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39:4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為隆重紀念建黨xx年,在“七一”來臨之際,市xx機關黨支部擬開展“追尋先烈足跡 傳承紅色精神”主題黨日活動,制定活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重溫黨的光輝歷史,繼承和發(fā)揚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進一步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激勵廣大黨員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二、活動時間
20xx年7月1日
三、活動內容
(一)參觀烈士陵園敬獻花籃
參觀革命先烈當年戰(zhàn)斗和犧牲的地方,向紀念碑敬獻花籃,緬懷革命先烈。
(二)重溫入黨誓詞
在塑像前舉行“重溫入黨誓詞”宣誓儀式。全體黨員高舉右拳,面對黨旗再一次莊重地作出自己對黨的莊嚴承諾。
(三)了解xx抗戰(zhàn)事跡
請專人講xx的抗戰(zhàn)英雄事跡,了解革命者真實歷史,感悟他們的革命情懷,牢記作為一名黨員應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積極貢獻。
(四)參觀XX紀念館
參觀陳列館,了解革命歷史,直觀感受革命先烈當年斗爭和生活的艱苦條件和惡劣環(huán)境,憶苦思甜、觸發(fā)敬意。
四、日程安排
8:30政府樓下集合,統(tǒng)一乘車出發(fā)前往xx。
9:30到達xx及紀念館。
11:30統(tǒng)一安排中餐。
12:30返程。
五、組織領導
為確保本次紅色之旅活動的順利進行,成立主題黨日活動領導小組,具體組成成員如下: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
1、由秘書科擬函與xx進行接洽;
2、由辦公室安排車輛,購買礦泉水、花籃、麥克風,制作黨旗、條幅、入黨誓詞展板;
3、由黨支部安排專人負責拍照及錄像,留存影像資料,上報信息。
六、活動要求
井岡山的路,是一條奮斗的路:井岡山的精神,是一種永恒的精神。
沿著彎彎曲曲的公路,汽車將我們一行人帶到井岡山博物館前。館內,我們一行人隨著解說員依次進入各個展廳,我們重溫了那段艱辛的血淚史:從保衛(wèi),革命戰(zhàn)士不畏犧牲,勇往直前:再到打破敵人經濟封鎖,革命群眾出謀劃策,同呼吸共患難;最后井岡山建設,艱苦創(chuàng)業(yè)。這一路,我體會到了革命先輩的堅強與果敢。
面對困難,我們就要冷靜思考。不畏懼,不退縮,敢于向前。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下午,我們沿著山路,來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緬懷革命先烈。陵園內,壁上密密麻麻的名字,隨著指尖凹凸的觸感,撞擊人心,不禁讓人悲痛。正是他們這一萬五千多名烈士以及各地革命先輩們的流血犧牲,才換來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敢于犧牲,甘愿犧牲,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而犧牲,這正是我們入黨積極分子最該學也必須學的地方。
向山頂仰望,革命烈士紀念碑矗立在山頂,讓人不禁想起當年革命先烈們手持鋼槍、保衛(wèi)家園的光輝形象。而今天,我們只能深情瞻仰,以表我們的敬重之情。
井岡山的路,是新的路;井岡山精神,也有它新的時代意義。
當年的泥濘小路早已被平整的柏油馬路代替。井岡山上,高樓林立,展現給世人的是全新的面貌:新式的樓,新式的房……
我們要學的正是新時代下的這種新精神,敢于闖出一片新天地!
