀,也是每位護士的職責所在,是構建和諧護患關系的保障之一。
4合理的管理措施
到位的急診室是搶救危重患者的場所,若在搶救患者時,儀器不能正常使用,將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危,極易造成糾紛。因此,急救物品、器械必須時刻處于完好的備用狀態。對此,要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定位放置、定人保管、定數量、定期消毒檢查等。護士長要經常組織分析在醫療活動中相關糾紛產生的原因,制訂可行的防范對策,要求每位護士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認真執行護理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
5精湛的業務技術
護士的操作技術不過硬或業務知識的缺乏,對患者病情觀察缺乏預見性,也是造成糾紛的主要原因,就此護理人員不僅要有熱誠服務態度,還要有過硬的業務技術水平。所以,科室要制定合理可行的工作計劃,平時經常組織培訓,定期安排急救技能訓練,并進行考查。對遇到的特殊病例,及時安排討論,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這樣可以逐年提高全科室護士的急救技能和急救護理的整體水平[4]。所以,精湛嫻熟的護理業務技術是患者安全的保障,可大大減少醫患糾紛,為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提供了保障。
急診護士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嫻熟的護理技能,還必須加強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學習,要牢牢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主動和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朋友,取得他們的信任和配合。同時要務實地采取措施,在臨床長期的實踐和經驗中總結,并提高自身專業與人文修養,妥善處理各種矛盾,一定能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宋文質,孫東東.衛生法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66.
2姜乾金.醫學心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96.
【關鍵詞】護士;在職培訓;工作計劃
低年資護士指參加護理工作5年以下的護士,臨床經驗和專科知識都較少,不能全面整體評估患者,把握護理重點[1]。而急診科是醫院的重要窗口科室,接診對象以急、危、重為特點,同其他臨床科室比較具有多病種、跨專業、病情快速多變的臨床特點,因而成為潛在的醫療差錯、服務糾紛高發科室[ 2]。針對這些特點,要求急診護士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和思想品質。因此,低年資護士的培訓是醫院護理管理工作和護理繼續教育、護理師資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我院急癥科自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個性化任務清單對低年資護士的臨床工作能力進行培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對我科33名低年資護士應用個性化任務清單。女性21名,男性2名,年齡19~27歲,平均(22.1±2.9)歲;學歷:中專4名,大專20名,本科9名。
1.2方法
1.2.1 制定任務清單 對低年資護士新入科的第一個月進行基礎知識、技術水平、溝通能力的全面評估,根據其不同學歷、不同能力,制定個性化任務清單,任務清單包括時間、項目、責任人、完成時間、完成評價和備注6項內容。時間眉欄為1-6個月。項目欄是具體的培訓內容,包括專科理論知識、護理技術操作、應急意識、搶救配合、消毒隔離、禮儀溝通、護理文書等,中專護士完成搶救護理體會,專科護士嘗試個案書寫,本科護士完成論文書寫。
1.2.2培訓方法 每位被培訓者擁有一位高年資的帶教老師,兩人共同成為項目責任人,帶教老師對被培訓者按任務清單安排,進行“一對一”的培訓,并及時督促被培訓者按時完成計劃安排。1.2.3效果評價 通過觀察、提問、考核、總結進行全面評價,主要內容包括: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專科護理知識及技術操作能力,護理文書書寫能力,對危急情況的應變能力,與患者的溝通能力,病人滿意度,醫護配合等。每6個月為1個任務周期,根據任務完成情況及時更新任務,未完成及時溝通反饋,查找原因,修訂改進任務清單并組織實施,達到不斷提高的目的。
2.結果
3 討論
3.1建立個性化任務清單的重要性
急診護理行為面臨的是病情復雜多變、生命垂危、年齡不一的各種疾病,以及被動面臨的偶然和意外災害事故所致突發傷、批量傷病員的救治,是一個高技術、高風險、高責任的行業。 面對各種情況,低年資護士由于缺乏臨床經驗,技術水平及溝通能力欠缺,不能及時做出最適宜的判斷與搶救,易引發醫療糾紛,甚至直接影響到病人的生命和預后。所以提高急癥科低年資護士臨床工作能力確保醫療護理質量安全的有效方法。個性化任務清單的應用,不僅鞏固了低年資護士的理論知識和臨床操作技能,還使醫護協作更加完善,護患關系更加協調。
3.2個性化任務清單的優點
低年資護士剛剛完成了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從護生到護士的角色轉變,因此可能會出現迷茫或是對自己要求的放松。個性化任務清單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指導性,任務內容全面。護士人手一份任務清單,使護士清楚自己的培訓進度,督促自己提早完成任務。培訓護士由帶教老師“一對一”指導,增強了帶教老師的責任感。
3.3個性化任務清單應用的注意事項
急癥科繁重的工作,惡劣的工作環境,緊張復雜的人際關系 ,諸多方面的因素給急癥科護士帶來了強大的工作壓力。為了使低年資護士盡快適應急診室工作,消除不良情緒,個性化任務清單要根據低年資護士的學歷、能力分層次制定,培訓內容不宜過多,任務周期不宜過長,按時評價責任人的項目完成情況,及時更新任務,不斷提高培訓效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