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1-08 17:26: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鐵路線路運維技術研究與分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中鐵物軌道科技服務集團有限公司鐵路線路運維業務包括軌道鋼軌快速打磨,鋼軌、道岔廓形打磨,鋼軌全項目檢測評估,普速線路狀態評估,城市軌道交通維修等鋼軌保護技術服務。公司作業遍布全國18家鐵路局集團公司及朔黃鐵路等多家地方和合資鐵路,以及北京、廣州等城市地鐵軌道公司。公司成立以來一直以“安全第一、高質量發展”作為公司發展的首要主題,但隨著鐵路線路運維業務的不斷擴展,公司下屬鐵路線路運維技術服務存在作業點多線長面廣、轉場頻繁、作業地點跨度大、人員分散、流動性強的特點,由于安全管理和檢查人員少,傳統檢查方式單一、檢查周期長、覆蓋率低、檢查效果差,造成管理監控難度大,易發生作業人員人身安全風險的問題,充分反映出以傳統制度約束和現場跟班檢查為主要手段的施工作業安全和業務管理控制,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公司的安全發展要求。隨著信息化快速發展,行之有效的技術手段對及時準確地掌握公司施工作業、打磨車輛各項信息,實時監控現場人員人身安全及行車安全,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公司通過自身研發,架設開發了安全運營管理系統,以實現管理人員對施工作業、打磨設備、現場安全等事項的信息化管理。
1安全運營管理系統概述
1.1管理系統技術搭設架構
安全運營管理系統總體技術搭設架構分為基礎數據層、應用層、WEB層和用戶訪問層4個層面。基礎數據層包含統一的信息表現框架,如公司人員身份認證、計劃提報等生產項目校驗機制、重要信息通報、系統信息審計、生產業務報表管理、現場數據傳輸和同步機制等核心功能模塊。使各應用子系統在統一的結構體系中,實現數據共享、軟件、流程、消息復用。應用層充分共享應用支持層的組件和對象,進行功能和屬性封裝,實現自由組合、可插拔的功能模塊配置。用戶訪問層管理系統接入界面。系統通過一個網頁門戶網站,實現公司管理人員、現場作業人員訪問管理系統。用戶訪問層需界面簡潔、操作簡單。
1.2管理系統設計思想
系統主要包括3個人員角色,分別是上道作業人員、部門負責人和總部管理員。上道作業人員通過微信小程序進行作業打卡、每日工作計劃實施及完成情況匯報,形成日常作業流程的閉環管理;部門負責人可在后臺PC端查看部門人員每日的打卡和作業任務情況,同時對月度計劃和完成情況進行匯總;總部管理員可通過大屏駕駛艙實時監控全國上道人員作業情況、設備利用情況、每天工作預警和各部門的業務進度。各級人員均可通過手機微信應用程序,進行系統操作,及時完成各種數據上報等工作。
2安全運營管理系統主要功能
結合目前公司的生產調度需求,將該系統劃分為7個主要功能模塊。
2.1生產作業管理功能
以鋼軌打磨、線路設備調查作業為主要流程對象,實現管理部門對作業人員、作業位置、作業時間、作業內容的有效管理,建立上下道日志管理功能,實現生產作業的每一步操作都有據可查并留下痕跡。
2.2基礎檔案管理功能
建立具有編制、維護、檢索功能的基礎數據字典庫,包括線路字典、車站字典、打磨方案字典、作業人員檔案、作業儀器字典等,實現對各業務管理功能的數據支持。
2.3項目進度管理功能
根據實際業務情況設定項目的任務內容、參與人、完成時間、里程碑節點等信息并發起立項審批流程;建立項目進度看板,通過直觀的顏色或時間軸的形式展示公司項目實施進展情況,并根據項目初期設置的各個進展環節時間節點,自動預警提醒超期信息,實現對項目進度的有效管控。