如今,不再是那個戰(zhàn)火紛飛、民族存亡攸關的年代,我們不需要上刀山下火海,扛起大刀干革命,我們要做的是將井岡精神傳承下去。我們要努力學習,面對困難不退縮,敢于向前闖,勤勞堅忍,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好充分的準備。
【關鍵詞】 戲劇下鄉(xiāng);農民;農村
【中圖分類號】 I20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 1001-4128(2011) 09-0290-01
1 戲劇下鄉(xiāng)的意義
當前,家電下鄉(xiāng)惠農措施深得廣大農民的喜愛,這一舉措如春天的雨露滋潤著廣大農民的心田。廣大農民擁有這些家電農機后,關鍵是要提高自己的技術和文化素質,此時開展文化下鄉(xiāng)尤為必要。而文化下鄉(xiāng)的載體尤以戲劇為主,戲劇更能貼近農民的生活,貼近社會現實和農村現狀,廣大農民呼喚知榮明辱、揚善抑惡的優(yōu)秀戲劇曲目。適當創(chuàng)作一些貼近農村、服務農民的生活作品,從不同視角、不同層面來反映新時期新農村新農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顯得尤為必要。
在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背景下,農民的精神生活不可不重視,像戲劇這樣很好的原生態(tài)精神文化資源,它扎根于基層,直接服務于基層,為廣大農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開展文藝下鄉(xiāng)巡回演出活動,發(fā)展傳承農村戲劇文化活動是傳播先進科學文化、促進精神文明建設、鞏固農村文化陣地、豐富農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要讓廣大農民通過說唱表演、器樂演奏、才藝展示來自編、自導、自演,發(fā)掘表現新農村建設題材的作品,如此一來,既能夠挖掘深厚鄉(xiāng)土文化資源,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又能夠使農民的文化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普遍提高,所取得的社會效益也更明顯,更長遠,更有意義。
2 戲劇下鄉(xiāng)的現狀
中國農民具有欣賞戲劇藝術的悠久傳統(tǒng),農村是戲劇藝術的根。戲劇一直以來根植于農村這片豐厚的土壤,具有很強的鄉(xiāng)土氣息和群眾性。無論是嚴冬還是盛夏,只要有劇團送戲下鄉(xiāng),露天廣場上都是觀眾如潮,戲劇在農村的生命力由此可見一斑。對戲劇藝術感情最深的社會群體莫過于農民。當城市戲劇市場急劇萎縮,許多城市人對戲劇冷淡、漠視、不理不睬的時候,農民們仍以火熱心腸對待戲劇,一如既往地愛戀著戲劇,不離不棄。他們中間,還有許多人參加業(yè)余劇團,粉墨登場。因為農民愛看戲,有巨大的戲劇需求,城里的國營大劇團主動下鄉(xiāng)了,紛紛涌現的民營劇團,更是自覺地把農民視為衣食父母,圍著農民在鄉(xiāng)村里打轉轉。業(yè)余劇團、民營劇團和為農民演出的部分國有大團,共同組成了鄉(xiāng)村戲劇的藝術大軍,扮演著活躍鄉(xiāng)村文化生活、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精神動力的重要角色,支撐著鄉(xiāng)村戲劇的廣闊天地,譜寫著新時期鄉(xiāng)村戲劇的新篇章,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fā)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滿足廣大農民的戲劇需求,重視鄉(xiāng)村戲劇,并對其加強領導,大力支持,不僅是農村文化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更是文化部門支持“三農”工作的重要職責。
然而,正當大家團結一心努力開創(chuàng)鄉(xiāng)村戲劇新局面的時候,卻出現了一種輕視鄉(xiāng)村戲劇的聲音,認為農村戲劇落后,影響了戲劇創(chuàng)新,繼續(xù)下去,甚至會葬送戲劇前途。所以,這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
3 戲劇下鄉(xiāng)應注意的問題
現在農村的戲劇市場已初步形成,競爭已經出現,市場機制對鄉(xiāng)村戲劇提高質量、藝術革新的促進作用已經顯現出來。因此,戲劇下鄉(xiāng)應注意以下幾點:
3.1 了解農民需要
了解農民需要,才能更好的服務農民。有研究者在農村走訪時了解到,當前農民群眾對“戲劇下鄉(xiāng)”有“十盼”:一盼慶建黨。多演出一些緬懷革命先烈的紅色經典戲劇、歌曲和小品,讓現代新型農民牢記革命前輩們豐功偉績并憶苦思甜。一盼慶建黨。多演出一些緬懷革命先烈的紅色經典戲劇、歌曲和小品,讓現代新型農民牢記革命前輩們豐功偉績并憶苦思甜。二盼揚正氣。多演出些弘揚正氣、構建和諧的劇目,杜絕隨意性地演出或穿插低級庸俗和涉及封建迷信等節(jié)目內容的不良行為。三盼恰時節(jié)。希望在農閑季節(jié)下鄉(xiāng)。四盼講梗概。演出前報個戲名,簡單介紹一下內容,好讓觀眾根據興趣愛好選擇是否去欣賞,何時去欣賞。五盼齊亮相。全體演員在劇目結束卸裝后與觀眾見面,或各自唱上一段拿手戲,讓觀眾在看到演員“真面目”的同時,加深對演員和戲劇的印象和記憶。六盼單場戲。演出時間不宜太長,多唱些一場一戲的單獨戲,少演些幾天還唱不完的連續(xù)戲。七盼費用廉。演出費用不要太高,以服務農民、活躍農村精神文化生活為目的。八盼講知識。演出時根據農民需求宣傳有關法律、稅務、農技等方面的常識。九盼聽民聲。多聽取基層意見,以發(fā)揚成績和查找不足,達到促進戲劇更加繁榮的目的。十盼擇佳所。戲場選在距校園、企業(yè)、鄉(xiāng)鎮(zhèn)機關等單位較遠的地方,以求互不干擾影響。
3.2 加強農村題材戲劇創(chuàng)作管理
要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新農村,新字新在哪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農民生活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量農村人口不再務農,文化娛樂項目日趨多元化,如今很多農村家庭開通了有線電視、電話上網,新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甚至與城市毫無差別,觀眾欣賞習慣求新求異,但看戲仍然是農民最喜歡的娛樂方式之一。目前,我市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逐步增多,大多數青壯年人口常年在外打工,很多學生又住校,留在家鄉(xiāng)的老人和孩子變成農村文化的服務對象。在城鄉(xiāng)結合處,網吧、游戲室、桌球室是年輕農民和農村學生熱衷的地方,而偏僻地區(qū),人們聚在一起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賭博。面對社會的急速發(fā)展,面對農村結構發(fā)生的明顯變化,文化建設需要有足夠的應變能力。相對于歌舞、魔術等其它藝術形式,戲劇藝術不失為發(fā)展農村文化的一個相對有效的途徑和方法。畢竟,無論是什么活動,最重要的是農民對此有興趣。
關鍵詞:紅色資源;思修;法律基礎;實踐;思考
教師在思修與法律基礎的課堂教學中,應充分注重資料的選擇,把握好教學的要求,依照“三貼近”的原則,讓大學生參觀紅色基地、研究紅色文化以及觀賞紅色影視等,從而將紅色資源充分融入思修與法律基礎課堂中,使學生的思想取得有效的進步。
一、紅色資源融入思修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意義
1.有助于了解革命歷史
紅色資源是極為寶貴的歷史財富,具有廣泛分布的特點,因而能夠幫助大學生通過多種渠道了解紅色資源。在當代,紅色資源的利用與開展,已經不僅局限于對于物品的擺放與陳列,而是能夠有效利用現代技術再現當年的歷史環(huán)境,以達到引人入勝的目的,縮短了學生與歷史的距離感,并有效增強了學生的體驗感。
2.有助于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
我國有悠久的歷史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其中既有對于理想情操的贊美也有對于人文內涵的闡釋。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歷史逐漸遠離人們的生活,但人們對于革命歷史絕不會忘記,也不能忘記。
新的時代有新的挑戰(zhàn),應不斷提升大學生對于科學的追求,培養(yǎng)大學生的愛國精神,全面繼承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使大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紅色資源是歷史遺留下來的財富,其中的精神財富是難以估量的。雖然歷史已去,但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還需要傳承弘揚,對于其中的革命精神以及前輩的高尚情操,更值得我們學習,并要將紅色記憶深刻烙進腦海中。紅色資源融入思修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有助于學生了解革命傳統(tǒng),提升大學生的精神品質,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最終實現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3.有助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它作為大學生的道德堅守以及價值追求,對于大學生的發(fā)展而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調查顯示,雖然多數大學生肯定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性,但是卻少有大學生在生活中真正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就成了難點。為此,應充分拓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途徑。
對于紅色資源融入思修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師可以利用現場教學的方式,帶領大學生進行參觀與體驗,將思修的教學與紅色資源有效結合,使大學生的生活能夠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貼近,使大學生能夠充分踐行人生觀、歷史觀以及價值觀,進而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與認識。這種親身參與的方式,能夠有效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促進學生思想境界的提升,使大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紅色資源融入思修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路徑