2.4知識文庫管理功能
建立常規化、可持續、便存儲的知識庫,實現任意格式文檔的在線查看和下載;建立結構化知識地圖體系,實現文檔分類標簽定義和自定義查詢。
2.5儀器設備管理功能
建立儀器設備進銷存模塊功能,完成設備入賬、設備出庫、設備盤點、設備領用、設備歸還和設備維修等日常管理工作。
2.6數據可視化功能
建立可視化儀表盤和圖表,實現對生產作業管理的實時監控和生產經營情況的直觀展示;建立多維度、多路徑數據展示功能,通過圖表聯動、智能鉆取等形式實現對業務經營情況的探索式分析。
2.7安全考試功能
建立安全考試題庫管理庫,實現考題生成、小程序考試、系統評判、人員考試檔案管理、上線人員資格評價、預警功能,有效實現各級作業人員安全考核的系統化、標準化。
3安全運營管理系統的應用成果
3.1建立了一日作業標準化
通過安全運營管理系統,實現了作業計劃申報、上下線打卡、儀器掃碼、防護員同框照片及當日完成情況填報等一日作業標準化。可有效防止無防護員上道及儀器遺落線上問題的發生,實現了儀器全流程管理。強化了對一線作業人員的考勤管理及作業信息的收集,利用系統手機終端,實現了對作業人員作業位置、作業軌跡等信息的收集,形成了實時作業動態及作業軌跡地圖。
3.2實現了設備的精細化管理
系統為每臺設備生成專屬二維碼,作業人員在設備出庫、入庫、上道、下道等工作中進行掃碼操作,從而有效掌握每一臺設備的使用效率和流轉軌跡,為各部門設備調配、采購等工作提供較好的數據支撐,避免了儀器設備遺落的安全風險。
3.3及時收集匯總生產數據
實現了作業人員上道計劃實時統計,自動甄別無計劃上線及補報計劃,杜絕了無計劃上線,提高了上道計劃兌現率和計劃管理工作。完成了對廓形儀、零小儀器、打磨車使用數據分析。通過系統收集了大量人員的工作數據、設備上線數據和日常管理數據,對多維度數據的整合串接并建立階段性生產報表,可反映業務的整體運作情況和設備的使用情況。
3.4不同維度作業信息的儀表盤展示工作
建立綜合大屏集成駕駛艙展示功能,采用全國鐵路地圖形式,對上線作業進行直觀顯示,實時對作業人員上線位置、上線設備進行追蹤,并以不同顏色區分上線人員天窗、非天窗類別。采用柱狀圖對當日生產各部門生產完成情況進行分析顯示,采用折線圖等其他直觀圖形,綜合對比各部門打磨完成情況、重點設備使用等生產指標完成情況。
3.5明確過程控制,有效卡控現場安全
通過安全運營管理系統建立計劃管理、儀器管理、作業盯控、過程控制,有效降低了公司作業人員在鐵路營業線施工中發生人身安全和行車安全的風險,保障公司安全生產過程的安全高效、平穩有序。
3.6建立信息傳遞的橋梁
能夠及時傳達公司的通知、規章制度等信息,做到上情下達、信息共享。同時根據作業人員的工作情況,將異常天氣、連續夜間作業、非天窗作業和連續滯留等對安全生產和管理有影響的情況發送到作業人員所屬各級領導的手機微信中,從而實現對安全的高效掌控。
4結論
公司安全運營管理系統的架設,提高了公司安全管理的技防能力,減少了公司在運營安全管理工作中受人為因素制約的影響。通過多層面監控,對作業過程形成了閉環管理,提升了安全風險管理能力,為公司運營安全管理逐步實現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規范化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睿徹,嚴梅月,敬宇澄,等.鐵路巡檢智能移動終端設計與開發[J].鐵路計算機應用,2014,11.
2岳文.當前鐵路工務線路設備管理對安全生產的作用分析[J].科技資訊,2016,19.
3李青海.鐵路工務施工及安全管理工作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4.
4張俐文.淺談工務段大數據分析室的應用[J].科技與創新,2019,10.
作者:陳超 單位:中鐵物軌道科技服務集團有限公司