紅色資源融入思修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應以紅色資源為出發(fā)點進行有效的教學研究,必須發(fā)揚創(chuàng)新思想,實現豐富多彩的紅色資源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投身到課堂學習中,并彰顯出紅色資源教學獨一無二的魅力。具體內容體現如下:
1.參觀紅色基地
紅色基地,即革命遺址、紀念館以及歷史博物館等。隨著政府對紅色旅游業(yè)的大力支持,紅色基地被廣泛開發(fā)和利用。在紅色資源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利用這一點,將紅色資源與思修的內容有效結合,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紅色基地,使學生在參觀的過程中對于革命歷史有進一步地了解,并且能夠通過這種方式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對歷史文化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較好的教學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開展這類活動的時候必須得到相關部門與單位的支持和配合。學校要增強與紅色基地之間的合作關系,共同建設教學實踐基地。在帶領學生參觀紅色基地的過程中,學校可以邀請該基地的工作人員進行講解,也可以由教師自己對學生進行講解,不管是哪種方式,其目的都在于促進學生對于歷史革命的了解,讓學生在觀看大量歷史資料以及圖片的過程中珍惜現在的生活,銘記歷史,緬懷革命先烈,使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得以提升。
2.體驗紅色生活
由于生活條件的優(yōu)越,大學生很難對這種紅色革命生活產生有效概念。對此,教師可以組織相關活動,帶領學生體驗紅色生活,如舉辦“做一天”等活動,讓學生穿上軍裝,唱上軍歌,吃上軍飯,使學生在此過程中能感受到當年的艱苦,對于艱苦的生活能夠有較深的感受,從而更好地了解與體驗當年的崢嶸歲月。
例如,在學生體驗紅色生活時,教師應與地方食堂合作設立紅色食堂,讓食堂制作出紅米飯、蘿卜粥等革命食物,讓學生感受到當年生活的不易,從而更好地珍惜現在的生活。另外,教師應在此過程中聯系歷史事件,使學生的愛國精神得以充分激發(fā),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感。
3.觀看紅色影視
紅色影視是指以紅色革命歷史與人物作為題材的電影或是電視劇作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人們的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新一代的電影人為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在保留原紅色歷史事件的基礎上,對影視劇的內容進行了創(chuàng)新,使劇情變得緊張而精彩,充分提升觀眾的觀看熱情。因此,可以借助影視劇的播放,幫助學生了解紅色歷史。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更容易將感情投入進去,有助于塑造良好品格。影片結束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出觀后感,學生在寫觀后感時能夠對影片再度回味,從而加深對紅色影片的了解,進而促進自身對于紅色資源內容的學習。
例如,近幾年制作的《亮劍》《建國大業(yè)》等影視作品,都深受觀眾的喜愛,尤其是年輕的觀眾群體。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影視劇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升華自身對革命歷史的情感,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思想水平的提高。
三、總結
總而言之,通過紅色資源融入思修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世界觀,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對紅色革命歷史的了解,深刻感受革命前輩的不易,從而珍惜現代生活。教師應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充分將紅色資料融入思修與法律基礎課程中,帶領學生體驗紅色生活、觀看紅色影視劇等,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作者:譚雅穎
參考文獻:
[1]黃小敏.紅色資源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6.
[2]敖民.關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與考的幾點思考[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4):13-14..
[3]聶國林.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有效實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